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并购重组股有哪些(今年年底以前还有哪些股票要重组?)

今年年底以前还有哪些股票要重组?

路桥建设,济南钢铁,莱钢股份,振华重工,包钢股份,ST锌业都会重组。

即将重组的股票有哪些?你怎么看?

重组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被借壳、资产注入、强强联手、债务重组都叫重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重组概念类型特点,找出对应的范围,但是,什么时间重组我们确定不了,因为这是绝对保密的。重组的目的是为了盘活企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重组对企业来说一般都是大利好,会对股价形成较大的影响。知道内情者不能参与交易,参与交易者不知道内情,否则就是违法。

重组之被借壳类企业的特点:盘子小、壳干净、重组意愿强

最典型的就是恒立,总市值只有23亿,属于小市值;货币资金四千多万,基本没有负债,壳干净;上市18年间,停牌7年,4次易主、5次重组失利、2次“卖壳”,重组意愿强。要找被借壳类重组的股票就要找这一类,恒立能成为壳资源上上波的龙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1.市值小于50亿,容易控股

2.负债低,借壳负担小

3.重组意愿强,你情我愿,容易达成一致意愿

因此,可以根据以上3个条件,通过选股条件选取一下,做为储备。

重组之强强联手企业的特点:解决同业竞争,处理供给侧过剩的问题

这一块主要指的是国企改革,如南北车、南北船、中国中铁与中铁二*的整合、宝钢与武钢重组等。如果梳理一下的话,钢铁、煤炭、交通、军工等行业都有了大动作,接下来的方向会是那里?很明显,改革方向性很明确:

1.存在恶性竞争的行业

2.行业不景气

3.国资委控股

顺着这个方向找,下一个国企改革的方向会发生在那些行业,有色、化工等行业中都有可能。

重组之资产注入企业的特点:证券化低,有资产注入预期的企业

证券化低,资产注入预期高的行业莫过于军工了,国外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一般为70%到80%,而我国十大军工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5.37%,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存在,除了最近有动作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南北船)之外,还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等,都具备重组的预期。

重组之债务重组企业特点:企业因经济周期问题,导致亏损,大量银行债务

这一类重组的企业本身问题不大,没有原则性错误,如果好好经营的话,还有希望。典型的如长航油运,2014年欠银行债务高达100亿,亏损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周期的原因,经过债务重组后,获得了重生。比如现在的ST康美,情况就有点相似,而如欣泰、长生、金亚等,就直接没有什么希望了。当然,这一类重组只能说有可能,能不能成行还要看资本运作的结果,就是成功了,如长航油运也是经历了四年的时间才重新上市,所以说,这一类重组对于散户来说,没多少吸引力。

总结:重组概念中,值得我们参与的是第二种第三种,稳定性高,风险不大;被借壳或债务重组的,要么范围太广,要么成功率不高,时间太久,风险太大,因此不做推荐。而国企重组概念,范围小,风险小,有迹可循,认真分析的话,不是很难把握。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重组概念股都有哪些?

莱钢股份、包钢股份、济南钢铁、路桥建设、四川路桥、广深铁路、大秦铁路、中信海直、陕国投均有重组概念。

企业并购重组融酸晶资有哪些类型?

热门城市:康平县律师法库县律师河源律师和田律师塔城律师双辽市律师长海县律师长安区律师普兰店市律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可能会面临企业并购重组。那么并购融资便是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的关键一环。根据融资获得资金的来源,我国企业并购重组融资方式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下面就这方面内容展开阐述。(一)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并积累所得的资金。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提取的折旧基金、无形资产摊销和企业的留存收益。内源融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并留存在企业内可供使用的“免费”资金,资金成本低,但是内部供给的资金金额有限,很难满足企业并购所需大额资金。(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企业外部筹集所需的资金,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性质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1、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债务融资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性融资来说,债务融资不会稀释股权,不会威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债务融资还具有财务杠杆效益,但债务融资具有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具有很高的财务风险,风险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在债务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并购时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其他融资渠道不畅或融资成本太高,此外,并购活动也往往是**“引导”下的市场行为,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比较容易获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2、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权益性融资具有资金可供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但权益融资容易稀释股权,威胁控股股东控制权,而且以税后收益支付投资者利润,融资成本较高。以上内容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方面简单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融资的方式。内源融资对于企业来说资金成本低,但是金额有限;外源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大额资金,但是融资成本较高。这两种方式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具体选择,灵活应用。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四川律师。延伸阅读:企业并购的流程及主要步骤有哪些?企业并购、兼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企业并购尽职调查的途径是什么

央企并购重组概念股,央企并购重组概念股票有哪些?

600962国投中鲁600061中纺投资600027华电国际601918国投新集002128露天煤业600396金山股份600726华电能源600886国投电力000778新兴铸管600176中国玻纤002205国统股份601718际华集团600552方兴科技300140启源装备000958东方能源000151中成股份000985大庆华科000031中粮地产000786北新建材002039黔源电力600737中粮屯河000930中粮生化600292中电远达600775南京熊猫600876洛阳玻璃600056中国医*002643烟台万润600511国*股份600268国电南自600420现代制*000028国*一致600148长春一东600161天坛生物000767漳泽电力000875吉电股份600021上海电力002066瑞泰科技

并购重组概念股有哪些

并购重组概念股一览江苏三友(002044)、蓝鼎控股(000971)、东方通(300379)、鑫龙电器(002298)、特发信息(000070)、金轮股份(002722)、久其软件(002279)、永安林业(000663)、天广消防(002509)、中茵股份(600745)、百润股份(002568)、东方财富(300059)、元力股份(300174)、永泰能源(600157)、龙生股份(002625)、阳光电源(300274)国企改革重组概念:中粮屯河(600737)、中粮生化(000930)、中粮地产(000031)国*一致(000028)、国*股份(600511)、天坛生物(600161)、现代制*(600420)、中成股份(000151)其他重组概念:江苏三友,十五连板,美年大健康产业借壳。

2023年并购重组股票有哪些

2022年并购重组大通燃气、凯撒股份、众信旅游、信威通信、东方国鑫等龙头股。2022年,淮河能源、凯撒股份、众信旅游、信维通信等22只股票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收购、合并等。该股为申万宏源云计算深圳300215,将受益于上述央企重组,因此股价上涨可能性较大。另外,该股自6月份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上升趋势,中期以上升趋势为主,表现良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申万宏源云计算深证300215股票还是有投资的。

未来并购重组股票有哪些?

近期证监会过会的重组项目有:第一,荣丰控股收购威宇医疗,全面转型骨科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杉杉股份置入 LG 化学 70%股权,切入 LCD 偏光片领域。第三,川能动力注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扩充新能源产业布*。

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事件超1000起大市值公司成“主力军”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00余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央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A股五年来已经历三轮

近日,***国资委召开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积极推动央企以上市公司平台开展并购重组,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近五年内,已有“两船合并”、“两化合并”和“中国普天并入中国电科”等三轮央企合并,涉及诸多上市公司。

     

***国资委推动央企并购重组

据报道,2023年6月1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本次会议指出,中央企业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从而提高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要以近年来央企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契机,主动运用并购重组手段促进资产和业务布*优化完善,提升国有资源运营配置效率。

***国资委发布于2022年11月17日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自d的十九大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400户增加至近450户。中央企业累计向所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近6500亿元,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实施。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17年10月至今,共有“南北两船合并”、“两化合并中国中化”和“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三大央企合并重大项目。

     

“南北两船合并”涉及12家上市公司

2019年10月25日,***国资委公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船)(以下简称:中船工业)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船)(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本次“南北两船合并”,采取在两大船舶工业央企之外,新设直属于***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作为控股平台,分别持有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100%股权。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不再属于***国资委直属央企,而都已成为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共有1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船防务(600685.SH)、中国海防(600764.SH)、中船科技(600072.SH)、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动力(600482.SH)、中国重工(601989.SH)、久之洋(300516.SZ)、中船应急(300527.SZ)、中船汉光(300847.SZ)、昆船智能(301311.SZ)、中船特气(688146.SH)和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

据上述12家上市公司招股书及定期报告提供的数据,2019年至2022年,上述12家上市公司营收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1%、1.75%、0.21%、37.05%、8.85%、5.08%、9.10%、-11.82%、9.98%、10.09%、23.57%和10.84%,除中船防务和中船应急之外,都获得了收入正增长。其中,复合增长率超10%的有4家。

      

“两化合并”涉及13家上市公司

2021年3月31日,***国资委官网公告,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与上述“两船合并”相似,本次“两化合并”,同样采取在两大化工集团之外,新设直属于***的控股平台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并由中国中化分别受让中化集团与化工集团100%股权。本次合并完成后,中化集团与化工集团不再为***国资委直属全资子公司。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设立于2021年5月6日的中国中化旗下,目前共有1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安道麦A(000553.SZ)、沈阳化工(000698.SZ)、鲁西化工(000830.SZ)、中化国际(600500.SH)、沧州大化(600230.SH)、安迪苏(600299.SH)、昊华科技(600378.SH)、扬农化工(600486.SH)、克劳斯(600579.SH)、风神股份(600469.SH)、中化钾肥(00297.HK)、中国金茂(00817.HK)和远东宏信(03360.HK)。

上述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13家上市公司中,沈阳化工、风神股份和中国金茂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53%、11.42%和8.52%,名列前三位。

     

“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涉及17家上市公司

2021年6月23日,***国资委又公布信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国普天不再作为国资委直属企业。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电科下属上市公司共有17家,分别为电科数字(600850.SH)、电科芯片(600877.SH)、东方通信(600776.SH)、宁通信B(200468.SZ)、凤凰光学(600071.SH)、国睿科技(600562.SH)、四创电子(600990.SH)、东信和平(002017.SZ)、电科网安(002268.SZ)、太极股份(002368.SZ)、海康威视(002415.SZ)、普天科技(002544.SZ)、天奥电子(002935.SZ)、中瓷电子(003031.SZ)、国博电子(688375.SH)、萤石网络(688475.SH)和四威科技(01202.HK)。

上述17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共有14家上市公司营收取得正增长。其中,国博电子、中瓷电子、电科网安、东信和平、凤凰光学和天奥电子6家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93%、28.72%、23.27%、19.88%、17.08%和16.10%,都高于15%,名列当期中国电科下属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前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