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的区别(出售和发行的区别?)

出售和发行的区别?

出售和发行的主要区别如下:

含义不同 。出售是将资产以换取现金的方式转让;发行是为筹集资金而卖出有价证券。

主体不同 。出售债券的主体是持有债券的央行;发行债券的主体是财政部。

对象不同 。出售债券的对象是市场中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发行债券的对象是市场中的机构或个人。

目的不同 。出售债券的目的是为了回笼资金;发行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

简析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发行费用财务处理的异同

 

版权声明

会计雅苑-会计审计资讯平台。本文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2023年第五期,作者: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王善,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于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与债券发行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按照理论价格确定面值的方式。

理论价格:即内在价格,是以现金流贴现之和求得,所用折现率就是市场利率。交易费用:债券发行人为贷入的资本付出的发行成本,如印制债券,申请发行,公布信息等财务费用。交易费用不计入债券初始确认金额:按照债券的内在价值确定面值,面值计算所用的市场利率就是实际利率;而真正交易时,价格还要加上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计入债券初始确认金额:订立面值时,就在内在价值上加入了交易费用,使得等式另一面的市场利率减小,小于实际利率;换言之,小于上面那种情况中算出的利率。(参见折现公式) 事实上,债券面值是后一种算出的结果。债券的面值,在折(溢)价发行中,小(大)于交易价格。因此折(溢)价发行不会影响面值的确定,只与债券售价有关。

在会计学中,各种金融资产和债券都有发行费用。有没有人统计过,什么发行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你好!券商收取的就要从发行方扣除,记住这个原则即可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债券发行费与承销费的区别?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第三十一条规定: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由于应付短期融资券属于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因此承销费等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应付短期融资券的初始计量金额内(相当于作为折价),并在存续期间按实际利率法摊销,作为利息费用的调整。如果影响不大的,也可使用直线法摊销。

A股IPO漫谈:IPO上市的发行费用

“春晖投行在线”的官方认证订阅号。【http://www.shenchunhui.com/】记录投行与中国资本市场!

企业为实现IPO上市需要支付的与发行上市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中介机构费用

包括保荐人(主承销商)收取的费用(具体包括改制财务顾问费、辅导费用、保荐费、承销费)、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等。

IPO项目需要聘请证券公司担任保荐人,其同时充当主承销商。关于保荐人数量以及其与主承销商的关系问题可参见《一本书看透IPO:注册制IPO全流程深度剖析》第九节“确定中介机构与引进私募”的详细分析。这里的保荐费和承销费是指总的保荐承销费用。如果存在多个证券公司担任保荐人或主承销商的情况,则需要在这些证券公司之间进行分配。

2.信息披露等推广辅助费用

包括印刷费、媒体及路演宣传推广费用等,一般统称为信息披露费。

3.交易所费用

包括上市初费和年费等。与境外相比,境内上市的初费与年费均较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整个发行上市费用中占比最大的是中介机构费用。中介机构费用中占比最大的是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收取的费用。保荐机构收取的费用中,除了改制财务顾问费与辅导费需要按工作进程支付外,占大头的承销费与保荐费一般只需按工作进程支付一小部分(例如申报材料被证监会受理后支付部分保荐费),而剩余绝大部分是在发行成功后支付(保荐机构直接从募集资金中扣除)。会计师费用的支付一般与工作进程和其实际投入直接相关,律师费的前期支付比例也较保荐承销费用为高。

需要说明的是,律师一般承担出具法律意见书等工作,收费总额相较保荐机构、会计师明显要低。但是,如果律师承担了撰写招股说明书等更多的工作,收费有可能提升。

中国证监会2022年颁布的《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规定“律师可以会同保荐人起草招股说明书,提升招股说明书的规范性”。《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2023年)规定“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组织起草招股说明书等与证券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文件”。

就发行上市费用的会计核算而言,《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23条明确规定:企业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例如登记费,承销费,法律、会计、评估及其他专业服务费用,印刷成本和印花税等),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应当从权益中扣减。终止的未完成权益性交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也规定:正确对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包括作为企业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交易费用,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路演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所在关于发行的细化规则中明确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承诺:(1)《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拟披露的“用于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费用”符合实际情况,商业推广等与本次发行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不计入其中;(2)对用于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费用,以及与本次发行不直接相关的商业推广等费用,发行人将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分别列支。

总结起来:第一,绝大多数发行上市费用(包括承销费、保荐费、会计师费或者叫审计费、律师费等)可在股票发行溢价中扣除(招股文件披露的募集资金净额为募集资金总额减去发行上市费用),不会影响企业损益。但如果上市最终失败,则需要将其费用化。

举个简化的例子,A公司成功发行上市,发行前总股本7500万元,发行2500万股,每股20元,募集资金总额则为5亿元。假设承销保荐费、审计费、律师费合计5000万元。那么,实际A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4.5亿元(5亿元-5000万元=4.5亿元),其中2500万计入股本,剩余4.2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也就是说,IPO后A公司股本增加25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4.25亿元。发行费用由于是在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所以实际只影响了股本溢价的部分,即只影响了资本公积,而没有影响A公司的利润。

第二,发行上市费用的大头(保荐承销费用的绝大部分)会在发行成功后一次支付,前期支付比例很低,即对企业的现金流影响程度也较小。其会计处理方式为:已发生的、根据规定可于IPO发行时从股票发行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中扣减的发行费用,可以视IPO进展情况,暂在“其他流动资产”(如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目中挂账。

在前述三块费用中,中介机构费用是发行费用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

目前中介机构费用没有明文的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一般都是由发行人与中介机构自行协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2023年)规定:“保荐机构应当与发行人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行业规范协商确定履行保荐职责的相关费用”。中国证券业协会也仅对包括IPO在内的所有保荐业务的收费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中证协发〔2022〕228号)第十三条规定:保荐机构应当制定明确且合理的保荐业务收费原则,收费原则的确定应当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其他从事保荐业务的人员从事该保荐业务所需要的时间、投入的精力和其他相应成本;(二)保荐业务的性质、创新性和复杂程度;(三)根据发行人的要求或实际情况确定的特殊时间限制;(四)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其他从事保荐业务的人员的经验、声誉和能力;(五)保荐业务的持续责任和风险;(六)保荐机构的实际成本支出;(七)其他应当考虑的合理因素。  

在实践中,监管部门也可能通过一些自律倡导的手段防止出现过高的发行承销费率,但一般不会直接干预费用数额的确定。

但由于所有IPO企业的发行上市费用情况均需要在招股文件中公告,因此各家企业的具体收费数额是相对透明的,也可以说是存在一个无形的行业标准与惯例。

同时,收费高低还与发行融资规模相关。

一般来说,A股证券公司收取的承销保荐费与发行融资规模正相关,但不会严格对应。由于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融资额高低,审核程序是一样的,因此即便融资规模再小的IPO,券商一般也会要求一个基本的收费底价。同样道理,融资规模巨大的项目,发行人一般会要求降低承销费率。因此,一般而言融资规模越大,发行上市费用占比越低;融资规模越小,发行上市费用占比越高。也就是说,目前A股的IPO承销费与发行规模没有线性关系,承销费收取比例会随着发行规模的增加而降低。

但美国资本市场基本没有这个现象,或者这个现象不明显。其原因在于中国无论是过去的核准制审核,还是现在仍带有一定实质性审核要求的注册制,通过审核是头等大事。在这个意义上,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大项目和小项目在工作上没有本质区别。而且,可能由于融资规模大的项目(往往也是净利润规模大的项目)更容易通过审核而显得工作更简单。在美国,由于发行才是第一位的事,无论是保证发行规模还是取得理想的发行价格。融资规模越大,意味着发行难度也可能越大,那么费率就不会降下来。

总结起来可以认为,目前中国证券公司由于更多还是挣审核通过的钱,保荐承销费率会随着项目融资规模的增大而呈比例降低。美国证券公司主要是挣发行承销的钱,发行规模越大可能发行难度越大,承销费率就不会因为发行规模的增大而显著降低。

当然,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进,发行在整个IPO过程的地位和重要性也一定会得到提升。发行能否成功,能否取得理想的发行价格,除了取决于发行人本身的资质外,市场总体形势、市场时机的选择、保荐机构的推介和销售工作也会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保荐机构(主承销商)的收费水平也可能开始出现分化,上面所提及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变化。

A股IPO的具体费用情况可参见下表。

机构

名称

通常收费数额

2022年上市企业实证统计情况

保荐

机构

(主承销商)

改制财务顾问费

一般为50万~100万元

辅导费

一般为50万~100万元

保荐费

一般为200万~500万元(北交所除外)

保荐承销费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平均数分别为6178万元、10835万元、7789万元、1517万元;中位数分别为5957万元、9302万元、6594万元、1264万元。

承销费

根据募集金额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占承销额的6%~8%。对于中小型发行项目,一般会约定“保底”承销费。

会计师

审计及验资费用

一般为600万~1500万元(北交所除外)

审计及验资费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平均数分别为1327万元、1189万元、1083万元、331万元;中位数分别为1176万元、1180万元、1025万元、302万元。

律师

律师费用

一般为300万~800万元(北交所除外)

律师费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平均数分别为690万元、697万元、571万元、182万元,中位数分别为670万元、625万元、538万元、160万元。

信息披露费

一般为400万~500万元(北交所除外)

发行上市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在另外一方面,中介机构提供的是人力智力服务,是一项人力资本的耗费,而非提供一件工业制成品。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筹备与申请上市期间可能发挥很大的影响。

发行股票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冲减什么科目?

如果是溢价发行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金。无溢价发行的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掉百准什因办丰且交易费用,可能借记()科目。

A,B,C解析:溢价发行发生的交易费用首先冲减资本溢价,无溢价发行或者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股来自票发行的交易费用可以扣除任意公积吗

答:股票发行的交易费用事实应该可以扣除任意公积。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交易费用,可能借记()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