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是谁定的(股票买卖的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股票的交易规则)
股票买卖的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股票的交易规则
股票买卖的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股票价格是由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就会出价,而这个价格就是股票的价格。
股票价格的定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受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济状况和行业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投资者的情绪影响。
股票的交易规则
1、交易时间
股票只能在交易时间卖出,一般周一至周五(法定休假日除外)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
2、竞价成交
股票竟价的规则是价格高的可以比价格低的优先买进,但是价格低可以比价格高的优先卖出。如果卖出价格在同价位,则按照时间顺序优先。
3、委托规则
股票卖出可以是零股,但是需要一次性把零股卖出去。通常在1-99股之间,不满100股的称为零股。
4、涨跌幅限制
涨跌幅限制在一个交易日内,除首日上市证券外,每只证券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
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
5、委托买卖单
不管是买单还是卖单,只要还没有成交,股民就可以撤销委托。
6、“T+1”交易规则
在当天买进的股票不能在当天卖出,而当天卖出股票得到的资金可以进行其他买入行为,但是不能在当天提现。
7、“T+0”回转交易
“T+0”回转交易指的是在持有股票的前提下,在同一交易日内以低价增持、以高价卖出原本持有股票的行为。
8、股价每日波动
每个交易日,普通股票(除上市首日、复牌等特殊情况)的股价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ST开头的股票,涨跌幅不得超过5%;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涨辐限制为44%。
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股票发行价确定条件
李博士说:技术分析是基于K线量价关系的分析方法;它可揭示金融市场的多空博弈和标的价格的波动规律。
公司上市后会发行股票,而发行的股票数量与价格都是有规定的,股票发行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所确定的股票发售价格,比如某公司上市之后股票的发行价格是5元每股,那么这个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呢?
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
股票的发行价格多由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定出,这个价格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计算公式是: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
股票发行价格直降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若发行价过低,将难以满足发行人的筹资需求,甚至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发行价太高,又将增大投资者的风险,增大承销机构的发行风险和发行难度,抑制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并影响股票上市后的表现。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
以上即是对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股票发行价格会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被投资者喜爱,若是发行价格过高,上市之后人气可能很低,但若是一味的追求发现价格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毕竟大家对于低价股的股票向来也不怎么喜欢。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在看”鼓励下,祝您2022年盈利翻倍
股票价格是谁定的
1、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和价格是根据公司募集资金的数量,经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发行。2、股票价格的波动由成交价格确定,股票最新价格就是最近一批的成交价。当市场对某支股票买入意愿强,一般就会上涨,就是一般说的多方占优。反之则下跌可能较大。3、如报纸刊登正面或者负面的议论,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但不是决定因素
股价暴涨后定增价怎么定
股价暴涨后定增都是参考前面20交易日平均价只要机构能赚钱都会愿意
股票的价格是谁定的?
这个不太清楚但是股票的价格收操控性很大!所以容易被套,一般小点的股一个机构投入或撤出几千万股票的价格就会大幅度波动!
股票的价格是谁定的?
股票价格是市场定的。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一般称为股票价价或股票行市。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股票是谁定价的? - 南方财富网
股票上市前上市公司会予以评估,然后给出一个发行价。发行价是由发行承销商根据该公司的业绩情况,税后净利润以及市盈率等指标确认的。发行价确定后就会到二级市场交易,交易每天会有一个收盘价,次日的价格就是在收盘价的基础上浮动。
比如说:某股票的发行价为10元,上市后经过一天的交易,股价上涨到了15元,若当天收盘价为15元,则此时在收盘价的基础上乘以涨跌幅限制即可。
第一新股票上市是由上市公司开价的(不是瞎开的,怎么算出来的我不知道,好象是跟公司的资产什么有关的)
第二如果已经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价格,那就是靠投资者和股民买卖来决定的了!!
通俗的说话是没人决定股票的价格,再说也决定不了.
某股的上市公司业绩好,股民愿意投资买这公司股票,但该公司股票打个比方有
1E股,都在其他股民手里,而那些没有股票的股民想要的到,就只能出高价来买
股票价格谁来定
首先第一新股票上市是由上市公司开价的(不是瞎开的,怎么算出来的我不知道,好象是跟公司的资产什么有关的)第二如果已经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价格,那就是靠投资者和股民买卖来决定的了!!通俗的说话是没人决定股票的价格,再说也决定不了.股价是随着股民买卖来决定的.某股的上市公司业绩好,股民愿意投资买这公司股票,但该公司股票打个比方有1E股,都在其他股民手里,而那些没有股票的股民想要的到,就只能出高价来买,这样一卖一买,就慢慢的把股价给踢高了!就想踢足球一样!!!
股票价格是由谁规定的呢?
股价的涨涨跌跌是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发的,一只股票买的人多了就会上涨,卖出股票的人多了,股价就会下跌。好股票都是跌出来的!
股价的定价机制
股票价格形成的三个机制:
股价形成机制1:猜重器消除噪声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最早的估值法市盈率法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被广泛应用的,那之前的人是怎么给公司估值的呢?
那个年代公司的估值,发现跟现在估值体系的结果大致相当,也是跟基本面匹配,只是波动更大一些。
所以说,股价不是估值方法估出来的,而是交易出来的,就像前面说的大家猜牛重量一样,金融市场就是一个“猜重器”,每个人都带着个体偏差,形成了系统噪声,再通过交易消除噪音,形成成交价格。
这就是股票价格形成的第一个机制:猜重器。即:猜价格。
其中,基本面投资者发挥了最主要的“猜重器”作用,使得股价大体基本反应了基本面。
这也是“有效市场理论”和“随机漫步理论”的理论依据之一。
但是,只要你是活在这个市场中,你就应该感觉到,市场有效性并不存在,否则就不会有6124点的高点,也不会有港股去年十月底那种无底线的下跌,反转之后又无节制地暴涨。
这是因为,股票投资与猜牛重量有两个本质的差别,导致股价的形成还有两个更复杂的机制。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相叠加啊。
股价形成机制2:风格偏好函数
牛重量与股价的第一个差别:牛的重量是现实的、客观的,而股票的价格包含了两个方面:
1、现实
2、从现实推测出的预期
净资产50个亿的公司,市值可以到500个亿,这多出来的450个亿都是未来现金流贴现,来自预期。
股价=现实+预期
这里的预期,不是现实的简单线性外推,而是宏观面的某种偏好函数,市场会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不同的偏差,最后就形成了——“市场风格”。
现实和预期可以组合出四个风格象限:
回顾一下近几年市场的风格:
强现实强预期-象限1,盈利升,投资猛,所有的股票一起提升估值(2020年下半年)
弱现实强预期-象限2,经济增长一般,但市场预期复苏,市场会倾向于提高有空间的股票的估值(2019年上半年)
弱现实弱预期-象限3,盈利差,不敢投资,所有的股票一起压估值(2018、2022年)
强现实弱预期-象限4,经济增长强劲,市场看到了潜在的危险,市场会倾向于对业绩确定性强的股票以估值(2017年、2021年下半年)
四个象限逆时针转运,形成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周期。
所以,市场作为一个系统,不但有噪声,还有偏差。
这就是股票价格形成的第二个机制:风格偏好函数,它决定了市场会给哪一些股票更高的估值溢价和折价。
股价形成机制3:趋势系数,情绪系数。
我们可以把市场的投资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投资者就像在猜牛重量的人(基本面投资者),不关心别人的想法,只要报出自己内心认可的那个重量就可以了。
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关心公司的内在价值,远甚于关心股价是涨是跌,他们的出价,不受市场影响,如果市场上只有这一类投资者,那就只有风格偏差,没有那么多极端的价格演绎。
但市场上还有第二类投资者,他们使用的不是巴菲特总结的“称重器”,而是凯恩斯总结的“选美投票”,即,不是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而是猜测大多数人认为最美的。
正是这类投资者,在上涨时不断买入,使得市场最后极度高估,在下跌时,不断卖出,到最后极度低估。
总结一下,基于噪声与偏差的股票定价的三重机制:
1、首先基本面定价:投资者消除个体噪声,形成基本股价
2、叠加风格偏差,市场风格偏好函数决定了哪些股票有估值溢价、哪些股票有估值折价
3、再叠加趋势偏差:趋势系数决定了估值溢价折价的放大和回归
由此总结:
股价=内在价值(现实基本面消除噪声定价)+风格偏好(基本面的风格偏好函数)+趋势偏好(风格偏好的趋势系数)
风格偏好的波动性虽然小于趋势偏差的波动性,但因为有基本面的支持,却更稳定。
这部分收到宏观影响比较大:政策,利率,基金周期,美联储利率等等啊。
其中的估值最高点和最低点,代表风格偏差叠加了趋势偏差;
其中的估值次高点和次低点,以风格偏差为主。
很多公司历史上基本面都发生过巨大变化,不能压缩成“历史估值百分位”,而是要去理解每一个极限估值点位对应的当时的现实基本面、当时的市场风格。
投资者更应该专注于企业基本面分析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把与市场相关的估值高低判断的权力,还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