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文化艺术中心在哪(西部黄河文化的中心地带在哪里?)

西部黄河文化的中心地带在哪里?

西部黄河文化的地域中心在兰州、白银(靖远)一带。

当黄河羊皮筏子,黄河水车,黄河筏子客的形象一出现,人们立马会将这些文化元素与西部重镇兰州和白银(靖远)联系起来,以为这些文化元素就是兰州为核心的这一区域的专属。人们一般不会将其与西宁、银川,或者是内蒙的某个城市联系起来看待的。所以,我们说西部黄河文化的地域中心在兰州、白银(靖远)一带。

我这里所讲的西部黄河文化,诚如著名的文学评论大师雷达先生为我(武永宝)所著的长篇小说《黄河远上》所定义的那样:是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西部黄河上游的文化。

黄河上游的概念,是指以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至源头的漫长河段。所以,从地域性而言,西部黄河文化涵盖的地区应该还包括青海的一部分县区、甘肃的甘南、临夏,以及宁夏、内蒙等黄河流经的广袤地区。

但是,在这一广袤的黄河上游地区,就西部黄河文化的代表性和其突出意义而言,兰州、白银(靖远)被认定为西部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以及西部黄河文化的代言人,应该是确切的、没什么争议的。

黄河流经的这一地区里程约为两千公里,这一范围内的文化的中心显然非兰州莫属。这里之所以把白银与兰州并列,并称其为西部黄河文化的核心、代言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一是兰州是西部地区具有枢纽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城市,也是丝路明珠,丝路文化和黄河文化在此交汇,相互辉映,璀璨夺目。其西部黄河文化中心的地位,非其莫属。 但是,黄河流经兰州的里程较短,约为百公里。白银与兰州唇齿相依,互为表里,而且,白银在历史上曾与兰州是一个行政区属,黄河流经白银的里程为258公里,几乎占了黄河流经甘肃总里程的一半距离(黄河流经甘肃总里程约为580公里)。所以,兰州、白银二者合起来所占黄河流经甘肃的总流程就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机械一点看待这个问题,要具有西部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意义,所占据的黄河流程就不能太短,太短了,其说服力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吧。

二是兰州、白银城市群加起来,其人口数量非常庞大,达到近六百万,这在整个黄河上游地区占据绝对优势。没有一定人口数量,作为某种文化中心的地位,就值得商榷了。

三是民国时期,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白银、靖远的黄河筏子客曾名扬天下,这一族群在当年的甘、宁、青、绥四省名头很响。筏子客是西部黄河文化的灵魂所在,他们所演绎的故事惊险、悲壮、生动无比。若是撇开羊皮筏子和黄河筏子客不谈,何来西部黄河文化?文化,说到底是人文情怀的终极体现,是人类精神活动高度艺术化的产物,那么,由此不难看出,离开了人和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人的活动,就无所谓文化的存在了。

四是所谓西部黄河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也正是基准于民国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白银曾经产生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黄河英雄悲情故事,以及一系列哀楚凄婉的黄河爱情故事,这些文化元素在千里黄河上游一带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所以,将白银与兰州同列为西部黄河文化的代言人是恰如其分的。

纵观全国,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刘恒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张艺谋改编成国际获奖电影《菊豆》)、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张艺谋改编成国际获奖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在当代***文坛引起轰动效应,并在当代***文坛成为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这几部作品,其时代背景都是在民国,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民国真是一个十足奇妙的时代。

为什么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能产生如此巨著,值得我们深沉思考。而我本人(武永宝)所著的几部反映白银或甘肃地域风情的黄河文化小说,如长篇小说《黄河远上》,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其历史大背景也恰恰是民国时期。

总之,白银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是一个富矿区,亟待深入挖掘、整理,并借助于高层次平台推向国内国际!

兰州黄河春城和元森哪个地理位置好

肯定黄河春城好了,元森的房子都在后面,黄河春城是真正的河景房!

兰州黄河少儿艺术团电话?地址?

兰州的是骗人的,以前的那个早解散了,现在的都个人承包了~~

西部黄河文化带的中心在哪里?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七季)

请点击订阅号名称,进入主页,再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把“包鹏飞”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看到我的文章推送。

如果你希望常常看到我,那就点亮小星星吧,让我们不错过每一次相遇。

让我看看,是哪个大怨种,在五一假期不休息呢。

嗷,是我这个大怨种。

而且是在五一这个档口去兰州考试。

到昨天,考试结果也出来了,我就不再在这里给大家报喜了。

五一假期别人出游,我考试,这也就罢了。

也是没想到车票这么紧张,我差点回不了家呢。

后补了好久补到了一张3号晚上回家的票,可我1号就考完了哇。

突然多出来的两天,那就让我在兰州好好转一转吧。

毕竟以前来兰州出差,都是急匆匆的,没太多机会停留。

再加上之前也来过几次兰州,那么这一次的游记我就现实里夹杂着回忆吧。

也是还没想好,要不要把那些年来兰州拍的老照片翻出来,看看当年的我,啊不,看看当年的兰州。

犹记得我第一次去兰州是2011年夏天了吧。

高考完。军校体检。

那时候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那就都试试吧。

去兰州的火车上都是刚考完的小伙子们,大家彻夜未眠来庆祝自己总算是解放了。

一群人打游戏,聊天,闲扯,吃零食,一路上没有停歇。

到了兰州西站,那时候的兰州西站啊,又破又小。

从兰州西站我们三个人一辆车,连着有六七辆组成了一个小型车队,直奔兰州理工大学。

那是我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毕竟我那时立志要去省外读一所大学。

两天的体检反正是轻松又愉快,什么都不记得了。

只是记得第一次离开家的兴奋与冲动。

还记得我们一群人走啊走,走啊走,去了黄河边上。

告诉她自己一切都顺利,然后来黄河边了。

看了羊皮筏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课本上的课文变成了现实,那种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往后我走过了好多地方,看到了其他变成现实的课文,却再没有了那时候的悸动。

那时候的三泡台一块五毛钱一杯,然后可以无限制续热水。

可那时候的我就觉得很贵。

如今再去的时候,却没了当年的心境。

两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我就像误入森林的蓝精灵,喜欢又讨厌那时候的自己。

第二次去兰州,还是2011年的夏天。

去大学报道,在兰州转车。

那一次,比报道的时间提前了大概10天。

父亲说,他想带着我一路游玩,去涨涨见识,也不至于到学校里被人欺负没见过世面。

对了,我的大学在广东,那时候的概念里,广东,真的是大城市呀。

对我这种西北边陲小镇的人来说,大城市的人肯定会有优越感的哇。

能做的,就是多去见识一点,尽力去消除这种差距,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消除。

这次去兰州的路上,我跟周围同行的人聊起天,说我是要去读书了。

周围的人羡慕我还能读书,我羡慕周围的人能见识世界。

那时候我暗自下定决心。

入d、奖学金、学生工作,我一个都不能落。

谁能想到呢,那时候的一个***,在往后大学的四年里,我终究是把它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举办一个小型的读者见面会的话,或许我会跟你笑着聊聊,当年的我和当年的那些事儿。

这是后话。

跟父亲在兰州,去了兰州博物馆、去了五泉山公园、去了白塔山公园,去了东方红广场和国芳百盛、去了东部市场,还去了中山桥。

走过的路,见识过的世界,总会变成你的血肉,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再往后,去兰州就是转车了,从家里到兰州,然后在兰州站等几个小时,继续坐车去广州。

每一次从广州按照原路回来的时候,在兰州下车,牛肉面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到家了。

那种离家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最好的思念,就是味道。

再往后,去兰州,是为了考试。

国考、省考、职业技能证书等等的考试,考乏了也考累了,却一直没有个结果。

爸妈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不切实际,反而在支持我去继续拼出个结果。

特别要提一下,2018年6月25日。

我准备参加兰州市人才引进,再一次来到兰州。

那是母亲生病后我第一次出远门。

知道母亲舍不得,所以,这一次的出发就带上了母亲。

虽然兰州市人才引进没有成功,但完成了我想要带母亲出来认识世界的心愿,并且打算,以后一有机会,就要带着爸妈出来走走。

跟母亲基本上算是走过了七八年前跟父亲一起走过的路,也是没想到能以这种方式完成历史性的会晤。

不一样的,可能就是,跟父亲来兰州,更多的是吸收。而跟母亲来兰州,更多的是反哺。

那一天的我和母亲,去了中山桥、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塑处。

过了河去了白塔山公园,下来坐车去了五泉山公园,奈何母亲不想去动物园了,我们就又打车去了正宁路夜市。

下午四五点的夜市,其实没什么好吃的,然后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可总是觉得,兰州值得。

今年五一这两天,在兰州。和挚友。

去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艺术馆,打卡了读者大厦,其他时间都在压马路。

虽然他没带我去吃海底捞,没带我去吃手抓羊肉,也没给我买省博18块钱一个的文创雪糕和99块钱一个的马踏飞燕玩偶,但这不影响我们的感情和关系呀。

毕竟来日方长。

***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我真心建议你一定要留两天时间给兰州。

不用多,两天刚刚好。

兰州市,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批复确定的***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

兰州第一站,首推中山桥。

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

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建桥的工程师是***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查了资料才知道,正是洋务的兴起,为建设黄河铁桥提供了历史契机。

我的乖乖,这座桥,还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嘞。

你看,这是不是又一个课本上的东西变成现实了哇。

中山桥长234米,宽7.5米,在旧***,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

如果有时间,我很是建议你亲自来桥上走一走,“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

感受历史的厚重,那是一种不可言状的满足。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

因而我个人更觉得,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兰州第二站,那必须是白塔山公园了。

她就在中山桥的北边,走路过桥,白塔山就在眼前。

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

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自古便与黄河一道构成天然屏障,成为了军事战略要地。

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白天兰州城,晚上曼哈顿”的最佳拍摄角度,大抵就在这里了。

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萨迦派喇嘛而建。

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

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山高1700米,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

公园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和裕固族接待帐房为别处少见,独具风格。

山下为中山桥,使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在白塔山,我其实最喜欢的,是那一群在闲暇时光聚集在这里老头老太太,唱起戏曲,那份属于大城市的慢生活时光扑面而来。

虽然听不懂他们咿咿呀呀唱的什么,但听着就觉得很舒服,似乎这就是人生吧。

兰州第三站,黄河十八里风情线。

这个更像是一条文化风情线,我想要说的,就是其中两个——黄河母亲像和水车风情园。

黄河母亲像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

母亲(象征黄河)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象征中华人民),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炒甩得顽皮可爱,象征着黄河母亲爱护保护着中华人民。

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说明了***人内在的实力。

他的材质,就是我们常见的花岗岩呀。

一说到花岗岩有很多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不用质地更好的汉白玉或其他材料来雕塑,反而要用普通的花岗岩呢?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黄河水是什么颜色?

再看看我们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呢?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选用花岗岩是因为它能更好的表现出黄河的颜色,表现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肤色,同时花岗岩粗糙的质感似乎也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沧桑与巨变。

2005年8月26日,被誉为“水车之都”的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

兰州水车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东连中立桥码头、体育公园;西接亲水平台、兰州港、中山桥、白塔山公园等景点。

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

而我个人更喜欢的,是兰州水车博览园的南大门,也是它的正门,是一个造形独特的木架结构的大门,它寓意着两个意思:

一是它是抽象化了的兰州水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来表达兰州水车这个主题。

二是它寓意着兰州是一个两山一水的山水城市。大门是由木架组成的,形似两座“山”。它分别代表兰州的兰山和白塔山;左边的水池代表黄河。寓意着兰州是山水相连的美丽城市。

如果你来,我其实也还是蛮愿意跟你再走一遍的。

兰州第四站,去五泉山公园吧。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

去了几次,个人建议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目前在五泉山公园,我们能看到的建筑大概有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

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

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240多级,97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

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

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

这当然是当年啦,新动物园今年也投入使用了,虽然我还没去过,等着某人带着我去哇。

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级的保护文物。

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征西,曾驻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马鞭,连击五下,鞭响泉涌,遂成五泉。

突然觉得,这好像跟我大酒泉的西汉酒泉胜迹的历史有点一样呢。

改天再跟你聊聊西汉酒泉胜迹的事吧。

兰州第五站,必推甘肃省博物馆。

如果说白塔山公园和五泉山公园你都不感兴趣的话,可以不去,但甘肃省博物馆,不容错过,真的。

2012年底,甘肃省博物馆荣升***一级博物馆。

很多人来甘肃省博物馆,其实就是奔着铜奔马来的,毕竟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视为***旅游标志。

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

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刹那瞬间,让飞鹰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鹰的那一足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等马钟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

构思巧妙太巧妙啦。一定记得,不要去它的正面哇。

甘肃省博物馆展现了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

由于时间关系,一些藏品我也并没有拍到,在别的软件上也没找到合适的照片,就可惜啦。

可能就是给你留下个悬念,等你亲自来看吧。

兰州第六站,敦煌艺术馆。

如果你打算去敦煌的话,你可能先来这里打个卡会更有助于你去理解敦煌,也会把你对敦煌的期待值拉满。

我由于先去了敦煌,再来这里,就觉得有点意兴阑珊了。

兰州在一众省会城市中展览馆虽不算多,但胜在十分鲜明的丝路地域文化,出品即孤品,所以每一个都值得一去。

作为敦煌研究院下设的传播敦煌石窟艺术的专业艺术馆,敦煌艺术馆稳稳拿捏了小而精的概念,小并不妨碍内容深刻,小也不妨碍气势恢宏。

比起网红展览,敦煌艺术馆算得上真正的小众宝藏艺术馆,人流非常少,不必人挤人声顶声,可以在每一幅壁画前恣意驻足观赏、品读注解,静静感受文化、信仰和美的力量。

常设展出单元——

庄严净土:敦煌经典壁画展出

壁上丹青:敦煌壁画绘制技法

万向人间:敦煌壁画常见传统元素解读

匠心营造:敦煌壁画建筑元素解读

妙音乐舞:敦煌壁画乐舞图像解读

风雨敦煌:敦煌石窟保护历程

日生生不息:敦煌文化的传承与未来

常设1:1复制石窟——莫高窟220窟,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一窟,是唐代莫高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但由于文物修缮的需求,间歇性对外开放且限流,并且壁画文物都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去敦煌前不如先把敦煌艺术馆这个完美平替收入囊中。

敦煌艺术馆隔壁就是读者大厦,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打个卡。

兰州第七站,黄河楼。

去看夜景吧。

“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这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题金城临河驿楼》中,描写兰州城外位于白塔山下临河驿楼的诗句。

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介绍,据唐诗及大量史料记载,古代兰州早在唐朝前期,在黄河边上就有一座雄伟的黄河楼。

大诗人岑参、高适在路过兰州时,在黄河楼上曾留下了壮美的诗篇,脍炙人口,传承千古,以致今天还为人们所传诵。

兰州黄河第一楼参照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的规模和气势,博采天下名楼之长规划建设,集文化展示、观光、旅游、游乐、饮食、民俗体验以及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成为弘扬黄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黄河景观的地标。

建议你先坐电梯上顶楼,从上而下的景色你绝对不会后悔。

我本来想去的,奈何查了一下说是需要提前一天预约门票的,就成了遗憾,那就下次再去吧。

你会陪我嘛?

其他的,海洋公园、长城影视基地,这俩我还没去,不知道该怎么给你介绍,等我下次特地去游玩一下,然后告诉你答案。

还有什么大众巷、木塔巷、静宁路夜市、桃海市场、五里铺美食街...吃饭购物,浪就对了。

忘了是哪首歌里有这么一句: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可能也就是这一首歌,种下了我对兰州的向往。

也可能是因为在那里,有我喜欢的人。

其实,在兰州的时候,站在最高点,看到黄昏点点亮起的灯光,看到三台阁上挤满的人群,好像心里竟然还有了些许自豪。

你看,我喜欢的这座城市也可以这么绚烂。

城市容不下肉身,故乡容不下灵魂。

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就像外地人到兰州,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可是啊,外地人永远不会懂得我们对这个偏远城市的爱。

它不像南方城市的经济发达,没有南方姑娘的温婉可人。

但它豪迈、凄凉、壮美,充满了江湖气息。

古老而厚重,粗粝却也真诚。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它自己的色彩。

它是丝绸之路重镇。

它也是远在故乡的母亲。

它在等我来,我在等你来...

路上遇见世界,途中认清自己。

我是鹏飞,我会一直在路上。

往季回顾: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一季:苏州)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二季:杭州)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三季:无锡)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四季:天水)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五季:嘉峪关)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第六季:敦煌)

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我永远都需要你,我也希望,永远都被你需要。

希望我能成为你的小众喜好,藏着时欣喜不已,炫耀时格外骄傲。

每周三晚上10点,我们一起遇见有趣的灵魂。

兰州黄河母亲料矿独燃亲下我在哪里?

小西湖哪儿,一路公交可以到

兰州黄河洪峰到了哪里

早就过了新华社兰州7月30日电(记者王博、范培珅)记者30日从甘肃省兰州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截至30日10时,29日开始的较强降水已致黄河兰州段流量达每秒3780立方米,***近每秒4500立方米的防洪四级预警标准。兰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技术科科长苟万德表示,根据目前的监测数据,这是黄河兰州段自1986年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记者在兰州市中山铁桥看到,洪水已经漫过河滩,原本用于休闲健身的近水平台被完全淹没,健身器材在水中若隐若现,几处活动公厕被洪水冲起,与黄河边楼梯发生碰撞后毁坏。黄河河面上漂浮着被洪水冲断的树木、温室大棚使用的草帘以及大量的空玻璃瓶。据兰州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陆杰仁介绍,强降雨已致黄河沿线的河滩、***地全部被淹没,河滩上的居民和商户已撤离。同时,兰州市城区的排水管位置相对较低,如果强降雨持续,黄河水位升高,则可能形成倒灌,对主城区构成威胁。兰州市气象部门预报,29日下午到31日,兰州市有较强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地方为中到大雨、*地暴雨。其中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以*地强降水为主。同时,据水文部门通报,29日10时18分黄河兰州段流量已经达到每秒2850立方米。受强降雨影响,黄河干流及湟水河、庄浪河、大通河等支流可能出现间歇性水位暴涨,黄河干流榆中段防汛压力大。29日,兰州市防汛指挥部已向各县区人民**、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发布“做好强降雨天气防范和黄河干流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和相关单位及时将预警信息和防汛要求,传达至乡镇、社区、村组和户,动员干部群众立即进入防汛、防雷、防泥石流和其他地质灾害临战状态,做好一切防范和抢险准备。同时,兰州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相关部门要对易发生险情的地段,尤其是存在隐患的沟道、洪道、水库、塘坝、淤地坝和公路沿线,特别是有住户的区域和地段,提前采取紧急措施,指定安全避让场所和紧急疏散路线。

黄河之滨哪最美?主城区这五大景点等你选

“黄河之滨也很美!”***这句评价让兰州迅速红遍全国,打卡黄河之滨也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黄河之滨到底美在哪?先来看看黄河城关段。作为甘肃省会兰州的中心区,城关辖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从雷坛河到桑园峡约10公里,不仅有市民熟悉的中山桥、元通黄河大桥、雁滩黄河大桥等多座桥梁,还有白塔山公园、徐家山森林公园、兰州水车博览园、绿色公园等公园,更有文化味十足的龙源、兰州碑林、金城关和非遗陈列馆群,以及倡导运动的体育公园、马拉松主题公园和广场等,这些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精心打造的,集中体现了“黄河之滨建筑美”“黄河之滨生态美”“黄河之滨文化美”“黄河之滨运动美”等一系列美。

“为把城关区打造成为服务兰州和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升级版旅游集成中心、智慧服务型***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持续发力打造辖区景区景点,提升了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关区文体旅*负责人说,为贯彻落实好***在兰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省会兰州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建设取得的成就,高度凝练中心城区主题文化以及文化旅游核心元素,在精准有力的城市营销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消费,进而促进城关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提升辖区居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推荐以下景区景点。

兰州龙源位于北滨河路,与黄河水相邻,占地约20亩,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总体布*分为两部分,包括主题工程龙园雕塑,和以龙文化为内涵的九个景观。其中伏羲女娲雕刻,讲述女娲补天等数十个《女娲故事》中的神话传说;“龙”字主题雕塑,以一个伏羲八卦造型的三阶圆坛为主体建筑,并建造高9.9米的书法狂草“龙”字立体雕塑,整个雕塑气势如虹,给人带来振奋和吉祥;“龙生九子”浮雕石柱,采用花岗岩打造,围绕在八卦坛南侧;龙图腾长廊,通过将几百个龙图腾分为18组,组成长70米宽2.2米的石刻长廊,反映十多个历史时期龙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龙文和龙诗,龙文选自《山海经》、《二十四史》等名作,龙诗选自我国诗歌中歌颂伏羲女娲以及赞誉中华民族精神的作品;楹联,共雕刻了125首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对联;千字龙,选取我国古今1100多个“龙”字,包括秦始皇、***、鲁迅、闻一多等人的书法体,可谓龙字“大观园”。

现为***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属祁连山东延余脉,山势起伏、峰峦叠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为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山因白塔寺而得名。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一位**著名喇嘛而建造的。明景泰年间,由镇守甘肃内监刘永诚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肃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为“慈恩寺”。寺中的白塔七级八面,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寺内有“镇山三宝”,分别为象皮鼓,青铜钟和紫荆树。寺内文物还有记载大禹治水的“夏禹岣嵝碑”。山上架起了跨越黄河直达山巅牡丹亭的“天下黄河第一索道”。经半个世纪的造林灌溉,如今绿化面积达114万平方米,绿地率在80%以上,拥有100多种树种、40多万株树木,成为离城最近的集寺庙、园林、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休憩公园。

兰州水车博览园既是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4A级旅游景区,也是***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黄河大水车的保护基地。

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组成,是以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以兰州水车创造人段续的雕像及12轮黄河大水车为主景,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是目前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其中,兰州黄河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水车的代表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兰州以“水车之都”闻名于海内外;水车博览园以水车雄姿、山河美景迎接中外游人。

中山桥最初叫黄河铁桥,民国三十一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为“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是九曲黄河上最早的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

据《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记载,黄河铁桥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开始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竣工,历时近两年半,花费白银30.66万两。黄河铁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其中车行道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米。1954年,兰州市人民**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及铁板桥面。现在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并于2004年成为纯步行桥。

兰州碑林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西峰,距市区中心约10公里。始建于1998年,碑林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座落着以草圣张芝命名的草圣阁,400米长的东西碑廊以及碑轩、碑亭、张芝像,陇右书艺院等。

陈列着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肃著名碑刻,有汉和西夏两种文字的西夏碑、汉藏两种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汉蒙两种文字的西宁王碑、汉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的镇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嵝碑等。兰州碑林是一个集碑刻欣赏,书法教学,游览休闲为一体的综合仿古园林,区域文化为特色,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展示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西部文化的辉煌历史和当代成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文/图

黄河之滨哪最美?石不能言最可人

“黄河之滨的景色都很美,但要说我最喜欢的,

莫过于那一方方独具特色的黄河石了!”

在65岁退休职工何冠军的眼中

黄河石不仅仅是“石”

它还有着和兰州人一样的刚毅、朴实、坚定、直爽的“个性”

然而

与普通喜欢收藏黄河石的爱好者不同

何冠军不仅收藏

他还有一门“技艺”

那就是在黄河石上面篆刻

将书法艺术与黄河石巧妙结合

让黄河石焕发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兰州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质,同时造就了兰州段得天独厚、独具特色、藏量丰富的黄河石。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何冠军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有水纹石、图案石、雪花石、稻谷石、浮雕、黑金刚、人物石,黄河玉、黄河玛瑙等等,黄河石给我们兰州人提供了玩典故、品内涵、赏文化的艺术宝库。” 

因为非常喜欢篆刻,又受到一些书法名家影响,何冠军决定在坚硬的黄河石上篆刻,以此来锻炼篆刻的臂力和刀法。这二十多年来,经他篆刻的大大小小的黄河石已有七八百方。黄河石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在上面篆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去臂力、技巧,更重要的是考验篆刻者的耐力和意志,有的简单作品需要两三个小时,有的甚至得刻上好几天才能满意,何冠军说,虽然用刀篆刻难免会受伤,但每当一幅满意的作品“出炉”时,自己特别有成就感。当被问及对哪一幅作品最满意,他告诉记者,“肯定是这一幅名为‘家住黄河边’的作品,因为我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它表达了我对黄河石、黄河以及兰州这座城市的感情。”

在何冠军退休后,有了更多精力去收集石头、在石头上篆刻,“我的衣服口袋里要是不装一方黄河石,我就会觉得缺点啥,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会定期聚在一起沟通交流。黄河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趣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栋楠文/图

【轻舞飞扬演出篇】—兰州黄河文化艺术周大型演出

   5月1日,兰州轻舞飞扬艺术学校参加了为庆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营造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氛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展的“黄河少年”系列文化活动,我校共十三个节目由四辆专车接送,前往兰州音乐厅参加黄河艺术周大型演出,孩子们在舞台上精彩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为了演出顺利进行,我校对演出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详细安排,落实到人。保证每一位轻舞飞扬的孩子们都可以开开心心,安安全全的参加此次活动!  

《香香澡》

《小酒馆》

《学习雷锋好榜样》

《小小茉莉花》

《映山红》

《放飞梦想》

《印巴女孩》

《舞起幸福鼓》

《甜甜的糖球会》

《舞韵》

《采茶姑娘》

《缘于青绿》

《七月的天空》

sdfd

更多精彩请关注QQ相册:1902429660 

    通过此次演出,轻舞飞扬艺术学校的孩子们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极大认可和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在舞台上的表现体现了我们轻舞飞扬的专业能力,验证了我们平时在课堂上一丝不苟的严谨教学才可以造就孩子们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

   老师的负责、孩子的努力、家长的陪伴!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才会给孩子提供1+1大于2的效果。家校共育、静待花开!让我们携手同心同行,守护每一个轻舞飞扬的孩子们茁壮成长,共同走向更高更远的下一站!

舞蹈是美丽、动人、鲜活的

选择舞蹈要愿意付出一生去热爱!

校长热线:18919191934

校区地址:西固区宝丽华商厦八楼(步行街众友*店旁)

声明:未经我校允许,禁止将本章照片用于商业用途或用于自己的产品设计使用,否则我校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兰州黄河的水流向哪里了?

黄河的水最终流向勃海黄河的水来自黄土高原,流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长度5464.3357千米,源头海拔4800米,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52442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孟津。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