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沪深两市有多少只股票(2021年A股成绩单出炉:股民人均大赚5万!这只新股中一签最高赚40万!)
2021年A股成绩单出炉:股民人均大赚5万!这只新股中一签最高赚40万!
作者丨毕永豪
编辑丨叶映橙
图源丨图 虫
2021年A股正式收官,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指数和个股的表现如何?
回望这跌宕起伏的一年,各种热点事件仍历历在目:北交所开市、独董辞职潮、成交额创历史新高……都在A股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639.78点,深证成指报14857.35点,创业板指报3322.67点,三大指数的全年走势均录得上涨,均连涨三年。
2021年,各指数走势差异较大:活跃的创业板指数以12.02%的涨幅领跑;上证指数虽以4.8%的成绩排名第二,但全年走势波澜不惊,一直徘徊于3600点上下,还创下了历史最低振幅的纪录;第三位是微涨2.67%的深证成指。
2021年,A股总市值升至92万亿元,全年增加超过16万亿元,增幅超过10%。从股民角度来看,扣除新股发行对应市值、2021年度定向增发市值,加上2021年A股现金分红金额,几项加减之后,2021年A股市值增加9万亿。以11月的股民数1.9亿计算,2021年中国股民人均赚了近5万。
科创板在“二年级”实现了快速成长,市值大幅增加近70%。
虽然指数表现一般,但市场的交易热情高涨,2021年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高达256.19万亿元,超过了2015年的年度总成交额254.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还有一项纪录发生于2021年7月21日至9月29日,沪深两市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同样刷新了2015年的纪录。
对于A股成交额的节节攀升,中金公司表示,随着股票市场本身的增值,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本的扩张,A股自由流通市值也在逐年提升,已突破40万亿元。从历史数据上看,A股自由流通市值对应的换手率具有均值回归的特征,以2.57%的历史换手率均值计算,理论成交额已突破1万亿元。中金公司估计,万亿成交可能是A股日成交额的新均衡水平。
2021年以来,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大举增持A股4321.69亿元,刷新2019年3500亿元的净买入纪录,创沪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2021年12月,外资加速流入,尤其是12月6日至12日,单周净买入488.34亿元,创下年内单周净买入新高。
行业方面,电力设备勇夺2021年“最强行业”,年涨幅高达45%,有色金属紧随其后,年内上涨41.3%。此外,化工、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以及公共事业的年涨幅均超过30%。
2021年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较快,各种热点概念此起彼伏,不乏结构性牛市。但投资者普遍感觉投资难度较大,经常出现涨跌行业五五开的*面,大小盘、价值和成长的表现也有轮动和分化。
个股市值方面,2021年贵州茅台的总市值一直稳居榜首。虽然股价在8月下旬一度跌至1500元附近,市值跌破2万亿关口,但随后逐步震荡反弹,在12月回升至2000元上方,总市值重新站稳2万亿元。
作为新能源赛道的“宁王”,宁德时代在2021年市值榜异军突起,在2020年涨逾2倍后,2021年仍大涨近70%,总市值由此跻身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宁德时代的总市值一度突破1.5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仅次于贵州茅台。但在12月因股价回调,市值有所缩水,最后退居第三。
2021十大牛熊股揭晓:十大牛股涨幅都超过了380%,新能源产业相关公司占据半壁江山。而十大熊股均跌超60%,中公教育、华夏幸福这两个曾经的千亿“明星”股领跌。
湖北宜化以566%的年涨幅成为2021年“股王”,公司主要产品是氯碱、磷酸二铵、尿素等,2021年纷纷出现涨价潮,公司盈利空间大幅改善,业绩实现扭亏并在当年6月摘帽,前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分别达到1.58亿、4.68亿、6.95亿,合计13.2亿元。
在涨/跌停板榜单中,兆新股份获得了“双第一”,2021年涨、跌停天数分别为57和22天。
在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背景下,业绩堪忧的兆新股份可谓是烫手山芋。据兆新股份公告,公司大股东深圳市汇通正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公司股份已经历两次流拍。因公证债权文书一案,汇通正源持有的1.21亿股公司股份在2021年9月14日、10月15日进行拍卖,两次拍卖均因无人竞价而流拍。
2021年登上龙虎榜次数最多的是顺控发展,龙虎榜成交额超过100亿元。2021年4月,顺控发展曾以连续21天涨停的战绩,刷新A股年内最长连板纪录。当时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司的垃圾焚烧业务与碳中和概念正好契合,但随后公司发布公告提示估值较高风险,股价随之回归理性,自62.89元高点回落至31.03元。
2021年,机构调研的频率和公司数量均有显著提升。据21投资通统计,2021年机构共调研了2971家上市公司,数量是2020年1754家的1.7倍。
具体来看,机构重点关注电子、医*生物等行业,其中迈瑞医疗最受青睐,共获得1889家机构参与调研。
2021年最赚钱的新股是极米科技,发行价为133.73元,上市首日收盘价大涨至530.01元,每中一签盈利近40万。
但打新红利也在逐渐消失,在2021年四季度,A股发生了十分罕见的破发潮。2021年共有524只新股上市,其中22只上市首日收盘破发,约占4.2%。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在注册制新股询价制度下,有些机构为了能够入围,在询价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把价格往高报。正是因为发行价过高,加之近期二级市场相对低迷,新股破发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投资者不应盲目打新,还是应结合基本面分析。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期编辑陈思实习生林曦莹
百万读者都在看
21年,见证新世纪中国在光芒中成长
重磅独家!银行年底遭遇罕见“资产荒”!某国有大行员工:明年初的储备任务都放出去了
2021年这么多新股,你中过吗?
作为当之无愧的IPO大年,截至2021年12月29日,今年沪深两市已有479家新股上市,加上明天还有3只新股上市,总数远超历年。打新的机会增多,碰上“大肉签”的机会也不少。然而,也有一些新股跌得让中签者“怀疑人生”。回望2021,你中过新股吗?赚钱了吗?
01
难忘这些“大肉签”
从单签获利金额上看,中签极米科技的股民无疑是最幸运的。今年3月3日登陆科创板的“投影一哥”极米科技,在当天收涨296.33%,报530.01元/股,盘中最高达611.15元/股。以133.73元/股的发行价计,若以盘中最高价卖出,中一签能暴赚23.87万元;按成交均价536.91元/股计算,一签也能获利超20万元。
而在极米科技大放异彩前,今年初新股市场的赚钱效应较为平淡,表现最好的是1月7日上市的惠泰医疗,首发价74.46元/股,首日成交均价243.55元/股,单签盈利约8.45万元。
除极米科技外,今年单签获利超过10万元的新股还包括东鹏饮料(17.23万元)、普冉股份(15.62万元)、中望软件(13.59万元)、皓元医*(13.15万元)、义翘神州(11.85万元)、雷电微力(10.54万元)、力量钻石(10.25万元)。上述个股不乏发行价偏高者,极米科技、普冉股份、中望软件、义翘神州的发行价超过了100元/股。
禾迈股份则在年底演绎了一番“祸福相依”。顶着“史上最贵新股”(发行价557.8元/股)的头衔,却不幸在新股密集破发期后上市,引发了市场的弃购狂潮,弃购金额高达3.63亿元。然而上市首日,禾迈股份的股价却一路冲高,最高突破824元/股,中一签平均赚8.8万元。
02
低发行价造就上市首日高涨幅
另一组引起投资者注意的数据则是新股上市当日的涨幅。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只新股在上市首日成交均价较发行价涨超1000%,分别是图书公司读客文化(涨1412.26%)和纳米材料研发企业纳微科技(涨1072.49%)。
此外,力量钻石、科德数控、复旦微电、中金辐照、怡合达、芳源股份、易瑞生物等股,首日成交均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600%。
这些个股的发行价普遍较低,以读客为例,仅1.55元/股,发行价最高的力量钻石也则为20.62元/股。因此,它们的打新收益间差距也较大。
03
这些新股破发
百济神州亏最大
几家欢喜几家愁。对热衷于打新的股民而言,2021年最幻灭的神话莫过于“新股不败”。今年四季度,基于新股估值和首发价偏高、市场情绪平淡等原因,新股出现密集破发。尤其以10月底为“至暗时刻”,5个交易日内出现7只新股破发,震撼市场。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有14只新股在上市首日遭遇破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争光股份上市首日成交均价较发行价计算上涨了0.88%,对应每签赚160元;收盘价较发行价则跌了0.61%,对应每签亏损110元。可谓是“亏了,但没完全亏”。
12月15日,百济神州以176.96元/股的价格开盘,较192.6元/股的发行价直接破发8.12%;此后股价快速跳水,盘中最低触及155.02元/股,最大破发幅度达19.51%,首日平均跌幅为14.93%。按一签500股计算,人均亏约1.44万元,成为A股史上单签平均亏损最多的新股。
亏钱榜上排名第二的成大生物跌幅却超过了百济神州,上市首日收跌27.27%,平均跌幅25.03%,每签亏损约1.38万元。
最近两只破发的新股出现于本周二(12月28日)。当天,4只上市新股2只开盘即破发。其中,科创板新股南模生物下跌18.02%,收报69.37元/股,接近全天最低价。按当日成交均价计,中一签亏损5985元;创业板新股奥尼电子收报58.19元/股,中一签亏损3520元。
不过,今天开盘后,两只破发新股的股价都开始回温。南模生物涨3.50%报71.80元/股,奥尼电子涨0.62%报58.55元/股。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询价制度调整后,市场对新股的定价趋于理性,创业板、科创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有所提升,估值较高或是导致新股破发的原因之一。参考成熟的美港股资本市场,近10年新股破发是常态。在询价新规的背景下,限制高价发行的同时放宽询价范围,有利于提升首发定价市场化程度,一二级市场的价差或将逐渐收窄。
可以预见的是,无脑打新时代已成历史。伴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估值将渐趋回归基本面。对于新一年的投资,大家更应保持理性,立足长远。
注:
本文新股涨跌幅计算方式:注册制个股按上市首日成交均价较发行价计算,审批制个按股第一个(上市日不算)非一字板成交均价较发行价计算。
每中一签获利情况计算方式:注册制个股按上市首日成交均价较发行价计算,审批制个按股第一个(上市日不算)非一字板成交均价较发行价计算。沪市主板一签为1000股,深市主板、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创业板公司一签500股。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去东方财富APP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有多少股票上市
现在沪深A股一共有2784只股票
沪深A一共有多少只股票,至今共融资多少钱
沪市858只股票,深市914只股票,一共有1772只股票,数量还会增加,还会有新股上市。09年A股融资额为5167亿元
2来自015年沪深两市多少只股票
现在目前为止是2700多只,但是后期会陆续有新股上市和发行的,所以还在增加的
刚刚,A股拉响警报,2021年股市最大的风险来了!
随着中国股市的基础制度不断完善,退市风险或将成为A股市场中的一类不容忽视的风险。
一方面,注册制试点如火如荼,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个股分化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劣质上市公司逐渐被边缘化,直接面临退市的危机。
2020年底,沪深交易所发布“史上最严”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明确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退市指标也与创业板同步,主板退市规则进一步向注册制下的退市规则靠拢。
在新规之下,2021年以来,已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退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而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中,A股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仅为127家。这意味着,2021年是尾部公司开始加速出清的新起点,多元化退市将成为今后A股市场的常态。
哪些股票有退市风险?
目前A股退市规则及流程主要分为财务类、交易类、规则类等等。
首先来看财务类。截至今年2月8日,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的109家上市公司中,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且年报业绩预告续亏的有30家,或面临退市风险。
再来看交易类。注册制下,当上市公司连续二十个年度的股价低于面值或市价低于3亿元时将面临退市。截至2021年2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4只个股收盘价不超过1.00元(剔除停牌股票),分别是*ST宜生,*ST成城,ST天成,*ST宏图。此外,面值在1元(含)到1.1元区间内股票共有10只,这些股票都有跌破面值的退市风险。
同时,现在A股市场上没有市值低于3亿元的个股,这意味着目前在该条件下并没有潜在的退市风险。
在退市新规的推动下,劣质上市公司正在加速退出市场。从长远来看,常态化的退市机制将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生态。资金向好公司集中,头部公司会有好价格,而质量堪忧的尾部公司将无可避免被边缘化、被淘汰。在过去一年里,许多投资者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沪深两市现有多少只股票?
沪深目前有2809只个股.。其中沪市有:1073只;深圳主板有:467只;中小板有:777只;创业板有:492只。---以上不包括b股。
今飞在兵普华请日股市行情查询4元以下股票来自两市有多少只
截止9日收盘,沪深两市有12只4元以下的股票。
上海深圳。2股市一共有多少支股票
你好,沪深两市股票2780只
深沪两市共多少只股票?
全a180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