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每股净资产多少(上海石化的业绩好不好,估值是多少)

上海石化的业绩好不好,估值是多少

根据2015年8月24日申万宏源发布的预测结果计算,上海石化2015年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28元和1.82元。依照市场最新/收盘时动态市盈率20.80倍的市场估值水平计算,每股价值为5.82元;依照市场最新/收盘时市净率3.93倍的市场估值水平计算,每股价值为7.16元。

***石化的股票每股多少钱

***石化今天收盘价格是:11.09开盘价格:10.37最高价格:11.13最低价格:10.37今天放量大涨:7.57%

我国最早发行的股票是上海石化吗?

是的。

1. 上海石化股票发行早。

2. 上海石化成立于1972年,是***最早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其股票发行时间较早。

而深纺织成立于1984年,相对于上海石化而言,其股票发行时间较晚。

3. 上海石化作为***最早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其发行股票的时间较早,可能意味着其在市场上的经营历史更长,拥有更多的行业经验和资源。

这也可能使得上海石化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曾经的巨无霸再现牛股本色?——道达投资手记

看完达哥的文章,别忘记转发本文到朋友圈,以及点击文章右下角那朵【在看】的“花”!

93年买上海石化原始股票1000股,现在应值多少钱?

你是这么多年都没管,也没有去登记吗?

那中间的增发,你没参与,红利也没领?

好在这个股票没有进行过配股,也没有送股。

但你要找到登记机构补领红利,这么多年它累计每股发了接近12元的红利(税前)了。

现在每股价格11.38

你要是当初93年发行时买的,发行价3元,加上红利每股有23元多了。

1000股的市值11380,红利有大约12000,即使扣税也有接近1万的红利(因为税收变动过几次,你最好还是到登记机构查询准确的红利情况)

什么是每股净资产

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与股本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股本总额。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少。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x0dx0ax0dx0a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在公司中的权益。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在会计计算上,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总股数,即得到每股净资产。例如,上述公司净资产为15亿元,它的每股净资产值为1.5元(即15亿元/10亿股)。x0dx0ax0dx0a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x0dx0ax0dx0a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还以上述公司为例。其税后利润为2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100%)。

美股上海石化和沪市上海石化资产有什么不同

没有任何的不同,只是一样的,只是上市的地点不一样,每年根据不同交易所年报的报备材料不一样,***人寿,在***,***,***三地都有上市。

A股估值榜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上海石化目标价?

目标价是5元,是中石化下面最大的化工企业,属于大国企。它的股本为2.52元,现价为3.25元。上海石化是化工行业领头羊,他日的股价绝对高于5元。

那些分红大幅高于融资的公司(2022年成绩单)

Hello,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盘点2022年度的上市公司成绩单。同样,我们这次一起看一下那些累计分红金额大于融资金额的上市公司。

关于这些上市公司的排名,其实我在上一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以任何固定的指标或形式筛选出来的榜单,在面对市场这个超级复杂系统的面前,其实都是极其苍白无力的。

而我反复跟大家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当然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做这些都是没意义的,我们就是一条虫子。就如同我们人类祖先在千百年来锲而不舍地探索这个世界一样,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事情的表面,甚至可能仅仅是一个水中的倒影,但我们探索的脚步并不会在这种无力感面前稍有停歇。但大家同样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市场,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我们个人,我们这个群体,我们这个物种的渺小性,我们需要对“天”保持必要敬畏,什么“胜天半子”的说法我是从来不相信的。

而对于寻找那些分红大于融资的上市公司这个思路,我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是关于分红,我一直认为这是一家公司股东获利的主要形式之一,自股票这种事物诞生以来的第一性就是希望获得分红,而后续买卖交易同样是建基于这种收益权的预期之上。关于这一块,我在此前的节目已经说过多次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但有一个很多投资者比较纠结的点我觉得还是值得拿出来再说一说的,那就是关于现金分红的除权除息问题。很多投资者认为公司在发放现金股息后,相应的股价也要进行除息处理。这不就成了左手捣右手的游戏吗,这样的现金分红还有意义吗?

其实关于分红除权除息这件事,在两年前的一期节目中我已经比较详细回答过这个问题了,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回头看,我还是认为当时的逻辑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现金分红以后除权除息的逻辑在于,这家公司的其中一部分资产以现金红利的形式还给了股东。从道理上,我们所持有的每张股票所对应的资产份额必然是降低的。那么在交易规则上,就人为设定了这么一个规则,在除权除夕日会在前一日收盘价的基础上扣除掉现金分红的金额。

我一直认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小把戏。当然了,从维持市场稳定,避免出现大量分红套利的角度来考虑,这个规则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我们投资者真的理解并认同“股票不是一张被炒来炒去的纸片,也不是交易所分配的一串代码,股票是生意的股权”这个核心逻辑,我们就不会去为了这点规则上的小把戏去操心了。

还是用回当时我举出的那个例子,你有一套房产,原来是用于出租,每月能收到1万元的租金。但你预计房地产市场的红火可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所以决定要把这套房产对外转让。这套房产的出售价格应该如何确定呢,你会因为本月收取了租金收入,而会对房产的出售价格进行调整吗?

而事实上,在我们市场上又有多少股票的交易价格是是按每股净资产来确定,又或者是以净资产为基础进行估价的呢?而在我们的市场里是哪家公司所拥有的净资产越多股价就越高吗?甚至过分点说,我们在这个市场里面的出价有参考每股净资产吗?

我想,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生意的价值都取决于这门生意未来能够赚回多少钱。至于店里原来的那些桌椅板凳不是说不值钱,但肯定不是投资者要考虑的最核心因素了。

而关于留存收益再投资的问题,其实与我们前面说到的并不矛盾。如果公司有好的投资方向,每留存一美元的留存收益,可以创造出一美元以上的价值,那么公司作出不分红的选择,我认为那完全没问题。但如果公司仅留存一部分收益就可以维持再生产,甚至是可以维持良性的增长了,那么把剩余的资金还给股东,我认为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我刚才说到的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我在此前的节目中提到的,我们需要观察企业的投融资等行为。这是从动机和行动的角度观察企业是否真的赚到了钱,而这种投融资的行为是完全没有办法隐藏的。

我们的市场上就有那么一些公司,隔三差五就需要从这个市场再融资。表面上看,这些公司可能营收增速很快,净利润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简直就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殊不知这些表面看上去的快速增长,大半都是靠股东的新增资金堆出来的虚假大饼。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那些频繁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我个人是无法判断他们真实的能力。这里说到的能力既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包括管理能力、生存能力、抵御攻击的能力、内生增长能力等等。我们都知道,一家公司只要能持续融到钱的情况下,即使内部再烂,也能维持表面上的红红火火。

而这样一家不能创造现金的上市公司,又与那些收益率达到20%的庞氏骗*有何区别呢?这是我在投资中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模糊。既然对于这些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我无法判断,那我就尽可能远离这些持续吞噬现金的怪兽吧!

所以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可能觉得这份分红融资比的榜单没有净资产收益率那份榜单有价值。但对于我本人而言,这份榜单同样重要,这是我观察这个复杂系统的另一角度,它代表了公司的一种态度。

客观来说,融资分红比这个指标确实是一个比较滞后的指标,也很难以用于预计公司将来的表现。所以我在统计分红融资比这个指标的同时,也列出了公司最近一年的股息率指标。其实就我本人而言,股息率指标是非常有价值的,股息率较高起码证明公司目前的价格还不算太贵。而这里提到的股息率较高,在我个人的风险偏好下,我认为两倍于无风险收益率算是一条判断的基准线。

好了,这些我们也不多说了,我们回到这份现金分红大于融资的上市公司榜单。

截止2023年4月末,我在A股全市场一共找到459家累计分红金额大于等于融资金额的上市公司,总体数量比去年要多了约74家,约占我们这个市场上市公司总数量的9%。当然了,其实这459家上市公司里面,绝大部分公司的分红融资比仅仅比1略高,也就是分红金额与在这个市场累计的融资金额大体相当,并没有太多的代表性,我们就不多说了。

所以,这次我仅列出了前50名的公司,我们以此作为一条基准线。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企业对股东分红最为慷慨?

榜单的第一名,毫无悬念的是贵州茅台。贵州茅台当年首发融资22.44亿元以后,没有实施过再融资,只是开启了持续回报股东之路。在茅台上市以来的这22年间,茅台累计现金分红21次,累计分红金额达到惊人的1480.23亿,分红融资比达到65.95倍。这个融资分红比在我们这个市场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存在,"茅王"的称呼绝对名副其实。

是的,我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企业有持续的造血能力,那么就拿钱出来回馈股东(分红或回购)。你持续向这个市场再融资,那就是外强中干的表现,即使你拿着这些持续融回来钱去占领了多少市场,扩张了多少业务,整合了哪些资源,我作为外部股东确实很难去判断你的这些成功水分有多少。

排在第二名的公司是宁沪高速。宁沪高速与贵州茅台同样在2001年上市,首发募集资金仅为6.3亿。同样是在22年间共计分红了21次,累计分红金额也达到264.79亿,分红融资比达到42.03倍,而公司最近一年的股息收益率也达到3.58%。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算过长期(3年、5年)持有宁沪高速的收益率水平,可能激动人心的暴力拉升的快感确实很难在这家公司上体会到,但稳稳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

排在第3至10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江铃汽车、山西汾酒、福耀玻璃、兖矿能源、格力电器、五粮液、德赛电池和达安基因。这其中的公司普遍的累计分红金额均大幅高于融资金额,第3名江铃汽车分红融资比达到33.54倍,第10名达安基因比例也达到了14.26倍。其实这个前十名的名单与去年基本是相同的,新进入的仅有一家之公司,那就是德赛电池。德赛电池在2004年通过借壳深万山在深交所上市。而在完成借壳上市以后,德赛电池并没有市场进行再融资,因此从数据上看德赛电池在市场的融资金额仅有6900万,而公司累计分红金额为9.9亿元,因此显得分红融资比相对较高。

关于第三名的江铃汽车,它的分红历史非常辉煌,但随着公司经营业务的逐渐日薄西山,分红逐渐减少那是大概率的事件。是的,我是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红,但我更重视的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分红的能力。我并不希望上市公司把所有利润都分给我,上市公司留存利润用于研发、扩产甚至是探索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此前的节目中,我也明确表达了对于格力电器的降低分红金额,我是理解并支持的。

后面从第11至第50家的公司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直接看上面的图片就很清楚了。即使是榜单的最后一名,也就是第50名的伟星新材,它的分红融资比也达到5.07倍。这些分红大幅高于融资的上市公司依次分别是:

洋河股份、人民同泰、海康威视、深高速、重庆啤酒、恒瑞医*、***石化、东阿阿胶、陆家嘴、上海石化、方大特钢、海天味业、皖通高速、陕西煤业、***石油、江山股份、双鹭*业、深物业A、京基智农、苏泊尔、海天精工、法拉电子、水井坊、泸州老窖、承德露露、北方稀土、南京高科、恒生电子、张裕A、、华兰生物、柳钢股份、同花顺、潞安环能、深南电A、老凤祥、华特达因、中集集团、佛山照明、九阳股份和伟星新材。

好了,我们这次就这么多,我们下次见!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思考,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