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莱士为什么没有控股股东?

上海莱士是一家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债务问题爆发,上海莱士失去了控股股东的地位。控股股东曾为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但由于债务问题,上海莱士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缺乏业务扩大能力

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是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血浆站数量没有增长,意味着公司的主营业务缺乏扩大规模的能力。在2020年,上海莱士完成基立福45%股权收购后,血液制品的生产和进口量仅有6.17%的增长,说明公司的业务扩张能力有限。

2. 股权结构变动引发争夺

企业的控制权代表了对企业的经营控制能力,是大股东实施经营意志的前提条件。在股东持有股份比例接近且没有一家超过50%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股权争夺战。目前上海莱士的第一大股东是基立福,持股比例为26%,各类机构持股估算在30%,股权之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3. 基立福提名事项和控制权问题

基立福是上海莱士的第一大股东,其一度承诺36个月内不谋求上海莱士的控制权。基立福的提名事项和控制权问题备受关注。若基立福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能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当选,基立福的控制权将得到增强。

4. 公司继续正常运营

尽管上海莱士失去了控股股东,公司表示股权结构变动不会对其生产经营和运作造成影响。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继续履职,公司的三会运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5. 股东大会和治理结构

上海莱士表示目前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莱士中国的清盘和破产清算不会直接改变公司的无控制状态,也不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影响。公司仍然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股东大会和治理结构的运作。

由于债务问题,上海莱士失去了控股股东。公司的血液制品业务缺乏扩大能力,股权结构变动引发股权争夺。基立福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其提名事项和控制权问题备受关注。公司表示股权结构变动不会对生产经营和三会运作造成影响,公司仍然能够继续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