汇顶科技到底怎么了(汇顶科技中签了、钱也交怎么显示股票数量为0?)

汇顶科技中签了、钱也交怎么显示股票数量为0?

恰逢国庆放假。节后交易日再确认。如果足额缴款的话应该不会有问题,恭喜中签!

新三板中小企业有汇顶科技吗?

汇顶科技已经在主板上市了呀,

汇顶科技上海FAE出差多吗,加班多吗,前景怎么样?

汇顶科技上海fae出差是正常现象,感觉这个公司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汇顶科技究竟是A股尤物还是温柔陷阱?

这周研究了两家次新股,汇顶科技(603160)和飞科电器(603868),在热度上汇顶科技比飞科电器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今天我就分析下汇顶科技,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说明一下哈,标准的研究报告应该是包括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市场空间、竞争格*和趋势、管理团队、股东结构、财务分析、战略分析、募资、估值这几个部分,不过我感觉如果真按这样写,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看,因此以后我会尽量说明重点,有些地方就一笔带过了。

 

 

 

指纹识别芯片的技术原理是检测每个极板与手指之间的耦合电容来得到检测数据,相对而言,其比普通的电容触控芯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再看一下两种芯片在过去几年的营收占比,你会发现2015年以后,指纹识别芯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电容屏触控芯片占营收100%到在2016年末指纹识别芯片75%的绝对碾压,总过也就用了2年的时间,现在指纹识别芯片是绝对的大头,而且所占比重还在进一步增长。

 

从市场竞争来看,电容屏触控芯片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除汇顶科技外,主要由资金及研发实力雄厚的美国及台湾厂商主导,例如Synaptics(新思)、Cypress(赛普拉斯)、Focaltech(敦泰)、Mstar(晨星台湾)等。统计显示,2015年公司电容屏触控芯片出货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28.3%。

 

指纹识别除了苹果和三星有自己的独家供应商,在公开市场上,目前就是瑞典的FPC和中国的汇顶双雄争霸的格*。FPC是老牌霸主,汇顶是黑马,但是后来居上的势头极其猛烈,2015年,FPC卖出了22亿元的指纹识别芯片,汇顶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2016年一季度,这个数字逼近五分之一;二季度,这个数字改写为二分之一;三季度,两者已不相上下;四季度,汇顶的营收已然超越前者!

 

汇顶科技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白菜的价格迅速成为了国内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唯一的霸主。

 

真心牛掰。

 

公司财务也是让人看了血脉喷张,各位拿好小手帕,以防惊艳到鼻血四溅,我要放数据了!

 

公司的负债基本都是应付账款,没有一分钱的短期借款和长期负债!我就问你够不够给力?

 

为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业绩增长,我把图贴出来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美图展示到此结束,看多了身体容易吃不消,要是想看,有空自己去慢慢欣赏。

 

下面再说公司在整个产业链所属的环节:

 在集成电路行业里,可分为芯片设计制造、芯片产品分销以及终端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三大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芯片设计制造,需要经过芯片设计、晶圆生产、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四大步骤。汇顶科技所在的位置,就是产业链的最上游——芯片设计。

汇顶科技的这种运作模式有个学名,叫Fabless,即没有自己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纯做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销售,把晶圆制造、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外包给其他企业完成,鼎鼎大名的美国高通也是这种模式。

 

一看这种轻资产运营的高科技企业就知道公司团队基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董事长张帆是1986年毕业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高材生,基于对技术的信仰,2016年末,汇顶科技研发人员达到8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85.38%!如此高比例的研发人员,如此大规模的研发阵容,在中国的A股公司中,屈指可数。

 

公司现在的市值是427亿,静态市盈率61倍,如果考虑到今年一季度150%的净利增长,即使按全面净利增长1倍算,如果这个价格保持到年底,估值也就26倍而已,股价并不算高。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可是我却不敢把他作为我的投资标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产品市场空间有限

 

营收大头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赛迪顾问预计到2018年,销量将达到119,946万颗,投资至少看三年,就按照2018-2020年年均增长20%计算(实际增速在下滑,很可能达不到),2020年销售量可以到17亿颗。

 

根据公司公布出来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指纹识别芯片销售1523万颗,对应收入2.35亿人民币,那么计算出来的每颗单价在15.43元左右。我从2016年年报数据中从另一了路径同样做了计算,每颗单价大约是17元,基本差不多。

 

就按17元的单价(事实上,随着新的竞争对手不断进入,价格会逐年走低),三年后全球市场销售17亿颗计算,那么整个市场空间大概也就289亿,不到三百亿的市场,今年按纹识别芯片销量翻一倍,汇顶科技已经做到了50亿的销售,除非它能称霸全球,否则天花板就在眼前。

 

而公司另一产品触控芯片2016年已经处于下滑态势,有图有真相。

那么在这个二百多亿的行业空间里,支撑企业400+亿的市值是不是有点困难?即使可以支撑,那上涨空间能有多大?

此前有人说,成长股投资,一般都是吃头吃尾,不吃中间。

 

吃头,是因为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出现,投资者们充满了乐观的预期,反正也无法证伪,所以沾亲带故的都能涨一轮,有点实力的更是获得全力追捧。

 

吃尾,是因为市场成熟了,失败者退出,行业进入垄断格*,剩者为王,大家好商量,价格回升到合理的水平,投资回报率稳定。

 

但中间这一段,却往往是用来消化高估值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最凶险的价格战把毛利率拉低到无法挣钱的地步,技术更新瞬息万变,孰胜孰负难以预料,没有耐心的投资者就撤离了,对于留下来的投资者更是一段煎熬的时光。

 

依我看来能看到天花板的成长股不值得投资者冒风险投资。

 

2、单款产品打天下

这轮汇顶科技的高增长,完全是创始人张帆几年前看对了趋势带来的结果,凭借着技术的支持与战略上的精准卡位,抢夺到了市场的高点和先机,靠着指纹识别芯片产品打出了一番新天地。

 

可是这种凭借一款产品取得爆发式增长的高科技企业风险实在太大,不只是虎视眈眈的觅食者不断涌入带来的直接竞争,还有市场突然转向使用其他路径产品带来的风险,如果指纹被其他识别所替代,公司若是没有及时跟上发展趋势,那会产生毁灭性的结果。

 

3、不是我的能力圈

 

我清楚芯片领域目前还不在我的能力圈之内,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未来前景广阔,空间巨大,我表示关注并且会持续学习。

 

可是对于这一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行业,就连行业专家恐怕也不能完全掌握未来的发展节奏,我目前没法把握其中的风险,因此暂时不会投资。

 

今天就写这些,次新股好股有很多,不必因为可能错失“潜在的”大牛股而担忧,好股千千万,放好心态,总有一款适合你。

-end-

文/小蜗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有哪位高手指点一下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管理类的本科专业去那有发展前景吗?万分感谢!

呵呵我也正在关注这家公司,因为过几天这家公司也来我们学校招聘了,对于公司的薪酬体系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软件技术这个职位,了解不是很清楚。你去做管理的,当然可以啊。公司免费提供中餐,晚餐,对于技术职位来说,有可能经常加班哦。希望你能闯入这家公司哦。你是哪里的?云南,江西,还是广西?

指纹识别技术原理及全球芯片厂商大盘点_动态信息_杭州威凡雅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独一性生物特征有不少,包括指纹、虹膜、掌纹等,指纹由于其独一性和便利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考勤机、门禁、智能手机等领域,并逐渐向智能门锁等新兴产业延伸。电子设计模块

指纹识别技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准确率,而提高指纹识别准确率的核心在于能否更准确、高效的采集指纹图像(当然也可以通过后期算法来提升,但是提升的效果有限)。目前指纹识别采集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识别、生物射频识别。

1、光学识别

光学识别是应用比较早的一种指纹识别技术,比如之前很多的考勤机、门禁都采用的就是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的折摄和反射原理,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光从底部射向三棱镜,并经棱镜射出,射出的光线在手指表面指纹凹凸不平的线纹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线明暗就会不一样。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件上CMOS或者CCD上,进而形成脊线(指纹图像中具有一定宽度和走向的纹线)呈黑色、谷线(纹线之间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数字化的、可被指纹设备算法处理的多灰度指纹图像。然后对比资料库看是否一致。

光学识别的缺点在于该类型指纹模块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并只能到达皮肤的表皮层,而不能到达真皮层,而且受手指表面是否干净影响较大。如果,用户手指上粘了较多的灰尘或者湿手指可能就会出现识别出错的情况。并且容易被假指纹欺骗。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起来不是很安全和稳定。

而电容式指纹识别是利用硅晶元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差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测定。该方式适应能力强,对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同时,硅晶元以及相关的传感原件对空间的占用在手机设计的可接受范围内,因而使得该技术在手机端得到了比较好的推广。

目前的电容式指纹模块也分为划擦式与按压式两种,前者虽然占用体积较小,但在识别率以及便捷性方面有很大的劣势。这也直接导致厂商全都将目光锁定在了操作更加随意、识别率更高的按压式(电容)指纹模块。

不过电容传感器对手指的干净要求业也还是比较高的(相对光学式要低一些),而且传感器表面使用硅材料,比较容易损坏。目前电容式指纹辨识技术厂商主要有Authentec(被苹果收购)、FingerPrintCardsAB(FPC)、Synaptics(收购了Validity)。

射频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发射微量的射频信号,可以穿透手指的表皮层获取里层的纹路以获取信息。比如高通在2015年的MWC展会上发布的SenseID3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就是生物射频识别技术的一种。

相对于前两种技术来说,射频传感器对手指的干净程度要求较低,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此外,由于能够采集高质量图像,所以可以在保证一定认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小传感器面积,从而可以减少一定的成本,并且可以使得射频传感器可以应用到各种小型化移动设备当中。不过,由于是需要主动发射信号,所以功耗相对电容式要高。另外目前应用此类技术的厂商比较少,所以整体的成本还是相对比较高。

目前国外的指纹识别厂商主要有AuthenTec(2012年被苹果收购)、FPC、Synaptics等几个国际大厂,以及神盾、义隆、敦泰、茂丞等台湾厂商之外,国产指纹识别芯片厂商主要有汇顶、迈瑞微、费恩格尔、信炜、芯启航、贝特莱、思立微、集创北方、比亚迪等十多家企业。

1、AuthenTec

AuthenTec成立于1998年,一直是全球感应性指纹识别传感器最大供应商,其指纹识别组件很多年前就被嵌入了Windows笔记本。2011年,AuthenTec研发出了一种基于电容和射频识别的指纹识别新技术,称之为“TruePrint”,TruePrint专利技术能够读取皮肤表层下的活动层(人的指纹真正所在之处),实现极其精确可靠的指纹成像。

在2012年被苹果收购之前,AuthenTec就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指纹传感器及芯片与模组、身份识别软件和加密安全方案的供应商,年销售额达7千万美元,拥有200多项专利和230名员工,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传感器超过3500万个,其客户包括阿尔卡特-朗讯,思科,惠普,三星,联想,LG,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

2012年7月苹果公司斥资3.56亿美元收购了AuthenTec公司,AuthenTec开始停止向第三方销售指纹芯片。2013年苹果iPhone5sTouchID芯片便是AuthenTec的产品,得到市场一致好评,也掀起了指纹识别热潮。随后苹果的众多新品中均搭载AuthenTec指纹识别芯片。

FPC是一家瑞典生物识别传感器科技公司,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指纹识别技术,提供有触摸式和划擦式两种指纹识别传感器。早在2013年的时候FPC也开始大举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得益于AuthenTec只对苹果提供产品和技术,FPC成了非苹果手机阵营的老大。

国内第一款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康佳K5,以及韩国第三大手机供应商泛泰2016年的5.5英寸旗舰机和平板电脑都搭载了FPC划擦式指纹传感器。在2013年10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发布带FPC划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的4款安卓智能机和2款安卓平板电脑。2014年华为Mate7采用了FPC触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随后,国内的小米等品牌都有开始采用FPC的触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

FPC的技术竞争优势包括独特的图像质量、低功耗和完整的生物识别系统,但它的传感器价格也不低。不过随着众多国产指纹芯片厂商(特别是汇顶)的冲击,FPC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滑。

Synaptics成立于1986年,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提供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的主导企业。自从2013年10月synaptics以2.55亿美元收购收购Validity之后,Synaptics便开始涉足指纹识别行业。不过之前其指纹识别传感器主要以刮擦式(滑动采集)的为主,三星GalaxyS5、HTCOneMax等手机上的刮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正是由Synaptics提供。但是刮擦式体验还是差于按压式传感器。

2015年初,Synaptics也针对高端移动设备推出了按压式(NaturalID)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国内的联想、中兴、金立、酷派等也有采用Synaptics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2日,Synaptics宣布旗下的第三代NaturalID玻璃内层(under-glass)指纹传感器NaturalIDFS4500已经从9月份开始出样。FS4500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透过玻璃或者陶瓷按键扫描指纹,在出样之后,大规模量产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就能实现。

12月13日,Synaptics又宣布推出业内首款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NaturalID™系列生物认证解决方案FS9100。据介绍,NaturalIDFS9100系列光学指纹传感器可透过1mm的完整盖板玻璃完成高分辨率扫描,并实现简洁、无需按键的工业设计。

在2015年的MWC展会上,高通发布了SenseID3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相比按压电容传感器捕捉的是2D指纹图像,而SenseID的超声波扫描可以穿透手指的外层皮肤,捕捉到指纹脊和汗毛孔等独特特征,从而识别出用户指纹独特的3D特征。这样能够产生细节丰富,难于仿制的指纹表面图。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不需要电容传感器或者按钮,可以隐藏于多种材质表面之下,比如玻璃、塑料甚至金属。同时,扫描指纹的精度也不受手指污垢、油脂以及汗水的影响,这一点是苹果TouchID无法做到的。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不少专业机构和**部门所使用,小米5S搭载的正是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芯片。不过,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技术只支持高通骁龙800系列平台。

敦泰作为触控行业的龙头企业,虽然很早就进入了指纹识别领域,但是却真的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14年9月24日敦泰与挪威指纹辨识厂IDEX合作(IDEX专注指纹辨识技术开发,拥有多达200多项专利权,其中包括与AuthenTec有专利交叉授权),共同开发滑条式指纹感测器,抢攻指纹辨识市场。2014年底敦泰正式发布了完整的指纹识别方案,随后基于敦泰FT9200指纹识别方案的智能手机也于2015年2月正式上市,但是之后敦泰的指纹业务差不多就陷入了停滞。目前敦泰指纹芯片出货非常少。

而主要原因则是其原有指纹识别技术团队大部分骨干的出走。一部分人跟着莫良华(敦泰原副总)成立了信炜科技,另外一批人则成立了芯启航,这两家公司都定位于指纹识别领域。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EgisTec)是台湾指纹生物识别和数据加密系统的主要芯片供应商,专门提供整合的系统解决方案,设计重点在Senser的性能和软件可用性。2015年底神盾在台湾上市,神盾宣称是全球唯一的被动式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其产品已被三星等国际大公司和国内中兴等手机品牌公司采用,神盾产品在全世界拥有超过60种专利,在全球无专利困扰。

义隆电子成立于1994年,是台湾一家IC设计公司,主要以研发和营销集成电路产品为主。2001年9月,义隆电子在台湾集中市场挂牌上市。

虽然义隆电子2014年才开始正式布*指纹识别芯片,但在此之前,义隆电子对于指纹芯片就早有研究。义隆电子的第一代指纹识别芯片是分辨率176*176的大尺寸芯片,主要用于信用卡,随后推出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是其第二代指纹识别芯片,并于2015年下半年量产。

指纹芯片生产方面,义隆电子主要是交给台湾联电和韩国Magnachip,封装则是在台湾。不过因生产问题与指纹算法等方面的影响,义隆今年进展不如预期,全年出货量将约300万套,低于原预期的500万套目标。

汇顶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主要就聚焦在人机交互芯片设计领域,自2013年杀入指纹识别市场以来,就在这一细分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再加上联发科的背后支持,汇顶发展非常之快,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成为了目前业界唯一能够提供镀膜、盖板(玻璃、蓝宝石、陶瓷)、隐藏式(IFS)、活体指纹检测全系列芯片的公司。

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汇顶的指纹识别产品目前已经成功获得华为、OPPO、vivo、乐视、中兴、小米、魅族、联想、金立、TCL、Amazon、Dell、HP、ASUS、acer、TOSHIBA、Panasonic等众多海内外知名终端厂商的认可。近日,魅族新旗舰PRO6Plus还首发搭载了汇顶的活体指纹识别芯片。得益于众多品牌厂商的采用,汇顶2016年的指纹识别芯片出货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2017年,汇顶推出其第四代活体指纹可测试心率芯片,将支持210μm厚度的盖板,将Sensor占比提高到70%,提供更低功耗,更快的解锁速度。第四代指纹芯片已于2017年一季度大规模量产,已有中兴,魅族,金立,LG,华为,ViV0,oppo等十多家手机厂商开始应用

成都费恩格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底,是一家旨在指纹识别传感器芯片、模组、算法及系统产品为主营方向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早期主要也主要面对门锁、考勤、银行等领域。随后,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费恩格尔也开始进入手机指纹传感器领域,去年年底其首款指纹识别芯片FPS1196开始出货。

2016年,费恩格尔发布了旗下三款指纹芯片。FPS1098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coating方案,FPS1056主要是针对无需金属环的正面home键及侧边按压方案,FPS1398主要是针对陶瓷、玻璃等盖板方案。后续费恩格尔又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96×96pixels传感器阵列,无需金属环的coating方案FPS998,而这款产品随后成为费恩格尔出货的主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华虹集团是费恩格尔的大股东,当前费恩格尔所有的指纹芯片产品均在华虹集团自主的Foundry工厂华虹宏力生产,产品直通率可以达到98%,所以这使得费恩格尔指纹识别芯片在品质和产能有了很好的保障。此外,在指纹算法方面,费恩格尔也是用于自主的独有算法,甚至可以适应56×56pixels的传感器阵列。

正因为在产品品质、产能、架构、算法、性价比上的优势,这也使得费恩格尔的指纹识别产品很快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费恩格尔主攻的还是中低端白牌市场,所以可能很多人没有太多的关注到,其实费恩格尔已经出了很多货。据芯智讯了解,虽然今年7月费恩格尔指纹识别芯片才开始出大货,但出货量增长很快,目前其月出货量已达50万颗左右。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中星微做了15年副总裁的郭小川和在指纹算法和芯片领域有十年经验的李扬渊联合创立。

迈瑞微最初在指纹门锁市场获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随后便开始积极投入面向智能手机的微型触控式指纹传感器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2014年底,当时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的“国产iPhone6”,其采用的正是迈瑞微的指纹识别芯片,达到了与iPhone6指纹识别相近的水平。同时,迈瑞微也采用了“C-Q-T”架构的指纹识别实现方式,避免开了专利的隐患。这也使得迈瑞微的指纹识别技术获得了业内的一定认可。

此外,迈瑞微的指纹识别技术在芯片封装与模组制造方面也有一定优势。迈瑞微号称是全球首家采用TSV封装技术的指纹芯片供应商。TSV封装技术,是目前AppleTouch采用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可以提升晶圆级加工时产能、良率,成本也具有很大竞争力。

目前,迈瑞微的主力产品是支持陶瓷或蓝宝石及coating的AFS120/AFS121(可支持不加金属环),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这也使得迈瑞微拿到了不少中低端市场。

11、信炜

信炜科技由前敦泰科技副总莫良华先生于2015年创立,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彼时已经有很多的芯片厂商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信炜科技可谓是指纹识别芯片领域的新兵,是一个后来者,但是信炜科技的核心研发团队却都是芯片领域的老兵。很多核心骨干都具备了十多年的传感器及芯片设计经验。这也使得信炜短时间内就很快发展了起来。

目前信炜主要有适用于玻璃、陶瓷、蓝宝石等材质的盖板方案SW9562N以及Coating方案SW9651/9661。此外信炜还有Underglass方案SW9580,不过目前似乎还未量产。目前出货的主力产品是SW9562N盖板方案。

信炜的指纹识别产品特色是性能相对较强,目前信炜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方案都可穿透300微米的厚度。

在生产方面,信炜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是在中芯国际投片,在安靠进行封装,采用低噪声LGA封装,后段测试方面是由安博公司负责。所以在产品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成立,主要从事生物识别安全芯片研究、开发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指纹支付安全认证、信息安全认证和指纹门禁等。据介绍,芯启航目前拥有50多件芯片设计、算法、封装的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件。

目前芯启航的指纹识别产品主要有CS2511P和CS2816,分别支持Coating方案及玻璃、蓝宝石、陶瓷盖板方案,可实现120ms的解锁速度。

据介绍,芯启航指纹产品在解锁速度、盖板穿透力、低功耗、安全指标、ESD性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尤其最近推出的产品在0.12s内解锁,全球第一的解锁速度。凭借优异可靠的产品性能及综合优势,已成为多家知名手机品牌厂商的指纹芯片供应商之一。

在供货方面,芯启航称已与世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产品供货稳定有保障。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国家级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专注于消费类电子的IC设计,在触控、AMOLED驱动、指纹识别及生命感知产品领域。目前主打触控IC、指纹识别、生命感知(可穿戴)、MCU四条产品线。

2013年贝特莱开始指纹芯片研发,是国内较早推出小面阵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企业,并于2014年开始出货滑动式指纹识别sensor。随后又推出了压力指纹识别芯片,由于盖板方案良率相对偏低,所以这块贝特莱选择主推的是coating方案。

此外,贝特莱还与全球知名指纹识别算法厂商PreciseBiometrics(简称PB)已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能提供快速、精准、安全的用户身份认证。

据介绍,贝特莱的指纹芯片采用0.18um数模混合工艺,除了能够做到快速熄屏解锁、超低功耗、干湿手指自适应外,还具有面积很小、工艺要求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并且,贝特莱指纹传感器还集成了多种技术,如True-Print射频识别技术,像素自校正技术等。通过这些新技术,贝特莱号称可实现高达99.9%的手指识别率,杜绝假手指。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从事多点触摸传感器、指纹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和产品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等。早在2014年5月,思立微推出国内首颗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GSL6162及其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思立微已经拥有coating指纹识别方案、陶瓷/玻璃/蓝宝石盖板指纹识别方案,不过主推的还是背面的coating指纹识别方案。

得益于思立微原来在触控领域的积累,以及其母公司格科微在摄像头领域的影响力,很多的指纹模组厂商都有与思立微合作(其中包括凯尔光电、三赢兴、合力泰、信利、桑莱士、华天科技、金龙电子、赛华、盛泰影像、凯木金、鑫鸿博等出货量较多的模组厂商)。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平面显示技术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涵盖各类驱动及触控芯片。自2015年,集创北方也开始进入指纹识别市场。

目前集创北方的指纹识别芯片产品覆盖齐全,可同时支持coating和玻璃、陶瓷、蓝宝石等多种盖板方案。产品具有低功耗、功能完备等技术优势。此外,集创北方还计划推出Underglass方案。

算法方面,2016年3月集创北方与瑞典指纹识别算法厂商PB达成合作协议。集创北方可以使用PB授权的全套算法,技术成熟,安全性、可靠性高,无专利纠纷。

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初期主要承担公司集成电路及功率器件的开发、整合性晶圆制造服务的生产任务。2014年开始布*指纹识别芯片领域。

2015年5月,比亚迪发布适用于手机的三款指纹识别芯片:BF6611A、BF6621A和BF6631A。其中,BF6611A是盖板方案,BF6621A和BF6631A则是Coating方案。

同时,为了进入指纹识别领域,比亚迪是申请了90件以上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在80%左右。据介绍,比亚迪拥有自己核心专利的指纹识别算法,通过潜心搭建算法架构,优化图像处理细节和比对策略,结合自身的传感器芯片,技术指标已达到:拒真率小于百分之一,认假率小于十万分之一,比对时间小于100毫秒。

目前比亚迪的指纹检测方案包括主动式和被动式,在被动式检测方案上,也可以做到在应用设计上完全不需要金属环。不过在出货量方面,目前还比较少。

台湾的茂丞科技(J-Metrics)成立于2008年,从事多种微控制器、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相关运用软硬件、模块之研发,以及其相关衍生系列产品。早在2014年8月,就发布了一款基于主动式垂直射频技术的新型指纹识别传感器。

据介绍,茂丞还拥有自主研发的封装材料的创新技术以及影像自动调整技术。所谓封装材料创新是指,一般的树脂比较脆弱,于是茂丞自己加入一些特殊材料去固化它,同时再填充进二氧化硅玻璃球,让芯片得到坚固的保护。而影像自动调整技术是指,在主动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方面,遇到干手指时芯片会自动进行调整,增加电荷发射量,让手指带有更多的电荷,使识别到的影像更加清晰;当遇到湿手指时识别到的影像是一片黑影,这时芯片就自动调整减少电荷的发射量,得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此外,茂丞还拥有自己的指纹识别算法,同时还与义隆电子、星友,敦泰、映智、IDEX等厂商有策略联盟。不过目前茂丞在国内的出货似乎还非常少。

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从事信息科技、生物识别科技、电子科技、系统解决方案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旗下有指纹识别品牌贝尔赛克,可提供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算法、指纹识别算法芯片及指纹模组。

据介绍,贝尔赛克最早从1997年开始就从事指纹识别算法研究。随后曾为TIFDK5515提供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方案,被全球最大的智能锁和安防解决方案供应商亚萨合莱、全球挂锁和便携式安全产品的最大制造商MasterLock、国内三大智能门锁生产商之一科裕、全国规模最大的保险柜生产企业艾谱采用。

随着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图正也开始布*手机指纹识别市场。目前有Coating方案和盖板方案,主要针对的是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市场。

据了解,图正的指纹识别芯片也完全是自主设计,由联电代工,在国内进行封装。

此外,图正还提供了晶园表面做LOGO的服务(据说是通过光学手法实现,可以使得应用在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模组直接显示客户LOGO,配合透明涂层/玻璃),再加上自主的指纹算法,还是具有一定特色的。

汇顶科技:昔日指纹芯片霸主连亏9亿,至暗时刻有多漫长_市场追捧_业务_手机

原标题:汇顶科技:昔日指纹芯片霸主连亏9亿,至暗时刻有多漫长

从2019年净利润超23亿元,到2022年亏损7.48亿元,汇顶科技只用了3年时间。

亏损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一季度。截止目前,汇顶科技合计亏近9亿元。

在智能手机方兴未艾时,汇顶科技凭借指纹识别芯片和触控芯片两大优势业务,成为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大牛股。时过境迁,当智能手机市场饱和,行业天花板见顶,国内手机出货量波动下降,汇顶科技也在资本市场“失宠”。

此外,其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新征途亦是布满荆棘。

潮电智库认为,在主营业务优势逐渐丧失,其他业务增长格*尚未打开的现实面前,汇顶科技当下正处于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

从2006年开始,在固定电话芯片的基础上,汇顶科技研发了电容触摸按键芯片,并在2010年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到了2011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高速发展,其电容屏触控芯片销量快速提升。

随后,2014年汇顶科技又开始进军指纹芯片市场。2017年,屏下光学指纹技术问世。汇顶科技也在2018年推出相关芯片产品,并成为国内多家手机大厂的供应商。

但也就是在同一年,智能手机逐步滑入衰退周期,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当初指纹芯片以革新之势起量之际,市场供不应求。据业界人士透露,作为第一供应商,汇顶科技的芯片单价高达十多美金,这对于终端厂商而言成本压力很大,但不得不买单跟进。

处于时代风口,汇顶科技在2016年至2019年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6年汇顶科技于上交所上市。2019年9月份,其市值接近惊人的1800亿元。

彼时的汇顶科技,甚至有了“店大欺客”的底气,也就出现了被OPPO封杀的轰动性事件。

据媒体报道,2018年6月4日,汇顶科技把向OPPO之前承诺的批量供货时间推迟了三个月,造成OPPO项目无法开展,损失巨大。之后,OPPO发文,将其列入供应商禁用名单,期限为5年(之后双方达成和解)。

据悉,当年OPPO旗舰机R17即将量产,中途改换思立微的指纹芯片方案,而思立微也趁此机会顺利打入OPPO屏下指纹方案供应商。

此外,思立微屏下指纹方案也进入华为旗舰机供应链体系,对汇顶科技无疑造成了冲击。神盾科技、高通也纷纷抢占不少汇顶科技原有客户订单。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下行,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汇顶科技开始急速下滑。

期间,受行业价格战影响,汇顶科技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从2019年的60.4%下降到2023年一季度的42%。

这为汇顶科技的业绩走下坡路拉开了序幕。到了2020年,其净利由增转降,降幅为28%。

让汇顶科技抓狂的,不只是日益惨淡的经营数据,更有市值大跳水的烦恼。

截至汇目前,股票已经跌到了48元左右,市值缩水到219.88亿。

其实由于经营不利,汇顶科技也采取了很多积极自救的方法,包括换帅、并购、推新品等多项举措,有些动作甚至可以算得上超前。

2021年3月15日,汇顶科技官宣胡煜华任公司总裁,试图挽回被动*面。网络资料显示,胡煜华大有来头,为德州仪器前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多次入选福布斯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单。

不过从年报数据来看,胡煜华负责操盘汇顶科技两年来,公司业绩并未峰回路转。

另一方面,早在自己的鼎盛时期,汇顶就以资本并购的形式,为支持新业务发展和多元化转型布*。

如2018年汇顶科技收购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CommSoild,进军NB-IoT领域;2020年2月斥资1.65亿美元收购NXP(恩智浦半导体)旗下的语音及音频业务,布*音频市场;2020年8月以3950万欧元收购德国DreamChipTechnologiesGmbH公司,整合DCT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的技术能力等。

2022年报显示,除了主营产品指纹识别芯片、触控芯片之外,汇顶科技的其他芯片收入8.19亿元,同比下降10.12%。

面对主业竞争激烈及自身竞争力增长受限,汇顶科技对未来仍寄希望转型新产品。

其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汇顶科技正与整机厂商进行合作,将在今年推出批量商用产品,在数字货币、数字身份证、手机门禁卡等应用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新的科技体验,从而推动公司业绩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深圳汇顶科技怎么样?

在芯片研发这方面还是挺不错的。你是想进那公司吗?

assassin的公司是哪个?

assassin公司是成都汇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汇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傅必胜,注册资本:10,000万(元),成立日期:2020-11-11,位于成都高新区吉泰路10号1栋1单元13层,经营范围是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产品销售;集成电路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重新认识汇顶科技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银匠

物联网是一个比互联网更有想象空间的大市场。但物联网的商机体现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IoT的商机将会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硬件普及带来的商机,熟悉物联网的人都知道,物联网大概可以分4个层面,即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这4个层面有软也有硬,在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在IoT时代,就需要硬件来驱动。

比如说在感知层,就需要大量的传感器终端采集数据,而在传输层,也需要大量的通信芯片或者模块来传输数据。很多研究机构对于IoT市场的预测也喜欢从连接节点数量的维度入手,比如GSMA预测2025年全球IoT设备数量为246亿个,也有其他的机构预测这个数字为500亿,甚至更多。

第二个层面,就是海量数据带来的应用价值。当全球有数百亿,甚至上千亿IoT设备的时候,产生的数据量就会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而挖掘数据价值的商业机会就包括平台、数据的安全,以及数据的应用。目前在国内IoT市场,有一个标杆案例,就是涂鸦智能,笔者也碰到过很多企业都在做所谓“涂鸦模式”,即硬件不一定是自己的,但是渠道与数据是自己的。但这个模式适用于物联网产业成熟之后,而企业如果要抢跑做这个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

笔者认为,市场上一个优秀的IoT技术供应商,产品线需要涵盖感知层、连接层、平台与数据安全,而应用层则需要另外一类玩家去做。

5月19日,笔者参加了2022汇顶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对汇顶科技的产品布*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在感知层面

感知技术是IoT向智能化演进的重要基础。承载在声光电传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汇顶科技智能感知产品持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智慧生活享受。

同时,特有的三大专利技术,为智能设备带来抗环境强光、抗多机干扰以及高动态范围等优势性能。汇顶科技还提供软硬件、光路设计、算法SDK等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助推ToF技术在飞行器避障测高、人脸识别、汽车安全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此外,顺应以智能手表/手环/耳机、VR/AR为代表的可穿戴市场强劲增长,汇顶科技已推出健康检测及多功能交互的丰富传感器方案组合,获得国内外知名品牌大规模商用。大健康时代来临,家庭健康监护需求愈发强烈,公司推出创新血氧夹一体化解决方案,搭载医疗标准级别的血氧算法并配合上层相关应用,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引、疾病筛查和预警功能。

在连接层面

物联网在近些年呈现加速渗透的态势,据IoTAnalytics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超过270亿,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无线连接应用领域正迎来巨大市场空间。

汇顶科技多年来深耕低功耗无线技术,持续加大差异化创新力度,首次亮相的新一代BLESoCGR5526系列针对中高端可穿戴设备更高的屏显需求,配备强悍驱屏性能,内嵌2.5DGPU大幅提升图形处理效率,同时在454*454分辨率的显示屏上可达30+帧率,为消费者带来更极致的视觉体验;得益于超低功耗的系统架构设计,蓝牙功耗相比上一代优化近30%;支持最新蓝牙5.3标准,卓越的射频性能带来更稳定快速的连接。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出丰富的低功耗蓝牙产品,面向智能家居、电子标签等IoT创新应用的GR533x系列也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面向智能表计市场,汇顶科技NB-IoTOpenCPU凭借更高集成度、更简单易用及更优BoM成本等优势,获得参会行业客户的高度关注。其采用AP&CP(应用和通信系统)创新双核架构,实现超低功耗的同时,确保整个系统运行和通信更稳定可靠。目前公司已携手知名行业伙伴成功落地基于该方案的智能水表案例,并正在向表计等更广泛的IoT行业应用全面推广。

此外,公司无线连接产品拥有丰富的系统外设资源,支持业界主流的集成开发环境,助力客户加速不同应用的设计落地。未来,公司还将与行业伙伴一道,致力于物联网开放生态的构建。

在安全层面

数字人民币、数字身份、数字车钥匙等新型应用的不断涌现,在为消费者营造更便捷更智慧生活的同时,也为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创造巨大机遇,并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安全要求。汇顶科技首款eSE安全芯片GSEA0已通过CCEAL5+、EMVCo、NFTC等一系列重量级认证,安全水平达到全球一流水准。本次研讨会上,这款高端安全芯片的发布成为现场瞩目的焦点。

该芯片搭载超大安全存储,专用的安全FlashIP带来超长原生寿命,同时硬件擦写均衡机制为关键安全业务数据提供数以亿计的擦写次数,大幅提升终端安全应用的可靠性;具备全面的国际、国内密码算法支持,搭配自研COS,实现高效的多任务并行处理,满足复杂业务终端对于安全集中管理的要求。

汇顶科技在最近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研发资源在丰富自己的产品,目前已经到了开始收获的季节,很多人对于汇顶科技的认知或许还停留着“它是指纹芯片的龙头企业”的印象,是时候要重新认识汇顶科技了。

~END~

IOTE2022

第十八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

#8月18-20日

#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参展联系

今日份需求已上线

1.摄像头

2.温度传感器标签

3.更多需求:https://www.iotku.com/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