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马克换多少人民币(100元人民知象调器续互充带孩血币可换多少?马克)

100元人民知象调器续互充带孩血币可换多少?马克

100人民币=9.21欧元

100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英磅日元马克?

100人民币=14.633美元100人民币=7.3171英镑100人民币=1579.5日圆100人民币=18.00马克

1美元换多少人民币到底谁说了算?

在上一期小M的文章《曾经2元多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你知道吗》,小M带大家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历史,于是乎小M的留言群就炸了锅,“原来手里的人民币还有这么值钱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这人民币汇率到底是怎么定的,1美元究竟是换6块钱还是7块钱又是谁说了算?这个其实回到了汇率是怎么形成的,影响汇率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下面就让小M为你一一解答吧。

1、预测汇率变动有多难?

顾名思义,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率、比价。台湾原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费景汉教授曾说:“使美国男青年发疯的有三件事:一是去参军,二是失恋,三是预测汇率。”由此可见汇率的变动有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理论成果有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凯恩斯的利率平价学说。通俗讲,该理论认为汇率远期差价由两国利差决定,资金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这样资金流入国的货币就会升值,反之,资金流出国的货币就会贬值。

例如1989年至1990年底,日本银行将利率由3.75%提高到6%,德国中央银行将利率由7%提高到10.5%,而同期美国的利率水平则较低,这是90年代初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价疲软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015年末的美联储加息能成为近期人民币贬值趋势的一大原因了。

2、汇率的根本因素还是经济

通常从长期角度看,在一个国家的快速增长阶段,该国货币币值会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这是因为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强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行为活跃。随着该国在周边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对外经济交往更趋频繁,对整个国际产品市场、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和吸引力也逐步增大。其货币的使用范围和需求数量也随之扩大,于是导致了币值的上升。而如果一国经济长期处于困难、萧条时期,汇率变动则相反。

举个例子吧,二战后,日本、德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与汇率变动趋势的关系就直观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看出日元和德国马克随日德经济的复苏而升值。

3、汇率波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来自国际收支波动

我们知道,汇率是一国货币的价格。而价格一般是由供求直接决定的。因此短期汇率变动的基本走势,也经常是由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即该国货币的供求直接决定。举例来说,当A国收入大于支出时,即顺差的时候,大量的外汇进入A国,会导致别国对A国的货币的需求上升,所以A国货币会出现供不应求,然后汇率上升;反之,当A国发生逆差时,则A国的货币需求下降,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则汇率就会下降。

还是举例说明,1994年5月日本贸易顺差为651.4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43.9亿美元;同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赤字达到320亿美元,4月份贸易赤字又上升了22%。由此发生了外汇市场一连串波动,美元狂跌不止,1994年6月21日,美元兑日元跌穿100日元大关,创战后新低。

4、通胀不一定意味着汇率贬值

我们都知道,通胀率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该国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该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但是若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同时,外国的通货膨胀率更高,即国内通胀小于国外通胀,则该国货币的汇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趋于上升。

5、小心遇上**黑天鹅

除了上面的诸多经济因素以外,**因素如国内外的中大**事件或政策变化也会引发外汇市场的剧烈变化。历史上1991年苏联8.19事件发生后,便立刻出现一片恐慌性地买美元风。

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分钟内从1英镑兑1.6633美元狂跌至1.6130美元。到第三天,8.19事件宣告失败,外汇市场立刻抛出美元,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从1.6363美元猛涨到1.6915美元。汇率如此频繁的大跌大涨可见**事件的威力。

6、心理预期的力量不可小觑

当市场上的人们预测某种货币即将贬值时,就会大量抛售该货币,或以该种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反之,当预期某种货币即将升值时,人们又会大量买进该货币或该货币资产,由此导致的货币供求失衡,会加剧汇率的波动。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游资的增长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不仅使得心理预期的效用更加显露,也为心理预期发挥它的强大效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比如90年代以来发生的数次金融危机,就少不了国际游资的兴风作浪的缘故。

所以货币汇率,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那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是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教科书上的那些,例如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本币贬值有可能加剧外资外流,造成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本币升值又有可能造成国际热钱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等等,小M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本国人民的切身影响,如物价、就业、房价等。

7、贬值或带来物价上涨

传统理论分析,货币贬值会导致消费品物价上涨,资产泡沫破灭。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体水平上升。从进口来看,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容易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从出口来看,贬值会刺激出口,短期内加剧国内市场供求矛盾,甚至引起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的高涨,由此也会影响其他相关产品的物价上涨。

不过物价上涨的前提是,需求弹性比较高。在实践中,贬值不一定真能达到理论分析的理想结果。因为货币贬值还要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作用,有可能导致同类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并最终抵消它所可能带来的全部好处。例如,在进口物价上升的同时,生活费用会上涨,从而导致工资收入者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而更高的名义工资又会推动货币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的上升。如此循环不已,最终使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好处。

8、货币贬值,就业也增加?

货币贬值对就业的影响就需要分行业看待。一般认为,货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使国内销售市场的竞争减小,国产货物的销量增加,就业岗位会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会增加,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增加。不过这类现象常出现在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贬值意味着出口销量的增加,成本的降低。

同理,货币升值的话,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纺织服装、港口机械、化学原料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还是出口导向性的产业结构,因此就业对汇率的敏感性也较强,在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迅速升值,当时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因汇率上升了2%,影响了12万人的就业。

9、买房也要看汇率?

汇率与房价的关系,也有一个理论的预期:当预期货币升值时,资本流入增加,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而在货币贬值预期时,资本流出加快,房地产价格下降。2004年-2014年的新加坡就是典型的例子。2004年-2012年,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速连创新高,汇率亦处于升值预期通道,这期间新加坡**组屋的价格出现上涨;而在2013年-2014年,新加坡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汇率贬值预期上升,直接导致房价的下跌,房价的同比增速由正也逐渐转为负值。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郭磊分析,在多数案例的多数时段,升值对应房价上涨,贬值对应房价下跌,但也有不少案例,贬值只带来房价增速的下行,而并未撼动房价的升势。如2008-2009的韩国,有效汇率贬值只带来房价增速下行,对房价本身的升势并未有撼动。郭磊称,房价是人口、城市化、货币政策、汇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维度,确实是一种比较坚韧的价格,难以轻易撼动。如果汇率是一次性快速调整,即使幅度较大,对房价影响也较小;带来房价下跌的往往是长期趋势性贬值。

【MM互助站】您希望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您可以直接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也可以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davidzhong@tencent.com,期待您的分享。

腾讯财经出品

一马克等于多少人民币?

1马克折合美元1.5601,1马克折合人民币10.791元.现在德国人几用马克了,改用欧元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货币单位。1948年6月20日德国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发行联邦德国马克,正式取代1924-1948年通行的帝国马克(Reichs Mark)。两德统一后,1990年7月1日起,通行全国。辅币是芬尼。

美国风险大爆发,人民币取代美元才能拯救世界

美国股市近一个月来的跌幅已经超过30%,连巴菲特见了也得喊个:卧槽!

美国股市见证过一战、二战、大萧条、97年金融危机、2000年科技股破裂,911袭击,2008年金融危机,这么多大场面,也没见过美股连续熔断三次!历史上油价暴跌,2014年至2016年国际原油的下跌,从107美元一路跌至26美金,比现在惨多了,也没引发美股崩盘!

3月3日,美联储紧急操作,降息50个基点,超出市场想象。市场调侃,我本来就得个感冒,你突然给我一大笔钱,让我想吃点啥,买点啥,我担心我得的不是感冒,是绝症,所以市场继续暴跌。

3月16日,美联储再次紧急操作,一下子把利率降到了0,并且开展7000亿美元QE,超出想象,出王炸。市场继续调侃,我本来就得个感冒……是绝症,所以市场继续暴跌。

3月18日,美联储直接绕开商业银行购买商票,注意,绕开商业银行,直接下场购买商票,即企业短期无担保商业票据,而且财政部还给加了个保险,向美联储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保护。7000亿QE购买的还是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这次直接下场去买商票,不惜抛弃美联储的规则,损伤美元的信誉!

记得以前,美联储一向很强硬,表示要捍卫独立性,捍卫美元荣誉,这次是怎么了?!!连续非常规操作,连续降息,甚至QE和直接下场买股票,这很不美联储啊!

19日,市场传言,桥水基金爆仓了,原因是沙特主权基金赎回,以及欺诈。怎么回事呢?

其实,不只是桥水,相对价值策略基金集体崩盘,如Citadel、Millennium、AQRand2Sigma等华尔街牛逼的大对冲基金,都陷入了大麻烦!主要就是流动性危机,这才导致黄金、债市、股市、汇市,全面陷入风暴!

桥水等相对价值策略基金,都是高杠杆运行。桥水自己1600亿美元,但是据201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整个美国,风险平价基金管理的总金额就高达1.5万亿美元!正常情况下,风险平价策略操作是可行的,但是现在遇到了问题。

现在西班牙、意大利、英国、韩国、土耳其等五个国家宣布禁止做空股票。这会导致什么?风险平价策略很可能搞不下去,因为不让做空,无风险的策略变成了高风险策略,投资组合暴露了大量的风险头寸。

桥水140亿美元做空欧洲股市,其中法国最多有16家,持仓52.4亿美元,其次是德国有12家,仓位48.8亿美元,荷兰和西班牙各有5家,仓位分别为17.2亿美元和1.1亿美元,意大利3家,仓位8.55亿美元。如果欧洲不让做空,或者监管机构技术性取消桥水的头寸,那么桥水基本上要爆仓了。所以,最近有传言说,桥水遭遇沙特赎回redemption+fraud。

风险平价策略,关键点在投资组合风险,那么就必须说一下资产的相关性。风平浪静的时候,各资产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美元涨,黄金就跌;股市等风险资产涨,债市等避险资产就跌,相关性不大,甚至是负相关。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风险迅速传染,所有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飙升。如此一来就造成平价基金的杠杆完全暴露在风险之下:以往风险资产跌了,有避险资产“补位”,但在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通杀”的情况下,平价基金就必须被迫平仓,降低杠杆水平。在实操中,桥水等相对价值策略基金,极其依赖通过银行回购融资。源源不断的廉价资金是所有金融投资,成功的最核心条件,没有之一。

无论是巴菲特通过保险融资,还是国内机构通过买下银行牌照融资,还是相对价值策略基金通过银行回购融资,都一样。投资能力再牛逼,你融资成本高了、融资能力下降,一样搞不好。融资成本上升,或者融资渠道受阻,投资基本上就不可能成功。但是,很遗憾,市场风险飙升,整个回购融资市场垮掉。再强调一遍,华尔街对冲基金,极其依赖银行融资!

但是,我们知道,因为受到沃尔克规则的限制,美国的银行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主要就是VAR,VAR值飙升了,超过限制,银行就得降低风险头寸。这个限制,已经让很多银行削减了80%的风险头寸!

问题是,银行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提供流动性,但是却不得不减少流动性供给。

其实,银行也无能为力,没办法,沃尔克规则限制在那里呢。更严重的是,油价暴跌,经济衰退,疫情蔓延,很多公司破产的风险飙升。也就是说,公司借银行的钱,很可能不还了。银行怎么办?怎么减少坏账?怎么管理这些风险?对冲。继续抛售平掉这些风险头寸。这是银行的资产,银行抛售资产,就相当于从市场回收流动性。

这就很尴尬了!

金融危机了,银行本来应该加大提供流动性,但是受限于沃尔克规则,他们必须得减少提供流动性!本来应该向外投放流动性,但是他们为了管理风险,不得不抛售资产,回收流动性。

银行流动性干枯了,不能提供流动性了!当然,也有冒死的银行交易员,他们也要吃饭的,刀口舔血。我有流动性,你缺流动性,而且我现在风险很高,所以我给你加价。现在从银行融资成本是Libor+35BP到Libor+90BP,融资成本高还会,顶多少赚点,或亏一点。

问题是,银行已经不给这些基金融资了。于是,这些对冲基金也就垮掉了,怎么办?平仓呗。相对价值策略基金的规模高达1.5万亿,他们拥有相同行为模式、突然“集体抛售”,所有金融市场全部沦陷。

看见魔鬼,美联储很害怕!我们该如何应对?

知道这个之后,再看一下,美联储的操作,就很容易理解了!

3月3日,美联储紧急操作,降息50个基点,超出市场想象。

3月16日,美联储再次紧急操作,一下子把利率降到了0,并且开展7000亿美元QE。

3月18日,美联储直接绕开商业银行购买商票,注意,绕开商业银行,直接下场购买商票,即企业短期无担保商业票据,而且财政部还给加了个保险,向美联储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保护。7000亿QE购买的还是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这次直接下场去买商票,对美联储规则冲击极大。

为什么美联储这么猛!就是因为美国流动性枯竭了!美联储在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流动性!刚开始,向银行注入5000亿美元流动性,但是银行吸收不了这么多,就能吸收780亿,因为银行不需要。

银行的状况就是,沃尔克规则在,VAR飙升,我必须回收流动性,我不需要扩大风险业务,我不下去往外投放流动性。外面渴的要死,我也爱莫能助,我不能为了赚个薄利,赚个辛苦钱,把整个银行置于高风险下吧。

所以,美联储,我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真的不需要。除非,你把沃尔克规则改了,尤其是这条:禁止银行拥有或资助对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让银行在传统借贷业务与高杠杆、对冲、私募等高风险投资活动之间划出明确界线。这样一来,银行的风险和受益就匹配了!

但是改规则,不是一下子就改的,没改的情况下咋弄?只能是美联储亲自下场,绕开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商业银行不是不要流动性嘛,那我美联储就绕开商业银行!问题是,根据相对价值策略基金的规模,美联储要直接往市场投1.5万亿美元流动性,这非常恐怖!

我理解你看见了魔鬼,为了救市,但是对于非美国人来说,就是耍流氓啊!

大家知道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占65%,其中,中国(大陆)外储3.1万亿美元,日本1.2万亿美元,沙特***4866亿美元,印度3972亿美元,韩国3853亿美元,巴西3583亿美元。

反观美国国债2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却只有440亿美元!你美联储想投流动性就投,美元大幅贬值,这是赤裸裸的剪全世界羊毛啊。简单说,美国直接把疫情和金融危机导致的损失,向全球分摊,中国又是受伤最大的国家。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抛售美债,减持美元资产,在全球大规模买入黄金、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土地租赁权、农产品、海外高科技公司股票等。问题是,美国的核心述求就是,打造美元循环,引出来的美元,在外边转一圈,必须还得回美国,买美国的公司股票,买美国的美债,这是美元霸权的核心,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这几天美元指数飙升,突破了100,也说明市场上出现了美元流动性危机,钱越来越贵了。现在市场的焦点是,美元流动性风险在上升。已经不是存不存在美元流动性风险的问题了。而是不仅存在,还在继续的上升。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呢,简单的说,大家都没钱了,都在拼命的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换成钱。从资产到现金的这个平仓过程,会彻底摧毁资产价格。如果流动性风险剧增的话,现在美股跌一万点,才是个开头。一个月四次熔断,也才只是个开头。

美联储现在到处都在放水,怎么还在缺美元,钱都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第一,钱变得越来越贵,资产变得越来越便宜,所有的人都会倾向于保存现金,抛售资产。这个现象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第二,这些钱放出去,很多都是用来去堵枪眼了。到处都在暴雷,美联储虽然放出去了巨量的流动性,但是并没有改变根本的*面。

第三,负责信用传导的金融中介机构,在危机中被集体摧毁了。自来水公司再放水,但是管道都被毁掉了,水也是无法流入千家万户的。再怎么放水,大家还是照样的渴死。

第四,如果全球经济因为疫情而被冻结,目前央行放出去的这些水,不足以对冲未来的购买力消耗。

即便全球央行的大放水,能够对冲掉经济活动冻结的影响。但是,商品的供给是无法跟得上的。货币层面的对冲,只具备纸面上的意义。如果无法对冲商品的紧缺,就会出现非常诡异的一幕。钱越来越贵,比如美元指数的飙升,商品也会变得越来越贵,口罩一个能涨到几百块。这是什么经济模式?这是末日经济模式。抢美元,抢商品,币亡了,货也亡了,必然走向末日经济的墓穴。如果一直这么放任不管的下去,这个世界离人吃人的那一天不远了。

别看最近这些天,大家在被瞬间打蒙的情况下,开始疯狂抢美元,导致美元指数的飙升。如果美联储短期内承接了所有的风险,后面却无法转嫁和传导出去这些风险,最后暴雷的就是它。

底层储备的崩盘。历史上,以前的信用体系比较讲道理。出现了流动性风险的时候,大家都去抢黄金。抢黄金,抢到手就把黄金囤起来,引发大萧条和大衰退,进一步引发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的市场情况,和那时候很像。只是把黄金换成了美元,以前抢黄金,变成了现在的抢美元,因为现在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本位的。

二战之前的德国**,因为太缺钱了,就脱离黄金储备,靠央行撒钱来给所有的风险兜底,买入所有的风险。结果德国的货币马克就崩盘了。犹太资本家用很少的钱,就可以收购德国的核心资产。整个国家都沦为了韭菜。央行直升机撒钱的后果,就是整个国家沦为韭菜。

要破解这个末日经济,人民币必须得当仁不让的走向前台,来拯救全世界。

第一,我们前面讲的,要挤兑美元背后的更底层储备,也就是对旧世界体系中全球信用体系的根本性颠覆。要从**,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多管齐下,多方面着手。

第二,要形成对美元的平仓机制。第一步,先平仓美债,换成美元。第二步再平仓美元,换**民币。在这一步,大家会发现,市场上没有足够的人民币来完成对美元的平仓。平仓换成欧元吗?也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把美元的问题,转移成了欧元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买入美元的建仓操作,是通过卖出商品,买入美元来建仓的,而不是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来建仓的。所以,对应在平仓环节,我们卖出美元,在市场上就没有足够的人民币。

一个正常的平仓操作,应该是建仓的反操作,所以,平仓卖出美元,这一步的关键操作,在于卖出美元,买入商品。如果大家都这么操作,那么就完成了全世界对美元的平仓。存量的美元储备,就被全部注销了,而且以后全世界也不会再新增美元储备。

这个平仓操作是有些复杂,除了这个操作,还有一个比较暴力有效的美元平仓模式。那就是昭告全世界,宣布美元作废,让所有的国家拿美元1:1兑换人民币。类似于旧币换新币的操作。这样也能全部注销美元,完成实质上的平仓操作,让美元从虚无中来,再回到虚无中去。一场完美的美元危机大风暴。

第三、人民币信用输出的问题。人民币走出去,应该怎么操作呢?很多人说让外国人用人民币买口罩买中国商品,就能解决人民币输出的问题。这非常不专业。想一想就不可能。一方面是它们没有那么多人民币,第二是,如果我们通过货币输出和口罩输出,一起都给外国人,再让它们拿人民币买口罩,外国人既得到了我们的钱,还得到了我们的商品,请问我们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我们白服务,什么都落不着。

所以,人民币信用输出的建仓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买入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和能源,以及一些关键商品,同时卖出人民币。这样的话呢,外国人就有了人民币了。要买入全世界的原材料,我们就得建立贸易平台,还要提供跨境结算系统。

他们有了人民币,才能买我们的口罩,买我们的各种商品,买我们的人民币债券,这样的话,人民币就回流了。要实现这一步的操作,我们就得有多个全球金融中心,在全世界建立中资银行网络,来满足外国人的融资投资和财富管理需求。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我们的钱更多了,商品也更多了。国家和人民也都变得更富有了。

这个点,可能很多人不太想的明白。认为我们是世界工厂,就应该向全世界输出商品。我们还要输出人民币。这其实是互相矛盾的事情,因为输出商品就是回笼货币,就无法输出人民币。

世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呢?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尚书·禹贡》。世界货币的本质,就是一套贡赋体系。你输出商品,是养活全世界,全世界躺着吃。你输出货币,就是全世界养着你,你负责提供对整个世界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所以说,观念一定要改变,一定要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光想着输出商品利用外资这个事,就是没有把世界体系想明白,甚至是想颠倒了想反了。

大家一定要好好看看《尚书·禹贡》这篇古文,这是对世界体系的总的架构设计。而且这套架构,已经完美运行了几千年。

一国输出世界货币,怎么防止出现赤字呢?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古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的工作,是用货币度量全世界的物产,一一对应,这样就完成了铸币税的工作。这样总量上就不会出大问题。大禹铸九鼎,九鼎上写的,就是整个天下的土地、物产和人口,以及国内外的纳税和进贡帐薄。九鼎有多重,它和天下一样重,它把全球的经济,都精确的计算出来了。这样才能知道,可以输出多少货币,可以保持币和货一样重,就不会出现价格不稳定的问题。它是一套完美的铸币和定价体系。从这点看,货币的本质,是一把尺子。用货币这把尺子就可以度量全世界。

第二个部分,才是贸易问题。如果在朝贡体系中,我们的商品,和外国人的商品都是同价值级别的,那一定会出现赤字,因为我们以一个国家,对应的是全世界的货物贸易。它们的东西,可能要比我们的多。怎么改变这一点呢?我们国家长期出口奢侈品,来换外国的初级产品。这样就加了价值杠杆,用丝绸茶叶和瓷器,就解决了整个世界的贸易平衡问题。哪有什么特里芬难题。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实质上就是美国人的智商出了问题。这群愚昧的动物,它们虽然学习了我们的朝贡体系,但是学的太浅了。

一个完美的世界体系就是这样,九鼎+价值杠杆。九鼎塑造铸币体系和定价体系,价值杠杆塑造贸易体系,维持贸易平衡。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还可以给我们输出的定价货币,和世界上流通和储备的贸易货币,打上数字标签加以区分。这样就可以全程实时地监控,货和币两者孰轻孰重。国与国之间,孰众孰寡,并及时的做出平准调节。这样的一个世界体系,可以稳定运行一万年,都不会爆发经济危机。

旧世界正在整体熔断,让新世界快些到来吧。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人民币的锚到底是什么?它的锚,就是一个新世界体系。

精彩文章链接:失海500年:中国海洋大国的没落与崛起(深度长文)

美国一招瞬间让伊拉克、利比亚“消失”,现在中国的“雪人计划”,正在打破美国在互联网界的霸权。

100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英磅.日元,马克,卢布?

100元人民币兑美元14.6英镑7.4日元1559.6马克17.99俄罗斯卢比339.14

过去20年人民币是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同业人聚集地

同业报价|资产撮合|同业培训 

如果爱,请置顶【交易圈】

投稿及合作:1396496344@qq.com

来源:网易财经

又一年,又三年,2014年初市场上还在惊呼“人民币要升值破6”,三年之后人民币已经快奔向了7。不过很多人只关注到最近几年的汇率,如果横向比较全世界的话,不吹不黑,你会发现人民币竟然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出品|网易研究* 作者|惠杨

人民币从去年“811”汇改后经历了几轮贬值从6.2到了现在的6.9左右,大家都认为贬值速度太快幅度太大。在茫茫的货币史中,很多国家的货币的贬值速度让人措手不及,人民币反而是近二十年波幅最小的货币。近代史上哪些国家货币在一年内迅速崩盘?二战后哪些国家的货币最后一文不值?最近20年哪个国家货币升值最多?

一、近代史上哪些货币崩盘最迅速?

德国:印钞印出一个二战

1919年一战结束后,德国魏玛共和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人需要向战胜国支付2000多亿马克的巨额赔偿并且割让13.5%的领土。法国和比利时还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中心,并以此来要挟德国履行一直被拖延的赔偿义务。那时候有一位经济学家担心,各国只想掏空德国,并预测德国最终还不起巨额战争赔款,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果不其然,1921年上半年,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还十分稳定。但是1921年5月的“伦敦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每年支付战胜国20亿金马克以及26%的德国出口额,这成为了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的开端。

拿不出钱怎么办?印!大规模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一直是一对好兄弟,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恐怖的表格:

德国马克贬值时间表(来源:Wikipedia)

我来解释下上图:1914年德国废除金马克开始用1:1的比例兑换新版马克,到1923年11月15日的时候变成了100,000,000,000:1。换一个维度看,1919年1月寄一封信需要0.15新版马克,到1923年11月15日,需要花10,000,000,000新版马克。起初1美元可以换4.2马克,到最后居然可以换4,200,000,000,000马克(别数了,有多少个0已经不重要了)。最右一列是天数,越到最后,贬值越快。当时的工人拿到工资就马上去买东西,做饭甚至不用柴,直接烧马克。更魔幻的是资本市场,什么A股6000点简直不值一提,人家德国股市直接100点起步,最后涨超10万亿点,可谓“超级牛市”。从1922年1月算起,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德国马克彻底崩溃,变成一堆废纸。有学者认为,这次大规模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为希特勒上台打下了基础,国内矛盾不断累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患的种子。

中华民国:金圆券洗劫全民财富

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国内,也是和战争有关。法币是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发行的货币。为了取代长久以来的银本位(银圆),1935年11月4日,国民**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法币换银圆一元,禁止白银流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了支付军费,南京**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法币急剧贬值。

图为法币(来源:网络)

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1937年抗日战争前,法币的总发行量不超过14亿元。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英美参战前,日本为破坏中国后方经济,在日占区强行以日本发行之货币收兑法币,再加上以走私物资套得法币,送往上海兑取国民**的外汇。国民**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到超过一千万英镑及五千万美元贷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币汇价。至1940年起,取消无限制外汇买卖。于是法币的价值开始下跌。

到了抗日战争以后法币已发行至5569亿元,比战前增加约四百倍。1946年后,法币的发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而获利。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得到成果。1948年5月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开始筹划另一次货币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其实不用想就知道,这又是一次掠夺全民财富的改革。

图为金圆券(来源:网络)

1948年8月19日,南京**为应付无法弥补的巨额财政赤字,发行金圆券,强行要求全国人民将自己持有的法币、美元、黄金、白银全部兑换为金圆券。而后又大肆滥发金圆券,半年内让其贬值到65000分之一,甚至在地区性的**省银行曾在1949年发行了面额为60亿圆的纸币。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这次废钞将当时全国人民的财富,约2~4亿美元的硬通货,包括美元、黄金、白银全部掠夺一空。最后没有任何人接受这种货币,人们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见《网易研究*|印度废钞运动一场国家级经济实验》)法币用了十年才崩溃,而且贬值仅仅一千倍;金圆券就厉害多了,才半年的时候就一文不值,为世界货币史书写下奇葩的篇章。

津巴布韦: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在所有大幅贬值的货币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津巴布韦币了,这种被称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的货币到底有着怎样的贬值历程?

图为成捆的津巴布韦元(来源:网络)

在早年,津巴布韦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1980年独立后,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很强势,比美元还值钱有没有),其经济实力在非洲曾经仅次于南非。但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实行了土地改革强行没收了白人土地,导致国内产业一落千丈,**财政开始大面积赤字,于是开始印钞,从此通货膨胀大幕拉开。最开始,通货膨胀率“只有”几百,到2006年国内财政进一步恶化,上升到了1000,结果到了2007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24000多,这种通胀率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能力了。注意,这不是什么很远的历史,就是十年前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真实的事情。

不过,在席卷全球的2007年金融危机里,津巴布韦股市的表现简直是全球最佳。津巴布韦工业指数在2007年前四个月里涨幅达到595%,在之前的十二个月里涨幅达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业指数一天内涨幅最高达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价短时间内涨幅超过了3500%。同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一样,在意识到纸币贬值之后,津国人民疯狂地把存款从银行搬到股市,津国股市的涨幅远远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的涨幅。

津巴布韦通胀率(来源:wind)

之所以用通胀而不用汇率来衡量,主要是因为津巴布韦发行了无数版本的钞票,其混乱程度根本无法统计,网易研究*也没有在任何数据库能找到具体的汇率走势。

津巴布韦的换钞速度之快历史罕见:

2006年8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2008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

同年7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

同年8月,津央行宣布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

同年4月,津**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此后津**不设定汇率,于是这个国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许是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度,唯独没有他们自己的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也不存在任何货币政策。

回顾一下,2001年时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

我们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在2009年以后,津国就不再有通货膨胀。多货币体系给津国带来了一些混乱,津巴布韦经济并未因此崩溃,反倒自2009年以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wind数据,2008年津国GDP是44亿美元,而2014年增加到142亿美元。

除此之外,匈牙利福林、南斯拉夫第纳尔、朝鲜元、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巴西的雷亚尔、白俄罗斯的卢布等,都在一年内迅速崩盘,大多数原因都是**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的。

二、二战以后,哪些货币最不靠谱?

阿根廷:**信用破产

历史以来,阿根廷的货币就叫做比索,和美元一样来源于西班牙的比索银币,最初和美元是1:1的关系。随着阿根廷**滥发货币,并且在1950年-1960年两次债务违约,到了到1967年3月13日,汇率已经跌为1美元合350比索。1970年1月1日,新一届**决定以1:100的比例发行新比索来回收比索。

1975年,注意,最可怕的十年开始了。面对世界范围内汇率的大幅度动荡,阿根廷决定实施全面金融改革,放弃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新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不断下滑,到1978年,原本与美元3.5的汇价已经暴跌至1003,1981年,1美元可兑换1700新比索,到了1982年11月,1美元更是可以兑换3.9万新比索。1983年6月1日,当时的军**决定发行新新比索,并按1:10000的比例收回新比索。1985年6月14日,阿根廷民选**决定废除货币新新比索,发行新货币奥斯特拉(Austral)——1奥斯特拉=1000个新新比索,0.8奥斯特拉折合1美元。

现在换算一下,十年时间,新比索从最初3.5:1的汇率跌到了312,000,000,000:1,堪称汇率贬值的典范。不过,阿根廷的货币贬值并未从此停下脚步,一而再再而三的**债务违约让这个国家的**信用不名一文,去年美联储加息,阿根廷比索一个哆嗦瞬间跌去41%,简直没救了。

俄罗斯:巨无霸也不靠谱

大国家的汇率就一定稳定吗?俄国表示:大国货币也可以贬值得惊心动魄。

卢布最早为沙皇俄国的货币单位。1800年开始俄国确立卢布与黄金的比价,1897年卢布纸币的含金量为0.774234克。1922~1924年,苏联进行货币改革。1961年1月,再次实行货币改革,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价确定为1美元兑0.9卢布。此后近30年这一汇率没有大的变化。

俄罗斯卢布汇率(来源:wind)

1989年10月28日,苏联宣布实行双重汇率。1990年11月1日卢布官方汇率在30年后第一次大幅度贬值,由1美元兑0.6卢布贬到1美元兑1.80卢布。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卢布成为俄罗斯的本位货币单位。前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有的发行了本国货币,有的仍采用卢布。1993年7月,俄罗斯**宣布,1961~1992年发行的卢布纸币停止流通,同时发行新版卢布。1994年11月25日,卢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3235卢布。

1994年俄罗斯开始发行新卢布,普京当选总统后,执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新卢布已达到将近26卢布兑换一美元。2014年卢布又开始了新一轮剧烈贬值,今年曾一度贬值到75卢布兑换1美元,和1992年相比卢布已经贬值了600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5.44到现在的6.87左右。

土耳其:贬值到连零头都不剩

1931年,土耳其开始启用新的货币——里拉,1里拉含有10g白银。二战之后,到了1947年,土耳其**开始发行5里拉和10里拉面额的硬币,里面也不含银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里拉的硬币面额越来越大,50里拉和100里拉相继出现;90年代开始,竟然出现了2500里拉的硬币。纸币的发行更加丧心病狂,很快1000万的纸币面世了(那时候津巴布韦还没这个觉悟)——但据说仅仅只够坐一次出租车!

到了21世纪,土耳其连续遭遇经济危机,国内通胀大幅上升,银行名义利率一度上行到了1000%(实际利率为23%左右,此前也有过接近2500%名义利率的时候)。

土耳其利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1998年,土耳其里拉兑美元为200000:1,到2003年,已经贬值到1650000:1。从1931年到2003年,里拉成功地贬值到连个零头都不剩。不过,2005年土耳其发行了新里拉,原来的100万旧里拉可以兑换1新里拉,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被控制住,此后土耳其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11%以下,经济也大幅好转。不过土耳其里拉还是很脆弱的货币,2013年开始,政*不稳叠加美元走强,里拉又开始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里拉兑美元从1.8:1跌到3.5:1,会不会上演新一轮恶性通货膨胀还不得而知。

三、最近20年哪些货币最坚挺?

网易*研究经过统计对比主要几个强势货币发现,在最近20年内,人民币为振幅最小的货币,仅为36.1%,比美元波动还小(10.5%),瑞郎振幅最大,达到了128.2%,欧元日圆英镑振幅相当;如果直接按照20年前的汇率(兑美元)来看,瑞郎升值24.8%,日元升值23.0%,不愧是两大传统避险货币,人民币紧随其后升值17.2%,英镑最惨,贬值28.5%。综合来看,人民币、美元、瑞郎、日元和欧元是过去20年表现最好、最稳定的货币。

几种主要货币过去20年汇率分析 (数据来源:wind 制图:网易研究*)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初始权重为10.92%,超越日元与英镑,紧随美元和欧元,成为其中第三大储备货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币值不稳定,人民币根本不可能加入SDR。[1]注: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此处数据为发行时的汇率。

SDR货币篮子新旧权重对比(来源:网易财经)

很多人仅仅注意到人民币近两年的贬值,却不了解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历史。就在不远的2010年,美国好几个著名经济学家向奥巴马施压,要求奥巴马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反正不管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只要美国不高兴,就觉得你是汇率操纵国,凭什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管伯格斯坦宣称,该研究所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币值至少被低估了25%~4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表示,如果不对中国拿出强硬的威胁措施,美国将不会取得任何进展。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时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人民币兑美元的“合理汇率”是4.8:1。

其实,联合西方发达国家逼迫高速发展国家的货币升值是美国惯用的手法,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此协议签订后近20年,日本经济发展几乎陷入停顿。不过2010年的时候人民币并没有急于升值,直到2014年才缓慢升值至6.1。那时候经济学家们都担心人民币会不会继续升值破6,甚至有人建议减少和取消出口优惠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近10年汇率走势(来源:tradingeconomics)

如果现在回到2010年,你可能会发现那时媒体的报道在现在看来很奇怪,最常见的论调就是“外储过高论”——为什么中国要储备那么多美元,造成大量资金闲置,购买美债收益率又太低;还有“贸易顺差危害论”——长期大量贸易双顺差对经济有害,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还有“货币超发论”——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央行的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亦相应扩大,绑架货币政策......去查一下2010年~2014年之间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论文,你会一脸懵逼。

就在几年前,媒体上、经济学家们讨论的还是“外汇储备过高对经济的危害”“人民币升值将引发巨大风险”“如何化解高额外汇储备的不利影响”等等,这才过了几年,外储跌了还不到1万亿美元,人民币贬值仅仅11.3%,从去年开始,突然风口就转向了,真是猝不及防。

在一个大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货币汇率的小幅波动都是正常的,哪怕是英国经历了脱欧公投,英镑也没有崩溃。把眼光放长远,没有必要见得风就是雨,人民币升值要批判一番,贬值也要批判一番?人民币有没有贬值基础或者升值基础,只有市场说了算。(网易财经惠杨hui_yang@corp.netease.com)

网易研究*出品

同业报价

我们贴心备至

资产撮合

我们有问必答

同业培训

我们助你向前

在这里读懂银行同业

交易圈

100元人来自民币可换多少?马克

100人民币=9.21欧元

德国的钱长啥样?

 德国马克由德意志银行发行。

1马克等于100芬尼(PFENNIG),目前,流通中的纸币有5、10、20、50、100、200、500和1000马克等面额,另有1、2、5马克及1、2、5、10、50芬尼的铸市。100德国马克=391.62人民币。

一百马克汇率人民币多少

100马克=402.5765人民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