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2022年会涨吗(未来三年日元汇率走势预测)

未来三年日元汇率走势预测

这个咋说呢以前有一次地震之后日元大跌,但这次地震貌似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之前汇率到0.77的时候买了点日元··以后的趋势谁也不好说个人感觉不出意外的话是涨的去年还0.6呢今年0.8了

2014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还会涨吗?台手秋此超妈主_日元对人民币汇率_外汇_淘金易

从目前日本的经济以及消费税率的影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日元贬值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考虑到之前日元快速贬值,民众反响比较激烈,未来日元贬值的幅度和速度相较于六月以来会有所减缓

日元对来自人民币汇率什么时360问答候涨

以前几次贬值很多人都知道,是日本人为的,比如1995年79日兑1美,开始日元连续贬值3年(期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没有做负责任的大国,人为干预市场,促使日元剧烈贬值,加剧了亚洲各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所以我们很难简单地来判断他们会不会再来一次人为贬值或者升值。

日元今后的走势会怎么样?

1. 日元今后的走势可能会波动不定。2. 这是因为日元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数据、***势、国际贸易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日元汇率的波动,使其走势不确定。3. 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对日元的走势产生影响。因此,预测日元未来的走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金外汇·周报】风险偏好回暖带动美元下行

外汇市场交易主线

美元指数上周冲高回落录得最近四周以来第一个单周下跌,通胀预期的回落支撑了市场的风险偏好,而这盖过了美联储官员继续的鹰派腔调对加息预期的支撑;此外,欧央行的大幅加息使得美债利差的优势明显缩窄,同样促使了美元的回落。上周天然气价格的明显回落同样支撑了欧元的反弹,欧元周内收涨0.88%;在新首相上任推出的限制能源价格等一系列财政措施的帮助之下,英镑逆转了上周中一度跌至2020年以来低点1.14附近的颓势,最终收涨0.7%。大宗商品货币中,受到铁矿大幅走高以及RBA如期加息50基点的影响,澳元周内小幅收涨0.43%,而油价后半周的反弹以及BOC再次加息75基点则支撑加元收涨0.79%。日元上周继续在G10货币中表现垫底,美债利率继续维持在高位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回暖支撑美元/日元一度走高至1998年以来的新高145下方,但上周五BOJ口头干预触发了日元多头的出现,最终使得日元缩小了周内跌幅至1.59%。人民币上周一路走低至关键支撑位7的上方,但之后随着美元的回落有所反弹并最终收盘于6.93附近。

本周市场重点关注美国8月CPI数据,此外,美国PPI和零售销售数据也会为9月末FOMC加息的幅度给出一些暗示。同样,英国将公布包括月度GDP,零售销售和失业率等一系列数据,受英国女王逝世影响,本周BOE议息会议推迟至9月22日,目前市场预期BOE加息67基点。欧洲大陆方面,德国ZEW数据或对欧元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从近期的市场信号和美联储官员的对外表态看,除非本周CPI数据出现明显回落,否则我们不认为美联储会在短期内改变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向(目前市场已经完全计价了9月FOMC加息75基点)。

图表1:过去一周主要货币变化率(%)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周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元兑人民币

本周预测区间(6.90-7.00)

人民币先贬后升 在上周美元指数小幅走弱(较上周贬值约0.5%)的背景之下,人民币相较美元周内整体贬值约0.4%(图表1)。人民币汇率在周内呈现先贬后升的走势,背后存在美元自身波动的因素,与美元走势相似(图表2)的同时,人民币上周落后于大部分的G10与亚洲货币,说明人民币汇率行情当中仍然存在自身的一些偏弱因素。

人民币上周前半周偏弱的原因 我们认为上周人民币汇率自身偏弱的原因依旧来自于经济数据。上周公布的中国贸易数据显示8月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150亿美元(图表3)、同比增加7.1%但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中金宏观组分析认为出口增速显著回落背后有多重因素影响,但认为主要是外需回落传导至中国出口以及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并预测未来出口增速或继续下行(详细参考《8月进出口点评》)。此外上周公布的8月CPI与PPI数据也双双超预期回落印证了内外需的疲软,中金宏观组认为疫情与地产是当前影响需求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详细参考《8月通胀数据点评》),近期疫情的感染人数逐步下滑(图表4),但是影响范围仍然广阔,仍需关注后续的走势。我们认为上周的多个经济数据的疲软对经济稳增预期有所影响,或为人民币行情偏弱的原因之一。在经济数据疲软的背景之下,北向资金在上周前半周也发生了明显的净卖出,上周一至周四期间合计净卖出约150亿人民币(图表5),该资金流可能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贬值压力。

后半周汇率企稳的因素所在  上周后半周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基本收复了前半周的跌幅。我们认为这或与近期官方频频释放汇率与经济的维稳信号有关。近期的汇率维稳信号主要有三:第一,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的实际值依旧连续强于市场预期,同时其幅度还有所增大至300-400点左右(图表6)。在中间价连续强于预期的信号下,市场修正了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预期。第二,在上周央行还宣布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自去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多次在人民币单边行情严重时调整该准备金率(图表7),我们认为该措施是近期政策面释放的又一维稳信号。第三,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9月5日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1]“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正常,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受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可控。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们认为上述的种种表现是对人民币单边行情的前置,在过去一个月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之下,人民币汇率虽发生了贬值,但是幅度相对有限,进一步大幅贬值为小概率事件。除了汇率维稳信号外,周三国常会令市场感受了更多经济层面的维稳信号,这带动了股市反弹和北向资金与上周五的回流并对汇率的企稳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注中美经济数据 本周中国方面将公布工业产值、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市场或将从数据中修正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周二晚间公布的美国CPI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因为美国CPI若能连续超预期下行,市场可能会修正对于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的定价,进而或存在美元走弱、人民币相对走强的可能性。反之如果美国CPI出现反弹或大幅高于预期,则可能存在美联储进一步加强加息,美元进一步走强,人民币相对走弱的*面。我们预计本周人民币汇率区间或为6.90-7.00。短期内在强美元的背景之下,人民币或同其他货币一样处于低位,但是往明年看伴随美联储加息到顶,以及中国经济的恢复,我们认为在中期人民币汇率也将逐步有所恢复。

图表2:美元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走势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中国出口走势(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同花顺、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新冠疫情走势(人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月初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预测的偏离程度(点)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势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元兑美元

本周预测区间(0.9900-1.0200)

触底反弹 受到周初俄罗斯延长切断对欧供气的影响,欧元/美元上周初一度跌至年内新低0.99的下方。但此后美元出现了8月中旬以来最大的下行,自高点回落1%左右,全周看,美元自近20年以来的高位回落,而欧元则初现触底反弹的迹象:自8月15日以来,欧元首次收盘在21天均线上方,周内小幅收涨0.88%。欧洲能源供给担忧的阶段性好转、欧央行的大幅加息以及市场的风险偏好回暖是欧元近期反弹的三个主要支撑。向前看,欧元/美元的走势或继续受欧美经济的相对表现(经济数据)、德美短端国债利差的变化、欧洲天然气供应的最新进展以及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天然气供应扰动欧元走势  市场上周对欧洲天然气供应问题的担忧一度有所好转。虽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切断了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的供应,但TTF基准荷兰天然气合约价格在周一开盘调控高开后一路回落30%左右,周中更是自8月10号以来首次跌破200欧元/兆瓦时,受此影响,欧元也自周初低点一路反弹(图8)。市场预期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会议将限制欧洲天然气价格的继续上涨,不过上周五的会议并没有达成一致[2]:参与谈判的欧盟部长目前敦促欧盟委员会针对能源利润采取措施,包括在设定天然气进口价格上限方面;但以匈牙利为首的10个欧盟成员国代表反对仅仅限制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价格的措施,并且警告这样做或促使俄罗斯切断所有天然气的供应;作为替代方案,欧盟部长们目前要求欧盟委员会采取措施降低所有天然气价格。而按照欧盟的议事流程,即使是最快的措施也需要**代表之间进行至少几轮谈判,然后才能获得部长的批准,并且翻译成欧盟的24种语言进行发布。下一次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定于10月6日至7日在布拉格举行,并于10月20日至21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另一次峰会。市场预期届时各国领导人才会最终达成相关措施。这就意味着,短期之内,欧盟找到迅速的解决方案的概率依旧较低,而时间的推移则会使欧盟面临经济停摆和去工业化甚至是社会动荡的风险。这样的*面无疑对欧洲经济和欧元的未来走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在天然气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之前,欧元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欧洲央行激进加息支持欧元 上周四欧央行史无前例地将其关键利率提高75个基点(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并承诺将进一步提高利率(详见《ECB大幅加息或难长期支撑欧元》)。这反映了ECB把打击通胀作为优先选项的决心,而会上ECB对欧洲经济较为乐观预测以及对通胀预期的明显上调也使得市场对其今后的加息预期明显走高。目前OIS市场预计ECB将会在10月会上再次加息75基点,而12月会上加息50基点,本轮加息终点将在明年夏天,届时终点利率会达到2.3%附近(图9)。而会后第二天媒体报道称[3],ECB管委可能在10月会上开始讨论缩表。这样的消息使得本已受到大幅加息预期支撑进而走高的德国2年国债利率继续冲高(上周2年期德国利率一度大涨40个基点),而德美利差上周收窄至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支撑欧元得以维持在平价上方(图10)。

风险偏好变化的影响 上周伴随着通胀预期的回落,美股结束了此前连续3周的下跌,失去避险资金支持的美元也随之回落。不过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并未消退,美债收益率曲线(2年10年段)上周抹去了月初非农数据以来的走陡幅度之后再次收平,而8月美国服务业和综合PMI数据不及预期并且维持在枯荣线下方也反映出美国经济面临一定压力。我们认为,在美联储认为美国通胀压力开始缓解并且放缓加息步伐之前,风险资产依旧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或将限制欧元的涨幅。

美联储官员依旧保持鹰派,但通胀数据的影响力可能更大 上周四美联储**鲍威尔再发鹰派言论[4],称美联储需要现在就采取行动以避免通胀走高带来的负面影响。历史经验告诫我们不要过早地放松政策。这也是鲍威尔在本月末美联储会议静默期之前最后的表态,这种鹰派说辞和上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美联储多位官员的鹰派言论带动之下,市场目前预期9月FOMC会上美联储加息75基点,之后11月会上再次加息50基点,而年末联邦基金利率将会达到3.87%附近(图1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乔治[5]和杜德利[6]等官员上周也对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持怀疑态度。我们认为,尽管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仍大概率采取75基点的加息,但下周公布的通胀数据或将令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路径做重新的定价。上周美国2年和5年期通胀盈亏平衡数据双双跌至2021年以来的低点,8月份美国汽油价格回落18%左右,我们认为这或将令8月份美国通胀同比进一步回落至8.0%左右,连续的通胀回落将令市场交易美联储加息退坡甚至结束的情形,而美元也很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回落。

欧元未来能否进一步突破走高还需美联储“助攻”  虽然上周在ECB今后继续大幅加息预期的支撑之下,欧美利差有所收窄,且以美股为代表的风险资产反弹上行也带动了非美货币的走高,但上述条件能否持续依旧需要进一步观察。未来欧元的持续走高依旧需要来自天然气供应方面的利好,以及美联储放出更为明确的放缓加息的信号的支撑。而在这两者出现之前,欧洲经济面临的下行预期可能会继续限制ECB中长期加息的高度,因此我们并不认为欧元存在很大的短期反弹空间。

图表8: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回落推动欧元反弹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9月会后OIS市场对ECB加息路径的预期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德美利差收窄支撑欧元反弹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依旧维持在高位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元兑日元

本周预测区间 (140-145)

日元出现独立走弱行情  美日汇率在上周先上后下,在上周美元指数贬值约0.5%的背景之下,日元相较美元大幅贬值约1.6%,明显弱于所有G10货币(图表1)。周内走势来看,至上周三为止日元迅速贬值,此后在上周四五虽有回复,但仍大幅落后于其他货币。上周整体美日汇率与美债利率走势相关度较低(图表12),我们认为上周日元汇率当中出现了不少独立行情。但长期来看美日汇率与美日10年息差的关联仍然存在(图表13),今后美债利率仍旧对日元汇率起到重要影响。

日元独立走弱行情的原因-与众不同的鸽派货币政策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来自于日本与众不同的鸽派货币政策取向。杰克逊霍尔会议中黑田行长表示[7]“日本目前通胀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商品价格的抬升、日本通胀年内有望进入2-3%的区间,但是通胀还将在2023年当中减速至1.5%。因此在形成涨薪与涨价的正循环实现为止,日本央行不存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外的任何选项”。在全球央行激进加息的大背景衬托下,日本央行的此番超鸽派谈话尤为凸显。让市场再度意识到日本与他国货币政策的高度分化。

牵制日元走弱的“口头干预” 受上周日元独立贬值行情的影响,日本当*在上周进行了一定的“口头干预”。时隔3个月于9月8日再度召开了财务省、金融厅、日本央行的三者联合会议,会后神田真人财务官表示[8]“最近数天日元快速贬值背后存在投机的因素,很明显是一种过度的反应。我们将不排除任何选项、有准备在外汇市场做出必要的对应”。更为重要的口头干预发生在上周五,黑田行长与岸田首相就近期日元汇率快速波动进行了沟通,会后黑田对记者表示[9]“近期日元汇率波动较大,快速的汇率波动会让企业的经营方针变得不安定,增大了不确定性,这点是不希望看到的”。我们认为黑田的此番谈话为今年3月以来至今最高程度的对日元走弱的牵制,受黑田此番谈话影响日元在周五一度回升近300个基点,甚至一定程度带动了美元走弱。

岸田访美与外汇干预 日元快速贬值的风险在上周五有所缓和,但是我们认为在美国通胀明确下行、美联储加息至顶之前,日元的“危机”仍不能完全解除,今后仍然存在日元进一步贬值的风险。日本经济新闻报导称[10],岸田首相预计将在9月下旬以出席联合国大会为契机出访美国、其间或安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演讲、以及同拜登总统进行美日首脑会谈。我们认为汇率本身是一种涉及两国货币交换比例的存在,带有一定外交性质。在美国难以同日本进行协同外汇干预的背景之下,在岸田访美之前,日本当*或首选通过口头干预的方式尽可能避免日元的快速贬值,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下日本单边进行外汇干预的可能。

本周关注美国通胀数据  本周日本将公布8月贸易账、工业产值等经济数据,但美国方面的数据更为重要。周二晚间公布的美国CPI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因为美国CPI若能连续超预期下行,市场可能会修正对于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的定价,进而或存在美元走弱、日元相对走强的可能性。反之如果美国CPI出现反弹或大幅高于预期,则可能存在美联储进一步加强加息,美元进一步走强,日元相对走弱的*面。目前我们预测本周美日汇率区间为140-145。但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日元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特性,国际油价近期依旧延续下行趋势、目前已基本持平或低于俄乌冲突以来的水平,同时我们发现日本的能源进口单价也出现明显见顶迹象(图表14),今后在边际上日本的贸易收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通胀方面日元的通胀压力还在逐步抬升、我们认为到了2023年或存在“欧美加息结束、日本出现货币正常化期待”的可能,届时日元或存在升值压力。

图表12:美日汇率与美债10年利率的走势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美日汇率与美日长期息差的走势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日本原油进口价格(日元/千升)

资料来源:日本石油联盟、中金公司研究部

技术分析

美元/人民币

美元/人民币上周一路走高至年内新高点6.9970附近(并没有触碰到市场较为关注的7.00)而后明显回落并于上周五收盘于6.9377附近;向前看,美元/人民币自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面临潜在的逆转信号值得关注:1.今年5月中旬以来价格走出的新高(自突破6.8343前期年内高点以来,图15中两个高位的绿色向下箭头标注)并未得到RSI趋势的确认,相反,RSI自今年5月至今没有走出新高反而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图15中下半部分RSI指数中绿色加长向下箭头),即两者出现了“负背离”。2.上周五的收盘价格已经跌破了8月12日以来的上升趋势线支撑(图15中靠右侧的红色向上箭头表示此轮上涨趋势的起点);因此,我们认为,除非美元多头可以完全突破关键的7.00阻力位置(收盘基础上),否则价格回调的概率明显加大,而下方较为明显的支撑则位于6.90以及前期高点6.8343附近。

图表15:美元兑人民币走势技术分析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元兑美元

欧元上周走出触底反弹行情,欧元在上周初一度再次跌破年内低点0.99附近,不过此后欧元一路反弹走高并且一度上测今年2月以来的长期下降趋势通道上限1.01附近(图16中最右侧的绿色箭头标注),虽然上周五欧元没能突破这一关键阻力位置,但欧元多头成功收复了21天均线1.0030附近(图16中蓝色线)而这也是8月中旬以来首次。短期看,欧元只要可以守住21天均线,那么再次上测1.01附近关键阻力(这里也是50天均线所在)的概率明显加大,而如果多头可以有效突破这一关键的阻力位(1.0120附近),那么欧元或将迎来明显的突破走高行情。

图表16:欧元兑美元走势技术分析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元兑日元

上周美元/日元一路走高至1998年以来的新高145.0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的历史高点近乎完美的在今年4月末以来的上升趋势线第4次遇到阻力(图17中靠上方的绿色趋势线,4个红色箭头标示)而后大幅回落300点左右,虽然上周五美元多头在今年6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线找到一定支撑(图17中靠上方的红色线),但鉴于RSI已经自超买区间回落并且跌破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我们认为接下来价格继续回落的概率明显上升。短期较为明显的支撑位于今年7月的高点139.50附近。

图表17:美元兑日元(日线)走势技术分析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1]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209-4952058.htm

[2]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008

[3]https://blinks.bloomberg.com/news/stories/RHYTSYTVI5MO

[4]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9919

[5]https://wallstreetcn.com/livenews/2296241

[6]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020

[7]https://shikiho.toyokeizai.net/news/0/614479

[8]https://www.yomiuri.co.jp/economy/20220908-OYT1T50276

[9]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20909/k10013810551000.html

[10]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658C0W2A900C2000000/

丁瑞,CFA与王冠,CFA对此报告亦有贡献

本文摘自:2022年9月10日已经发布的《风险偏好回暖带动美元下行》

李刘阳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1120085SFCCERef:BSB843

张文朗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80009SFCCERef:BFE988

法律声明

日元汇率还会涨吗?

不会再涨

手里有点日元,现在或者未来的三年内建议兑换吗?

建议持币不动。

对几个主要货币来说,日币现在看似不强,其实却保持稳定,相对美元来说,波动不大。

美元虽然现在强势,不过潜力已不大,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走弱的迹象,量化宽松再现,一些美国的机构预计明年美联储可能还要采取降息的措施,美元前景并不乐观。

再看任命币,今年汇率破七,近期表现稳定,但从长期来看,汇率能否走强还要看经济发展情况,目前还没有明显走好的迹象,小幅降息还在持续,同时m2数字保持稳定,只要货币继续超发,汇率就会继续走高,就算管理,也不会降低。

从日本的经济来看,日本的各大企业已基本转型结束,总体经济保持稳定,利率多年来也一直保持在低位,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同时日本也是外汇储备大国,日元的保值率很高。

在全球经济低迷,低息浪潮下,和黄金一样,保值率高就等于升值,现在是买入日元的时机,而不是卖出。

日元汇率有涨的希望吗

涨肯定会涨的,现在也太低了。不正常。

22年日元汇率还会涨吗

22年日元汇率不会涨。日本的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在企业继续消化上升的成本之际,日本的关键通胀指标勉强高于零,但一旦通信费大幅调降的干扰消退,通胀可能在春季走高。这可能会让首相岸田文雄在考虑日本央行委员会新人选时,进行更多的思考。

人民币汇率急跌并未激化外汇供求失衡——4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

分析师: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分析师:刘立品

研报发布时间:2022年5月19日

正文

5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发布了2022年4月份外汇收支数据。由于4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快速调整行情,市场对于外汇形势有诸多猜测。现结合最新数据对4月份境内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继3月11日至15日外资减持人民币股票带动人民币汇率回调之后,4月20日以来,受美联储紧缩预期增强、国内疫情蔓延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调整。截至5月16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从6.38跌至6.80附近,累计贬值6.2%(见图表1)。

4月份,滞后3个月环比的收盘价均值下跌1.2%,大于滞后5个月环比的收盘价均值跌幅0.7%,前者是连续6个月上涨以来的首次下跌,后者是连续8个月上涨以来的首次下跌(见图表5)。当月,银行间外汇市场(CFETS)交易的24种货币中,人民币兑13种货币中间价升值,兑11种货币中间价贬值。其中,人民币兑卢布贬值幅度最大,为16.5%;兑美元贬值4.1%,位列第四,但由于美元在CFETS货币篮子中权重最大,因此对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影响较大。4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降至103.24,环比下跌1.0%,而上月跌幅仅为0.1%。同期,参考BIS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下跌0.6%、0.9%(见图表6)。

4月份,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继续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由上月252亿美元收窄至170亿美元(以下简称银行结售汇总差额)。其中,银行即期结售汇顺差由上月268亿美元降至190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顺差由上月68亿美元降至39亿美元,代客结售汇顺差由上月199亿美元降至151亿美元);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由净结汇转为净购汇,减少118亿美元,未到期期权Delta敞口净结汇余额增加97亿美元,这导致银行为对冲代客外汇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敞口,提前在即期外汇市场合计净买入20亿美元外汇,上月为净买入15亿美元(见图表7)。可见,银行即期结售汇顺差收窄、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累计未到期额减少是当月结售汇总顺差收窄的主要原因。

在4月份外汇收支数据发布之前,我们借助银行间市场即期询价成交的高频数据判断,人民币急跌伴随外汇成交明显放量(见图表8),其背后发生2018年4、5月份“逢高结汇”情形的概率并不低[3]。4月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我们的猜测。为更好反映即期结售汇意愿变化,剔除远期履约额之后,代客结汇额占涉外外汇收入比重为60.9%,环比上升4.9个百分点;代客购汇额占涉外外汇支出比重为58.7%,环比仅上升1.9个百分点;二者差额由上月-0.8个百分点转为2.2个百分点(见图表9)。

5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但5月5日至16日日均外汇成交量285亿美元,较4月20日至29日人民币急跌时期的日均成交量下降了18%(见图表8),或表明人民币贬值仍然没有引发市场恐慌。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本轮人民币急跌期间,央行只在4月25日宣布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仅下调1个百分点,而没有出台其它汇率维稳措施的重要原因。

这再次说明,汇率升贬值不等于升贬值压力,汇率灵活性增加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涨得快、跌得也快,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汇率涨跌。此外,3、4月份,人民币连续两个月贬值,而银行结售汇持续保持顺差也再次表明,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不等于由供求决定,即人民币贬值不等于外汇必然供不应求,反之,人民币升值不等于外汇必然供大于求。

4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151亿美元,环比减少48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证券投资差额由负转正,二者分别贡献了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降幅的190%、-216%。当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162亿美元,环比增加59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和证券投资逆差均有所收窄,二者分别贡献了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增幅的-143%、313%。

从货物贸易数据来看,4月份,货物贸易进口金额和出口金额环比均有所减少,但由于前者降幅更大,因此当月货物贸易顺差由上月471亿美元增至511亿美元。而海关可比口径的银行代客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顺差由514亿美元降至443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不顺收缺口再次转负,但仅有68亿美元(见图表10)。当月,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215亿美元,环比减少92亿美元(见图表11)。

4月份,由于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速度放缓,证券投资涉外收付款逆差由3月份的414亿美元收窄至230亿美元,并且小于2月份的逆差323亿美元;证券投资结售汇由2、3月份连续逆差转为小幅顺差3亿美元(见图表12)。基础收支顺差、民间外汇储备、宏观审慎措施、官方外汇储备、资本外汇管理构成了我国应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的“五重保护”[4]。迄今为止,证券投资项下的外资减持行为仅触及了我国的第一重保护。同时,央行于4月25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开启了第三重保护。

理论上,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改善境内外汇流动性,扩大境内本外币利差,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但降准措施自5月15日实施以来,人民币美元远掉期点子不涨反跌(见图表13),表明外汇降准的实质影响有限,目的是向市场释放信号,温和表达了有关方面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急跌行情的关切。如果外汇市场出现异动,不排除央行会启用之前的政策工具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工具。但央行稳汇率都有哪些工具,多猜无益。正如周小川行长2016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央行与其沟通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一般大众,重在知识和体制框架的沟通;对进出口商等使用外汇的机构,引导并稳定预期很重要;对于投机者,则是博弈对手的关系,央行怎么可能把操作性策略都告诉他们?这就像是下棋,你不可能把准备的招数向对手和盘托出”[5]。

4月份,银行代客远期结汇额、涉外外币收入均较上月减少,以银行代客远期结汇额占涉外外币收入比重衡量的远期结汇对冲比例为18.2%,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银行代客远期购汇签约额环比增加,而涉外外币支出环比减少,因此以银行代客远期售汇额占涉外外币支出比重衡量的远期购汇对冲比例为22.4%,为2015年9月份以来新高,环比上升5.0个百分点(见图表14)。

当月,银行代客远期结汇履约额、银行代客结汇额均较上月减少,远期结汇履约占比为17.8%,环比回落2.7个百分点;银行代客远期售汇履约额基本与上月持平,而银行代客售汇额明显减少,因此远期售汇履约占比为18.0%,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见图表15)。这表明,这波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企业购汇成本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由于远期结汇签约额环比减少111亿美元,而远期购汇签约额环比增加67亿美元,同时远期结汇履约额环比减少109亿美元,大于远期购汇履约额降幅5亿美元,因此4月份银行代客远期累计未到期额由上月净结汇70亿美元转为净购汇48亿美元,为2019年8月份以来首次转为净购汇。不过,面对不确定性,企业加大了运用外汇期权交易对冲汇率风险的力度,外汇衍生品项下的提前购汇压力被有效对冲,相关外汇供求关系依然基本平衡。

4月份,陆股通项下(北上)累计成交额由上月净卖出451亿元转为净买入63亿元。全月16个交易日中,有7个交易日为净流入,占比44%,而上月净流入交易日占比仅为30%,并且集中在3月16日***金融委会议召开之后,反映股票市场外资对俄乌冲突、中概股退市等事件的担忧继续缓解。当月,港股通项下(南下)资金净流出速度放缓,累计净买入成交额由上月397亿元降至87亿元。陆股通与港股通累计净买入成交额轧差合计,股票通项下净流出规模由上月848亿元收窄至24亿元(见图表16)。

4月份,债券通项下境外机构继续减持人民币债券,由上月1125亿元降至1085亿元(见图表17)。上清所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机构净减持人民币债券205亿元,较上月增加62亿元,主要贡献项是同业存单,净减持规模由上月50亿元增至121亿元。中债登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机构净减持人民币债券880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净减持420亿元,环比减少98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净减持规模为408亿元,环比增加11亿元(见图表18)。

4月份,人民币贬值速度明显加快,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资净流出规模环比减少。即便从高频数据来看,4月19日至月末离岸人民币带动在岸人民币急跌期间,陆股通日均净流入6.2亿元,大于4月1日至13日日均1.1亿元的净流入规模。这表明此前市场对于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担心并不成立,即人民币贬值并没有促使资金加速流出。

在本轮人民币急跌初期,我们就曾在报告中指出,只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或是防疫措施更加精准、科学,加上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信心恢复,外资随时都可能回来,人民币汇率也会重新得到支撑[6]。5月17日,上海市卫健委宣布全市16个区均已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7]。当天,境内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借美元指数回调有所反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95个基点至6.7472,陆股通录得60亿元净流入,净流入规模为4月25日以来新高,境内外汇差由上一日交易日130个基点收窄至55个基点(见图表19)。当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利好的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地缘***势发展超预期,海外主要央行货币紧缩超预期。

注释:

往期回顾:

《外汇市场经受住了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的冲击——3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2022年4月25日

《境内外汇供求意外反转,人民币展现非典型的避险货币特征——2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2022年3月21日

《人民币汇率延续强势但价量动能双双减弱,美联储紧缩凸显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1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2022年2月22日

《贸易顺差主导的实需驱动人民币升值,需警惕市场和政策因素触发的汇率纠偏风险——2021年外汇市场分析报告》2022年1月26日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凭澜观涛!

披露声明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观点。该证券分析师声明,本⼈未在公司内、外部机构兼任有损本⼈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没有担任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级管理⼈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或其它第三⽅都没有或没有承诺向本⼈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它利益。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声明,将通过公司⽹站披露本公司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有关情况。如有投资者于未经授权的公众媒体看到或从其他机构获得本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被误导,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