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怎么了(现在的中兴怎么样了?)
现在的中兴怎么样了?
2019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4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亿元人民币至46亿元人民币。其中,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4.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5%,较上年同期的12.8%上升1.7个百分点。
中兴业务全面恢复,系统侧营收将重回历史高点,连续4个单季度盈利,重回良性发展轨道,中兴致力于加强研发投入及人才储备,即使在最困难的2018年,研发投入依然保持在营收占比12%;核心技术突围,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G专利、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提升。
岳麓区中兴通讯工厂怎么样
好。1、福利待遇。岳麓区中兴通讯工厂针对入职员工设有生日福利、节假日福利等多种多样的福利内容皮穗。2、正规。岳麓区中兴通讯工厂是由当地市场监管管理握改单位批准成立的企业,受市场管理监燃皮卜管,法律保护,是一家正规的企业。
中兴通讯到底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_老侯
原标题:中兴通讯到底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本文仅代表小枣君的个人观点。本文内容,仅供有限程度下的参考了解。本文所有引用资料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可以搜到的公开资料。
中兴,全名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嗯,不会错,开**都写过一万次。。。倒背如流。。。
一般外界简称为“中兴”,也会简称为“中兴通讯”,中兴自己人喜欢自嘲为“卓越司”,与华为的“菊花司”遥相辉映。。。
说到中兴,就不可避免会提到华为。这两家公司,相爱相杀了几十年,其中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写一部通信业的“权力的游戏”都绰绰有余。。。
以前两家互黑,中兴人把华为叫做“F7”公司或“28”公司,华为人把中兴叫做“26公司”。为啥要叫“26”?因为Z是第26个字母。。。另外,26和“二流”谐音。。。
唉,黑到这个份上,也是醉了。。。如果各位有进中兴和华为的,很快就会习惯的。。。
中兴的英文名是:ZTECorporation,全称:ZhongxingTelecommunicationEquipmentCorporation
话说,中兴和华为虽然是两家国际化做得很优秀的公司,但是名字真心不够国际化,一个半中半洋,一个干脆老外连发言都发不出来。。。
中兴现在的口号是:未来,不等待(Tomorrowneverwait)
因为中兴和华为在电信行业之外的领域普遍不被了解,所以外人以前都只知道两家是造手机的。中兴十几年找过李连杰做代言人,当时刷了一波存在感,结果给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为一个“做手机的公司”。。。
作为ZTEr,最大的苦恼就在于:每次出差开**的时候,如果你不写下来,对方一定会写成“中信通讯”或者“中兴通信”。后来,干脆每人印一张小卡片,把公司名字写上面。不过还是有二货酒店前台会写错,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啊。。。
介绍个名字都能叽歪这么多,我很怀疑这篇文章会不会被我写成长篇小说。。。
中兴的成立时间:1985年(比华为早2年哟)
总部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55号(华为总部在深圳坂田,两家公司一直都被称为深圳双子星,为深圳贡献了不少GDP)
创始人:侯为贵
现任董事长:李自学
现任总裁:徐子阳
中兴属于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兴的主要产品包括:2G/3G/4G/5G无线基站与核心网、IMS、固网接入与承载、光网络、芯片、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换机、政企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手机及家庭终端、智慧城市、ICT业务,以及航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传输设备。
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中兴到底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在具体说中兴的股东之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中兴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中兴的创始人是侯为贵(作为小枣君的前BOSS,又是很值得尊敬的长者,直呼名讳不妥,以下就称为“老侯”吧)。
老侯是1942年生,籍贯是山东,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南昌大学(实际为江西工学院,后合并入南昌大学)。
老侯毕业后就去西安一所中专学校教了两年书(又双叒是老师)。文革后,所在的学校转为企业,也就是航天部设在西安的691厂。人民教师老侯,变成了国企工厂技术员。
当时,美国IC产业刚刚启动,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钱学森要求691厂做IC(半导体)产业。
1981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作为航天691厂技术科长、技术专家的老侯,被选派前往美国负责技术和设备引进。初出国门,他就被中国和美国巨大的技术差距所震撼,认识到里面巨大的商业机会。回国后,他就劝说领导,让他去“大干一场”。
1985年,已经43岁的老侯来到深圳,创办了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80万),由航天691厂、运兴香港电子企业、长城工业深圳分公司(后并入深圳广宇工业公司)三家联合投资,这就是中兴通讯的前身。
可以说,相比华为任总的“被逼梁山”,老侯这是属于“自投罗网”。这两个人,一个创办中兴,一个创办华为,碰巧都是43岁创立,确实是令人钦佩。
刚成立时的中兴,为了生存,主要是干些低端的电子产品加工,还有一些贸易,就是俗称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显然,这不是老侯的梦想。在第一年辛辛苦苦赚了第一笔钱(35万)之后,老侯很快就成立了研发小组,专攻交换机。
他的眼光是很独到的。那个时候的中国通信行业几乎就是外国厂家的天下,被爱立信、朗讯等国际巨头垄断,通信设备卖得非常昂贵,但是又不得不买。
大家听说过“七国八制”吧?说的就是那个时代。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
在深圳两层破简易厂房内的中兴元老们,就在老侯的带领下,开始艰辛的产品研发。
终于,1990年,中兴倾尽全力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
到了1992年,借助这款产品,中兴的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
有了钱,反而有了矛盾。股东之间的分红问题、股权问题、经营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再后来,香港投资方倒闭退出,加上股权矛盾激化,中兴的股权结构开始调整。中兴核心骨干以个人集资方式成立“中兴维先通”,注册资本300万元。中兴维先通与691厂、深圳广宇工业公司共同投资创建了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两家国有企业控股51%,维先通占股份49%。鉴于以往的教训,董事会确定由中兴维先通承担经营责任,两家国有企业不参与运营。在国内首创了“国有控股,授权经营”(国有民营)的全新模式。
因为中兴背后的股东有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公司和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分别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深圳的全资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所以外界也有人称中兴为“航天系”。其实公司经营权都在以老侯为首的创业元老和高管手上。
通过这一制度设计,老侯和他的团队争取到更多的自由度。
而且,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兴通讯上市前,国有资产已经成功增值100多倍。
这里,小枣君要插句嘴。“制度”这个玩意,真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制度是一个企业的根基,它会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一个企业能不能长久,现在很多人说是文化,其实,如果制度本身就有缺陷,你根本就到不了谈文化的份上。。。巨(龙)大(唐)中(兴)华(为),还有普天,还有我们的几大运营商,看看当初,再看看现在,制度会带来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1997年,中兴改制,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063。改制后的中兴,才有了现在的名字:“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营业收入212亿,香港上市,老侯转任董事长,同时也获评“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兴和华为,差别并不像现在这么大。尤其是“小灵通”和“CDMA”时代,中兴一度依靠这两个技术和市场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缩小了和华为的差距。
话说当初,CDMA还没有被高通彻底搞废的时候,中兴的CDMA绝对是比华为牛逼的,在国内和海外CDMA市场,我们说不上吊打华为,但绝对是昂首挺胸。小枣君清晰记得,我在海外项目和华为PK的时候,满脸的自豪和得意,还时不时调戏一下他们。。。唉,时过境迁,唏嘘不已。。。CDMA不争气啊(心中再次问候高通一万遍,虽然也不能全怪它)。。。
可是,经过这十几年的搏杀,因为种种原因,中兴显然是远远落后于华为了。
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2012年,中兴出现了上市后的第一次亏损(25亿人民币)。那段时间一些错误的战略一直到现在都有影响。具体的详情我就不多说了。
去年,中兴通讯又被美国**以违反出口管制法规为由进行制裁。历经很长时间,终于以缴了8.92亿美元罚款了事。这个事情对中兴的影响很大,不仅是钱的事,更重要的是管理和经营理念。整个公司都在加强合规要求,强调规范合法,这也是件好事,相当于花钱买了个教训,虽然学费有点贵。
中兴的领导层也做了调整,老侯交了接力棒,正式退休了。
唉,回想一下,小枣君也是混得失败。。。在中兴艰苦奋斗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侯总、史总(史立荣)、殷总(殷一民)。。。唯独和公司高管擦肩而过的一次,是在印度的时候,见过后来担任公司VP(高级副总裁)的朱进云朱总,就是当年在美国和华为高管一起参加听证会的那个朱总。当时他还不是VP,迎面见到,印度办事处领导趁机介绍了一下我,朱总就说了一句:“小伙在印度都能这么胖,伙食不错啊。。。”我瞬间泪奔,“我这是压力加营养不良导致的虚胖浮肿。。。”
最下面的一级,是五层科长,管一个科室(几个到几十个)。
再往上一级,是四层部长,管一个部门。这几年中兴推大部制,一个大点的部门也能有一两百号人吧。。。
再上面一级,是三层部长,这个是三层部门的负责人了,一个三层部门包括若干个四层部门。几千人应该有的。
再往上,就是二层了,这个很大了,二层领导基本上可以叫副总裁。一个产品线基本上就是一个二层部门。
现在都是项目化运作,也设立了项目经理,还有产品研发经理之类的,虽然没有科长、部长这样的行政称谓,也是有对应的级别的。
有些职位其实也比较“虚”,例如总监,这个“XX总监”有大有小,一般只要是个什么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就会冠以“总监”的称谓。。。小枣君就担任过N个总监。。。要么具体干活累得半死,要么挂个称号自己都忘了自己是。。。
中兴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下面是公司总裁和副总裁组成的管理经营团队。
财务体系、人事行政体系(包括中兴通讯学院)、物流体系,这些都不用说了。
产品研发体系方面,我之前也说了,有不同的产品经营部(以前叫事业部、产品体系),负责不同的产品线。主要分为无线产品经营部、有线产品经营部、云计算及IT产品经营部(简称云T)。
中兴所研发的产品方向包括:
中兴除了起家的面对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相关业务之外,和华为的企业BG和消费者BG一样,中兴也有政企网营销中心和单独运作的手机终端部门(子公司)。
你想问我哪个经营部待遇最好、奖金最多?嘿嘿,薪资待遇在中兴是绝密信息,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说。。。
营销市场体系方面,有点多,也有点乱,小枣君也记不清了。主要是按地理区域来划分的:
第三营销事业部(简称“三营”):负责中国大陆市场,现在好像还包括了“港澳地区”。每个省都有办事处,以省会城市命名,例如南京处、广州处、郑州处。办事处经理是办事处的负责人。
第一营销事业部(简称“一营”):负责亚太、独联体和南亚市场。
第二营销事业部(简称“二营”):负责非洲市场。
第五营销事业部(简称“五营”):负责欧洲和美洲市场。
你问我“四营”去哪里了?以前是有四营的,负责欧洲和北美的,后来和负责南美的五营合并了,变成了现在的新“五营”。
各个营各有优势,都有一些条件好的国家,也有条件艰苦的国家。
一般来说,一营离国内近,东南亚好地方多,新马泰,你懂的。但是南亚次大陆的话。。。加上阿富汗也属于一营,你也懂的。
五营,别以为欧美只有好国家哦,南美和东欧也是有穷国滴。即使你去了条件很好的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当地生活消费水平很高,就你那点补助,大手大脚的话估计你都要倒贴钱。。。
整体上说,高端国家的高端客户,水平比较高,不容易对付,但是人家还是讲道理的。低端国家的项目,各种情况会遇到的比较多,未知因素较多,问题也比较多。现在海外竞争很激烈,抢点市场不容易,抢下来的肉,一般吃起来也不会轻松。。。
详细的就不多说了,现在中兴各营都在抢人,再说我怕被打。。。想详细了解的,可以知乎上问“小枣君”。
除了科技园的总部之外,深圳还有西丽工业园,也有很多员工在那边。另外,在最东面的大梅沙,是中兴通讯学院,坐山面海,风景秀丽。
除了深圳之外,中兴在国内还有好几个研究所,例如南京研究所(南研,最大的研究所)、上海研究所(上研)、西安研究所(西研)、成都研究所(成研)、武汉研究所等。不同的研究所,主要负责的研发方向不同。例如南京研究所主要是核心网方向和业务产品方向。
其实,叫“研究所”还不如叫“基地”。研究所里面不仅是研究,还有很多市场部门、工程服务部门、人事行政财务部门之类的,隶属于不同体系,星罗棋布在不同的研究所。虽然物理位置上靠近,但不同部门之间靠组织架构关系在不同城市之间沟通协调工作。你身边坐着的人,很可能是别的产品线的人,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根据2015年的公开数据,中兴有91452名员工。估计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吧,可能已经10万人了。中兴内部工号,一共8位(前几年是6位,因为人多不够用了,升级为8位),女员工的工号是0开头,男员工的工号是1开头,例如10XXXXXX,小枣君来的时候,工号4万多号,离开的时候,工号已经20多万了。。。
中兴的子公司很多,还有很多子公司控股的“孙公司”。其中,几家比较大的子公司,包括中兴发展(房地产和酒店都在它这,包括中兴和泰酒店等)、中兴软创(据说被阿里30亿人民币收购)、中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中兴微电子(IC、半导体、芯片等)、中兴网信、中兴高达等。有些子公司,运作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也有些子公司,其实可以理解为母公司的一个部门,只是为了一些特别的原因成立,但员工干活都在一起干。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有的子公司比母公司待遇还好,发展也更好,也有的子公司待遇不如母公司。求职时,要区别对待。
因为子公司较多,有的只是少量控股,关连关系并不大,有的虽然挂了“中兴”两个字,却和中兴通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大家应聘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好了,能说的我都说了。很多在网上都能轻而易举搜到的,我就不多废话了。
总而言之,中兴作为一家老牌通信设备商,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未来。殷总回归之后,中兴上下都对他寄予厚望。
虽然这些年中兴遇到了很多问题,但终归还没有出*。通信行业整体不景气,四大设备商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日子其实都不好过,但是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嘛?目前物联网这么火,5G也就快来了,将来会怎么样,谁敢断言呢?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中兴事件来龙去脉?
中兴因为为违反美国禁止向伊朗出口商品的禁令,在长期和美国**谈判后妥协,接受8.9亿美元的处罚并承诺开除4名高管及追究其他35名涉案员工的经济责任。
2018年2月份美国商务部接到指定律师的调查报告,要求中兴提供履行处罚员工承诺的证明,中兴承认除开除4名高管以外未按承诺处罚其他涉案员工。
中兴通讯,已经完了
专注服务中国制造企业
投稿及采访约谈:邮箱xtydqi@qq.com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详细注明文章的来源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长沙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长沙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待遇很好,五险一金很齐全。是一家集生产、研发,代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电子科技公司。公司管理特别人性化、拥有雄厚的实力,在业界的口碑不错。
中兴通讯被美国禁运7年,中兴该如何解套?
自美国商务部下令“封杀”中兴通讯7年后,市场也比较期待当事方中兴通讯以及商务部的态度。
中国商务部于17日、19日都有就此事发表过讲话,态度算比较强硬,强调美国此举是利益的共损。还表示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决心,美国如果想通过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甚至不惜伤害中美两国企业的利益,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迫使中国做出让步,就是打错了算盘。中方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不会有丝毫动摇,会进行坚决的斗争。
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美国要搞中兴通讯,抓住其软肋大作文章,但是中兴得到了我们背后老大的撑腰。
其次,中兴这次其实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具体可看美国商务部“封杀”其原因,乃是中兴曾向美国商务部提供虚假陈述。主要是当时中兴承诺开除4名高管,以及通过减少奖金或其他方式处罚35名员工。而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兴通讯没有遵守处罚35名员工的承诺。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也该一目了然了,中兴连8.9亿美元的罚款都能交,连4名高管都能开除,还能下不了手处罚35名高管吗!最重要的是,处罚35名员工并非原有和解协议内容!
面对着美方的胡搅蛮缠,中兴通讯方面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4月20日中兴通讯发布声明:BIS无视中兴通讯过去两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规方面的艰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长足进步;无视上述两份函件中的问题是公司自查发现,及时主动通报;无视公司第一时间处理了对此可能有疏忽的责任人,并快速纠正问题,并聘请权威美国律所独立调查。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BIS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极不公平,我们不能接受!
这个态度其实还是蛮强硬的,而且也直接表明了清白,是公司内部高管作祟,并不代表整个公司态度,也肃清了“老鼠屎”,那么你美方不能这么不公平对待我们!
但随后,有新闻说中兴绝大部分产线即进入停产状态。有一位中兴人士表示,中兴马上停产,还是希望能够合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向美国**表达诚意。这个立马软下来的态度让我们不免有所失望。
在14:30分中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董事长殷一民发表讲话,这样的制裁使公司立即进入休克状态,并表示反对把贸易**化,他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并认为求人不如求己,反对某些国家单边主义破坏全球产业链。
未来加大研发投入是必然,问题是目前的难关要怎么度过?在这个仅10分钟便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提及到这个问题,估计他们自己也还没想出来。
好了,中兴通讯软硬兼有的态度都有了,美国商务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美国商务部新闻官:对于中兴的禁令目前没有扭转的余地或协商的空间,要严格地等到7年后禁令到期才有望重启协商。他同时确认,中兴将不能使用包含安卓系统在内的美国公司软件。
美国几乎是要把中兴通讯搞残的节奏。这么严峻的问题,说后边会加大科研投入都是后话了,关键是如何应对当下。至于说中兴该如何解套,侯为贵、殷一民这些大咖都还没想出来,我们就更别瞎想了。
各大基金公司也已经纷纷下调对中兴通信的估值,如中信保诚基金和长信基金公告下调中兴通讯两个跌停板,截止到目前已有超过30家基金公司下调对其估值。
期待中兴通讯能熬过这一关。
撰文不易,各位看官喜欢欢迎点赞、关注!
新新漫画网是怎么了?
新新里的另类作品被删,目前暂停访问,也就是网虽然还有,但在整理中,估计再开也没有那么多此类作品了,主要是那个网太过了,采用个人上传资源,里面很多资源都没有经过授权,甚至是新上资源,就被那盗去了,当然一些论坛会不满啦,现在这种情况是不能在网上直接发那类作品的
中兴通讯已确认:美国将取消销售禁令,中兴迎来焕然重生!
点击上方U学在线一键关注,回复以下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11】中国铁塔设计监理服务大变革
【112】全网独家!通信企业家族谱大全
【113】本年度通信、一建等专业资格考试安排
【114】国内预计部署:1425万个5G基站
【115】超200个通信工程项目存在质量问题
这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黎明前的曙光已经来临,美国欲取消销售禁令,中兴通讯即将凤凰涅槃!
外媒:美中就解决中兴通讯相关争端大致达成一致
美中就解决中兴通讯相关争端大致达成一致,美国将取消中兴通讯销售禁令,根据讨论的协议维持其业务。
另外,中兴通讯将被要求大规模调整管理层和董事会。
以上这则消息已被确认属实——记者联系了中兴方面进行核实,中兴回应:消息属实。
那么也就是说,中兴通讯真的要“复活”了!
虽然中兴通讯可能会面临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大面积调整,但我们要明白,企业的发展是一场长跑,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将来,才能谈希望!
据悉,为期两日的中美第二轮经贸磋商华盛顿时间18日结束,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Kudlow)会谈后对FOX传媒称,商务部长罗斯(WilburRoss)正在重新审视对中兴的制裁,但中兴自身需作出「严苛的改变」,包括换领导层、换董事会等。
中兴通讯,是中国极少数跻身"千亿俱乐部"的科技公司之一,是在海外业务拓展最多、与国际规则接轨最紧密的中国公司之一,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实力最强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大地上,我们需要这样优秀的企业!
中兴通讯此次的焕然新生,离不开祖国给予的强大帮助。
在此,感谢我们的祖国。因为有您,我们才能无所畏惧,我们才能奋勇前行!
经历了此番风云,我们已深刻的明白,国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人的手里,核心技术不能被外国人掐住脖子!
我们所有人和中兴通讯8万员工,及8万员工家庭一起,期待中兴通讯更美好的未来!
在5G和万物互联的时代,我国信息通信企业必将腾飞,祖国的科技发展必将踏上崭新的台阶!
中兴通讯被美全面封杀7年,这次美国打中了中国的软肋?
美国商务部在美东时间4月16日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并明确了将到2025年3月13日长达7年的禁止时间。美国再一次任性地对中兴发起制裁,不仅如此,还拟对中兴通讯处以3亿美元的罚款。
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一禁就是7年,美国再一次任性地对中兴发起制裁,不仅如此,还拟对中兴通讯处以3亿美元的罚款。
美国商务部在美东时间4月16日宣布了以上消息,并明确了将到2025年3月13日长达7年的禁止时间。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4月17日早间,中兴通讯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的声明。中兴通讯称,已获悉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公司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各方面积极沟通及应对。记者了解,2016年3月,美国商务部曾对中兴通讯施行出口限制,禁止美国元器件供应商向中兴通讯出口元器件、软件、设备等技术产品,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出口禁令。2017年3月,中兴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认罪,并支付总计8.92亿美元罚款。此外,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对中兴通讯处以的3亿美元罚金可暂缓缴付,依未来7年对中兴通讯执行协议情况的监管和审计结果而定。
中国商务部回应中兴事件:中兴公司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希望美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并为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稳定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普陀山”IPO争议背后:佛教商业化乱象面临正本清源
数据黑洞:你的“秘密”无所遁形
【音频】90后的跳槽姿势,企业大佬们,你们准备好接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