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达电声生产什么芯片(【每日热点】共达电声满产满销;台积电5nm产能缩减;苹果2030年要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使用的碳中和)
【每日热点】共达电声满产满销;台积电5nm产能缩减;苹果2030年要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使用的碳中和
数据铸造影响力
1、共达电声满产满销
2、台积电5nm产能缩减
3、苹果2030年要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使用的碳中和
1、共达电声满产满销
共达电声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增产能是基于客户订单增加,目前基本满产满销。
2、台积电5nm产能缩减
根据目前传出的消息,台积电5nm订单将出现大幅下滑。
此次下滑主要原因是因为苹果订单的砍单等。最新消息中提到,苹果对于A15芯片的计划可能会提前,同时iPhone12Pro系列的生产速度放缓,导致一些相应芯片的订单的减少。
但网友得知这一消息直接炸锅了,iPhone12系列目前已经供不应求,而且Pro和ProMax仍在加价,为何又要砍单研发新的芯片。
对于这样的情况,郭明錤指出近期市场担忧A14砍单代表iPhone12系列需求低于预期。
3、苹果2030年要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使用的碳中和
12月12日,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言呼吁采取更有力的气候行动。他表示,今年苹果在全球业务中实现了碳中和,并且已经帮助95家供应商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转型。
“我们已经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30年实现整个供应链和产品使用的碳中和,比联合国设定的目标早了20年。”库克称,苹果将设备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制造、耐用性和维修到回收——都视为环保创新的机会,朝着闭环供应链的目标前进。
强调称,苹果并不需要在盈利和地球的未来之间进行选择。“一些修修补补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起可以共同向碳中和经济过渡,开创一个充满包容性机会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雄心壮志、合作和领导力的时刻。”
欢迎预定2020年全年出货量排行榜
TWS月度出货量排行榜
1.品牌出货量排行榜
2.ODM出货量排行榜
3.蓝牙芯片出货量排行榜
4.电池出货量排行榜
5.硅麦出货量排行榜
6.触摸芯片出货量排行榜
7.喇叭出货量排行榜
8.内存rFlash出货量排行榜
9.无线充电出货量排行榜
10.检测出货量排行榜
联系人:王小姐13380386999
© 往期回顾
5月欧洲电商市场TWS品牌销量TOP20有你想不到,木子李第10
5月中国电商市场TWS品牌TOP20
全球TWS耳机喇叭25强
美国畅销的TWS是这些品牌
2020年4月TWS蓝牙芯片出货量排行榜
图解vivoTWSNeo供应链
TWS耳机ODM/OEM公司25强
无线充电缺就是你,酷珀微
深掘TWS金矿,2020年TWS产业投资高峰论坛来了
中国速度!中科蓝讯BT889X系列主动降噪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
创业板注册制首单重组花落圣邦股份,标的估值一年涨11亿
小米李创奇:赶超苹果AirPods是长期工程
股票共达声电
共达电声(002655)【注释】以后问股票,把代码打出来。这个是共达电声,不是共达声电。你的问题:为什么会下跌?为什么会跌6%?答:(1)个股通常都会随着大盘下跌。共达电声(002655)在2013.6.21.周五下跌的原因就是跟随大盘下跌。(2)跌多少,这个是买卖盘双方决定的。如果硬要说出个为什么比其他股跌的多的原因,可以认为是主力蓄意为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你是问什么呢,公司的产品呢还是公司的待遇呢?待遇又分普工和技术以及管理人员,中间的区别太大了。普工大约1500左右,加班一般。但是电声行业普遍味道很大,刚开始进去的话有种窒息的感觉。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工资自然不定咯,看个人能力。产品实力还可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客户定位中高端。公司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凤凰山开发区龙泉街69号电话:+86-536-7608838传真:+86-536-7605903网址:www.***.com电子信箱:sales@***.com邮编:261200
潍坊,歌尔声学和共达电声那家比较好?
歌尔声学不仅在潍坊是大企业,在全球的微型电子元件中也是数的着的,现在员工有15000人,企业比较大,所以发展空间肯定就比较大,并且这个企业是一个刚上市的企业。如果你有学历和经验,可以直接面试相应的技术员或者是管理岗位。车间员工是一天12小时,管理类是一天八小时。
共水达电声新厂流水线月工资多少?
共达电声新厂的流水线工人月工资具体多少,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例扰前如地区、工作经验、职位、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政策变更等等。因此,我无法给出一缓巧清个具体的月工宽州资数字。建议您可以查看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保政策说明,或者咨询共达电声新厂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负责人,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消费电子芯片概念股有哪些?
消费电子概念股有哪些?近期各个题材的下细分对标:
半导体芯片:韦尔股份、闻泰科技、北京君正、卓胜微、圣邦股份
安全可控:中国软件、中国长城、诚迈科技、景嘉微、金山办公、浪潮信息
中间件:东方通(市占率第一)、宝兰德、普元信息
胎压监测:保隆科技(市占率第一)、万通智控、苏奥传感、威帝股份、景峰汽车、日上集团
无线耳机:漫步者、共达电声、国光电器、佳禾智能、雷柏科技、惠威科技
华为音箱:奋达科技
华为手表:星星科技
苹果手表:立讯精密、长信科技、歌尔股份、工业富联
智能穿戴:九安医疗、乐心医疗、苏州固碍
封测:晶方科技(有减持)、通富微电(受益AMD)、长电科技(被调出沪港通)、华天科技等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在哪里
新工厂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经营微型驻极体传声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的电声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电脑、耳唛和通讯装备,企业定位为中高端客户和产品,目标欲成为国际一流电声产品供应商、服务商。公司在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生产装备、研发能力、服务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等诸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军地位,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公司已申请了34项专利技术,有20项已经授权。公司是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银行信誉等级为AAA级;2002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通过TS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分别被SONY、CANON认定为“绿色合作伙伴”;2006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中心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山东省声学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北京、上海、厦门、深圳、杭州、台湾、日本、瑞典等
第45期:智能 · 电动 · 应用 · 政策 ·人才(一周汽车大事锦集)_技术_交通_理想
原标题:第45期:智能·电动·应用·政策·人才(一周汽车大事锦集)
11月21日,中国联通智慧交通军团产品体系正式发布,军团聚焦五大主责主业,基于联通云、大、物、智、链、安的基座能力,采用多个能力底座,面向综合交通服务全景,打造了以5G车路协同平台、智慧交通中台和综合车队管理平台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曾在5月17日,中国联通以联通智网科技为主体成立中国联通智慧交通军团,军团以“科技赋能交通,共创美好出行”为理念,积极深耕交通行业,汇聚科技创新能力,集结行业专家,聚合生态力量,向智慧交通重点领域构建输出联通方案。
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理想汽车官方介绍称,在理想L9、理想L8Max车型上打开咪咕视频APP,可进入「理想专属观赛包厢」,支持三屏三路同播(三块屏幕可播放不同链路的多视角赛事画面);理想L8Pro则支持双屏双路同播。
据外媒报道,韩国显示技术公司LGDisplay宣布开发出薄型执行器声音解决方案(ThinActuatorSoundSolution),一种用于汽车的隐形扬声器。凭借LGDisplay的独特技术,该扬声器能够振动显示面板和车身内部的各种材料,从而实现丰富的3D沉浸式声音体验。该薄型执行器声音解决方案仅为护照大小(150mmx90mm),厚度为2.5mm,相当于两枚硬币叠在一起的厚度(为传统扬声器的10%),且重量仅为40g(为传统汽车扬声器的30%)。凭借其紧凑的尺寸和创新的外形,该扬声器能够安装在汽车内部的各个部位,如仪表板、车顶内衬、立柱和头枕,同时消除车内乘员的音频质量偏差。
据外媒报道,为帮助客户遵守UNR155等国家和国际网络安全法规,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TechnologiesAG)获得ISO/SAE21434认证,是首批获得该认证的半导体供应商之一。此外,英飞凌即将推出的AURIX™TC4xx微控制器系列采用创新网络安全架构,有望获得ISO/SAE21434标准下的产品认证。英飞凌符合ISO/SAE21434标准的CSMS适用于支持汽车网络安全的各种英飞凌产品,包括AURIX™和PSoC™微控制器、SEMPER™安全闪存和OPTIGA™硬件安全模块。CSMS涵盖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选定的区域和监管环境。
近日,技术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SmartSens),重磅推出8.3MP车规级图像传感器新品——SC850AT。新品采用思特威创新的SmartClarity®-2成像技术架构以及升级的自研Raw域算法,结合先进的SFCPixel®、PixGainHDR®专利技术、LFS技术等,带来四大维度的性能提升,包括高分辨率、高感度、140dB高动态范围、以及出色的LED闪烁抑制性能。此外作为AutomotiveSensor(AT)Series系列新品,SC850AT基于ASIL-D功能安全流程开发,符合AEC-Q100Grade2及功能安全ISO26262ASILB等级要求,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来更好地迎合车载市场对于高分辨率ADAS/AD视觉解决方案的需求。
11月23日,AutoChips(杰发科技)官方消息,其车规级MCU芯片AC7802x提前回片,并一次性成功点亮。AC7802x是基于ARMCortex-M0+内核的车规级MCU,是该公司基于M0+内核的第二款MCU芯片,该芯片符合AEC-Q100Grade1认证,环境温度最高可支持-40~125℃。
据外媒报道,半导体公司思佳讯(SkyworksSolutions)推出最新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参考设计,以与碳化硅供应商Wolfspeed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功率模块配合使用。思佳讯的Si828x栅极驱动板(GDB)套件旨在简化设计并提高使用SiC技术的汽车应用的采用率,具体如下:通过提供完整的高功率参考设计来简化汽车牵引逆变器的设计;允许设计工程师在系统上实施电源开关级并提供广泛的预测试;使系统能够在极端短路条件下生存和运行。该板在评估板上针对WolfspeedXM3SiCFET模块进行了测试和设计。思佳讯发现该GDB套件可防止电压和电流过载和电路损坏;该GDB和Wolfspeed的XM3SiC模块可用于快速充电和电源转换应用、EV传动系统、驱动电机和工业环境的不间断电源。
据外媒报道,安世半导体公司(Nexperia)宣布,将扩大其用于工业和汽车应用的CFP(Clip-bondedFlatPower)封装二极管产品组合。四款CFP3和CFP5封装的650V/1A新部件,可用于车载充电器和电动汽车的逆变器,以及工业应用中的电源转换器、PV逆变器和电源。标准产品包括PNU65010ER(CFP3)和PNU65010EP(CFP5);获得AEC-Q101认证的产品包括PNU65010ER-Q(CFP3)和PNU65010EP-Q(CFP5)。第一批具有更高额定电池(2A和3A)的CFP封装部件,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其余的DPAK/D2PAK封装部件,计划在2023年末和2024年陆续发布,也将提供标准和汽车级版本。
据外媒报道,CassBeth公司开发了一种可清除车辆挡风玻璃支柱盲点的显示和报警系统。根据提交给美国专利商标*(USPTO)的申请文件,该系统通过使这些支柱部分或完全透明,消除由车顶支柱引起的前窗盲点。通过部分或完全透明的支柱,驾驶员可以在视线扫过挡风玻璃时,看到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而不受盲点阻碍。该系统使用摄像头和显示器来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表示:“该系统包括摄像头(捕捉盲点)、显示器(使支柱显示盲点图像)和控制单元(捕捉车辆状态),以确定何时启用和禁用支柱显示器,提供视觉和音频警报。另外,操作人员可以修改系统和显示设置。”
11.CassBeth公司开发前窗盲点消除系统
据外媒报道,CassBeth公司开发了一种可清除车辆挡风玻璃支柱盲点的显示和报警系统。根据提交给美国专利商标*(USPTO)的申请文件,该系统通过使这些支柱部分或完全透明,消除由车顶支柱引起的前窗盲点。通过部分或完全透明的支柱,驾驶员可以在视线扫过挡风玻璃时,看到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而不受盲点阻碍。该系统使用摄像头和显示器来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表示:“该系统包括摄像头(捕捉盲点)、显示器(使支柱显示盲点图像)和控制单元(捕捉车辆状态),以确定何时启用和禁用支柱显示器,提供视觉和音频警报。另外,操作人员可以修改系统和显示设置。”
据外媒报道,瑞典国有研究机构RISE将启动欧洲最先进的车辆测试专用网络安全计划:RISE汽车网络测试实验室(CyberTestLabforAutomotive),使汽车行业能够使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最严格的测试方法来测试车辆。该网络测试实验室可提供各种测试服务,包括仿真/虚拟化、子系统测试、在受控环境中的半虚拟和整车测试。通过将现有的CyberRange与汽车测试台AWITAR和AstaZero互连,该实验室提供完整的测试能力链,因此制造商可以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新技术和产品进行压力测试。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Waabi推出专为OEM集成打造的第一代卡车,标志着Waabi已准备好验证其自动驾驶堆栈,并开始商业模式运营。这些卡车由WaabiDriver驱动,WaabiDriver是Waabi软件、传感器和计算的组合。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为一种主动式气动装置系统申请了专利。该系统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能源效率。这种主动式气动系统可以自我调节,以充分提高行驶时的空气动力效率,即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也是如此。该系统包括多个空气动力控制装置,如车辆前部的主动进气格栅系统、车轮周围的格栅、可展开式侧板、主动底部扩散器、主动式后扰流板、可展开式涡流发生器和可展开式顶板等。专利中还提到,如何通过综合数字系统将这些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以监测其对车辆整体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车载燃油经济性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动力设备在效率方面对车辆的影响,并通过自我学习模块主动改变空气动力设备的设置,以实现最大化收益,同时结合天气数据,以及从云网络传输和接收的数据,以实现更快速的学习。
据外媒报道,德国专利商标*(DPMA)中的一项新专利显示,保时捷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利用3D全息图,帮助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通信。保时捷的全息图系统依赖数字信号处理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而成为可能,可能也基于该公司对全息图抬头显示器(HUD)系统的研究。根据该专利文件显示,该投影仪会被缩小至几乎看不见,安装于汽车车顶,汽车上的一个紧凑模块能够处理其视觉数据。据专利图纸显示,该全息投影仪看起来很普通,由一个位于车顶中间的小模块组成,与卫星无线电天线很像,只是更平一些。在专利申请文件中,保时捷表示,该全息投影仪的形状对车辆的动力学表现是有利的。
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U.S.PatentandTrademarkOffice)公布了苹果公司46项新专利,其中一项与泰坦项目(ProjectTitan)相关,即下一代内部照明系统。根据苹果介绍,该照明系统可能采用发光二极管,而发光二极管可以被用于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显示层或由晶体半导体管芯阵列形成的显示层中。此外,发光二极管也可用于使用光纤或其他光导分布的照明设备。在部分配置中,照明系统可以包含独立光源,例如耦合到光纤的发光二极管,或由基板上薄膜电路形成的更大面积的发光二极管。
11月26日,复睿智行举办自动驾驶产业融合论坛暨复睿智行产品发布会“FUSIONRIDEDAY2022”。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等人受邀出席活动并于论坛期间与复睿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复睿智行本次还同时携手吉林大学、速腾聚创与Uhnder一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均普智能与转向系统龙头企业博世华域达成合作,为其设计和开发2条高度集成化的智能转向系统装配与检测线,最终将上车中国造车新势力、欧美OEM等新能源车型。据均普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博世华域智能转向系统产线建成后将年产50万台,产线可实现快速换型,换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实现降本增效、快速量产。作为国内可实现强适应性、可快速转换自动化模块的智能装配及测试系统集成专家,均普智能为博世华域该项目运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创新工艺,不少为行业首创。
21.Melexis为理想汽车装配手势控制系统
11月18日,富有远见卓识的全球汽车行业嵌入式和互联软件产品供应商Elektrobit宣布与中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光庭信息(KOTEI)合作,由该增值集成合作伙伴为Elektrobit的AUTOSAR软件产品——EBtresos和EBcorbos提供相关集成服务。该合作将使得Elektrobit更好地为本地汽车OEM、一级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网络提供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支持客户轻松地开发基于ClassicAUTOSAR和AdaptiveAUTOSAR的下一代车辆E/E架构。Elektrobit与光庭信息的联手将助力客户更轻松地开发其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并专注于其产品的创新功能,缩短开发时间,更迅速地将其新产品推向市场,令其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脱颖而出。
近日,MEM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服务商一径科技宣布,百度最新第六代量产无人车1ApolloRT6将搭载一径科技新一代补盲激光雷达,以进一步推进多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无人驾驶3D的感知能力。7月21日,百度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RT6。ApolloRT6深度融合AI技术和车辆工程,具备高安全、高质量、低成本等优势,可实现城市复杂道路的无人驾驶能力,成本仅为25万元。ApolloRT6源自百度自研的「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作为该平台的首款车型,ApolloRT6实现了100%车规级和整车全冗余系统,相较于市面上同类型自动驾驶车辆,其信号采集更加全面,能更好地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11月22日,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与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蘑菇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项目总金额约11.14亿元,建设内容涵盖车路协同智慧道路、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运营和城市交通数字底座。其中,道路建设范围涵盖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主干次路,道路智能化改造升级后,蘑菇车联将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出行服务领域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2022年截至目前,蘑菇车联“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项目签约金额已突破100亿元,在北京、湖南、河南、云南、四川、江苏、湖北等落地。
据外媒报道,大陆集团(Continental)与半导体公司安霸(Ambarella)达成合作,大陆将提供基于安霸“CV3”人工智能(AI)片上系统(SoC)系列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专为ADAS应用构建,该高性能、高能效和可扩展的SoC产品组合补充了大陆集团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推进了车辆自动化。通过集成安霸的SoC,大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性能增强,可以更快地处理更多数据,从而实现更高精度以及更多功能。凭借该片上系统系列的高可扩展性,汽车制造商可以在相同的汽车架构上选择必要性能级别,以满足系统要求。除了更高的性能和准确性外,该解决方案的功耗也更低,因此可减少冷却需求,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节能,同时还降低了系统成本,进而为汽车制造商带来附加值,即减少所有车型的工程投资。
据外媒报道,领先电子设备制造商日本村田制作所(MurataManufacturingCo.,Ltd.)正与车到一切(V2X)通信解决方案开拓者Autotalks合作创新技术,以促进协同安全和更高水平自动驾驶出行的发展。该合作将让村田制作所推出一个无线模块解决方案组合,通过该组合,可以直接支持车到车(V2V)和车到基础设施(V2I)通信。该项V2X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最高水平的多功能性。其将配备村田制作所的Type2AN无线模块,用于无主机配置。在有内置主机的情况下,可改用Type1YL模块。这两种车规级设备都基于Autotalks的CRATON2和SECTONV2X芯片组打造。
11月22日,大众汽车软件公司CARIAD全球CEODirkHilgenberg表示,CARIAD重点发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以及数字化体验,并且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目标是在2030年为大众汽车旗下4000多万辆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统一、可扩展的技术平台。
近日,慧拓携手中泰各合作伙伴将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建成首个智慧矿山。泰国SCG、泰国AIS、华为、慧拓、宇通五家中泰企业,依托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应用,联手将位于SCG沙拉武里府矿区建设成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新型矿山,打造成泰国首个5G+自动驾驶智慧绿色矿山项目,成为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矿山领先典范。
11月25日,据《晚点Auto》报道,北汽正在与华为联合研发一款新车,预计2024年上市,双方的合作将采用与问界类似的“华为智选”模式,在华为的门店进行销售。《晚点Auto》引用接近此项目的人士表示,该车基于极狐平台,但不会再用极狐品牌。华为将为新车提供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和智能车控等技术方案。
31.纵目科技在科创板IPO拟募资20亿元
11月23日,纵目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据悉,本次纵目科技拟募资20亿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纵目科技此次IPO并不令人意外。早在去年年中,纵目科技CEO唐锐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公司有考虑在科创板IPO计划,预计今年进行申报。
据外媒报道,人工智能(AI)机器人和导航技术开发商AdvancedNavigation宣布再融资6800万美元,且预计此次B轮总计将筹集到约8930万美元的资金。此轮融资由全球领先投资公司KKR领投,参投公司包括深度学习风险投资公司AlphaIntelligenceCapital等新投资者,以及现有投资者MainSequence、例如MainSequence、澳大利亚前**MalcolmTurnbull、风险投资公司In-Q-TelCIA和其他情报机构,以及澳大利亚风险投资公司OurInnovationFund(OIF)。该公司表示,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全球业务范围,加速专注于机器人、导航、光子和量子传感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水下应用的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计划,并增强其在全球的销售和营销能力。
11月21日,智驾级惯性导航产品科技企业戴世智能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亿元人民币,由光速中国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供货交付能力、进一步拓展产品线布*和增强市场拓展能力。
11月24日,无人环卫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云创智行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BV百度风投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无人驾驶清扫车在环卫领域的业务拓展和场景应用。
11月24日,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劲邦资本投资的数千万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怿星科技当下的产品系列主要有两大类:智能软件产品和智能汽车研发服务与解决方案。
11月20日,据外媒报道,索尼与本田计划开发一款主打影音娱乐的电动汽车,在其中搭载索尼PlayStation5平台。今年9月,索尼与本田曾成立一家名为SonyHondaMobility的合资公司,该公司尚未确定品牌名称,但已在探索如何与其他电动汽车厂商竞争,其中一个思路是,围绕索尼已有的娱乐系统打造电动汽车产品。
11月22日,卫蓝新能源官方消息,公司首颗车规级固态动力电芯下线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今年3月,卫蓝新能源创始人李泓透露,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合作,基于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达1000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达到150度电,能量密度为360Wh/kg。
11月24日,东风柳汽旗下品牌东风风行正式发布新能源战略——“光合未来”计划,并亮相新能源专属标识极光绿劲狮标,以及风行雷霆、旗舰MPV概念车两款重磅车型,宣告全面布*新能源赛道。
日前,集度汽车发布了旗下第二款车型的预告图,新车整体采用圆润的曲线勾勒,侧面溜背式的设计呈现出十足的运动感。与此同时,官方表示原定于广州车展上亮相的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ROBO-01由于车展延期未能亮相,但新车确定将于2023年初正式发布
11月18日,浙江省人民**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创新、人才、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等展开全方位合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次签约,双方将共同打造吉利控股集团全球战略中心、全球汽车创新中心、汽车产业人才中心,共同推动产业链整零协同、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产业绿色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11月22日,据外媒报道,马自达更新其电气化战略及规划。马自达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新的混动及纯电车型,预计到2030年,其电动汽车在全球销售的比例将达到25%-40%。同时,马自达计划投入1.5万亿日元(约合106亿美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根据规划,马自达已与远景动力(AESC)达成供应协议,以确保电动汽车电池的稳定供应。在马自达电气化投资的1.5万亿日元中,到2030年采购电池的累计成本将达到数千亿日元(数十亿美元)。
11月22日,蔚来官方消息,公司与中国海油首批合作换电站于G94珠三角环线高速中海油荔城服务区(花都和番禺方向)正式上线运营。至此,蔚来已先后与中石化、中石油、壳牌、中海油合作共建充换电站。截至11月23日,蔚来已在全国布*1,228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329座),2,090座充电站,12,073根充电桩,接入超600,000根第三方充电桩。
11月24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宝马集团位于沈阳的动力电池中心将与亿纬锂能合作,从后者采购电芯。此前,宁德时代一直作为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方形电芯的主力供应商。宝马是首家在中国设立电池厂的豪华汽车品牌。2017年10月,年产3.3万套高压电池组的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在沈阳揭幕,并为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提供电池;次年5月,动力电池中心启动二期项目,为宝马首款纯电动SUViX3提供第五代动力电池。
10.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纯电动巴士获挪威大单
近日,比亚迪(与北欧最大公交运营商Nobina签订64台大巴订单,这批车辆计划于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在挪威NedreGlomma地区投入运营。新订单包括40台12米及24台15米纯电动巴士。两款车均配有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电热管理系统,充分适应挪威极端天气。同时,得益于全新一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六合一集成控制器总成系统,大巴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均有所保障。
11.辉煌科技拟与特来电等合资投建绿电交通储能一体化项目
11月20日晚间,辉煌科技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辉煌软件与国电投锦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兰考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项目公司河南电能易充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绿电交通储能一体化项目;上述四方在河南兰考区域内共同负责该项目,并适时开发河南兰考区域内的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资源。公告显示,合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国电投锦润拟出资2750万元,占比55%;辉煌软件拟出资950万元,占比19%;特来电拟出资150万元,占比3%。
11月23日晚间,欣锐科技公告,公司与捷氢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攻关、车用燃料电池产品的规模化推广、非车用燃料电池产品的示范应用、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13.超越科技与矿投集团战略合作布*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
11月22日,超越科技公告,公司与矿投集团就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和其他环保领域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惠宏科技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者矿投集团,矿投集团以货币资金1821.28万元对子公司惠宏科技进行增资并全部计入注册资本。本次增资事项完成后,矿投集团持有惠宏科技26.7%的股权。
14.雪人股份与日本氢动力公司签署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委托开发合同
11月21日晚间,雪人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与日本氢动力公司在福州签署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委托开发合同》,基于公司与氢动力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加速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公司将委托氢动力公司开发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本合同为委托开发合同,本次合同涉及的金额为1.88亿元。
15.阿尔特拟携宁德时代及壁虎科技在新能源车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11月18日,阿尔特发布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充分发挥各方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共同提升企业效益,实现合作共赢,各方一致同意在滑板式底盘、新能源车业务及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11月19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研发为主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中国石油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双方在新能源与油气融合发展的智能微网、储能、氢能等领域深度合作,加快油气田的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助力集团公司加快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和提升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
11月24日,据京东物流官方消息,京东物流与华晨宝马近日正式达成合作,京东物流承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的短驳运输服务。京东物流首次与汽车制造企业携手投入38台新能源电车,实现了汽车整车制造厂内与厂际的物流“纯电化”运输。同时,京东物流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专用充电换电站,实现了电动卡车5分钟电池更换,在提升车队运输效能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11月25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新吉奥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双方将在产品市场开展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助力零碳陆运变革。同时双方将探讨资本层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
19.共达电声拟定增募资5亿元投建智能汽车模组等项目
11月23日,共达电声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1,387,461股股票,募资不超过5亿元投建于智能汽车模组升级和扩产项目、MEMS传感器及模组升级和扩建项目、高端扬声器及模组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据悉,共达电声控股股东无锡韦感将以现金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全部A股股票。
11月22日,据外媒报道,LG化学表示,与美国田纳西州(Tennesse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建立一家生产含镍、钴、锰和铝的NCMA正极材料新工厂。该工厂将位于田纳西州的克拉克斯维尔市(Clarksville)投资32亿美元,占地420英亩(约合1.699平方千米),这将是美国同类工厂中最大的一个。到2027年,该工厂计划的年产量目标是12万吨正极材料。新工厂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21.赣锋锂业拟将子公司赣锋锂电拆分上市
11月23日,赣锋锂业官方公告称,公司将启动筹划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在深交所分拆上市。根据公告,赣锋锂业董事会同意启动赣锋锂电在深交所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并授权公司及赣锋锂电管理层适时推进赣锋锂电分拆上市工作。同日,赣锋锂业还发布对赣锋锂电进行增资扩股的公告。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赣锋锂电增资不超过20.9亿元;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等11名外部投资人向赣锋锂电增资不超过3.9亿元;员工持股平台新余鸿翔向赣锋锂电增资不超过2.13亿元。
22.雅化集团1.45亿美元收购中非实业子公司70%股权
11月24日,雅化集团官方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与中非实业当日签署了《股权买卖协议》,雅化国际拟以对价总额不超过1.45亿美元收购中非实业全资子公司SSC公司和INDUSMIN公司共70%的股权,并间接拥有纳米比亚达马拉兰(Damalarand)矿区四个锂矿矿权70%的控制权,控制矿区面积达720平方公里。根据雅化集团披露的项目情况,目前该矿区尚在初步勘探阶段。
11月25日,上海芯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本月完成战略轮融资,由青岛上汽创新基金(上汽集团战略直投)以及上汽创投联合投资。芯钛科技称,本次获得上汽集团战略投资,将进一步加深公司与上汽集团的产业协同,助力公司加速车规级MCU系列产品量产落地。
24.格林美拟与韩国公司在印尼投资镍资源HPAL合资公司
11月24日晚间,格林美公告,公司与韩国ECOPRO和SKOn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和投资HPAL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莫罗瓦利建造一座HPAL工厂生产MHP,年产3万金吨镍。
25.星云股份拟与宁德时代等对时代星云增资2亿元
11月23日晚间,星云股份公告,公司拟与集智储能、宁德时代以货币出资的方式共同对时代星云进行增资合计2亿元,其中,公司拟增资金额2000万元,宁德时代拟增资金额4000万元。增资事项完成后,时代星云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4亿元,公司持有时代星云10%的股权。
26.康普顿控股子公司拟5亿元投建氢启燃料电池电堆项目
11月22日晚间,康普顿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氢启科技拟同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签署氢启燃料电池电堆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建设周期5年。一期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和电堆检测线等,预计年产值达到5亿元。二期投资3亿元,占地30亩,主要建设CCM涂布生产线、膜电极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电堆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和电堆检测线等,预计年产值达到15亿元。三期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近日,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344.54万元人民币增加至1512.61万元人民币,增幅12.5%。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法定代表人为王驰伟,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储能技术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11月21日,雷丁汽车完成A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为32亿元,该轮融资将于11月底开始陆续到位,此次A轮融资由潍坊市潍城西部投资发展集团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整车产品研发、营销投入、渠道支持拓展、生产能力建设等与雷丁主营业务经营及拓展相关事宜。本轮融资后,雷丁汽车将视具体情况启动后续轮次融资。
11月23日,吉利沃飞长空旗下沃飞天驭研制的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正式获得型号合格证(TC)申请的受理,这是中国民用航空*颁发的中国首张有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TC受理申请通知书。依据中国民用航空*最新颁发的AP-21-AA-2022-11《型号合格审定程序》,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工作正式启航。基于民用航空器正向设计的开发思路,沃飞天驭将严格遵行适航规章要求及相关管理程序,按照*方确定的适航要求,开展适航符合性设计与验证,向*方表明每一条款的符合性,确保型号设计满足适用的规章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11月21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颁发自动驾驶无人化第二阶段测试许可,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在北京开启“前排无人,后排有人”的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资格的企业。去年10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开放自动驾驶无人化道路测试,同时发布全国首个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明确将测试划分为“副驾有人”、“前排无人,后排有人”、“车外远程”三个阶段,有序推动产业步入整车无人化阶段。此次小马智行获得的正是自动驾驶无人化第二阶段测试许可,这是推进Robotaxi行业迈向“车内无人”的过渡阶段。获得许可后,小马智行10辆无人化测试车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开始全新的测试形式,覆盖亦庄复杂的城区道路场景,这有助于安全可控地提升无人化技术验证的效率,并逐步扩大测试规模和范围。
11月21日,北京发放自动驾驶无人化通知书,百度成为首批获准企业,正式在京开启全无人内测。这意味着,北京正在积极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进程。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组建了国内最大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车队。据悉,此次百度Apollo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首批投入10辆第五代无人车ApolloMoon开展全无人道路内测。
11月22日,汽车行业Tier1厂商博世宣布,博世未来智能驾驶与控制(上海)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启用。新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金桥,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办公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未来将有超过540名研发人员在此从事智能座舱与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研发,尤其是软件相关的研发工作。新研发中心的落成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博世在未来出行领域的本土研发实力,更好服务本土市场,助力客户应对软件定义汽车的产业变革。
11月19日,采埃孚张家港基地底盘零部件系统及后轮转向系统(AKC)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约1亿美元,旨在扩大张家港基地现有的底盘零部件产品种类和产能。新项目将于2024年正式投产,项目建成之后,底盘零部件工厂制造产品包括控制臂、转向节、转向拉杆、稳定杆连接杆等,几乎覆盖底盘零部件产品线中所有产品。预计于2027年实现销售额约20亿元。就采埃孚官方透露,此次AKC技术落地张家港基地,是这一技术除欧洲本土化首次全球首发。按照规划,首批本土化项目在2024年开启交付,随后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实现年产量超过100万件。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Musk)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ullSelf-Driving,或FSD)Beta版已面向北美付费用户开放。11月24日,马斯克发布推文称,“北美任何人都可以从车辆屏幕上申请特斯拉FSDBeta,不过前提是你得付费购买了此选项。”2020年,特斯拉FSDBeta开始测试。初期只面向少量客户开放,然后逐渐扩大用户群。截至今年10月,测试用户达16万名车主。如果用户希望体验特斯拉FSDBeta,需要满足特斯拉内置的安全评分要求,并需要有特斯拉高级驾驶员辅助功能Autopilot的100英里使用记录。
据多家台媒报道,特斯拉HW4.0版自动驾驶芯片将采用台积电4nm或5nm工艺打造。这意味着相较14nm的HW3.0,新一代芯片的性能将实现大幅跃升。目前,台积电也负责特斯拉部分芯片的生产业务,如果未来接手三星的代工订单,其与特斯拉的关系自然不能同日而语。特斯拉前一代全自动辅助驾驶芯片(AutopilotHardware3.0)以三星为主力代工伙伴,采用14nm工艺生产。在2022年9月,《韩国经济日报》报道指出,三星电子击败了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即将赢得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处理器HW4.0的生产订单。为什么特斯拉转向台积电,目前还没有更为确切的信息。
11月25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三星电子将于12月在DS事业本部下设立新的全球研究机构。据了解,新成立的全球半导体研究部门将由DS事业本部副总裁领导,有望对半导体市场及其他相关行业进行分析,并挖掘新的市场。三星电子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半导体供应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设立单独的内部半导体研究机构。据悉,该机构将于下个月成立。
11月22日,特斯拉官方消息,特斯拉在全球目前有40,000个充电桩在运行,这让它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直流快充充电网络运营商。特斯拉计划对充电网络进行几项重要改革,包括向外品牌开放超充站、推出第四代超充桩等,并在此过程中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供应商。
11.通用汽车2025年底前将在中国推出超过15款电动车
11月22日,在2022通用汽车科技展望日上,通用汽车宣布在2025年底前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15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电动车型,并于2023年推出全新软件平台。同时,雪佛兰FNR-XE纯电概念车也在该活动上全球首发。
11月23日,据温州发布消息,比亚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温州市签约。该项目将落地永嘉县桥头镇,规划年产能20GWh。预计2024年实现第一条产线投产。2022年,比亚迪加快布*电池领域。
13.中伟股份正极材料与电池级硫酸镍工厂拟落地韩国
11月24日,据外媒报道,中伟股份在当日与浦项市**签订《投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伟股份将在韩国迎日湾产业园区内建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和电池级硫酸镍工厂,韩国庆尚北道、浦项市**将为中伟项目建设提供相应支持。中伟股份在韩国的布*开始于2021年。这一年11月,中伟股份与韩国电池回收企业SungEelHitech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在欧洲开展电池回收、拆解及湿法冶炼项目开展合作,中伟股份战略入股该公司。
11月22日,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首批百辆氢能重卡正式投入示范运营,标志着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向着“气—站—运—车”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快速迈进。据悉,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鹏飞集团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智慧企业”为目标,按照吕梁市委市**提出的“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思路,和“气-站-运-车”全链条集群化体系,率先布*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工艺路线及装备最先进的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鹏飞集团与红杉资本合作,成立万辆氢能重卡智慧物流公司,创建能源工业数字化科技平台,打造有汽车的零碳物流科技公司。
15.零跑汽车***首批门店开业:T03即将交付当地用户
11月25日,从官方渠道获悉,零跑汽车首批海外门店在***开业。这也是继零跑汽车九月份出海***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悉,首批零跑T03已于近期发往***,即将开启首批用户交付。
16.中国石化西南地区首座管道供氢加氢母站正式投运
11月25日,西南地区首座管道供氢加氢母站——中国石化马店河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目前,该站日供氢能力达1吨,每天可为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提供加氢服务,2辆管束车提供充装,预计全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7200余吨。
11月22日,在东风柳汽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等领导及媒体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携手卫蓝绿色发展”广西盛隆200台乘龙H5新能源批量交付运营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西隆重举行。
据外媒报道,极星最近在工厂下线了第10万辆极星2,下线新车在车门上贴有10万辆的特殊标识。极星官方表示极星2将会在今年交付5万辆,目前5万辆已经下线,正在交付给全球的客户。
日前,小米集团正式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显示总收入约人民币704.74亿元,环比增长0.4%。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下降59.1%,市场预期调整后净利润19.86亿元。该季度,小米集团研发支出达41亿元,同比增长25.7%。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达8.29亿元。同时小米重视技术人才,截至2022年9月,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近48%。
11月22日,由山西孝义鹏飞集团制造的首批百辆氢能重卡正式启动投运,标志着当地重卡运输进入氢能时代。据悉,这批投运重卡的电堆系统及主要核心零部件,全部由鹏飞集团与国内相关机构、企业合作自主研发。平均每辆车每行驶1万公里可减少1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孝义市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11月21日,北京市正式发放自动驾驶无人化通知书,这是自动驾驶无人化第二阶段测试许可,其中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可正式在京开启前排无人测试。这意味着,获得许可证的企业能够在京充分利用政策先行区政策优势,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进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不断突破,先后发布了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城市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无人接驳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一系列具有全国首创地位的创新管理政策。
11月23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共34条,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所称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内不配备驾驶人和测试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浦东新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活动应当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从低风险场景到高风险场景、从简单类型到复杂类型的要求,确保安全有序、风险可控。
11月24日,由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MarcosJr)主持的菲律宾机构间小组批准取消电动汽车(EV)的关税,以在高燃料成本的情况下刺激国内需求。马科斯将发布一项行政命令,将乘用车、公共汽车、货车、卡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最惠国关税削减至0%,为期五年。目前的进口关税5%到30%不等。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国家同意实施一项430亿欧元(约合444亿美元)的计划,以增强欧盟的半导体生产能力,减少对美国和亚洲制造商的依赖。但是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资金数额为450亿欧元。据知情人士透露,11月23日,该协议得到了欧盟各国大使的支持,将扩大“先进(first-of-a-kind)”芯片工厂的范围,并有资格获得国家援助,但不会允许所有汽车芯片都有资格获得资金,进而拒绝了部分国家今年秋天提出的要求。特使们同意对欧盟委员会的提议进行修改,包括允许**对更广泛的芯片提供补贴,而不仅仅是最先进的芯片,补贴将覆盖在计算能力、能源效率、环境效益和人工智能方面带来创新的芯片。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整车指出,根据车辆应用场景划分,结合货运、环卫、公交等领域车辆更新替换工作计划,综合考虑各应用场景车型产品的购置和使用成本,以及不同车型产品适配性与技术成熟度,按照“宜电则电、宜氢则氢、燃油应急备份”的车辆推广思路,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在7类应用场景的可推广潜力规模为13.70万辆。
11月20日,攀枝花市人民**印发了《攀枝花市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0年)》。文件指出,到2022年,支持钢城集团欣宇化工开展氯碱化工副产氢提纯示范,达产后规模1000吨/年;到2023年,在市区内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2座,力争开通交通示范线2条,运行矿山重卡30辆。2024—2026年,力争制氢规模超过1万吨/年,力争建成一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及若干分布式供氢项目,力争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5座。2027—2030年,力争制氢规模达到10万吨/年。
上海:预计到2025年建设70座加氢站,氢能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
11月23日,上海市**新闻办,举行市**新闻发布会,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有关情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35年产值有望达到5万亿元。国家和上海“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结合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上海市统筹国家、市、区三级财政资金,全方位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近2300辆,约占全国总量的21%,车辆类型包括乘用车、轻重型卡车、商用大巴等全领域,应用场景扩展到网约租赁、公交、通勤、物流等。全市已建成各类加氢站14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预计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
《四川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11月25日,四川省发改委近日印发《四川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建成充电设施20万个,基本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电动汽车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11月22日,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到2025年,形成年生产动力电池120GWh,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隔膜15亿平,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同日,昆明市人民**也发布类似政策《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文件指出,明确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产业;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产业,加快布*生产石墨、氧化亚硅、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材料。充分利用锂、锰、镍、铜、硅、铝、磷、石墨等矿产资源,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关键基础原材料供应链稳定性。培育引进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组装生产线,支持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
11月21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科技部)21日举行第5次碳中和技术特别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路线图》。据该路线图,**将在国内新设世界最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储存库,加大氢能供给,并扩大零排放燃料的使用占比。在氢能生产与供给方面,**将为研发大量储存、远程气体运输等技术提供支持,力争实现生产与供给氢能2030年达194万吨、2050年达2970万吨的目标。在氢能汽车方面,**争取到2030年推广450万辆氢能汽车,为此对下一代电池汽车进行实证,同时研发防止电池火灾的技术。
11月22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即日起延揽蒋尚义博士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负责。鸿海集团方面表示,借重蒋尚义博士丰富的半导体产业经验,未来其将提供鸿海科技集团于全球半导体布建策略及技术指导。
11月21日,威马汽车CEO沈晖在内部信中表示,“今年10月以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具体措施包括:
1.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
3.调整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薪资调整至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
4.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11月23日,小米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集团当季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8.29亿元,此前的一、二季度,小米披露的该项费用分别为4.25亿元、6.11亿元,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费用投入为18.65亿元。在此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王翔表示,对于小米汽车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800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10月22日共达电声涨停分析:智能音箱,国产芯片,无线耳机概念热股-手机金融界
共达电声涨停收盘,收盘价11.85元。该股于10点3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2458.06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58%。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2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283.18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智能音箱,国产芯片,无线耳机概念热股,当日智能音箱概念上涨1.01%,国产芯片概念上涨0.46%,无线耳机概念上涨0.02%。
该股投资逻辑如下:
1、公司的自研芯片主要是MEMS芯片和ASIC芯片,可广泛应用到手机、耳机、智能穿戴、电脑、音响、车载等电子产品中
2、专业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制造商和服务商、电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微型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无线蓝牙耳机相关产品已获得众多国内外著名TWS企业认可
3、已实现量产的智能真无线TWS耳机和智能音箱项目,万魔声学有11项智能真无线TWS耳机和音箱项目正在研发
从财务状况来看,共达电声2021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59亿元,同比下降6.57%;归母净利润5015.41万元,同比上升1224.57%;扣非净利润4668.86万元,同比上升742.71%;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14.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28.74万元,同比上升193.4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35.89万元,同比上升123.16%;负债率48.17%,财务费用690.61万元,毛利率29.97%。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分析工具显示,该股好公司评级为2.5星,好价格评级为1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星。
本文由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公开数据汇总整理,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如有文中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被“周杰伦”抛弃的共达电声拟易主,背后隐现芯片巨头
由周杰伦担任"首席创意官"的无线耳机生产商万魔声学,此前曾打算借壳"果链"上市公司共达电声,但历时近两年重组不成,去年年中宣布作罢。时隔一年,共达电声9月8日中午突然公告,控股股东潍坊爱声声学拟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控制权拱手让给无锡韦感半导体。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无锡韦感半导体9月2日刚刚更名,更名前为无锡韦尔半导体,其背后实为A股芯片龙头韦尔股份。
吸并万魔声学失败,拟易主无锡韦感
△无锡韦感工商变更据天眼查
9月8日凌晨,苹果公司正式发出邀请函,将于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以线上形式举行2021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无意外,iPhone13、iPadmini6等一系列新品即将亮相。周三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也闻风大涨,长信科技涨逾12%,歌尔股份、蓝特光学涨停。
但搞出最大事情的,可能要数并不起眼的声学企业共达电声。该公司早盘停牌后,于午间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潍坊爱声声学的告知函,爱声声学拟将持有共达电声的37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0.28%)协议转让给无锡韦感半导体有限公司,并将剩余股份1798万股(占总股本4.99%)的表决权一并委托给无锡韦感。
无锡韦感为一家半导体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销售等。目前该事项正在筹划阶段,若上述事宜最终达成,无锡韦感将持有公司10.28%的股份,并持有15.27%的表决权,将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变更。
△无锡韦感股东变更据天眼查
公司表示,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事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且后续尚需间接控股股东万魔声学股东大会及无锡韦感股东会表决通过,其后还需提交深交所进行合规性审核,最终能否实施尚存不确定性。
共达电声2012年上市,主营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产品包括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等。作为众多"果链"企业之一,其业绩并不出色,上市后六年内有五年净利润下滑,2017年更是亏损1.7亿。
也就是在这一年,公司原控股股东潍坊高科决定退出,将持有的共达电声15.27%股份以9.95亿元价格卖给万魔声学创始人谢冠宏旗下的爱声声学,谢冠宏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万魔声学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产品被称为"苹果无线耳机杀手",2016年周杰伦曾以股东身份加盟万魔耳机,并担任"首席创意官",吴青峰也曾担任万魔耳机代言人。
谢冠宏入主后不久就开始筹划万魔声学的借壳。2018年底,共达电声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万魔声学,从而实现后者的借壳上市。万魔声学100%股权作价34亿元。万魔声学当时承诺,若吸收合并于2020年完成,其2020-2022年度扣非净利润应不低于2.2亿元、2.85亿元和3.57亿元。而其2016-2018年扣非净利润仅分别为2651万元、2697万元、7482万元。
不过,这桩重组历时近两年,最终却难以成行。先是在2019年12月,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否决。继续推进后,到了2020年8月4日,公司终于宣布,鉴于本次重组历时较长,国内证券市场环境和政策已发生较大变化,标的公司拟重新评估其他路径登陆资本市场。为切实保护交易双方和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其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万魔声学虽然有序复工复产,业绩持续增长,但增幅仍不及预期,完成2020年的业绩承诺存在不确定性。
背后实为A股芯片龙头
△无锡韦尔半导体业绩情况据韦尔股份2020年年报
随着万魔声学借壳失败,共达电声股价坐了一轮过山车。而从最新公告看,实控人谢冠宏也萌生了退意。准备接盘的无锡韦感半导体又是什么来头?
天眼查信息显示,无锡韦感成立于2019年3月18日,法定代表人为万蔡辛,注册资本8015万元人民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半导体企业,何以入主一家上市公司?再仔细一看,其来头可一点都不小。
工商变更信息显示,无锡韦感半导体9月2日刚刚进行了名称变更,变更前为无锡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就在同一天,该公司还新增了四家股东,包括上海浦东海望集成电路产业私募基金、上海临港新片区道禾一期产业资产配置股权投资基金、天津韦豪泰达海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义乌韦豪创芯二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无锡韦尔成立之初,唯一的一家股东,正是A股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回看韦尔股份公告,其2019年年报中曾提及,当年新设立无锡韦尔半导体等3家子公司,新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其中对无锡韦尔出资4140万元。韦尔股份董秘贾渊兼任无锡韦尔董事长。
去年年报显示,本年因少数股东对子公司无锡韦尔增资,公司对其投资比例从100%变为75.56%。2020年无锡韦尔实现营收4574万元,净亏损2570万元。韦尔股份今年半年报并未披露无锡韦尔财务状况,不过对其持股比例并未变化。
2017年上市的韦尔股份,是A股半导体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其2019年收购豪威科技后,成为仅次于索尼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企业。
这几年随着半导体芯片成为全球风口,韦尔股份从2019年以来股价大涨近11倍之多,一度成为A股芯片市值第一股。其实际控制人虞仁荣也成为中国芯片业首富。在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上,虞仁荣以513.8亿元财富名列第65位。今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124.5亿元,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77%和126.6%。
不过,股价大涨的同时,包括虞仁荣在内的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却不断减持。就在8月31日,虞仁荣抛出新一轮减持计划,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79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91%。按最新股价计,如果全部减持,其将可套现19.2亿元。
结合最新变更情况来看,韦尔股份大概率仍然控股无锡韦感。如果得以控制共达电声,其不仅可以借此进入电声元器件行业,还将新增一家A股上市平台。而其后续将如何整合两家上市公司的业务,也值得关注。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谷伟
编辑: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