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差倒挂汇率(今日人民币兑美元)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

今天的汇率报:1元人民币=0.1428美元.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说明什么?

谢邀!

首先提一下,近日,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10年期收益率,进一步强化了我之前对于美国经济将可能衰退的观点。

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是反常的,预示着随着增长放缓,短期收益率不太可能保持高位。过去一个月,7年至10年期收益率曲线,5年至7年期收益率曲线等都曾经出现倒挂。

之前说过,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一旦倒置,就将成为经济衰退的信号。这次倒置的原因很简单,显然,投资者在押注美联储将冒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风险,迅速收紧政策,造成美国国债大幅暴跌、国债收益率飙升。也就是说,由于投资者担心央行激进的紧缩政策将把全球经济推入衰退,他们纷纷抛售固定收益资产,这场现代以来最剧烈的全球债券暴跌正在扩大。

遗憾的是,央行所做的只能在需求破坏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因为战争造成的供应冲击,无法通过加息来应对。

无独有偶,北京时间4月11日盘中,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更为2010年来首次。截至当日收盘,10年期中国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2.740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破2.76%。

一般来说,中国这种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率比美国这种发达经济体高,这么一“倒挂”,市场就有一种逻辑,认为资金往利率高的地方走,很容易导致资本外逃,人民币贬值。而这观点,个人不敢苟同:

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中美利率倒挂可能是个伪命题

我们不能只考虑名义利率,要考虑实际利率。其实,两边实际利率相差实在太多,一降一升也都只是缩小而不会抹平差距;

第二, 利率跟资本流动之间,没有那么强的关系,利差只是资本外逃、资本流动中一个很小的因素;

第三,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之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即对于资本的进出,我们具有强大的防火墙……

时隔12年,债券市场再度见证历史性时刻!

具体而言,逐步升温的美联储紧缩预期是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的推手。而在中国着力“稳增长”、美国着力“防通胀”的背景下,中美货币政策显著分化,导致了自年初以来,中美利差持续压缩。然而,眼下美联储加息周期才刚刚启幕,中美利差便已陷入倒挂,这一情形引发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后续操作空间以及资金流向的担忧。

  这一情形引发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后续操作空间以及资金流向的担忧。但我认为,中美利差倒挂或将在短时间内持续,下半年就有望“回正”。面临外部约束,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心在于宽信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挑起大梁。同时,目前证券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波动仍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无需过度担忧。

短期来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居高难下,中美利差或将延续倒挂。如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认为,当前,海外主要央行趋于紧缩,利率共振上行,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幅度、维持高位的时间都可能超出此前市场预期。10年期美债利率有挑战3%的可能。

总之,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或一定程度上扰动我国货币政策宽松节奏,但尚不构成实质性硬约束……点到为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我的财经图书“收官之作”《投资的方法》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中美划环是利差是什么?

中间业务收入与营业净收入(即净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之和)的比重达到44.1%(美国前十大银行这一比重的平均值是46.8%),但其利差仍然高达4.06%。

图解:中美利差倒挂,汇率冲击几何?(国金宏观・赵伟团队)

长按关注

新书推介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关注|12年来首次!中美利差倒挂,会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吗?

历时12年,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现倒挂一事引发热议。

4月11日,早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787%,高于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首次出现倒挂。这也引发了部分投资人对于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后,可能出现人民币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的担忧,甚至是进一步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走势。

那么,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倒挂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又有哪些影响?

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罕见倒挂

据了解,这也是自2010年6月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首次出现倒挂。而对于本次倒挂,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已有预期,此前,中美3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月25日出现倒挂,中美2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1日出现倒挂。

对于近期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的原因,市场分析直指两国货币政策错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美国正遭遇40年一遇的高通胀,而当前中国通胀水平温和,这是中美货币政策重新错位的重要背景。鉴于美国货币政策的重心在“防胀”,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围绕“稳增长”发力,这是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利差进一步缩小的主因。

对于下一阶段中美利差走势,中金固收研究团队则指出,在中美周期反向、美国通胀约束背景下中美利差存在继续收窄的可能,后续是否走阔取决于中国稳增长发力情况,短期内中美利差继续保持较窄的可能性较大。

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限

4月11日A股、港股市场遭遇重挫,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后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升,也被认作是影响股市走势一大因素。这也进一步引发了部分投资人对于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后,可能出现人民币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的担忧,甚至是进一步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走势。

在人民币汇率走势方面,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不变。4月1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回调。4月12日0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3795,年内涨幅为0.0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3841,年内跌幅为0.31%。

国金证券认为,短期,中美利差倒挂对利率债与北上资金有扰动,但预计人民币汇率受冲击程度有限。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汇率会受证券市场外资流出的扰动,但随着外资净流出结束,汇率将再度企稳。本轮中美利差倒挂或会对外资交易型资金造成冲击,进而扰动汇率。

国金证券强调,无论中美利差还是人民币汇率,均是中美经济基本面的映射,基本面分化叠加高位实际利率,将对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两国基本面是驱动中美利差、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的共同因素。回归基本面后,汇率仍有支撑。此外,剔除通胀后当前实际利差仍居高位,也将对人民币形成支持。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指出,历史上看,中美利差收窄往往伴随着人民币贬值,但并非主导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更应该从国际收支角度入手。站在当前时点,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规模仍然较大,境内美元流动性充足,资本流出的规模也仍然可控。因此,中美利差收窄对于人民币的影响或较为有限。

结售汇顺差是汇率走势的关键

2016年以后至2021年9月,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与美元指数负相关。美元指数强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反之亦然。2021年9月之后,情况发生改变。美元指数强劲升值,两个季度之内,美元汇率升值6.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1.7%。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持续顺差,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增强,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顺差和结汇意愿缺一不可。如果国际收支顺差,但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较低,那么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汇率指数也不会出现背离。

最典型是2017年,当年国际收支相关项目实现2982亿美元顺差,但由于2015年和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企业和居民部门对人民币信心不足,结汇意愿较弱,当年银行代客结售汇反而出现690亿美元的逆差。如果没有那段时期美元指数整体弱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极有可能出现大幅贬值。

2020年之后,国际收支相关项目顺差持续扩大。2021年,经常项目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554亿美元,其中三、四季度顺差为2376亿美元。这是2016年以来,相关项下顺差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在国际收支顺差扩大的同时,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也快速增长,当年实现顺差3074亿美元,其中三、四季度顺差1549亿美元。持续顺差和结汇意愿的增强,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差异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分析可知,国际收支顺差和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存在一定的滞后。最大可能是,企业和居民更多依赖过去国际收支情况决定是否持有外汇。

货币政策要以我为主

此外,在货币政策方面,监管方多次强调“货币政策要以我为主”。在4月6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看来,未来人民币走势或更多受到国内自身情况影响,另对于央行来说,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意味着对宽松的诉求是有所上升的;但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痛点,且不排除可能会带来跨境资金的压力。短期来看,央行大概率仍然会维持宽松的态度,但是否会使用释放信号意义更强的工具,可能会阶段性谨慎。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北京商报、第一财经、人民资讯

往期推荐

中美利差倒挂,货币政策能否继续放松?——货币与监管系列(四)

微信公众号声明

摘要

近期,中美利差出现新一轮倒挂。我们预期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利差收窄乃至倒挂有一定的持续性,从而对汇率、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并最终制约国内货币空间。本文总结几轮中美利差倒挂(或大幅收窄)的周期,特别是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双向波动期间的情况,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从中美利差的运行轨迹来看,可以大致归纳出利差倒挂(或大幅收窄)的五个阶段。(一)2005.04-2007.09,中美利差出现长期倒挂,主因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二)2008.06-2010.02,次贷危机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叠加,中美利差在正负之间震荡徘徊。(三)2012.08-2014.04:突然的QE缩减恐慌导致利差迅速收窄,后因国内基本面超预期改善,中债收益率上行,利差恢复。(四)2015至2017年,中美货币政策由背离转向同步收紧,出现两次利差收窄;(五)2018年至2019年,由于中美经济发展周期不一致,美联储加息缩表保持紧缩态势,央行降准支持经济发展,中美利差逐渐收窄,后来随着美联储态度转鸽,利差随之转阔。

本文需要区分中美利差倒挂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中美利差来源于两国货币周期分化,又作用于国内货币政策,有时是利差影响国内,有时是国内影响利差,有时是利差、国内受到海外因素的共同冲击。本文总结为两条典型路径:(1)央行和联储之间货币操作的差异(根源是两国经济不同)导致的利差收窄,然后传导到汇率,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反过来作用于央行的宽松空间;(2)出口因素(或中美贸易关系影响的出口预期)导致汇率调整向中美利差传导。

结论1:中美利差倒挂与汇率波动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在于可能导致国内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受制约,但宽松的方向一般难以变化。

结论2:中美利差倒挂影响资本流动,从而产生汇率贬值压力,最终制约国内宽松空间,这一链条较长,受到多重因素制约。1)前提条件:中美利差影响资本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开放型经济、预期明显转弱,且需要市场主体没有建立外汇的中性策略、外债具有偿债压力或造成“资本外流—贬值”恶性循环。2)出口的稳定器作用:资本流动到汇率贬值需要出口亦承压,因为出口带来的贸易顺差远大于资本流动,若中美利差取收窄若仅由于两国货币政策的背离,而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压力不大,则对汇率的影响有限。3)预期因素:若市场信心仍存,则弹性较低,而如果出现贸易战、加速贬值等预期事件,导致弹性增大。

结论3:中美利差倒挂,国内货币政策亦有可能因自身经济压力而宽松,但是数量型宽松(降准、再贷款、结构性工具)的压力和成本相对价格型宽松(降息)要小。且利差收窄、外汇储备流出,央行也有补充流动性的动力,顺势降准,在2015年811汇改后周期尤其明显。

风险提示:政策转变、经济数据超预期等。

正文 

前言:

近期,中美利差出现新一轮倒挂。市场投资者预期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大背景下,利差收窄乃至倒挂有一定的持续性,从而对于汇率、国内经济和政策制定产生影响。主要的逻辑是利差影响资本流动,资本流出对汇率产生压力,从而制约国内独立自主的制定宽松政策。本文总结几轮中美利差倒挂(大幅收窄)的周期,特别是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双向波动期间的情况。

(一)2018-2019:中美利差快速收窄,属两国货币周期分化末端

(四)2008-2010:次贷危机期间中美利差倒挂对货币政策无明显影响

次贷危机使中美货币政策回到同一节奏,加强了中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联系,加之中国面临国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中美利差在正负之间震荡徘徊。2008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快速下滑,我国面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后的调整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大调整的双重叠加,物价水平急剧波动,股票市场严重超跌,房地产市场景气回落。金融危机期间,美国GDP增速一度下滑至-4%的历史低位,而中国GDP增速也从15%的增速快速回落至6.4%。但也正是因此各国的货币政策节奏也重新回到同一节奏上来。中国和美国在危机之后都开启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周期,这使得两国国债收益率同时出现了快速下行,联动性也有所增强。对比之下,美国在金融危机始终受创更严重,美债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这也导致在08年之后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也出现了中枢性回升。

中美货币政策在这一阶段都以放松为主,且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绑定。由于美国的经济崩盘和全球的信贷紧缩,全球的股市震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使得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我国的经常项目、外汇储备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都使得人民币在本时期不断升值。2009年10月20日,***经济工作会议首先提出了后期政策的重要立足点是“管理通货膨胀”,将通货膨胀置于货币政策的重要位置。但到2010年2-3月份,经济出现下滑趋势,央行不得不在经济增速下行+通货膨胀高企两大情形中艰难平衡。尽管我国的资本账户仍未开放,但05年汇改后,中美利差与汇率的相关性已上行。

中美利差背后还是两国货币政策的分歧,且预期引导特征仍明显。经济基本面和通胀压力抬升加息预期,推动我国债券收益率上行,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弱。自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不断向上,美国经济增速反复振荡,因此在金融危机前中美GDP同比增速之差总体向上,而中美国债利差大部分时间为负,这体现了此阶段是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利率的黄金阶段,出口增长强劲。另外,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未来市场短期利率会提高,长期利率也会相应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美国相比,通货膨胀波动幅度较大,市场利率变化也相应更频繁,表现出中美CPI之差与中美长期利差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文章来源 

报告:降准受海内外掣肘,收益率或上行

时间:2022年4月15日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黄文涛

孙苏雨

免责声明:

稳定中美两国位创超故皮联货币汇率的国际机构

并无国际机构去穏定汇率的。汇价是依市埸供求而定,最多只有各国央行去调节。

人民币和美元汇率

1人民币元=0.1521美元1美元=6.5741人民币元

人民币外汇牌价

去工行网站就有了中国工商银行

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 )。

D解析: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地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