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市值多少亿(涉嫌垄断被调查,“插座大王”公牛集团市值一天缩水53亿)

涉嫌垄断被调查,“插座大王”公牛集团市值一天缩水53亿

继阿里巴巴垄断被罚182亿元,美团不正当竞争被罚35万元后,反垄断再落一锤。

 

5月12日晚间,公牛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11日收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关于上报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立案报备的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决定对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公告中并未披露被立案调查的具体事由。公牛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积极配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反垄断案件调查工作。

受该消息影响,公牛集团5月13日开盘大跌7%,甚至一度跌停,收盘跌4.62%,报181.65元/股,市值1091亿元,较12日市值缩水52.8亿元。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反垄断是永恒的命题,因为垄断本质上是经济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公平竞争,会影响整体经济的竞争活力。所以,国家层面对行业内头部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意图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并不让人意外。”

上市9个交易日市值破千亿

公牛集团于202年2月6日正式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收盘,股价上涨至85.61元,涨幅为44%,市值为513.66亿元。

之后股价一路上涨,仅9个交易日后,公牛集团的市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国内照明电工应用产品领域第一家市值破千亿的企业,并于今年初一度摸高至265.43元的高点。

随后股价有所回落,截至5月13日收盘,公牛集团每股股价报181.65元,总市值1090.95亿元。

不同于公司股价的节节高升,公牛集团的营收增速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18年-2020年,公牛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90.65亿元、100.40亿元和100.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1%、10.76%和0.11%。

2020年,公牛集团营收增幅断崖式下跌,而根据其年报,从主营业务分类来看,电连接和数码配件产品营收均同比上涨,仅智能电工照明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33%,对此,上述工作人员称:“我司LED照明产品、墙壁开关插座产品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具体业绩表现可查询分季度财报数据。”

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一季度、2020上半年就2020年前三季度,公牛集团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7.96%、17.35和5.10%,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7.68%、24.62%和8.77%。至2020全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基本与上年持平,同比略微上涨0.11%和0.42%。

两类产品天猫市占率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公牛集团创立于1995年,2020年2月6日登陆上交所。公司主营业务是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被称为“插座大王”。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00.51亿元,同比增长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亿元,同比增长0.42%;基本每股收益3.89元。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74亿元,同比增长86.57%;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256.17%。

按业务分类来看,电连接产品主要为转换器,在公牛集团的2020年业务营业收入占55.37%;智能电工照明产品主要包括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断路器、生活电器、智能门锁等产品,占其2020年营业收入40.46%;数码配件主要为数码配件类产品,占其2020年营业收入4.16%。

公牛集团可观的经营数据,依托于其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和广泛的销售渠道。不同于电器开关行业普遍铺陈的KA渠道和经销商主打专卖店,公牛以五金日杂店、办公用品店、数码配件店等小而散的网点为主。

因为很多卖墙壁插座的地方也能卖插座板,能卖插座板也有可能卖灯具所以公牛的许多产品的销售渠道交叉叠加,这致使公牛的很多产品可以做到市占率第一的位置。数据显示,目前公牛在全国有11万多个墙壁开关插座经销网店。

 

另外,公用在民用电工领域推行线下“配送仿销”的销售模式,也就是先下单在送货,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75万多家五金销售渠道店、12万多家专业建材及灯饰渠道销售点及25万多家数码配件渠道销售点,渠道覆盖城市、乡村、卖场等各种场所,营销点是同行业100倍甚至1000倍,形成了难以复制的销售网络。

目前,公牛集团销售渠道已经采取线下线上全渠道覆盖的销售模式,已全面入驻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领先电商平台。年报中援引情报通数据显示,2020年度公司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两个品类天猫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

而公牛集团招股书则显示,2018年,公司转换器在天猫平台市场占有率达66.39%;墙壁开关插座在天猫市占率则为26.08%。

作为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的龙头企业,公牛集团对其所在行业的营商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反垄断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监管层不断加强反垄断的监管,表明监管模式正在转型升级。过去市场监管可能更多的停留在投资保护、消费者保护以及对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方面的监管,现在的反垄断是更高层面的监管。尤其是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反垄断的意义将会越来越重要。”

此外,广泛、全面铺设的销售渠道,也使得公牛集团的销售费用高于同行。数据显示,2020年,公牛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为5.15%,尽而同期正泰电器销售费用占比为4.84%,生产小米插线板的动力未来销售费用仅占比1.89%。

(来源:华夏时报、BT财经)

优质项目全年征集中!!!

公牛集团有多少员工?

中文名称:公牛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类型:私营企业所属产业:电器制造总部地点:慈溪创始人:阮立平成立时间:1995年年营业额:20亿员工人数:5000-10000人公司介绍公牛电器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是通过创新的商业运作提升企业价值和产品价值。公牛电器认为企业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诚信专业品质的优秀人才,并成为和谐企业的楷模。公牛电器还致力于为国内外市场和客户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拥有三重防雷、抗电磁干扰、插套啮合等多项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帮助人们享受更高安全品质的生活。

33亿分红基本上让阮氏拿走:不缺钱的公牛集团冲刺IPO

家喻户晓的公牛集团也要冲刺IPO了,然而上市前狂分现金33亿元为哪般?说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牛集团”),大众对其可以说是十分熟悉。作为插座界中的“贵族”,公牛集团推出的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产品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据上交所披露,5月23日,公牛集团申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拟发行6000万股,由国金证券保荐。但是,公牛集团出现了大量现金分红、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关联交易频繁等问题,或让其IPO之路不平坦。33亿基本上落入阮氏家族口袋上市准备前夕,公牛集团的股东进行了一场大狂欢。2015年-2017年,公牛集团分配现金股利的金额分别为5亿元、5亿元、22亿元,三年狂分了33亿元,而2018年公牛集团则没有分配计划。能够分配如此多的现金红利,归功于公牛集团“华丽”的财务数据。2015年-2018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4.59亿元、53.66亿元、72.40亿元,以及90.65亿元,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00亿元、14.07亿元、12.85亿元,以及16.77亿元,实现营收净利“双丰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经营状况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公牛集团的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的势头,和2016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67%。就在此时,公牛集团显示出“土豪”优势,敬坦分了现金22亿元。三年共分33亿元,那这些钱都去哪儿了?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实际控制人阮立平和阮学平两兄弟分别持股47.98%以及47.98%,合计持股95.96%。不仅如此,阮立平的女儿、女婿、姐妹等近亲属都持有不小比例的股权。也就是说,上市前分配的33亿元现金,基本上都落入了阮氏家族的口袋。公牛集团此次上市拟发行6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主要用于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以及总部基地建设等项目,预计投资48.87亿元。有专业人士指出,上市前大量分红的行为虽然并未违反有关约定,但是公牛集团上市前分红33亿元的行为难免有圈钱的嫌疑。毛利率逐年下降可能暗藏危机在大量现金分红的背后,公牛集茄岩团也暗藏危机。据招股书显示,公牛集团的主要业务为以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为核心的民用电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在营收和净利润稳步上升的同时,公牛集团主要业务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公牛集团招股书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21%、37.79%和36.62%,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上图可知,转换器和墙壁开关插座是公牛集团的重头业务,报告期内,二者的销售占比合计分别为91.76%、82.37%以及84.15%。然而,转换器和墙壁开关颤稿御插座的毛利率却连年下降。也就是说,公牛集团的盈利能力正处在下滑的通道,今后是否会持续下滑也令人堪忧。不仅如此,LED照明的毛利率还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下。对此,公牛集团在招股书内解释称,2016年,受原材料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两项核心产品转换器和墙开的毛利率处于高位,以及新产品销售占比尚低等因素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达45.21%。2017年,公牛集团抓住新国标升级的机遇,策略性大幅降低了成熟业务转换器的毛利率水平,以期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还采取相对低毛利策略,加快LED照明和数码配件等新种子业务的培育,带动新业务销售占比快速提升。通过采取措施拉低综合毛利率的同时,公牛集团倾斜资源大力发展高毛利率的墙壁开关插座,尤其是差异化的装饰开关插座业务,推动墙开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公牛集团墙开业务销售占比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毛利率的拉低作用,综合毛利率下降至37.79%。2018年,随着转换器产品毛利率趋稳,以及新业务LED照明和数码配件的毛利率趋稳乃至提升,抵消了墙开业务毛利率小幅下滑、销售占比略微下降的影响。对此,公牛集团表示,公司将根据公司发展的战略需求,采用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优化产品结构,使公司发展更具成长性,以保证毛利率的稳定。

中国知名互联网企业市值有多少?

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2011年最新排名)1、百度:2011年4月24日,市值519.06亿美元。2、腾讯:2011年4月24日,市值4034.21亿港元(519.20亿美元)3、阿里巴巴:2011年4月24日,716.59亿港元(92.225亿美元)4、网易      5、盛大网络    6、新浪      7、搜狐

市值蒸发577亿,反垄断打蛇打七寸,公牛集团业绩增长的核心逻辑变了吗?

作者 | 小羽儿

公牛集团,124.22亿元!股价为?市值为?

最新,继木林森之后,又一家行业百亿企业公布业绩!

3月12日,公牛集团(股票代码:603195)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称,2021年度,公牛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24.22亿元(上年同期为100.51亿元),同比增长23.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3亿元(上年同期为23.13亿元),同比增长21.59%。

针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公牛集团在公告中表示:

2021年,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增长23.59%,营业利润增长3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1.59%。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精益管理进一步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围绕新能源、智能生态两大赛道,加快布*新业务,陆续上市新能源充电枪/桩、智能锁、智能晾衣机等新品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将始终坚持“专业专注、只做第一、走远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和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多年来,公牛集团因其强大的经销商网络而一直备受外界瞩目。就在3个月前,公牛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表示:“在渠道端,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城乡、110多万家终端网点的线下销售网络;在产品端,公司持续丰富产品布*、以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者需求。”

而在市场表现方面,公牛近两年亦是不俗:2022年1月19日,在《2021胡润中国500强》中,公牛集团以970亿元价值排在第151位;2021年6月发布的“2020中国LED照明灯饰行业100强”排行榜显示,公牛集团以年度营收100.51亿元排名第二。

截至3月11日下午收盘,公牛集团股价为137.15元/股,总市值为824.52亿元。

···THEEND···

■推荐阅读

◎点名宁波2家企业,佛山2家企业!公牛,生气了……

商务合作、投稿|微信:fudong7210

公牛插座产品上都有(中国-公牛集团)几个字,但是这6个字下边还是有普通

人家是中国。公牛集团,不是中国公牛集团。多了一个点意义就不一样了。谁都可以的

a股上市公司市制100亿以下,50以上的有多少家公司?

截止现在。流通市值100亿以下,50亿以上的有88家公司。总市值在100亿以下,50亿以上的有164家公司。公司的类型和一楼说的差不多。

公牛集团上市时间?

2020年2月17日,公牛集团上市(2月6日上市首发)市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刷爆了整个照明行业的朋友圈。公牛用了25年打造了千亿市值,刷新了人们的想象,成为国内照明电工应用产品领域的龙头老大。

11个月市值蒸发超700亿!公牛集团未来靠啥“牛”?

文 | 国际能源网团队

这家1995年成立时只有兄弟俩人带着十来个工人的“小作坊”,如今已经成为市值831.7亿(截至12月29日下午收盘)的大型电气集团。

截至2022年9月底,公牛集团已经实现营收104.7亿,超过2018-2020年三年的年平均水平。取得如此傲人业绩几乎都是“插座”的功劳,多元化转型一直是个公牛集团的梦想,但从其布*充电桩行业的尝试看,这条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阮氏兄弟的“生意经”

公牛集团的创始人是阮立平和弟弟阮学平是浙江慈溪人,他们不仅是公牛集团的创始人。还是公牛集团最大的自然人股东。两人分别占据公司股权的16.11%。

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

兄弟俩能把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绝对不是一时运气。作为哥哥的阮立平,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工学部),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这在当时绝对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但阮学平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对做生意很感兴趣,一直想跳出这个“舒适圈”,去闯一番事业。

20世纪90年代初,慈溪已成为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彼时慈溪光生产插座的家庭作坊就有几百家。阮立平当时有很多亲戚也做起了销售开关、插座的生意,他也跟着偷偷干起了插座销售的“私活儿”。但小作坊生产的插座质量没有保障,100个插座坏了三十几个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阮立平是大学生,大家也会让他帮忙维修坏掉的插座。

阮立平看着这些质量极差的插座不禁想到,要是我们可以生产一些高质量的插座,是不是就可以拿下这块儿市场?

当时的人们目光短浅,认为像插座这种消耗品,质量做得太好会影响人们更新的频率,但阮立平却认为,“既然没人做好插座,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1995年,怀揣梦想的阮立平放弃了“铁饭碗”,揣着从银行借贷的2万块开始创业。他和弟弟阮学平一起创办了公牛电器这家公司,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喜欢美国芝加哥公牛队。

当时创办公司,阮立平只有一个信念——“要做用不坏的插座!”

阮立平发现,插线板最容易损坏的地方是电线和插座的接口处。他尝试过很多办法,最终通过一体注塑的技术加以固定,以此确保安全。此外,公牛插座还开创性地推出带安全按钮的插座,替代了当时业内普遍使用的翘板式开关,极大地提升了插座的耐磨性和安全性,直到现在这用技术依然大规模应用在插座领域。

虽然耗费了成本,但公牛插座却靠质量赢得了市场。在人们的意识里,插座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公牛插座,一种是其他插座。公牛插座的市场渗透程度可以说堪比饮料界的可口可乐,就是你几乎能在任何一家五金店买到公牛插座。

2001年,公牛便以20%的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插座行业老大,2007年市占率高达70%,甚至一度涉嫌垄断被处以2.95亿元的行政处罚。

专一是把“双刃剑”

在阮立平做插座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很多投资方找到他,希望他能拓展小家电业务,资方愿意为其投资和推广产品。

但阮立平却拒绝了投资方的好意。他这样认为:“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一行就要把它做透彻。在一个熟悉的行业都没做好,就跨入另外一个不熟悉的行业,肯定更做不好。”

公牛集团在阮氏兄弟的带领下没有即刻走上多元化之路。阮氏兄弟也被认为是“专一”的男人。正如阮立平所说:“我们并不是盲目进入,首先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圈在这个地方。等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做成了老大之后,再给自己画一个更大的圈。而且,这些圈都不是随便画的,都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所画的。”

专一让公牛集团在插座领域成为领导者,但一个成立至今已经27年的集团公司还在靠卖插座赚钱,或许就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了。

2021年公牛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电连接产品(插座业务)营收占比高达51.78%,利润占比达46.17%。智能电工照明产品营收占比44.82%,利润占比达50.97%。两项主营业务占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的九成以上。

插座本身就是低频的产品,在渠道铺开之后,规模到达“天花板”是迟早的事。最近五年,中国插座应用市场规模增速一直徘徊在10%以下。曾经“十年不用换的公牛插座”是对阮氏兄弟的褒奖,但如今却成为公司身上的一道“枷锁”。这一点从公司市值的变化就可以初见端倪。

2021年1月29日,公牛集团股价最高时达到255.5元/股,市值今日,2022年的12月29日,公牛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38.37元/股,11个月的时间,公牛集团的市值蒸发了704.05亿,蒸发幅度接近一半儿。

转型的路很崎岖

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2007年,公牛进入墙壁开关插座领域;2014年,公牛进入LED照明领域;2016年,公牛集团进军数码配件领域。

本来想借着C端的品牌优势在数码配件领域大展拳脚,但现实却给公牛集团上了一课。

蚂蚁市场:各企业难分伯仲

因为无论是LED还是数码配件领域,都可以说是“有市场无品牌”,人们形容这个市场,冠以“蚂蚁市场”四个字。因为这个行业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和准入门槛,所有的厂家都像蚂蚁一样存在于这个市场。任何一家公司产品的市占率一般很难超过10%,更别提业内谁是“龙头”了。

2021年公牛集团财报显示,公司的数码产品的营收占比和利润占比加起来只有5%多一点儿,这个数据也充分说明公牛集团想把在插座领域的C端优势复刻到数码端是行不通的。

公牛集团不得不开辟新的市场,这次它们看中的是“放大版插座”——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几年在政策和补贴的支持下发展的速度极快,充电桩建设速度也突飞猛进。2022年1至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5.4%,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316.5%。或许是这样的数据让公牛集团看到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极。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预想的乐观。

与插座的低门槛比,充电桩的技术含量显然要高得多,你根本无法想象谁能到五金店买充电桩,这就意味着公牛集团此前铺设的线下渠道在充电桩领域根本用不上。

另一个重要的难题是私人充电桩几乎被电动汽车企业垄断了,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为了促销,都会给消费者赠送同品牌的私人充电桩,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车主配私人充电桩肯定是选比亚迪的充电桩,特斯拉的车主也肯定选特斯拉汽车配的充电桩。公牛没有和车企合作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让消费者为第三方充电设施买单。

还有一个难题是,消费者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比例有限。早先因为公共充电桩数量少,很多私家车主不得不在自家小区安装私人充电桩以满足出行需求,但随着特来电、国家电网、中石化、星星充电等公司大批布*公共充电桩,人们给汽车充电也不需要一定安装自家的私人充电桩。

很多老旧小区电压等级不容许私人充电桩的安装,在充电普遍比较方便的情况下,要通过物业和国网的层层审批才能安装私人充电桩在一般人看来是非常繁琐的事情,人们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意愿也会进一步降低。

充电桩和充电枪仍属于新能源汽车配件,如果面向C端可能重蹈数码配件业务的覆辙,如果面向B端,打入新能源车企供应链体系,就必然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公牛集团已经和国网车网技术公司、吉利远程新能源签署了合作协议,成功进入B端,但迎接公牛集团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牛未来要靠啥“牛”

公牛集团的优势其实依然在C端,从2021年该公司公布的业务构成就可以看出。其在民用电工领域营收和利润占比都超过99%,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公牛集团应该将业务拓展到民用小家电领域更能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

随着智能化家居即将登陆国内外消费市场,已经有一批像华为、小米、百度之类的通讯和互联网企业介入智能家电领域。

公牛插座图片来源:公牛集团

公牛集团曾经在2015年跟小米在市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御战,针对小米生产的带USB接口的插线板,公牛生产出同样功能,价格却能更优惠的产品。

因为早在2018年,公牛集团便正式启动了智能电工与照明的生态战略,实现了众多智能产品的投产与销售。目前该公司已经推出了智能开关、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架等智能化产品,它们还打造以“公牛智家”为核心的云平台,实现以智能灯控为核心的全屋智能产业链。

后疫情时代,公牛集团的未来战场依然在C端,依然在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领域,传统的制造业需要拥抱互联网,下一站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特变电工、中天、亨通……谁是盈利王?22家电缆企业三季财报分析!

东方能源将成为电力央企首家金融上市公司!国电投再放大招!

营收破千亿!净利润增长265.54%!这家公司拿下光伏圈“业绩之王”!

央企减少一家!宝武集团吸收这家公司后成万亿级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