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股票现在可以买吗(盐湖股份怎么样?)
盐湖股份怎么样?
上市部分不值,同花顺显示 盐湖股份000792 总股本为18.57亿股,现价19.05,市值大约为353.76亿。
盐湖股份到底值多少钱?
这天盐湖股份涅槃重生恢复上市,万众瞩目,毕竟曾经一个时代的龙头股,资源禀赋独特,拥有最好的盐湖资源,青海察尔汗盐湖,钾肥国内绝对龙头。
钾主要用在化肥,氮磷钾,钾是其中之一,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现代农业离不开钾肥,不过中国钾产量与用量不成比例,钾盐一半以上靠进口,除了进口,就剩盐湖股份,500万吨钾肥产能,大约占了国内供应量的七八成,绝对龙头。
说起盐湖,投资大咖老潘一直和我讲,那是以前的“宁王”。后来,扩张惨败,在镁业务上投了几百亿,这个镁不是美容的美,是金属镁,盐湖中富含钾镁锂,梯级开发分层利用,是盐湖开发必由之路,想法不错,实施起来就不乐观,泥潭中挣扎了几年,只见投入不见产出,亏损严重,加上全球钾盐价格周期性低迷,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当地**主导,开展重组,将镁业务破产重组剥离,减值600亿,几百亿的负债由不对称资本公积转增实施债转股,剥离有毒镁资产30亿卖给**平台,一通操作,盐湖股份算是从泥潭中爬了出来。
这次恢复上市,一来是钾盐业务时逢周期反转,氯化钾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猛涨,从1600左右涨到今年如今三千多,成本没变,多出来的全是利润,资源周期类业务,不好的时候一筹莫展,好的时候如印钞机开动。对比看看中远海控,一年挣了的比历史总和还多,早已忘了那些穷得嗒嗒滴的苦日子。
2020年盐湖股份收入140亿,扣非净利润20亿。全年产量达552万吨,销售钾肥产品合计645万吨,没看错,行情好,价格高,连库存都清空了。
看了几份研报,研究员们对未来几年氯化钾继续维持供需平衡保持乐观,价格将维持一定高位,估计钾盐业务可以为盐湖股份贡献每年50亿左右利润。
有朋友说了,你这都是废话,我们看盐湖又不是看化肥。对喽,我之前也是,对盐湖股份没啥了解,引起兴趣的是,锂,盐湖提锂。
自从米国特王大破空头,神州比王率三小横扫旧势力(至少在资本市场),背后宁王独霸江湖,一个搞电池的制造企业居然170倍市盈率,1万亿市值,啧啧,重构了我等韭菜之世界观。
锂,元素周期表上的枯燥符号,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精彩玩具,变成了通向财富的魔咒。碳中和,新能源车,锂电池,锂,沾上边的都替代课外班酱油白酒成为脑中多巴胺的新来源。
锂在大自然存在两种形式,矿石和盐湖,最好的锂矿在澳洲,天齐锂业控股的泰利森,最好的盐湖在南美,据说资源禀特好,太阳晒晒,沉淀下来就是碳酸锂,犹如以前沙特,打口水井冒出来的是汽油。天齐锂业参股的SQM是智利盐湖,我国盐湖也不少,条件最好是青海察尔汗盐湖,盐湖股份和藏格一家一半。
以前看天齐锂业资料,有个印象,国内盐湖锂含量低杂质多,技术上有诸多难题,提锂困难,成本高,产量上不来。例如察尔汗盐湖是一个储量巨大、但低锂离子浓度、高镁锂比的盐湖矿,氯化锂储量达到717万吨,但平均锂离子浓度仅为0.003%,镁锂比高达1577,锂元素提取困难。
所以,以天齐、赣峰为代表的国内锂业龙头纷纷出海找矿,最典型的是天齐锂业,先是收购澳洲泰利森后又参股智利SQM。海外占位资源,前几年看起来好,这几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拿钱买的能不能靠得住?安全焦虑怎么解决?最终还得两条腿走路,把自家盐湖用起来。
盐湖股份旗下蓝科锂业2010年从俄罗斯引进锂盐提取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吸附分离与膜分离浓缩技术突破,前段采用铝系吸附剂吸附提锂,滤膜除镁,之后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近两年蓝科锂业1万吨碳酸锂项目经过产能爬坡开始满产,成本控制得相当不错,由于盐湖提锂原料是提取氯化钾后的老卤水,成本极低,虽然盐湖提锂技术较矿石提锂工艺复杂,但矿石比卤水贵多了,两相抵消,居然盐湖提锂成本比传统锂辉石矿还略低一点,完全成本3万出头。
技术能过关,产量能上来,成本下得去,这三条标志着盐湖股份盐湖提锂技术的成熟。
在察尔汗盐湖的另一边,藏格也在盐湖提锂上发力,与蓝科引进自研不同,藏格技术和设施由第三方提供,2018年与蓝晓科技与启迪清源分别签订了1万吨/年碳酸锂项目工程设计合同,核心技术为吸附分离树脂与连续锂离子交换膜。
如果对提锂技术有兴趣可以关注下蓝晓科技,据说最大突破是吸附树脂,这些树脂内部布满细小空洞,当卤水流过时,树脂内的特殊结构会像钩子一样将碳酸锂勾住。既然几家都可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国内利用本土盐湖提锂进入了成熟期。
资源产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前些年锂价低迷供过于求,这两年新能源车*势逐步明朗,需求开始抬头,市场情绪高涨,而锂盐供应弹性不大,要复产、增产、扩产周期都很长,一叠加,一个新的锂高景气周期开始了。
根据研究,未来相当长时间,锂盐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平衡状态,这将导致锂盐价格从复苏走上高企。写到这里,群里研究员贴出资料,工业级碳酸锂涨到9.8万,发出感叹,天天涨。3万多的成本,10万的价格,锂的春天又来了。
缺货就涨价,这是市场规律,如果缺1%,不是涨1%价格,而是涨到那1%放弃争夺资源份额为止。你看看今年中美航线集装箱价格就明白,现在已经涨到2万多美元1箱,基本相当于跑一趟就把船挣回来了,什么原因,货太多,运力没弹性,船不是一下子从天上掉下来,要造新船好几年,涨价就是排序,将付不起高价的货主挤出去。
由于新能源车对动力电池强劲需求,大家一算,货不够,自然开始涨价,看了几个研究,预计未来若干年,工业级碳酸锂价格有望保持在8-12万,这对锂生产商2万多生产成本,3万多的完全成本来说,太舒服了。
盐湖旗下蓝科锂业,已建成1万吨碳酸锂,2万吨新项目今年投产,和比亚迪合资3万吨的碳酸锂项目,公司称未来还将增加4万吨碳酸锂产能。浙商证券的研究报告预测蓝科锂业未来碳酸锂销售量如下:
在浙商证券8月6日研究报告中估值是这样:
在写这篇文章时,8月20日收盘,盐湖股份市值2250亿。本文不是讨论估得准不准(这超出我能力圈),重点在怎么估值,T神提醒我们,买股票,第一件事就是问问自己,价值几何?
对于非单一业务的公司,需要按业务分类估值。我在某软件公司当董秘的时候,路演遇到一研究员,聊的挺好,称兄道弟的,吃完饭,他说走,回你办公室,我和你说说你们为啥市值不行。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笔记本一个excel文件,给我看了一张表,很简单,就是过去三年和未来5年收入利润数据按业务板块列示,猛一看似乎没啥花头。他指着表说,你看,第一个业务,项目软件开发,这个和你们一样对吧,利润2亿,给他50倍PE,100亿,和你们差不多。我点点头。再看下面,智能汽车软件开发高速增长,未来收入20亿,给他20倍PS,400亿,对吧,加起来500亿,按这个发的报告,随手打开行情软件,现在市值500亿。
不同的业务类型,市场看法差异,要给不同估值。
说回盐湖,你要有心算算,会发现锂盐板块不该这么少利润,原来盐湖股份的锂盐板块在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持有蓝科锂业57%,还有43%在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科达制造手里。
盐湖股份复牌前一天,我旁听投研会议,研究员对盐湖估值热烈讨论,不过明天就要开盅,谁也不敢说的太笃定,生怕打脸,七嘴八舌,1500-2000亿都是合理的之类太平拳,管投资的老大不满意,你倒是有个观点啊,结果有个研究员反把皮球踢回来,您看好盐湖还是科达?
挺有意思的话题,老大说,我们讨论盐湖估值,当然明天就知道市场估值,不过今天我们自己要估一个,否则明天开盘,你是买还是看呢?盐湖虽然没有复盘,但是盐湖两块业务,钾盐和碳酸锂,钾是传统资源行业,研究很多,目前预测大概利润贡献50亿,pe15-20,那么钾业务估值700-1000亿,蓝科锂业碳酸锂毛估估20亿利润,这块给多少估值大家差异就比较大,pe从30-50不等,600亿-1000亿,盐湖占57%,毛估400亿-600亿。这么算下来盐湖1100-1600亿,有的比较激进给到2000亿,这是现在研究的范围。这里面核心问题,蓝科锂业给多少估值?盐湖没复牌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科达制造来观察。
科达制造主业是做陶瓷机械和陶瓷产品,另外就是持有蓝科锂业43%的权益,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科达制造的市场价值来估计蓝科锂业的估值。我们随便找一个研报看,例如国金6月的研报,预测科达制造陶机业务利润5亿并保持10%增长,这是个传统业务给20倍PE,那就是100亿,现在科达制造市值在350-400亿,这样反过来估计43%权益的蓝科锂业市场给了250-300亿估值,这样看,蓝科整体估值在600-700亿。
听到这里,我另外想到一个点,蓝科整体估值在600-700亿,碳酸锂能力在3-4万吨LCE当量,一万吨LCE150-200亿市值,再看天齐锂业折合LCE接近14万吨,现在市值1700亿。差不多121亿/万吨LCE,这是另外一个观察视角,不知这样比是否合理?
盐湖股份8月10日复牌,高开高走,写文章时盐湖股份市值在2250亿,而科达制造市值370亿。你觉着哪一个好呢?
上面这些数据都是举例,毛估估当不得真,你要真买,那得自己仔细算算,数据不是关键,因为数据每个人看出来都会不一样,虽说我们用PE来估计,就是两个数,利润和PE值,但是两个数都活得很,宽泛得紧。
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参禅三重境界,开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中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后来得道,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里仅仅举例,说说金融一价原理。
数量金融大师、高盛量化策略创始人,著名宽客伊曼纽尔.德曼指出:如果你希望知道一只证券的价值,尽可能使用与其类似的另一只证券的价格,剩下的都是对此的注解。
金融学家将这一规则称为金融一价定律,具有相同未来支付的证券,不论未来情况怎样,都应该具有当前的价值。金融世界与自然世界不同,自然世界我们依靠自然科学,科学定理,物理的化学的,不管谁用都是一样,金融世界不同,按照德曼的说法,唯一可靠的定理就是一价定律,其他都是一价定理的解释。例如我们说到企业价值,价值投资信徒最相信的估值方法是DCF,现金流折现,其实这也是一价定律,意思是未来具有相同现金流和相同折现率的资产价格应该一致。
在盐湖股份的估值中,我们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是钾盐业务估值,而对于锂可能分歧比较大,对于科达制造来说也是一样,传统陶瓷机械和陶瓷产品估值相对容易。你们发现了吗?传统业务,历史比较悠久,大家情绪比较平静,所以估值差别不大。对于锂就不一样了,高景气赛道,热!
盐湖股份估值=钾盐估值+57%蓝科锂业
科达制造估值=陶机估值+43%蓝科锂业
2250=1000+57%蓝科锂业,蓝科锂业=2193亿
370=100+43%蓝科锂业,蓝科锂业=627亿
差这么多,是不是有问题?
我没有答案,聪明如你,一定有。
按照2017诺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教授的理论,市场价格与公允价值之比在3倍到1/3之间,市场都是有效的。假定2193是3倍,627是1/3。蓝科锂业公允估值700亿左右,是不是和投资老大估的差不多?
一价定律的基本假设,如果存在套利空间,就会有人去利用,让这个套利空间消失,如果存在市场限制或者认知问题,显而易见的套利空间会奇怪地长期存在。
泰勒教授在他著名论文《异常现象:金融市场中的一价定律》中指出,一价定律认为,在资本市场中,相同的证券必须具有相同的价格,否则,聪明的投资者将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获取丰厚的利润(套利)。泰勒教授举了好几个例子,例如封闭基金折价之谜,美国存托凭证差价之谜,以及股票套利经典案例3COM分拆palm案例。
1999年,3COM分拆子公司palm上市,一股3COM股票含1.5股Palm股票。根据一价定律,3Com股票必须以大于或等于Palm股价1.5倍的价格进行交易。在palm正式上市前的交易中,Palm股票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向公众出售发行后,但收盘价为每股95美元,而3Com的股价跌至每股82美元。
泰勒教授说,要想知道这个价格是多么荒唐,现在就来看看3Com所谓的“残存价值”吧,它是3Com公司的非Palm分部资产和业务的隐含价值。要计算残存价值,只需将Palm的股价乘以1.5得到145美元,然后从3Com的价值减到这个数,得到一个新奇的结果是每股-63美元。换句话说,市场对3Com余留下的(可获利的)业务的估价为-220亿美元。几个月后,残存价值才回到了一个更合理的水平。
泰勒教授指出,3COM和Palm错订价格不是发生在资本市场的一个昏暗角落,而是发生在广为人知IPO上,这个错订价格的性质简单,即使最迟钝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领会它。
发行日的第二天,这个错订价格就被广泛讨论。后来的分析认为,由于Palm股票发行数量较少,供求关系导致定价较高,且掌握在普通投资者手中,限制了套利者借入Palm股票做空。
泰勒教授的结论是,违背了一价定律往往不会创造无风险套利机会,但它会创造了巨大有风险的赌注。
看官留意:数据观点错误在所难免,权当笑料,不可当真,个人兴趣,不是股票推荐。
往期文章:
年报预告爆亏450亿,股东权益-286亿,双双创下A股记录!st盐湖你怎么看?
2020年最能亏的公司粉墨登场:1月11日晚间,*ST盐湖(000792)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亏损432亿元-472亿元。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家上市公司起早贪黑的亏,一天要完成一个多小目标——一天必须给我亏1亿多!量化擒牛只能说钦佩了!而2018年,公司全年亏损金额为34.47亿元,2019年亏损扩大10倍多,这是多么伟大的啊!量化擒牛一直强调散户赚钱不容易,这些股绝对不能碰,谁碰谁倒霉,这窟窿也太大了吧?!!公司预计2019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15.51元-16.94元,每股亏损金额是股价的两倍,目前股价在8块多,这简直就是是天下奇闻!挨年近晚的小散们还是要防范啊,稍有不慎就赔个倾家荡产啊!你们来股市是赚钱的,千万不要被这些垃圾股所迷惑!
根据上市公司*ST盐湖(000792)公告:关于对业绩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是破产重整进程中因资产处置预计产生的损失,初步预计对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17.35亿元,此事项属非经常性损益。
对于上市公司处置资产来看,有腾挪上市公司资产的嫌疑,建议监管层彻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上市公司*ST盐湖(000792)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对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甚广。从这个公告来看亏损400多亿或许将成为近年来A股亏损最多的公司,2019年末*ST盐湖的股东户数为6.8万户左右,这次对这些中小投资者股东影响更是如晴天霹雳般,这个将是影响到6万多个家庭的财富被蚕食掉。
二、上市公司的乾坤大挪移法,为何可以如此胆大妄为?事实上,*ST盐湖从去年开始已经着手剥离不良资产。
2019年10月,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盐湖的控股子公司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的破产重整,因此上市公司仅将该两子公司2019年1月-10月份的财务数据纳入合并范围,其中盐湖镁业1月-10月亏损约31亿元,海纳化工1月-10月亏损约8亿元。此外,化工分公司因受天然气供给影响,2019年全年亏损约8.62亿元。
本次拟处置的盐湖股份资产包所涉的主要项目为金属镁一体化项目、PVC一体化项目、综合利用一、二期项目等,上述项目未能按照项目设计规划达产盈利,反而侵蚀了公司依靠钾肥、锂业资源形成的利润,导致公司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好坏分离、体外培育",避免公司利润为亏损资产所侵蚀,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管理人初步确定并经盐湖股份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同意后将上述亏损资产纳入拟处置资产的范围。
根据公告,*ST盐湖管理人与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资产收购框架协议》,汇信资产管理将以30亿元的价格受让该资产包。这意味着*ST盐湖拟剥离的三大亏损资产包将获得国资的兜底。由于连续两年亏损,在*ST盐湖整体经营受到不良资产拖累的情况下,破产重整以挽救债务人企业,保留债务人法人主体资格和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有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ST盐湖还表示,优质资产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保障所在,一旦公司本次重整将公司全部资产进行剥离,则公司将成为仅有现金的空壳上市公司,没有主营业务,不符合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存续与营业的要求。如果现阶段将公司资产全部变现,公司债权人与股东都将无法分享公司优质板块未来的收益,事实上将严重损害债权人与股东的利益。
从上面公告来看,量化擒牛有个疑问:处置资产是否有问题?既然是投资了几百亿的项目资产为何以区区30亿就卖了呢?那卖的过程中为何不公开拍卖?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这个绝对是一个对新证券法底线的一个挑战!
可能量化擒牛也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而你怎么看?
关注量化擒牛,你身边贴心的专业理财顾问!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欢迎转发,讨论,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支持!量化擒牛声明:所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
盐湖股份股票分红2021年
大家都知道"钾肥之王"盐湖股份在被暂停上市了一年多,最近在重整回归了,在恢复上市之后,都大涨超300%!盐湖股份的复牌就已经吸引了市场上极大的关注,就问它归来还是否是王者?我们就来对它做个分析。对于盐湖股份,我们在分析它之前,我整理好的化工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一下就可以拿到:宝藏资料:化工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盐湖股份,是一家主营氯化钾与锂盐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它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现有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拥有青海察尔汗盐湖采矿权,被业界称作"钾肥之王"。2017-2019年三年没有盈利,公司的股票是在2020年5月22日暂停上市的。实际上,使公司产生亏损的原因的业务并不是公司的钾肥、锂盐,是因为公司的化工以及金属镁等项目造成的。通告显示,经过在破产重整之后,盐湖股份重新经营化肥和锂业两业务,平稳向前。下面来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亮点一:盐湖资源丰富,钾肥成本低作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钾元素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能有效促进作物稳产、高产,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盐湖股份公司是国内钾肥生产行业的佼佼者,可以在产能方面达到500万吨,全国产能中占64%。经历多年的发展,具有出色的技术和生产工艺,与此同时,依靠高级的钾肥资源与技术工艺,公司钾肥成本在市面上是最低的,连续几年,毛利率稳定在70%。亮点二:公司锂板块成长可期站在A股市场的角度看最大的风口之一就是锂电。较常见的提锂工艺有矿石提锂和盐湖提锂,虽然矿石提锂工艺用的比较多,但比较发现,盐湖里有更多的锂资源,而且开发起来工艺简单,能耗和成本低。盐湖股份公司在盐湖提锂中担任了龙头的引领角色,以本身的优势为起点,可以应用钾肥的老卤制备碳酸锂。锂盐板块有望为公司赋予成长属性。因篇幅有限制,有关盐湖股份具体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在这篇研报里写出来了,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深度研报】盐湖股份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来看2020年年中是有巨大的意义的,中,欧,美开始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国也纷纷出台相应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能够到达今天的程度,离不开锂资源,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拉动,碳酸锂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预计碳酸锂定价进一步上行值得期待。当上锂业龙头盐湖股份,公司碳酸锂产能规模迅速扩张,业绩处于上涨趋势。总的来说,我的想法是盐湖股份在"钾肥+碳酸锂"的双引擎下,公司将快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若是想更确切地预料盐湖股份未来行情,链接直接点击就行,投顾帮你专业详细诊股,看下盐湖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盐湖股份还有机会吗?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st盐湖和st江特比较?
都是st股票,这类股票最好别碰
王者归来!开盘即巅峰?盐湖股份的复牌,到底有没有惊艳到市场?
今晚直播课,大咖隆重在线
错过现场直播
可领取课程重播链接
随时随地观看
30块以下买入盐湖股份就是买入长期稳定的理财 先下结论, 盐湖股份 未来一年最大的、且唯一的利空,就是债转股股东的减持。 盐湖真的没有别的利空的,钾肥在发哥的指导下,... - 雪球
先下结论,盐湖股份未来一年最大的、且唯一的利空,就是债转股股东的减持。
盐湖真的没有别的利空的,钾肥在发哥的指导下,一直跟国际市场倒挂,碳酸锂的价格短期也不会下40w/吨。公司治理也基本告一段落了。
所以,化解债转股减持是未来盐湖最大的利好。一般人看到这个股东减持,应该会恐慌。
但是,老盐湖都知道,他们减持跟公司基本面没关系。盐湖今时今日的基本面堪比煤炭股,甚至比煤炭股还多了成长性。
首先,国资委和中化减持应该是暂时的、一次性的。
之前也说过,国资委减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穷:根据2021年6月3曰签订的协议,青海省国资委所属的汇信公司应于今年6月份支付当时转受的资产包尾款27亿元,国资委苦于没钱,只能减持股份让汇信公司支付尾款。此番操作后,7000多万股划入汇信公司,青海国资委拥有股份实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除了国资委,中化也减持过,大概率也是因为穷,中化是盐湖老股东了,不会没事减持。中化是石油化工,今年油价高涨,可能业绩不是很好,所以。。。。(中化可能也有点顶层设计的原因)
因此,他们减持的原因绝对绝对不是因为盐湖的基本面
此外,债转股的一部分股东是当初的供应商。其实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在刚复牌的时候减持掉了,不然股价也不会从40多一路跌到20多。现在一些存量大股东,还是在慢慢减持的。
卖出和买入的都是那么几个固定的机构,大部分卖出来自北京的营业部,大部分买进来自机构。
我之前的贴子说,面临青海国资委以及周五北向资金的减持压力,盐湖股份最近股价只是从32调整到了30,说明承接盘力量非常大。这股力量肯定是机构,具体是社保公募还是私募,我们谁都不知道。
另外,债转股股东还有银行,这是最难的一部分,以我的观察,银行最近几个季度,都在减持。毕竟大股东每个季度减持不能超过1%,他们股份那么多,要减持1-2年了。
当然也不要报幻想说,银行不会减持,各大行的青海省分行,主要业务是放贷,没道理持有这么多股票,最终还是要减持或者转让或者划转的,他们根本没有人炒股的。
但是,我还是很乐观,我一直认为,盐湖股份是现下最适合社保和险资投资的一个标的。钾肥是白马的部分,锂矿是成长的部分,有价值有成长,是类似长江电力、陕西煤业这种公司。
尤其是,今年盐湖股份的业绩会大爆发。2021年盐湖利润40多亿,今年盐湖利润预计会在120亿以上(保守估计)。净利润120亿,现在市值1600亿,PE13x,别忘了明年还有碳酸锂投产呢。这估值一点也不贵嘛。
周围亲戚朋友来问我股票,我一般不做推荐,最近我都说,适合买入盐湖。虽然盐湖不见得大爆,不见得翻倍,但是盐湖不受海外经济危机和国内疫情的影响,其实也不受大盘的影响。
之前听说,宁德、比亚迪和国轩等一众车企看不上锂矿企业,对天齐也好对盐湖也好,都是很强势。比亚迪和盐湖合作提了一堆条件,进展也没有那么快。现在锂矿逆天,锂矿公司等于躺在了金矿上,就是特斯拉来了也要笑脸相迎的。没办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嘛。
000792股票现在需要补仓吗???
3月28日顶部长阴放量下跌,对后市极为不利,估计近期49.1难封住,暂时不要补仓,等至少3日以上明显平台支撑再考虑介入。如小幅上涨三日都算不上支撑。
今天看到盐湖集团退市了,从没见过这些事,盐湖集团退市了,你们买的股票怎么办
没什么问题。等等就行
盐湖钾肥(股票)还能涨吗?
上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