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先令汇率(奥地利用什么钱币)
奥地利用什么钱币
奥地利用的是欧元
我陪老外逛徐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注转发吉祥多福
作者铁牛
一先令等于多少人民币
1肯尼亚亚先令≈0.0559人民币,1人民币≈17.8795肯尼亚亚先令。按照1971年以前的计算,当时一英镑等于20先令,一先令等于12便士,一先令等于0.05英镑。现在个人货币对英镑的汇率如下:1英镑等于9.0201人民币,0.05英镑等于9.0201/20(个人货币),0.05英镑等于0.45人民币,所以1先令约等于0.45元人名币。先令起源很早,最初是一种金币,它可以直接追溯到罗马帝国的苏勒德斯币。英国首先使用先令。一英镑等于20先令,一先令等于12便士。不过在1971年的时候英国货币改革期间就已经被废除了。先令起源很早,最初是一种金币,它可以直接追溯到罗马帝国的苏勒德斯币。英国首先使用先令。不过在1971年的时候英国货币改革期间就已经被废除了,奥地利先令开始流通的时间是1999年底。简称ATS或s。欧元发行时,汇率为1欧元=13.7603先令。
【收藏】人民币、欧元、英镑……世界各国122种纸币欣赏,哪一种最漂亮?汇率有哪些影响和作用?
纸币,你见过多少种?
人民币、欧元、英镑……
你能说出多少种纸币的名称呢?
据统计世界各国有纸币200多种,
在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流通。
这些精美的纸币,多侧面地反映了
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横断面。
纸币上特殊的图案及符号,
也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
简直称得上是一张国家名片。
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通常是棉)造成的货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世界各国由于其历史、文化的各不相同,表现在纸币的颜色、肖像以及总体设计上也千差万别。
但不论哪个国家,好看的纸币总是令人心情更愉快!
【世界最“绚丽”的十大纸币】
1、太平洋结算法郎
2、马尔代夫罗非亚
3、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多布拉
4、瑞士法郎
5、科摩罗法郎
6、新西兰元
7、库克群岛元
8、港元
9、冰岛克朗
10、法罗群岛克朗
汇率,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上升,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下降,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世界各国纸币大全】
一、亚洲
1、元
中国——人民币(元)
(1)中国香港——港元
(2)中国澳门——澳门元
(3)中国台湾——台币(元)
日本——日元
缅甸——缅元
新加坡——新加坡元
韩国——韩元
2、蒙古——图格里克
3、越南——越南盾
4、泰国——泰铢
5、老挝——老挝基普
6、柬埔寨——柬埔寨瑞尔
7、菲律宾——菲律宾比索
8、卢比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卢比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卢比
印度——卢比
印度尼西亚——卢比(盾)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卢比
尼泊尔——尼泊尔卢比
9、阿富汗——阿富汗尼
10、里亚尔
伊朗——里亚尔
沙特***——沙特里亚尔
卡塔尔——卡塔尔里亚尔
阿曼——阿曼里亚尔
***也门——也门里亚尔
11、第纳尔
伊拉克——伊拉克第纳尔
约旦——约旦第纳尔
科威特——科威特第纳尔
巴林——巴林第纳尔
12、镑
叙利亚——叙利亚镑
黎巴嫩——黎巴嫩镑
土耳其——土耳其镑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镑
13、马来西亚——令吉
二、大洋洲
1、元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元
新西兰——新西兰元
斐济——斐济元
所罗门群岛——所罗门元
三、欧洲
1、欧洲货币联盟——欧元
2、克朗
冰岛——冰岛克朗
丹麦——丹麦克朗
挪威——挪威克朗
瑞典——瑞典克朗
捷克和斯洛伐克——捷克克朗
3、芬兰——芬兰马克
4、俄罗斯——卢布
5、波兰——兹罗提
6、匈牙利——匈牙利福林
7、德国——德国马克
8、奥地利——奥地利先令
9、法郎
瑞士——瑞士法郎
比利时——比利时法郎
卢森堡——卢森堡法郎
法国——法郎
10、荷兰——荷兰盾
11、镑
英国——英镑
爱尔兰——爱尔兰镑
12、西班牙——比塞塔
13、葡萄牙——埃斯库多
14、意大利——里拉
15、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新第纳尔
16、罗马尼亚——列伊
17、保加利亚——列弗
18、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列克
19、希腊——德拉马克
四、美洲
1、元
美国——美元
加拿大——加元
2、比索
墨西哥——墨西哥比索
古巴——古巴比索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比索
智利——智利比索
阿根廷——阿根廷比索
3、科朗
4、危地马拉——格查尔
5、巴拉圭——巴拉圭瓜拉尼
6、洪都拉斯——伦皮拉
7、尼加拉瓜——科多巴
8、巴拿马——巴拿马巴波亚
9、海地——古德
10、委内瑞拉——博利瓦
11、苏里南——苏里南盾
12、秘鲁——新索尔
13、厄瓜多尔——苏克雷
14、巴西——新克鲁赛罗
五、非洲
1、埃及——埃及镑
2、毛里求斯——毛里求斯卢比
3、突尼斯——突尼斯第纳尔
4、津巴布韦——津巴布韦元
5、尼泊尔——非共体法郎
6、乌干达——乌干达先令
7、摩洛哥——摩洛哥迪拉姆
8、毛里塔尼亚——乌吉亚
9、冈比亚——法拉西
10、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比索
11、几内亚——几内亚西里
12、塞拉里昂——利昂
13、加纳——塞地
14、尼日利亚——奈拉
15、赤道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埃奎勒
16、南非——兰特
17、扎伊尔——扎伊尔
18、赞比亚——赞比亚克瓦查
大开眼界了吧!
赶紧点赞收藏起来~
感谢关注!欢迎合作共赢!批发、团购:一手正品货源,
品牌奶粉、品牌美妆护肤品 供应实体门店、电商平台、微商代购、直播带货,支持一件代发。
喜欢的,转走!
觉得有收获,点个“在看”?x
英国的先令来自是多少
1先令=约0.7人民币。先令(Shilling)是英国的旧辅币单位,在1971年英国货币改革时被废除英镑PoundSovereign,1英镑=20先令,最初一英镑等于一磅白银,因此得名,但是只是征税用的货币单位,老百姓日常交易用不到如此大额的支付手段,因此没有具体货币,后来才铸造金币。其他换算:1、半镑HalfSovereign,等于0.5英镑或10先令2、两克郎DoubleCrown,等于0.5英镑或10先令,又名Angel3、克郎Crown,1克郎=5先令4、弗罗林Florin,1弗罗林=2先令5、先令Shilling,1先令=20便士6、四便士Groat等于4便士7、侏儒Dandyprat等于2便士扩展资料:先令(Shilling)在人民币里面,单位是“角”。先令(shilling)最初是一种金币,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的苏勒德斯币。英国最早使用先令。一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1971年英国货币改革时被废除。奥地利先令一直是用到1999年底欧元开始流通。简称ATS或ÖS。当欧元发行时,汇率以1欧元=13.7603先令换算。当地货币单位、种类、面值及可通用的货币:奥地利的货币以先令(Schilling、ATS)为单位,而1先令等于100格罗申(Groschen,最初为德意志地区的小银币名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镑
奥地利1979年硬币怎么称呼?
奥地利现在使用的货币为欧元(2002年1月1日启用)
1欧元=100欧分
纸币有:5、10、20、50、100、200、500欧元
硬币有:1、2、5、10、20、50欧分,1、2欧元
2002年以前的本国货币为奥地利先令
1先令等于100格罗申
纸币有20、50、100、500、1000、5000先令
硬币有1、2、5、10、50格罗申,1、5、10、20、25先令。
《闪电战》元首的欧元: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货币浅谈
(温馨提示:本文约4300字,配图56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99年1月1日,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统一货币——欧元开始发行,在经过三年的过渡后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取代原有的法郎、马克、里拉、克朗等十余种货币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流通货币。时至今日,欧元已经成为19个欧盟成员国和6个非欧盟国家及地区的货币,是世界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流通手段之一。然而,在七十多年前的二战时期,还有一种货币曾经也在特殊的环境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欧元的性质,流通于大部分欧洲地区,这就是当时德国的法定货币——帝国马克(Reichsmark)。由于德国在战争中占领了大半欧陆,使得帝国马克的流通范围大幅扩大,并成为掠夺占领区财富,支持德国战争机器的重要手段。
■2002年1月1日开始,欧元取代是十余个欧洲国家的原有货币,成为欧盟内部的统一货币。
马克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欧元出现之前,德国的传统货币单位是马克(Mark),其实马克是古代德意志地区的重量单位,约合半磅(227克),它作为法定货币的历史还要从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说起。
在德国实现统一后,德意志地区的货币体系仍然相当混乱,在境内流通的货币除了各邦国各自发行的货币外,还有各种外国货币。为了符合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代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普鲁士银行于1873年正式发行金马克,揭开了统一币制的序幕。在普鲁士之后,巴伐利亚、黑森、符腾堡等邦国也纷纷发行金马克取代旧币,从1876年1月起金马克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唯一法定货币。
■铸有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左)和威廉二世(右)头像的20金马克金币。相比后来的纸马克和帝国马克,金马克称得上是真金白银。
金马克是一种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货币,印刷的纸币数量由国家的黄金储备决定,号称永不贬值,在实际流通中有各种面值的金银硬币和纸币等形式。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德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此后发行的纸币不再与黄金储备挂钩,因此被称为“纸马克”。实际上,在一战时期流通的马克货币仍然是金马克纸币,只是没有黄金实物作为担保。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被迫接受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向战胜国支付巨额赔款,金马克大量外流,国家黄金储备急剧减少,而银行滥发纸币,使得德国经济形势极度恶化,引发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并在1922年至1923年达到顶峰。当时纸马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纸马克”,因为已经形同废纸。虽然钞票上的面值几近天文数字,但购买力近乎为零。
■这两幅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孩子们在用大捆毫无价值的钞票在累积木,大人们则用手推车装载钞票去购物。
为了稳定市场,恢复经济,魏玛共和国**于1923年开始进行币制改革,以新发行的帝国马克取代纸马克,当时确定的新旧马克兑换比率高达1∶1万亿!为保证新旧货币的平稳更替,德国**首先在1923年发行了所谓“地产抵押马克”,以土地和工业固定资产为抵押,替换纸马克,之后再以1∶1的比率将地产抵押马克兑换为帝国马克。1924年8月30日,德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立了帝国马克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地位,其辅币单位为帝国芬尼,1帝国马克=100帝国芬尼。帝国马克与美元的汇率沿用一战前金马克的标准,即1美元折合4.2帝国马克。实际上,帝国马克与纸马克一样缺乏黄金储备的担保,但对于德国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1933年纳粹d当政后继续使用。
■1924年2月发行的100万亿马克纸币,虽然面值数字惊人,但几乎毫无价值,只能兑换100帝国马克。
在二战前夕及二战时期,随着德国势力范围的扩张,帝国马克的流通范围也从德国本土扩展到被德军占领的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欧洲货币。1938年,德奥合并后,帝国马克取代奥地利先令成为奥地利的法定货币,两者的兑换比率为1.5∶1。在战争时期,德国占领当*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掠夺财富资源的目的出发,拟定了各占领区货币与帝国马克的汇率(见下表),通常情况下这一汇率都远远低于和平时期的合理汇率,使得德国人能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占领区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支持战争机器的运作。
在战前及战争期间,由于军事开支的大幅增加,帝国马克的发行量也水涨船高,据统计在1933年底,帝国马克纸币的流通量为42亿马克,到1939年7月已达90亿马克,到同年年底增至118亿马克,至战争临近结束的1945年初则达到730亿马克。关于帝国马克的购买力,根据某国外网站在2000年的估算数据,在1924年至1936年间,1帝国马克相当于3.32欧元,按照2016年的币值为6.66欧元;在1937年到1938年间,1帝国马克相当于3.58欧元,按照2016年的币值为7.18欧元。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帝国马克大幅贬值,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在很多商业领域丧失了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
硬币
与很多货币一样,帝国马克的主要形式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其中硬币主要是辅币和小面值主币。1924年最初发行的帝国马克硬币分为7种面值:1、2、5、10、50芬尼和1、3马克。值得注意的是,1、3马克硬币只称为马克,而非帝国马克,区别于1925年之后发行的帝国马克硬币。
1924年版的1、2芬尼硬币为铜币,正面为面值,背面为一束麦穗;5、10、50芬尼硬币采用铜铝合金铸造,正面是面值,背面为数根彼此交错的麦穗;1、3马克硬币的材质为纯度500的纯银,正面图案为面值,背面为德国传统鹰徽。1925年,面值为1、2帝国马克的银币开始发行,材质同样为500银,同时还发行了少量面值为3、5帝国马克的银质纪念币。1927年,50芬尼的镍币开始流通,面值5帝国马克的正常流通版银币也同时问世。1931年,正常流通版3帝国马克银币开始进入市场。
■上图是1924年到1936年间发行的帝国芬尼硬币,自上而下分别是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和50芬尼,注意硬币背面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厂家标志。
■1924年发行的1马克银币,注意硬币正面面值下方的单位为“马克”,而非“帝国马克”。
■1925年发行的1帝国马克和2帝国马克银币。
■1931年发行的3帝国马克银币。
■1927年发行的5帝国马克银币。
■1934年发行的弗里德里希·席勒银质纪念币,面值为2帝国马克,硬币正面为席勒的侧面头像。
有多家德国铸币厂参与帝国马克硬币的制造,每个铸币厂都有指定的字母标志,这一标志也会被铸造在硬币上,可以清楚地表明制造厂家的身份。在大面值的银币上厂家标志通常会出现在正面面值数字的下方,而小面值硬币则在背面图案的正下方或正上方。每年只有部分铸币厂会分配到硬币的生产任务,而且只能铸造指定面值的硬币,这样导致各厂的铸币数量有明显差异,后来在收藏界铸币的厂家标志是评判藏品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1930年到1932年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国经济也陷入困境,失业激增,民众穷困,时任**的海因里希·布吕宁采取各种措施挽救经济,成效不彰,因此留下了“饥饿**”的*名。1932年,为了降低物价,布吕宁**开始发行4芬尼硬币以取代5芬尼硬币,该币采用铜锡锌合金铸造。当然,这一举措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效果,4芬尼硬币仅在1932年由六家铸币厂铸造了约5000万枚,此后再未生产,被称为“贫困的海因里希”或“布吕宁塔勒”,现在已经是第三帝国货币收藏中的珍品。
■1932年发行的4帝国芬尼硬币,仅在当年铸造,此后再未生产,被称为“布吕宁塔勒”。
1927年,1帝国马克银币停止生产,此后由于贵金属的缺乏,德国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镍、铝、锌等金属铸币,品质持续下降。1933年,1帝国马克镍币开始发行,同时发行新版的2、5帝国马克银币,新版银币相比旧版尺寸减小,但采用纯度更高的625银和900银以保证价值。在1933年到1939年间,还发行了少量面值5帝国马克的银质纪念币。1935年,50芬尼铝币开始发行,从1937年起又被50芬尼镍币取代,之后在1939年恢复了50芬尼铝币的生产。
■1937年发行的1帝国马克镍币,注意硬币背面仍然保持传统的鹰徽图案,而没有采用纳粹鹰徽。
■1939年版50芬尼铝币,用于取代同面值的镍币。
从1936年开始,除了1帝国马克硬币和1936年发行的部分带有兴登堡头像的5帝国马克银币外,所有硬币的背面图案都采用纳粹鹰徽。帝国马克硬币上的纳粹鹰徽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雄鹰下方带有花环的卐字徽尺寸较大,另一种是雄鹰图案更为突出,卐字徽尺寸较小。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大部分硬币都采用了第二种风格的纳粹鹰徽。
■1936年版5帝国马克硬币(左)与1938年版5帝国马尔硬币(右)的对比,硬币正面均为兴登堡头像,而硬币背面的鹰徽图案发生了变化。
■上图是在1936年到1945年间发行的德国硬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50芬尼、2帝国马克。注意硬币背面纳粹鹰徽的样式区别。
在二战时期,铜币和铜铝合金硬币被锌币和铝币所取代,2芬尼硬币不再生产,1、2、5帝国马克硬币也停止铸造,由相同面值的纸币取代。虽然从1939年开始重新生产的50芬尼铝币逐步取代同面值的镍币,但50芬尼镍币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才停止。从1940年开始,大量品质低劣的小面值锌币流通于德国和各占领区。最后一批带有卐字标志的硬币是1944年制造的1、5、10、50芬尼硬币以及1945年初制造的1、10芬尼硬币。
■上图为二战时期发行的锌币,分别为1943年版1芬尼锌币和1940年版10芬尼锌币。
纸币
第一版帝国马克纸币是1924年由德意志帝国银行和巴伐利亚、萨克森及巴登的国有银行发行的,面值为10、20、50、100、1000帝国马克。在1929年到1936年又发行了第二版帝国马克纸币,面值设置与第一版相同。在1939年发行的新版20帝国马克纸币采用了未发行的100奥地利先令的设计样式,此外在1942年5帝国马克纸币开始印制并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4年初,美国**着眼于日后占领德国的需要,委托波士顿的福布斯公司印制了一款仿版帝国马克纸币,采用相似的色彩和图案,但面值有所差别,包括1/2、1、10、20、50、100、1000马克,并在纸币背面印有“盟国军事当*·在德国合法流通”的字样。苏联在1944年初从美国获得了印钞设备,并在莱比锡建立了印钞厂,大量印制仿版马克,结果在战后的苏占区引发了通货膨胀和市场动荡。美国国会在194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战后德国流通的仿版马克纸币的数量相当于3亿8000万美元!
■上图是1924年到1929年间发行了第一版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0马克、20马克、50马克、100马克和1000马克。
■上图是1929年到1936年间发行了第二版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0马克、20马克、50马克、100马克和1000马克。
■1939年发行的新版20帝国马克纸币,采用了未发行的100奥地利先令的样式。
■1942年发行的5帝国马克纸币。
战时货币
在战争期间,德国还发行了用于在占领区流通的帝国马克硬币和纸币,其中硬币为锌制,面值有5芬尼和10芬尼两种,比较特别的是硬币中间带有圆孔;纸币的面值为50芬尼、1、2、5、20和50帝国马克。上述帝国马克货币与占领区原有货币具有相同的流通能力。占领区货币中的硬币铸造于1940年和1941年,最初由德国国内铸币厂制造,后来改为由比利时和法国的铸币厂制造,而纸币的制造发行持续战争始终。
■上图是1940年制造的供占领区流通的5芬尼、10芬尼硬币,其显著特征是中间带有圆孔。
■上图是1938年到1945年发行的主要供占领区流通的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50芬尼、1马克、2马克、5马克、20马克和50马克。
在1942年到1945年间,德国还发行了一种专供德军部队使用的军用版帝国马克,仅有纸币形式。第一版军用马克纸币为单面印刷,面值设置为1、5、10、50芬尼和1马克,军用马克与帝国马克的兑换比例为1∶10,即1军用芬尼=10芬尼。第二版军用马克纸币改为双面印刷,面值调整为1、5、10、50马克,并与正常的帝国马克等值。美国福布斯公司也印制了一批仿版的德国军用马克,其面值设置与仿版帝国马克相同。
除了占领区马克和军用马克之外,德国人甚至还发行了用于集中营和战俘营的货币,但是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小范围流通,并不具备真正的货币功能。
■上图是由盟军仿印的5军用马克纸币。
■上图是用于在战俘营内流通的10芬尼纸币。
帝国马克的消亡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在各占领区内,原有的帝国马克被允许继续流通,同时由占领当*印发的仿版马克纸币也并行流通。此外,在1945年到1948年间,占领当*还制造了少量帝国马克硬币,在1945年1946年制造的是1芬尼和10芬尼面值,在1947年到1948年间制造的是5芬尼和10芬尼面值。这些战后版硬币在样式上与战争后期的同面值硬币相似,但去除了背面鹰徽上的卐字徽。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允许帝国马克继续流通,并发行了少量硬币,去除了硬币背面的纳粹标志,上图为1946年版的10芬尼硬币和1948年版的5芬尼硬币。
尽管帝国马克在战后仍是合法的流通货币,但是已经极度贬值,加上占领军当*滥发纸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实际上德国很多地区宁愿以物易物也不愿使用一文不值的帝国马克,因此进行币制改革势在必行。其实,早在1945年11月,在重新独立的奥地利,帝国马克就被奥地利先令所取代。1947年,回归法国的萨尔地区开始使用法郎作为法定货币。1948年6月,分歧日益激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几乎同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施币制改革,在西占区使用新的德国马克取代帝国马克,在苏占区也开始发行新版马克,这一举动意味着东西德国的分裂。随着冷战帷幕的拉开,帝国马克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1948年在英美法占领区内发行的第一版西德马克纸币,面值为1马克。
■1948年在苏联占领区内发行的第一版东德马克纸币,面值为1马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了解更多军事历史精彩故事,推荐阅读本公号历史文章:
《军人志》上帝与良知同在:一战期间英国的“良知拒服兵役者”
《战舰》一箭三雕:1942年9月伊-19潜艇击沉“黄蜂”号航母之战
《军人志》孔雀也是盘中餐:细数英国都铎时代奢华宴会的美食
《战舰》日暮狮吼:英国皇家海军狮级战列舰设计始末
《军人志》一弹一命:南北战争中的海勒姆·伯丹上校和他的神枪手团
《战舰》致命拐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基韦特浅滩夜战
《军人志》巴顿的黑豹:种族隔离和歧视下的二战美军第761坦克营
《闪电战》神之侍女:德军“卡尔”臼炮配属的IV号弹*运输车
100万亿原来不是最大面值的钱币,你知道世界上最大面额的纸币是多少吗?
盘点世界上发行过已不再流通和正在流通的大面额纸币,带你走进"土豪"的世界。
10垓匈牙利帕戈:面值10的21次方
匈牙利帕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价值,遭受到纪录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计价时需要用到极高的位数,面值10垓帕戈的钞票,旧匈牙利的钞票,面值是100,000,000,000,000,000,000,也就是10的21次方帕戈,有印出但是没有发行,成为历史上最高面额的未发行钞票。发行的钞票中面值最高的为1垓帕戈(10的20次方),成为历史上最高面额的已发行钞票。如果兑换成美元,如此惊人面额也不过20美分左右。
100万亿津巴布韦津元
旷日持久的内战和国际社会制裁使南斯拉夫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物价飞涨和货币贬值导致市场流通钞票供不应求,2009年1月16日报道,津巴布韦储备银行从即日起开始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即使是100万亿,贬到最低时只能买半个面包。
5000亿南斯拉夫第纳尔
该纸币发行于一九九三年,纸币正面的人物头像是著名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诗人兹马耶;背面的图案为南斯拉夫国家图书馆。由于当时正是波黑战争如火如荼时期,南斯拉夫严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张纸币要是折算**民币的话,大概只值六元钱。
中国民国时期60亿元金元券
中国货币史上最大面额的纸币。一张面值“六十亿”元的金元券,那是30年代中期,国民d**统治时期**省发行的一枚金元券,因为国务d**滥发纸币,组成了庞大的垄断金融体系“四行两*”,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这60亿面值的金元券实际面值折合成金元券只有1万元,在当时的上海市场上只能买到70粒大米。
十有八九你会把这些宝贝当成假币?
50万意大利里拉
由于五十年代以前的几次货币贬值,意大利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发行50000、100000里拉,到1997年又发行了500000里拉的钞票。50万元里拉正面是拉斐尔的自画像和其作品《嘉拉提亚的凯旋》,背面是1509年拉斐尔为梵蒂冈签字厅所做的巨幅壁画《雅典学派》。2002年元月后意大利开始使用欧元,里拉正式退出流通。
50万泰铢
50万元泰铢为2002年普密蓬国王与诗丽吉王后金婚纪念发行的纪念钞。该纪念钞只发行了1998件(每件都封装在水晶框中并由普密蓬国王亲自交给认购人)。按现时汇率,5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高达10万元。
10万美元
1929年,美国开始印制面额10万美元的钞票,当然这不是因为通货膨胀,主要是为了便于银行和联邦**之间进行金融交易,而不是在民间流通。面额10万美元大钞的人物头像是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这也是美国印制和发行最大面额美钞。面额10万美元的钞票最后一次印刷是在1945年,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达行政命令,正式停止印刷面额为10万美元的钞票,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有组织犯罪和洗钱。
50000韩元
韩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有1000韩元、5000韩元、10000韩元、50000韩元四种,易于根据纸币上面印的历史人物和颜色加以分辨。目前1人民币约可兑换163韩元。
10000文莱林吉特
由于文莱和澳大利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莱苏丹在澳大利亚拥有的私人土地比文莱全国还要大),所以目前流通版本的货币均是由澳大利亚生产的塑料钞,也是所有国家塑料钞中面值最高,价格最高,印刷最好的国家。文莱该版钞票最高面值为10000文莱元,折合人民币50000元不到。次高面值也有1000元,折合人民币5000元不到。
10000新加坡元
目前在新加坡流通的纸钞有:10000元、10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2元面额的钞票。目前1新加坡元相当于4.98元人民币左右。
10000比利时法郎
2002后欧元发行,比利时法郎现也已经停止流通。1欧元约等于40.3399比利时法郎。
10000日元
日元下面的货币单位为分,1日元等于100分。流通中的纸币面值有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现在1人民币约相当于16日元左右。
5000俄罗斯卢布
俄罗斯卢布是俄罗斯的本位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1卢布=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较少用)、50、100、500、1000、5000卢布,另有1、2、5、10卢布及1、2、5、10、20、50戈比铸币。目前1俄罗斯卢布约等于0.18元人民币。
5000奥地利先令
奥地利先令是原奥地利的货币单位。奥地利财政部长凯恩博克因此决定于1923年12月推出名为“先令”的新货币。先令硬币于1924年6月投人流通,纸币于1925年2月发行。现在已经停止使用。
5000斯洛伐克克朗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欧元区,原斯洛伐克克朗正式退出流通。
1000加拿大元
加拿大纸钞有1、2、5、10、20、50、100、1000加元等八种面额。另有1、2加元和1、5、10、25、50加分硬币。目前1加元约相当于5.7元人民币。
1000荷兰盾
荷兰盾是荷兰王国的货币名称,由荷兰银行发行。1荷兰盾等于100分(Cents)。有5、10、25、50、100、250、1000盾的钞票,及1、2.5、5、10、50盾和5、10、25分铸币。现在由于荷兰加入欧元区,荷兰盾已经正式退出历史,但在部分地区人在使用。
1000德国马克
德国马克纸币有5、10、20、50、100、200、500和1000马克等面额,另有1、2、5马克及1、2、5、10、50芬尼的铸币。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在欧洲使用,马克退出历史舞台。
1000瑞士法郎
目前银行发行的是第七套瑞士法郎纸币,面额为10,20,50,100,200和1000法郎。瑞士纸币有众多的防拷贝技术的特点,是极其困难甚至可能是无法仿制的。1瑞士法郎约相当于6.9元人民币。
500欧元
欧元是欧盟中18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8会员国是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洲货币*发布的欧元草样有7张,面值分别为5欧元(灰色)、10欧元(红色)、20欧元(蓝色)、50欧元(桔黄色)、100欧元(绿色)、200欧元(黄色)和500欧元(紫红色)。
青岛世界钱币博物馆
至今为止,世界上有多少种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要所有的,列出?
自由兑换的货币。主要有:美元、德国马克、 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奥地利先令、港元、加拿 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等。
16先令等于多少人民币
先令现在已经没有了,英国的辅币只有便士。按过去一英镑=20先令来看一先令约等于0.7~0.8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