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怎么样?(一年来为什么复星医*股票怎么差劲?)
一年来为什么复星医*股票怎么差劲?
去年7月份见顶趋势逆转至今,仍无见低迹象,等见底我通知你,一起炒底。
股听践事儿评输铁票600196最近会怎么样?
医*股前期经过炒作后,机会不会太大,而且196除权之后横盘资金连续流出,近期成交量连续缩量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投资者要注意的是近期经济数据不太理想,会导致市场短期会震荡,操作上难度加大,宜轻仓或空仓观望,短期196很难有行情
上海复星医*集团怎么样?
上海复星医*集团是2006-09-30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集团。上海复星医*集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3100000120060013,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上海复星医*集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复星医*集团更多信息和资讯。
复星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的,上海复星医*集团。据了解,bnt新冠疫苗是由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研发的。从技术路线来看,该款属于mRNA技术新冠疫苗。公开资料显示,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是一家德国知名*企。而上海复星医*集团获得该款新冠疫苗的大中华代理权。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12日在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生产、销售:轴承及配件、汽车零配件等。法定代表人:张峰成立时间:1999-11-12注册资本:26312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30624000040168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地址:新昌县七星街道泰坦大道199号
套现百亿,不断割肉……复星医*怎么了?
9月1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公司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本轮减持后,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低于5%。
而就在不久前,9月14日晚间,复星医*发布了一则减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复星医*股票,按照9月14日33.76元/股的价格来算的话,此次复星又套现了约1.33亿。
九月份以来,复星系密集减持套现,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份上半月,复星系公司便接连宣布6笔减持计划。
年初算起,复星系减持了海南矿业、青岛啤酒、中山公用以及泰和科技等公司。粗略统计,复星系年初至今已从上市公司方面套现超100亿元。
追着风口也没飞起来
GuideView
上市24年,复星医*靠着并购“买买买”不断扩张,维持着规模和业绩。
新冠疫情以来,更是靠着mRNA新冠疫苗股价一路大涨,市值一度达到2000亿。
然而复必泰在内地市场迟迟未获批复,新冠疫苗的红利期也已经进入末期,而复星医*的股价也已经持续下跌超过一年。
9月2日,复星医*发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的A股,以当天收盘价计算,约套现32.20亿元。这也是上市以来,复兴医*作为控股股东的首次主动减持。
在该公告发布后,复星医*的股价不断走低。
需要知道,过去十年间,复星高科技曾六度增持复星医*,合计总金额约27亿元,复星医*在“复星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020年新冠来袭,复星医*斥资3.26亿元买入约158万股德国生物公司BioNTech股票,另一方面与BioNTech合作开发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
图片来源:**新闻
搭上疫情的顺风车,BioNTech股票股价大涨,2021年为复星医*带来超22亿元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复星医*也借“新冠疫苗概念股”的东风股价一路飙升。
没成想,复必泰仅在中国港、澳、台三地上市,内地获批杳无音讯。就此,复星医*彻底错过了新冠的风口。
从CAR-T疗法再到新冠,“风口追随者”复星医*已经对准了下一个目标:国产新冠治疗*物。
去年7月,复星医*与开拓*业签订新冠口服*普克鲁胺商业化销售的相关合作协议;今年7月又与真实生物订立协议,获其阿兹夫定片独家商业化等合作权益。
不过现在看来,复星医*虽然“押对了宝”,阿兹夫定片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被纳入2022年医保*品目录,但其股价的跌势还是一如从前。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郭广昌的传奇人生
GuideView
1967年,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1985年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2年,25岁的郭广昌果断放弃出国留学,与校友梁信军共同出资3.8万元创业,成立一家小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1993年,靠着这家小公司,郭广昌赚得了人生第一个百万。也是这一年,郭广昌开始进军地产和生物医*。
1998年7月,复星医*,成功登陆A股市场,募资3.5亿元。随后便是“一年百万、两年千万、三年一个亿”的、属于郭广昌的造富神话。
2007年,郭广昌登上了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身家达362.3亿元,成为上海新首富。
复星系,缺钱了?
GuideView
据复星国际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国际流动性资产为3787.8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709.0亿元,合计8496.8亿元;流动负债合计3754.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757.6亿元,合计6511.6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项下,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高达1236.9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到人民币则为176.5亿元,报告期内平均债务成本为4.50%。
此外复星高科公司债券中期报告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末,复星国际所有权受到限制资产(抵质押)账面金额为人民币888.57亿元。
前前后后6500亿债务压顶,复星系频频进行资产变现,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2.86亿元,热衷“买买买”的复星系也不得不走上”卖卖卖“的道路了。
近年来,复星系已通过减持套现和定增募资获得约百亿元。
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GuideView
走投资并购模式的复星医*,已经基本实现了无死角的产业布*,从抗感染*、胃病*、抗结核*物、疫苗、仿制*到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器械赛道,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制*板块,复星医*有六大核心产品,分别为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抗感染核心产品、代谢及消化系统核心产品、心血管系统核心产品、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原料*和中间体核心产品。
近两年,复星医*将重点重新放到创新*上,财务表现上来看,复星医*在制*板块的主要业绩的主要贡献,还是来自仿制*与化*。
目前,复星医*共有2个创新*(适应症)、10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美国获批上市;1个创新*(适应症)、18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申报上市;14个创新*(适应症)、9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在新冠疫苗“押宝”失败后,复星医*始终是增收不增利,不过医美版块倒是前景可观。
复星医*于2013年收购了全球能源医疗美容设备企业Alma,布*了能量仪器、注射填充、美容牙科、个人护理等细分领域,同时目前还在做肉毒毒素注射相关的布*。
总结
9月16日,彭博社的一篇关于“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报道掀起复星风波的“第一浪”。对此郭广昌坐镇指挥,复星方面高调反击。
其回应为,起诉彭博社、深夜紧急辟谣、报案,严正声明称遭受恶意做空、中伤、造谣,此外,复星高层还火速拜会了北京国资委等。
显然,被控股股东减持可能不会触及复星医*的根本,问题的核心在于,复星系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如何让创新产品放量,摆脱新冠产品依赖?
制作策划
策划:雯山 / 审核校对:chem、拂兰
撰写编辑:雯山/ 封面图来源:网络
参考来源
[1] https://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2-09-03/600196_20220903_1_FCjav7R3.pdf
[2]https://www.fosunpharma.com/Upload/File/202208/9ce59f110d1b4280825c9071414372f0.pdf
[3]https://xueqiu.com/9252950692/229942287?share_type=weixin&data_type=link&data_model=sd&fix_uid=5771750451
[4]复星医*2022半年报、2021年财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参考文献如上,如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如需转载,请邮箱zgh@guidechem.com联系我们。
复星医*的愿景使命
我们的愿景全球主流医*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我们的使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高效运营、管理和投资行业优秀企业,以成为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领导性公司。
复星医*去年净利润超47亿元,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上式弦损愿批速攻核换紧-
在3月23日举行的业绩沟通会上,复星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表示,围绕疫情防控需求,复星医*将加快抗疫相关产品的科技创新,保障抗疫物资和战略产品供应。未来将继续围绕未满足需求的治疗领域积极布*新技术和产品,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和深度孵化等合作模式,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落地。汉利康营收达16.9亿元,战略布*mRNA领域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投入,近三年来,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等多个品种获批上市并放量销售,复星医*的创新研发加速落地,推动业绩可持续增长。2021年度,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业务中收入占比超过25%,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从治疗领域来看,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抗感染两大领域的核心产品2021年营收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23%,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欣贡献较大。其中,复星医*自研产品汉利康2021年实现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125.33%;汉曲优、苏可欣2021年分别实现收入9.30亿元和4.26亿元。受益于米卡芬净、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以及上市新产品的贡献,报告期内,印度控股子公司GlandPharma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48%。报告期内,抗感染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19.54%,主要系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的收入贡献以及米卡芬净和美士灵(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的销售收入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复必泰在港澳台地区已累计接种超2200万剂。针对该疫苗在大陆的上市进展,复星医*董事长兼CEO吴以芳表示,还在审评审批中,没有更多消息可以分享。吴以芳提及,mRNA疫苗自新冠疫情发生后快速研发上市以来,为全世界抗疫做出贡献。该技术未来前景广阔,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有应用前景,也可能是下一阶段出成果最多的技术领域,甚至不排除是最核心的技术热点。“这个热点中国生物制*企业跟得很快,而且一些企业做得不错,核心技术应该可以很快突破,复星医*肯定也要布*,而且已经在做战略性布*。”吴以芳表示,复星医*希望利用mRNA技术平台,针对未被满足的疾病需求开发出更好的创新*。受集采等因素影响,复星医*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三大领域的核心产品营收均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4.82%、19.79%、19.5%。制*业务研发投入近45亿,同比增加两成多报告期内,复星医*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共计49.75亿元,同比增长24.28%。其中,制*业务板块的研发投入为44.86亿元,同比增长22.23%。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复星医*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创新*、抗体*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对创新研发项目的一体化管理,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落地。“国内生物医*行业内卷非常严重,在医院争夺临床资源的项目太多了,超出想象,同一个靶点的小分子*物,可能有二三十个企业在做研究,这种形式不应该持续。”吴以芳表示,中国生物制*企业应该有高质量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未来应该做的是first-in-class、best-in-class创新*,复星医*也在针对蕴含巨大未被满足需求的临床领域,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等进行布*和投入,面临的风险也很大。2022年1月及3月,复星医*产业先后获MPP许可生产,向全球约定区域的中低收入国家供应默沙东新冠口服*Molnupiravir及辉瑞新冠口服*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的仿制*和奈玛特韦/利托那韦(Ritonavir)组合,许可生产范围包括原料*及成品*。复星医*获得授权的仿制新冠口服*物何时可以开始供应?对此,吴以芳表示,按规定,复星医*需要进行工艺开发及相关验证后,按照严格的注册法规要求,通过审批才可以供应。“我们的供应链、质量体系、产能等,都已通过默沙东和辉瑞的相关认证。获批后,我们在亚非拉地区的队伍会参与到当地公立市场和私立市场,积极拓展可能的业务,把我们高质量、低成本、患者可负担的新冠治疗*物供应到这些低收入国家,对抗新冠疫情。”吴以芳说。约百名患者进行CAR-T治疗,未来产能过万奕凯达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021年8月,第二个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物序,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包含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的**患者。截至今年2月末,奕凯达已列入23个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过4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已达75家,已有约百名患者进入治疗流。吴以芳指出,惠民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从长远来看还是寻求纳入医保,让患者享受到更多医保支持。在CAR-T产能方面,吴以芳称,最的产能设计留有一定余地,能够满足近一两年的生产需求,第二个综合生产线正在建设中,第三产地也在规划中,希望尽快达到超万人的产能储备,保证未来CAR-T系列产品的供应。此外,复星凯特第二款CAR-T产品(FKC889)已于报告期内完成技术转移,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申请于2022年3月获国家*监*临床试验批准。校对柳宝庆
复星医*是怎么“买对了”BioNtech/辉瑞新冠疫苗?
图片由复星医*提供
记者|谢欣
编辑|许悦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星医*为什么天乙地刑晶天跌
复星医*的股价近期出现了连续下跌的走势,从79.19元大跌至58.2元,跌幅为26.5%,跌幅远远大于沪深三大指数,也大于沪深300指数近期的涨幅谨蚂尘。那么复星医*为什么股价会出现短期大跌,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问题呢?其实公司并没有什么问题,复星医*股价大跌的原因,就是因为股价大涨了。股市有涨,自然就有跌,短期出现了持续暴涨,那么涨不动后出现大跌就自然很正常,复星医*7月初的时候股价只有33元,到8月初的时候,股价已经涨到了79.19元,涨幅高达140%。短短一个月,股价上升了1.5倍。试想一下,如果复星医*股价没有出现暴涨,而只祥禅是稳步上涨至40元,那么现在复星医*的股价会大跌吗?肯定不会,因为现在复星的最新价依然有58.2元,假如按另一种方式走,现在40元的价格,就算上涨也没有58.2元高。所以,物闹涨跌同源,下跌的原因,就是因为上涨,因为过度上涨,因为过快上涨。那么高位买了复星医*的股民,肯定天天*这只股,*庄家,但是35元买入的,现在依然有巨大的盈利,所以说股票的盈亏,其实并不是股票的好坏决定,而是由股民自己决定的。大涨后就认为好,追高买入,大跌后就认为不好,边*边割。复星医*此轮上涨,主要是因为公司投资疫苗的消息刺激走高,同期生物医*板块都有明显的上涨,比如康泰生物等疫苗股,6月至7月都有大幅上涨。但近期生物医*板块整体走强,疫苗股成为调整的主要力量,智飞生物、康华生物(跌幅超过30%)等个股都有明显的下跌,复星医*作为之前领涨的龙头股之一,自然也会成为下跌重灾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