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跌是好还是坏(美元上涨,人民币下跌,您的资产该怎么办?)

美元上涨,人民币下跌,您的资产该怎么办?

01

 

 人民币兑美元可能持续贬值

2018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524元。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终于反弹244个基点创5月4日以来的高位。相比5月10日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6.3613上调89个基点。

 

近期,受美元指数上涨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虽然目前市场认为人民币有坚挺之势,但考虑到美元仍有上行空间,中期人民币仍将承压,汇率短期内可能持续下跌。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在中国用的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只有出国玩的时候才会有影响,况且数额不大也差不了多少。现在美元上涨影响的是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没啥关系。

但其实,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咱们中国也是新兴市场国家。

 

新兴市场定义(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新兴市场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中下等水平,资本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价值只占GDP很小部分,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或地区。

 

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

 

  当今所说的新兴市场国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兴起的。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与过去历次相比大不相同。它们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拉美各大洲以及东欧、中亚、**等各地区,且都是各地区的主要国家和各自地区经济组织的核心成员,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南非、越南、土耳其等150个国家。

那么美元上涨的打击已经让新兴市场一片狼藉,那么人民币下跌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在经济学中,汇率是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之一。

 

很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会有贸易往来:当他们从中国进口物资的时候,需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国货币以便买入人民币进行支付;当他们向中国出口物资的时候,中国的买家就在市场卖出人民币购买该国货币进行支付。

 

那么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对方国家的货币往往相对贬值,而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买家为购买相同货物而付出的人民币更少)。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导致相反的情况。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贬也威胁到新兴市场的资产这一说法,MorganStanley认为这是因为人民币一旦停止升值,将通过打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的竞争力而令他们感到更多挑战。

 

世行驻伦敦首席全球外汇策略师HansRedeker给出的解释是,人民币升值和美元下跌(如果美元贬值,新兴市场国家那些外债就会变得更便宜)是理想状态。当这两种情况并存的时候,那就是完美“世界”了,出口和融资都将变得更加容易。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这种状态下通过更多出口赚到了更多外汇,使得国家收入增长,而外债负担同时在减轻。

 

2017年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世界”: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打破前三年的贬值趋势,升值幅度超过6%。而美元指数创出了十四年来最大的年度跌幅,全年重挫近10%。

 

这使得一些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中国作为“对手”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迅速增强。与此同时,随着美元贬值,他们国际债务也明显减轻。

 

正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条件,一些热门新兴市场国家就急不可耐地奉行开放经济。但是它们并未掌握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控制权,大量的外部热钱流入也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迅速升温。

这些外部通货膨胀压力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和流动性机制(包括贸易型式和资本型式)输入新兴市场国家的。

价格机制,是通过进口原料、能源、粮食等大宗产品和制成品价格变动而输入;

流动性机制的贸易型式,是通过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对手国家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大量本国货币做支付)增加本国基础货币投放;

流动性机制的资本型式,是通过资本流入增加本国基础货币投放,其中尤以组合投资流入效果最为立竿见影,流动方向逆转的波动性也远远大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直接投资。

 

02

“乐极生悲”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美欧债务危机升级对贸易和资本流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自身的高通货膨胀,一些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并存的严重问题。

而在2018年,特别是4月中旬以来,情况变得更加严峻:美元大幅反弹,仅4月最后两周就涨了将近4%,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从4月初以来跌约1.2%。市场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彭博社报道称,去年预测人民币汇率最准确的分析人士PrestigeEconomicsLLC创始人兼总裁JasonSchenker上个月转变立场,不再看涨人民币。这是JasonSchenker自2016年以来首度结束看涨的观点。他还表示,尽管难以看到人民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想要升值也很难,中国短期内让人民币贬值的概率不大。

 

央行行长易纲在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论坛曾表示,央行“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过外汇干预”,目前的外汇市场可以很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未来会运行的更好。这也从侧面印证了JasonSchenker的看法。

03

“悲惨世界”会继续下去吗?

 

从目前来看,这种美元反弹、人民币走贬的态势很有可能会维持下去。

虽然CFTC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投机客在5月1日当周将美元净空仓削减了55亿美元,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大减持规模,但净空仓仍高达183.2亿美元「净空持仓=净空头(空头-多头)的持仓量」。相比之下,过去十年平均每周仅为净多仓53亿美元。

 

路透社称,接受其调研的66名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此次美元反弹走势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其中有20%的人预计反弹会在一个月内结束。但是,上文提及的HansRedeker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路径可能不会反转,而是停滞。毕竟,中国需要更高的货币汇率来支撑消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人并不认为美元能一直往上涨。但是短期之内,美元的“霸权主义”依旧会保持强势。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是个好消息,但对中国自身的出口行业绝对不利好。去年,我们就经历了一大段人民币汇率上涨的时期,那段时间境外旅游还是很爽的。但是大家对于“外升内贬”的感觉可能也不是太好,特别是自己做生意的朋友相信会有更深的体会。

无论看好美元还是看好人民币,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对冲风险保值才是王道。

延伸阅读: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了,一场大危机要袭来?你该怎么办?

转自:大猫财经

最近很多人的情绪,又被一样东西给带动起来了,那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很多朋友在猫哥的知识星球咨询:人民币兑美元这波下跌会持续多久啊?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咋样?要不要配置点外币或资产啊?

01

人民币跌了?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调259点,报6.3745元。这已经是连续好几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了。

相对于4月大部分时候在6.3以下,很多人觉得是不是人民币兑美元又要进入一波跌势了呢?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指数,那么就是美元指数。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美元指数自4月17日以来已经累计上涨接近4.3%,暂报93.3左右。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这一揽子货币里有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

是的,没有人民币。

那美元指数走强跟人民币又有什么关系?

美国人的货币篮子里没有我们,可我们的货币对应的篮子里他们啊。人民币汇率里的一揽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泰铢和俄罗斯卢布。

所以,当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时,它相对于人民币也就同步升值了。

02

那么,美元指数为什么上涨了呢?

▌首先,是美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

根据美国联邦经济分析*(BureauofEconomicAnalysis)的数据,去年美国除堪萨斯和路易斯安那等州的经济略微萎缩,其他州的GDP增长都不错,内华达州增长3.5%、华盛顿州增长4.4%、亚利桑那州增长3.2%,经济总量最大的加利福尼亚州GDP增速也达到了3%。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录得2.3%,好于预期的2%。历来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都一般,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已经是2015年以来同期最佳。

但一季度毕竟是美国经济增长较慢的时候,这就体现在美元指数上,从上图可以看出,一季度的美元指数长期在90以下波动。

而二季度,根据美国圣路易斯联储GDPNowcast模型,初步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将增长3.86%。对于美国这一世界第一经济体来说,这个增速可谓相当高的了。

到根据美联储公布的4月份工业生产和产能利用率数据,工业生产好于预期的0.6%增幅,达到了0.7%。公共事业部门(水电煤)产出激增1.9%。制造业工作小时数增加0.5%,工业生产制造业预计也将增加。

在就业方面,有好有坏,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16.4万,大幅不及市场预期,预期为增加19.2万。工薪数据也不及预期,美国4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2.6%,预期为增长2.7%。

但是,美国4月失业率降至3.9%,刷新2000年年底以来新低。

▌其次是金融方面。

美联储现在已经步入加息和缩表周期,最近,旧金山联储**JohnWilliams表示,他对美国和海外的经济前景“非常乐观”,重申他认为今年适当增加三到四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是一个重要信号,全世界的资金都可能涌向美国,今年1月,美国国际资本有1226亿美元的净流入,2月是475亿美元,3月的净流入为385亿美元。

资金涌向美国不仅是去赚点利差,而是其中有很多投资机会,比如美国国债,近期一个重要指标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创7年来新高。

我们知道,如果经济继续好转,通胀上升,美联储加息导致利率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收益率就会上升,现在很多资本玩家是在押注10年期国债是继续往上走,还是向下。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Hartnett表示,做空美国国债的交易已经变得更加热烈。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3%,投资者可能加大做空力度,而不是减少空头。

目前,做空美国国债,已经成为第二大流行的交易。根据CFTC持仓报告,美国整条利率曲线上聚集的投机性空仓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空仓规模高达约1170亿美元。

目前有两种看法:

❶ 特朗普总统的经济政策是需要低利率的环境,所以未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会被压低;

❷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以达到3.5%,甚至有可能上涨至4%。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债收益率的上涨跟美元指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说来,美元指数与国债收益率是负相关的,但从历史上来看,如果是美联储加息周期里,美元指数和美国债收益率大多呈同向变化。

因为在加息周期里,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美国的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而不是为了避险需求。货币政策收紧,全世界的资金跑来套利和做交易,推动了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同向变化。

所以,总之,美元指数上涨了。

              

03

那么,美元指数会不会继续上涨去,

而人民币兑美元继续下跌呢?

猫哥觉得吧,如果你不是做外汇交易或者做外贸生意的,只要还没出国玩,汇率的短期涨跌都跟你没太大关系。

因为我国会希望人民币汇率处于稳定,不会单边上涨,也不会一直单边下跌,会尽力稳住汇率。目前央行有逆周期因子和资本管制的两个工具,可以极大防范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风险。目前,由于美联储加息,我国面临着不小的资本外流压力,这时候就更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才能减轻资本外流的压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很难再出现新一轮单边下跌。

汇率的短期走势,还与国际**等等因素有关。可国际**太复杂了,那是平头老百姓能搞明白的呢?

美元指数从特朗普上台以后,出现过一次大行情,随后逐步走低,到现在,反弹力度有多大,取决的因素太多。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对赌人民币兑某一个货币的升值或者贬值是一件风险不小的投资。目前,银行有一些结构性存款就是挂钩汇率的,你要是想赌一把,还是可以做这类型产品的。

国内理财市场整体收益在4%以上,如果你没有配置美国投资品的计划只是简单的兑换成美元,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没有出现超过4%的贬值,持有美元实际上还不如持有一些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如果你要投资美国的投资品,那么就需要更专业的规划,怎么投才好。

当然,也有一些土豪,要做的是全球配置资产,做到防范风险,又享受人生,除了持有美元,还持有日元、英镑、黄金等等等等,总之,不差钱,到了美国一看,花园大别墅才不到100万美元,赶紧买买买。

这样的土豪,已经自由了,没什么可建议的。

对于,还没达到自由程度的朋友,猫哥给的建议是:先把人民币赚到再说吧。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人民币兑美元跌是什么意思

比如昨天6.7元人民币可以换1美元,今天要6.8元人民币才能换1美元,这就叫人民币兑美元跌了

关注|管涛:美联储激进加息暴露体系缺陷,人民币国际化有新机遇

赣江汇

ID:ganjianghui

关注

编者注

管涛,经济学博士,赣江汇顾问成员、国家外管*国际收支司前司长,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长期从事货币可兑换、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参与了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大方案设计。著有人民币汇率“三部曲”:《中国先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视角》;《汇率的本质》;《汇率的博弈:人民币与大国崛起》。

从去年3月开始,美联储为遏制美国国内的高通胀连续8次加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提升450个基点。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其紧缩政策将对2023年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

在这一轮美国加息周期中,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普遍下跌,人民币是全球范围内较为稳定的货币之一。2023年人民币汇率会怎么走?其涨跌将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今年,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做客观察者网“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访谈,带来深度解读。

观察者网: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2023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也由去年的“灵活适度”变为了“精准有力”。什么是“精准”?怎么算“有力”?我们的很多观众和读者可能不是太了解,首先请您给大家解读一下,货币政策的“精准有力”意味着什么?可能会用到哪些工具?

管涛:近年来,我们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一直没变。财政政策叫“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叫“稳健的货币政策”。但202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提法,要比2020年底的时候更加积极。2020年的提法是政策上“不急转弯”,而2022年底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具体到货币政策,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也从去年的“灵活适度”改成了“精准有力”。“精准有力”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总量要够,投向要准。总量工具有数量和价格工具,通常大家所熟知的降准、降息属于数量工具,去年都用了。另外,一些公开市场操作,比如7天期逆回购,也是市场流动性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属于总量工具。

“总量要够”就是要保证广义货币供应和社融的增长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到“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但在2022年底时就没再提了,这意味着对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可能还有更大的容忍度。

“投向要准”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地用一些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2022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讲话中提到,中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长期性工具,一类是阶段性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目前余额是2.5万亿元。近年来,我们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这些都是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

阶段性工具到期以后是要自然退出的。2023年年初,央行延长了三项阶段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期限: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这些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还会进行调整。

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好处是专款专用、定向支持、精准滴灌,它能够发挥总量工具不能发挥的作用。比如说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的工具,这一工具一大重要作用是给设备更新改造的企业贴息,降低其融资成本,这是通过降准和降息都难以直接达到的效果。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这提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从今年1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我们实际上实现了预期中的“开门红”。其中广义货币(M2)增长是12.6%,这是2016年5月以来的高点;人民币贷款增速也比去年年底有所上升;社融也达到9%以上的增长。按照央行的说法,总体上我们的货币政策,在基准的情形下对经济支持力度要不低于去年。

观察者网:从去年3月开始,美联储为遏制美国国内的高通胀连续8次加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提升450个基点。您觉得今年美联储何时会暂停加息?

管涛:在去年11月份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已经对外宣布完成第一阶段加息有多快的问题,后面进入加息的终点利率有多高,以及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持续时间有多长。但是市场在抢跑,普遍认为美联储马上要结束加息,甚至在2023年底有可能会转为降息。

然而,我们看到,今年1月份美国的通胀数据、零售数据、劳动力环比均出现了反弹,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销售也是超预期的强劲。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又开始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重新定价。

我们预测,如果是每次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美联储大概还会加息两三次,如果是重新恢复每次加50个基点,可能就只有一两次了。我认为,大概率会是每次加25个基点,因为美联储一再表示,要评估货币政策累积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经济金融的反应,如果加息太快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非预想中的结果。

观察者网:您之前曾经提到,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有四个阶段,您觉得2023年将会进入到哪个阶段,对我国的经济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管涛:去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2022年年初,我参考201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经验,提出美联储紧缩对中国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刚开始影响不大,后面就没有影响了。

我认为,本轮美联储紧缩演绎会呈现“四种场景/阶段”:第一阶段是美联储温和有序的紧缩,中国外资流入放缓,人民币延续强势但升值放缓;第二阶段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缩表,导致中国阶段性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第三阶段是美联储紧缩力度超预期,引发资产泡沫破灭、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将难以独善其身,人民币汇率承压;第四阶段是美联储重回宽松,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就可能重现资本回流,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

去年4月我提出,有可能中国已平稳度过了美联储紧缩的第一阶段,即美联储缩减购债,中美利差收敛,中国外资流入减缓,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只是升值放慢。但是随着美联储3月份启动加息,而且开始酝酿缩表将加剧美国经济金融动荡,叠加其他因素影响,中国将出现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进入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第二阶段。

同年4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4,然后一路震荡下行,到11月初时跌到了7.3附近。所以我认为去年人民币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站在第二个阶段,未来我们有可能进入第三、第四阶段。

2022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以金融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金融冲击为主,今年除了金融冲击以外,还有可能因为美联储紧缩带来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从而导致中国外需减弱。金融加实体经济的双重冲击会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观察者网:2022年全球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高通胀,许多发达国家去年物价涨幅创下新高。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物价保持了总体稳定,2022年CPI同比增长2%,涨幅比年初设定的3%的预期目标还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023年我国是否存在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管涛:根据IMF的判断,2022年全球全年平均通胀率为8.8%,中国的CPI同比增长只有2%。如此看来,中国确实属于物价基本稳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在疫情应对时保持了宏观政策的克制,不像西方进行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刺激,造成大水漫灌;第二,中国的疫情应对是稳市场主体,而西方是过度刺激需求。因此,中国是供给的恢复快于需求,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第三,面对去年输入性通胀压力,中国采取了一些保供稳价的措施,并且畅通了国内经济循环,这也有助于物价稳定。物价的稳定,不但保障了基本民生,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拓宽了空间。

输入性通胀的高点应该在去年。2022年下半年的大宗商品价格,包括能源价格都已冲高回落,所以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去年已经有所缓解。这当然不是说今年没有输入性通胀,如果今年地缘**冲突进一步升级,仍然会影响能源和粮食价格走势。

对于中国而言,在物价方面,今年我们首先要防止物价的进一步下跌。我国PPI去年年底开始已经是负增长,CPI(同比增长)在2%左右,核心CPI增长只有1%左右,所以中国物价走势还是比较低迷的。这也反映出国内需求总体不足,因此我们主要防止这方面的压力。

在通胀方面,我国总体通胀仍较为温和,但要关注结构性的通胀。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接近30%,而美国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只有不到10%。

柴米油盐关系到基本民生,是民生大事。中国1月份虽然整体通胀不高,但食品类的通胀还是比较高,对老百姓的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加大保供稳价的调节力度,保持粮食、能源价格稳定;另一方面,要研究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如果粮食、能源价格的上涨达到一定的门槛后,应对特殊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补贴措施,减轻对民生的影响。

观察者网:“稳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此您有何建言?

管涛:第一,财政货币政策仍要保持克制,要坚持实施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防止大水漫灌;第二,要关注结构性通胀的走向,研究一些预案,加大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定向扶助的力度;第三,针对目前价格走势总体偏低的情形,应加大在扩大总需求上的政策刺激力度,对通胀一定程度上要增加容忍度。

观察者网:在这一轮美国加息周期,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普遍下跌,相比之下,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远低于欧元、日元与英镑兑美元的贬值幅度,是全球范围内较为稳定的货币之一。您对2022年全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何评价?您认为2023年人民币汇率会怎么走?其涨跌将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管涛:2022年人民币汇率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下,呈现出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的走势。2022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还延续前期的升值走势,到3月初升至6.3附近,3月中旬开始冲高回落、震荡下行,9月份人民币汇率时隔两年跌破7,11月初跌到7.3附近以后就开始止跌反弹,12月初又重新升回到7以内。

2023年年初,人民币汇率最多升至6.7,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人民币最多反弹了8%以上。去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去年的大环境是美元兑绝大部分的非美货币都升值,所以虽然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跌了8%以上,但人民币的多边汇率实际上只跌了2%-3%,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

恰恰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增加,使中国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去年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数量和价格工具都频繁使用,加大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外,由于汇率的弹性增加,去年除了一些宏观审慎措施之外,我们没有动用新的资本外汇管制措施。

事实上,汇率根本上还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去年人民币汇率止跌反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11月份以后我国优化了疫情防控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市场改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预期。在强预期弱现实的背景下,人民币出现了反弹,因此,汇率稳定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经济稳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我觉得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大概会出现以下情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三稳”工作。如果能够做好这“三稳”工作,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会在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偏强的走势。

如果做的比市场预期的更好,我们有可能会重现2020年下半年的情形,人民币会重新出现一轮趋势性的走强。当然可能也会出现坏的情形,因为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如预期,人民币汇率可能还会在一段时间内承受压力。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既有基本面也有情绪面。现在人民币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对于市场情绪,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人心难测”。

经济基本面到底是好还是坏,不取决于你是怎么看,我怎么看的,而取决于市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取决于我们今天怎么看的,而取决于到那个时候我们怎么看。

观察者网:我们国家最近这些年一直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您认为2023年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应该怎样确立?

管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政策上讲,中国已经完成了从货币非国际化向国际化的转变,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去年底召开的二十大,把“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写入了d代会的文件,成为国家基本的国策。

从市场的接受认可程度来看,人民币现在已经是第五大外汇储备货币,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和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且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五大篮子货币的第三大权重货币。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SDR篮子货币定值重估时,把人民币的权重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根据对国际货币体系三个层次的划分,我已经把人民币划入到了第二个梯队,属于次中心货币。虽然人民币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这些传统的国际化货币比起来肯定还是有些差距,但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些新机遇。

2023年世界经济总体下行,而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这种明显独立向上的趋势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吸引资本回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可以看到,政策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更加偏积极。“十四五”规划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在去年年底二十大时改为“有序推进”,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四个自信”。去年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实际上伴随着资本的大进大出,但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经受住了考验,这不但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可以看到,美联储此次激进加息造成了全球“美元荒”,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能够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

美联储激进的紧缩造成了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不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经济体,都遭遇了资本外流,当地货币均面临贬值压力,包括欧元区和日本。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一部分也是出于欧元贬值的考虑,而日本央行去年也是多次入市干预日元的贬值,这都有可能会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的发展。一些非经济因素也会推动各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为人民币提供一定的机遇。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疫后经济恢复的正常化路径是不确定的,不排除出现反复,且疫情还有一些滞后影响,就是所谓的“疤痕效应”。

其次,在百年变*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经济金融、科技的“脱钩”,可能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第三,要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根本上还是要靠推进制度性的对外开放,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可兑换,影响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外国投资者对于持有人民币资产或者用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顾虑。

从长远看,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要巩固和提升人民币次中心货币地位,按照“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坚持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央行、**部门则需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观察者网:截至今年1月末,我们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4个月回升。在外汇储备“四连升”的同时,黄金储备也是“三连升”,我国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我注意到,目前全球央行都在狂囤黄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管涛:国际储备是一种国际清偿能力,在对外支付时,除了用一些硬通货对外支付,理论上也可以用黄金对外支付。黄金储备也属于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我国黄金储备占储备资产比重为3.5%。从国际比较看,同期,全球18个主要经济体黄金储备的平均占比为19.9%,中国占比大大低于平均水平。

我认为,在这个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有这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发达国家早已让汇率自由浮动,近年来,很多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汇率弹性明显增加,有的国家直接走到了自由浮动,降低了对外汇储备的依赖;

第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在缺陷是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同时内外兼顾,大家希望把储备资产分散化,一部分分散到非美元的储备资产,另一部分可能就是实物储备资产,可能是黄金储备;

第三,非经济的因素。一些国家把货币武器化进行制裁,其他国家为了规避此类风险,也会选择持有一些实物储备资产。

观察者网: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更想知道的是2023年金价会不会大涨?黄金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管涛:2022年全球是股汇债三杀,但黄金表现不错,是一个N型的走势,先涨后跌再反弹,价格基本稳定。2023年年初时,黄金价格还有一波涨势,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市场重新定价、美联储的紧缩政策,黄金又出现了一定的回调。

我个人认为,今年总体上看,金价有一定的机会。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进入尾声,实际利率见顶,对金价是一个支持;其次,各国央行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包括增加对黄金储备的配置,这也会增加需求,这对金价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第三,黄金通常在高通胀、地缘**风险较大时,是一个抗风险的避险资产,这也会对金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至于金价是否有望迎来大行情,大家不要期待太高。

内容来源:观察者网 凭澜观涛 

发布时间:2023-03-01

精彩回顾

《关注|管涛:关注超级美元周期滋生的新美元泡沫》

《关注|管涛:紧缩周期渐进尾声全球经济复苏可期?》

《关注|管涛:经济有望形成独立向上趋势》

《关注|管涛:推动明年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注|管涛:推动明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有利条件》

本文版权为“赣江汇”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赣江汇(ID:ganjianghui)。欢迎转发,更欢迎扫码关注!

人民币到底是在升值还是贬值?

你的观点有点偏激了。首先,我们现在常说人民币升值是指兑美元。其实去年人民币欧元和英镑也是贬值了。其次,即使是你说的对于国内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肉和米每斤涨了几元,但同时车价却几乎无一例外的要跌上几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好还是贬值好)_第一生活网

大家好,小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好还是贬值好这个很多人还不清楚,现在一起跟着小编来瞧瞧吧!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一把双刃剑。

2、有升值的好处,但也有贬值的好处。相对来说,升值对普通人是好事,对出口企业就没那么好了。对于国家来说,影响并不大。毕竟国家非常重视宏观调控。

3、对于普通人来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进口产品。对于有留学生的家庭来说,可以节省很多开支,但是出口企业利润降低。

5、降低进口原材料价格,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人民币适当升值将有助于缓和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树立更好的国际形象。

7、如果进口价格下降,出口价格上升,从而抑制出口,减少国际贸易顺差;当外资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时,就业机会就会减少,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9、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在涨,影响了很多行业和人群。许多分析师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甚至有人预测人民币汇率将进入漫长的升值过程。

10、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象,只要知道货币贬值和升值的判断方法,然后权衡利弊,尽量保证手中的资金不贬值。

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好还是贬值好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小动物园作文把家人比喻成动物450字(小小动物园把家人比喻成动物作文400字)

硅油衬布和无纺衬有什么区别(请教什么是有纺衬什么是无纺衬)

塑料雨鞋和橡胶雨鞋的区别是什么(塑料雨鞋和橡胶雨鞋的区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动画讲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神奇宝贝bw图鉴(宠物小精灵BW的图鉴有了没有的话在哪里可以看到)

中国建设银行简版网银证书下载(请问建设银行证书在哪里下载)

幻想情侣的主题曲跟插曲都叫什么名字啊是什么歌(幻想情侣的主题曲跟插曲都叫什么名字啊)

cr渲染器和vray的区别(vray1.5与2.0什么区别呢)

西瓜视频邀请好友有奖励吗(天天酷跑邀请好友奖励)

魔兽世界时光守护者声望哪里刷(wow时光守护者的声望怎么刷的)

仙肤莱青春定格塑颜液适合什么肤质(罗麦正品仙肤莱漫妮青春定格原液的原液介绍)

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什么意思(对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与我想和你一起起床有什么区别吗)

暖手宝换水后不加热怎么办(暖手宝换水后不热了)

美圆贬值对中国是好还是坏?

无论如何,对百姓有利的边是好!

人民币对美元是涨好还是跌好?

人民币对美元的涨跌取决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国家政策目标。在不同的情况下,涨跌各有利弊。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贬值(相对美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为出口商品变得更便宜,从而有利于扩大出口。然而,对于进口企业和个人来说,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购买进口商品和出国消费成本增加。

从国家经济角度来看,适度的汇率波动有助于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减轻外部压力。然而,过大的汇率波动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影响投资者信心。

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涨跌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来判断。合理的汇率水平有助于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和央行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灵活调整汇率政策,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果。

美圆贬值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坏事了,减少了多少外汇储备啊

在岸人民币跌了还宪需呀刚约绍批会怎么样

一般这种情况下,会致本币兑换美禅巧元的多了,自然会压低外汇公开市场上本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就是本币对美元贬值,亦是美元对本币升值。但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泰国、中国香港是采取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一旦泰铢在外汇市场上有对美元的贬值压力,那里的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上出售作为资产负债表里资产项的美元,兑换泰铢,从而把本币对美元的汇率重新推回预设的汇率。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缩表”,泰铢回笼。另外既然大家都知道那里的央行必然会保对美元汇率不变,那就会更加大胆的在泰国利率市场借入泰铢,兑换美元,再到美国利率市场借出美元,不断的赚取利差。亦或是卖出泰铢标的的债券,换成美元去购买美元标的的债券,甚至是用期货或融券的方式做空泰铢标的的债券。这样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推高泰国的市场利率,因为泰铢标的的债券会被压低,同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被推高。——当年索罗斯就是利用这点在泰国利率与外汇市场上对冲交易,最终致泰铢崩盘,泰国**宣布放弃对泰铢美元固定汇率制,具体过程我在文底第二篇里面详细讲了。这样就意味着,如果要保汇率自主,那么市场利率就必然无法自主,只能被动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其他有一些国家的货币不是采取对美元固定汇率,本币发行的抵押担保资产也不是美元,如日元、英镑、欧元等,它们有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体系,并不依赖美元。那为什么也会被美元“收割”呢?因为只要是资本开放市场,当美联储加息或降息的时候,必然有大量机构或资金来用上述的方式赚取利差,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要么是利率跟随着美国的利率波动,要么是汇率升值或贬值。也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两大市场(利率市场与汇率市场)中至少有一个的调控遥控器掌握在美联储手里。——这就是著名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国家是无法同时保证利率自主与汇率自主。而华尔街的烂铅对冲基贺历键金与投行们,也是跟美联储串通一气,在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周期(亦称降息周期)的时候,大量购入别国的资产或有价证券,来炒高其价格,同时在远期市场卖出来对冲,锁定利润。亦或者在别国的债券市场上高位做空,同时又在高位做空那一国的本币对美元汇率。然后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根据上面所分析得那样,美联储加息周期,会致要么别国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提升,要么别国本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这样的话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与投行们在两个市场里至少有一个市场是赚的,另一个市场最坏的情况也是不赚不亏,甚至大多数情况两个市场同时赚。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什么叫跌破?

就上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比率下跌到某一数值就叫跌破!

首先要说是:单就汇率而言,如果看人民币一篮子货币(如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整体而言,其实人民币汇率非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如兑加拿大币,从之前的5.2:1,升到了4.9:1。这是因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美元指数大涨,相对美元而言,非但人民币,几乎所有其他货币的汇率都在下跌,而人民币恰恰是跌幅相对最小的。

至于会有什么影响:

1、 对于出口业而言,影响最大,因为大多数出口商品用美元定价,显然是利大于弊;反之,对于进口来说,则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上涨一些;

2、 紧接着第一点,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下跌,利弊参半,和出口相关的企业收入可能会有提高;不过,买进口商品就会多花人民币、出国旅游如果用美元的话也会多花费些;

3、 对富人而言,一般而言,弊大于利。因为他们开的车多半儿是进口的、用的商品也有很多是进口的、他们经常出国、甚至他们的子女很多在国外学习等等。

最后再说一句,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之前,汇率不太可能大幅下跌,包括兑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