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界发表多少钱(财经界,“公知”泛滥的另一个重灾区(上))
财经界,“公知”泛滥的另一个重灾区(上)
一般我们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容易盛产“公知”,因为老外要收买的话,一般都收买知名的知识分子为他们发声代言。毕竟,把一个国家搞乱,然后乱中取利,是美国为首的西方最喜欢玩的套路。而且这条套路,玩了几十年,坑了很多对手国家比如我们的老大哥苏联,这一招屡试不爽,属于低成本低投入高回报的事。
2016年因为约稿的原因,写了几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性很强的文章,一篇是批炎黄春秋的——《炎黄子孙伟业在,岂容浊笔写春秋》,一篇是批d校王cj教授的历史虚无主义,还有一篇写于年底,关于山东邓某的,话题做了一下延展,关于义和团和民族血性的思考。
这几篇文章,成为舆论战的部分弹*。这些舆论界的“公知”,后来离职的离职,提前退休的退休,《炎黄春秋》也做了整改。算是为2016年互联网舆论战贡献的一部分微薄之力。
【财经界,公知不少】
因为研究产业和财经,特别是研究液晶面板产业以后,我阅读了不少财经作者的文章。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除了在舆论意识形态领域,其实在财经界,西方势力渗透得更深。凡主张“私有制”,“国退民进”,“市场化”,“西方金融制度”这些调调的财经作者,很容易就被捧红,相反,主张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促进就业、公平、扶贫、平衡发展等等,这一类的财经作者,始终在互联网上很难发出声音。
经济学家,特别是财经作者,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养活自己。毕竟经济学是和钱沾边的,只要有水平,不愁没有人找。**部门要找经济顾问,高校财经专业需要老师,企业家培训充电也需要经济学讲师,如今连电视台,点评股票、评论财经什么的,也喜欢找财经圈子的人士。
照理说,经济学家职业应该是比较体面的,收入也还算挺丰厚,如果能够有机会参与象《华为基本法》这种项目,银子更是哗啦啦地往口袋里流——这个世界上,大把穷死的作家,但是穷困撂倒的经济学家却不多。这帮人靠本事就能够活得不错,何苦混入“公知”队伍呢?正所谓,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其实就算是经济学家,自己辛苦去挣钱,毕竟竞争激烈,实在累得很。如果有名气,有资源积累,或者凑巧还是某个名牌大学的教师,自然会有人来收买,顺便还捧红,名利双收。只不过,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最起码,帮人说好话,帮人吹牛抬轿。这在旧社会,叫作帮闲文人,现在呢,改了名字,叫作知名财经学家。
【本土房地产商捧红的“经济学家”】
房地产火爆了二十来年,中间虽然历经一波三折,终究还是一波波地上涨。在这个春天,我终于感受到了它静悄悄的气息。
不仅是去年爆炒过的城市,比如安徽合肥,价格开始了理性回归——据说降价了几千,但是很快又有人出来辟谣,不管真真假假如何,起码,涨价是很难再有的了。去年底,想趁着重庆老市长调离以后狂炒一波的投资客,在重庆也遭遇了麻辣封喉——与房产税捆绑在一起。
至于桂林这种四线小城市,连市中心的房子租金都开始下滑。想问我怎么知道的?这几天我见识了n多房地产经纪人,只想租个可以写字的小房子。于是知道了一些端倪。
这些年,房地产行业火爆的背景之下,地产商下了巨大功夫做营销,也聘请了很多知名的经济学家代言,以下是各路著名的房地产理论。
1、丈母娘推高房价;
2、未婚青年推高房价;
3、男多女少推高房价;
4、婚姻法新解推高房价;
5、贪污腐败推高房价;
6、“面粉”推高“面包价”;
7、通货膨胀推高房价。
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经过经济学家反复鼓吹,加上互联网放大效应,闹得全民皆知,也成功给全民上下完成了买房“洗脑”教育,大江南北,全国上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新房子基本都是结婚标配。——这其中忽悠得比较厉害的,比如北师大青年经济学家,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xiao,就是一位。
也许觉得经济学家还不如自己的嘴炮厉害,北京任大嘴人称任大炮那位,亲自上阵鼓吹了十几年,号称房地产商中间最爱读书的,每天读书六万字。——读这么多书,难道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商人干政的下场么?
总结这二十来年房价上涨的历程,各路经济学家配合地产商,一路看涨,一路鼓吹外带恐吓,房价终于……以下省略10万字。
赶天我专门写一篇关于房价的文章,讲述一下我眼中的房价问题。
【天则研究所,皇军派我来带路滴】
说到福特基金会,很多人是看完柴静的著名作品《x顶之下》以后,才有所耳闻。
其实,福特基金会很早就进入中国,并且热衷于赞助人文领域、经济领域的先锋学者。——茅于x先生,还有他奇葩一样的天则研究所,就是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对象。
这位茅先生,我不记得他有什么过人的经济学术成就。但是,却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倒是记住了他的一些奇葩言论。比如:
——中国没有必要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不够,完全可以从国际市场买嘛。忽悠谁呢?中国领导人又不是**,谁都知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
——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因为廉租房可能存在腐败。这叫什么理论?大概是所谓的毒丸理论吧,既然廉租房可能被官员侵占,不如搞成连官员都不想去住的形式。连农民房盖来出租的,都不会搞公共厕所。恐怕**真的采纳了这主意,回头要挨*死,而到时候*声中,一定不会缺了他的。
仅仅是发一些奇谈怪论的东西,也就算了,最多属于老不正经装B犯,一大把年纪出来还学人家卖萌。看看这位关于钓鱼岛的主张:
“钓鱼岛是一个无人荒岛,没有GDP没有税收……哪天(**家门)真正关心百姓了。世界才能太平。”——主张不要争钓鱼岛。
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货是伪装成奇葩经济学家的带路d,皇军让他来带话滴。幸好,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烈。这一套,自然不会有人听。
【汽车产业界的学者们】
有一类隐藏更深的学者,就是产业研究的学者。这些人身兼产业经济专家或者企业家角色,他们的意见,对国家产业路线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早些年,德国大众曾经在中国实现了很高的垄断地位。因为在80年代,全世界大的汽车公司,都不愿意向中国转让汽车生产技术。只有德国大众,先后和上汽、一汽,建立了合资企业,实现了南北大众双雄争霸的*面。
后来汽车行业的格*,一直拖到很晚才改变。这其中,国内的各路汽车财经专家,都在维护着南北大众争雄的体系。——于是,在90年代,捷达轿车都要卖到17万以上。而一汽的领导说,“耐住寂寞20年”。20年是过去了,耐住寂寞的一汽,在自主轿车领域,屡战屡败,反倒是那个时代一直被唱衰的民营企业家,扛起了自主品牌的大旗。
中国汽车产业的道路,一直到90年代末才出现松动。国家决策层想突破这死水一潭的*面,于是陆续引入了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又开放了几家民营企业造车。——当然,当年民营企业造车,也是被各路经济学家,财经学者,批得狗血淋头。连李书福,都被他们起了绰号“汽车疯子”。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石油来源和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但是新能源汽车,也存在很多技术方向,是纯电动方案,还是插电混合方案,还是非插电混合方案,或者氢动力方案,每一种方案似乎都有问题,也都有前景。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上,日本人不遗余力地想引导中国走上非插电混动和氢动力方案。丰田在非插电混合动力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也有无数的专利技术,至于氢动力,也是日本人主张的终极解决方案。日本人试图把中国这个最大的未来汽车市场,带到日本人技术领导的领域。
为了推广日本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日本汽车厂商收买了无数的媒体、学者,还和高校大搞合作。但是中国决策层还是清醒的,没有采取日本人提供的任何一种方案。——非插电混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这种过渡的方案,路上全是日本人挖好的技术专利坑。而使用燃料氢作为动力,虽然看上去环保了,燃烧以后排放的都是水。但是氢实在是太活泼了,运输、储存、安全管理,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赶上出事,一个加氢站的失火爆炸,估计赶得上一颗微型原子弹的威力。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中国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路线。并且和德国统一了充电口标准。中国和德国都是汽车生产大国,有了中国和德国的标准体系打底,美国特斯拉想要最终卖车到中国来,早晚也得遵循这套标准。
有意思的是,最近丰田和马自达准备合作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原来准备忽悠中国人入坑的氢动力,看来是不得已要放弃。兜了一个大圈,最后准备和中国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再出发。
至于那些收了日本汽车厂家钱的财经界大V们,不知道是不是在等着日本人的下一波技术潮流。——反正嘛,有钱不拿白不拿。
(未完待续……)
《财经界》是省级的还国家级或者核心期刊呢,如何投稿?发表论文联系方式是什么?版面费
《财经界》是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财经类期刊。普通常说的核心是北大中文核心,所以财经界不是核心,只是本是国家级普通刊物。投稿邮箱:qkbianji@vip.***.com栏目有:财会研究、金融天地、投资理财、管理论坛、理论探索、博硕论坛、学术探讨等。侧重学术研究理论探索。
发表文章费用多少?
要看你发的是什么级别的了。比如国外的英文的一般不要钱,中文的基本都要钱。其中中文核心的一般在1000左右,一般的期刊也在500左右
举债30亿玩资本震惊文娱财经界,“一路开挂”的小燕子哪里搞来那么多钱!
现在的赵薇完全已经从“小燕子”蜕变成“女版巴菲特”了,薇姑娘最近仅仅用了6000万就撬起了30亿,收下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杠杆高达50倍,让吃瓜的群众们目瞪口呆!而处于漩涡中心的万家文化(600576),停牌一个多月后于1月12日恢复了交易,伴随着市场的质疑,股价蹭蹭蹭地连续两日涨停。万家文化的公告显示,此次赵薇的龙薇传媒收购万家集团持有的1.85亿股万家文化股份(29.135%股权,赵薇成为实控人)需要30.6亿元。这庞大的收购资金,赵薇自掏了6000万元,剩下的30亿,一半靠借,一半靠股票质押。赵薇撬动50倍杠杆的豪气从何而来?公告明确列出,赵薇夫妇持有资产价值合计约56.63亿元。我们一起来看看土豪的资产版图是怎么样?根据万家文化公告,上市公司来看,赵薇夫妇分别持有阿里影业(持股4.97%)、金宝宝控股(持股20.59%)、顺龙控股(持股近60%)、云锋金融(间接持股近15%)、唐德影视(1.46%)等公司股份。截至2016年底上述股票市值约45.22亿元。另外,还持有不动产价值约6.66亿元,其他股权投资价值约3.18亿元;同时经营影视、酒业贸易、4S店等多项业务,截至2016年11月30日总资产合计约1.57亿元。合计资产总价值约56.63亿元。虽然万家文化披露了赵薇夫妇的资金实力,股票复牌后也连续两日涨停,但机构似乎不太看好。1月13日龙虎榜显示,万家文化(600576)被机构抛售得最厉害,卖出排名前5位中,有四位是机构,该股主力净卖出2.1亿元,空头占据绝对上风。
赵薇在业内是素有“女版巴菲特”头衔的大明星,其对阿里影业的投资一战成名,2014年12月20日,赵薇夫妇1.6港元/股买入阿里影业19.3亿股,涉资24.71亿元,并成为持有阿里影业9.18%股权的大股东。此后阿里股价经历过山车,其在2015年4月9日触及最高价4.9港元,随后一路下滑。4月29-30日,赵薇夫妇以每股均价3.9港元抛售2.56亿股,累计套现9.98亿港元。以1.6港元/股买入价计算,赵薇夫妇在这次减持中净赚5.888亿港元。2016年10月5日,赵薇夫妇以每股1.571港元再次减持7.99亿股阿里影业股票,套现超12亿港币,不过减持价格低于此前成本价,浮亏约2000万港元。不过此后阿里影业股价一路下滑,截至1月13日,收于1.27港元。另外一家与马云有关系的投资则是入股瑞东集团(现改名为云锋金融)。2015年5月,瑞东集团公告称,与五家投资机构签订了股份认购协议,以每股2港元的价格向五家投资机构发行19.43亿股,融资38.85亿港元。认购价较瑞东停牌前报价9元,折让77.8%。其中JadePassion持有瑞东集团56%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而这家叫做JadePassion的公司由马云、虞锋和黄有龙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赵薇夫妇持股的四家港股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业绩均为亏损,金宝宝控股、顺龙控股、阿里影业及云锋金融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292.30万元、港元5429万元、人民币-4.66亿元和港元2.21亿元。除了上图的阿里影业外,另外3家股价走势亦很低迷:当然,这投资版图只是赵薇夫妇商业帝国的部分,并不是全貌。除去投资部分,作为演员、导演,赵薇本身就收入不菲,她有着影视片酬及广告代言等商业活动带来的收入。其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总票房就超过了7亿元。另外,有报道称,赵薇在炒楼方面同样有一手。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均有房产;其在法国投资的酒庄也受到大家的关注。都说娱乐圈大咖个个都是亿万富翁,天价片酬让他们一部戏就能让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一个品牌代言往往就能收获数十万上百万的代言费,这是明星光环。而有些明星,则利用自身产生的价值做起了生意,摇身一变成为了商业精英。最常见的明星投资一般都是开餐饮和服装店。例如郑爽的炸鸡店、薛之谦的火锅店,自有服装品牌、谢娜小S的甜品店。比较高级的就是进行投资入股,成为公司股东。例如已经成为专业投资人的任泉,入股海润影视的甄嬛娘娘,最近成为一下科技副总裁的赵丽颖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他们和赵薇比起来真不叫个事,人家赵薇控制的的企业多达7家,业务范围涉及影视、电子商务、酒等等。如果加上丈夫黄有龙,赵薇夫妇的商业版图更加庞大。黄有龙持有5%股份以上的上市公司多达3家,另外还持有阿里影业、唐德影视等上市公司数量不等的股权。当然让赵薇在投资界“声名鹊起”的两次资本动作莫过于投资唐德影视与阿里影业。大家都知道,当年那部《还珠格格》让初出茅庐的赵薇迅速走红,那个大眼睛的小燕子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从而也让她奠定了国内一线明星的地位。随后,各种电视剧,各种代言都蜂拥而至,让她成为巨富。
那么,赵薇到底有多有钱呢?让我们仔细算一下!有媒体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了赵薇夫妇的资产:7处房产价值约2亿元;唐德影视1.95%股份价值约1.54亿元;法国酒庄价值约2784.2万元;阿里影业7.96%股份约44.1亿元;合宝娱乐5%股份250万元……而这些炫目的数字还未包括赵薇的演艺收入。早在2013年,赵薇夫妇花31亿港币买入阿里影业9.18%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时,业界就对赵薇惊人的投资能力、与马云的深厚交情赞叹不已。到了今年,赵薇果断减持2.56亿股阿里影业,又轻松套现约9.984亿元。
9.984亿元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周迅演一部《红高粱》才是3000万元。对比这令人惊叹的投资收益,赵薇出演电影电视剧“那点儿”片酬似乎就有些微不足道了。此前她主演的《虎妈猫爸》获得了超高收视率,有消息称赵薇出演此剧的片酬达到3000万以上,并可能出演续集。看来刚满39岁的“虎妈”的财富之路,也跟她的人缘发展一样还远没到达终点。赵薇是个演员,拍出好戏是她的本职工作,当她长袖善舞,在资本市场收获满满时,在我这个个体眼里,铜臭味使我忘记她演员的本职,大众可以对她既有相貌又有演技,老公事业有成,炒股像巴菲特那样屡试屡赚的这种人生赢家状态报以艳羡和钦佩,
早些年赵薇凭借着小燕子一角红遍大江南北,演艺事业一路开挂,后面她还出演了《花木兰》、《画皮》等电影,当歌手发专辑,导演了两部电影,收获了不少的好评。从演员到歌手再到导演,赵薇的演艺事业可谓是风生水起,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自嫁给黄有龙之后,她把爱“折腾”的精神发挥在了经商上,凭借着丈夫和自己雄厚的原始积累以及努力,她也成功地由明星转变成一名商人。赵薇从1998年走红到现在,人脉的积累肯定不在话下,但与众多明星不同的是,赵薇的朋友圈很多都是商界大咖。显赫的战绩、强大的吸金能力再加上珠联璧合的气场,不由让人惊叹,这女版“巴菲特”真不是盖的。
从入股阿里影业、合作2013年“双十一”购物节、共同支持恒大足球队,再到2014年6月8日晚马云出席赵薇公公八十大寿宴会,足以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铁,当然他们之间也秉持着有项目一起投,有钱一起赚的原则,联合投资开发项目,让吃瓜群众十分艳羡。除了马云,赵薇与首富王健林一家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2013年母亲节时,赵薇还曾晒出与万达董事长夫人林宁(王思聪妈妈)的亲密合影,此外只要万达有重要的活动,赵薇也会到场支持。
能和马云,王健林这类知名大咖交朋友,足以看出赵薇的社交能力,但这也归功于她老公黄有龙的支持。黄有龙是有名的富商,也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他从商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的人脉,这也为赵薇跨界经商提供了很大的积淀。赵薇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示自己没那么厉害,大部分还是靠“家里人”,很显然,这个家里人指的就是黄有龙。正是得益于黄有龙的引荐,赵薇的事业才能如此顺风顺水!
以前大家喜欢比拼智商、情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商也成了大家角力的点。论财商谁之高,赵薇肯定是高财商的一员。早在刘嘉玲、王菲等好友炒房之前,赵薇就已经在房地产投资上布*。投资房地产,她认准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现在她在北京有多处别墅、公寓,合计投资至少5000万;在上海西郊的“湖畔佳苑”也有一栋栋超级别墅。此外,她还在新加坡、香港等寸土寸金的地方投资了多处房产,价值数以亿计。
除了房地产,赵薇还投资酒庄。此前赵薇夫妇以超400万欧元的价格购得法国波尔多酒庄,让她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军欧洲葡萄酒业的明星,经过几年的运营发展,她现在坐拥的可是每公顷单价最贵的葡萄园。再到这几年投资股市,涉足泛娱乐等,每一次的出手都是大手笔、大气魄。以前我们看到赵薇,都是她出席哪一次活动,参演哪一部影片的宣传活动,现在看到她,大多是企业发布会、敲钟或签约仪式。不得不说,她的胆识和能力是毋庸置疑,也是让人敬佩的!
这让人想到了一句话:“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同样,努力的人运气也不会太差。不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商界,赵薇都用成绩很好地证明了自己。尽管赵薇经常会因为某些事件陷入舆论的漩涡中,但不得不说,她在金融投资业很有自己的一套。眼看着这么完美的人都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发表文章的版面费和服务费怎么算?
版面费是按照版面的数量来计算的,服务费现在很多期刊已经不收取了。
国内大部分的期刊都会收取版面费,把命运是按照文章的具体版面数量来决定的,比方说一个版面是1000元文章的字数达到了三个版面,那么版面费就要收取3000元,而现在服务费已经基本都不需收取了。
《财经界》是省级的还国家级或者核心期刊呢,如何投稿?发表论文联系方式是什么?版面费
《财经界》是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财经类期刊。普通常说的核心是北大中文核心,所以财经界不是核心,只是本是国家级普通刊物。投稿邮箱:qkbianji@vip.***.com栏目有:财会研究、金融天地、投资理财、管理论坛、理论探索、博硕论坛、学术探讨等。侧重学术研究理论探索。
出版10万字的书,稿费是多少,如两人合著,每人得多少稿费?
版税=图书定价×销售数×版税率(一般是3%-10%)那就要看作者的知名度了出书的话要是写的好的话出版社会由他们出钱.还有另外一种计算的方法那就是适合不太有名的作者的按千字乘以千册的方式.一般出版好象最少以3000册为基础的.这样算来最少是30万。其实出书最挣钱的不是稿费。如果能被什么导演看上,拿去改个剧本,编个游戏什么的。就可以拿上百万了。至于2人合著,你们完全可以自主决议如何分配。
哪位大神能给我一个财经界这本杂志的杂志社网址啊
1010@vip.qikan.tv这个邮箱投稿就可以。。。现在好多个人代理打着杂志社的幌子骗人,这个是我前几个月刚发表过的编辑邮箱。上个月收到刊物了。。。编辑态度挺好的
发表核心期刊的版面费需要多少?每篇的字数是多少?
期刊的版面费不是固定的数额,版面费会根据刊物的级别、稿件的质量、所占的版面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即便是正看和增刊也有版面费上的差别,核心刊物要比普通刊物的版面费要高,因为核心刊物运营成本更高,需要聘请行业中具有威望的专家评审,才能保证刊物的质量,一般投稿核心期刊论文版面费大多万元以上。
乌恩尕杰:生命总是不辜负你的笑容
生命总是不辜负你的笑容
文/乌恩尕杰
母亲有着蒙古人特有的长相,高高的颧骨,脸颊上有两朵粉红(淡淡的)的高原红。也有着蒙古女人特有的坚韧与包容。小时候觉得母亲笑起来很美丽,看到她的笑容,我便会忘记自己所遭受的恐惧与不安。年老的母亲笑起来很凄美,透过她的笑脸,我看到了那些空洞的过去中,母亲却唯独留给了我那些仅有的美好。她是个很伟大的女人,是为我撑起了整片天空的女人。 母亲是个教师,是八个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走出农村的孩子。一生都留在了一个小县城教书育人。母亲对于笔墨书法,花鸟国画的掌控也是出神入化。在我眼里:母亲是个完美的女性,不仅优美于外在,更是精美于内心。
自小对于父亲的印象,便是恐惧,憎恨与厌恶,他的酗酒、家暴以及种种变态行迹,使我厌恶这个家,甚至开始厌恶这个世界。母亲为了保护我和姐姐,遭受了很多很多侮辱。我才三四岁,已经开始学会了憎恨。而母亲说过最多的话是:妈妈不会放弃你们。
在每个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教我俩唱歌、跳舞、如何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的热心,左邻右舍甚至整条北街的住户,都会夸奖我俩。人们之间用笑容传递着世间的美好,那时候,我看到夕阳下的母亲,阳光照在她笑脸上,很暖,很暖。曾经以为,世界很冰冷,要不怎么我生来就要看到那些残暴的画面,听到那些令人发怵的恐吓。很多时候,放学后的我都是藏在院子里的向日葵花丛中,双眼紧紧注视着夕阳,静静地发呆,等待母亲下班回家来找我,这是唯一让我感到安全的一片天地。有时候母亲加班很晚,我就会在向日葵地里睡着,醒来之后总是被惊恐,焦急包围着。看着天上的星星开始数数,数到十下,门还是没有动静,数到一百下,还是没有动静,直到看到气喘吁吁的母亲归来,才敢跑出向日葵地冲向母亲,紧紧的抱着她,闻着专属于母亲的味道,香香的,(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一种白麝香的味道)。 后来为了争夺我和姐姐的抚养权,我们母女三人净身出户,母亲临走前告诉我俩:把我们所有的衣物都拿出来,我们烧光它!在这个母亲生活了十几年的大院子里,我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天火烧的很旺,烧了我们所有不堪的记忆,也烧了我们所有的恐惧与凄凉。那晚我们母女三人睡在租的房子里,只有一床被子,横着盖在胸前,六只并排在一起的脚丫伴随着我们的笑声不停的抖动。我终于不再害怕了。
母亲,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在社会上,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远远超乎我这个小孩子的理解范围。面对上司的觊觎,母亲选择了拒绝,这也让上司开始记恨母亲,在下基层的派放名单中,果然有母亲的名字,母亲被分配到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小山村支教,那个时候,对母亲的思念胜过一切,想念母亲的味道,想念母亲为我做的热腾腾的饭,想念睡觉时母亲右手的温度,想念早起上学前母亲的那一声再见。
那时候,母亲牵挂着我和姐姐,想早日回家照顾我俩,加之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从前,她每次上完课后都要去输液,有次给学生上课时,班长突然问母亲:“老师,您生病了输液要多少钱?”“八十块零五角”班长默默的点了头,母亲并未在意,孩子们只是好奇吧。在第二天上课时,班长低着头走到了母亲身边,摊开了黑乎乎,被冻裂的小手,里面竟是一踏一角的钱!班长说:“老师,您身体不好,我们不知能为您做什么,大家一起凑了八十块零五角,您去输液,只是您不要走好不好?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说着说着母亲和孩子们哭成一团。
母亲每每提起这段往事,便会缓缓拭去眼角的泪水,笑着说:“生活很苦,但是不断的给别人带去阳光,心里会暖起来。便会忘记这种疼痛感,取而代之的,便叫做幸福。” 母亲留在了那里,直到结束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我知道她是幸福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学时,选择了一座沿海城市,母亲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一夜轮船送我到了那个城市。对大城市的新奇以及欣喜,使我早已忽略了这种母女之间的离别之苦,走的那天,母亲含着泪看着我,欲言又止,而我则回头就走,一来我一向不喜欢让母亲看到我哭,二来我更不敢看到母亲哭。
就在那一年,我身体感到不适,坚持了一星期之后还是昏迷在了学校,母亲得知我的情况后,独身一个买了最快的机票,一个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从上海等了十小时转机。这一路不知经历了多少心理上和身体上的折磨,却在见到我的那一刻,她咬着牙忍着泪摸着那个奄奄一息的我。我开始排斥自己,开始恨自己,我更恨命运的捉弄。我不想看到母亲为我而如此憔悴,她的一生已经够不堪了。那天开始,母亲开始写日记了,记录着我的状态,记录着自己的心情,边哭边写,我摸着她的手告诉她:我能好起来,我还要做很多事。
再后来,母亲为我流了太多泪,眼睛开始看不清了,精神也受到了打击,活在这个社会,必须承受那些流言蜚语,没有人能真正为你抹去泪水,你只能有意无意的去过渡掉那些闲人碎语。母亲依旧会告诉我,喜欢谁就去追,想去哪就走,一刻都不要迟疑。
乌恩尕杰,女,裕固族,法学硕士,青海门源县人。曾在国家级期刊《财经界》发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及省级期刊《商情》发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及资本形成的途径》两篇文章。
==================================
请扫描关注青海读书
原创作品,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