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在期末交换本金时的汇率等于(外汇兑换计算公式)
外汇兑换计算公式
一、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银行经营外汇买卖业务分买入价和卖出价,买入价又分为现汇买入价和现钞买入价。银行的标价顺序一般为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出口商把出口外汇收入卖给银行用现汇买入价,其公式为:外汇金额×银行买入汇率=本币金额二、外币互换的计算把一种外币折算成另一种外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折算,即按两种不同外币的直接兑换率折算。但我国银行目前尚无外币互换的直接兑换率牌价,因此只有采用另一种方法,即间接折算法,它通过人民币牌价把一种外币折算成另一种外币。公式为:所用币种×这种币种的卖价/100000÷美元买价/100=美元。
【单选题】货币互换期末交换本金时的汇率等于()。
初的约定汇率
货币互换中本金互换所约定的汇率,在期初与期末使用的汇率()
A解析:货币互换中本金互换所约定的汇率,在期初和期末使用的汇率相同。
有关外汇掉期的计算
crs按字面翻译是交叉货币利率掉期,forexswap指的是外汇掉期。前者crs是指两个货币在期初和期末交换本金,且交换的本金对应的汇率相同,并在交易存续期的约定时间,定期交换所持有货币产生的利息。即一个美元和人民币的crs,客户甲期初将100万美元给客户乙,客户乙将614万人民币给客户甲,在交易到期时,客户甲向客户乙取回100万美元,同时将614万人民币还给客户乙,在交易存续期,每3个月的约定利息交换日,客户甲将对应的人民币利息支付给客户乙,客户乙将美元利息支付给客户甲。而后者只有起初和期末两次货币交换,且交换金额对应的汇率不同。如客户甲在起初将100万美元给客户乙换回614万人民币,1年后收回100万美元,但要支付给客户乙626万人民币。与crs相比,外汇掉期是将存续其需要互换的利率一次性计入汇率在到期日本金的交换中得以体现。因此两种交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rs一般用于期限较长的货币互换交易(如交易存续期超过1年),而外汇掉期一般用于期限较短的货币互换(如交易存续期小于1年)。
交叉货币互换原理与定价——兼论1月11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拆借利率之谜
1月上旬到中旬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同时,1月11日香港银行间人民币拆借利率隔夜和7天分别大幅上升至13.4%和11.23%,而从交叉货币互换(CCS)隔夜隐含的拆借利率则飙升至约41.5%。境内没有交叉货币互换这个金融产品,本报告旨在对交叉货币互换(CCS)做一些基本介绍,并介绍其定价原理。
一、交叉互换简介
交叉货币互换(CrossCurrencySwap,CCS)又可以简称为货币互换(Currencyswap),其本质是交易双方分别向对方发行以不同货币计价的债券。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交换在互换合约开始时两只债券价值相等。当然,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是影响交叉货币互换市场的主导力量。
交叉货币互换可以分为三类:
1)第一种CCS相当于交易双方分别向对方发行零息债券,也就是说只在合同开始日和到期日交换本金,而不涉及利息的交换;
2)第二种CCS相当于交易双方分别向对方发行付息债券,中间涉及利息的交换,但利率可以是固定的或浮动的;
3)第三种CCS则可以看成上面两种CCS的互相抵消——只交换利息,不交换本金。
本报告中我们重点介绍前两种CCS。
(一)外汇互换介绍
上述第一种交叉货币互换的代表性品种是外汇互换(foreignexchangeswap),又称forexswap,简称FXswap。下面从用途、定价原理与报价方式三个方面介绍外汇互换。
如上文所说,外汇互换相当于互相发行零息债券。外汇互换一般被用于转换短期存款或债务的计价货币,例如投资者A想把一笔英镑存进银行,但当地的银行只接受美元存款,那么A可以通过外汇互换在期初用英镑换美元,然后将美元存进银行,期末时从银行取出美元,再用美元把英镑换回来;此外也可用于更改外汇远期交易实际发生的日期。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外汇互换看成两笔外汇交易的组合:一笔发生在合约开始日,另一笔发生在合约到期日。这样根据所交换货币的比例,就会在开始日和到期日各产生一个汇率,我们把开始日的汇率称作互换即期汇率,到期日的称作互换远期汇率。
在决定互换即期与远期利率的时候,通常会使得合约对双方价值为零,否则会产生套利机会。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分别等于外汇市场上的即期与远期汇率,这样两笔交易对双方(在互换合约交易时)的价值都为零。而另一种稍复杂的方法是在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取某个中间值,让互换即期与远期汇率都等于这个中间值(合称为互换汇率),使得开始日和到期日所发生的外汇交易金额相等方向相反,两笔交易各对一方有利,但(由于中间值的设置)合约对双方总的价值为零。
对于上文中较复杂的定价方法,其报价却非常简单,交易者只需报出他认为合理的互换汇率以及要交换的金额便足够。
对于较简单的定价方法,在报价时除了要确定开始日与到期日的汇率,还要确定开始日与到期日要交换的金额。市场的做法是把合约的其中一种货币定为基准货币,基准货币在开始日的交易金额在合约中直接商定,在到期日的交易金额则根据开始日金额与基准货币的利率(称基准利率)确定;另一种货币则定为交换货币,其开始日交易的金额等于开始日基准货币金额乘以互换即期汇率,到期日交易的金额等于到期日基准货币金额乘以互换远期汇率。一般来说互换即期汇率等于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因此只需确定开始日基准货币金额、基准利率以及互换远期汇率,而互换远期汇率的报价方法与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即报出在即期汇率上加/减的点数(称互换点差,swappoints)。所以,合约报价的三个要素是:开始日基准货币金额、基准利率和互换点差。而计算开始日交换货币金额、到期日基准货币金额及到期日交换货币金额的公式如下:
把用于计算无套利条件下外汇远期汇率的利率平价公式运用到外汇互换中,我们就可以得到交换货币的隐含利率,具体推导如下:
假设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标价方式是交换货币/基准货币,互换期限为T,则根据利率平价公式,
下文中我们将运用上述公式推导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上交叉货币互换中隐含的人民币拆借利率。
(二)交叉货币基差互换介绍
交叉货币基差互换(crosscurrencybasisswap,简称CCBS),是CCS中的第二种,并且所“发行”的两只债券都是浮动利息债券。下面我们从交易和用途两方面了解CCBS。
交叉货币基差互换(CCBS)交易双方会约定好两种货币所参考的浮动利率,同时再商定一个固定的利差(spread,可以是正或负,单位是基点)加到其中一方的参考利率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方的货币是美元,则利差会加到非美元的浮动利率上。
利差主要受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影响,以美元与其它货币的基差互换为例,如果市场对美元需求很强,则利差会倾向于下降;另外,利差也受两种货币对应的融资成本所影响;最后,两种参考利率背后的信用风险也会影响利差,例如一个美元对加元的基差互换,美元参考的USDLIBOR是无担保的,而加元参考的CDOR是有担保的,USDLIBOR自然比CDOR高,所以如果交易双方信用状况相似则合约会在CDOR上增加一个正的利差从而让交易对双方公平。
除了参考利率和利差,最后一个需要在合约中拟定的要素就是两种货币的本金额(债券的面值)。按照本金拟定的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地将CCBS分为按市价计值的CCBS(mark-to-marketCCBS,MTMCCBS)和不按市价计值的CCBS(non-mark-to-marketCCBS,NMTMCCBS)。
对于不按市价计值的CCBS,在合同开始时以即期汇率确定双方的本金比例并确定其中一方的本金额后,双方本金额便保持不变直到合同结束把本金换回,而期间交换的利息也根据在合同开始时便确定的本金额以及各自的参考利率来计算。
对于按市价计值的CCBS,把一方货币看作基准货币,其交换本金额事先在合同中确定并一直保持不变,另一方货币则在每个利息支付期的期初按当时的即期汇率确定,当该货币本金额发生改变,该货币的利息接收方在期初补足(收回)增加的(减少的)本金额,每期的利息根据当期的本金额和参考利率计算。
二、香港离岸人民币交叉货币互换
(一)离岸人民币交叉货币互换的种类
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交叉货币互换市场上,主要是美元与离岸人民币(CNH)在做交换,上文介绍的三种交叉货币互换都有交易。
外汇互换在香港市场称为美元兑人民币可交割远期(USD/CNHDeliverableForward,USD/CNHDF),其交易机制、报价方式已在上文介绍,只是基准货币和交换货币限定为美元与CNH。合约的期限较短,最短为隔夜(ON),其中1Y品种成交最活跃。
USD/CNHDF是离岸人民币上外资机构筹集人民币的主要工具。由于离岸人民币市场没有中央银行,缺少人民币最终流动性提供者,也没有人民币基准利率,市场上的参与者也主要是从美元市场筹资的机构,因此离岸几乎没有人民币货币市场。外资机构如果筹集人民币的需求较大,但又不想承担汇率风险,USD/CNHDF便广为流行,而USD/CNHDF中隐含的CNH利率就成了离岸市场上有效的CNH利率。但这种市场结构也决定了CNH利率受汇率影响很大,同时利率也反作用于离岸汇率。
第二种交叉货币互换(交换本金与利息),在香港称为美元兑人民币交叉货币互换(USD/CNHCCS),其中CNH挂钩固定利率(作为合约的报价),美元挂钩3MLibor,每三个月付息。USD/CNHCCS主要满足外资机构长期的CNH融资需求,所以这种合约的期限较长,2Y是成交最活跃的,其次是18M和3Y,然后是3Y、5Y和1Y,一年以内的成交较少。
只交换利息不交换本金的交叉货币互换在香港称为美元兑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USD/CNYNDIRS)。其中美元挂钩固定利率,人民币挂钩境内7DRepo或3MShibor,每三个月付息。此品种整体成交量不大,主要为投资中国的外资机构提供利率避险工具,1Y和2Y相对活跃,5Y、3Y和4Y次之。
(二)离岸人民币外汇互换中的隐含CNH汇率
2016年1月11日,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的TNUSD/CNH外汇互换报价中隐含的CNH利率飙升至66%左右,ON和1W期限则分别为41~42%和25~26%。正如我们在上文(交换货币隐含利率)中介绍过,这些隐含利率可以通过报价信息计算出来。
当天的CNH/USD即期利率为6.7左右,USD/CNH外汇互换报价情况如下:资料来源:RMBbuzz
则ON隐含CNH利率为
TN隐含CNH利率为
1W隐含CNH利率为
可以看到,算出的隐含利率基本符合前文所述的情况。
(完)
本文作者为广州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创新业务总部 梁柱、杜展斌
【来自期货从业】货币互换期末交换360问答本金时的汇率等于()。
【答案】:B【233网校权威解析】:货币互换中本金互换所约定的汇率,通常在期初和期末使用相同的汇率。
什么是货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可降低筹资成本 满足双方意愿 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互换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大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这里介绍3种。 平行贷款 背对背贷款 中长期期汇预约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使用货币互换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现存的现金流量。互换交易的宗旨是转换风险,因此首要的是准确界定已存在的风险。 第二步是匹配现有头寸。只有明了现有头寸地位,才可能进行第二步来匹配现有头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保值创造与现有头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风险,这就是互换交易中所发生的。现有头寸被另一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头寸相抵消。因而通过配对或保值消除了现有风险。 互换交易的第三步是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过互换交易转换风险,在互换的前两步中先抵消后创造就可以达到目的。与现有头寸配对并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是互换交易本身,识别现有头寸不属于互换交易,而是保值过程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货币互换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货币互换功能 (1)套利。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所需级别、收益率的资产,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的资金。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主要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进行搭配。 (3)对货币暴露保值。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经济活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开始以多种货币计价,货币互换可用来使与这些货币相关的汇率风险最小化,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保值,锁定收益或成本。 (4)规避外币管制。现有许多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使从这些国家汇回或向这些国家公司内部贷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互比互换可解决此问题。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货币互换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与世界银行环的优惠利率的美元。
金融工程学(I)|不要忘记互换
(一)
典型的互换是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一系列现金流交换。在几乎所有的金融衍生品教材和课程里,互换占据的篇幅很少,定价原理也很简单,看起来互换无非就是不同债券或者一系列远期的组合。但在现实中,互换远远比教科书上描述的要重要、要复杂、。互换是目前全球交易量(按名义本金算)最大的衍生品,一来被大型金融机构用作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二来互换属于场外产品,监管相对没那么严格,所以。在教科书中,为了讲清楚互换的基本原理,我们在付息频率、付息日这些细节问题上做了极大的简化,进行了精确匹配。一旦匹配不精确,互换的估值难度几何级数上升……
上图是典型的利率互换。互换的剩余期限为3年,半年交换一次。互换利率(固定端利率)为3%,浮动端利率为LIBOR。互换的名义本金假设为1个亿(100million)。互换的多头(Fixedratepayer)每半年支付固定利息1.5million,收到浮动利息LIBOR/2*100million。但请注意,LIBOR利率的观测和支付是在不同的周期:例如,2017年9月8日结算的1.1million的浮动利息对应的LIBOR利率2.2%是2017年3月8日观测的。这和浮动利率债券的付息是一致的。因此,理解互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理解:横向看每笔现金流,利率互换是一系列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协议价格是固定利率;纵向看两组现金流,利率互换是一支固定利率债券和一支浮动利率债券的组合,只是一多一空,头寸相反。这就是利率互换的两种定价方法,FRA法和债券组合法。
最简单的货币互换是“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互换的例子中,英镑的互换利率是4%,美元的互换利率是3%,互换的名义本金是1千万英镑对1500万美元。请注意,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是货币互换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如果把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拼在一起,比如,图中那样签订货币互换,对收到英镑的一方在签订一个固定对浮动的利率互换,两个产品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固定美元兑浮动英镑的货币互换了。当然,还可以是浮动对浮动的互换。在教材里我们只讲了最基本的情况,如何组合搭配,创造新的作业题,这个需要各位的脑洞,对此,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应该有点认知……
货币互换的产生可以归于比较优势。例如,在这个例子中:
GE在美元端的优势为200bps,在澳元为40bps,因此净的比较优势为160bps。如果GE需要借澳元,而澳航需要借美元,最优的策略是让GE借美元,澳航借澳元,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货币互换,分配这160bps的收益。例如,如果金融机构:GE:澳航的分配比例为4:2:2,那么金融机构收取的服务费为80bps,GE和澳航各享受40bps。一种可能的方案是:GE按照5.0%的利率借入美元,并支付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收到7.2%的澳元利率;澳航按照8%的利率借入澳元,支付给金融机构,并从金融机构收到6.6%美元的利率。(其实邓弋威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邓戈威会在这里翻车……)。但需要强调一点:利率互换的生成与比较优势无关。利率互换由于是同币种不同期限利率的交换,两种利率的信用风险不同,因而利率互换的“比较优势”实质上反映了公司的信用风险差异。这一点请特别注意。
(二)
前面讲过,互换的现金流有两种理解方法,这也对应了两种互换的定价思路。对利率互换,纵向拆分相当于把利率互换拆成相反头寸的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横向相当于把利率互换拆解成为一系列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
我们先来看债券组合法。按这一思路,首先是计算固定利率债券的价值,这个没任何技术难度。但请特别注意,在有些练习题中,会强调互换利率和贴现利率计息频率不同的问题:互换利率经常是每半年或者每季度交换一次,所以往往是按照半年或者每季度付息一次的普通复利;而在金融工程的作业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连续复利贴现,这时候请特别注意用来计算每期交换现金流的都是普通复利,用于贴现的才是连续复利。当然,个人觉得这个纯粹就是在考试中有点用而已……第二步是计算浮动利率债券的价值。在书上的理想情况中,浮动端的重置利率和贴现利率是相同的,因此浮动债券被简化成特别简单的情况:浮动债券的价格总等于(100+息票)的现值,从下一个付息日贴现回定价当天即可。
最后,互换的总价值相当于浮动债-固定债(多头),或者固定债-浮动债(空头),如下表所示(请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注意,如果考互换,不要死记硬背书上公式,能画出这种计算表我是认可的,其实这样更不容易错。还有请金融1601的小朋友们再注意,我上课讲的时候,这张表的数据有错,浮动端忘了贴现。以此为准。):
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简化式计算当且仅当浮动利率债券的浮动利率与定价使用的贴现率相同时才能这么干。在真实环境中,浮动利率与贴现率往往不同!在国外,浮动利率可能是LIBOR,贴现利率是OIS利率;在国内,浮动利率可能是7天回购利率、3个月Shibor利率、隔夜利率等等,而贴现率取决于互换的付息周期。所以,真实的利率互换中,浮动端的价值并不能简单地等于100+息票,然后再贴现,对浮动端的现金价值也需要精确计算。
另一种思路是横向拆分,分别评估每一期现金流的价值,按照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远期利率与协议利率(互换利率)之差,并进行贴现。这里考试的时侯,请特别注意贴现利率与互换利率、互换浮动利率计息周期频率不同的问题。计算现金流的时侯,使用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一定要转换成普通复利(因为远期浮动利率极有可能是利用连续复利从利率期限结构里算出来的!!!)把现金流贴现则使用连续复利。这方面的计算和转换请大家一定要小心。虽然这种弯弯道道也仅存在考试中间。具体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这种简化其实也只是在课本上。在现实中,浮动利率的计息频率远高于固定利率的计息频率。例如国外标准的利率互换是3MLIBOR对半年固定利率交换,国内的7天回购甚至隔夜更丧心病狂。所以这里还存在一个浮动利率累加带来凸性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是金融工程(I)需要涉及的问题,大家知道有这么个问题就行。
固定对固定货币互换同样也有两种拆法:纵向拆成两只固定利率债券的转换,如下表所示:
或者拆成一组远期外汇协议的组合,如下表所示:
再强调一遍,互换的估值和互换利率的决定,这些公式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原理就行。
(三)
互换其实很重要,也用得很多。现实中的利率互换构成远比我们上课讲的要复杂,因此,现实中的互换利率有点接近于很多个的短期利率加权平均,从而由LIBOR、欧洲美元期货和利率互换形成了LIBOR的利率期限结构:SWAPCURVE;次贷之后,被用来当成无风险利率的OIS利率其实也是一系列隔夜利率的平均值。考虑到计息频率的调整、利率之间的差异,其实可以说互换对应了金融工程中最难的内容。所以,今后如果有幸从事机构资金交易的同学,不要低估互换的难度和重要性。
另外,互换是场外产品,所以存在对手违约风险,这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又不同。由于利率互换不需要本金交换,因此在期初和期末对手违约风险都很小;而货币互换需要按照事前约定的汇率交换本金,所以越临近到期日,对手违约风险反而增加。
互换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因为它足够敏感,而且足够便宜。以利率互换为例,利率互换的价值=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两者的差异很小;但从久期的维度考虑,固定利率债券的久期极高,而浮动利率债券的久期很小;如果互换的剩余期限足够长,互换的久期会基本等于固定利率债券的久期。相似的久期,极便宜的价格,这就决定了互换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互换由于属于场外产品,监管相对宽松,因而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品种。例如,在中国也已经落地的商品互换,在美国很流行的股票互换,或者更大维度地叫总收益互换。这些产品大家需要有个了解。另外,还有些挂着SWAP的牌子,但是不是SWAP的产品,例如具有保险性质的CDS,具有远期性质的方差互换,还有那个经常被翻译错的外汇掉期(Foreignexchangeswap)。
(四)
《金融工程1》的教学内容更新告一段落。有同学号称说看更新像追番,那似乎也进入更新冬歇期了……48个学时对金融工程这门课其实很短,很多内容我们只是开了个头,而没有深入。例如,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期权交易策略和希腊字母都没有在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之内,所以后台有位希望看到我讲蝶式期权,应付期末考试的小朋友,估计要失望了……还有某位小朋友今天上午超纲复习,问我为什么没有讲蒙特卡洛模拟和有限差分,他觉得很有趣……我觉得我要是公布了他的名字,小朋友一定会被整个愤怒地16级活撕……
但的确,很多内容很有趣,也很有用。所以我宁愿额外加课期末复习,也在授课内容里讲完了隐含波动率,并且简单地介绍了希腊字母与期权交易策略。我希望,能给小朋友们留个印象,如果有一天碰到,他们至少知道从哪些维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些问题。
但不论如何,金融工程I的教学内容今天总算是爆肝更新完成了。蝶式期权的遗憾,只能留待下学期,我们再来讨论“蝴蝶要几个期权,才应对波动”。对于正在沉迷于金融工程I乐趣中不可自拔,带着金融工程跨年的我院16级小朋友们,加油。金融工程的领域,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以上。
货币互来自换在期末交换本金时的汇率等于(军对条东别 )。
A解析:本金交换形式(以我国银行间市场相关规定为例)第一,在协议生效日双方按约定汇率交换两种货币的本金,在协议终止日双方再以相同的汇率、相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反向交换。由于所交换的两种货币金额在期初与期末使用同一汇率计算,因而所交换的两种货币金额在期初与期末是相同的。第二,在协议生效日和终止日均不实际交换两种货币的本金。第三,在协议生效日或终止日仅进行一次两种货币的本金交换。第四,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知识点】货币互换概述【考点】互换形式——利息和本金交换形式【考察方向】概念理解【难易程度】易
货币互换期末交换本金时的汇率等于()。
正确答案:C解析:货币互换中本金互换所约定的汇率,通常在期初与期末使用相同的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