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向资金最聪明(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到底是个啥?_同花顺圈子)

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到底是个啥?_同花顺圈子

A股在春节后走出一波小行情后再次震荡,此时北向资金的流向也更受关注。

在中国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上资金就是指从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也就是所谓的外资。

而南下资金则是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这个资金被称为南下资金,也就是所谓的内资。

北向资金指的是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入资金之和,就是通过香港交易所买入内地的股票的资金。

由于A股市场有管制,不允许外资直接参与,我国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开通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形成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中的资金互流,因为内地在香港的北面,就形成了北向资金的说法。

由于“北向资金”大都是国外机构投资,而机构一般都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专门的公司研究团与信息搜集团队,在投资上相比普通的散户更专业,也更有优势的多。因此北上资金也有“聪明的资金”之称,对于普通价值投资者而言,关注北上资金买入与卖出以及关注北上资金长期买入的股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在熊市低位,公募资金更多的是存量博弈。而外资是纯粹的增量资金,能明显的影响市场走势。

北向资金运作其实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规律来着手判断:

一、对外围股市很敏感,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资金基本都是大幅流出,所以先看美股。

北向资金代表了外资,外资主要还是以美股为全球风险资产风向标,所以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资金基本上都是大幅流出。这里注意了,如果哪次美股大跌,而北向资金还是强势流入,那么很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二、对汇率波动敏感,人民币升值,大概率流入;人民币贬值,大概率流出,也就是其次看汇率。

因为外资买卖A股,其收益会直接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股价没有波动的前提下,若人民币进入升值趋势,那么买入持有A股后,在后面能换回的美金就多,就是赚钱,所以这个时候外资一般会流入;反之,人民币如果进入贬值通道,外资就会选择流出。

三、这一条也是核心规律,在择股上,北向资金喜欢核心资产,什么是核心资产?

1、所在行业发展成熟,并且在产业链上具有高溢价的位置,这样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2、所处行业壁垒高,护城河比较宽,保证了短时间内很难有新的竞争者介入;

香港和国外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并不像国内资金一样热衷于炒作题材。他们更喜欢做的是买价值股、买市值偏大的白马。

北上资金集中持有的都是一些超级行业龙头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恒瑞医*、五粮液、格力电器、招商银行、中国国旅、长江电力、上海机场等。

2019年伊始,北向资金便大刀阔斧连买3个月,而进入二季度,北向资金又掉头转向净流出,5月份创下单月净流出额历史新高,6月份方才再度连续多日回流。

对习惯了外资连续、大幅流入的投资者而言,这种现象不免在短期内引起担忧。是外部环境变化改变了外资的入场趋势?还是北向资金也会波段操作,获利离场?

提起北向资金,A股投资者给其的标签多是“长线资金”、“价值投资”、“持股不动”。但机构分析认为,北向资金内部也可分为配置型和交易型两类。交易型资金可能是宏观对冲,也可能是偏量化的基金投资,这一部分交易构成了北向资金短期内的进出波动。

中信证券通过积累的海量北向资金历史托管行数据,穿透分析了北向资金的结构。

中信证券表示,北向资金较高的换手率主要源自托管于外资券商的客户,背后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对冲基金的高频交易,约占北向资金的26.3%;而符合“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行为特征的海外资金约占整体67.9%,跟踪此类资金更能反映外资的长线逻辑,更具参考价值。

总体来看,托管于不同类型机构的北向资金在配置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托管于券商的北向资金比托管于银行的交易明显更加频繁;而托管于内资和港资券商的资金则明显比外资的同类机构更加活跃。

此外,具有明显主题投机性交易特征的北向资金多托管于内资券商,其交易频繁度约是托管于外资银行和券商的北向资金的17.3倍。

但需要厘清的是,更能反映外资长线逻辑的北向资金占比在总量的七成左右,是绝大多数,也与A股投资者对外资的一贯认知较为符合。这类资金目前还很少出现大幅撤离的迹象。区分不同托管机构背后代表的不同类型投资者,有助于解析不同时期北向资金对不同板块的买入逻辑。

我们知道这些聪明的外资在A股买的绝大部分都是蓝筹股、白马股这样的核心资产,这些股票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出现业绩的大幅下滑,也就是说这些核心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并没有降低。这方面外资肯定比我们更清楚,所以A股一定是将来外资重点配置的重点。

经历这次疫情的洗礼之后,我们的制度优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多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A股本来就是全球股市价值洼地,从长期来看也更有“避风港”的价值,再加上外资对A股的严重低配,相信一旦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和金融市场基本稳定之后,外资还会加速流入A股的。

所以,对于目前的北向资金净流出,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短期措施,不会影响长期外资流入的趋势。更不要因为看北向资金净流出就对A股的走向产生恐慌,这个完全没有必要。

整体来说,北向资金的流入对A股是利好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北向资金大量买入A股后,市场表现大概率向好,毕竟资金是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反之,如果北向资金短期内集中出逃,那么往往预示着A股市场走势疲软,投资者需注意防范风险。

牛市里最聪明的北向资金在干啥?为何持续加仓一个不太知名的公司,亿元通信、大参林等却被持续减仓

移远通信、大参林等被持续减仓

股市称北向资金买入是什么意思?

股市中的“北向资金买入”是指境外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机制买入内地股票。

具体来说,这个机制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购买内地股票。当境外资金通过这个机制买入内地股票时,就称为“北向资金买入”。

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对内地股市有重要影响,因为它们代表着境外投资者对内地经济的信心和投资意愿。当境外资金大量流入时,会为内地股市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和上涨。反之,当境外资金大量流出时,内地股市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力。

因此,北向资金买入是股市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什么叫北上资金,北向资金什么意思?

北向资金又称北上资金,是指从香港股市中通过沪股通的方式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在市场上,北向资金的流动一直被当做是投资者判断市场的风向标。

投资者如何跟着“北向资金”赚钱?|宏观 - 妙投

前几篇,我们讲解了PMI、社融、人民币贷款、PPI、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股债比价、A股滚动市盈率等8个指标的逻辑和用法,本篇我们再来讲一个最近数据库中新增的指标:北向资金。

2014年沪港通启动,2016年深港通启动,从此外资可以通过相对自由的方式进入A股,而经由沪股通和深股通两个渠道,从中国香港流入A股的资金就是所谓的“北向资金”,从内地流向港股的资金叫作“南向资金”。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全文为1903字,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

北向资金为什么客难仍刑督秋频繁换股?

北向资金是指国外投资者通过特定渠道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资金。它们在中国市场进行股票投资时,经常会进行股票的买卖操作,这一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投资策略调整:北向资金的投资策略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和特定投资组合的需要进行调整。当市场行情出现变化时,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持仓,选择进行股票的换手操作,以适应新的投资策略。规模控制:北向资金通常是大型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规模较大。为了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流动性,他们可能会定期进行股票的买卖操作,以确保投资组合的平衡和流动性。盈利回吐:北向资金在中国市场赚取了一定的投资回报后,可能会选择部分或全部撤离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进行股票的卖出操作,以实现利润的回吐。需要注意的是,北向资金的投资行为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预期、政策环境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等。因此,频繁的股票买卖操作并不仅仅是北向资金的行为,也可能是市场上各种投资者的共同表现。

15张图告诉你北向资金的聪明之处

沪港通开闸以来,北向资金动向被视做为外资配置A股的风向标,获得市场高度关注。那么,北向资金作为主力资金是否具有跟踪观测的价值呢?其与市场整体表现的相关性又如何?在行业配置、个股选择上能否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表现呢?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最大回撤29%,资金回归上证50

北向资金的流入配置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11~2016/11)沪港通开闸资金阶段性流入。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闸,A股配置需求叠加牛市吸虹效应,在开闸的前8个月内北向资金流入速率较高。截至2015年6月初,沪股通累计资金流入就达到了1250亿人民币,此后资金净流入几乎近停滞,直到深港通开启的2016年11月,沪股通累计资金流入资金仅为1350亿元左右。

 

第二阶段(2016/11~2018/3)深市配置需求挤出沪市资金流入。2016年11月深股通开闸,对深市的配置需求部分挤出了沪市北向资金流入,沪深两市2018二季度先后达到近2000亿北向净流入规模,但深股通用16个月就实现了这一规模,沪股通却花费了40个月。这一阶段北向资金配置开始向中等市值标的扩散,从“聚集于上证50”转向“增配中小板”,上证50的持仓比例(按最新成分股名单计算)从2017年1月的53%降至2018年3月的37%。

 

第三阶段(2018/3~至今)市场波动加剧,回归上证50板块。2018年一季度市场开始下跌,尽管北向资金整体仍在持续加仓,但3月后配置策略出现转变,资金向中小盘扩散的进程被阻断,上证50配置比例出现回升。

 

最大回撤达29%,但资金仍稳定流入。用2017年初至今,北向资金每日持仓估算北向资金累计净值。看到尽管2018年市场大幅下跌,北向资金净值从1.66(2018-1-26)跌至1.18(2019-01-03),最大回撤率达28.9%。但整体上北向资金保持稳健流入。信达证券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北向资金对A股的配置需求强于交易驱动的需求。实际上北向资金仅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10月两个时间点阶段性减持过重仓行业,如食品饮料和家电,但很快又对这些行业重新恢复净买入。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上证50与北向资金流入关联度最高吗?

上证50与北向资金流入关联度最高?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结论。信达证券统计了从2017年初开始陆股通一周日均净买入,与A股主要指数同时段涨跌幅的相关度。周日均净买入/成交额和周日均净买入/持仓市值,与上证50周涨跌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35,意外地是,显示北向资金净买入强弱的这两项指标,与其他主要指数的相关系数都接近或高于这一数值,甚至与创业板指的相关系数达0.31和0.39。

 

信达证券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1)陆股通资金净流入的波动度高,而指数特别是上证50指数的波动度较低,使得相关系数无法充分显示两者关联度;2)A股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可能将北向资金流入作为一项观察指标,北向资金流入增多潜在表明市场目前相对安全,可促使其他类型投资者介入市场进行交易,资金流入效应外溢至市场整体,助推其他大类指数上涨。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北向资金在行业配置、选股上表现优于市场

信达证券从2017年开始,以周为频率,选取北向资金主动增持规模最高的前5大行业和前50只个股,并计算这些行业及个股在此期间的涨跌幅。

 

为了剔除价格涨跌对持股市值的影响,信达证券在每周计算个股增持规模时,将个股价格固定为上周五收盘价,并每周选取增持市值TOP50个股。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将个股增持市值分行业加总,得到每周主动增持规模TOP5行业,并计算其当周收益率。

 

需要说明的是,周与周之间,个股股价基数的变化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因为在这个计算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北向资金每个时点对个股和行业的相对排序,并不涉及不同时点间的持仓规模比较。

 

同时,为了了解观测这些持股变化对投资人的价值,信达证券还计算了北向资金增持最多的行业和个股,在下一周的市场表现,结果如下所示。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来源:信达证券

综上所述,北向资金在增持、减持行业上预示性较好。资金流入方面,以北向每周增持的前5大行业指数作为组合,2017年初至2019年4月末,周平均收益率为0.2111%,累计净值为1.20,方差为2.83,最大回撤水平为-24%。增持行业配置组合在波动率略高于市场均值的前提下,获得显著优于大盘的回报率,且最大回撤也低于Wind全部A股指数。减持行业组合周收益率、波动性和最大回撤水平都显著低于市场一般水平。因此,北向资金行业自身和跟投策略受益较为一致,潜在的原因可能是行业动量效应较强,其表现存在一定惯性,但这一特性在北向增持规模最高的个股中表现并不明显。

 

跟投北向资金增持规模前50个股,净值表现显著优于市场均值。个股层面结果显示,北向资金增持规模居前的个股,不仅本身收益较高,以周为频率跟投这些行业及个股,尽管收益率和北向资金本身差距较大,但也优于A股指数。北向资金本身,和跟投的策略受益均较高,可能和其投资偏好与近3年市场偏蓝筹的风格契合相关,而价值回归风格是历史因素共同发酵酝酿的结果,如金融去杠杆、并购重组收紧、商誉风险累计、开放外资流入,引领市场的核心矛盾因时因地迁移,机械跟投的高收益未必可以持续,但从市场资金角力和选股的角度来看,北向资金的动向依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来源:信达证券

东方财富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end •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解锁财富路

下载官方APP

财迷都“在看”

多点多中签!

水皮:【谈股论金】北向资金是聪明钱_谈股论金_华夏时报网手机版

今天走势如何看两张图片就一目了然了。总地来讲今天基本上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格*,收盘时,指数在向3000点靠近。

盘中值得一提就是北向资金,大家都知道我们很久都没有专门讨论过北向资金了,因为北向资金比较复杂,有的是真的外资,需要被动配置,还有的就是“披着马甲”的过江龙资金。很难讲那些资金是真正的配资,尤其是一些主动配置的资金,的确是鱼龙混杂。虽然其中也有外资,但是也有一些是“特别”的资金,所以有时候北向资金能起到一个维稳的作用。当然行情如果真的出现了剧烈变动,就像前段时间“活久见”时期,美国股市暴跌,北向资金也是呈现流出的状态。

所以我们一直把北向资金一分为二地看,今天大多数时间,尤其是在尾盘最后,集合竞价之前,应该将北向资金进入的量还是挺大的,里外里加起来大概在200亿元左右,最后挂单到了300亿元,但是实际成交的金额还是200亿元,明显放量。

可以想见,前段时间摩根斯坦利的建议外资加大对中国资金的配置并不是无的放矢的。现在看来,随着指数的回暖,北向资金加仓意愿的确是相对强烈的。政策和市场的表现,特别是预期总是有落差的。

前两天A股有点止步不前,一方面因为进入密集成交区,本身的抛盘压力会加大,解套盘的压力也会加大,另外一方面投资者对资金面跟原来比较宽松的预期还是有些落差。尤其昨天“一行两会”的领导人纷纷表示,不管是投资的总额,还是不搞大水漫灌,或者是要坚持正常货币国家政策,其实都透露一个信息:资金不会再像4月份的特殊时期那样宽松了。可能资金面最宽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因为按照刘鹤副**的讲话,中国经济的情况在向好,不管是车市还是房市都在回暖。

大家都知道经济如果向好了,刺激性政策的力度可能就没那么大了,这听上去是个悖论。因为如果经济不好,投资者会预期放水,如果经济好转,反而水龙头可能就会拧紧,这是非常矛盾的地方。但总的来讲,水皮觉得宏观面,基本面还是最终决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前提和保障。

只有经济在向好,上市公司的业绩才有好转;上市公司的业绩好转,才能真正提升估值,投资者才会投的心安理得,晚上睡得着觉。水皮想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面的好转,也是吸引外资进入A股的很重要的原因,水皮以前说过世界各国都是大放水,特别是美国,最终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到中国来。因为中国的市场空间最大,中国的投资需求最大,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最确定的。这就是导致资金,特别是北向资金集中进入A股市场真正的,也是根本的原因。外资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起到示范作用的,推动上证指数向3000点靠拢。

一句话点评:北向资金是聪明钱

责任编辑:柴冠羽

如果一只股票一直是资金流出状态,但股价没怎么跌是为什么?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资金处于净流出说明股票当日资金流出较多,但因有主力资金在下方支撑或公司本身基本面较好,股票可能只会因为流出而出现小波动,但总体价格一直是稳定的。并且,资金流入流出指标会有滞后性,在盘中期间数据会进行波动,这样会使指标参考数据出现失效的情况。应答时间:2021-02-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股票都跌停了,为什么资金是净流入,大单中单小单都是净流入?我用的同花顺软件

资金的流入流出纯粹就是忽悠人的,如果它真的准,那么所有人都不会亏钱了,看谁流入了,跟着买就是了。如果说,主力把10股从一个帐户换到另一个帐户,对主力来讲,是流出还是流入?,软件只是简单的把一些主动性买单和卖单做出流出和流入方向上的划分,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