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还能涨到10块吗(决战!牧来自原、温氏、新希望相继出360问答手,天邦利润大涨55亿!)
决战!牧来自原、温氏、新希望相继出360问答手,天邦利润大涨55亿!
提起养猪低成本,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牧原,牧原2022年大赚120~140亿元,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领先行业的成本!但即便是牧原,2022年在养殖成本的改善上也微乎其微,现在却有一家猪企宣布要从9元/斤的养殖成本降低至5元/斤!与此同时,温氏、新希望也嗅到了不平常的意味,计划着弯道超车。利润大涨55亿!市值百亿的天邦,在2022年找回了属于“龙头猪企”的信心桥橡,他们2022年出栏生猪442万头,预计盈利9.5~11.5亿元。这样的成绩,对比他们2021年出栏428万头猪、亏损44.62亿而言,确实是巨大的进步!在生猪产能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其利润却大增了约55亿!就天邦的营收结构来看,其养殖占比约60%多,食品占比33%,饲料及原料占比近5%,还有少量的其它。由此可见,主导天邦利润的还是养猪,因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天邦确实在“增效降本、改善经营”上下了大功夫。尤其值得收藏的是,对于未来天邦更是简袜有着堪称惊人的“信心”——天邦集团董事长表示,天邦食品未来将挑战PSY35,饲料系数FCR小于2.2,育肥全成本小于5元/斤,断奶仔猪成本小于200元/头。在不少养殖户看来,5元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牧原现如今的7.75元成本,许多人都保持着质疑。并且尽管天邦自己说公司完全成本已降至9元/斤以下,满负荷生产的猪场成本甚至降到了7.5元/斤,但这与5元成本之间仍有着“天堑”。降本乏力,竞争加剧为什么说实现5元成本艰难呢?我们注意到,哪怕是行业内最优秀的牧原,其养殖成本卡在7~8元/斤之间也长达两年了!牧原2021年养殖成本为15元/kg左右,但目前商品猪的完全成本仍旧是15.5元/公斤。显而易见,牧原在做到业内最优秀的成本后,想要再进一步也很艰难!依稀记得2021年年末,牧原也曾信心满满的表示降本目标是15元/公斤以下,甚至可以阶段性冲刺14.5元/公斤!但2022年已经结束,牧原也无可奈何的“原地踏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是对于一个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来说,他要从15秒的成绩提升到13秒有难度,但也能实现;而要从13秒提升到10秒,从10秒提升到10秒内,那可能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现如今的牧原,就像一个世界级的赛跑运动员,要从13秒提升到10秒,因此才举步维艰。但天邦更是从15秒就瞄准了敏咐旁10秒的成绩,可想其中的难度。如果天邦真能赶超牧原实现5元成本,那一定会在行业掀起对他们研究学习的浪潮。不过必须肯定的是,天邦最起码敢确立目标,并且从2022年的业绩来看,他们也确实在努力的自我提升与突破。其实对于任何一家猪企而言,无论2022年是亏损还是盈利,估计面向2023都有着相同的焦虑——猪价难升,降本长存。例如牧原就再次表示,2023年养殖成本有再次下降的空间;新希望也表示2023年有信心对成本进行相应管理,争取能够追上优秀的同行,或者拉近和优秀同行的距离;温氏更是宣布,初步设定2023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努力降至8元/斤以下。除降本之外,三大“千万猪王”都在加大力度扩宽产业。例如牧原持续提升屠宰产能,温氏宣布未来几年每年将投入50亿元到养殖食品产业,带动上下游优质产业入驻,以强镇兴村富民产业牵引县域、镇域经济发展。新希望则发挥特长,将赌注押在食品端的发展上,其2022年食品板块收入突破100亿,并实现1.7亿的利润,未来更是计划打造出2个单品突破10亿、3个单品达到5亿左右、5~8个单品达到1亿以上。这些龙头企业扩展赛道,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看到生猪产业的利润空间有限,并且未来更有可能持续降低!生猪利润持续降低2022年延续以来的低猪价,让很多人的信心受到打击,对于“增效降本”也更加渴望与焦虑。因为放眼2023年,其实一切也没有那么乐观。一方面,生猪产业的产能已实现大幅增长,如温氏、新希望出栏量也超千万头,温氏2023甚至有可能冲到2000万头以上!还有正邦、傲农、大北农、天邦、中粮家佳康等猪企出栏在400万头以上,唐人神、天康生物、金新农等猪企的出栏量级也升至百万以上。总体来看,2022年末全国存栏生猪4.53亿头,比2021年还高出0.7%。另一方面,尽管大家都在盼望2023年“消费回暖”,但事实真相是猪肉消费上升的空间并不大!因为2022年的消费并不疲软,甚至还比较不错。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全年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同比提升6.7%。一个人一年吃掉约54斤肉,平均每个月大约吃4.5斤肉,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实际上还有老人、小孩的猪肉消耗量相对较少,因此青壮年消耗的肉并不少。2023年通过猪肉消费来抬高猪价,幅度会十分有限!因此,无论是从供应还是消费来看,猪价行情都不容乐观。更何况,2022年过剩的产能还在挤压2023年的生猪市场。据机构测算,2022年10月-11月二次育肥导致的生猪后置产能剩余约58.68万头。这会在短期影响猪价走低,但是短期的生猪又有一部分会往后压栏,使得后续价格上涨缓慢。正因为可以预见未来行情不佳,各大猪企们才更拼命的在“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盈利渠道”上发力,但问题是随着他们不断的内卷,又容易将生猪产业原本不高的利润稀释到其他板块(如屠宰、食品),最终加速生猪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2021年大北农500强排第几?
知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联合过硬研究院发布了“2021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大北农集团以100亿~300亿的品牌价值榜上有名,排名第343位。
榜单发布的同时,GYbrand与过硬研究院还就榜单进行了解读分析,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包括大北农在内的生猪养殖企业,其品牌价值在近几年增长势头强劲!
今年猪肉价格能涨到多少?会涨到吃不起的程度吗?看专家怎么说?
其实猪肉价格走势是可以通过生猪价格走势进行推测的,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生猪价格已经是10连涨了,随着各地猪价的不断上涨,目前已经有12个地区生猪价格成功破10,还有省份达到了11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又一次突破11元,这种生猪价格下的猪肉价格自然便宜不了,而且猪肉价格势必会追随生猪价格继续上涨。
今年猪肉价格能涨到多少?有人说2019年下半年猪肉将会吃不起,是真的吗?理性分析2019年乃至2020年我国的猪肉价格都便宜不了,现在很多地方的猪肉价格已经上涨到了20元左右,白条肉的价格也已经达到了十七八块钱一斤,而且后续这个价格极有可能越来越高,想再一次下降是比较困难的。
此前有专家预测认为后续猪肉价格将会上涨到25元左右,虽然看起来比较贵,但是距离吃不起还是有差距的。2018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接近40公斤,若猪肉价格涨到50元/公斤,那一年在猪肉上的花费就是2000元,这个钱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可以承担的。
1、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下跌
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下跌,据此前有关媒体报道,多数地区的生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均达到了50%左右,最高的甚至达到了80%。而且现在猪瘟疫情依然不稳定有地区还在发生,这势必会导致我国的生猪存栏量的进一步下跌。
2、存栏量恢复困难
虽然生猪价格好了,也有成功复产的案例,但是因为猪瘟的缘故,多数养殖户不敢轻易复产,因为相比复养成功的复养失败的案例更多。而且现在生猪存栏不足,短时间之内也难以有大量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的补充,所以我国生猪存栏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这将导致猪肉高价长时间维持。
3、消费者消费逐渐回暖
随着人们对非洲猪瘟认识越来越深人,消费者对病毒的恐慌也在逐渐解除,消费量会逐渐回暖,而这将成为猪肉高价的有利支撑。
编辑 网络宣传部
(来源:头条号果然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
不要对非洲猪瘟过于恐慌,非瘟没有让猪灭绝!
2019年7月15日全国生猪价格汇总!(猪价涨幅趋缓,东北猪价再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正邦集团一共有多少个分公司?
事实上,目前市场已经出现行业转向的论调。东方证券研究员张斌梅就指出,从3月月报来看,、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大北农、、金新农的商品猪销售均价均环比回落。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生猪生产已出现转折性积极变化,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回升。据中国**网,2020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至2105万头,同比减少2%,环比增加。至此,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5个月回升。 再看正邦科技报表及其他数据的时候,随便看到了正邦科技前几天发布的定向增发公告。说到此类公告,其实很多投资者都不太注意,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沪深两市近四千家上市,每天发布的各类报告无数,我们老百姓没有精力去研读每份报告的,对于很多投资者言,即便是自己持有关注的上市发公告,许也未必去看吧。 相反,去年国内规模猪场的产能却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年报披露,正邦科技、等10家养猪上市总出栏量的市场占有率2019年已提升至,产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正邦科技也表示,结合饲料、养殖一体化生产优势,春节前各下属生猪养殖场及服务部饲料备货在40天左右,养殖场目前饲料供应充足。 从个股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数据显示,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为斯达半导、南京证券、中国平安、正邦科技、永辉超市,均吸引了超过5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上市以来还未开板的斯达半导吸引了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 市场热点方面:新基建持续强势,政策利好新基建,特高压板块全天领涨,智慧能源、中国西电、平高电气等十余股涨停。大消费概念盘中崛起,走强,大北农、正邦科技、得力斯、傲农生物等多股涨停;白酒概念全天单边拉升,山西汾酒、顺鑫农业涨停,古井贡酒、五粮液等涨逾6%;金融权重股发力走高,张家港行、南京证券拉升封板,中信建投、浙商证券均一度涨停;病毒防治、网红持续强势,克劳斯7连板,星期六4连板; 具体来看,正邦科技全资子江西正邦畜牧发展以不超过6.66亿元的自有资金,参与设立广东邦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该基金的LP;浙江东方拟出资不超过2.7亿元人民币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杭州鸿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总规模拟不低于6亿元,基金运营期为5年(其中投资期三年,退出期两年)。 业绩方面,机构评级买入个股中,有61股已经公布了年度业绩,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一创业,年度业绩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较高的还有皖维高新、杰瑞股份等,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有29股已经公布了年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增幅较高的有正邦科技、会畅通、,增幅为、、。 猪肉板块预期中的大涨,可惜昨天卖了,板块龙头是正邦科技无疑,资金锁仓得厉害,新高上方无压力,看好,天邦这几天散户进太多了,主力难拉,要做的话推荐正邦科技 正邦科技从2004年通过收购原农业部定点一级种猪场“江西省养猪育种中心”介入生猪养殖业务以来,16年来一直专注于生猪养殖行业,具有丰富的生猪养殖经验和先发优势,正邦科技近几年来生猪出栏规模一直排在国内三名,后续有望向二名冲击。随着这几年跑马圈地的完成,将无惧竞争对手及新进入者的竞争。 正邦科技日晚间发布2019年年报,实现营收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9年,正邦科技拟每10股派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达亿元。同日,正邦科技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正邦科技的一季报发出后,多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原因很简单,2020年生猪整体供应依然偏紧,行业属于高景气的时候,正邦科技2020年一季报亮点也颇为明显:均重和价格造就了正邦科技比较优异的一季度的出栏。
东北农业股有哪些?
1、目前,在中国股市中,东北农业股主要有:华润生化600893、ST英教600672、北大荒 600598、吉林森工、通葡股份、獐子岛、沈阳机床000410、顺鑫农业000860、丰乐种业、大北农002385、金健米业600127等2、东北农业股票是按板块来分类的。股票板块的特征有的可能是地理上的,例如“江苏板块”、“浦东板块”;有的可能是业绩上的,如“绩优板块”;有的可能是上市公司经营行为方面的,如“购并板块”;还有的是行业分类方面的,如“钢铁板块”、“科技板块”、“金融板块”、“房地产板块”等,不一而足。总之,几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板块的名称,只要这一名称能成为股市炒作的题材。
我的000514被套成本价格8,9请问多会才能涨到10元
每个一年两年的很难收复10元了!应该割肉,找近期热门补回来!
大北农还能买入吗,该怎么操作
这个股票现在绝对不能买进
002385大北农是绩优股还是垃圾股?会受到注册制的影响吗?
002385大北农总体应该是绩优股,2010年发行新股,当时总股本为4.008亿,2011年分红10转10股派3元(含税),2012年分红10转9.989711股派1.798148元(含税)。经过两次高额送股,现在总股本为16亿股。大北农业绩也不错,股本增加3倍,现在动态市盈率为37.62倍。大北农股本快速扩张,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时期,现在进入稳定休整时期。注册制是对发行新股而言,大北农不会受到注册制的影响。股市涨跌有其内在的规律,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大北农本轮行情涨得少,和股本快速扩张有关,盘子大了,发展后劲不足。这次回调和大盘热点转换,权重股启动,中小市值股票全线调整有关。
抓紧备货!豆粕涨到4920元/吨,饲料又涨100~200元/吨!海大、新希望、大北农…
进入9月份,饲料行业仍然涨涨不休。水产饲料涨幅100-200元/吨,上涨的饲料品种包括加州鲈料、普通颗粒料、膨化料、特水料及虾蟹料等。相比水产板块,畜禽板块这一波涨的动作更为整齐,新希望、安佑等多家饲企已经宣布涨价,在内,涨幅50-200元/吨。
9月最新最全涨价信息
进入9月份,饲料行业仍然涨涨不休。水产饲料涨幅100-200元/吨,上涨的饲料品种包括加州鲈料、普通颗粒料、膨化料、特水料及虾蟹料等。相比水产板块,畜禽板块这一波涨的动作更为整齐,新希望、安佑等多家饲企已经宣布涨价,在内,涨幅50-200元/吨。
了解养猪最新信息,关注“农典云”和“为猪”!
『关注为猪 17weizhu.com 一起养好猪
大姜从现在起能涨到几元钱?
目前新姜从姜农哪里收是4元一斤,清洗加工后库存,当然有上市的,目前上市的1线城市在11-13左右,2线的在6.5-9块,其他的在5-8块,当然姜的质量是有差距的一分价钱一分货。预计2014年姜的整体价格在9-14元,会持续到2014年10月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