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率大v都去哪了(大家觉得全网吹牛最厉害的股市大V是谁呢?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大家觉得全网吹牛最厉害的股市大V是谁呢?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自从有了P图神器,遍地都是股票大V,晒收益,晒持仓,收粉丝,招学员。

奉劝大家,别再相信那些股市大V,容易交智商税。

不要相信任何战法,也不要跟着买任何的课程,不是让你接盘,就是让你买课。

没必要点名,真的没有意义,自己赚自己的钱就好。

与其相信那些所谓的短线高手,不如踏踏实实搞明白什么叫做投资。

去年见过一个1000万实盘股票交易的。

一开始还演一下,可能是演的有点过,1000万亏到870万,发现粉丝没怎么涨,之后就开启了P图之路,一周要抓两三个涨停。

一个多月,股票账户涨到了1700多万,几乎是满仓进出,几乎清一色早盘买入,然后涨停。

而涨停后如果继续涨停就持仓,不涨停了就顺利出逃,简直成神了。

一群托在评论区留言欢呼,粉丝也是从300多涨到4000多,各种粉丝留言加微信的。

再后来,可能是被举报了,最后封号了。

就是不知道那些加微信的粉丝们,现在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被当猪宰了。

我自己是一名职业投资人,曾经也算是一名操盘手,只不过早早的就开始做价值投资,不在去研究短线交易了。

那些所谓的战法,大多都是最原始的K线图形,然后产生图形记忆而已。

举个例子,所谓的老鸭头,最标准的上升三浪图形,确实很多股票现在还这么玩,但不代表所有的股票都这么玩,很多玩到一半就夭折的。

战法没有告诉你碰到夭折怎么办,因为让你看到的都是所谓幸存的。

比如跟风三涨停的强势股,确实有一些出现五个八个涨停,你只是选择性忽略了那些三个涨停后,就拐头向下的股票。

人们永远看到成功的那部分人,然后拜他们为大神,所以牛市里遍地是大神。

而真正的高手,在牛市里保持静默,闷声发大财,在熊市里耐心的等待机会,安静的挑选股票。

平均年化做到30%,十年可以翻14倍,投资个大几十万,现在都是千万级别以上了,基本上靠投资都财富自由了。

那些整天嚷嚷着几个月资金就翻倍的大神,每年3-5倍,我想过个五年八年,应该能有几个亿几十个亿了吧,还要露脸干嘛呢?

有那么厉害的实操战法,自己闷头操作赚钱就行了,还拿出来分享甩卖又贪图什么呢?

很多东西,其实经不起推敲。

我始终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你找到一个在股票上有些独到见解的,或者确实有所成的高手,应该虚心求教。

如果别人愿意分享,真的是你的福分了。

不过,别人的知识理论和交易原则,自己要去融会贯通,取精华去糟粕。

我一直认为,跟在别人*股后面炒股,或者依靠别人给代码的,是不会有结果的,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

只有自己通过实践总结一套交易逻辑和原则,才有可能实现相对稳定的盈利。

最后单纯的分享一些自己的炒股心得,给有缘人。

第一,不要赌博式炒股,不要满仓一只个股,太冒险。

满仓一只个股,个人的主观情绪,会影响你的判断,甚至影响你的操作。

第二,尽量不要做短线交易。

股价的短线波动是无法提现企业价值的,可以说是投机行为,长期投机是很难赚到钱的。

第三,尽量不要去跟庄家玩。

很多人总会问这只股票有没有庄家,有没有主力,主力出逃没有,庄家还在不在。

当你把对手设定为庄家的时候,你已经输了,股票是赚价值,并不是单纯的对手盘。

第四,不要太在意盘口。

没必要盯盘,真的没必要,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几乎99.99%的人看不懂盘口。

因为如果庄家把自己的意图通过盘口暴露了,那就没得玩了。

看盘口既累人,还累心。

第五,找熟悉的股票,至少得知道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

如果一家企业的基本情况,行情前景等一概不知,只是记得代码和股价,那就别买了,因为都不知道自己参与了什么投资。

第六,懂得休息。

我是一个懂得持币的人,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原则,有些人就是不空仓,必须得满仓。

投资一定是有周期性的,就连存银行,利率上浮年初年中年尾都不一样,股票肯定也是如此。

修身养性,其实是必须的。

第七,用闲钱炒股。

千万别用很重要的钱炒股,非常影响心态,操作起来容易扭曲变形。

很多人想把股市当提款机,最终发现原来是绞肉机。

心态一旦崩了,那一切就都崩了。

第八,不论买入还是卖出,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买,又为什么卖?

为什么加仓,为什么减仓,为什么清仓?

想明白再交易,任何仓促的决定都不太可取。

最后一条,一定要有价值投资的想法,即便现在无法准确认清价值,但这个想法从根本上就必须有。

未来市场会更崇尚价值,所以必须先一步认清所谓价值投资,价值在哪里。

个人心得,仅供参考,有兴趣也可以留言交流。

希望大家能在股票市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而不是跟随别人的路。

怎样查询换手率排行信息?

1.点击下方“A股”。

2.按右箭头键分别找出“换手率”,“量比”。

3.分别点击“换手率”,就可以看到排行榜了。股票换手率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没多少人可以准确的进行解释。

炒次新股,哪些因素必须关注

炒作次新股的资金只关心一个问题:以后还会有资金来接力吗?当你开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次新股的炒作资金看的除了行业风口、个股资质,它最重要的是看大盘。熊市里资金就这么多,行业风口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那么资金怎么赚钱,那些牛逼的游资、机构怎么赚大钱?就好像河流一样,在大海里什么船都开得动,但是在小河流里面你就只能飘一叶扁舟。当投资者看到好的次新股或者处在行业风口的次新股不断上涨的时候,就会有些人高举着巴菲特脑残粉那一套,什么估值很高、透支业绩、什么风险巨大,或者就是技术分析派的那些MACD顶背离、这个背离那个背离。这些人可能忽视了次新股炒作的不是业绩、不是估值、不是技术分析,次新股炒作的就是新、就是小、就是生意在不在风口、生意做得好不好,其它的东西交给大盘就行了,只要大盘不会崩盘,新上市的新股就会在企稳之后一直涨。而如今大盘也就2000点附近,向下跌顶多得到2000点,向上涨也估计涨不动,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以带动主要的指数股上涨。那么既然这样,在不温不火的指数里,在不高有点低的成交量里,那些生意在行业风口、业绩还不错的次新股就会一直被爆炒下去。次新股永远不会崩盘,只有不断接力,次新股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分析次新股什么时候崩盘,而是去分析哪一只次新股会接力。次新股是一场接力赛,所以决定了参与次新股的时间不能过长。至于那些生意特别好的次新股,也只能在借助大盘牛市的时候才能发动第二波的翻好几倍的行情,所以次新股不可以恋战,次新股是一场接力赛而不是一场马拉松。价值投资者喜欢在低估值买入,能够忍受很长时间和很大的下跌,直到持有的股票估值超过他们的计算。这是巴菲特粉丝的一般真言,听起来很美妙,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的原因就在于这很难做到,但是次新股的价值投资之道就是在他们炒作的时候买入,然后涨到大盘有风险的时候卖出,或者行业发生了变化、或者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卖出,然后寻找另一只,这是次新股的价值投资之道,也许应该起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次新股的持股之道。你明白了吗?没有什么价值分析、技术分析等等之类的分析,全部都是人们为了称呼方便给这种方法定义的名字而已,你可以叫巴菲特的价值分析为放*分析,拉屎分析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定义的概念,我们不要被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束缚了,关键的地方不在于方法的名字,而在于方法的实质是什么。价值分析法为什么不适用与次新股,因为价值分析法的实质是有应用前提的,只要它的应用前提没有变,你给它起任何名字都是合适的,就好像你的名字一样,只要你这个作为物体的人没有变,你改个名字、换套衣服难道就不是物理上的你了吗?所以,不要迷信任何的分析,市场就是简单的资金博弈,永远都是,哪里都是。所以市场永远是老师,这是废话,天天喊这些口号都是忽悠,为什么行业风口的股票会涨,是因为机构、游资、散户资金都集中在这里,然后价值分析者就说业绩爆发啦、每股收益爆发啦、市盈率还高啦,这些是做一套分析的公募资金常常使用的,所以在这些股票上涨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跌或者横盘调整,之后在时不时的消息面带动下又有一批机构、游资、散户资金去拉升,所以这类股票要么因为业绩稳定成长为蓝筹股、要么因为生意不行沦为垃圾股。所以行业风口票一般是先涨估值、再涨消息面,最后各安天命,回归业绩。所以你去看锂电池、看OLED、看新材料、看物联网、看汽车整车之类的个股,都是这样的,那么次新股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次新股第一看大盘,大盘不好,管你是什么股票,管你业绩怎么样,统统跌;然后才看个股业绩和生意布*,所以在目前大盘这种不跌不涨的低成交量里,次新永不倒,只会不断接力。如果要研究次新股,方向在哪里?研究次新股是目前最简单的价值投资之道,也是目前最容易让资金升值的道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次新股在上市,很多都是新兴行业或者行业翘楚,关键是怎么发现,其实次新股所有的亮点都被券商挖掘出来放在他们的招股说明书里面了,所以你炒股,做到极致就是下载招股说明书,然后打印下来总结。方向在哪里?第一、次新大牛股的特点总结下来,啥是次新大牛股?开板之后下跌幅度很少就大涨的。第二、垃圾次新股的特点总结下来,啥是垃圾次新股?开板之后腰斩甚至腰斩再腰斩的就是。通过分析他们的特点,你会逐渐发现好的生意特点,好的公司特点,然后再用这一套去分析市场其他的个股是否也有这种现象,是否也存在这类现象。当然,当你这么做了,你只做次新股就行了,还看什么技术分析、还学什么价值分析,谁说炒股就不能嘚瑟,你也一样可以笑看大V天天吹水,你也可以笑谈股市。炒股票为什么那么多人亏钱。第一:不看大盘,乱入。第二:不看个股,乱选。第三:没有逻辑,乱买卖。最后,关于次新股的操作逻辑,详看以下几点。第一、次新股好在新鲜记得看到过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老婆问我:你说男人是不是都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我没有直接回答,转头问儿子:家里那么多玩具,为什么你还要玩隔壁王小明的玩具?儿子回答:只要是我没玩过的,我都觉得好玩!我回过头对老婆说:这答案没毛病!”这个笑话说明我们中国人或者说人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多么强烈。次新股的其他优点别的股民可能也都有,但只有这个“新”字是别的股票没有的。新就是优势。第二、上市超募资金总得出点成果上面讲了一些虚的优势,后面来说相对来说实在一点的优势。次新股刚刚上市,往往手握上市募投项目,也往往手里有超募来的很多资金。炒股炒的是预期,有募投项目就有项目投产、产生利润的可能。虽然说募投项目不一定都赚钱,但至少是给了大家希望。这就是次新股有预期可炒。超募资金这个优势更好理解一些,有钱就是大爷,钱生钱是最方便的。超募的资金存银行、买理财产品都可以产生利润。如果超募资金再搞一些资本运作,那就更是极好的了。第三、控制人有很强的市值管理冲动新新股有现实优势,也有内在的做大冲动。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想上市,往往要努力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上市公司控制人憋屈了那么久,终于上市了,有几个不想大干一场的?有几个没有做大市值的冲动?这个问题咱们就不多讲了。第四、次新股可以讲的故事多次新股有募投项目、超募资金等现实条件,实际控制人也有做大市值的冲动,那么新新股有那些故事可以期待呢?那么,次新股有那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次新股讲的最多的故事是高送转,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是不是高送转股票中,次新股是不是最多的。因为股本小,高送转是次新股最爱讲的故事。除了高送配,次新股往往会上市后很快就启动并购之路,好多公司都是上市后不到一年就纷纷去并购重组。第五、次新股套牢盘相对较少次新股因为上市不就,上方套牢盘一般很少。在拉升的时候阻力相对较小,这也是主力喜爱次新股的一个原因。哪怕是那些开板后回落的次新股,需要解决的套牢盘也就是开板首日那些筹码,那些开板后依然上攻的,在不断突破前高时,阻力就更小了。第六、次新股大多盘子够袖珍我们可以去翻翻现在的次新股,流通股在3000万股以下的不在少数。笔者发现流通盘越小,往往股性越活。估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是重视的程度不一样罢了。第七、高换手利于快速建仓上面讲了很多次新股的优势,下面讲一下操作层面的便利。大家都知道,小盘次新股换手率往往很高,一天换手40%是家常便饭。这样的高换手有什么好处?除了说明他们是市场热点意外,还有一个好处是便于庄家快速建仓。一只普通的股票如果每日换手只有3%——5%,庄家建仓就需要两个月左右。而这种高换手的次新股,建仓时间就要大大缩短,操作周期也会缩短很多,资金利用效率提升很大。

那些年,大V赚了多少钱?

12月18号大V观点:

沪深300继续YES,临界3881

创业板继续YES,临界1637

中小板继续YES,临界6187

国证有色399395继续YES,临界3203

中证军工399967继续YES,临界7578

证券公司399975继续YES,临界693

沪股通净流入29.93亿,深股通净流入30.99亿,共流入60.92亿元。

多:程老湿爱吐槽(仓位6.9成,下半年看到3500点,“距离3500,就差一个大事件了”by卦师程),涨涨麻麻(短期挖个坑洗盘而已,要趁下跌买买买,已经上车的,我认为暂时不要急于下车。被外资抄了个底,他们不会轻易就丢掉筹码。这波反弹有可能会超过我们预料,往3000点上突破。),北上资金(沪股通净流入29.93亿,深股通净流入30.99亿,共流入60.92亿元。),巴巴操盘(持股待涨),股社区(渔盆系统全部转多,觉得2800以下不适合中线看空,仓位8成),上海老梁_微博(强烈看多,调整后会有大行情)

中性:曦阳思慕(边打边撤,不赚最后一分钱)

空:花荣(仓位2.5成左右,象征性娱乐),WU2198(短线账户2成,波段账户3成仓位)

仓位占比:涨涨麻麻1.5成,wu21981.5成,上海老梁 1.5成。程老湿1成,花荣1成,股社区渔盆系统1成,曦阳思慕1成,巴巴操盘1成,北上资金0.5成,说明:仓位占比根据以往和未来预判成功率分配,动态调整。

大V看多板块:科技,黄金(涨涨麻麻,不一定是,根据他公开微博和评论猜的),墨墨(超跌个股,2500点起点个股,银行,深圳本地股,影视传媒娱乐股,西部大基建股),曦阳思慕(北上资金流入的科技股),程老湿(100亿到200亿的中小盘指数成分股)。

大V仓位:程老湿(6.9成),股社区(8成,白马股为主),墨墨:(6成,超跌股,八大方向股为主,深圳本地股,传媒股,银行,深圳本地股等),WU2198:(短线2成,波段3成),花荣:(2成)。

大V风格:墨墨(中长线为主),涨涨麻麻(长中线为主),渔盆系统(长中线为主),WU短线账户(短线),WU波段账户(中线),程老湿(中短线结合),老梁(目前超短线和短线为主)。

◆ ◆ ◆ ◆ ◆

老梁真的转多了,而且是强烈看多,只是说现在还要调整一下,到了现在还没有转多的是花荣,还有就是wu2198暂时降低的仓位,其他的都看多了,所以他们都看多的话,仓位大的话,我们是时候重仓了,不过要挑好时机,毛衣战也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未来行情就可期。

昨天谢谢给我看大V收费内容的朋友,感谢你们,老梁以后看空再跟我说一声吧,收费文章不能泄露太多,具体的操作就自己看着收费文章的操作跟着操作就行,但是要记住我的话,不要尽信任何一个人,谁都有看错行情的时候,包括我现在推崇的所有大V,他们做的是大概率对的事,而不是在做确定性的事,无论重仓还是轻仓,多参考几个高手的观点是不会错到哪里去的,不能只信一个人。

知乎发了邀请让我回答一个问题,天津股侠,wu2198等人是怎么赚钱的?赚了多少钱?我看到这个问题挺有趣的,于是就随手一答。

大V这些人本身是炒股为主业,赚多赚少不好说,财经咨询赚流量的钱倒是赚得不少。

1,天津股侠:以前他在中金开了一个收费项目,具体怎么样我不清楚,只知道当时很多人参加,起码有好几万,几百块的入会费的话就有好几百万的收入,甚至更高,现在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其他收入应该是没有,因为没见过他代言什么广告。

2,WU2198,一个我最佩服的人,不是她多牛,是因为她坚持写博文已经有13年了,从2006年开始写起,真正出名是在2009年那场小牛市,2014年开始,名气开始大爆发,相继命中了牛市的底部和顶部,帮助大部分逃顶了,算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大V。

WU的微博平时会回答一些收费问题,还有一些文章会开放打赏,下图是wu2198的平均阅读量,这些年收入应该有几十万,在大V中,赚得不算多。

还有一点就是他的稿费收入,每隔一个月他都会开放打赏,以前打赏不方便他还公布支付宝打赏,我在上面总共打赏了几十块了,这笔收入的话年收入应该在10万左右。

4,涨涨麻麻:开设收费专栏文章,现在收费在几百块左右,收费会员人数不详,不过起码有几万人,收入每年会在几百万。

5,上海老梁:开设收费专栏文章,订阅人数估计在几万人,收入每年会有几百万。

5,程老湿,在几年前就开设了收费文章专栏,参与人数不详,但据他的粉丝量我判断会在收费会员在1万多,年收入应该在100多万。

6,扫地僧墨墨:记忆中没开设过什么收费文章专栏,也没做过什么广告,所以这方面的收入几乎没有,很特殊的一个存在。

流量经济的时代,能者多劳,我是羡慕不来的,只有默默耕耘,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你我共勉。

本文图片皆为网上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转发右下角点赞我吧。嘿嘿!

聚雪球的理财可靠吗,推来自荐个书籍给我吧,我想看看委围阶卷离名课晚胞相关书

我认为,提升投资水平的最好的方法是跟着大师和高手现场学习,接受口传心授,但这种机会极少有人享有;其次是自己从实战中去总结和感悟,不过其造化如何要看个人的修为和悟性。第三就是通过读书,特别是读好书来提升自己,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一是正的好书很少,二是读书方法有高下,错误读书和迷信书本更容易走入歧途。那么,到底如何读股票书呢?一要看作者的思维,这比具体招数的重要。很多人都恨不得马上找到一招半式立即拿来赚钱,其实这是最笨的看书方式。任何具体的招式和战法,都是适合作者自己风格的,这些招式是死的,过分依赖它们只能把你带入机械化和公式化。而思维就大不一样了,思维是战法背后的本质,它能诞生新的战法。我喜欢看作者研究股市的思维,喜欢看别人研究股票的方法和视角,这种方法学会了,自己可以据此来总结新的东西。比如,我看别人写创新高买入战法,我不是看他简单的这个买点,我要看他观察创新高的角度,看他除了价格他还关心什么?这样我就会发现很多内容,比如成交量、换手率、振幅、K线匀称性、行情环境、题材、板块间互动等等,这样我就可以举一反三。二要看作者写不出的内容,揣摩文字背后遗落的精髓。任何东西,只要变成文字落实在纸上,都会失去它原滋原味的本来味道。我也偶尔写文章,我最清楚当我要表达一个意思时,无论怎么雕章琢句,到最后落实在纸上总感觉有所遗失和走味。比如,无论我怎么给读者解释龙头股,总感觉无法道出龙头股的全部精髓。这些精髓也许隐藏在文字的背后,也许散落在字里行间的氛围里,聪明的读者,应该是把这些东西揪出来。我在看股票书的时候,就有掩卷揣摩的习惯:作者到底想说些什么?作者还有什么没有表达出来?这样思考后,我会发现文字背后的很多秘密。还有,作者介绍某个技术模型的时候,他可能会遗漏限制条件和适用环境,因为这些对他习以为常,是默认条件,但这些对我们来说极端重要,我们读书要读出这些习以为常的假设条件。如此才能把书读活。除了会读书外,还要会选书,在谈怎么选好书之前,我先来说说什么是烂书。我在股市混十多年,可谓阅书无数,凡是与股票有关的书,我几乎都读过,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我对好书烂熟有一套很好的区分方法,如果有下面特征的,一般都是烂书。(1)作者介绍。吹得天花乱坠的几乎都是烂书。特别是介绍自己是某某某集团老总、某某某理论和战法创始人、某某某客座教授、某某某老师,在很少时间内赚了多少多少倍钱的,等等,大多数虚张声势,拉大旗作虎皮。凡是看到这样介绍自己的,基本上都能闻出烂的味道,直接可以判断为烂书。(2)作者背景。记者写的书、财经评论员写的书、专栏作家写的书、报社主笔写的书、教授写的书、理论工作者写的书,这些书也不能说烂书,但是他们大多没有多少炒股经验,只是纸上谈兵,他们写的书对于股市实盘操作没有多少意义,不看也罢。(3)作者产量。有一种股票书作者,一年能写好几本书,其写的股票书加起来达10多本甚至几十本,可谓“著作等身”。这是一种典型的“作家”而不是投资者,这种人靠写书赚钱而不是靠从股市投资中赚钱,其书基本上等同垃圾。试想,一个人不炒股----甚至他的主业不是炒股,他怎么可能教会别人炒股?再甚者,即使懂得炒股,一两本书足以表达其中的精髓,无须搞那么多书来骗钱。所以,当我看到作者介绍时,说自己写了多少多少书的,我几乎都不想看。(4)代言人物。书籍封面上印着很多大V、名人、教授作为代言的广告,名气越大、名人越多越可能是烂书。(5)书的包装。合封的书,被塑料封住,如果不买就无不能打开书记目录和内容,这种书绝大多数也是烂书,典型的没有自信。还有,如果书的封面花里胡哨,力荐文字和广告词汇一大堆的,几乎都是烂书。(6)行文风格。堆砌图表的书,图表占书的内容超过50%的,几乎都是瞎闹腾的。因为那是执着于法而不见道,执着于细节和表象而不肯挖掘本质。正的研究的是深入精髓,了解到股市内在逻辑,这样只需几个少得可怜的图表就可以把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不至于用那么多图表来拼凑篇幅。那么什么算好书呢?第一,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写的随笔性质、回忆录性质的书。很多人喜欢看图表、看一招半式,那是最初级的炒股人,他们不知道什么书有价值。正的有价值的书是高手的回忆录和随笔,这种书图表不多,文字简洁但字字千金,而且发自肺腑,每一个观点都来至于实战,这种书最有价值。比如《股票大作操盘手》、《金融炼金术》、《大投资家》、《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从亏损到盈利----股票、期货、外汇实战总结》、《时间的玫瑰----但斌投资札记》、《交易冠军-----一个天才操盘手的自白》、《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股市怪杰》,等等。本人不才,也写了一本类似的书,全名是《股市极客思考录----十年磨一剑之龙头股战法揭秘》。第二,优秀传记作家或者优秀记者写关于股市高手的书,这类书是股市高手借文字高手之手来写出自己的观点,非常值得读。比如《股票作手回忆录》、《民间股神》、《大牛股谁活着谁看得见-----私募高手Y先生谈领导者法则》,等等。第三,外国翻译过来的理论书籍。股票理论大多是舶来品,我们要学习理论还是看国外的书为好。比如《海龟交易法则》、《期货市场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江恩华尔街45年》、《聪明投资者》、《滚雪球》、《艾略特波浪理论》、《股市晴雨表》和《金融炼金术》,等等。

换手率平台大v哪来自个好

具体哪个平台好要看自己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跟投大V公开组合的应知应晓——新手避坑系列,现在各种各样的基金有5000多只,比A股股票还多,非常难选,在这么多基金里选几个建立一个的基金组合去穿越牛熊就更难了。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涌现,很多基金大V开始在基金售平台建立公开的基金组合,相当于FOF(基金中基金)组合。相比FOF的优势是:持仓更透明,可以一键跟投,不收管理费,不会偏爱自家基金。因此深得大家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组合如:价值五剑、绿巨人、长赢组合等。拓展资料1、不管是大V组合是实盘还是模拟盘,都能观察出他的真实水平投资是为了赚钱,业绩才是王道,否则大V说的再好也没用。过去的业绩可以吹牛,实盘的走势无法造假。大家跟投的时候,最好是挑选一些有较长历史业绩的实盘组合,可以通过实盘可以判断出大V水平。2、提示几个观察要点:①注意他的基准指数,有些组合是做稳健固定收益的,就不应该拿去跟沪深300比,而是要注意看年化收益率、回撤率等指标。②权益型的基金组合一般是跟沪深300对比,更能够体现管理者的水平,超额收益肯定是越多、越稳定越好。还有些是跟上证指数或中证800对比的,难度更小。③他们的基准指数都是价格指数,是不包含股息的,所以即使小幅的跑赢指数也没有意义,直接买指数基金也能小幅跑赢。④上涨市特别是牛市,跑输指数是正常的。在熊市下跌市中,更能体现管理者的风险控制能力。⑤观察实盘组合也不要太短视,多观察长期走势,要给管理人一些时间,因为短期可能会因为市场风格跑输指数,如果2-3年跑不赢指数,肯定是不行的。3、大V在平台建立的组合不一定是他自己的实盘如果自己管理过组合就知道,运行过程中变化是非常多的,持仓除了场外基金,还可能包含股票、ETF等品种。而大V为了考虑到公开组合粉丝跟投方便、平台是否代、申赎费用等因素,需要降低换手率,而且无法纳入场内基金和股票(事实上场内基金有更低的费用和更高的灵活性)。还有些基金会有限购,多了买不了,这种基金也不方便纳入公开组合。比如二鸟说老师一直说东方红是非卖品,可是他的组合里却没有东方红,就是因为东方红的基金长年限制大额申购。4、另外有些人还会做套利、波段、做T、轮动等操作,这些都很难在组合中体现,所以大V自己投资时的实盘和网上建立的组合不一样。不一样倒也没什么,只要大V秉承对大家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管理对外公布的组合就没事。可是有些大V是用割韭菜的心态做自媒体和基金组合,他的组合与他的实盘相差巨大,组合纯粹是提供给大家跟投之用,他自己不投,那就真是坑人了。

首页也能玩出花儿来?说说换手率app首页容易被忽视的几个小细节

 

 

换手率的风格我觉得有点像发烧级电脑,一大堆功能啊指标啊反正别人有的我肯定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甚至一些收费版交易软件没有的功能,它也有。

 

不管你用不用,反正先把配置堆起来,一股土豪范儿。不过这导致一个问题,功能太多,好多用户都不太会用,留言就有很多问能不能教教怎么用的。

 

今天先说说,首页使用时的几个小细节。

 

和其他app首页都是消息推送不一样,换手率首页几乎可以通往你想要的任何一个功能,不浪费眼球,简单粗暴直达主题我觉得还是比较赞的。

 

首页有5个细节值得留意:

 

1)指数分时是可以点的,点击就送屠龙宝刀哦不对,就切换K线或分时。上面的小字(沪/深/创)也是可以点的,点击分别切换深市和创业板的分时。相当省时间的设计,让我没想到的是好多人都不知道,都是跑到行情页再切换到沪深页去找的。。。。

2)涨停强度这里有跌停和跌停打开的统计。涨停和涨停打开,随便找个复盘或者app都能找到。跌停和跌停打开,非常少。这个其实很实用。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很多机会就在跌停打开的超跌股上。

 

3)多空博弈,属于换手率的独家指标。通过对多空力量分析,给出了个股的介入机会建议。这个指标属于交易辅助,实际上就是个选股指标。但是从回测来看成功率还是蛮高的。因为每天的上穿时间和对应时间点的上穿价格、收盘价格都列出来了,上穿时买入,收盘能不能赚,一看就知道。配合几个简单要素:大盘环境如何;是不是超跌;是不是主流板块,选出来的个股能不能上还是可以轻松判断的。

 

 

不过想用这个功能做即时提醒(主要针对自选股)是需要付费的,不付费也能用,不过就得自己手动慢慢刷了。我的建议是自己先试试,觉得好用就付费。毕竟用它能追到一只牛股,或者躲过一次大跌,收益都比费用高的多。

 

4)实时股东——这个功能,同样是换手率独家(如果有别的app也有,请告诉我)。初涉股市的朋友,可能不明白这个功能的重要性。其实股东变化,是预示一只个股有没有暴起可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你发现一只个股长期横盘震荡,股东数量急剧减少,很可能是在洗盘;等持股数量高度集中,往往这只股就要暴拉了。以前有朋友手动统计这个,那叫一个累,3000多只个股啊。有这个功能,立马解放了。

 

我只能感叹,大数据和换手率的软件猿啊,攻城狮啊,都很好很强大。

 

 

这个指标直接放在首页,非常有效率。这里不得不吐槽下某扑克牌,要看这东西要点资金,再选概念,再点排序,足足比换手率慢了两倍。

 

用换手率我无论在哪里,只要点一下首页就看到了啊。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可以改进,今日主力净流入这几个字,如果能改成点击就切换成今日主力净流出,就完美了。

 

最后说下多空看盘。我觉得准不准另说,看看自媒体的高手大V们PK一下,也是蛮有意思的。

换手率是指什么

当天成交的股数除以流通股总数,用来看成交是否活跃的。

换手率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要去掉10大股东一种是按正常?

计算一只股票的换手率,不应该去掉十大股东,计算换手率时如果不计算十大股东的交易量,得出的换手率是失真的、不准确的。

换手率的高低,表示的是股票的交易活跃度,是一定时间内股票的交易量,怎么可以把十大股东的交易量不计入呢?

大V没人买了?

因为部分订单是黄牛的,取消了黄牛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