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分红多久一次(一般基金多长时间分一次红?)
一般基金多长时间分一次红?
按证监会的规定分红的部分基金自己规定了分红的次数可以一季度一次或者一年五次以上基金公告里都有说明的分不分红也是有操作策略的是对市场的一种或好或坏的预期的应对方式之一长远来看是红利再投资好特别是大牛市但是像今年的8月到11月之间还是变现比较划算只是没人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脉搏所以红利再投应当是首选
私募基金合同中业绩报酬计提,你需要知道这些!|【法天使知识】
作者|私募君原载|私募工坊编辑|小史哥
引子(摘自一份基金合同):
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
本基金的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7%年费率计提。管理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H=E×0.7%÷当年天数
H为每日应计提的基金管理费
E为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
基金管理费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月月末,按月支付,由基金托管人根据与基金管理人核对一致的财务数据,自动在月初五个工作日内、按照指定的帐户路径进行资金支付,基金管理人无需再出具资金划拨指令。若遇法定节假日、休息日等,支付日期顺延。费用自动扣划后,基金管理人应进行核对,如发现数据不符,及时联系基金托管人协商解决。
类似云云,这些都是基金合同业绩报酬计提的条款。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以下的分类。
国内主流的业绩报酬计提方法及特点梳理:
根据计提资产的对象来分,国内目前较为常见的业绩报酬计提类型分为两种模式,共计六种方法。
用图示来表示:
不论是起草或者签订基金合同前,需了解基金报酬的提取规则。
一、计提日
计提日是指实际计算、提取业绩报酬的日期。一般而言,合同条款设置的计提日包括开放日、赎回日、分红日、清算日。
1、开放日计提。
开放日是指基金在合同条款约定的,可以进行申购、赎回的具体时间。在开放日提取业绩报酬,一般要求开放日的基金净值创新高,若未创新高,管理人则不能提取业绩报酬。
例如基金持有人私募君以1元价格买入某只基金,第一个开放日时,基金净值上涨到1.2元,则管理人每份基金可以提取(1.2-1)*20%=0.04元的业绩报酬,第二个开放日,基金净值下跌到1.1元,由于没有超过上一开放日1.2元的净值,因此该开放日不能提取业绩报酬。
2、赎回日计提。
赎回日计提的业绩报酬与产品期间的净值波动无关,只与持有人最终获得的超额收益有关。在持有人赚取超额收益的情况下,管理人按照超额收益的部分一次性提取一定比例的业绩报酬。
例如基金持有人私募君以1元买入,1.5元时赎回,合同约定将投资报酬中超出20%的部分作为业绩计提基准,则提取的业绩报酬为每份(1.5-1.2)*20%=0.06元。
赎回日提取对投资者而言是在有超额的情况下才提取,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乐意接受的方式。
3、分红日提取。
在基金净值创新高后,基金管理人可以向投资者进行分红,同时约定提取分红份额中的一定比例作为业绩报酬。合同可以约定在净值达到一定高度后可进行分红,也可由管理人指定日期进行分红。因此,分红的主动权掌握在管理人手中。
4、清算日提取。
清算日计提是指在基金终止时计提业绩报酬。清算日计提的业绩报酬与产品期间净值波动无关。例如封闭式基金,在产品到期后则进行清算,一般按总收益率扣除基准收益率后的20%作为管理人的业绩报酬。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合同条款中约定的业绩报酬计提日,可以同时包括开放日、赎回日和分红日、清算日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计提频率
计提频率即业绩报酬多久计提一次。一般来说,计提频率有1个月1次,1个季度1次,半年1次,1年1次等。
然而,尽管合同约定的计提频率是规律的,实际计提情况却并不具有规律性。同时,计提频率会影响到管理人提取业绩报酬的数额多少。
举例说明:若“工坊1号私募投资基金”1月份成立,6月份时净值上涨到1.5元,计提频率为半年一次的话,管理人每份提取(1.5-1)*20%=0.1元的业绩报酬,然而,若“工坊1号私募投资基金”下半年净值跌至0.8元,则下半年无业绩提取。同一只基金,若合同设置的计提频率为1年一次,这一年净值从1元跌至0.8元,则该管理人不能从中提取业绩报酬。
由此可见,同一只基金,计提频率不同管理人所提取的业绩报酬也不同。计提频率过高,则不利于投资者。目前市场上按月计提是比较主流的计提频率。
计提频率高可以鼓励管理人持续投入更多的精力管理基金,但同时也可能会滋生管理人为获取业绩报酬短期将基金净值做高的行为,造成基金净值波动过大的情况发生。
三、计提方式
私募基金行业提取业绩报酬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净值法,又称金额法;另外一种是份额法。
1、净值法。即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在每个业绩报酬计提日创造新高时,以扣减该笔投资份额净值的方式收取约定比例的业绩报酬,投资者持有的份额数不变。
例如:“工坊1号私募投资基金”发行时的净值是1元,一段时间后涨到1.2元,投资者X购买了100万份,那么管理人按照超额收益(1.2-1=0.2元),提取20%作为业绩报酬,每份基金会收获0.2*20%=0.04元。此时,投资者X的总资产为(1.2-0.04)*100万份=116万元。
2、份额法。即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在每个业绩报酬计提日创造新高时,以扣减该笔投资一定份额的方式收取约定比例的业绩报酬,产品的净值不变。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工坊1号私募投资基金”发行时的净值是1元,一段时间后涨到1.2元,投资者X购买了100万份,此产品单位净值不变依旧是1.2元,但是投资者X的份额会减少,减少的份额为0.04/1.2*100=3.33份,于是投资者X的总资产为:1.2*(100-3.33)=116.004万元。
由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份额×净值,因此不论是降低净值还是减少份额,最后的收益都是一样的。净值法和份额法的提取方法对于投资者而言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
目前私募行业更为流行净值提取法,净值法更为直观,方便投资者理解。因为业绩报酬提取后,直观的显示为净值下降,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保持不变,因此投资者可以直接参考净值核算自己的收益情况;而份额法下,业绩提取后净值不发生变化,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在缩小,份额缩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会给投资者造成净值虚高的假象。
四、计提方法
1、基金资产高水位
将历史每个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进行比较,选取最高线作为“历史高水位线”。如最新一期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创新高,则取其与“历史高水位线”之差为计算标准计提业绩报酬;如最新一期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未创新高,则不计提。
优势:传统资产高水位方法来源于国外对冲基金的绩效条款,追求绝对收益。计提理念为“业绩创新高”,计提方式简单易懂。
问题:当投资者以低于历史高水位的申购价格进来时,管理人无法提取申购价格到历史高水位之间的收益所对应的业绩报酬,因而此部分投资者享受了额外优惠的业绩报酬。此计提方式的计提对象为基金资产,不能区分不同时间点进来的投资者的个性化情况,因此不适用于针对单个客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形或针对单个客户按年化收益率分段计提等情形。
2、 基金资产高水位+赎回时补充计提
在“基金资产高水位”加上“赎回时查漏补缺”的方法,在开放日(包括临时开放日)采用基金资产高水位模式计提业绩报酬,当某个投资者赎回时检查是否有应提未提的情况,如有则进行补提。
优势:该方法通过赎回时补提业绩报酬,解决了传统资产高水位对低位进来的投资者无法计提业绩报酬的情况。
问题:对于份额净值回落时申购进来的份额,若后续未出现份额净值超过历史高水位线的情况,管理人只有在该份额赎回时才能计提业绩报酬,期限较长。由于基金资产高水位部分由基金会计扣减份额净值计算,赎回时补充计提部分由管理人委托份额登记机构计算,计提的准确性需要双边衔接好来确保,对运营能力要求较高。
3、单客户高水位+赎回时计提
在赎回时按照单客户高水位进行计算的一种计提业绩报酬的方法。此计提方式对单客户单笔申购份额赎回日和申购日之间的累计收益为基准计提业绩报酬。
优势:对投资者较为公平,且原理简单易懂。
问题:在该方法下的存续期内,管理人无法对所有投资者提取业绩报酬,仅能对赎回的份额提取,主要适用于存续期较短年限(如3年以内)的基金,但由于投资者选择赎回时点的不可预见性,因而采用此方法可能会影响管理人存续期业绩报酬的提取。
4、单客户高水位+固定时点扣减份额+赎回时补充计提
在赎回时计提的基础上,增加固定时点的计提频率,并通过扣减份额的方式实现固定时点计提的组合计提方法。
优势:解决管理人无法在存续期计提业绩报酬的弊端,约定固定时点时通过扣减投资者份额,维持基金份额净值不变的方式计提业绩报酬。
考虑了管理人定点计提业绩报酬的需求,同时在该方法下基金份额净值的曲线较为平滑,波动较小。
问题:固定时点只能约定在每年的某些固定时点计提,通常在固定开放日或按季、按年计提,临时开放日不计提。如果定期扣减份额与开放申购不同步,管理人收取业绩报酬的时间与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的时间存在先后,在市场下跌时容易导致投资者不满。
扣减份额这一方式与扣减净值相比,虽然实效相同,但并未得到多数投资者和部分销售机构的充分理解及广泛接受。
5、单客户高水位+分红时计提+赎回时补充计提
在赎回时计提的基础上,增加分红时点的计提时点,并通过扣减分红金额的方式实现分红时点计提的组合计提方法。
优势:和“固定时点扣减份额+赎回时补充计提”方法类似,该方法通过分红时计提解决管理人无法在存续期计提业绩报酬的顾虑,相较固定时点扣份额方式更容易让投资者理解和接受。
问题:该方法下的分红方式通常设置为现金分红,投资者实际拿到的分红款(或红利再投款)可能少于分红公告中的份额分红(扣留部分作为业绩报酬归管理人所有),容易造成投资者误解。
6、单客户高水位+单客户开放日扣减净值计提
通过在开放日扣减投资者每笔投资份额净值的计提方法。具体而言,是通过扣减每个投资者每笔申购份额的期末份额净值的方式计提业绩报酬,经计提后的每笔申购份额的期末资产份额净值各不相同。不同时间进来的每笔投资申购价格都为1.00,对每个投资者的每笔投资份额按照时间段分别计算业绩报酬。
优势:针对每个的具体情况投资人计提,能满足管理人开放日计提全体投资者业绩报酬的需求。
问题:该方法下会出现每个投资者不同时间的投资会获取到多个不同净值的情况。计提方式较为复杂,且由于不同时间参与的份额产生不同的份额净值,投资者难于理解和评估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
今晚法天使正好有一堂童喆凡律师的课程私募产品发行五步法(附1元范本)|【法天使第48期】,其中第五条提到产品费用。有兴趣的伙伴可以一听,或者关注而后的课程笔记!
基金一般是多少时间分红一次
1、什么是基金分红?有人在投资基金时,非常喜欢分红,而且对分红有误解,以为分红就是基金公司拿出另外的钱发放给投资者。实际上肯定不对,分红不过是把本来就是咱们的钱又还给了我们自己,其实也就是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而已。这些现金本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基金分红后,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会下降,它实际上是你赚到的钱,基金公司以分红的方式归还给投资者,其实都还是自己的钱,左右倒右手吧。2、为什么要进行基金分红呢?一些投资者是“净值恐高症”,不敢买高净值的基金,基金分红后,净值一般会降低,这样就能吸引到这部分的投资者。当然,这也可以说明基金公司的业绩是不错的,因为上市公司只有赚钱了才能分红,也就是这支基金肯定就是赚钱了,这样的基金业绩肯定也是相对好的。3、基金分红的两种形式对于基金分红,投资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现金分红,即直接将分红发放到申购时的银行账户,而且不收取手续费的;二是红利再投资,由基金托管人直接将现金红利对应的基金份额计入基金账户。一般情况下,基金默认的都是现金分红,如果需要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就需要在权益登记日之前将分红方式进行修改的。4、最后来说说啥时候给分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清楚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和红利发放日这三个特别重要的日子。a、权益登记日:基金管理人进行红利分配时,需要定出某一天,而且这一天登记在册的持有人都可以参加分红,而这一天就是权益登记日。b、除息日:除息日就是在预先确定的某日从基金资产中减去所分的分红总金额。c、红利发放日:这个是指向投资者派发红利的日期,选择现金红利方式的投资和,红利款将于红利发放日自基金托管账户划出。目前行业通行的做法是权益登记日和除息日是在同一天,但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基金申购是t+1确认,除息日(权益登记日)当天或以后申购基金则不享有该基金的此次分红。
基金通常是多久时间分红一次
一般是一年,具体以合同为准
基金分红多久一次?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基金分红本身不会创造收益,可以理解为把投资人账面上的钱,变现一部分成为口袋里的钱。当基金分红时,会在除权日当天将每份基金份额分红的金额在当天的基金净值中扣除,由于这部分用来分红的收益已经派发了,所以看上去当天的基金净值可能会有所下跌,但实际并不是下跌,而是由分红引起的。投资的公募基金是否分红,主要看基金合同约定。但是一般来说,当基金收益达到一个标准时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分红。目前基金分红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其中红利再投资是货币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分红的资金直接用于增加持有份额;而现金分红是非货币基金的默认分红方式,其分红的资金将发放至投资者活期账户或者银行账户中。
如何看待2万买了一只基金,现金分红若干次后,现在只有1.3万?
我之前在银行工作的时候,也遇见过这个情况。
一个很熟悉的客户阿姨,她去年买了我们银行这边代售的基金。然后今年满一年的时间,阿姨就要把基金赎回来。
为什么会让我觉得奇怪呢?因为我们支行这边买基金的客户,很少有买零头的。见基本上都是一万,两万,五万,十万这样的金额。
我就问阿姨,当初基金是买了多少钱的?阿姨就回答说,买了两万块钱的基金。因为我对基金这一块确实不太熟悉,所以当时就蒙圈了。
两万本金的基金,现在赎回来只有1万7千多块钱,比本金还少了两千多。可是这啥,这基金页面还显示收益是2.3呢?
我当时真的是有些糊涂了,还问了阿姨,中途有没有赎回来过一部分。阿姨说,这基金必须满一年才能赎回来,中间她倒是想赎回来,但是操作不了。
我当时特么的想了五分钟,终于是想清楚了一件事情,这个基金是分红型的基金,肯定中间的时候,有往基金账户里打过分红。
就让阿姨带着存折和身份证,在ATM机器上,打了一份一整年的详细明细。
然后看明细的时候发现,这支基金,在这一年内,打了三次分红。从几百元到一千多不等。然后我把这分红的钱,加上现在的本金,再计算利息,刚好是2.3的收益。
然后我就把这个情况给阿姨说了一下,阿姨起先也是蒙的,理解不了。然后,她自己在哪里计算了半天,才终于是搞清楚了。
她买基金的那个存折,是绑定了社保医保交费的,基金分红的钱,都被扣社保医保了。所以,在那个存折上,如果不仔细计算,根本就看不出来收益分红在哪里。
这个就是分红型基金,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基金太坑了。其实,我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分红型的基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一笔分红到你的基金账户里。可能不懂的人会觉得,这利息好高了,终于是买对了一款好基金。殊不知,这打给你的分红,其实并不完全是赚的的利息,更大的一部分是你的本金。
分红型基金,就是把你的一部分本金返还给你,很容易让人们把这个认为是收益。
我个人是不太赞成买分红型基金的,一是收益不高,普遍只有两三个点的收益,比定期高不到哪里去。
第二就是这个分红,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两万块钱,一年内分红了两三千块钱。这要都是收益,那利率就达到了五点多。结果取本金的时候发现,本金就只有一万七千多了。少了的本金都被分红了,这放在谁的身上,估计都要产生误会和纠纷的。
基金多长时间分红一次?
基金的分红时间是不确定的,投资者需要以基金公司的分红报告为准。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若是基金收益情况较好,一只基金可能在一年之中进行多次分红;但是若是基金收益一般,则一只基金可能在一年之中都不会进行分红。
基金持有多长时间才能分红?
购买持有的基金如果分红,持有基金份额是会有相应的分红的。 是否分红需要看基金招募说明中是否有说明分红规定,没有硬性规定看基金管理运作情况而定,届时分红时间看公司公告。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
基金通常是多久时间分红一次?
不确定,有的基金就不分红。
基金分红并不能获利,基金净值会同步减少,反而不利于增加复利的效果。
基金分红一般是由于投资的标的很少,无法配置,最终听过分红减少现金。
混合基金分红多久一次?
基金分红是需要条件的,如果达到条件,每年至少分红一次。总之,分红根据基金投资情况,即是否实现真正的收益才能分红基金份额净值的高低来决定,说明并不是净值高并不表明基金就要进行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