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汇率税率(税率、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原因)
税率、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原因
这是**在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现在经济危机,**可运用经济杠杆刺激经济上升;当经济过热时,运用经济杠杆使经济降温,从而使经济健康、协调发展。1、税率降低税率,一是节约企业成本,降低商品成本,二是可以使企业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从而促使经济升温。2、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下调可以使企业扩大贷款规模,从而扩大投资和消费规模。但贷款利率取决于基准利率,所以严格说来,贷款利率不是经济杠杆,只是经济杠杆之一(基准利率)的表现形式或效果。3、存款准备率降低存款准备率,可使银行增加贷款投放量,使更多的货币投放市场,扩大社会投资和消费。银行法规定,银行吸收的存款要扣除一定比例(比如8%)的金额,存入中央银行,剩下的钱才能放贷。如果降低这一比率,则银行可以增加放贷数量,而且这个增加的比率是存款准备率降低比率的N倍(说来话长,你不允许发挥,这里只能遵命)。经济杠杆另外还有公开市场操作、公共支出、基准利率、汇率、最低工资等。。。
利率债||利率整固微升,汇率中性强韧【中信建投固收】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核心观点:
○本周市场核心观点:10Y国债利率继续在2.61%-2.69%区间整固,7-8月观察1Y国债等短端利率是否能企稳、回升或倾向计价新的潜在降息,为9月及后续的中长端10Y国债利率中枢提供方向指引,当前利率中枢对短线数据相对钝化、等待7月政策指引、整体态势仍暂易下难上。
○ 本周国内核心观点:6月M2、社融和通胀数据发布,较前值小幅回落为主,央行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就经济恢复、信贷投放、房贷利率、后续降准降息空间等议题回复和表态。
○本周国际核心观点:美国6月通胀回撤,但7月加息概率仍暂在90%以上,但后续更高加息预期边际消退,美元指数较快下至100下方,我们倾向,美国财政、产业和货币的政策重构的潜在影响正在边际上行。
简评:
上周回顾:1)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短端小幅回升为主,1Y国债回升约1BP至1.84%一线,10Y国债回升约0.4BP保持在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短端边际小幅回升为主。2)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投放180亿元,前值净回笼11560亿元。3)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升报收居多,DR007边际稍升报1.82%,前值1.76%。
国内动态:中国6月M2、社融和通胀数据发布,较前值小幅回落为主,央行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就经济恢复、信贷投放、房贷利率、后续降准降息空间等议题回复和表态。其中,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1)对于房地产信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2)对于后续降准降息还有多大空间,后续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按照d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下周重要数据:预计主要有,17日我国GDP、工业增加值和失业率,18日美国零售,19日英国和欧元区CPI等。
风险提示:海外滞胀、海外债务和地缘形势等潜在风险。
一、一周债市分析及后期预判
上周回顾:1)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短端小幅回升为主,1Y国债回升约1BP至1.84%一线,10Y国债回升约0.4BP保持在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短端边际小幅回升为主。2)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投放180亿元,前值净回笼11560亿元,截至周末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主要有逆回购余额310亿、MLF余额51910亿和PSL余额29896亿。3)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升报收居多,DR007边际稍升报1.82%,前值1.76%。
后市展望:1)截至7月16日,债市利率在波动中整固微降,1Y国债利率回升约1BP报1.84%,10Y国债利率回升约0.4BP报2.64%,目前10Y国债在2.61%-2.69%技术区间,围绕MLF中枢2.65%震荡整固。2)技术面倾向,10Y国债利率继续在2.61%-2.69%区间整固,7-8月观察1Y国债等短端利率是否能企稳、回升或倾向计价新的潜在降息,为9月及后续的中长端10Y国债利率中枢提供方向指引,当前利率中枢对短线数据相对钝化、等待7月政策指引、整体态势仍暂易下难上。
国内动态:6月M2、社融和通胀数据发布,较前值小幅回落为主,央行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并就经济恢复、信贷投放、房贷利率、后续降准降息空间等议题回复和表态。其中,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1)对于房地产信贷,尽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了0.45个百分点,但因为合同约定的加点幅度在合同期限内是固定不变的,前些年发放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然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与提前还款大幅增加有比较大的关系,提前还款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的收益也有一定的影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2)对于后续降准降息还有多大空间,后续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按照d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国际动态:美国6月CPI和核心CPI均有回撤,数据发布至今(7月16日),美国7月加息25BP概率仍保持在90%以上,但后续更高加息预期边际消退,美元指数较快下行至100下方,我们倾向,通胀和就业已非后续美国目标利率和美债利率的主要不确定项,美国财政、产业和货币的政策重构决策的潜在影响正在边际上行。稍具体看,6月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分别报3.0%和4.8%,环比分别报0.3%和0.3%,食品、能源、商品、服务、汽车和住房等主要分项通胀多以不同程度边际回撤为主;上周,美国国债2Y和10Y分别报收至4.74%和3.83%,分别约较前值下行20bp和下行23bp,2/10Y利率倒挂走阔约3bp至-91bp,美元指数较显著下行至约99.96,前值约102.28。
下周预计将公布的重要数据:主要有,17日我国GDP、工业增加值和失业率,18日美国零售,19日英国和欧元区CPI,20日美国就业、制造业生产和住房销售,等重要信息。
二、债市情绪指标分析
2.1
隐含税率
隐含税率是10年期国开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除以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的比值,此指标可用来衡量市场的交易情绪。从数值上看,上周(截至7月14当周)隐含税率报0.0441较前周(截至7月7当周)的0.0461有所回落,显示交易盘情绪有所回升,在2013年至今历史上处于1.20%分位(从低到高排列),前周前值1.50%,整体看,历史分位和隐含税率处于相对偏低水平。
2.2
配置盘情绪指标
统计范围内,上周发行7只国开债,期限主要涉及1、3、5、7、10、20年期,我们选用国开债每种期限的全场倍数*发行规模作为配置盘力量指标来进行分析。从数值上看,上周10年期国开债配置力量较强。
2.3
债券借贷的规模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债券质押式回购的规模变化,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的日均成交量84499亿元,前周日均值82420亿元,沪市质押式回购的日均成交量。
综合隐含税率、全场倍数*发行规模以及债券质押回购指标来看,上周交易情绪整体基本稳定,现阶段供给压力较为稳定,供需关系较前期继续保持稳定。
三、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3.1
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情况
利率债发行与到期方面,上周一级市场总发行规模较前周有所回升,总发行规模6127亿元,前周值4602亿元,净融资额368亿元,前周值3798亿元。其中,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方面,上周发行了27只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总发行规模较前周有所增加,净融资额较前周有所回落。
3.2
地方**债发行情况
地方债方面,上周发行了13只地方债,前周值20只,发行规模792亿元,前周值1112亿元。
3.3
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同业存单方面,上周总发行规模4067亿元,前周值3542亿元,净融资额-1168亿元,前周值1790亿元。
四、二级市场利率变化
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短端小幅回升为主,1Y国债回升约1BP至1.84%一线,10Y国债回升约0.4BP保持在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短端边际小幅回升为主。
五、主要宏观数据周度变化
5.1
上游行业
上周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原油价格延续震荡、边际有所微升,焦煤和动力煤价格延续震荡、边际有所微升,主要有色金属和重要小金属价格涨跌互现。
5.2
中游行业
上周水泥价格延续震荡中有小幅回落态势,钢材以震荡整固为主、有阶段企稳态势。
5.3
下游行业
上周房地产成交、土地溢价、乘用车销售、波罗的海干散运费指数(BDI)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等下游行业指标整体保持相对平稳,边际仍有承压,反映经济恢复仍在路上。
5.4
食品价格
上周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全国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均价整体保持平稳,各品种涨跌互现,部分肉类等品种价格有边际回落态势。
六、流动性分析
6.1
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货币市场利率变动
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投放180亿元,前值净回笼11560亿元,截至周末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主要有逆回购余额310亿、MLF余额51910亿和PSL余额29896亿。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升报收居多,DR007边际稍升报1.82%,前值1.76%。
6.2
余额宝收益率和北向通资金
上周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1.79%,前周值1.92%,近期主要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整体保持平稳。上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净流入额约2.69万亿,前值2.69万亿,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6.3
汇率及中美利差
上周主要受新公布的6月美国CPI回落至3.0%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较快回落,人民币汇率边际企稳,以2Y国债和和CPI差值衡量的我国真实利率在2%附近保持平稳,海外债市利率整体仍有高位压力。
七、下周国内、国外重要数据及事件一览
未来一周,按计划或预期将有的国内、国外重要数据及事件,主要包括如下:
八、风险提示
下一阶段我国利率形势,主要面临海外滞胀环境、海外债务风险和地缘形势等不确定性风险扰动。2021年以来,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高位,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货币政策面临两难。2022年以来,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持续加息对抗通胀,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经济和债务压力,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货币贬值、资金流出和输入性通胀等压力。2023年,地缘形势和海外债务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全球经济持续面临粮食、能源和产业链等供给侧扰动,叠加部分发达经济体在前期高货币投放和补贴政策之后出现的粘滞通胀,进一步增加了下一阶段全球货币和利率面临的增长和通胀领域的不确定性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利率整固微升,汇率中性强韧——利率债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曾羽,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2070011
朱林宁,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1020002
相关研究:
v利率观测系列
【中信建投固收】关注政策指引、短端利率和汇率边际——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关注逆周期调节和利率波动的节奏匹配——6月19日国债收益率回升点评
【中信建投固收】加强逆周期调节:近年降息后的利率和汇率走势20图一览
【中信建投固收】MLF和经济数据将至,全球利率决议同来——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库兹涅茨新周期:新产业增长与新利率周期——2023年半年度利率债展望
【中信建投固收】关注央行六月决议,美债利率边际稍平——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稳中求进,经济勇毅前行——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央行平价续作MLF,关注AI和海外债务——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下行有度,长端暂宜观察——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稳中求进,经济勇毅前行——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勇毅前行:利率与资产负债表收扩的对立统一——2023年二季度利率债展望·暨利率专题系列二
......
免责申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某企业向银行长期借款,年利率0.09,借款手续汇率0.01,所得税率0.25,计算该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快!!
某企业向银行长期借款,年利率0.09,借款手续汇率0.01,所得税率0.25,计算该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9%*(1-25%)/(1-1%)=6.82%
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和工资标准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法调整方法称为 ( )A利益诱导方法B计划指导方法C产业政策调控方法D强行控制-新东方在线职业题库
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和工资标准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法调整方法称为()
纳税人因遇到不可抗力,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
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是()
自收到税务机关要求其办理税务登记的通知之日起20日内
既是征税对象在量的方面的具体化,又直接影响着纳税人最终税负的承担的是()
我国各类企业在通常情况下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利率债||关注政策指引、短端利率和汇率边际【中信建投固收】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核心观点:
○本周市场核心观点:10Y国债利率当前在2.61%-2.69%区间整固,利率中枢整体仍暂易下难上,但7月月内需观察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及外部利率汇率形势,8月观察1Y国债等短端利率是否能企稳、回升或倾向计价新的潜在降息,并为9月及后续的中长端10Y国债利率中枢提供方向指引。
○ 本周国内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发布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稍早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二季度例会。
○本周国际核心观点:美债利率延续高位波动,就业和通胀回撤相对较慢,其后续财政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
简评:
上周回顾:1)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涨跌互现,1Y国债下行约4BP至1.83%一线,10Y国债上行约0.5BP至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边际下行稍多。2)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回笼11560亿元,前值净投放5570亿元,截至周末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主要有逆回购余额100亿、MLF余额51910亿和PSL余额29896亿。3)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落报收居多,DR007跨月后回落报1.76%,前值1.90%。
国内动态: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发布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二季度例会。其中,央行二季度会议指出,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国际动态:美债利率延续高位波动,就业和通胀回撤相对较慢,其后续财政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上周,美国国债2Y和10Y分别报收至4.94%和4.06%,分别约较前值上行7bp和上行25bp,2/10Y利率倒挂收窄约18bp至-88bp,美元指数保持在约103一线。
未来一周重要数据:主要有,12日美国CPI,13日我国贸易、美国就业,17日我国第二季度GDP、工业增加值和失业率,等重要信息。
风险提示:海外滞胀、海外债务和地缘形势等潜在风险。
一、一周债市分析及后期预判
上周回顾:1)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涨跌互现,1Y国债下行约4BP至1.83%一线,10Y国债上行约0.5BP至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边际下行稍多。2)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回笼11560亿元,前值净投放5570亿元,截至周末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主要有逆回购余额100亿、MLF余额51910亿和PSL余额29896亿。3)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落报收居多,DR007跨月后回落报1.76%,前值1.90%。
后市展望:1)截至7月10日,债市利率在波动中整固微降,1Y国债利率回落约4bp报1.83%,10Y国债利率回升约0.5bp报2.64%,目前10Y国债在2.61%-2.69%技术区间,围绕MLF中枢2.65%震荡整固。2)技术面倾向,10Y国债利率当前在2.61%-2.69%区间整固,利率中枢整体仍暂易下难上,但7月月内需观察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及外部利率汇率形势,8月观察1Y国债等短端利率是否能企稳、回升或倾向计价新的潜在降息,并为9月及后续的中长端10Y国债利率中枢提供方向指引。
国内动态: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发布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二季度例会。其中,央行二季度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国际动态:美债利率延续高位波动,就业和通胀回撤相对较慢,其后续财政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上周,美国国债2Y和10Y分别报收至4.94%和4.06%,分别约较前值上行7bp和上行25bp,2/10Y利率倒挂收窄约18bp至-88bp,美元指数保持在约103一线。
未来一周重要数据:主要有,12日美国CPI,13日我国贸易、美国就业,17日我国第二季度GDP、工业增加值和失业率,等重要信息。
二、债市情绪指标分析
2.1
隐含税率
隐含税率是10年期国开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除以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的比值,此指标可用来衡量市场的交易情绪。从数值上看,上周(截至7月7日当周)隐含税率报0.0461,较前周(截至6月30日当周)的0.0496有所回落,显示交易盘情绪有所回升,在2013年至今历史上处于1.50%分位(从低到高排列),前周前值2.40%,整体看,历史分位和隐含税率处于相对偏低水平。
2.2
配置盘情绪指标
统计范围内,上周发行7只国开债,期限主要涉及1、3、5、7、10、20年期,我们选用国开债每种期限的全场倍数*发行规模作为配置盘力量指标来进行分析。从数值上看,上周10年期国开债配置力量较强。
2.3
债券借贷的规模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债券质押式回购的规模变化,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的日均成交量82420亿元,前周日均值64365亿元,沪市质押式回购的日均成交量16377亿元,前周日均值17506亿元。
综合隐含税率、全场倍数*发行规模以及债券质押回购指标来看,上周交易情绪整体基本稳定,现阶段供给压力较为稳定,供需关系较前期继续保持稳定。
三、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3.1
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情况
利率债发行与到期方面,上周一级市场总发行规模较前周有所回升,总发行规模4602亿元,前周值3868亿元,净融资额3798亿元,前周值-1003亿元。其中,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方面,上周发行了23只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总发行规模较前周有所增加,净融资额较前周有所增加。
3.2
地方**债发行情况
地方债方面,上周发行了20只地方债,前周值93只,发行规模1112亿元,前周值2958亿元。
3.3
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同业存单方面,上周总发行规模3542亿元,前周值5719亿元,净融资额1790亿元,前周值-120亿元。
四、二级市场利率变化
上周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涨跌互现,1Y国债下行约4BP至1.83%一线,10Y国债上行约0.5BP至2.64%一线,政金债整体涨跌互现、边际下行稍多。
五、主要宏观数据周度变化
5.1
上游行业
上周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原油价格延续震荡、边际有所微升,焦煤和动力煤价格延续震荡、边际有所微降,主要有色金属和重要小金属价格涨跌互现。
5.2
中游行业
上周水泥价格延续震荡中有小幅回落态势,钢材以震荡整固为主、有阶段企稳态势。
5.3
下游行业
上周房地产成交、土地溢价、乘用车销售、波罗的海干散运费指数(BDI)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等下游行业指标整体保持相对平稳,边际仍有承压,反映经济恢复仍在路上。
5.4
食品价格
上周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全国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均价整体保持平稳,各品种涨跌互现,部分肉类等品种价格有边际回落态势。
六、流动性分析
6.1
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货币市场利率变动
上周央行累计公开市场资金操作净回笼11560亿元,前值净投放5570亿元,截至周末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主要有逆回购余额100亿、MLF余额51910亿和PSL余额29896亿。上周资金利率各期限整体品种涨跌互现,以边际小幅回落报收居多,DR007跨月后回落报1.76%,前值1.90%。
6.2
余额宝收益率和北向通资金
上周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1.92%,前周值1.88%,近期主要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整体保持平稳。上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净流入额约2.69万亿,前值2.69万亿,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6.3
汇率及中美利差
上周美元指数整体维持震荡,人民币汇率边际企稳,以2Y国债和和CPI差值衡量的我国真实利率在2%附近保持平稳,海外债市利率整体仍有高位压力。
七、下周国内、国外重要数据及事件一览
未来一周,按计划或预期将有的国内、国外重要数据及事件,主要包括如下:
八、风险提示
下一阶段我国利率形势,主要面临海外滞胀环境、海外债务风险和地缘形势等不确定性风险扰动。2021年以来,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高位,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货币政策面临两难。2022年以来,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持续加息对抗通胀,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经济和债务压力,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货币贬值、资金流出和输入性通胀等压力。2023年,地缘形势和海外债务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全球经济持续面临粮食、能源和产业链等供给侧扰动,叠加部分发达经济体在前期高货币投放和补贴政策之后出现的粘滞通胀,进一步增加了下一阶段全球货币和利率面临的增长和通胀领域的不确定性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关注政策指引、短端利率和汇率边际——利率债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曾羽,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2070011
朱林宁,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1020002
相关研究:
v利率观测系列
【中信建投固收】关注逆周期调节和利率波动的节奏匹配——6月19日国债收益率回升点评
【中信建投固收】加强逆周期调节:近年降息后的利率和汇率走势20图一览
【中信建投固收】MLF和经济数据将至,全球利率决议同来——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库兹涅茨新周期:新产业增长与新利率周期——2023年半年度利率债展望
【中信建投固收】关注央行六月决议,美债利率边际稍平——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稳中求进,经济勇毅前行——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央行平价续作MLF,关注AI和海外债务——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下行有度,长端暂宜观察——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稳中求进,经济勇毅前行——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勇毅前行:利率与资产负债表收扩的对立统一——2023年二季度利率债展望·暨利率专题系列二
【中信建投固收】债市利率区间整固,美联储再加息25bp——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央行降准支持经济,关注联储利率决议——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我国利率区间波动,硅谷银行加息承压——利率债周报
【中信建投固收】利率暂转整固,等待数据修复——利率债周报
免责申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复盘:汇率贬值与转向如何影响债市?
固定收益与宏观利率研究成果分享
点图片看详情
嘉宾A: 某券商相关部门资深投资经理,11年投资经验
嘉宾B: 原某券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ORIENTQS
东方固收
利率研究
复盘:汇率贬值与转向如何影响债市?——债市复盘系列之五
王静颖齐晟
01
复盘:汇率贬值与
转向如何影响债市?
今年以来人民币价格偏弱势,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在6月一度升至7.26附近。人民币汇率一旦出现趋势性下跌,便常常会引发债市投资者的担忧。本文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阶段以及转向之后的债市走势进行复盘,并试图对未来债市方向带来一定启示。
2015年8月-2016年12月
15年“811”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开始显著抬升。国内出口增速显著下滑,经济增长走弱,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美国14年10月Taper结束之后,加息预期渐起,国内外经济增长环境的错位,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调整。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汇改前的6.12跳升至8月底的6.4左右,最终震荡式上行至16年年底的6.94附近。债市利率在15年8月形成下行趋势,基本面数据恶化以及股灾后的宽货币政策使得前期震荡行情结束,10Y国债利率中枢从7月的3.5%一路下行至12月的2.94%。不过此轮人民币贬值持续时间偏长,国内债市收益率在16年上半年出现过震荡格*,中枢小幅抬升。但整体在内外需经济指标走弱趋势带动下,下半年再度走牛。整体来看,国债收益率呈现下行趋势。
最终利率趋势反转早于汇率,16年11月监管趋严信号汹涌而来,市场快速调整。而人民币汇率从17年年初开始企稳,下半年转为升值,前期主要由美元走弱主导,后期基本面驱动下的人民币走强为主因。一是美元指数从16年年末开始触顶回落,17年以来由于政策落地速度不及预期,通胀高位回落,美元指数及从16年年末的103的高位逐步下行。二是国内基本面逐步企稳,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尤其是下半年人民币指数开始回升。17年以来,经济金融数据多次超预期,通胀预期抬升,同时金融去杠杆政策贯穿全年,对人民币价格带来一定支撑。17年人民币汇率转向期间,债市大体围绕严监管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呈现熊市行情,利率以上行为主。
综合来说,此次汇率贬值中,由于国内基本面偏弱势,货币政策大体偏宽松,债市利率以下行为主。不过债市走势仍然受到国内宽信用预期、政策面变化等因素影响,在此过程中,也多次表现出震荡行情。最终趋势改变,监管因素使得债市利率趋势逆转最先发生,随后17年国内经济指标边际改善以及政策边际收紧,债市仍然偏熊。而美元兑人民币趋势的反转,触发因素先是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筑顶回落主导,随后动力同样逐步切换为国内基本面走强以及政策收紧。
2015年8月-2016年12月
18年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央行多次降准投放流动性;美国处于稳步加息进程中,经济指标向好,景气指标抬升,中美两国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方面均形成一定错位差。本轮人民币贬值开始于18年4月,导火索在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美元兑人民币从4月17日的6.2764持续抬升至11月末的6.956高点。
在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加剧基本面担忧的前提下,伴随汇率贬值,债市利率同样保持下行。债市利率18年年初以来即呈现下行趋势,在3-4月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发生之后,经济悲观预期快速升温,宽货币政策再度加码,利率得以迅速下行。10Y国债收益率从1月3.98%的高点回落至4月初的3.7%,4月中旬降准100bp之后,4月24日利率下探至3.58%。虽然债券市场受到资管新规落地、央行流动性投放边际放缓等多重扰动,利率在5月低位反弹,但很快5月下旬,在中美贸易冲突不断激化的同时利率再度回到下行趋势。
最终,人民币汇率领先于债市利率出现转向,人民币汇率从18年11月开始企稳,19年年初开始升值,持续到4月份左右。海外环境为主导因素,中美贸易摩擦继续缓解,同时美联储加息结束,经济预期及景气度逐步转弱,二者共同对人民币价格偏有利。国内债市在19年年初仍然呈现下行趋势,经济指标改善不持续,流动性保持宽松,资产荒逻辑仍助推利率下行,直到4月宽信用逻辑再现,金融数据、PMI、通胀超预期下,监管重提去杠杆,利率才出现显著调整。
综合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共同带来了债市利率下行以及人民币贬值,使得二者几乎同时发生。在汇率贬值的过程中,债市虽然会受到宽信用预期、政策端、资金面等因素扰动,但是大体仍然呈现下行趋势。最终,人民币汇率转升领先于债市利率趋势改变,主因在于海外因素,比如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海外经济预期走弱;而在国内基本面出现显著改善之前,债市利率仍然保持下行趋势。
2019年5月-2019年8月
19年5月6日,美国宣布将自5月10日开始对2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此前加征幅度为10%,并宣称可能会对剩余325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前保持震荡状态的人民币汇率开始迅速贬值,美元兑人民币从4月末的6.7366上升至6.9以上;8月贸易摩擦再度升级,进一步抬升至7.16。19年国内债市虽保持震荡,但在5-8月基本保持下行,主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和包商事件带来的基本面走弱和宽货币预期。
最终汇率停止贬值以及债市利率抬升几乎同时,9月初的通胀问题使得债市开始调整。人民币汇率也在9月开始逆转,8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间价之间价差显著加大,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调节人民币中间价的频率显著加大,助力人民币汇率企稳;同时,中美贸易摩擦边际缓和、美国经济指标走弱对人民币有利,19年10月以来中美双方谈判进展较为顺利,进一步使得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回到7以下。人民币升值持续至20年年初,疫情因素使得恐慌情绪蔓延,人民币重新贬值;债市则在19年11月通胀扰动暂缓、宽货币政策集中出台后,重新走牛。
此轮汇率贬值与债市利率阶段性下行,基本保持同步,更多是由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演变而共同变化,最终在央行政策逆周期调节下,叠加国内经济预期边际改善,使得汇率停止贬值,基本面预期的改变也使得债市开始调整。
2022年8月-2022年10月
2022年美元持续升值,美元指数从年初的96最高上行18%至10月的113,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不过由于国内疫情管控较优、经济存在一定韧性,相对于其他海外国家货币,人民币依旧相对坚挺,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基本维持在6.35附近波动。2022年4-5月基本面预期恶化、2022年7-8月地产断供以及疫情恶化之后,均出现了人民币的急速贬值。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4月初的6.36上行至5月16日的6.7967;10月之后多次接近7.3,11月3日达到7.32。
国内债市方面,22年在疫情扰动经济弱修复以及宽信用预期升温之间纠结,但在汇率大幅贬值时,触发因素也同样带来了债市利率的下行,例如8月10Y国债利率下探至2.58%的低位。虽然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会加剧市场对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预期,但实际上来看,央行更多通过调控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指数来缓解汇率贬值压力,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较强定力。22年央行4月、12月分别降准25bp,1月、8月1年期MLF分别下调10bp,叠加财政留抵退税,资金利率中枢在4月以后维持低位。
债市利率大体难调震荡,随着宽信用预期再度增强,债市利率8月下探至低位之后开始回升,先于人民币汇率转升。不过最终利率趋势的显著改变与汇率基本同时,11月疫情政策的重大调整,基本面预期发生迅速变化,人民币指数、债市收益率均出现大幅反弹,汇率与债市利率再度由于基本面预期而同时出现变化。这次人民币价格修复持续到23年2月初,在此期间,债市利率均以上行调整为主,基本面因素主导下,人民币汇率与债市利率转向几乎同时发生。
小结
综合以上各部分梳理,我们主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在汇率贬值时,债市利率趋势如何?根据前文复盘,我们发现,在汇率贬值的同时,债市利率大体也呈现下行趋势,更多原因在于触发汇率贬值的因素,例如国内基本面预期走弱、中美贸易摩擦发酵等,同时也对债市偏有利。即使部分区间内,债市由于宽信用预期升温等其他原因而表现出震荡态势,但是汇率快速贬值的同时,债市利率也会同时下探至低位。
第二,汇率贬值会对利率趋势产生变化吗?历史上各区间内,市场认为汇率贬值对债市的威胁,更多在于使得货币政策空间有限,例如18年、22年,这一担忧均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了债市利率的下移,但是并不足以改变债市利率下行的趋势,基本面改善不及预期也会促使宽货币政策再度加码,从而助力利率中枢下移,例如18年5月下旬利率再度形成下行趋势,汇率贬值仍在继续。
第三,汇率贬值、利率下行趋势的反转顺序如何?当国内基本面预期出现转向或者经济指标发生趋势性变化时,那么汇率贬值、利率下行趋势的反转时间将基本相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即为22年11月疫情政策变化改变基本面预期,从而使得债市、汇市趋势同时发生显著变化。而在多数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受到海外因素扰动更多,国内债市则对国内监管政策、宽信用预期、通胀因素等多重因素均较敏感,这就导致了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债市反转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例如16年11月国内由于表外理财监管因素而率先调整,汇率则更多由于美元走弱而在17年年初转向;18年11月人民币汇率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率先稳定,国内债市则维持震荡,直到19年二季度宽信用预期的增强,才出现调整。19年9月汇率与债市利率的同步转向,则是国内通胀因素、国外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同期发生导致的结果。
此轮人民币贬值开始于23年2月,一方面源于美元流动性不断收紧主导的美元指数上行,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国内基本面预期走弱下人民币指数稳定性减弱。贬值期间,国内债市利率中枢在2月下旬开始逐步下行。参照此前的复盘,未来可能的演变情形,一种是国内基本面加速修复确认,使得债市、汇市完全扭转同时发生,从目前的各项数据来看,基本面的迅速修复或仍需等待;二是海外因素使得人民币边际企稳,例如海外需求、就业等数据不足预期,将对人民币汇率更加有利,但这对国内债市影响有限,国内基本面未见显著改善趋势时,债市仍有可能在资金面宽松、资产荒延续等逐步引导下,利率中枢保持低位甚至继续下移;三是超预期金融政策等监管因素使得债市率先出现趋势性变化,而汇率仍然由国内外基本面主导,受影响程度减弱。从目前来看,我们认为第二种可能性较强,而在此情况下,汇率趋势完全反转仍需要国内基本面支撑,同时汇率率先企稳对债市的影响相对有限。
债券交易员能力提升进阶班
实/务/研/修/班
2020年疫情以来,债券市场面临利率低位、波动加大的*面,尤其是银行理财净值化之后,银行理财从债券市场的稳定器变为波动的放大器。在交易获利更为困难的*面下,要做好债券市场投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研究和交易能力,才能在愈发复杂的市场中见招拆招。
为此我们将邀请业内专家于2023年8月12日-13日厦门 举办《债券交易员能力提升研修班》活动。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适用于对债券市场有一定经验的初中级人员,适合银行自营机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产和信托等各类从业人员。
/日期与地点 /
DayandPlace
培训日期:2023年8月12日-13日
培训地点:厦门(具体地点请看报道通知书)
/培训对象 /
WhoShouldAttend
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部、资金运营部、固定收益部、资产管理部、理财子等从业人员及相关行领导;
以及持牌私募基金相关从业人员等;
/培训课程课纲 /
TrainingCourseOutline
/A嘉宾/
GuestSpeaker
/B嘉宾/
GuestSpeaker
曾任职于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培训费用 /
TrainingCost
培训费用:3800元/人;
费用包含:参会费、材料费、税费、茶歇、午餐;
自理部分:往返交通、住宿、早晚餐饮等
/报名方式 /
ApplyFor
扫码备注
8月厦门交易员培训
银行间金融市场资讯平台丨交易圈
汇率、利率、税率:名义和实际
汇率、利率、税率:名义和实际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关、日和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的情况下,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00多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3%。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在成功数字的外表下,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问题以及在2002年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一些难题。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一路滑坡,前3个季度的增长速度分别是8.1%、7.8%和7%,第4季度GDP增长也很难达到7%,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3%,又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1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的。由于国际经济严重衰退,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速下降,大约在6%左右,净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负值;另一方面,促使外资流入加快,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近20%,减弱了出口下降的影响。……
市场机制下的利率、税率以及汇率与货币、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以及产业结构关系
在全球经济学术圈内历来认为利率、税率以及汇率是宏观经济,但是本人认为这些都是中观经济。因为利率、税率以及汇率的作用就是起到承上启下、下情上达,有效传递宏观制度、思想和原则,迅速反馈微观经济现象和趋势的桥梁以及中介职能。并且,利率、税率以及汇率的互动变化与货币的供应有着内在的关联关系。
基于如此的学术定位,本文是以市场机制为准则,对税率、利率以及汇率变化机制进行研究,推演事实上的税率、利率以及汇率有着何种关联关系。从而分析这样的关系对国家经济结构,通货膨胀和紧缩以及国际竞争力有何影响和作用?
税率、利率以及汇率是国家中观经济的三个支柱或工具。它的作用就是在于调节经济活动的结构、配置和机制,从而为经济活动微观层面发展趋势提供更稳健、更准确、更高效的轨道。
当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有着三个重要程序,他们是由生产、交易和消费组成。在其中,制约和影响微观层面的生产、交易和消费三要素背景因素集中体现在税率、利率以及汇率三支柱的变化机制关联关系。
但是作为市场经济的管制方在现实的影响、利益的驱动、未来的目标作用下往往会频繁的使用管制手段去试图控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格*。
事实上税率、利率以及汇率这三者无论如何变化都和货币有着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是这三要素变化的核心抑或轴心。即将税率、利率以及汇率看作货币的供需关系,那么在此情况下,税率、利率以及汇率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演化的?
税率是指贸易市场通过生产能够获得多少货币的价格,税率越高,获得的货币越少。而税率越低获得的货币越多。
利率是你在借贷市场上用借出货币的方式能获得多少收益;利率越高,金融的收益越高,利率越低,金融的收益越低。
汇率是你在外汇市场上能换来多少的外币。汇率越高,换回的外币越多;汇率越低,换回的外币越少。
显然,上述现象说明税率、利率以及汇率都受货币的供需关系影响。供给越多、价格越低。需求越高、价格越高。
自然这三者关系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在变化都会影响其他二者的变化。假如将这三者的关系设定为闭环的话,三者之间的变化可以首先确定何种要素在这个闭环中率先变化,从而引发其他而这变化的趋势,并由此引发通货膨胀或紧缩以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或作用有何关联关系?
假如利率越高,本币的价格就越高,套利的外币就越少。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就会出现利率越高,高利率就会逼迫汇率上升。那么在税率方面则会出现**为了促进货币流动,将会投放货币量促进货币的流动性,由此将会缓解通货紧缩。而若**在此际遇下如果提升税率,货币的流动性将会更差。其直接的结果将会引发通货紧缩,通常来说,通货紧缩时期产能下降,竞争力也下降,在此境况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欲望并不强烈。
如果利率越低,由此引发货币的流通性增强。本币的价格越低,这样一来本币就会多换外币追求保值。这样的结果显现着汇率下降。而若**为了提升税收而增加税率,将会引发本币大量流出换取外币进行境外投资。如此时降低税率则会促使本币大量投资本土,从而促使汇率上升。其结果将会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在此境况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欲望非常强烈。
税率越高,得到的货币越少,说明本币的价格越高。本币价格越高,将本币换外币的动机越强,而套利的外币则会越来越少多。这样的结果说明汇率很高。这说明汇率与税率是联动的机制。即在汇率方面得到的结果则是汇率也会追随税率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联动机制。反之亦然。这样一来作为利率将会出现高涨的趋势,其结果直接将导致通货紧缩出现,如此,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欲望并不强烈。
如果税率越低,得到的货币越多,说明本币的价格越低。这样一来将本币换成外币的动机越小,而用于投资的动机越强烈。这样一来将直接导致汇率的下降。而汇率下降的趋势又将促使利率下降。而这样发展的结果就将引发通货膨胀,当然,通货膨胀的结果将会促使竞争的白热化,从而使得科技创新的动力更加强烈。而由此将会使得产业结构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假若汇率首先变化,汇率越高,本币换取外币的动机越强烈,进口商品将风涌进来,这样一来在生产方面将会抑制本地产能。本地产能受到抑制之后又将促使本地投资减少,而投资减少又导致税收降低。税收降低实质就是有效税率的下降而实际上的税率高企。而本币的价格越高,将会反应在利率上使之升高,致使交易成本也会上升。这样一来有会致使生产成本升高,这样的发展趋势将会致使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将促使产业结构低端化徘徊。
如果汇率是向低处变化,汇率将会促使本币的贬值。本币的贬值将会使得利率相应的降低,而利率的降低促使交易成本下降又使得货币的流通性增强。在此情况下进口商品将会得到遏制,而作为本地的产能将会得到巨大的释放。由此带动消费的行为不断释放,当然,作为税率也会相应的降低。在此际遇下作为通货来说将进入膨胀的阶段,通货膨胀将会促使投资行为的放大,使得竞争行为白热化由此将带动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在此境况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欲望非常强烈。
本文的逻辑是建立在市场机制而非管制下的货币与税率、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关系,针对税率、利率以及汇率三者与货币的供给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事实上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而在其中,如果税率上升,则会压迫境内外资本的获利空间下降,当然就会促使境内外资本的流出。但是如果税率下降,则会加快境内外资本的获利空间,由此将会促使将内外资本的投资,从而滞留在境内。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又会促使汇率的下降。其间接的结果则是境内外资本的获利空间下降,直接致使境内外资本流出现象发生。
来自:汉斯理论馆>《欢喜动物》
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是一种()
D
利率、税率、汇率,哪个是典型变量?
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