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为什么暴涨(“一代拳王”:初陷多元化困*的汇顶科技_同花顺圈子)

“一代拳王”:初陷多元化困*的汇顶科技_同花顺圈子

集微网报道,近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汇顶科技(603160)董事长张帆再次提到了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的“一代拳王”理论,即大多数IC设计公司都只能在一两代产品保持优势,随后迅速衰落,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在每一轮市场转变中重新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

这套理论,是蔡明介在IC设计领域沉浮20余年总结出的经验。而就在今年,张帆领导的汇顶科技也刚好年满20周岁。过去20年里,汇顶科技正是先后打造了固定电话芯片、触控芯片以及指纹识别芯片等核心产品,才得以在数轮半导体产业变革中节节攀升,一度成长为市值1700亿元的芯片巨头。

因此,对于“一代拳王”理论,张帆深以为然,汇顶科技虽在过去几年被冠以指纹IC巨头的名号,但从未停止过对于多元化业务发展的战略布*。

产品多元化,能够为IC设计公司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但与此同时,追求产品多元化也会增加公司的营运负担,如若迟迟未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一家公司很容易陷入由产品多元化带来的迷*,下滑的原有业务难以支撑公司扩张,业绩将迅速走向衰退。

如今的汇顶科技,便已经开始陷入追求产品多元化而带来的困*……

外患:指纹市场缩水,资本市场失宠

虽然汇顶科技第一季度营收从2019年开始便逐年下降,但在往年并未出现亏***的情况。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5051.18万元,营收同比下滑38.39%,引发业界热议。实际上,汇顶的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到手机市场萎靡、指纹识别IC产品市场遇阻有关。

如上图所示,虽然从2019年到2020年,汇顶科技总营收小幅上涨,但该公司指纹识别产品的营收却下滑了3.55亿元。好在该公司产品多元化战略有了一定起色,新业务产品营收从0.22亿元上升到了5.43亿元,这掩掉了指纹识别芯片营收下降的尴尬。

但到了2021年,当指纹识别芯片营收下滑高达13.94亿元时,汇顶科技的新业务营收开始难以弥补主营业务的负增长。对此,一位资深半导体分析师告诉集微网,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产品营收下降主要与外部环境有关,一是整个指纹识别IC行业市值缩水,二是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频发。

据IDC统计,虽然202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上涨5.7%至13.55亿台,但这波上涨主要由于上一年受疫情影响基数太低。今年第一季度,IDC报告显示全球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9%,***智能手机出货量则同比下降了14.1%,仅为7420万台。

与单台手机用量越来越多的CIS芯片和射频芯片不同,每台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数量不会因功能增强而增多,所以手机出货量下跌将对指纹识别芯片市场带来直接影响。再加上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二大的苹果早在早在2017年就放弃了指纹识别,在此情形下,以指纹识别芯片为主营业务的汇顶科技,营收大幅下滑是必然事件。

或许,张帆早就意料到会有这一天,因此才不遗余力的扩张公司业务版图,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与张帆同样早有预感的,还有资本市场,从2020年3月的1700亿元市值巅峰,到如今的267.9亿元,汇顶科技市值已然蒸发了近1500亿元之多。

市盈率(TTM)方面,汇顶科技在2019年4月一度触及121.24高点后,次月便迅速下滑至43.23。随后至今,其市盈率(TTM)虽小有起伏,但整体趋势仍然是不断向下,甚至在今年4月底一度下滑至20.39。

根据第三届***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发布的芯片上市公司“行业榜单”,汇顶科技在2021年的市盈率(TTM)以42.23排在第83位,处于中下游的正常水平。

2019年时市盈率的高点回落,反映出了市场预期的失败,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当时没有足够理由相信汇顶科技未来几年能够进行有效增长。

主营业务市场缩水,资本市场失宠,两相加持之下的汇顶科技已经迎来了前所以未有的外部压力,然而这还并非汇顶科技的核心痛点。因为如果汇顶科技不选择扩张,而是在触控和指纹识别这个舒适圈内精简团队,改善盈利能力,外部压力仅能挤压该公司体量,而并不能致使其亏***。

对于汇顶科技而言,最需要注意的是扩张带来的内耗急速增长……

内忧:成本增加,股东抛售,高管离职

IC设计行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从2017年至2021年,汇顶的员工人数从1170人上升到了2150人,公司体量越来越大。而随着近几年来半导体产业火热,人才缺口巨大,行业薪资水平水涨船高,这让汇顶科技不得不支付越来越高昂的费用来支撑旧业务迭代和新业务拓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汇顶科技过去5年研发人数占比一直维持在90%左右,其他芯片设计公司中,格科微为44.67%,兆易创新为63.6%,韦尔43.33%,汇顶科技可谓独一档的存在。

2017年至2021年,汇顶科技研发投入费用从5.97亿元提升到了19.82亿元,营收早已开始下滑,运营成本却还在增加,这便是汇顶科技陷入亏***的主要原因。但是,运营成本增加,是汇顶科技践行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如此来看,亏***似乎也是汇顶科技的必经之路。

为了能让新业务快速崛起,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依靠砸钱研发显然是不够的,汇顶科技还要引入高级管理人员,帮助公司渡过拐点,优化和调整各项战略。

观察汇顶科技2021年财报,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销售费用全部负增长的同时,管理费用却同比增长了30.8%。该公司解释称,主要系顺应公司快速成长及管理需求,增加管理人员成本,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长56.23%所致。

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大幅增长,很大部分原因是汇顶对于德州仪器前***区总裁胡煜华以及前德州仪器前高级副总裁的招募,这些高管的销售背景和市场拓展能力正是汇顶科技新业务拓疆阶段最需要的,因此汇顶科技还需要在这方面投入资金。

另外,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稳固团队,汇顶科技每年还推出数期股权激励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然而,由于股价近年来大幅下滑,汇顶科技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际效果与公司在此之上投入的大量资金不成正比。过去五年,汇顶科技高级管理人员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包括项目部总监颜彦、副总经理邓耿秋、副总经理董晔炜、副总经理陈恒真、副总经理龙华、副总裁周波等多位高管离任。

除了高管离任,汇顶科技近年来还经历了大股东的持续抛售股票。汇发国际是汇顶的第二大股东,其是联发科的控股子公司。过去五年,汇发国际逐年抛售汇顶科技股票,如下图所示,目前该公司已抛售半数以上股票。

汇发国际背后的联发科,其董事长正是本文初提到的蔡明介。虽然目前汇顶科技的新业务还不足以打造出下一代的“拳王”产品,但只要汇顶科技新产品能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相信联发科会重新增强与汇顶科技的联动。

综合来看汇顶科技如今的“内忧外患”,其实并不是谁的战略或决策错误导致的,所谓不论错与对;汇顶科技最终将跨过拐点,走出困*,还是会继续衰退,这成与废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迷思:错与对,成与废

不可否认,张帆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其追求创新、永不止步的企业家精神值得其他***半导体公司领导者学习。如果张帆是一位不思进取,容易满足的创业者,那么如今的汇顶科技可能只是一家固定电话芯片供应商,或是一家电容式触控芯片厂商,不足以成为叱咤风云的指纹IC巨头。

正是因为张帆有着居安思危,不断创新的领导者思维,汇顶科技才会扩张发展至当今之体量。所以,当汇顶科技站上指纹IC行业顶峰之后,张帆继续选择扩张新业务版图的做法,并不能称之为错误的决定。

“汇”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张帆站在指纹IC山顶,眼中不仅有望不到尽头的远方,同时也有周遭尚未达足够高度的“众山”。这“众山”包含汇顶科技通过并购NXPVAS团队而来的音频业务,包含已经获得各项安全认证、在市场上有所斩获的NFC芯片等安全产品,也包含低功耗蓝牙和窄带物联网在内的连接产品等。

“众山”虽小,其成长速度却不容小觑。从2019年开始,汇顶科技除指纹识别和触控以外的其他产品放量,贡献营收从该年度的0.22亿元暴涨2368%到次年的5.43亿元,这一数字在2021年还被进一步提升到了9.11亿元。

这种快速成长的势头,是汇顶科技数年耕耘、坚持研发创新的结果,也是汇顶科技走出拐点的曙光,更是其打开新增长空间的必需品。不过,最终这些产品要想在市场销售上真正带来新的突破,还需要看汇顶科技努力和运气了。与此同时,汇顶科技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如果新业务发展未来不能如愿,则未来可能会不得不通过裁员、业务割舍来断臂求生,为如今的扩张二次支付高昂代价。

汇顶科技这个公司是大陆的还是***的?我怎么看它跟联发科还有关系?

汇顶是大陆的啊。深圳的企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很好,可能是有潜力吸引MTK投资入股。

汇顶科技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汇顶科技是一家作为人机交互领域可靠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汇顶科技在包括手机、平板和可穿戴产品在内的智能移动终端人机交互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陆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oodixLink技术、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的IFS技术、活体指纹检测技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华为、小米、联想、中兴、OPPO、vivo、魅族、乐视、三星显示、JDI、诺基亚、东芝、松下、宏碁、华硕等国际国内知名终端品牌。汇顶科技的主要客户汇顶科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国际国内主流移动终端品牌,客户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魅族、联想、金立、锤子、乐视、TCL、Nokia、Dell、HP、LG、ASUS、acer、TOSHIBA、Panasonic等国际国内知名终端品牌。

汇顶科技2020年二季度业绩如何?

汇顶科技股价目前已经离最高峰基本腰斩,二季度业绩基本已经明确,下半年手机出货量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因为大家都戴口罩原因,都需要指纹解锁功能,而公司闲置资金也是非常多,财务状况很优秀,所以还是看好。我股票价格226买入,预想300出。

不求翻倍,只求不赔。

汇顶科技股价上周五已经上了百元,请行家预判本周该股还会有几个涨停板?

汇顶科技,很牛的新股,目前是17个一字涨停板,后市至少还有3----5个涨停板,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四七二十八,涨停板不打开绝对不可以出*走人,祝你发财,

汇顶科技大概几个涨停73216

汇顶科技,下周有望还会有五个涨停板。祝老师发财!

汇顶科技大涨,我们访谈了这位提前挖掘的分析师

 

关于电子产业链的变化,我们也曾经在2017年访谈过当时还在方正证券的电子分析师谢恒。去年谢恒来到了东吴证券,并且在今年底部位置持续推荐了汇顶科技。最近汇顶科技发布了靓丽财报,股价也在短短一周上涨了30%。我们再次访谈了谢恒,用三个简短的问题,了解他是如何提前挖掘了汇顶科技这只大牛股的。

 

朱昂:汇顶科技作为芯片设计市值最大的公司,财报之前推荐的卖方并不多,甚至还有几家看空,为何会坚持强烈推荐?

 

谢恒:汇顶科技一直非常优秀,复盘过去7年,他们收入40倍增长,这跟他们公司格*、研发投入、管理体系都是分不开的,他们已经多次证明过自己。

 

 

朱昂:我们也是一直强调重视龙头,您觉得汇顶科技作为龙头,对于行业研究、市场估值会有什么影响?

 

谢恒:海外成熟的研究第一会看公司毛利率,因为这个说明了公司的产品是否有定价能力,是否有核心壁垒,汇顶科技长期保持在50%以上,最近两个季度甚至超过了60%。另外半导体一直有个规律就是马太效应,龙头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像台积电。汇顶科技都明显的符合这些特征,也为行业研究提供了范本。

至于估值方面,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公司对行业估值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消费电子自从歌尔声学出现以后,大家才知道原来电子的公司也是可以赚长期成长的钱的。

 

朱昂:选股选到汇顶科技,是否有什么经验分享?

 

谢恒:投资逻辑没有高下之分,我个人还是偏向于市场化的逻辑,会更多从国际的视野来做研究。其实汇顶科技也有很多投资者研究非常深入,从公开披露的股东信息来看,有些机构投资者在2018年3季度就已经重仓了汇顶科技,那个时候到现在,汇顶科技涨幅跑赢申万半导体指数40个点,还有很多基金经理也是在优秀的公司上面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我们认为***半导体的未来,还是需要优秀的公司来开创一遍天地的。

 

寻找时代背景下的行业趋势

 

而认识谢恒,也最早源于其在基金公司做研究员的经历。可以说谢恒是比较早从买方研究员转向卖方的人。但其研究风格依然保持了很强的买方框架,专注于企业基本面,挖掘大的行业趋势变化。

 

最终长期决定公司股价的,一定是基本面因素!

 

 

净利暴涨7倍!汇顶科技全新“一阳指”大显神通

近日中金对汇顶科技的上半年业绩进行了评估,预计上半年汇顶科技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15%-750%之间,中金认为汇顶科技净利暴涨的原因主要是第二季度屏下光学指纹出货量超预期,再一个是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价格较为坚挺。

占据指纹芯片的珠峰

如今汇顶已成为安卓阵营全球指纹识别方案第一供应商,指纹识别芯片收入占比为83%,是汇顶科技的核心来源;电容触控芯片收入占比17%,也是收入的重要来源组成。 

两次转型

研发为王

汇顶科技是Fabless设计公司,属于典型的轻资产企业,公司经营主要依靠研发和销售驱动。 由于掌门人的技术出身缘故,汇顶在研发费用的支出上始终出手阔绰,2016年到2018年三年间,汇顶在研发的支出分别为3.08亿,5.97亿与8.38亿,三年的研发增长率为172%,而同期的公司的营收也仅仅从30.79亿增长到了37.21亿,增长率只有20.9%,2018年的研发费用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说明汇顶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仍旧以技术为王。

对于新技术的投入,汇顶的态度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上,屏下光学指纹是汇顶押注未来的一项技术,在去年上半年,公司经营遇到很大困难的情况下,汇顶也没有放弃对这项新技术的探索。截至2019年6月,汇顶科技在国内外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300件,累计授权专利超过480件;其中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专利申请超过760件,累计授权超过50件。

率先拿下屏下指纹的天王山

作为指纹识别的头号玩家,汇顶科技5年前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屏做准备了,历经五年的艰辛研发,汇顶科技在2018年先于高通、苹果等欧美“大厂”,率先攻克屏下光学指纹技术难关,实现了屏下光学指纹的规模商用,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一场全新技术的应用潮流。

专利纠纷

身处半导体行业,同行之间的专利纷争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本月中旬,汇顶就起诉友商——***神盾股份,侵犯了汇顶屏下光学指纹芯片技术的重要专利,诉请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赔偿汇顶科技相应***失共计5050万元,并承担因侵权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

去年11月,汇顶科技也曾经就屏下光学指纹芯片专利起诉思立微。不过,汇顶科技的公告显示,思立微也对其发起了7个诉讼,其中6个诉讼均涉及专利纠纷,累计索赔金额达4亿多,其中也包括屏下光学指纹专利。

对于指纹识别厂商来说,未来不仅拼技术还拼专利,专利大战的背后除了技术的考量外,也许还有想拖住对手为自己争取市场的考量。

开辟新的战场

在NB-IOT商用来临的时代,各公司纷纷加入到NB-IOT的竞争中,其中,国内华为,中兴通讯涉及的领域在感知层,也就是芯片和通信模块。而网络层则是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和***电信。

华为NB-IoT芯片出货量超2000万。其中,业界首款商用NB-IoT芯片Boudica120的出货量已经突破700万;性能更优越的Boudica150的出货量则突破了1300万。作为后来者的汇顶在2018年通过收购恪理德国(CommsolidGmbH)取得领先NB-IoT协议栈技术进而提供完整的低功耗窄带物联网解决方案,也掌握了射频核心技术能力。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系统的生态级解决方案能力,在低功耗无线连接、安全、传感器、MCU等主要技术环节构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快速有效的技术服务系统。

结语

—END—

【1】日韩交***的真假阴谋论,历史给出了答案

【2】强大的隐形冠军,家族企业凭什么顶起日德制造的半边天?

【3】打入美军内部的***芯,华强北隐秘的芯片江湖

【4】当我们谈论5G和7nm时,为何没人想起英特尔?

【5】哪些还依然被卡着脖子,详解我国半导体材料现状

【6】***学***玩起了制裁,韩国搬出苹果这个救兵

汇顶科技产品主要供应哪些公司?

客户包括华为、小米等手机指纹。汽车客户有: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汽车品牌,还有通用、现代等众多国际品牌;汽车指纹领域,应用于智能座舱的车规级指纹识别方案在领克05车型上已获规模商用。

汇顶科技做什么?

汇顶科技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卡芯片和芯片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公共交通、身份认证等领域。汇顶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持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