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嵩松管理的几款基金(又一只基金募集失败了,蔡嵩松管理的基金规模缩水丨基金下午茶)

又一只基金募集失败了,蔡嵩松管理的基金规模缩水丨基金下午茶

一、要闻速递

1.蔡嵩松管理的基金规模缩水

最新数据显示,诺安基金蔡嵩松、中欧基金袁维德等人在管的基金产品规模有所下降。

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参与晶瑞电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情况显示,该基金获配晶瑞电材182.48万股,账面价值5410.56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0.23%,据此推算,诺安成长混合截至1月28日规模为235.24亿元,而2021年四季报披露的截至2021年底的规模为274.08亿元。

2.红利低波基金实现全红

在过去三年的高波动高收益的赛道牛市下,红利低波基金渐成市场非主流,许多红利低波基金在最近三年的小牛市中宣布清盘,但随着A股市场风格变化,红利低波基金迎来崛起机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募旗下的红利低波基金已实现全部品种收益飘红。

3.又一只基金募集失败了

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宣告募集失败,从2017年4月首只基金——嘉合睿金宣告发行失败后,目前累计发行失败的新基金数量已经多达120只。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发行失败,既有基础市场遇冷的原因,也有新发基金同质化竞争的因素。

4.中欧基金:建议不要短期快速赎回

中欧基金日前在官微回答投资者提问表示,建议不要短期快速赎回。从时机来看,当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撤退时间,与此同时,不少热门板块的高估值也被消化了。大部分行业的估值现在处于历史相对合理水平,甚至是低估水平。

5.全球资管巨头持仓曝光

近期,反映全球资管机构2021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情况的13F报告陆续披露。13F报告显示,桥水基金2021年四季度美股持仓规模达到172.02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5.81%,当季增持299只美股标的,新进137只,减持292只,清仓89只。

具体来看,2021年四季度,桥水基金大幅增持阿里巴巴,期末持仓市值为5.07亿美元;同时增持京东和拼多多,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1.86亿美元、1.55亿美元。此外,桥水基金2021年四季度还增持了网易,期末持仓市值增至4973.10万美元。

二、基金视点

1.招商基金:市场底部已较为清晰

招商基金认为,不必对市场的短期震荡悲观,结构上行情仍沿价值与低估值方向发力。短期来看,市场仍以弱势整理为主,但随着积极因素的上修,市场将逐步回温。往后看,伴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转弱与通胀的触顶,加息预期有望在一季度见顶,进入3月海外流动性预期带来的冲击将会加速弱化。另外,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加速推进与发力,基建与地产预期均将逐步上修。结构配置方面,当前市场下价值风格仍将阶段占优,成长型公司尤其是赛道型公司的机会还需要等待风险偏好的回暖。

2.光大证券:短期内市场仍将面临前排分化的走势

昨日以风电、光伏、半导体为首的赛道板块全线反弹,宁德时代涨近4%,隆基股份涨超5%。CRO板块大幅走强。此前创业板权重股的补跌,更多像是空头最后的宣泄。恐慌过后,日内迎来技术性的反弹,但这里仍需注意,市场的量能尚未回归到此前的状态,中长期向上的逻辑不变,但短期内市场仍将面临前排分化的走势,需要注意节奏等问题。

策略方面,赛道股明显回暖,率先走出了筑底性行情,风电、上游锂资源仍旧是目前较有性价比的布*方向。题材方面,日内尚未与指数共振,后市有修复预期,方向仍为盘面主流的数字货币、基建等。

3.中金公司:电力IT投资长周期属性明确有望可持续增长

在新能源不同渗透阶段,电力呈现差异化特征,新痛点逐步涌现,以发电侧为例,在新能源中度渗透阶段,煤电仍为调峰重要资源,伴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煤电灵活性不足、新能源机组运维监测、发电预测等问题凸显。而在新能源高/极高度渗透阶段,电网高度电力电子化,系统惯性下降,频率(电压)的稳定性下降构成痛点。因此,为应对阶段差异化的问题,电网需要在软硬件层面逐步升级,对应IT解决方案存量需求稳固,新需求点持续释放。

4.华泰证券:坚定看好银行板块春季行情

复盘历史,银行板块在宽货币宽信用时期往往有较好表现,兼具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2016年以来的三轮宽货币宽信用时期,持续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部分优质银行股期间最高涨幅可达到50%以上。当前正处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期,政策发力靠前,基建投资发力有望持续,宽信用行情可期,叠加基本面向好、资金风格切换,坚定看好银行板块春季行情。

5.山西证券:国内CXO行业高速发展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及细分龙头

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向好,建议把握中短期回调机会。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常态化持续加速行业分化,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持续加速创新*放量。政策、人才、资本等推动下,我国创新*已进入成果收获期,并开启国际化之路。

建议关注创新及产业链相关细分领域:目前国内创新*研发同质化较为严重,靶点、适应症较为集中,行业已逐步从me-too/me-worse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me-better、first-in-class转型升级,研发实力雄厚,管线丰富,梯度合理,产品差异化优势突出的国产创新龙头企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恒瑞医*、复星医*等。

三、基金净值

 

开放式基金净值上涨TOP50:

 

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TOP50:

 

四、新发热门基金

点击【在看】,后台回复【持仓】两字获取【最新大佬持仓信息】。后台回复【调研】两字获取【最新大佬调研线索】。

 

理论上机构调研是有机会成本的,一般来说专门调研都是有初步的关注意向后才会去调研,这是跟踪机构动向的【先行指标】。

蔡嵩松是怕良备哪所学校毕业的

蔡嵩松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蔡嵩松,中国国籍,博士学位,3年证券从业年限。曾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19年2月20日起,担任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3月14日起,担任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诺安是科技还是半导体?

诺安不是半导体。

诺安半导体指的是诺安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基金管理人是蔡嵩松。这支基金主要持仓股票为韦尔股份、卓胜微、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圣邦股份、中芯国际、三安光电、沪硅产业等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因此又被人们简称为诺安半导体。

深度解读:新华社为何公开“点名”诺安基金风险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肯定是有资格报道股市和基金新闻的,其公开体点名诺安基金蕴藏较大风险,十分罕见,我第一次见到。中国股市一向是国家政策市,新华社点名了一般说明问题很严重,风险真的是较大,投资者要格外谨慎。这篇文章指出一些投资者追捧热门基金,对基金缺乏足够的认知:主要是表达两个意思:一是投资者对基金的风险缺乏认知,认为买基金就是赚钱的。很多新基民都是2020年入市,2020年是基金大年,随便买一只基金,只要不是7月15日后买入诺安基金,都会赚到钱。以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为例,近6个月的收益是-9.86%,跟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等34.65%半年收益相差超过44%。二是投资者对基金重仓股的趋势缺乏足够的认知:很多人连基金的本质就是股票组合都不知道,当然,这里说的基金是多数人买的股票型基金。基金本质上是你交1.5%的管理费,请基金经理给你买股票组合。所以很不幸,那些在2020年7月15日之后请蔡经理买诺安基金的投资者这半年就亏9.86%。网上最近又在流传这个段子:赚钱叫蔡经理,亏钱就叫菜狗。最近一周A股大跌,蔡经理的两只诺安基金分别下跌8.38%和7.59%,在同类业绩排名里垫底:3082/3140,3011/3140,他的称呼,估计在基民中又变回菜狗了。这个蔡经理,就是新华社点名的蔡嵩松,他目前管理两只诺安基金: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两只基金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分别是327.76亿元和82.17亿元,合计大约410亿元。那么新华社为何要点名蔡经理这两只的诺安基金蕴藏较大风险呢?仅仅是因为近6个月业绩差吗?当然不是,业绩差的基金经理比蔡经理的业绩差很远。新华社点名“蔡经理”,原因很明确,原文是这么说的:“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频上热搜的诺安基金蔡嵩松管理的两只基金管理规模合计大增330亿元,这两只基金却始终重仓半导体板块。这类行业配置集中的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大,蕴藏着较大风险,投资者要格外谨慎。”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蔡经理最近一年吸金330亿元,却只重仓半导体板块的股票,所以“蕴藏着较大风险”。风险在什么地方?研究一下蔡经理这两只基金的重仓股股票趋势就知道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规模327.76亿元,蔡经理的任期是2019年2月20日至今,十大重仓的股票分别是:韦尔股份、北方华创、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兆易创新、卓胜微、长电科技、中微公司、圣邦股份、沪硅产业。另一只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规模82.17亿元,蔡经理的任期是2019年3月14日,十大重仓股分别是:长电科技、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卓胜微、中芯国际、沪硅产业、兆易创新、中微公司、圣邦股份、北京君正。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这两只基金的10大持仓股高度重合了9只,所以走势基本一致:实际上,这就是蔡经理是从2019年初开始,花了基民的400亿元重仓了9只半导体股。这就是新华社文章里说的“风格极致”,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叫“风格极端”,类似于很多股民的“一把梭”。这种投资,就是将基金分散投资的风险又集中起来了。在基金重仓股上升趋势时,这种基金的业绩很好,一旦基金重仓股趋势变了,则风险很大。所以蔡经理2019年3月到2020年7月15日,日子很好过,当时他“顶戴芯片设计博士”的光环,诺安基金业绩很好,他是明星经理,热度堪比现在的张坤和葛兰,基民都亲切地叫他“蔡经理”。但是股市风云突变,蔡经理的诺安基金,在2020年7月15日之后,开始大跌:从7月14日的最高55.87%的收益暴跌到10月23日的7.23%,短短三个月暴跌48%,如果这三个月期间你听不懂股市的人指导,加仓或定投,你会亏损更多。所以去年买诺安基金的人,很多人都是欲哭无泪。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蔡经理的重仓的半导体股泡沫开始破裂了,复盘他的重仓股那段时间的表现:韦尔股份:从253元跌到167元,跌幅近40%;卓胜微:从最高718元跌到330元,腰斩;9只重仓股走势都差不多。所以两只诺安基金业绩暴跌44%,买入基金的基民损失惨重。现在,为什么新华社出来提示风险,因为蔡经理胆子很大,经过几个月的震荡,他开始拉升重仓股,比如韦尔股份:发行价仅7.02元,半导体设计公司,前几天创了新高328元,被拉到了近3000亿元市值,让人瞠目结舌:要知道中芯国际现在市值也就4435亿元。新华社所说的“蕴藏着较大风险”,就很明确了:就是蔡经理的重仓股泡沫太大,终有一天会破裂。连国家半导体产业基金都开始连续减持兆易创新等泡沫大的公司股票。当然,这不是说国家不支持半导体产业了,国家依然会大力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这不等于说支持半导体公司的股价泡沫。到现在这些公司的泡沫已经不能用业绩驱动来解释。这泡沫有多大?基金就会有多大风险。因为泡沫是股民、游资、基金一起炒起来的,而泡沫破裂过后就会一地鸡毛:比如去年7月,疯狂炒作的沪硅产业,股价最高69元,现在31元。股市里没有什么新鲜事,基市里也没有什么新鲜事。当股票见顶,泡沫破裂之后,总是后知后觉的基民买单。去年老股民一个个都在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几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想看看他们怎么出货,今年1月看到蜂拥入场的基金大妈们和新基民,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老股民都会心一笑,瞬间释然。其实,现在基金市场里不只一个蔡经理,不只一个抱团炒股的诺安基金。最近网上流传的段子:世界三大知名酒庄,罗曼尼康帝、拉菲、易方达。世界三大芯片基地:美国硅谷、宝岛台湾和诺安成长,还有三大电池基地、三大调味品制造商等。现在国家对热门基金限购升级,就是在精准“拆弹”,控制金融风险;央行也注意到了基金抱团炒作的风险,上面绝对不会让这种泡沫在2021年持续下去,所以看懂我这篇文章的人,再看看新华社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蕴藏着较大风险,投资者要格外谨慎”。

信创基金包括哪些?

信创和创投区别是概念不一样。信创应为创投概念,创投是创业投资的简称。信创类基金有易方达人工智能ET,诺安基金蔡嵩松,万家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嘉实基金,华商基金.

诺安基金公司正规吗

诺安基金公司正规。从基金公司来看,诺安基金是属于一个正规基金公司在管理,靠谱性很高,并且公司知名度也比较高,是值得信任的。从基金本身来看,并不能保证买的人都会赚钱,基金本身属于理财,而理财都是不保息、不保本的,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买入的时候要慎重。诺安基金公司正规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诺安基金是属于中高风险的基金,投资者在买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风险性,从自身能承受的范围去考虑和购买,不能盲目的赌上所有家当,这只基金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在投资的时候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诺安基金的基金经理蔡嵩松,在管理基金时钟爱重仓半导体股投资风格引得大部分人的关注,另外诺安基金的涨幅和跌幅都十分的大,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所以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着。诺安尽管规模较小,但实力是被权威专家认同的,总体来说,诺安是一家非常好的基金公司。

诺安是科技还是半导体?

诺安不是半导体。

诺安半导体指的是诺安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基金管理人是蔡嵩松。这支基金主要持仓股票为韦尔股份、卓胜微、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圣邦股份、中芯国际、三安光电、沪硅产业等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因此又被人们简称为诺安半导体。

0001184基金净值是多少

易方达新常态混合基金(基金代码001184,中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积极的投资者)成立于2015年4月30日,目前正处于新基金封闭期,封闭期一般为一两个月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每周五公布基金净值更新;2015年4月30日(周五)该基金单位净值为1.0元。

蔡嵩松在管2只最大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去年刚出道!基民:什么意思?

诺安基金最新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而这两只产品也是蔡嵩松管理规模最大的2只基金。

其中,诺安成长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刘慧影,诺安和鑫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邓心怡。两名新增基金经理均于2022年起首度管理基金产品。这一突然变化,让基民一时间摸不到头脑。

诺安基金吸引注意力的,还是基金经理蔡宇滨因个人原因离任,并已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蔡宇滨此前管理的诺安低碳经济股票自2月18日起由韩冬燕接管,诺安策略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变更为李迪。

近年来蔡嵩松相关话题不断,作为诺安基金的当家明星,蔡嵩松管理的总规模290多亿(数据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虽然不及坤坤、兰兰规模,但市场名气却并不逊于后两者。

蔡嵩松在管两只基金增聘新人的背景是,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显现,为了吸引投资者入市,不少基金公司主打“明星牌”,使得基金管理“一拖多”现象严重,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数量甚至高达10只。以蔡嵩松为例,包括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在内其现任在管基金也有7只。

这也成为近年来的诟病,一是基金经理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是否真正能胜任管理多只产品;二是同一基金经理旗下基金持股往往较为相似,导致基金同质化严重,也给投资者选择基金增加了难度。开年以来,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增聘新人,甚至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卸任部分在管产品,反映出行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蔡嵩松在管基金增聘新基金经理

均去年刚刚出道

近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公告显示,诺安成长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刘慧影,诺安和鑫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邓心怡。值得一提的是,两名新增基金经理均于2022年起首度管理基金产品。

事实上,近年来蔡嵩松相关话题不断,也总是能吸引外界的关注。回顾蔡嵩松的基金经理生涯,用“争议不断”四个字可以说一点也不为过。2019年蔡嵩松成为基金经理,上任一年,他便跃入百亿基金经理行列。随后他将仓位集中于半导体,得益于科技行情,诺安成长混合业绩一度飙升至200%,“一战封神”。

作为诺安基金的“台柱子”和行业与投资者的关注点,“封神”后的蔡嵩松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基民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诺安成长在2020年末资产规模达到327.76亿元,而蔡嵩松上任基金经理前的2018年末时,诺安成长资产规模才3.8亿元。两年时间,蔡嵩松让诺安成长资产规模涨了85倍。

然而,由于其在管产品风格极致、涨跌剧烈,蔡嵩松的“口碑”也屡受争议。2021年,一句“不要赚钱了叫我蔡总,亏了钱叫菜狗”,更成了蔡嵩松基金经理执业经历的充分写照。2022年半导体身处于寒冬之下,蔡嵩松也一直硬扛,在每一期基金季报中都表达了对半导体的坚守,并且越跌越买,但2022年全年诺安成长混合却大跌接近40%,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蔡嵩松管理的总规模也下降至290多亿。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蔡嵩松效应”对诺安基金规模的贡献度或已触碰到“天花板”,旗下其他权益老将、新秀规模贡献能力相对不足。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隐忧是,一旦蔡嵩松未来出现职业变动或业绩持续大幅滑坡,诺安的效益会受连带影响,这是摆给公司的一道现实难题。

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自去年以来,蔡嵩松在管的几只产品也陆续增聘新人的动作。

例如,此次诺安成长混合增聘的基金经理刘慧影,在去年8月就已被增聘与蔡嵩松共同管理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开始了其基金经理生涯。公开资料显示,刘慧影,本科、学士。曾就职于AtelierCapital、东兴证券,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20年12月加入诺安基金,历任研究员。

而此次增聘与蔡嵩松共同管理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的邓心怡则于2022年7月起开始担任诺安研究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此前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20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副总经理。

公募队伍新老交替加速

开年以来行业正形成一种趋势,那就是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陆续增聘新人,甚至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卸任部分在管产品。

在此番蔡嵩松在管两只基金增聘新人的同时,冯明远、王宗合、曲扬等明星基金经理也相继“放权”,将旗下部分基金交由其他基金经理单独管理。

此外,还有不少基金公司提拔年轻的研究员为基金经理,成为公司储备后备力量。

上述趋势的背后,有着基金公司如何避免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形成过度依赖的深入思考。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行业“去明星化”是大势所趋。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其次,从近年来的整体表现上看,大多数投资老将似乎难以适应极致的结构化行情,一些没有传统行业投资经验的“新人”轻装上阵,反而却在投资新兴产业时束缚较少,加速了新基金经理出圈。

这一背景下,行业新老交替的速度正在加快。一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来自132家基金公司和资管机构的325位基金经理出现变动,为史上数量最高。另一方面,数据也显示,2022年,157家基金公司及资管机构共新聘基金经理687位。也就是说,在1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约有两位新基金经理上岗。其中,新聘任超过10位的就有12家基金公司及资管机构,而新聘任最多的嘉实基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1位。

客观而言,行业的确正在加大力度培养“新人”,培育更多新生代基金经理,实现后继有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时间是投资价值的“催化剂”。越来越多“零经验”基金经理开始走入投资者视野,以他们的经验和经历,能否持续对市场、投资和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毕竟基金经理如果过于年轻,缺乏从业经验,其基金运作水平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整体而言,或许越是年长、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越能反映出其长期为投资人创造稳健业绩的能力。

不过,换过来看,或许越是能不断涌现长期业绩稳健优秀的“新锐”基金经理,对投资者而言,才更为有利。因此,对于“新人”基金经理,投资者也不妨给与他们必要的耐心和成长时间。

原标题:蔡嵩松在管2只最大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均去年刚刚出道,基民追问:这什么意思啊?

来源:财联社

诺安基金来自旗下诺安成长近期涨了多少?

近日A股市场明显回调,网友讨论较多的是诺安基金旗下诺安成长,该基金由蔡嵩松管理,截止7月14日,今年涨幅超80%。截止2020Q1该基金规模108亿元。蔡嵩松自2019-02-20开始至今管理该产品,赚超210%,基金规模从13亿元增至108亿元。诺安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35.10%,今年以来收益80.45%,近一月收益41.42%,近一年收益200.67%,近三年收益131.24%。扩展资料蔡嵩松简介根据基金经理资料,2001年,年仅15岁的蔡嵩松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就读计算机专业。硕博阶段,蔡嵩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业主攻芯片设计。2011年博士毕业,25岁的蔡嵩松由“学研”转“产”,进入科技企业从事芯片设计与市场战略工作。2015年,蔡嵩松从企业出来,进入华泰证券研究所从事计算机行业研究。2017年,蔡嵩松从卖方转买方进入诺安基金,聚焦科技及相关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