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韩元元能买什么(一个面值100的韩元钢镚能买哪些东西呢?)
一个面值100的韩元钢镚能买哪些东西呢?
先看看今天的汇率,1韩元等于0.0061元人民币,也就是说100韩元等于0.61元人民币。
0.61元可以买啥呢?
在我国现在的物价,6毛钱还真的买不到什么东西。
想了半天,昨晚吃的蔬菜串串差不多6毛。至于在韩国,物价更贵,6毛真的买不到什么了。
仔细再想想,6毛在我国还可以打两个电话,支付1度电电费。。。
其他想不起来了,还请大家一起想想。
300万韩元能在韩国买什么?
300万韩元,可以买到10颗普通葡萄,可以买到5个鸡蛋,一份小炸鸡,可以买到3杯可乐,城市不同,价格也不同,乡村可能会便宜一点,在韩国没几个亿都撑不了1一个月,不过消费高,赚的也多,特别是那些企业,比如某星,某某,就赚的挺高的,这个要看自己怎么选择
我为什么选择泛华保险?
早就应该要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了。
创业近三年,我需要给支持我的客户、追随我的创业伙伴、观察我们的同业一个交待。
我是一个理财培训讲师,也是一名***理财师,还是两家理财工作室的创始人和合伙人。这两家工作室至少有60%的业务是保险业务,还有30%的业务是公募基金,私募等其它业务不到10%。
我为什么要从银行财富中心负责人的岗位上离职?为什么要成立理财工作室?为什么又以保险业务为主?保险业务又为什么选择泛华保险?回首三年创业路,每一步其实都惊心动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
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我都是在银行度过的。
其实以我本身并不出色的学历、有限的资源而言,我在银行发展算是不错的。但每个人都有难以突破的瓶颈,我的瓶颈就是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听话、人畜无害,其实内心很固执,自尊心太强,说白了就是情商不高。
但很奇怪,创业这三年来,很多人都评价我谦虚、平和、低调、真诚,让我仿佛又觉得自己情商不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在体制内需要的情商和创业者需要的情商不一样?
我在银行并没有经历过什么狗血的办公室**这种剧情,相反我觉得自己还挺幸运:就我这种在宫斗剧中活不过一集的人,在我工作过的三家银行,都得到了很多同事的照顾,其中很多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也许你会说:柱子哥,那你还折腾个啥,安安稳稳的上个班不行吗?
不行,因为我已经找不到成就感了。
在银行上班的时候,我不是没有自我感觉良好过。当年我曾经在***财富管理业务最好的银行做私人银行业务,当地数得上号的企业家都是我的客户,管理客户总资产几十亿,沉浸在虚幻的自我陶醉中。
直到我看到Spenser(陈立飞)说过的一段话:“尽量不要做不利于自我品牌认知的事,比如你开个滴滴专车,一个月也有上万元收入,但人家的品牌认识是对滴滴,而不是对你,说白了你的价值是有限的。”
这句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我突然发现:我以为我拥有的,其实都不属于我。从今往后,我要褪去所有不属于我的东西,让大家重新认识我:你好,我是柱子哥。(顺便说一句,选择泛华保险与自我品牌认知没有冲突,这是后话,待会再说)
凭什么活下去?卖保险!
决定出来做理财工作室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决定,当时我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名商业讲师,每个月靠讲课也足够养活家人,就算这次创业失败,大不了接下来几年拼命讲课,赚了钱再重新来一遍。
这里说句题外话,我特别不支持孤注一掷式的创业,除非你是轻资产创业,只需要投入精力,不需要投入太多财务资源。很多男同胞无法接受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有野心是好事,值得鼓励,但如果你的创业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务资源,甚至需要举债经营,请先把老婆孩子保护好,不要让她们跟你一起承担失败的后果,这是有办法做到的。
说回正题。我一开始做理财工作室是没想过主营业务做保险的,也没想过要以服务中产人群为主,但你会发现,你在创业前做的种种设想,当你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啪啪打脸。
首先说服务人群。一开始我是希望主要服务高净值人士的,但我错误地评估了自己的资源,虽然我做了那么多年私人银行,但真正在我做理财工作室后,仍然愿意把资产交给我来打理的,只是极少数,光靠这极少数高净值客户,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团队。
再说主营业务。一般来讲,从银行出来的理财经理,都有点臭毛病,就是看不上保险业务。(虽然他们在银行也要卖保险,哈哈)我当时也有这毛病,我就想着以信托、私募、股权、海外投资、移民等业务为主,当时其实也做了一些业务。
但财富管理过去的十年,用“虚假繁荣”这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规模几何式倍增,但其实绝大部分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是非标,而非标产品的问题现在已经不用多说了,这两年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机缘巧合,在我成立理财工作室之间,行业内几个大咖在杭州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交流会,主题居然是“好好活着”,在交流会上,苏州经纬仁合的创始人李老师说了四句至今让我惊心动魄的四句话:
机构不见了!岗位不见了!人也不见了!职业生涯不见了!
这可不就是2017年、2018年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的真实写照吗?如果我也走同样的路,用不了一年,可能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这可怎么办呢?一位我非常敬佩的理财师——麦策的王文静老师就说了:
凭什么活下去?卖保险!
这句话就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是啊,创业就要到需求最大、同时痛点最深的行业中去。保险可不就是痛点最深吗?用我一位律师客户的话说:“我不是不想买保险,我知道这很重要,之所以拖了十年都没买,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给我做出合理的方案,并能够让我认同他的逻辑的人。”
保险业未来十年的成长空间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到,但这个行业最大的矛盾在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跟不上日益理性成熟的客户。过去的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营销模式已经走到末路,客观、***、公正、专业一定会成为客户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而这不正是我们的优势吗?
你可以是精英,但创业者要有草根气质
既然工作室主营业务是保险,那就找合作机构吧。
跟某一家主体保险公司合作肯定是首先被否决的。别的不说,说了也不太好,单凭一点:每家公司的产品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果只做一家公司,如何帮助客户扬长避短?
那就只能选择保险中介。我是把全国规模排名前五的保险中介机构列出来,一家一家主动去联系的。
这些机构各有优势,而且每一家都特点鲜明,我最终选择了泛华保险,不是因为它是国内保险中介的唯一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也不是因为它保费规模最大,而是谁也想不到的一个点:我觉得泛华保险有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草根气质。
你问我什么是草根气质,不妨看看下面这位大哥:
就是左边这位大哥,“芙蓉兴盛”的创始人岳立华,右边这位是摆摊摆出“超级文和友”的文宾。
开个玩笑,草根气质指不是外表,而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敏锐洞察力,是从不高人一头的平等与质朴。
分享几个案例。
泛华金控在十年前就拿到了基金销售牌照,知道当时花了多少钱吗?一分钱没花!但当泛华金控孵化的普益基金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谁又知道这块一分钱没花的牌照创造了多大的价值吗?这个叫做洞察力。
两个月前我在成都,听当地的平台长分享她们的创业故事:七八年前,保险中介的风口还没有到来,她们放弃原有的安逸工作,在孤独寂寞中坚守,几度走到了悬崖边上,说到有一次职场被小偷光顾,仅有的几台电脑被盗,几个人站在职场放声大哭……直到2015年以后行业风口到来,泛华顺势迅速占据了第一身位,这才“守得云开见明月”。这样的故事不知凡几,是属于创业者坚韧的生命力。
这几年我跟泛华全国很多创业团队长在一起交流学习,我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调、重剑无锋,如果用一个武侠小说的人物来形容,就是扫地僧。一般来讲,你身上的故事越多,你就越会接近这种形象。作为创业者,我喜欢跟故事多的人在一起,很多坑他们都已经踩过了,我没必要再踩一遍。
草根气质,应该成为创业者的底色。屠龙少年,一旦有了精英气质,就变成了那条龙。
交叉销售,是金融从业者活下去的本钱
我出来创业,有一个梦想:帮助那些有梦想有信念有能力,但是现实的环境中苦苦支撑的保险团队长和从业人员尝试一条新的道路。
保险团队长为什么会被无休止的增员折磨的死去活来?因为保险从业人员的留存率太低了,留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固然有招募的门槛不高,导致大量本身就不具备基本从业素质的人员进入,这些不具备基本从业素质的人进来,就是来害人害己的。
但真的全部是这个原因吗?一个本科毕业,各方面综合素质不错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半年不开单,或者开单很少,这个正不正常?太正常了!保险是一个需要高信任度和高专业度的金融产品,光有信任没有专业就是乱卖坑人,光有专业没有信任你连展业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很多团队长增员了一些优秀的年轻人,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年轻人脱落。不脱落怎么办呢?你给他发工资吗?
增加客户的接触率,增加客户的留存率,没有别的法宝,唯有交叉销售。交叉销售是富国银行作为全球零售银行标杆的最大秘诀,交叉销售也是招商银行成为国内最佳零售银行的主要原因。高压力产品做不了,就先做低压力产品,总之先要跟客户建立服务关系。
保险行业做交叉销售的标杆是平安人寿。平安人寿的产品我先不予置评,但可以这么说:平安旗下的其它公司,包括平安银行、平安产险、平安普惠、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好房等一系列的板块,最终都是靠平安人寿的代理人成就的。而平安人寿在成就这些兄弟公司以后,终于成就了他们自己:摘取了***寿险一哥的桂冠!
我认识一个在深圳非常优秀的平安代理人,她的收入结构只有30%来自于平安人寿,70%来自于平安银行和平安普惠,你说人家的团队是不是更稳定?
泛华是保险中介领域最重视交叉销售的:懒掌柜是寿险一站式平台、掌中保是车险移动支持系统、保网是互联网保险电子商务平台、E互助是国内成立最早、救助规模最大的癌症意外互助公益平台、普益基金是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三方公募基金销售平台,几乎关于客户家庭理财的方方面面,都可能给出一站式解决方案。
现在我来回答那个优秀的年轻人怎么渡过新秀期:哪怕他的寿险业绩不佳,如果他每个月能成功分享10个基金定投、销售10单低压力的短期保险(几百块钱那种),他至少能在这个行业中留存下来,更关键的是他这个月跟20个客户建立了实际上的服务关系,一年后他跟200个客户建立了实际服务关系,那么他必然成为一个大绩优,而如果没有前面这些,也许他只能无奈地离开,你说可惜不可惜。
我们工作室这两年加入了很多白板(没有从业基础的),他们本身的学历和综合素质都很高,但无一例外都遭遇了“新秀墙”,因为我们从不鼓励完全是消费信任的展业方式。最终,这些白板都留存了下来,其中大部分都成长很快,靠得就是交叉销售。
普通人理财,有保险和公募基金就够了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他有足够的权威说这句话,他是诺亚财富某分公司的总经理。
保险就不说了,它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底层,没有保险,所有的资产配置都是空中楼阁,根本无从谈起。
为什么说有公募基金就够了呢?因为近年来的监管形势和市场环境,对公募基金是极为有利的。
首先,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打破刚兑,而净值化后的理财产品本质上已经与公募基金没有区别;
其次,公募基金几乎可以投你能想到的所有大类资产,风险等级从R1到R5,从现金管理类到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所有标准化资产几乎就没有公募基金不能投资的,甚至将来非标资产也能投,你说还有什么是公募基金不能参与的?不要一说到公募基金就联想到资本市场,就算你不愿意参与资本市场,固收类理财产品你总要买吧,那还不如买债券基金呢!什么?政信类信托产品就是公募基金不能替代的?能,公募RETIS基金将来会被***大力推广取代高融资成本的**基础建设融资的主要通道,也是个人投资者以较小金额参与到优质实体项目的最佳方式。
基本上,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简直是无所不能的。
越是看到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扶持力度,我越是感慨泛华的创始人胡义南太能抓住机会了,今天的普益基金已经突破了30万定投客户,按照今年的增速,两年之内必将突破100万,这100万基金客户将来会源源不断地反哺泛华保险。未来,也许不需要再进行保险获客,而是从普益基金去分配客户,事实上现在已经开始分配客户了,试想,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一家财富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活下来,是特别不容易的;还能把它做到上市就更不容易。没有特别清醒的头脑,极强的自制力,以及穿越重重迷雾、看到遥远未来的前瞻性,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记得特别清楚,2018年我去广州普益总部拜访于海峰董事长,当时,监管部门正在压缩私募基金的备案,导致很多非标资产无法通过私募基金的渠道募集资金,于是绝大部分财富管理机构把目光转向金交所通道,金交所产品开始大行其道。而普益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压缩非标产品,转向公募基金这样的标准化产品,这在当时几乎是很难被理解的,要知道这意味着放弃巨大的利润空间。而当时绝大部分财富管理机构拿到基金牌照,代销公募基金都是装装样子的,除了天天基金网这样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几乎没有一家线下的财富管理机构把公募基金销售当作一回事。
现在,大家知道谁是正确的了。
我非常认同普益财富CEO任勇的一段话:“我们的彼岸是亿万中产家庭保值增值的需求。我们要做的是“拿走担忧、完成心愿”,通过专业的保险组合拿走客户生老病死残的担忧,通过专业的基金组合完成客户养老、教育、财务自由的心愿。真正做到“客户为本、金融向善、普而不凡、精益求精”的价值主张。”
写到这里,仿佛我一直在说泛华的好。的确,泛华赋能了我的两家小小的工作室,要不然我们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无论是科技赋能、培训支持、展业工具,还是产品体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我们的发展。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全国高手之间的交流平台还不够畅通,泛华有非常多的优秀创业团队,但很多牛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声,世外高人一般。比如说我非常想向浙江的韩元元学习,就苦于没有机会。
看到这篇文章的泛华小伙伴,能转发给韩元元吗?
柱子哥往期精品原创文章:
还在对客户说“背景”和“兜底”的,已经违背了理财师的初心
熊市的时间越长,对基金定投越有利
围城里的银行理财师——离开银行,你该如何抉择?
绝对干货——不同预算下的3口之家保险配置方案
《我不是*神》:关于生命的挣扎、无力和尊严,以及你不知道的真相
年收入15万的白领应该如何理财?这个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中年人的责任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
对于六只“独角兽”基金,我的态度很明确
这一款停售也能续保的医疗险,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干货|如何用1500元把孩子的保障配齐?
善林金融绝不是最后倒下的一个,你还必须注意这些……
我劝你不要轻易去做保险
住房公积金存在账户上不用,还不如不缴
《金钱世界》:变成有钱人以后怎么办?
我是这样教儿子管理压岁钱的
2018,财富的阶层还能跨越吗?
开什么玩笑?不刚兑了,你就不买银行理财产品了?
不理财的茅侃侃用生命留给创业者的警示
你有一份2018年基金定投策略等待查收
当我明白了这些,才成为年薪百万的理财师
我为什么看好恒大养老社区?
这一次,房产投资是真的玩不下去了
没节操的保险利益演示,柱子哥来打脸了
别以为特朗普税改跟你没关系
我的基金定投亏钱了,怎么办?
我为女儿买保险——最长情的告白
上帝献给屌丝的三件礼物:房贷、基金定投和保险
这一副叫做“资产配置”的枷锁,你最好一辈子都戴着
课程回顾|韩元元:保险财富管理
课程回顾
十韩元能在韩国买什么?
10韩元=0.05928人民币 几户买不了任何东西。具体韩国日常消费如下:
1、矿泉水_500ml 6-700 韩元
2、苹果_1个 1,000 韩元
3、贝果面包_1份 600-1000 韩元
4、辛拉面_1包 550-800 韩元
韩国的生活用品多少韩元?
韩国的整体物价水平略低于***,大大低于***。 -交通 : 普通巴士600韩元, 地铁1区间600韩元, 普通出租车起步价1,600韩元, 模范出租车起步价 4,000韩元-饮食 : 一般普通饮食店的韩国料理5000-6000韩元,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3900韩元-住宿 : 特级饭店 (150,000韩元~), 观光饭店 (80,000韩元~150,000韩元), 旅馆 (20,000韩元~50,000韩元), 民居 (20,000韩元~40,000韩元)-其他 : 国产香烟1300~2000韩元, 古宫/国立博物馆门票 不到3000韩元, 电影票 7,000韩元, 咖啡厅的咖啡3000-5,000韩元, 超市的冰淇淋500韩元, 矿泉水(500cc) 500-600韩元, 纸巾 500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