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科技股票价格(恒星科技股市现在涨了还是跌了?我不懂股市只是我爸爸问我的)

恒星科技股市现在涨了还是跌了?我不懂股市只是我爸爸问我的

这就是股票市场所讲的分红送股除权缺口。如果公司业绩能同步增长,股价就有机会回升到除权前的水平。如果送股和业绩预增都是为了增发股票的话,现在增发被否,不知公司业绩还会不会好了?

同星科技上市:次日股价跌23%公司市值38亿张良灿家族是实控人

雷递网雷建平5月26日

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星科技”,证券代码:301252)昨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同星科技本次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为31.48元,募资6.3亿元。

同星科技原计划募资2.89亿元,这意味着超募3.41亿元。

同星科技首日开盘价为40.19元,较发行价上涨27.7%;今日股价下挫22.56%,公司市值为38.46亿元。

年营收8亿

同星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等。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涵盖轻商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空调、干衣机等领域。

同星科技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美的集团、LG电子、星崎电机、澳柯玛、星星冷链、长安汽车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招股书显示,同星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5.02亿元、7.84亿元、8.09亿元;净利分别为4643万元、6833.52万元、8352.66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4524.9万元、6577万元、8304.2万元。

同星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9亿元增长3.25%;净利为257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95.2万元增长12%。

张良灿家族是实控人

IPO前,同星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张良灿、张天泓、张情怡女士,张良灿为张天泓、张情怡女士的父亲。

张良灿、张天泓、张情怡合计持有控股股东同星投资100%的股权;张良灿直接持有同星科技20.6%的股份,张天泓直接持有同星科技6.40%的股份,张情怡直接持有同星科技5%的股份;

公司股东天勤投资中,张良灿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30.50%的份额,张情怡持有12.50%的份额,张天泓持有3.75%的份额。

三人合计直接、间接控制同星科技93.34%的股份,三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张良灿:1955年8月出生,初中学历。1972年至1980年任新昌县莒根公社广播站线务员;1980年至1985年任新昌县莒根乡广播站值机员;1986年至1992年任新昌县小将镇广播电视管理站站长;1992年至2000年任新昌县精工机械厂(集体企业)厂长;2001年至2002年任新昌县精工机械厂(个人独资)厂长;2001年至今历任同星制冷及同星科技总经理、董事长。

张天泓:1982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2009年至2011年任PrivatePropertyManagementService(澳大利亚)业务经理;2012年至2013年任同星制冷外贸经理;2013年至2014年任同星制冷营销总监助理;2014年至今任同星制冷及同星科技总经理。

张情怡女士:1993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2017年至2018年任埃培智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数字营销组客户经理;2018年至2019年任杭州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专员;2019年至今任杭州招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光明、刘志钢分别持股为3.33%。

IPO后,同星投资持股36%,张良灿持股15.45%,张天泓持股4.8%,张情怡持股为3.75%,天勤投资持股10%,王光明、刘志钢分别持股2.5%。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星辰科技估值分析:精选层新股大都有一个价值发现过程

在精选层广受瞩目的星辰科技7月8日即将上市,究竟如何估值?公司我们就不必介绍了,直接看公司业务、业绩和可比公司,最后给出合理估值,当然这个估值也是个大约数,最终还得市场说了算。

现在的精选层估值最大特点是两极分化,新兴产业有前景的估值可以比肩科创板、创业板,如富士达、创远仪器等。传统产业的不少公司市场不愿给高估值,甚至大幅折价,大多数只有10几倍估值。这可能与转板预期有关,可能转板的精选层公司受到追捧,转板无望和预期不明朗的靠边站。因此精选层集邮,应该收集新兴产业并且指标达到转板要求的公司,不能转板的尽量不要参与。星辰科技属于哪种情况?明显属于新兴产业公司,是精选层里面的香饽饽。

我们先看一下公司营收构成。按应用领域分,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新能源和工业控制领域。1、航空航天及军工专用伺服系统在军用自动化装备领域,公司主营产品为军用随动控制系统总成(军用自动调平系统、无人车驱动控制系统、轻武器及侦察平台)、双电机消隙系统、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等。公司众多军用产品装备于国家重点工程,应用场景包括导弹发射装置、火炮随动控制、雷达驱动控制、航天航空仿真平台、卫星通讯装置等。2、新能源专用伺服系统新能源行业应用可细分为风力发电设备、电动汽车及特种作业车领域。3、工业控制行业应用场景广泛,公司开发了通用及专用型伺服系统及各类功能总成。

由此可见,公司军工业务占大头,稳定增长,从3194万增长到6954万。报告期内军品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0.67%、48.64%和51.40%。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从445万增长到3176万。新能源业务的大头是上海电气,公司通常根据上海电气的计划订单备货生产,并在收到上海电气采购订单后按照约定时间发货。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取得的在手订单(计划订单)1131万。营收航空航天及军工占一半,新能源和工业控制占一半。

军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伺服生产企业多年来提供军用伺服配套的企业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华中数控、林泉航天电机有限公司、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和星辰科技。由于军品行业的特殊性及具体应用场景的差异,公司产品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点,与其他竞争对手在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没有同类可比的产品。

民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包含众多国内外厂商,其中知名国内外厂商包括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与上述企业在营收规模、市场地位、品牌知名度等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但在具体细分市场上,公司产品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如军用环境条件的产品使得风电变桨驱动器能够充分满足风电应用环境的海上、三北地区、高原环境的要求;高精度、高响应性的伺服系统能够使公司产品在高端伺服领域替代进口;公司系统总成的规划设计能力使得公司在集成化技术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等。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79.97万元、9,507.02万元和13,709.98万元,分别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2.70%16.22%、44.21%。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表明公司业务市场前景广阔,体现了公司良好的成长性。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报告期内扣非净利润增长较快,分别为1,527.62万元、1,871.52万元和3,326.67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1.38%、53.00%和53.24%,报告期内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航空航天及军工行业产品毛利率较高,报告期各期,公司航空航天及军工行业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2.34%、71.26%和68.77%。

可比上市公司中汇川技术、华中数控属于民品企业,新兴装备、北摩高科属于军品企业。公司民品毛利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汇川技术、华中数控毛利率差异较小。公司军品毛利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新型装备、北摩高科基本一致,军工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947.98万元、1,313.89万元和1,390.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1.59%、13.82%和10.14%,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公司利润总额偏低,只有3000多万,这一条可能是其转板的短板,如果今年能增长到4000万以上就更有把握转板了。

经2015年9月25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2015年10月15日召开的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采用定向发行方式向33名核心员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0.21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实际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51.05万元。

经2020年3月4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2020年3月20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采用定向发行方式向董事吕斌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6.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实际发行价格为人民币6.3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0.80万元。

星辰科技今年业绩会如何?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长?这个从订单能看出端倪。之前,根据星辰科技审查问询函回复:2020年末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为4,859.47万元,截至2021年4月28日,2021年新签署订单金额为6,726.63万元,即2021年以来可执行订单金额为11,586.10万元。公司老总在18日的路演中表示,截至2021年4月底,在手未交货订单金额为6997万元。在手订单金额处于合理水平,能够保障接下来业务的发展,其中风电订单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公司订单还很充足,可以保证今年公司增速。

我们可以大致测算一下星辰科技2021年业绩。公司老板在路演中透露,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462.14万元。截至2021年4月底,在手未交货订单金额为6997万元。两者加起来为9459.14万元。也就是说,2021年公司保底收入为近1亿元。而2018年-2020年,星辰科技营业收入分别是8179万元、9507万元、13709万元。

我们再看一下公司业绩季节分布。老总在路演中表示,公司2018-2020年度公司各个季度销售收入平均占比分别为15.66%、28.49%、27.14%和28.72%,整体规律性不强,其中第一季度受春节等节假日的影响,公司产品采购、发货量略低,收入占比略低,整体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季度一般占15%多,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462.14万元,那么倒推全年的话,2021年业绩可能为2462.14万元/15.66%=15722.5万元。也就是说,2021年公司业绩可能为1.57亿。公司2020年收入为13709万元,今年增长2013万元。

当然这只是测算,公司一季度已经完成2462.14万元,在手未交货订单金额为6997万,这两项9459.14万元是确定的。2021年公司业绩增速大致为15%,换句话说,星辰科技2021年业绩会平稳增长,很可能不会高增长。

可比公司有汇川技术、华中数控、雷赛智能、埃斯顿、北摩高科、新兴装备。汇川技术是老大,是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军企业,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

汇川技术总市值1940亿,静态市盈率92倍,动态市盈率75倍。华中数控总市值38亿,静态市盈率137倍,今年一季度亏损。雷赛智能总市值96亿,静态市盈率55倍,动态市盈率39倍。埃斯顿总市值322亿,静态市盈率251倍,动态市盈率246倍。北摩高科总市值244亿,静态市盈率77倍,动态市盈率58倍。新兴装备总市值29亿,静态市盈率29倍,今年一季度亏损。

可见,这个行业估值都不低,安信证券的统计是可比公司滚动市盈率为58倍。精选层与之相仿的几个头部公司实际上估值也不低,创远仪器总市值34亿,估值70倍。观典防务总市值34亿,估值65倍。富士达总市值44亿,估值65倍。连城数控总市值195亿,估值51倍。长虹能源总市值57亿,估值35倍。翰博高新总市值41亿,估值27倍。永顺生物总市值46亿,估值58倍。鹿得医疗总市值26亿,估值48倍。德瑞锂电总市值11亿,估值34倍。贝特瑞总市值330亿,估值67倍。

当然这都是精选层的头部公司,平均估值达到52倍。这个估值很多是在最近一个月炒上去的,包含转板预期在内。其它的大部分是传统行业,估值大都只有10几倍。

星辰科技发行价8元,发行后总股本8496万股,总市值为67968万。2020年净利润3843万元,估值为17.69倍。从可比公司估值和精选层头部公司估值来比较,星辰科技理论上也不错,这个理论数值自己也很好测算。不过理论归理论,市场归市场,精选层的特点决定了也不可能涨得很多。星辰科技规模较小,也无法享受高估值,同时身处精选层,估值也需要折价。我们观察精选层上市,很少有一步到位的,再好的股也是有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

星辰科技涨个50--80%有可能,因为精选层流动性有限,不会和A股一样大幅溢价。星辰科技刚上市,在转板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需要去掉创远仪器等的转板溢价。另外,精选层最近几天有退潮迹象。至于星辰科技的未来是不是星辰大海,估计不会一帆风顺,也不能过度乐观,需要看公司的成长情况。操作和估值需要自己把握,投资有风险,要独立思考。

300256星星科技今天25元介入的,后市怎么操作?希望高手分析,

关注2541争夺战,有效守稳可持股观望,失守考虑逢高减磅,回荡企稳再介入,防线2490。防线不破可持股待反弹,破防线建议逢高撤。祝好运!

000725京东方A发行价(元)16.8现在的股票价格只有3。05元问:那是不是这个股票比发行价还便宜10几元呀?

它其间有过除权送股,你要看它现在是不是低于发行价应该复权回去看.不过这个意义不大,股票能不能投资,要看它的基本面,每股盈利等情况,京东方基本面很差,连年亏损,不值得投资的.

细数那些被市场抛弃的手机概念股:星星科技,从明星企业到堕落天使!

制造业最能考验企业家,而消费类电子制造业,更是首当其冲!市场瞬息变幻莫测、行业重大技术变革,无一不对消费类电子制造业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作者|Jack   校对|Wenbiao

集微网·爱集微APP,各大主流应用商店均可下载

集微网消息制造业最能考验企业家,而消费类电子制造业,更是首当其冲!市场瞬息变幻莫测、行业重大技术变革,无一不对消费类电子制造业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不可否认,2015年是消费类电子大年,当时二级市场的半导体,远远不如消费类电子受市场资金热捧,那一年,众多半导体企业(或消费类电子半导体企业)仍在创业之中,距离资本化之路仍还有好几年的距离。

这一年,星星科技股价涨幅达到了近150%;这一年,星星科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2019年目标市值达到500亿元,净利润将超过8亿元”;这一年,星星科技宣布将积极拓展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领域,并择机进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前沿市场,而这些“饼”,也无一不是当前消费类电子产业链企业十分热衷的领域,不可否认,这些也都是行业发展趋势。

2021年8月19日,是星星科技登陆创业板十周年。而在此前两天的17日晚间,星星科技发布“关于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组的提示性公告”,次日,A股开盘9分钟星星科技股价直接跌停,跌幅达20%,随后两天股价再次暴跌,8月16-20日5个交易日内跌幅达到了近40%。

更令人震惊的在8月20日,星星科技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追溯重述后为负值,公司股票8月23日开市起停牌一天,8月24日起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星星科技”变更为“*ST星星”。

据其还发布公告表示,对2020年度年报进行调整,简单说来:调整后2020年的营收从82.98亿元缩减31.67亿元变成51.31亿元,相对应的净利润从盈利0.52亿元变成巨亏24.93亿元!

具体细则方面,星星科技对2020年年报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

1、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调整。包括调减2020年营业收入31.67亿元,调减2020年营业成本14.60亿元,调减2020年存货4.33亿元,调减2020年应收账款20.45亿元,调减2020年应付账款3.90亿元,调减2020年应收票据1.81亿元,调减2020年应付票据4480万元。

2、其他应付款调整。公司存在资金往来款未在其他应付款列示的情况,因此调增2020年其他应付款10.48亿元,其中调增关联方其他应付款2.2亿元。

3、商誉调整。星星触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星星精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公司决定补提2020年商誉减值准备8.76亿元。

如上所言,上市前几年的星星科技,主营产品是防护屏,但截至目前,防护屏已经成为该公司三大业务品类中占比最小的一种,另外两大品类,则都是通过收购而来。

首先来看看星星科技过去十年的营收,从2011年-2013年,其营收均在小幅度下降,直至2014-2017年,这三年中营收大幅度增长,2018-2020年三年中营收则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净利润方面,则有些让人瞠目结舌,在过去十年中,星星科技有三年半净利润是亏损的,相对2013年亏损的1个多亿,2018年亏损近17亿元、2020年亏损近25亿元,2021年上半年亏损近14亿元!

2013年,在星星科技上市第三年就陷入亏损之后,星星科技进行了第一笔收购,当时拟以超8亿元收购触控模组企业深越光电,增值率高达511%。这也促使其2014年净利润转正营收也大幅度同比增长,这一年深越光电的营收超过了12亿元,如果剥离深越光电的营收,光看星星科技的营收,其实在这一年其营收并未获得多大的增长!

到了2014年,星星科技故技重施,拟14亿元收购当时知名精密结构件厂商深圳联懋,当时深圳联懋的客户包括华为、联想、酷派,随后的2015-2017年,星星科技的营收得到了增长,而净利润也均为正值。直到2018年,其再次陷入亏损之中,且亏损高达近17亿元!

如果说上面两次收购是产业协同的话,那么,到了2018年的收购,则是有些“跨界”,2018年9月,星星科技公告表示,公司拟以5.3亿收购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珠海光宝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光宝移动精密模具有限公司100%股权(这种收购模式有点效仿A股某苹果供应链龙头企业)。

通过这笔收购,星星科技2019年营收再次获得“突破”,净利润也再次得以转正!如果2020年年报不曾发生纠正的话,其2020年净利润依然为正,不过却出现如此大的转亏!

2020年,以深圳联懋为主的精密结构件业务占当期总营收比例为47.58%,以深越光电为主的触控显示类业务占当年总营收比例为30.22%,以星星科技原始业务为主的视窗防护屏业务占比则只有18.58%。

2018年底,星星科技公告表示,拟与萍乡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当地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智能终端科技园!

不料到了2019年初,当时实控人叶仙玉(同时还控股水晶光电)及星星集团等相关股东,将占比公司总股本14.9%的1.44亿股以4.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萍乡经开区管委会,后者成为星星科技的实控人。

而两年后的今天,星星科技突然宣布去年没盈利且巨亏近25亿元,今年上半年再次巨亏近14亿元,一年半下来巨亏近40亿元,截至目前,其市值不到23亿元!(校对/Wenbiao)

图源|网络

更多重磅新闻

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或下载爱集微APP阅读

点击下载爱集微APP

打开半导体新闻阅读新方式

股票上的“星星”代表的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系统,但是一般这些星星都是代表该软件对这支股票近段时间走势给出的评级,但是一般都非常不准,可以忽略

李锦林星星科技涉案金额?

李锦林涉案金额达到了上亿元。

星星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零售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丰富的手机销售经营。

itc上市公司有哪些家?

2022年ICT上市公司有以下三家:

  1、硕贝德:

  4月28日盘中最新消息,硕贝德5日内股价下跌14%,截至13时47分,该股报7.15元涨3.17% 。

  拟以3000万元认缴聚合鹏飞其集中投资ICT、数字经济及新兴消费领域。

  公司总股本4.66万股,流通A股3.83万股,每股收益0.1元。

  2、长安汽车:

  4月28日消息,长安汽车截至13时47分,该股涨2.29%,报9.37元,5日内股价下跌12.23%,总市值为714.37亿元。

  总股本76.15万股,流通A股71.12万股,每股收益0.68元。

  3、剑桥科技:

  4月28日消息,剑桥科技截至13时47分,该股涨0.84%,报9.64元,5日内股价下跌10.25%,总市值为24.61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是基于合作模式(主要为JDM和ODM模式)进行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终端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且60%收入来自于境外。

  剑桥科技总股本2.52万股,流通A股2.52万股,每股收益-1.12元。

星星科技|不超16亿元收回江西星星48.75%股份

来源 :e公司、星星官方公告

更多商务合作,欢迎与小编联络!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恭候您多时啦!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2019年全球智能机面板排行榜|京东方BOE首度超三星排第一

2019年OLED智能机品牌国内销量排行榜|NO.1OPPO,华为销量暴涨近三倍

2020CINNO新春年会暨司南理论发布会于昆山隆重召开,探索下一阶段产业链创之路

CINNOResearch|3月份DRAM与NANDFlash持续上涨,Q2或将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