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菱冰箱是代工的吗(松下冰箱是美菱代工的吗)

松下冰箱是美菱代工的吗

是,松下冰箱很多型号都是美菱代工的,特别是京东上价格特别离谱的,基慧念汪本是是国产价格那些,都是美高弯菱代工生产的。只有前仔那些五六门上万元的,才是松下自产的

美菱冰箱和美的哪个好点?

这个楼主我知道,美菱和美的不是一个厂家,我就三个方面比较1、能耗,这个先不说,因为美菱一直是以能耗在行业中占据位置的,2、质量,我真的是觉得美的的广告做的挺好,只是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我们没买一台冰箱就有好几十块给央视赚去了,不值,而且美的最近一直做的降成本,把冰箱质量降的就剩下能工作的了,3、实力,美的也是最近才做的冰箱,要是楼主注意的话,以前也只有小家电和空调,后来让美菱代工的,那时质量还是很好的,后来在合肥收购了XXX,然后自己做,可是在实力方面一直落后于美菱、海尔新飞、容声···以上是我对美菱与美的的评价,请楼主慎重考虑!

美菱美的冰箱哪个好

问题一:美的冰箱和美菱冰箱,哪个好美菱在冰箱生产方面有比较专业的经验,还推荐美菱问题二:海尔冰箱和美菱冰箱哪个牌子质量好?????这个问题我回答网友很多次的了,因为我做冰箱结构设计的,对整个冰箱行业的产品结构都很清楚的哦。分三个档次告诉您哦:1、就我个人感觉如果您只看中品质,不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的话,可以购买“西门子”的冰箱,简约大方!品质还很不错的,细节处理的也很好!2、但如果考虑经济方面的原因,又想考虑品质的话,可以综合考虑一下,想国有品牌的“海尔”、“美菱”还不错的。除此之外,内资的还真不敢给您推荐的哦。3、当然如果您农村和乡镇家庭的话(因为您如果在城市里面,购买不到我下面推荐的品牌产品),可以考虑购买“尊贵”、“航天”这两品牌可以说三四级市场的佼佼者,在三四级市场“海尔”、“美菱”的销量都不敢和它比拟的哦。质量很好!价格还绝对的实惠,也值得推荐和您考虑的哦!供您参考!按照您说的西门子,海尔和伊赖克斯三个品牌之中,伊莱克斯肯定不建议你购买的,因为该品牌很多贴牌的,别的厂家代工的哦。西门子应当首选,如果您支持国货的话,可以考虑海尔和美菱哦!回到你的问题,海尔和美菱的冰箱在产品质量和性能方面都不相伯仲的哦,所以您要在这两款中间选一个的话,从产品品质和专业的角度没什么区别的,因此就看您自己的喜好:比如外观否喜欢、价格否适中等来决定您最终的取向哈。祝您购物愉快!问题三:美的冰箱和美菱冰箱哪个好?您好!美菱专注制冷3户年,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节能技术领先,拥有众多节能产品,还有品质服务作保障,尽可放心选购。很高兴为您提供帮助,感谢您对美菱产品的信任与支持!问题四:美菱与美的冰箱哪个更好一点,请知情人回答两个牌子的产品各有所长吧!冰箱还偏向美菱牌子的,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比较靠谱问题五:美的冰箱和美菱冰箱哪个好没用过美菱,用的美的,都用了两年了,挑不出什么问题啊,美菱身边用的人也少,不知道具体如何,不过要在两个之间挑一个的话,还建议美的吧,最起码用的人多啊~问题六:美的和美菱冰箱哪个质量好1、美菱专业制冷29年的企业,美的专业做小家电。2、建议考虑当地有没有售后。3、美菱做冰箱大约84年起步,美的的话大约96年起步。问题七:美菱冰箱好还美的冰箱好这可能还要看你的需求,想要选择的产品型号等,但总体来说,美菱的产品性价比高一点,而且三十多年的老牌子了,比较有保障。问题八:冰箱,美的和美菱,相对来说哪个更好美菱专业冰箱制造品牌,美的非专业,买冰箱当然专业的好了。问题九:美的和美菱的冰箱哪个质量好品牌就质量的保证,我一直都相信这个的,所以我会选品牌大的美的问题十:美菱冰箱和美的哪个好点美菱就做产品起来的品牌,用过美菱产品的客户那数不胜数了,而美的感觉广告投的比较多,但说到真正做产品,还推荐美菱。

美菱冰箱和美的哪个好点?

这个楼主我知道,美菱和美的不是一个厂家,我就三个方面比较1、能耗,这个先不说,因为美菱一直是以能耗在行业中占据位置的,2、质量,我真的是觉得美的的广告做的挺好,只是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我们没买一台冰箱就有好几十块给央视赚去了,不值,而且美的最近一直做的降成本,把冰箱质量降的就剩下能工作的了,3、实力,美的也是最近才做的冰箱,要是楼主注意的话,以前也只有小家电和空调,后来让美菱代工的,那时质量还是很好的,后来在合肥收购了XXX,然后自己做,可是在实力方面一直落后于美菱、海尔新飞、容声···以上是我对美菱与美的的评价,请楼主慎重考虑!

美菱冰箱是不是有一个侯经理,上次他说是厂家的,我想问一下是不是,这样买东西放心

美菱大企业肯定值得信赖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买的冰箱不管他是不是侯经理买美菱的都能够放心因为他与中消协建立了500万的先行赔付保证金

香雪海和美菱冰箱是-个生产厂家吗?

香雪海品牌影响力没落的原因是什么?三星借合资从根本上抹杀香雪海这一个强势的民族品牌,降低他们进入国内市场的阻力,同时让香雪海附庸成他们的生产车间

美菱冰箱算不算大牌子,质量怎么样?

美菱自一九八四年转产冰箱至今已逾三十多年,当年几个引进阿里斯顿生产线的现今只剩下美菱了。在国产冰箱行业,美菱引领前三甲没问题,这就是品牌质量的最好诠释。至于那些所谓的进口冰箱,除少数外基本上都是国内厂家做的代工贴牌产品。

好多人都说美菱冰箱的庄家是日本的搞不清楚到底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求急现在买个东西都得问清楚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冰箱、冰柜及空调的生产与销售为主的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事冰箱、冰柜、空调等家电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各种冰箱、冰柜、空调等家电产品和配套件的制造、销售及服务,其他家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控股股东: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21.58%)

奥马电器代工哪些品牌的冰箱?

为美的,海信,TCL,美菱,康佳,科龙,容声,海尔,雅佳,惠尔普,奥克斯等品牌代工生产,更为可口可乐生产专业冷藏柜,全线产品采用加西贝拉缩机,高效率低噪音.所以质量方面您大可放心!

【方正家电|深度】比依股份:寻找海外空气炸锅行业预期差,五个“为什么”再探龙头成长逻辑

孟  昕S1220523020001 

陈炯阳S1220523040001

赵梦菲(联系人)

投资要点

行业空间:油炸锅替代属性+更大的厨房空间+户别人口差异,海外空气炸锅渗透率或更具想象力。1)油炸锅替代属性:海外具有油炸快餐饮食习惯,有着油炸锅使用基础,空气炸锅凭借替代属性具备天然增长空间。2)海外空气炸锅渗透率或存在认知差:除新增需求外,海外空气炸锅或已出现较稳定的迭代需求,双锅热销,“一家多台”空气炸锅或具备可能性。3)空间预测:基于合理假设,我们预计2027年全球/中国/海外空气炸锅销量将分别达到16336/4567/11768万台,渗透率分别达到每百户16.9/23.6/15.1台。

竞争格*:上游国内代工厂集中度较高,下游品牌商竞争格*较为分散。1)上游代工厂:中国为空气炸锅主要生产地,浙江代工厂保持领先,比依、天喜、嘉乐三足鼎立。2)下游品牌商:海外品牌商竞争格*较为分散,消费者品牌依赖性较低,产品创新、营销入*机遇涌现。国内“美苏九”领先,空气炸锅价格带持续下沉,多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出或将助推空气炸锅市场进一步放量。

公司端:代工龙头享受行业红利,飞利浦大单催化成长,OBM+咖啡机赋能长期。1)短期催化剂:与飞利浦新一轮合作周期确定,核心原因或在于初期合作尝试奠定深度合作基础,公司产能积极开拓保障充足供货。2)中长期成长动力:比依作为空气炸锅龙头,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核心原因或在于消费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空气炸锅需求增长,上游代工厂高度集中。3)其他成长曲线:战略性入*咖啡机赛道,OBM建设发力有望拉动长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空气炸锅行业具备高成长空间,公司作为代工龙头或能充分享受行业红利,飞利浦大单催化短期,OBM与咖啡机新成长曲线赋能长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21/2.42/2.63亿元,对应EPS为1.17/1.28/1.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81/14.44/13.3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替代风险、国际贸易形势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新渠道开拓不达预期等。

正文如下

1.行业端:空气炸锅赛道步入快速成长期,海外渗透率提升空间或更具想象力

复盘全球空气炸锅市场“进化”历程,品类从商用到家用,从海外兴起到国内热销,产品功能趋于完善,品类教育不断深入。兼具油炸食品替代属性、冷冻食品互补属性,空气炸锅拥有天然的成长空间。欧美国家更大的厨房面积、印度更稠密的家庭人口为“一家多台”空气炸锅提供可能,海外市场渗透率或存在认知差,空气炸锅行业“天花板”或高于预期。我们认为,新增+迭代需求或共同引领行业下一轮增长。

1.1行业规模:海外市场起步较早,中国市场后来居上,疫情催化之下迈入快速成长期

 

诞生期(1990年代-2006年):商用空气炸锅引入“空气炸”概念。1990年代美国德州的QNC公司推出首款商用空气炸锅,“空气炸”概念开始步入市场,产品处于探索初期。

 

导入期(2007年-2009年):进入家用市场,产品不断探索。2007年法国特福(Tefal)推出Actifry低脂空气炸锅,以“少油”概念打开市场,产品正式导入厨房小家电领域。

 

稳步成长期(2010年-2019年):持续进行消费者教育,逐步打开北美、亚洲市场。2010年飞利浦推出空气炸锅产品,应用高速空气循环专利技术,使炸出来的薯条比传统油炸锅减少80%脂肪含量,品牌效应下消费者的品类认知逐步提升,空气炸锅开始在北美市场流行;2015年以后,九阳、美的等一众国产品牌进入空气炸锅领域,掀起国产空气炸锅浪潮,行业逐渐放量。

 

快速成长期(2020年-至今):疫情催化消费者认知从“好玩”到“好用”的转变,功能完善之下产生迭代需求。2020年初疫情背景下,人们居家时间变久,出于对“健康、安全、享受烹饪乐趣”等的需求,具备网红属性的空气炸锅产品走入更多人们的视野,产品更侧重“好玩”属性。经历疫情催化,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体验并习惯于空气炸锅“高效、操作简单、易清洗”等功能特性,对产品的认识转向“好用”,进而对于具备新功能、多功能的空气炸锅产生迭代需求,整体市场销量快速增长。

海外市场起步较早,中国市场后来居上,2022年中国已成空气炸锅主要市场。据Euromonitor及奥维云网数据,1)全球来看,空气炸锅进入家用市场以来,始终保持较高速增长,2022年空气炸锅销量达5526万台(同比+55.9%)。2)海外市场来看,导入期及稳步成长期维持每年超过20%的同比增速,2021-2022年增速放缓,2022年空气炸锅销量2266万台(同比+11.0%)。3)国内市场来看,2020年疫情成为行业增长主要催化剂(同比+290%);2022年上海等主要城市疫情反复再次刺激行业增长(同比+116.8%),销量达到3260万台,规模开始超过海外市场。

1.2行业空间:油炸锅替代属性+更大的厨房空间+户别人口差异,海外空气炸锅渗透率或存在认知差,2027年全球有望达到16.9台/百户

 

✴ 从空气炸锅属性角度看行业空间

 

冷冻食品互补品属性:便捷高效易操作,空气炸锅与冷冻食品形成良好互补。1)供给端:与传统烤箱相比,空气炸锅不需预热,利用锅内空气360度热交换迅速加热食物,节省约一半的时间。与传统煎炸相比,空气炸锅可实现一键烹饪,无需反复翻动食物,同时减少烫伤等安全风险。2)需求端:长久以来,鸡翅、薯条等冷冻食品在欧美消费者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烹饪省时便捷的冷冻食品更受欢迎,空气炸锅市场因具备互补品属性而受益。

快餐文化盛行,油炸食品“难以拒绝”。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脂肪是生物体储能的必需物质,在获取食物相对困难的人类发展早期,能够果腹并提供能量的动物脂肪对人们有着高吸引力,追求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成为了进化过程中身体的本能,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西方国家较早开始工业化,20世纪初美国已开始将工业化生产流水线概念用于餐厅经营,对于效率的不断追求下,快餐文化逐渐盛行,时至今日在高基数上仍维持较快增长。

 

油炸食品替代属性: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空气炸更受认可。1)供给端:空气炸锅依靠高速热空气循环进行烹饪,利用食物本身的油脂实现煎炸。研究表明,与传统油煎方法相比,空气炸在烹饪过程中会减少约70%的总热量和脂肪。2)需求端:FMI研究表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数量增加,人们更关注健康的饮食习惯。以美国市场为例,定位FastCausal(休闲快餐)的Chipotle开始受到青睐,在保留快速制作食物的同时,比传统快餐更低油低卡,为消费者在速度与健康之间提供新的平衡。对低油食品的需求也将对酒店、餐馆、医院等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创造了市场对空气炸锅的需求。

✴空气炸锅渗透率

北美市场渗透率领先,中国市场具备提升潜力。空气炸锅仍处快速成长期,消费者品类认知度提升叠加功能迭代较快,或使更新周期较短,参考厨房小家电普遍使用年限3-5年,我们假设空气炸锅的更新周期为3年。基于Euromonitor及奥维云网数据进行测算,2022年,较成熟的北美市场空气炸锅渗透率领先(18.0台/百户);中国市场保有量较高(5818万台),且具备快速增长潜力,渗透率10.7台/百户;全球市场渗透率较低(5.1台/百户),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空气炸锅渗透率或存在认知差:从消费者使用习惯来看,海外空气炸锅兴起较早,除了新增需求外,或已出现较稳定的迭代需求。我们认为,欧美市场空气炸锅兴起较早,产品普及程度更高,消费者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或将更能习惯使用空气炸锅制作食物,进而产生复购行为,有倾向购买多台空气炸锅实现同时烹饪,进一步缩短食物准备时间。

从住宅特征来看,欧美国家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占据较大比例,具备更大的厨房空间,拥有“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放置条件。据Euromonitor数据,“House”为除了东欧地区、德国、中国以外,其他重点区域及重点国家的主要住房类型,通常拥有更大的厨房空间。a)美国:2015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独栋别墅是最常见的美国住宅形式,在美国40个主要城市中,25城居民普遍居住在独栋别墅中。b)欧洲:landgeist数据显示,在东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地区,独栋别墅是最常见的住房类型,而英国、荷兰、比利时具备更稠密的人口,大多数人居住在半独栋或联排别墅中。

从家庭人口特征来看,印度、**及非洲具备较多户均人口,存在“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需求基础。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户均人口分别为每户2.6/2.5/2.2/2.0人,印度/**及非洲户均人口则分别高达每户4.7/4.6人。我们认为,空气炸锅的多功能属性使其具备较高性价比,伴随经济发展,更密集的家庭人口或为印度、**及非洲地区未来空气炸锅增长开拓空间。

双仓空气炸锅热销,佐证“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可能性。空气炸锅产品形态不断升级,双仓(炸篮)空气炸锅受到市场欢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空气炸锅的认可度提升,有意愿使用空气炸锅烹饪多种食物。双仓空气炸锅配备两个独立炸篮,允许同时烹饪两种食物,实现独立的温度和时间控制,而不会混合味道,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同时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烹饪时间。我们认为,对于家庭人口更多的海外家庭,每次烹饪的食物量更大,双锅容量有限或难满足需求,因此具备“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可能性。

✴行业空间预测

销额角度: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全球空气炸锅市场有望实现较快速增长。1)全球市场:据EMR数据,2022年全球空气炸锅市场规模达到9.54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CAGR7%,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31亿美元。2)区域市场:据FMI数据,预计2023-2033年,美国空气炸锅市场增长2.34亿美元(CAGR7.5%),英国市场增长8960万美元,德国市场增长7190万美元(CAGR6.9%),印度市场增长5740万美元(CAGR8.1%),中国市场增长4900万美元(CAGR7.6%)。

分区域角度:消费升级+头部品牌布*,各区域市场或焕发成长活力。预计未来,1)美国:仍为空气炸锅主要市场,城市中心人口增长刺激对智能化省时烹饪、节能厨房用具的需求,为美国市场推出更具创新功能的空气炸锅提供机会。2)德国:在欧洲区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健康意识的提升、电商巨头的折扣和宣传、飞利浦、Ninja等头部品牌的布*等将拉动空气炸锅市场发展。3)印度:人口快速增长、居民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升级带来对于精致厨房的需求提升等,将刺激空气炸锅市场增长,印度或成为全球空气炸锅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销量角度:空间测算关键假设

(1)2023-2027年总人口变化率取前三年平均,户别人口数不变;

(2)空气炸锅更新周期为三年,销量=新增需求+更新需求;

(3)2023年海外空气炸锅渗透率5台/百户,2023-2027年cagr25%;

(4)基于2023H1内销空气炸锅市场表现,假设2023全年空气炸锅内销市场下滑40%;2024年起新增需求变化率取前三年平均;

全球销量=中国销量+海外销量;海外户数=全球户数-中国户数

结论:基于以上合理假设及测算,我们预计2027年全球/中国/海外空气炸锅销量将分别达到16336/4567/11768万台,渗透率分别达到每百户16.9/23.6/15.1台。

1.3竞争格*:上游国内代工厂集中度较高,下游品牌商竞争格*较为分散

✴ 上游:国内代工厂集中度较高

中国为空气炸锅主要生产地,浙江代工厂保持领先,比依、天喜、嘉乐三足鼎立。据Zauba数据,以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中国是其进口空气炸锅的主要国家。从中国内部代工厂竞争来看,国内空气炸锅OEM/ODM的头部参与者包括比依股份、天喜厨电以及嘉乐电器三家浙江本土企业,在客户质量、订单数量、市场份额、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比依股份主要客户为欧洲优质品牌商飞利浦,与美国Newell、SharkNinja、中国头部品牌苏泊尔亦保持长期合作,并逐步加深与Cosori、山本等国内外大客户的合作;天喜厨电海外大客户主要为Cosori,同时为国内小家电龙头美的代工;嘉乐电器则与苏泊尔、小米等保持紧密合作。其他积极布*空气炸锅代工的企业包括博菱电器、新宝股份等,但空气炸锅产销量占比较少,资源尚不向空气炸锅品类倾斜。

比依空气炸锅营收逆势增长,研发费用率及研发人员占比居于行业前列。2022年疫情刺激内销呈现高景气度;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海外市场需求减弱叠加零售商去库存影响,2022年空气炸锅行业外销短期承压。国内厨房小家电出口减弱背景下,比依股份空气炸锅营收仍实现5.1%同比增长,研发费用率及研发人员占比居于行业前列,彰显头部代工实力。随着空气炸锅在北美、欧洲渗透率提升,海外市场对产品更新迭代要求进一步提高,专利储备有望支撑代工龙头企业持续获益。

✴ 下游:品牌商竞争格*较为分散

海外品牌商竞争格*较为分散,消费者品牌依赖性较低,产品创新、营销入*机遇涌现。从厨房小家电行业来看,2022年北美小厨电市场CR3为35%,欧洲CR3为34%,均不足40%,而亚洲CR3仅为10%,市场集中度较低。对于空气炸锅细分市场,Ninja、PowerXL和Gourmia是2023年1-7月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品牌商,Ninja以32.08%的市占率领先,CR3、CR5分别为54.48%、71.15%。我们认为,空气炸锅新兴市场竞争格*仍较为分散,Ninja受益于品牌效应实现领跑,但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品牌,因此营销入*机遇涌现,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亦有望抢占空气炸锅创新小家电市场份额。

欧美小厨电市场格*分散,Ninja领跑北美市场,Bosch在欧洲份额领先。2022年北美与欧洲厨房小家电市场CR3在35%左右,CR5不足50%,亚洲CR5仅为14%,市场格*较为分散。美国传统小厨电龙头Spectrum、Newell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而新兴小家电企业SharkNinja(JS环球生活旗下品牌)、Cosori(Veysnc旗下品牌)大力拓展电商渠道,在美欧市场份额以及亚马逊空气炸锅畅销品牌榜上均占据高位。

国内“美苏九”领先,空气炸锅价格带持续下沉。据奥维数据,2023H1国内空气炸锅市场CR3、CR5分别为52%、63%,厨房小家电品牌“美苏九”市场份额领先,居空气炸锅品牌商龙头地位。价格端来看,2022年前以200-300元、300-400元产品为主,但200元以下比例逐步提高。进入2023年后200元以下空气炸锅销额占比为27.41%,首超300-400元款式,且大于500元的高端产品销额占比进一步压缩。分品牌看,低端价格带主要参与者为山本、奥克斯;中高端价格格*头部化趋势明显,第一梯队品牌包括美的、苏泊尔、九阳,第二梯队品牌包括小熊、山本和利仁;高端价格则主要由飞利浦覆盖。整体来看,空气炸锅的价格带呈现下沉的趋势,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出或将助推空气炸锅市场进一步放量。

2.比依股份:“五个为什么”从过去到现在向未来,思考空气炸锅龙头增长逻辑

2.1思考一:为什么能够做到油炸锅出口第一?

核心结论:瞄准海外饮食习惯,积极进行企业转型。

聚焦产品瞄准海外饮食习惯,坚持“一米宽、百米深”的企业战略,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逐步开拓油炸锅市场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比依于2001年成立,最早以童车、电吹风等产品出圈,2003年开始研发并出口油炸锅。早期多元化战略给公司带来丰厚营收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核心竞争力缺失问题,未来或无法实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增长。2008年,在转型关键时刻,比依创始人做出一项前瞻性决策,即仅保留油炸锅项目。此后,公司大力发展油炸锅业务,持续通过广交会等展会方式以及客户之间的相互推荐,获取众多海外大中型品牌的稳定订单,仅用短短几年做到了油炸锅出口第一。

2.2思考二:为什么“从0到1”获得飞利浦首批代工大单?

核心结论:内部主因系产线自动化水平领先,外部受益于优质客户“背书”。

(1)产线自动化:产线自动化领先布*,高质量产品奠定合作基础。与同类空气炸锅代工厂相比,比依最早采取高度自动化生产战略,从海外引进机械臂以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使工艺更加标准稳定。公司持续巩固注塑、冲压、喷涂等核心环节的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装配环节半自动化水平,通过自动干烧测试、自动包装、自动码垛等环节提升整体装配效率,并通过增设精益线、升级工程设备等措施提升产能储备,高度自动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品质优良。我们认为,一方面,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比依有能力解决飞利浦“海星底盘”喷涂生产难题,以高品质满足飞利浦个性化需求,在一众代工厂中脱颖而出通过试验生产考察;另一方面,长久代工经验积累充足产能,规模效应持续显现,是“从0到1”获取飞利浦首批代工订单的重要原因。

(2)客户背书:与知名品牌商客户长期合作积累信任基础,拥有天然“背书”。与飞利浦合作前,比依已与Newell合作近7年时间,经过长期磨合逐步形成稳定、双赢的合作模式,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研发设计、生产质量、交付能力等均能够满足头部优质客户需求,为飞利浦提供信任基础。

2.3思考三:为什么能够与飞利浦定下新一轮合作周期,持续收获优质大单?

核心结论:初期合作尝试奠定深度合作基础,公司产能积极开拓保障充足供货。

(1)客户壁垒:供应商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前期合作使客户壁垒逐步形成。由于存在切换成本,随着时间推移,代工厂与品牌商的绑定关系会日益加深,无形中产生“客户壁垒”。飞利浦跟踪生产过程,覆盖产品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帮助比依降低人员成本,推动生产能力提升,使产品质量更稳定、工艺持续优化,流程线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初期合作尝试奠定后期深度合作基础,公司与飞利浦密切沟通以抓住行业发展机遇,顺利磨合使比依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双方有望持续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智能可视化大容量炸锅储备深厚,中高端产品合作有望加强。飞利浦已迭代三代炸锅产品,历次升级方向主要为提升加热效率、增大炸篮容量、提高烹饪健康度和操作便捷度,比依则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以满足产品优化需求。飞利浦中高端空气炸锅以“大容量、智能化、可视化”为主要迭代方向,如2020年9月主打双烤层、7倍空气循环以及7.3L整机容量的HD9651款。我们认为,比依掌握双锅可视化、智能化中高端炸锅生产技术,满足飞利浦中高端战略定位需求,技术储备叠加长期绑定,未来与飞利浦合作的中高端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深度挖掘合作客户新项目,前五大客户收入规模及占比不断提升,与优质客户合作不断加深形成良性循环。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飞利浦/苏泊尔/RKW/ASDA/Newell,营收占比分别为35.80/8.57/8.31/5.89/4.71%,总计达到63.28%,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同比+13.37pct。我们认为,伴随与飞利浦新一轮合作周期确定,与飞利浦合作形成的收入及占比将持续提升,巩固比依代工龙头地位。

(2)产能积极开拓:公司积极募资扩产,充足的产能使公司有能力承接飞利浦大单。公司重点建设“年产1000万台厨房小家电扩产项目”和“年产250万台空气炸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使公司总产能接近2000万台,实现翻倍增长,以满足订单高速增长的需求。

积极推进海内外产能建设,打开增长空间。1)国内:a)产区建设:公司总部厂区空地于2023年上半年通过消防验收,6月起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3年底前竣工后,公司会增加约1万平方米左右的厂房。b)产业园建设:在当地**的支持下,公司已于中意生态园新建智能小家电的生产基地。公司于2023年7月成功拿地,预计2023年9月开工,2024年底建设完成,有望在2025年春节后释放产能。c)人才建设:公司组建研发创新小组,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小组聚焦于智能家电、智能厨房家电的前端研发,目前主要研发空气炸锅、烤箱空气炸和炒菜空气炸等家电产品的AI智能烹饪算法。2)海外:公司逐步开展海外建厂工作,着手在东南亚进行产能规划。东南亚地区加速释放人口红利,人力成本低廉,海运成本呈下降趋势,利于公司产能地域转移,节省人力成本、原材料运输开支等。通过前期实地考察,公司已确定泰国为海外布产的主要阵地。

2.4思考四:为什么未来有望保持空气炸锅代工龙头地位?

核心结论:消费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空气炸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品牌商订单的增加,上游代工厂高集中度使比依作为头部企业享受行业红利。

(1)行业红利:我们重申,在低油低脂备受关注的市场环境下,空气炸锅的油炸替代属性有望进一步打开其市场空间。海外来看,欧美国家饮食结构中,汉堡、炸鸡、薯条等快餐食品本就占据较大比重,具备替代属性的空气炸锅有望受益于健康饮食概念。同时,欧美国家更大的住房面积为“一家多台”空气炸锅提供空间,凭借便捷好用的产品属性,新增需求+迭代需求双轮驱动,有望拉动具备潜力的海外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来看,空气炸锅属厨房小家电行业规模靠前的大品类,产品属性叠加大人口基数有望助力品类空间开拓。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空气炸锅全渠道销售规模达到82.3亿元(+70.7%),零售量达到3260万台(+116.7%)。空气炸锅市场的大规模和高增速得益于中国人口高基数为市场高增提供购买力保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空气炸锅随着居家经济兴起而迅速发展。虽然在后疫情时代线下餐饮恢复导致居家烹饪需求减少,空气炸锅市场受高基数影响略微承压,但从绝对量来看,空气炸锅仍为厨房小家电规模居前的品类。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H1空气炸锅零售额为25.6亿元,与破壁机、电压力锅、电水壶等传统厨房小家电规模相当。

(2)虽下游品牌商竞争格*分散,但上游代工厂行业集中度高,比依作为头部企业有望持续获益。

下游品牌商的激烈竞争需要有不断迭代的产品作为基石,比依作为代工龙头企业,研发生产能力领先,能够持续获取订单充分享受行业发展红利。下游来看,空气炸锅行业尚未形成垄断或寡头竞争格*,市场份额相对分散,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需要寻找具备高研发生产能力的可靠代工厂来驱动产品迭代,满足战略性新订单生产要求。上游来看,1)资金募集:比依是空气炸锅代工领域中,目前唯一一家上市企业,在资金募集、知名度提升方面都更具优势。2)信息化建设:截至2023H1,公司已完成“比依2.0”信息化第一期铺设工作,将MES系统、WMS系统、QMS系统与ERP系统进行深度对接,充分保障管理部门与产线、供应商、客户对接的时效性和有效性。3)产能:比依具备自动化及规模化生产优势,新产能合理规划、持续释放,有望在未来展现更领先的竞争力。

2.5思考五:为什么坚定看好比依长期增长,公司具有哪些新成长曲线?

核心结论:自主品牌与战略性入*咖啡机赛道,共同搭建公司新成长曲线。

(1)发力自主品牌建设,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第一阶段:公司于2023H1重构内销团队,在原有的以销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上,重新布*品牌市场部门和产品战略部门,基于品牌战略和经营战略进行品牌自信力的培养,为自主品牌成长和积累做好基础。

第二阶段:深度布*新渠道,与KOL合作构筑消费者品牌认知。公司结合抖音视频号现有的基础情况,通过品牌企划力来进行内容制造的全面升级及发声,增加品、效、销的联动,已联动头部KOL老爸测评合作宣传,打造品牌声量。同时从市场深度分析、竞品策略研究以及产品的对标用户研究等多个维度切入,洞察市场需求,明确内销市场产品线的策略以及开发方向。

第三阶段:战略性对外投资成立自主品牌公司,深度挖掘抖音等新平台流量。2023年1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与巨量跳动合资设立新公司,总投资金额2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160万元,持股80%),或加大对抖音电商等渠道投入。我们认为,公司或将充分借平台公域流量赋能,加大投流精准度和力度,实现私域流量转化,加快OBM转型脚步。

未来,公司将考虑适时收购海外品牌国内落地、与跨境电商团队合资合作推动品牌出海等多种方式加快多品牌战略布*。

(2)战略性布*咖啡机市场,积极拓宽产品品类。

✴ 行业端

海外全自动咖啡机主导市场,国内半自动咖啡机市场份额快速扩张。目前,主流咖啡机类型包括全自动、半自动、滴滤式、胶囊咖啡机。海外方面,全自动咖啡机占主导地位,销额占比稳定在50%+,我们认为主要系受咖啡为海外消费者必备餐食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制作咖啡的全自动咖啡机。国内方面,据中怡康数据,2022M1-M10半自动咖啡机销额占比由2020年的27%提升至44%,市场份额快速扩张,我们认为主要系半自动咖啡机带给消费者参与感与私人定制化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全球咖啡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未来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分阶段看,2008-2013年受益于胶囊式咖啡机的兴起,全球咖啡机销量CAGR达5.7%。随后胶囊式咖啡机市场的火热逐渐冷却,咖啡机市场发展进入平台期,据Euromonitor数据,2014-2019年全球咖啡机销量复合增长率仅为0.8%。疫情催化咖啡机需求增长,2020、2021年全球咖啡机销量分别为8807万台、8970万台,分别同比+9.3%、+1.9%。随后受高基数影响,2022年全球咖啡机零售量约8881万台,同比-0.99%。

分地区看,北美、西欧贡献主要销量,中国市场仍处于成长初期。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咖啡机销售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销量分别为3649、2966万台,分别占全球总销量的41.09%、33.40%。1)北美市场:2021年咖啡机销量在高基数影响下同比下降-2.87%,2022年与2021年基本持平。2)西欧市场:2021年销量保持增长,2022年开始下降,同比分别+5.1%、-4.9%。3)中国市场: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咖啡机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2014-2018年销量高速增长(CAGR26.2%),而后增速趋于平稳。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早C晚A”、精致生活等概念兴起,有望拉动咖啡机行业持续增长。

欧美咖啡机市场已趋于成熟,中国市场咖啡机成为蓝海,渗透率具备提升空间。我们假设每台咖啡机更新周期为3年,以最近三年销量之和估计咖啡机存量,基于Euromonitor数据测算,2022年北美、西欧渗透率分别为75.33、41.78台/百户,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1.35台/百户。国内每百户咖啡机保有量则仅为1.26台,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1%,中国咖啡机市场仍存在高潜力发展空间待挖掘。随着年轻消费者对品质咖啡需求的提高以及咖啡文化的普及,我们预计中国咖啡机市场将会迎来更多机遇,咖啡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从竞争格*来看,咖啡机市场主要参与者为海外成熟厨房小家电品牌,如德龙、飞利浦、百胜图等。分价格段来看,基础款和中高端款咖啡机线上市场双线增长。500-999元价格段主要覆盖美式和入门款半自动意式产品,国产品牌(如小熊、东菱、柏翠等)开拓布*区域,带动基础款产品增长。以3000-3999元/4000-4999元价格段为代表的中高端线上市场也有显著增长,占比分别从2022Q1的12.90/16.30%上升到2023Q1的14.60%/17.20%。伴随品牌多样化和充足供给,4000-4999元价格段市场已成为目前咖啡机的核心细分市场。

✴ 公司端

比依把握风口,入*咖啡机赛道,与王青先生合资设立悦觉子公司,围绕咖啡生活搭建品牌。1)品牌定位:聚焦中高端、满足个性化需求,主要用户定位于职业精致女性。在咖啡机的颜值、品质、精细化产品、快捷方式以及价格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点进行针对性打造,通过设计创新、精细化产品功能更好地服务客户。2)产品方面:初期聚焦咖啡机、咖啡生活周边以及配件,中长期延展至户外生活。通过公司产品组合来巩固新的品牌建设,围绕品牌定位建立咖啡机的主营产品矩阵,布*公司咖啡生态的产品。后续品牌调性围绕设计更独特,品质可靠,差异创新等特点。公司会与王青先生合作打造一家专业从事咖啡户外产品研发以及上下游配套服务的企业。

咖啡机事业部全力研发半自动、全自动机型,产品初步落地。1)研发端:截至2023H1,公司已完成数款半自动咖啡机的研发生产并与国内外品牌客户签订订单,同时数款全自动咖啡机已经进入立项阶段,研发团队日趋成熟。2)生产端:咖啡机产线已开始铺设,受益于咖啡机与空气炸锅在装配产线上的相似性,部分产线可以共用,因此产线布*进展迅速。未来,公司也将打造多场景多品类产品矩阵,构建更完善的小家电生态体系,持续推动行业变革与发展。

3.盈利预测与评级

3.1关键假设

行业端:油炸锅替代属性+更大的厨房空间+户别人口差异,空气炸锅行业或可持续增长。

1)油炸锅替代属性:海外具有汉堡、炸鸡、薯条等油炸快餐的饮食习惯,具备油炸锅使用基础,空气炸锅凭借“无油低油”属性可作为油炸锅的健康替代,在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具备天然的增长空间。

空气炸锅渗透率:海外空气炸锅渗透率或存在认知差,从消费者使用习惯来看,海外空气炸锅兴起较早,除了新增需求外,或已出现较稳定的迭代需求;从住宅特征来看,欧美国家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占据较大比例,具备更大的厨房空间,拥有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放置条件;从家庭人口特征来看,印度、**及非洲具备较多户均人口,存在一家多台空气炸锅的需求基础;双仓空气炸锅热销,窥见一家多台的可能性。

2)空间预测:空气炸锅行业有望持续增长。基于合理假设,我们预计2027年全球/中国/海外空气炸锅销量将分别达到16336/4567/11768万台,渗透率分别达到每百户16.9/23.6/15.1台。

公司端:深耕于空气炸锅领域的代工龙头,新获飞利浦3年1500万台大单,积极拓展OBM建设,打造咖啡机新成长曲线,公司营收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1)短期催化剂:1)与飞利浦新一轮合作周期确定,核心原因在于初期合作尝试奠定深度合作基础,公司产能积极开拓保障充足供货。

2)中长期成长动力:比依作为空气炸锅龙头,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核心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空气炸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品牌商订单的增加,全球空气炸锅生产以中国为主,上游代工厂高集中度使比依作为头部企业享受行业红利。

3)其他成长曲线:布*咖啡机蓝海,自主品牌建设发力。咖啡机方面,基于Euromonitor数据作出合理假设,我们测算2022年北美/西欧/全球/中国咖啡机渗透率分别为每百户75.3/41.8/11.4/1.3台,与较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国内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依把握风口,入*咖啡机赛道,与王青先生合资设立悦觉子公司,围绕咖啡生活搭建品牌。自主品牌方面,2023H1公司重构内销团队,在原有的以销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上,重新布*品牌市场部门和产品战略部门。深度布*抖音等新渠道,联动头部KOL老爸测评打造品牌声量,未来有望持续获益。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28%/20.31%/20.49%。

3.2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认为,比依在巩固代工业务优势的同时,发展自主品牌建设,探索多元化渠道布*,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21/2.42/2.63亿元,对应EPS为1.17/1.28/1.40元。

估值层面,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81/14.44/13.30倍。我们选择与公司业务相似的厨房小家电制造公司新宝股份、小熊电器、北鼎股份作为可比公司。相对于可比公司,比依股份估值水平较低,是被低估的空气炸锅行业龙头。我们认为,受益于空气炸锅行业红利,叠加长期代工积累研发设计、产品质量把控、优质客户资源等,赋能自主品牌发展,入*咖啡机蓝海赛道,积极打造新成长曲线,未来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1)核心产品替代风险。厨房小家电新兴品类迅速普及,2023H1公司核心产品空气炸锅、空气烤箱销售占比约90%,核心产品与技术均聚焦加热类厨房小家电,由于技术壁垒不高,市场潜在竞争者较多,公司核心产品可能存在因产品更新迭代、新厂家与新技术出现而造成的产品替代风险。

2)国际贸易形势风险。外销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仍存在,若关税加征则会对出口造成压力。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塑料原料、包材、五金件及金属原料等,随宏观经济、市场供求等因素波动,若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家电企业盈利能力承压,或将挤压公司利润空间。

4)汇率波动。出口订单以外币结算,汇率波动一方面将影响折算的人民币收入,进而影响毛利率水平,长期影响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汇兑损益将造成业绩波动。由于国际*势复杂,货币汇率仍存在波动风险。

5)新渠道开拓不达预期。比依自主品牌发展尚处于初期,新渠道探索仍在起步阶段,若平台成本提升、未能把握平台机遇等,将使新渠道扩展延缓。

  方正家电团队  

孟昕

方正证券研究所

家电首席分析师

孟昕: 南开大学金融学、法学双学士,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泰康保险集团、中信建投证券、国海证券。深耕家电行业研究6年,研究领域包括白电、黑电、厨电、小家电、智能家居等,对家电行业分析框架、核心公司逻辑熟悉,对于行业数据及动态等跟踪紧密。

赵梦菲:覆盖黑电、厨电及照明、厨小、上游零部件、智能短交通。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学士,3年券商家电行业研究及实习经验,2023年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任家电行业助理研究员。

陈炯阳:覆盖白电、跨境电商、个护小家电、清洁电器。厦门大学硕士,中山大学学士,5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中信证券、国海证券,2023年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任家电行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