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排名前十名业绩排行榜2021(数字经济基金排行榜前十名?)

数字经济基金排行榜前十名?

1、华夏基金。1998年成立的华夏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定位为综合性、多功能的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涵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我们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事业单位为核心,涵盖华夏资本和华夏财富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

  2、易方达基金。2001年4月17日成立,易方达基金是中国大陆企业综合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底,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960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5760亿元,位列基金业前三位。非货币资金管理规模2524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排名第五的是年金、社保、企业管理;专户管理规模1442亿元,排名第五。

  3、南方基金。南方基金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成立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是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起步标志。南方基金在发起设立并管理中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后,首次获得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经理资格。

  4、博时基金。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是“成为投资市场价值的发现者”。博时始终坚持“在市场上买便宜的东西,买低估的东西”的价值投资理念,其股票投资强调在内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基本面分析,不断探索具有稳定增长业绩、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我们坚信,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最终会体现企业的内在价值,坚持盈利避险的根本方法。

  5、广发基金。广发基金项目管理能力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开发优势、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团队,秉承“简单、透明、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努力学习成为一家品牌优秀的基金管理技术公司,在中国的声誉和鲜明的特点,并寻求长期发展,为投资者稳定的收入。

  6、汇添富基金。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高起点、国际化、充满活力的基金公司。公司坚持“诚信、激情、团队、客户至上、感恩”的企业文化,努力成为优质的“幸福基金”。

  7、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的国泰基金是中国最早的规范化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具备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项目经理、企业年金投资经理、特定目标客户信息资产质量管理人员、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资质,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全牌照基金风险管理公司之一。

  8、富国银行基金。成立于1999年,富国银行基金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3年,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蒙特利尔银行(BMO)参与了富国银行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参股公司中第一家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国十大基金之首。

  9、安信基金。安信基金是我国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证券业前列。研究业务在宏观、战略、重点产业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团队研究成果多次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中国证券分析师奖”。

  10、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安基金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建立理性稳定的企业形象。从长远来看,它的许多产品表现良好。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其股票投资能力长期处于上游,连续11年排名前1/2;连续7年排名前1/3;连续五年排名前四。

2020基金业绩大盘点,今年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主动性权益类基金更是迎来高光时刻,共84只基金收益率超100%。

我在度小满金融app查询到:农银汇理工业4.0为2020年业绩最佳的基金,收益率达166.57%,其掌舵人赵诣,除农银汇理工业4.0外,还包揽了3只翻倍基金: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混合,收益率分别为:163.49%、154.88%、137.53%,续写2019年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的传奇。

从2020年基金市场给予的成绩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新能源、高端制造、白酒、医*、军工为首的板块基金的火爆程度。

在赵诣管理的基金中,其配置主要以5G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为主。2020年新能源板块涨幅突出,年内涨幅达102.02%,实现翻倍增长。

白酒概念涨幅更是赶超新能源板块,年内实现138.91%的大涨,19只白酒股在2020年全线飘红,白酒指数占指数基金前三甲。

其中,酒鬼酒、山西汾酒、皇台酒业三只个股今年涨幅超300%;金种子酒、金徽酒涨幅超200%;ST舍得、老白干酒、古井贡酒、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的涨幅超100%。“股王”贵州茅台更是以每股达1998元收官,凭借2.51万亿元市值摘得沪深两市A股市值之王桂冠,其涨幅高达71.36%。

不过,2020年权益基金排名首尾业绩相差过大。部分重仓地产、金融等板块的混合型基金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东方周期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汇安基金旗下的汇安资产轮动走势低迷。

而相较于权益型基金,“保本”的固收型基金在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债市利率持续走低,纯固收资产已较难满足避险资金对收益的诉求。更多人将目光转向“固收+”。

“固收+”基金指的是通过主投较低风险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构建一定的基础收益,同时辅以小部分权益资产来增强收益,并满足一定回撤控制要求的基金。能够满足想要获得高一点收益但是又难以承受股市较大波动的投资者。

各类型基金在2020年纷纷交出靓丽成绩单。主要基金类型的平均业绩分别为:标准股票型基金收益率54.99%,混合偏股型基金收益率59.57%,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收益率2.69%,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收益率4.02%,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2.02%。

以下分别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业绩排行榜前十名:

(数据来源:度小满金融app)

2020年股票型基金共有331只,其中26只基金实现翻番,仅1只未取得正收益。

331只基金中,由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位居榜首,获益率达134.41%。而第二名广发高端制造A收益率仅与第一相差0.58%。而在2020年结束的前一个工作日,广发高端制造还领先汇丰晋信低碳先锋2.1个百分点。股票型基金竞争激烈。

(数据来源:度小满金融app)

2020年,混合型基金共有2862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45.91%。混合型基金业绩排行前四名被赵诣包揽,农银汇理工业4.0以166.57%的收益率创下自2016至今的历史新高。

其管理的农银汇理工业4.0前十大重仓包括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通威股份、赣锋锂业、新宙邦等。不难看出,新能源产业链在2020年厚积薄发。

(数据来源:度小满金融app)

2020年,615只指数型基金有92只以上获得正收益。其中乘用车、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酒品、航空航天、食品等指数全年业绩领先。中信证券二级行业指数显示,新能源动力系统板块指数更是以126.37%的年收益率领先所有指数。

指数型基金业绩排行中的前五名:鹏华中证酒ETF、鹏华中证酒、招商中证酒、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均实现净值翻倍。

未来,政策大力扶持的科技+消费仍是中长期的市场主线,景气上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等行业在2021年仍有机会继续上涨。

我是新手不知道如何挑选混合定投基金,下面是我从排行榜中总结的,大家帮我看下:

前十名的基金公司是指管理基金规模前十名,而不是业绩前十名。而且业绩前十名是年年变动的。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2号实际上是业绩波动较大的,但是今年以来的业绩都还可以同一家公司即使是前10大大公司有很不错的产品,也有很烂的品种。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列为选择。选择日期应该在3年左右,最好2010,2011,2012的业绩分开列出,业绩排名应该是每年都在前1/2,即使苛刻一点每年都在前1/3,而不是每年都在前10名。能符合每年都在前1/3这样的条件的基金其实是很少的。基金业的常态是,今年前10,明年泯然众人甚至垫底,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基金业绩和多种不确定因素有关,比如公司治理环境,团队研究水平,基金经理水平高低,人员变动是否频繁合理,是否踏准市场节奏,基金规模是否合适,等等。比如是否踏准市场节奏是比较难的,一次几个月,半年踏准不难,难的事年年踏准市场节奏

基金收益率排行榜20151月

建议你登录数米基金,天天基金,好买基金都可以查询到基金业绩排名。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数量太多

刚刚,2020基金业绩榜单来了!89只翻倍,最牛大赚166.56%…

迎来2021年,2020年的公募基金的年终争霸之战也正式收官!

基金君持续关心战*了!截至12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序看,农银汇理赵诣管理的四只基金包揽行业前四,属于提前锁定胜*,重演2019年一人独揽“前三甲”之画面。

在股票基金方面,汇丰晋信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位居冠军。

2020年基金整体“炒股不如买基金”,翻倍基金数量非常多。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0年以来实现业绩翻倍的权益基金达到89只。同时权益基金整体斩获44.82%的平均收益率,超越了主流指数。

主动权益基金收益47.60%

无论内外环境如何波折,2020年是公募基金历史性“超级大年”,在这一年间抓住了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展现出“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实力。

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全年所有的主流指数都呈现上涨态势,表现最好的是创业板指,2020年涨幅达到64.96%,此外中小板指、深证成指的涨幅也分别达43.91%、38.73%。

从行业表现来看,中信一级行业中,2020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表现最好,2020年涨幅达到88.34%,食品饮料和消费者服务涨幅也达到88.06%、81.06%,此外,国防军工、医*、汽车、基础化工等表现较好。在这一结构性行情之下,整体公募基金抓住了“黄金赛道”的机遇,整体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

基金君统计发现,分级基金仅算母份额,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获得44.82%的收益。相对来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要好于指数产品,整体拥有47.60%的收益,而指数产品整体仅有32.41%的收益。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61.28%、58.79%,整体表现好于主流指数。

从权益基金整体表现来看,在纳入统计的6294只基金中(各类型分开计算),大概有147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比仅2.3%,显然2020年年初买公募基金一直持有的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概率较低。同时,出现亏损的权益基金大多数亏损幅度在10%以内。

不过,2020年以来表现最差的权益基金出现了21.74%的亏损,和排名首尾的基金业绩差异已经超过188个百分点,凸显出“精选基金及基金经理”的重要性。

翻倍基金达89只

最牛基金业绩超166%

2020年12月下旬,一波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给了基金经理们表现的空间,翻倍基金的数量在频频扩容。

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0年以来多达84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分级基金仅算母基金、剔除C类,下同),而这一数据较12月21日的39只明显提升,在12月初实现翻倍此类基金的数量尚不足10只。而若纳入指数型基金,2020年实现翻倍的基金达到89只,是一个历史上的“业绩大年”。

华南一家公募投资总监表示,2020年以来业绩领先的基金可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布*强势行业及细分赛道。另一类的行业配置较为分散,对新能源车产业、消费、医*等多个景气度较高的板块均有布*。

业绩最牛的基金,年内收益率达到166.56%。Wind资讯数据显示,由赵诣掌舵的农银汇理工业4.0以166.56%收益率夺得2020年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同时也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体现了公募基金较好的主动管理能力。

农银工业4.0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股份、赣锋锂业、新宙邦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个股。

赵诣表示,“在消费端需求还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光伏由于是企业端的生意,以一年以上维度看需求会更确定,因此积极逆势加仓光伏板块。等到5月份,欧美复工,市场的需求立马就恢复,市场开始强势反弹,整个新能源行业出现超预期收益,这是2020年投资收益比较优秀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冠军基金166.56%的年内回报率,位居2016年以来新高水平,也创出近五年以来业绩新高。2015年业绩冠军是宋昆管理的易方达新兴成长混合,收益率为171.78%。

除农银工业4.0混合外,年内收益率达到150%以上的基金有2只,在“130%~140%”之间的基金有6只。2020年不少跑在前列的基金经理,都属于“新生代”,也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中展露出自己优势。

混合基金前50强

农银汇理赵诣包揽混合型基金前四强

整体来看,2020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斩获45.91%的收益率。在所有混合型基金中,2862只基金获得正回报,占比达90%以上。

2019年广发基金刘格菘管理的三只基金曾包揽年度业绩排行榜单冠亚季军,2020年这一辉煌场面重演,甚至出现前四名均被一位基金经理包揽的罕见情况。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0年混合型基金中收益率排名中,59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0%。

其中,位居2020年基金业绩冠亚季军的是农银汇理赵诣所管理的3只基金,分别为农银汇理工业4.0、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农银汇理研究精选,收益率分别达到166.56%、163.49%、154.88%。同样为赵诣所管理的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位居第四,收益率为137.53%。

紧随其后的是由黄安乐管理的工银瑞信中小盘成长,斩获134.73%的年内收益率,在2020年混合型基金业绩排行榜中位列第五。

此外,诺德价值成长、工银瑞银主题策略、诺德周期策略分别获得132.60%、129.57%、129.10%的年内收益率。

由曲扬、范洁管理德前海开源医疗健康、刘彬管理的新华鑫动力、刘肖颉管理的工银瑞信新趋势等均获得120%以上的年内回报。

股票基金前50强

股票型基金冠军花落汇丰晋信

经过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激烈角逐后,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年度业绩排行榜也新鲜出炉。2020年,股票型基金整体赚钱效应突出,平均录得61.28%的收益率。仅1只基金未取得正收益,其余330只股票型基金均获得正回报。其中,26只基金实现收益翻倍。

最终,在股票型基金中,由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最终位居头名,年内收益率134.41%。

孙迪、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以133.83%的收益率在主动股票型基金中位居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争夺战同样很激烈。就在年度收官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即截至12月30日,主动股票型基金前三名业绩相差还不足3%。其中,广发高端制造领先排名第二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2.1个百分点。

从三季报重仓股数据看,广发高端制造前三大重仓股为隆基股份、锦浪科技、通威股份,持股市值占净值比都超过7%;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则重仓东方日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占净值比都超过8.5%。

从上述基金重仓股的市场表现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汇丰晋信低碳先锋重仓股中有9只股价上涨,其中6只单日涨幅在2%以上,雅化集团一字涨停,捷佳伟创大涨5.51%,东方日升上涨2.05%。

广发高端制造前十大重仓股而言,4只涨幅超过2%,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北方华创、涨幅分别为6.34%、4.6%、4.45%。相较来看,汇丰晋信低碳先锋重仓股表现更为强势,这也使得该基金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实现反超,登上股票型基金冠军宝座。

指数基金前50强

白酒、新能源车指数型基金业绩领先

2020年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跟踪部分板块相关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同样取得不错的年内回报,助推指数型基金整体录得32.41%的年内回报率。整体来看,615只指数型基金年2020年获得正收益,占比92.9%。

中信证券二级行业指数显示,2020年新能源动力系统板块指数以126.37%的年内回报领先所有指数。乘用车、电源设备、酒类、航空航天、食品等指数全年业绩领先。

从年终业绩排行榜来看,5只指数基金2020年净值翻倍。其中,鹏华中证酒ETF以121.55%的收益率位居指数型基金首位。鹏华中证酒、招商中证白酒分别以116.73%、113.34%的年内回报位居第二、第三。

以上三只指数基金跟踪的均是中证酒指数,该指数去年表现优异,年内涨幅高达115.91%。

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2020年获得111.44%的收益率,位居第四。该基金跟踪的CS新能车指数2020年内涨幅同样高达1倍以上。

跟踪新能源车指数的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得益于该指数109.16%的年内涨幅,2020年净值同样实现翻倍增长。

另外,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A、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鹏华中证国防ETF、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等8只指数型产品均斩获90%以上的年内收益率。

整体来看,2020年收益率在50%以上的股票型指数产品达118只,为投资者贡献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来源: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国内银行排名最新排名2021

进入2022年,已有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等近10家银行理财公司对部分产品实行费率优惠,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理财公司的规模排名压力有所提升,下调费率可增加产品在销售渠道中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大幅下调固定费率2月23日,信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决定对信银理财全盈象固收稳健年开8号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给予阶段性优惠,2022年3月3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固定管理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均由0.30%/年下调至0.05%/年,托管费率由0.05%/年下调至0.03%/年。交银理财、南银理财近期也对多只理财产品进行费率优惠。以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1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为例,2022年2月9日至2023年3月7日期间,固定管理费率由0.20%/年下调为0.05%/年。2022年2月7日至6月30日期间,南银理财珠联璧合致图富叶坐远平衡ESG主题(最低持有364天)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8%/年降至0.4%/年。部分产品更是出现零费率。2月21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月22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14天持有期)产品固定管理费率进行优惠,2月22日至3月31日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0%/年下调至0.00%/年,2022年4月1日起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0%/年下调至0.05%/年。不过,也有公司对产品固定管理费率进行了上调。2月17日,华夏理财发布公告称,华夏理财龙盈混合G款70号一年定开偏债理财产品拟自2022年3月2日起将固定管理费率由0.20%/年调整为0.30%/年。浮动费率有所提升与固定管理费率、销售服务费率下调有所不同的是,多只产品的超额管理费率却在近期获上调,这种情况较为少见。2月18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4月6日开始的封闭期起(含当日),将“农银进取·半年开放”固收增强第4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3.55%调整为3.75%。4月6日(含)开始,产品管理人超额业绩分成由0%/年上调至40%/年。2月23日,华夏理财发布公告称,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一年定期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007号)的超额管理费率拟由30%调整为50%。超额管理费率是浮动费率的一种,指的是当产品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的业绩比较基准时,按照超过计提基准部分的一定比例收取业绩报酬,是一种有效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模式。有业内人士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成本和托管成本并不高,超额管理费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规模排名存压力至于部分产品为何上调超额管理费率,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当前市场情况下,理财产品的盈利难度有所提升,通过上调超额管理费率,可使得管理费收入保持稳定。此外,超额管理费率作为银行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表现,在当前市场状况下进行上调也具有一定合理性。对于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固定费率的下调,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银行理财公司整体规模上升,经营业绩压力有所释放,费率不再是刚性要求,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公司特别是头部公司的规模排名压力较大,通过降低费率可吸引一些新客户;二是近期市场资金面有所松动,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部分理财产品由于涉足权益市场,净值下跌较多,理财公司此举也是通过让利来安抚客户。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提升产品在销售渠道中的竞争力,提高资产管理规模。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同行业的挤压,另一方面则是应对基金行业的竞争。据了解,近期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对产品费率进行下调,部分公司甚至推出免收亏损基金管理费的措施。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当前各家银行理财公司面临一定的规模增长和排名压力,预计2022年将成为银行理财公司“跑马圈地”增设渠道的一年。记者也注意到,2021年7月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与其他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部分公司还开通了直销渠道。就整个银行理财行业而言,规模或稳中有升。光大证券王一峰团队预测,综合来看,2022年理财新增规模与前一年相比有望大体持平,年末存续规模或超30万亿元。(王方圆)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force_purephv":"0","gnid":"9b052543c96b98a92","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45756501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bc58217d970b516bcb6df7fb63608c0a","redirect":0,"rptid":"89b3cf987639039b","src":"光明网社会","tag":[{"clk":"keconomy_1:理财产品","k":"理财产品","u":""},{"clk":"keconomy_1:中国证券报","k":"中国证券报","u":""}],"title":"规模排名压力大银行理财公司下调费率突围中国排名前二十的银行名字-:太多啦.出名的像巴克莱,t**,桑坦德这几个.还有苏格兰的银行.最新银行排行榜(前20):2010世界银行综合排名(前20名):1HSBC汇丰银行2BankofAmerica美国银行3Santander西班牙国际银行4WellsFargo富国银行5Citi花旗6BNPParibas法国巴黎银行7GoldmanSachs高盛8Chase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9Bradesco土...中国哪个银行实力最强:应该说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是中行中国最大的银行-风险最低,业务最广,:工商银行中国全部银行排名列举出来-:银行总资产(百万元)1中国工商银行15,476,8682中国建设银行12,281,8343中国银行11,830,0664中国农业银行11,677,5775交通银行4,611,1776招商银行2,794,9717中国中信银行2,765,881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684,6949兴业银...中国各商业银行的排名-:1、全国性商业银行排名:1中国工商银行2中信银行3招商银行4交通银行5中国建设银行6中国银行7恒丰银行8中国农业银行9兴业银行10广发银行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于1500亿元)排名:1北京银行2江苏银行3重庆银行4长沙银行5...中国国内银行有哪些及银行排行版!:中国银行业10强1中国建设银行2中国银行3中国工商银行4中国农业银行5交通银行6招商银行7中信银行8民生银行9浦发银行10兴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排名是建行、中行、工商、农行.市场影响力第一是工商银行、第二是中国...中国各商业银行的排名:1中国工商银行2中国建设银行3中国银行4中国农业银行5交通银行6招商银行7光大银行8中信实业银行9上海银行10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1兴业银行12民生银行13北京市商业银行14广东发展银行15深圳发展银行16华夏银行17天津市商业银行18深圳市商业银行19南京市商业银行20恒丰银行国内银行排名-:中国银行的2009年最新排名前十甲第一名中国工商银行第二名中国建设银行第三名中国银行第四名中国农业银行第五名国家开发银行第六名交通银行第七名招商银行第八名东亚银行第九名南洋商业银行第十名永隆银行

根据排名买冠军基金为什么我买了之后业绩就变脸了?

那这些被重点推荐的基金为什么我一买入就表现不佳呢?辨险识财认为:其实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我们看到的这些明星基金之所以上榜往往是由于历史表现优异。但是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基金经理变更、市场风格切换、基金规模改变等,所以基金想要在任何时期都保持突出地位其实是很困难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冠军基、热销基在买入后容易会出现业绩表现不理想的情形。其次:市场风格切换。我们发现在【热销榜】【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基金往往是近期处于投资风口或短期业绩爆发的网红基金。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我们注意到这些基金时,经常是它们行情已经涨完一轮并反映在基金业绩上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贸然买入便很容易踩在高点上,一旦市场出现回调这些基金难免会承受不小的波动。最后,基民对收益的预期建立在基金的“巅峰状态”之上。很多基金买入后尽管排名或收益率有所下降,但这其实并不意味着基金的质地变差了,很可能是市场热点转换导致某些主题基表现更为亮眼。但很多投资者由于一开始预期较高,对基金出现的小波动便开始无所适从。

又是“炒股不如买基金”!刚刚,2021基金业绩榜单来了!3只翻倍,最牛大赚119.4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2022!终于来啦!!

 

2021年的公募基金的年终争霸之战也正式收官!

 

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年度冠军基本早早就被锁定,市场对战*的关注程度明显要弱于往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序看,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的前海开源崔宸龙管理的两只基金包揽行业冠亚军,重演2019年、2020年一人独揽“冠亚军”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崔宸龙更是获得了股票和混合“双料”冠军,此前实现这一成绩的是广发基金刘格菘。

 

2021年A股整体演绎“震荡”行情,新能源、半导体等成为投资主线,而2021年的投资难度明显增大。但整体公募基金继续实现 “炒股不如买基金”,权益基金整体斩8.81%的平均收益率,超越了主流指数。

 

较为吸引人的是涌现一批优秀的新生代基金经理,逐渐成为新“顶流”,除了前海开源的崔宸龙,大成基金韩创、金鹰基金韩广哲、宝盈基金陈金伟、交银基金杨金金、平安神爱前等等。

 

江山代有才人出。投资基金核心是投资基金经理,因此,投资者在布*基金时,多了解基金经理风格以及这一风格所契合的市场环境,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希望2022年投资基金都有好收成。

 

主动权益基金

2021年收益8.81%

 

经历了2020年公募基金历史性“超级大年”之后,2021年初市场普遍降低了预期,然而,在市场波折之中仍有不少基金在这一年间抓住了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展现出“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实力。

 

“分化”是2021年A股市场的关键词,这是一个行情极端分化的年份,不仅不同行业间的分化明显,如景气度比较高的新能源全年表现突出,偏上游的强周期个股全年走势比较强,但过去两年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消费、医*等核心资产2021年以来的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较大;而且,2021年小市值个股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大盘蓝筹股;产业结构上,上游大宗原材料类个股2021年表现较好,而偏下游的消费类个股表现较差。

 

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不少主流指数都呈现上涨态势,上证指数时隔28年后再次收获年线三连阳。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4.8%、2.67%、12.02%,均连涨三年。但是沪深300则下跌了5.2%,上证50更是大幅下跌10.06%,凸显指数表现的较大分化。

 

从行业表现来看,中信一级行业中,2021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表现最好,全年涨幅达到50.41%,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的涨幅也超过40%。此外,电力及公用事业、建筑、汽车、综合等也表现不错。但消费者服务、非银行金融、家电、房地产等表现较差。

 

在这一结构性行情之下,整体公募基金抓住了“黄金赛道”的机遇,整体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

 

 

基金君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获得8.39%的收益(仅统计公布了2021年12月31日净值数据产品,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

 

相对来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要好于指数产品,整体拥有8.81%的收益,而指数产品整体仅有6.71%的收益。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10.04%、7.91%,整体表现好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但是不敌创业板指。

 

从权益基金整体表现来看,在纳入统计的5947只基金中(各类型分开计算),大概有1674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比28.15%,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基金2021年收益为正。

 

翻倍基金达3只

最牛基金业绩近120%

 

2021年,一波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给了基金经理们表现的空间,年内也出现翻倍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100%。从基金历史收益来看,基础市场走好的背景下,权益基金年度收益翻倍也常常出现,而目前是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均出现翻倍基金,属于历史较为少见情况。

 

从过去看,2019年11月14日,广发双擎升级年内收益超过100%,当时是时隔三年多再次出现年度业绩翻倍的基金。2019年全年,有5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00%(剔除分级基金、当年度成立基金)。

 

而2020年来看,由赵诣掌舵的农银汇理工业4.0以166.56%收益率夺得2020年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当年翻倍基金数量非常多,达到89只,是历史上的“业绩大年”。

 

从2021年业绩领先基金来看,一家公募投资总监表示,2021年以来业绩领先的基金可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布*强势行业及细分赛道,比较多重仓新能源、光伏。另一类的行业配置较为分散,对新能源车产业、化工、医*、周期等多个板块均有布*。

 

 

业绩最牛的基金,年内收益率达到119.42%。Wind资讯数据显示,由崔宸龙掌舵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以119.42%收益率夺得2021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同时也是全部基金的业绩冠军,体现了公募基金较好的主动管理能力。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股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华能国际、法拉电子、中国电力、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个股。

 

崔宸龙在季报中也反复表示,整个人类社会目前处于能源革命的重大转折点上,光伏和锂电池作为能源革命的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在此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坚定看好围绕人类社会能源革命这一核心主线的投资机遇。显然,因此抓住了2021年的主赛道,获得较好收益。

 

同样是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A也实现业绩翻倍,2021年全年业绩达到109.36%。崔宸龙也因此实现2021年股票、混合的双料业绩冠军。

 

因2021年年底的市场表现,近一周涨幅达到3.68%,年底业绩“冲刺”阶段表现神勇,也让肖肖和陈金伟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A最后一个交易日年内“幸运”实现全年收益率翻倍,2021年收益为100.52%。

 

若各类型基金分开计算,2021年有逼近100只权益基金业绩超50%,其中11只基金业绩超80%,除了三只翻倍基金之外,大成国企改革、广发多因子、大成新锐产业、大成睿景A、华夏行业景气、交银趋势优先A、长城行业轮动A等业绩也领先。

 

2021年不少跑在前列的基金经理,都属于“新生代”,也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中展露出自己优势。前海开源的崔宸龙,广发基金唐晓斌、大成基金韩创、金鹰基金韩广哲、宝盈基金陈金伟、交银基金杨金金、平安神爱前等等,逐渐受到基民较为热烈关注,成为行业新的一线基金经理。

 

不过,2021年以来表现最差的权益基金出现了32.5%的亏损,和排名首尾的基金业绩差异已经超过152个百分点,凸显出“精选基金及基金经理”的重要性。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布*,不要盲目追求短期业绩领跑的基金经理。

 

混合基金前50强

混合型基金冠亚军分别花落前海开源和宝盈

 

整体来看,2021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斩获8.68%的收益率。在所有混合型基金中,2275只产品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斩获正收益,占比超7成。从业绩领先的基金看,除聚焦新能源的产品外,不少年度绩优基金属于“散打”选手,有着自己的独特打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1年混合型基金中有两只翻倍基。其中崔宸龙管理的灵活配置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A收益率为109.36%,位居2021年混合型基金业绩冠军。该基金“子弹”主要聚焦在去年领跑的新能源领域。

 

肖肖、陈金伟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A紧随其后,以100.52%的回报率夺得2021混合型基金业绩亚军。该基金并未重仓押注新能源,而是偏好选择市场新兴行业标的,调仓灵活,其以市值小于500亿元的中小盘上市公司为主。截至三季度,宝盈优势产业混合重仓股多以医疗器械类企业以及建筑类企业为主。

 

韩创管理的大成国企改革以94.76%的收益率位列2021年混合型基金业绩榜第三名。过去一年,除新能源、有色煤炭外,其实市场还有一条主线,便是国企改革。多家国企上市公司在去年开展了改革,把旗下的资产注入或者置换到上市平台当中。

 

大成国企改革的投资方向是通过投资于国企改革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因此斩获不俗收益。截至三季度末,其重仓持股大多以制造业、以及一些传统能源类企业为主。

 

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韩创管理的大成新锐产业、同为韩创管理的大成睿景A分别获得89.03%、88.25%的年内收益率。其中广发多因子基金经理致力于“在低估值中寻找成长”,依靠重配去年走势较强的新能源及周期股获得亮眼成绩,多只券商股出现在该基金去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之列。

 

此外,华夏行业景气、交银趋势优先A、长城行业轮动A、金鹰民族新兴、信诚新兴产业A、平安策略先锋等多只基金凭借重仓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或通过把握快速轮动的板块机会跑出超额收益。

 

股票基金前50强

崔宸龙以压倒性优势夺得股票型基金冠军

 

伴随着2021行情收官,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年度业绩排行榜也新鲜出炉。尽管与2020年60%以上的平均收益率相比差距明显,2021年股票型基金整体赚钱效应依然突出,平均录得10.04%的收益率。

 

不过,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分化显著,超6成主动股票型产品斩获正回报的同时也有近4成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

 

与混合型基金总体比较密集的业绩排名不同,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有着极大的领先优势。由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最终位居头名,年内收益率119.42%。

 

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周智硕管理的建信中小盘A以67.26%的年度回报位居亚军。不仅如此,这位基金经理在股票仓位最低80%的前提下,年内最大回撤控制在16.35%,收益与回撤都表现优异。

 

据了解,周智硕是纯自下而上投资,全行业选股,围绕发掘行业中竞争力突出、业绩确定性增长的公司进行投资。

 

陈西中管理的招商稳健优选紧随其后,2021年全年收益率66.09%。这只基金规模不大,截至三季度末的资产净值金3.49亿元。

 

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担纲的中庚小盘价值去年年度回报65.15%,位列股票型基金第四名。丘栋荣注重小盘股票,行业配置分散,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股票都为小盘风格。在机构和其他基金经理纷纷看好蓝筹、白马股时,邱栋荣仍坚定看多中小盘。

 

三季度末其配置的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低估值、高成长性的小盘股,由于这些公司估值足够低下跌空间也很小,盈利预期反转估值有向上修复动力,上涨空间也较大。

 

此外,陈金伟管理的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A、陶灿等管理的建信新能源、何肖颉管理的工银瑞信生态环境以及曹春林股管理的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A等股票型基金去年收益均超过50%。

 

总体来看,这些年度业绩领先基金主要抓住了高端制造、新能源、顺周期等板块优质小盘股的投资机会,在去年中小盘风格占优的结构性行情中得以领跑。

指数基金前50强

环保、煤炭、新能车指数型基金业绩领先

 

2021年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跟踪部分板块相关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同样取得不错的年内回报,助推指数型基金整体录得6.71%的年内回报率。整体来看,过半指数型基金2021年获得正收益。

 

中信证券二级行业指数显示,2021年稀有金属指数以80.46%的年内回报领先所有指数。农用化工、煤炭化工、化学原料、新能源动力系统等指数全年业绩领先。

 

受此带动,跟踪新能源及周期板块相关指数的被动产品,例如环保、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车等主题基金表现领先。从年终业绩排行榜来看,申万菱信中证环保产业A以50.91%的收益率位居指数型基金首位。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国泰中证煤炭ETF分别以50.24%和50.22%的年内回报位居第二、第三。鹏华中证环保产业2021年获得49.74%的收益率,位居第四。

 

跟踪新能源车指数及CS新能车指数的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A、博时新能源汽车ETF、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等,得益于指数较高的年内涨幅,2021年净值同样实现40%以上的涨幅。

 

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大基金公司排名?

1、天弘基金公司;

2、易方达基金公司;

3、建信基金公司;

4、工银瑞信基金公司;

5、博时基金公司;

6、南方基金公司;

7、汇添富基金公司;

8、广发基金公司;

9、华夏基金公司;

10、嘉实基金公司等。

哪个基金增长最快

宝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