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持仓比例达到80会拉升么(机构一般持仓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价)
机构一般持仓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价
机构一般持仓都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5%,超过5%是需要说明理由的。也就是俗称的举牌。
80%的仓位?
持有股票的仓位从60%上升至80%,就是在原有60%仓位的基础上再增加20%,达到80%。为了便于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例如,满仓(把全部可用资金都买了股票,仓位100%)是1000股,60%仓位就是600股,80%仓位就是800股。仓位从60%上升至80%就是在原有600股的基础上再买进200股,这时仓位就从60%上升至了80%。(而剩余的可用资只能够再买200股。即,只剩下20%的资金)。
庄家吸入一支股票的多少就开始拉升
做股票就要跟庄操作!益盟操盘手挺好用的,能监控主力资金动向,监控庄家是否控盘的指标(资金博弈)。提前发掘主力偷偷建仓的盘潜力个股,寻找主力控盘的高成长性股票,我是益盟的,加本人扣扣吧。
主力进入80%的股票是否要下跌
没错你说的非常正确
在哪可以看空头多头各自散户跟主力持仓比例的
查不到查到也没用别折腾自己这不是交易的方法
如何计算主力的筹码比例和持仓成本?
如何统计股市主力的持仓量和持仓成本?以下内容是转他人写的,不代表我的意见,仅供参考。兵法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跟庄。要跟庄,就必须摸清庄家的底细,最重要的当然是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这两样是庄家的最高机密,是不可能泄露的,我们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据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换手率=成交量/流通股总数X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根据经验,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2、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这是大多数庄家所采用的控盘程度。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当然持仓量越大越好,因为升幅与持仓量大体呈正比的关系。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40%)/(200%)100%=20%。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没有了,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庄家基本都已吸足筹码,接下来庄家是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图和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从短线变为中线,这时,我们就要参考一下短线指标KDJ了,特别是60分钟KDJ指标,若处于较高位置,可等待指标调低后再介入。这样既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线被套。通过计算换手总率,我们就可大致判断主力的建仓及锁筹程度,这样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时间最短化。特别对分析那些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准确率较高。在平时的看盘中,我们可跟踪分析那些在低位换手率超过300%的个股,然后综合其日K线、成交量以及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必有厚报。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1、若你用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相应的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这个价位,因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离场,庄家资金大,进出两难,有时,你抛抛不出去呢?这是庄家永远的心痛。这就是我们所应算出来的庄家的底细,我们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如此这般,岂有不胜之理?
主力控盘后,拉升多少百分比就开始出货。
不同股票,不同点位不可能相同。
股票主力机构已持仓百分之八十,有利好股价还来自没涨,请问后市如?
你好!你提问中说道:股票主力机构持股仓位已达80%,这是针对股票还是针对机构?再者,如果是个股,你是怎么知道主力机构持股股票仓位已达80%?是一个机构还是多个机构?一、针对个股,有利好股价还没涨,这里有几种可能:1、消息不真实或有误差,机构并没有进入那么深或者只是个别机构进入较深,无法脱身;2、由于前期主力机构不断进入购买,该股的价格已远超预期,即使有利好机构也无法一下子出手、脱身;3、按照股票的操作正常逻辑来说,股票被机构持仓率达80%,还不上涨,说明持股的那些机构是被前期深套(且无钱自求的)而又舍不得割肉的——概率不大,机构不傻。。。。。。二、针对机构,有利好还不涨,针对的是机构的持股仓位已达80%。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很好理解:沪深两市2000多只股票,市值几十万亿,而机构所持金额远没有那么多(就算有也不可能全部投入股市),仓位提高到80%那是正常的(现在的行情,有的机构持股仓位已经到达85%以上),但是,股市从今年3月1974点开始已涨幅近达30%,怎么能说不涨呢。至于个股的涨跌,是根据个股的基本面、技术面等等情况来判断的,不少股票的涨幅远远超过大盘,但也有一些股票还没有抬头(或者说只是跟随大盘小动而已)。所以,针对机构持股仓位80%一说,有利好还不涨是不成立的。至于后市,不做评论,任何“专家”在股市里都不存在,只能靠经验进行判断或者进行操作。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农业银行这支股票主力控盘力度达百分之八十为什么就是不涨呢?
没看懂什么意思?
主力持仓比例怎么算出来的
1、通过实战的摸索,在判断主力持仓量上可通过即时成交的内外盘统计进行测算,公式一:当日主力买入量=(外盘×1/2+内盘×1/10)÷2,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根据笔者经验,至少换手率达到100%以上才可以停止追踪。所取时间一般以60至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主力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不厌其烦地统计分析,这样误差率较小。2、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经验参数,即可大致估算出主力的持仓量。公式二:主力持仓量=阶段总成交量(参照公式一条件)×(经验估值1/3或1/4),为谨慎起见,可以确认较低持仓量,即用1/4的结果。3、个股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股价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主力吸货。公式三: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估值1/3。最后,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将以上三个公式结果进行求和平均,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主力的持仓数量。总公式:精确的主力持仓量=(公式一结果+公式二结果+公式三结果)÷3。当然,在计算过程中,还要参照股票的股东持仓情况,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