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排名前十名(没了货基惨不忍睹!2017年公募基金规模最新排名,前十名终极大洗牌!("虚胖"的竟有这么多))
没了货基惨不忍睹!2017年公募基金规模最新排名,前十名终极大洗牌!("虚胖"的竟有这么多)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最新公募基金规模数据重磅出炉,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易方达、华夏、嘉实、中银、博时、南方、汇添富、广发、招商、建信等公募基金公司位居非货基规模前10名,非货基规模分别在1400亿元至2900亿元之间。而从货基规模对公司总规模贡献来看,行业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的公司货基占比高达9成以上,有的公司却没有发行货币基金。
易方达、华夏、嘉实位居非货基规模前三甲
天相投顾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排除货币基金后,各家公司规模排名重新洗牌。
其中,易方达、华夏、嘉实、中银、博时、南方基金等6家公募非货基规模超过2000亿元,位于非货基规模的第一梯队;汇添富、广发、招商等8家公募非货基规模超过1000亿元,位于规模排名第二梯队;昔日规模冠军天弘基金在排除货基规模后,年末规模仅剩243.55亿元,从往日规模头名滑落至第48位,位居非货基规模排名中上游位置。
从非货基规模具体排名看,易方达基金以2879.11亿元规模位居公募基金首位,同比去年规模增长13.38%;华夏基金以2474.61亿元位居次席,同比增幅为11.15%;嘉实基金则以2400.98亿元规模紧随其后。
中银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3家公募公司基金规模也在2000亿元以上,分列位列非货基规模排名4-6位;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农银汇理基金等8家规模在1000-2000亿元的公募基金分列7-14位。
排除货基规模后,千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家数仅剩14家;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的公募为60家;百亿元规模以下的公募基金公司则多达47家。
表1:非货基规模总榜单(数据来源:天相投顾)
货基“冰火两重天”:
有的规模占比超9成 有的无货基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121家具有公募资格的公募及资管公司合计规模为11.59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6.75万亿元,占比为58.26%。
从货基规模占比来看,新沃基金、天弘基金、人保资产等11家公司的货基规模在公司总规模占比超过90%。让市场略超预期的是天弘基金在货基规模占比上并非首位,次新公募基金新沃基金总规模为42.21亿元,其中新沃通宝货币基金单只产品规模为41.75亿元,货基占比以98.9%的比例高居首位;余额宝单只基金规模为1.58万亿元,加上天弘基金旗下天弘云商宝、天弘现金、天弘增益宝、天弘弘运宝等货基产品,天弘基金货基总规模为1.76万亿元,以98.6%的占比位居次席。
中航基金、先锋基金、嘉合基金等次新公募基金公司的货基占比也皆在9成以上,而从公司产品布*的策略看,稳健类产品确为次新公司优先布*的重点,也体现了货基对公募基金公司规模的贡献。
除了货基规模占比较高的公司,也有部分公司并没有成立货币基金。从数据来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东海基金、南华基金等8家公司货基规模为0,而从产品信息看,这8家公司旗下并没有货币基金。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公募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上表示,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导公募基金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更为全面、主动地发挥机构投资者功能,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基金评价机构应进一步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转而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投资者及相关方更为理性、客观的看待规模排名,突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对于财富增长的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货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新成立货币基金的难度加大,而相对擅长权益类投资的公募基金及其他有公募资格的券商则更倾向于重点布*权益基金,加之对股东背景、投研相对优势的考虑,有的公司则可能并不布*货币基金。
表2:货基规模占比(数据来源:天相投顾)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目前我国十大基金公司都是谁拉?
同问。。。
中国公募TOP10基金名单
昨天看到朋友圈,纷纷在转一篇叫做睿远基金陈光明内部演讲的文章——
一看到这,我是很诧异的,因为那篇文章似曾相识,文章中写到:
经过询问睿远基金的小伙伴,果然,这是2018年底的旧文,不知哪个好事者翻出,再度发一遍,又遭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是陈光明最新的发言,纷纷转发,成为10万加。
我觉得这个10万加反映了两个问题:
第一、资本圈的人并不专业,包括很多投资机构的人,不会辨别文章的新旧。
第二、陈光明作为公募大佬,影响力还是很强的,随便一篇旧文都能达到10万加的点击量。
这更反映出一个问题,尽管目前国内有149家基金公司,4000多只基金,但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优秀的基金还是很稀缺的。
正因为好的管理人太少了,当市场公认的明星基金经理发言的时候,市场关注度热烈。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最优秀的公募基金是哪个?
相信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我今天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标准是我自己设计的,较为主观,只代表个人观点。
我从三个角度来找到业内最认可的基金。
第一、机构投资者认可
一般来说,包括险资、社保等机构客户对公募基金来说非常重要,机构持有规模差不多占据公募的半壁江山。
因此,机构占比越高,说明机构越看好这只基金。
从基金半年报,可以找到这样的数据,从比例最高的前17个基金中,个人比较看好的有:
中欧行业成长混合、融通行业景气、工银文体、泓德远见、交银新成长、银华中小盘、汇添富价值精选、易方达蓝筹精选、中欧新蓝筹、景顺长城优选、鹏华新兴产业。
第二、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认可
截至2020年6月30日,140家基金公司员工自购旗下基金的金额合计达到65.71亿元。
因此,尽管每只基金销售的时候,基金公司都大量宣传基金经理卖点,但在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更认可哪个基金经理呢?
嘴炮再多,不敌真金白银,这是很有内涵的数据。
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基金公司数据,只统计购买额在800万以上的基金。
先来看基金老大易方达,尽管有所谓易方达三剑客的说法,但真相告诉我们,在易方达内部,就是张坤一家独大,易方达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都是张坤的,分别是3600万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和2776万的易方达中小盘。
富国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是朱少醒的富国天惠,买了2948万。
泓德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是邬传雁管理的泓德臻远和泓德远见,都买了1000万以上。
汇添富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是汇添富养老2030三年和雷鸣的汇添富蓝筹稳健,考虑到汇添富养老的新基金性质,相比较之下内部员工似乎更看好雷鸣。
嘉实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是归凯的嘉实新兴产业。
鹏华基金的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权益基金是梁浩的鹏华新兴产业。
睿远基金的员工一看就很有钱,买的最多的是傅鹏博的睿远成长价值,4400多万。第二多的是赵枫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内部员工买了3600万。
兴证全球的员工也有钱,买的最多的是谢治宇的兴全合润,7000多万,第二多的是董承非得兴全趋势,4700万。
我曾经说,在市场上无法找到兴全合润的替代品,因为这样选股精准、配置均衡、长短皆优的基金,根本就是少有的,这下你明白了,连兴全的内部员工想法都和我一样!
银华基金双子星闪耀,内部员工买的最多的是刘辉的银华内需精选和李晓星的银华心怡,两人都是消费+科技的风格,若说不一样,刘辉配猪肉农业多,李晓星配新能源消费电子多。
信达澳银的内部员工,对冯明远是真爱,买的最多的是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有粉丝问,冯明远那么多基金,为什么仓都加满厚雪长投组合,会去配信达澳银新能源,这下你明白了?
第三、限购
众所周知,好东西都是限购的,不怎么样的当下哭着喊着叫你买。
在前面介绍的基金中,限购的有:
睿远成长价值每天1000元。
兴全合润每天2万元。
富国天惠每天30万元。
鹏华新兴产业每天200万元
上面的基金,基本全部超过15%的年化收益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会把内部员工、限购等因素增加权重,那么,得到中国公募TOP10基金名单。
特别声明,本名单顺序不以字母排序,一定程度反映个人偏好,以我为准,非常主观:
分别是:
第一名、兴全合润
评价:兴全合润是我认为中国公募的TOP1,选股精准、攻防兼备、长短领先,我在市场找不到它的替代品。
第二名、富国天惠
评价:朱少醒15年20倍,一生只爱一公司,一生只管一基金,朱少醒已是传奇。
第三名、睿远成长价值
评价:资深老将,影响力无需多言,傅鹏博证券从业经验28年,基金管理经验11年。
第四名、易方达蓝筹精选
评价:182亿规模的基金,在张坤管理下进退自如、收益领先,这是非常难得的,张坤深度价值投资、只买成长龙头的风格一览无余。
第五名、银华心怡
评价:银华心怡和银华中小盘的区别,是它可以投资港股。李晓星的偶像是韩国天才棋手李昌镐,不得贪胜、重视胜率是他投资的核心思路。五年时间脱颖而出,并非偶然。
第六名、嘉实新兴产业
评价:根据海通证券排名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归凯管理的嘉实新兴产业基金排名主动股票型基金近五年业绩第1。
归凯将自己定位为"成长风格的价值投资者",他看重长期有成长想象力的好生意和好公司,希望能够投资到有未来的伟大公司。
第七名、泓德远见
评价:邬传雁是保险背景,行业分散、持股集中,换手率低,属于精选个股、长期投资,陪伴公司成长的基金经理。
邬传雁的代表作是泓德远见回报,2015年成立以来任职回报188.24%,年化回报超过20%。
第八名、中欧行业成长混合
评价:我研究过王培,写过王培的文章,而在那之后我就把他的基金加入了我的基金组合,作为第一重仓持有。
而王培的中欧行业成长混合,机构占比是中国公募最高的,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综合来说,我认为王培是低调内敛的风格、选出高质量股票、行业均衡分散、重仓股分散、注重长期回报,是有大格*的、也是公募市场比较稀缺的,所以得到一致的看好。
第九名、鹏华新兴产业
评价:梁浩我研究过,而在研究之后,我组合配置了梁浩的鹏华价值驱动,至今收益良好。
鹏华新兴产业是梁浩的代表作,梁浩的风格是寻找新兴产业的成长股,特别擅长自下而上,发现细分市场增速快的隐形冠军公司。
第十名、信达澳银新能源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配信达澳银新能源,我想,该基金近期的表现,应该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很多人看不懂冯明远的风格,这就和很多人看不懂我的基金组合,为什么要搞20个基金那么分散。
这样做的目的是胜率,只要我的选股框架、基金框架是正确的、选出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基金,自然可以在以后游刃有余,攻防兼备,而回避了高度集中持仓带来的风险回撤问题。
所以,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TOP10公募基金名单:兴全合润、富国天惠、睿远成长、易方达蓝筹精选、银华心怡、嘉实新兴产业、泓德远见、中欧行业成长、鹏华新兴产业、信达澳银新能源。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是你心中最优秀的基金呢,欢迎来留言。
2016年公募基金业绩排名
各位基友,提前祝2017年元旦快乐!
2016年第一天,基民甲在凌晨赶出2015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单,2016年最后一天,基民甲又在赶制2016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单。这就是甲甲的命啊!命啊!命啊!
今年的业绩榜单有点难,主要是赎回费影响了部分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真实业绩,基民甲尽量剔除了这类基金,但难免有漏网之基,另外,所有排名都以A类,B、C、D……这些类别份额都不参与排名吧。
另外,QDII基金净值日期截止12月29日,只将人民币计价的QDII纳入排名,请谅解。
2016年公募基金收益前十名
2016年QDII是最大赢家,前十名占了9个位置,博时黄金ETF替国内基金挣了一口气,成为前十中唯一一只非QDII基金。中银标普全球精选如愿拿到年度冠军(12月30日净值涨幅被第二名超越概率较小),华宝兴业标普油气的表现也给基友留下深刻印象,11月30日曾创下11.02%的涨幅。
另外,有些榜单前十名还包括兴业聚利(001272),甲甲对此基存保留意见,虽然此基未出现净值一夜暴涨的情况,但在年初熔断时,此基不跌反升,令人疑惑。而根据一季度,兴业聚利一季度被赎回3.3亿份,而年初总份额才2.8亿份,很难不让甲甲猜测熔断期间的涨幅是由于赎回费的贡献,因此剔除。
股票型基金收益前十名
股票型基金收益最后十名
圆信永丰优加生活最终成为新晋年度股票基金冠军。排名前十的股票型基金,有5只是2015年四季度成立,应该说占了点“轻仓上阵”的优势。优秀的业绩在2017年能否延续,这要打个问号。
股票型基金后十名充分反映了2016年A股的现状——2014年、2015年大火的TMT等板块“歇菜”,因此也拖累这些传媒、计算机主题基金。
混合型基金收益前十名
混合型基金收益最后十名
混合基金收益前十名比较难整理,有太多以赎回费收入干扰排名的基金。一一剔除后,最终天弘永定成长成为混合基金冠军。此基甲甲在前11月的盘点中提到过,2008年成立,在今年1月份熔断期间也有较大的亏损,不过最终还是实现了17%的年内回报,应该说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贡献较大。另外,混合基金前十名中,有4只是去年12月成立,应该说运气成份贡献较大——躲开了年初大跌。
近期在舆论火上烤的大成消费主题终于能松一口气,平安大华新鑫先锋A最终以垫底的业绩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去年冠军易方达新兴成长今年倒数第七,上半年传闻拿了6000万年终奖的宋昆,不知道明年奖金有多少?o(╯□╰)o
债券型基金收益前十名
债券型基金收益最后十名
2016年可转债基金依然垫底——年初的熔断让这些基金一整年都翻不过身来。今年债券基金整体收益都不高,冠军新华惠鑫分级年度总收益8.36%,而去年债基冠军成绩是33.3%。
QDII基金收益前十名
QDII基金收益最后十名
QDII基金是今年的最大赢家,以人民币计价的QDII还享受了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品种来看,表现有所分化。石油等资源主题优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主题;美股QDII整体优于亚洲QDII。以人民币计价的QDII还整体享受了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
货币基金收益前十名
短期理财债基收益前十名
货币基金与短期理财债基投资标的十分相似,就放在一起看了。
2016年货币基金收益继续下滑,90%的基友今年全年货基收益可能没有超过3%。A类份额平均收益仅2.07%,是近6年来(2011年以来)货基收益最低的年份(2010年仅1.78%),也是货币基金诞生13年以来,收益倒数第4差的年份(另外三个年份分别是2006、2009年和2010年)。
资金管理公司排名前十名?
1、天弘基金
天弘基金是2004年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13年其推出的余额宝改变了整个基金行业的新业态,现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只基金,其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由华夏证券、北京证券和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是全国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管理基金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成立多年以来,公司的综合实力一直稳居行业前三。
3、易方达基金
谁是中国十大金牌基金公司?
2007年度十大优秀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百亿,是近年来发展最快,表现最好的基金公司之一,在展恒2006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评比中排名第一。广发基金公司广发上半年的平均收益是最高的,广发小盘半年收益达到90.69%,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二,而广发聚丰、广发聚富、广发稳健增长半年的收益率也都超过了70%,可以说是全面丰收,相对来说,广发旗下基金的风险指标稍微偏高,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仍然是很高的,在整个上半年的行情中属于先知先觉者。下半年的洪都航空事件给公司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由于前期积累了较高的升幅,公司总体业绩仍很优异。国泰基金公司国泰是上半年综合业绩排名第三的基金公司,国泰金鹰增长和国泰金马稳健在展恒评级中都为五星级,国泰金龙精选也被评为四星级,这三支基金上半年的回报都超过了50%,国泰旗下的基金给人的最深感受就是稳健,这个跟国泰的投资理念是有关系的。富国基金公司富国天益价值不仅是2005年的明星,今年的业绩也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上半年的收益达到了77.4%,富国天利增长自成立以来的收益也达到了28.3%,上半年的收益为17.98%。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中美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有着相当强大的研究实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旗下的景顺内需增长基金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超过80%,另三只基金,景顺鼎益、景顺优选股票、景顺动力平衡半年收益也都超过了60%,整体表现比较均衡,景顺动力平衡基金11月15日的分红公告也刷新了国内单只基金单次分红的最高记录。长盛基金公司长盛在上半年的整体业绩排名第六,其中长盛债券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收益为31.9%,上半年的收益率为16.7%,这两项指标在债券型基金中都是排名前三的,总体来说,长盛旗下的基金收益和风险指标都属于中等,会比较适合较中庸的投资者,加入到投资组合中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鹏华基金公司鹏华中国50上半年的收益率为70%,也是展恒评级为五星的基金,鹏华行业成长和普天收益基金的上半年回报率都超过了60%,对于三、四季度的走势,鹏华认为可能会出现大幅的震荡,未来是可以非常乐观的,其中看好的行业为消费相关的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类的个股以及行业领先的制造业。华夏基金公司公司目前管理着4只封闭式基金、10只开放式基金、1只亚洲债券基金和多个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组合,是国内管理基金数目最多、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夏基金公司的综合业绩排名第八,华夏大盘精选这只明星基金上半年的收益率达到了91.4%,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同时他的VaR值只有7.73%,另外,华夏成长、华夏回报、华夏红利增长上半年的收益率也都超过了60%。大成基金公司大成精选增值上半年的收益为90.2%,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三,但是相对来说风险偏高,大成旗下的基金收益都属于中上水平,但是风险指标都偏高一些,大成货币收益1.04%,在货币型基金中排第一。大成基金公司比较关注的行业是消费类,自主创新和资源类。易方达基金公司易方达策略成长的上半年收益为74.5%,单从收益上说不是特别高,但是风险指标很低,易方达策略成长和易方达平稳增长自成立以来的收益都超过了100%,体现了易方达基金公司获取持续回报的能力。
十大基金公司哪十大?
当前中国十大基金公司分别是:天弘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公司、建信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汇添富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公司等。
当前中国实力最强的基金公司是天弘基金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天弘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12039.42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一。其实,天弘基金公司以前的实力一般,不过余额宝出来以后,天弘基金公司就崛起了,现在基金规模越来越大。
请问目前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最好的是哪几家?
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为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广发、大成、银华、华安、富国,与2010年12月31日相比,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前十名的基金公司没有大的变化。
中国基金十大排行是哪些?
目前很多人都比较喜欢投资,用闲钱投资,可以获得更多收益,改善生活,基金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很多人都会选择投资基金,比较安全而高效,国内也有很多家比较专业的基金公司,但是哪一家基金公司比较好呢?投资基金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大家需要谨慎。
中国2018十大基金公司排行榜
1、广发基金
2、汇添富基金
3、平安基金
4、永赢基金
5、民生加银基金
6、工银瑞信基金
7、交银施罗德基金
8、银华基金
9、中银基金
10、中加基金
2022年公募基金前三季度排名?
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占据前三,不过在规模上均有较大降幅,其中招商银行下滑804亿元,为6291亿元,蚂蚁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滑827亿元,为5673亿元。整体上来看,银行依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重要位置,股混保有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银行有9家,截止到三季度,该项目数据占总体比率为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