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上市吗(宁波银行宁来花靠谱吗? - 知乎)

宁波银行宁来花靠谱吗? - 知乎

可借额度:最高20万借款期限:最长3年还款方式:等额本息,循环授信借款利息:年化7.2%起产品优势:纯线上申请,线上开电子户,线上提款准入地区:除**、**、内蒙古不能申请,其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申请宁来花申请条件:年龄20-50周岁,大陆户籍,征信良好宁来花申请资料:身份证,单位信息,居住地址,储蓄卡,联系人等宁来花准入要求(建议):满足以下条件任意一点:1、有稳定单位,有缴纳社保,公积金用户2、征信上体现有月供房(抵押,按揭都算)3、优质单位通过率高(上市公司,国企,事业单位,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宁来花征信要求(建议):1、申请人征信无当前逾期,历史不能有严重逾期(2及以上)2、最近2个月“贷款审批”或“信用卡审批”查询记录≤6次3、征信不能显示“次级、可疑、损失、担保代偿”等字样4、征信不是纯白户宁来花注意事项:1、申请时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以及个人基础资料,然后在线进行宁波银行账户开户即可,不需要到线下进行签约,全程线上审批放款。2、银行旗下产品,不用多说,肯定是查征信上征信的,但是对于征信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不是很差的都还是可以去申请试试。3、提交审核了之后,大部分都是属于系统审批的,也有小部分用户是有电话回访本人的情况,如果是提交了的记得留意接听回访电话,一般审核通过了有额度提现也是当天就可以到账的。

宁波银行2022 年度业绩快报简评:营收、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整体同比、环比下降,略低于预期 宁波银行 是A股市场上最早上市的3家城商行之一(宁波银行、 南京银行 、 北京银行 ),也是全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 雪球

宁波银行是A股市场上最早上市的3家城商行之一(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也是全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也是A股市场上深受银粉喜欢的长牛银行的代表,其从2007年上市以来,给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业绩增速、资产质量一直排在A股银行业的前列;只是进入2022年以来,受地产调控和疫情影响,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有所下降,2022年股价有所调整,近段时间股价有所回升,其估值长期处于银行股中的第一名,其不达预期的业绩快报将压制其股价表现,我过去也曾重仓持有它,2022年半年报后逐步移仓到成长性更高的城商行、农商行中。根据其2022年快报数据,2022年营收增速在9.67%,净利润增速18.05%,不良率0.75%、拨备覆盖率为505.17%,拨贷比3.79%,营收、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与2021年末和2022年3季度都有所下降,虽说有2022年4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和疫情的影响,与其它公布业绩快报的优秀城商行、农商行相比,还是低于了市场的预期。2022年4季度有明显利用拨备反哺利润痕迹,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贷款拨备余额相比2021年和2022年3季报还是有所减少;我们展望一下2023年,由于地产和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逐步消除,2023年的外部经营环境相比2022年会有明显的改善,宁波银行能否重回辉煌需要先看其2023年1季报的经营情况是否有较大改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其2022年底所展示的各项数据,为了看得清楚明白和便于对比,我把2022年度快报数据和其2022年1、2、3季度及2021年底数据放在一起列表进行对比。有些数据是进行了估算(与实际可能有些出入)。

宁波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578.7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27.74亿元相比,增长9.67%,其1、2、3、4季度营收分别是152.63亿、141.49亿、153.8亿元、130.87亿,可以说营收4季度最少,整体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与自身2021年和2022年3季度相比增速还是降幅较大。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75亿,与去年同期的195.46亿相比,增长18.05%,其1、2、3、4季净利润分别是57.2亿、55.48亿、59.23亿、58.84亿。其中4季度业绩整体还是可以,但营收下降较多业绩仍然不低应该计提的信用减值减少了。

基本每股收益3.38元,与去年同期的3.13元相比,增加了7.99%,其1、2、3、4季每股净收益收分别是0.87元、0.84元、0.89元、0.78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56%,与去年同期的16.63%相比下降了1.07个百分点,这对于成长性银行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一般都是股价随着ROE的升高而升高,随着ROE的下降而下降。2023年要关注其ROE的走向。

总资产23663.82亿元,与去年底的20156.07亿元相比,增长了17.40%;其2022年1、2、3、4季度资产分别净增加0.2万亿元、0.02万亿元、0.08万亿元、0.05万亿元,总资产增长17.40%,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了。

总贷款10460.02亿元,与去年底的8627.09亿元相比,增长了21.25%;其2022年1、2、3、4季度贷款分别净增加0.07万亿元,0.09万亿元、0.006万亿元、0.023万亿元,2022年总贷款增长21.25%,这算一个非常高的增速了。

总存款12970.84亿元,与去年底的10528.87亿元相比,增长了23.19%;其2022年1、2、3、4季度存款分别净增加2457.82亿元、-489.14亿元、24.17亿元、449.12亿元,存款增加主要是2022年1季度增加的。存款增速23.19%,这个增速还是非常高的。

从以上总资产、总贷款、总存款增速基本在20%左右来看,宁波银行还是保持了规模的高速增长,基本实现了以量补价,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略低于预期确实受到了地产和疫情的影响。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23.14元,与2021年的的20.38元相比增加了13.54%元,去年还进行了2021年度10派5元的分配。

不良贷款率0.75%,与2021年底的0.77%相比降低了0.02个百分点,其1、2、3、4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是0.77%、0.77%、0.77%,0.75%,不良率有所降低,这也是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指标2022年唯一好转的项目了。(仅从这一个指标不能得出其资产好转,还需要与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贷款拨备余额、核销等相互对照看)

拨备覆盖率505.17%,比2021年底的525.52%相比下降了20.35个百分点,其1、2、3、4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是524.78%、521.77%、520.22%,505.17%,该项指标同比环比都是下滑的,且2022年4季度环比3季度下降相对较多。

不良贷款我进行了测算,大概2022年4季度末为78.45亿元,与2021年末66.19亿元相比还增加了12.26亿元,与2022年3季度末78.7亿元相比减少了0.25亿元,不良贷款存量还是增加的一些,这对于2022年经济环境也是正常的。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我也进行了测算,大概2022年4季度末为396.31亿元,与2021年末347.83亿元相比增加了48.48亿元,与2022年3季度末409.4亿元相比减少了13.09亿元,拨备余额同比增加,环比减少,这也说明了宁波银行2022年4季度新生不良、核销都是有所增加,也是有利用拨备反哺利润的痕迹。

拨贷比2022年4季度末3.79%,与2021年末的4.03%相比降低了0.24个百分点,与2022年3季度末4.00%相比减少了0.21个百分点,拨贷比同比环比都有较大降低,且幅度不小,同时3.79%的拨贷比也不算高,与部分优秀的城商行、农商行相比也拉开了差距。

其它净息差、净利差、非息收入占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新生不良金额、新生不良率、逾期不良比、信用减值金额、贷款减值金额、核销金额等关键指标没有列出,只能等其2022年报正式发布再进行分析。

宁波银行2022年取得了低于预期的经营业绩,现价(2023年2月10号)为31.41元,PE9.29,PB为1.36左右,股息率1.59%,在A股42家银行股中估值处于最高状态,最近股价也从底部反弹了不少,我看北上资金相比2022年3季度也是有所增仓,我估计公募基金也是有所回补仓位,其一直是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但其低于预期的2022年业绩快报公布后,股价向上的动力大,从估值、业绩成长性、资产质量趋势等各个方面对比,宁波银行都不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其最高的估值长期将对它的股价造成压力,要么宁波银行股价下来,要么其它更有性价比的银行股价走上去。当然短期来说股价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可预测的。另外说一下,就是宁波银行这估值,相对于A股其它行业来说也是低估的,近20%左右的业绩增速,个位数的估值,还是长期的长牛股,其业务能力和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我估计2023年其业绩增速保持在20%以上还是有很大期望的。长期持有者拿着不动随着它去穿越牛熊也是一种策略。

宁波银行“业绩增速中等+资产质量优秀且有所下降+机构重仓”这三个银行股上涨的条件,都有所弱化,另外还有估值相对较高,股息率低这个缺点,我感觉对其它银行理解的也不错,通过对比,我已把它换到成长性、性价比更好的银行股上面去了,我知道许多拿着宁波银行的银粉对其有感情,也理解了它的优势和长期竞争力,短期的业绩波动确实算不了什么,长期拿着也行,还是能跑赢大部分A股和大部分银行股的,比那些赛道股,高泡沫股强的多。

最近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比较多,一直在看,银行股走势还是比较弱,特别是业绩增速高,资产质量优的成长性银行股表现不佳,最近也就逢低调点仓增加了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的仓位,优秀银行的基本面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股价估值更便宜的有钱的话加仓就是了,或者把其它行业估值提升的标的卖出换一部分也是一个办法,投资就是看谁对标的的认知深,如果一下跌就感觉担心的还是不要买入为好。今天央行公布了2023年1月份贷款、存款、社融数据,略为超出预期,银行业就是天然的没有天花板的行业,2023年首先还是可以以量补价,随着经济的好转,消费等行业起来了,息差应该是前低后高,整体银行的经营环境比2022年强的多,所以我们拿着银行也就非常安心,只要标的的基本面在改善,经营业绩在增长,时间就会是我们的朋友,继续持有择机扩大持仓就是较好的对策。

宁波银行有多少分行?

宁波银行(全称: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并于2007年7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42),成为中国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宁波银行在业内很知名,也是上市银行,在上海、杭州、南京、深圳、苏州、温州、北京、无锡、金华、绍兴、台州和嘉兴有12家分行。

宁波银行属于什么企业?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银行,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42),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宁波银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助力上市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CFIC导读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市公司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品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该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方交流的窗口,更是一个共赢的平台。”宁波银行行长庄灵君在出席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坛(第一期)时表示。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文字:王新茹、吴天宇

图片:顾至冉

统筹:吴天宇

最新报告:

四川有没有宁波银行?

四川那个城市都没有宁波银行。

宁波银行(全称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5月,宁波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42),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2007年5月18日,上海分行正式开业。至此宁波银行顺利实现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和跨区域经营三大发展战略。截至2020,公司有15个利润中心,银行有12个利润中心,有3家子公司,具备了较好的盈利结构和发展基础,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宁波银行是不是第一家准备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

宁波银行不是第一家发行优先股的境内上市银行。2014年4月29日晚间,浦发银行公布了优先股发行预案,是首家披露优先股发行文件的境内上市银行。

不负市场众望:宁波银行市值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第75位|愉见财经

  

   作者|夏心愉

  出品|愉见财经

有一家城商行,去年一年股价涨了超过76%,涨幅位列全系A股上市银行的第2名。“愉见财经”在去年9月份就发现了其市值已经是所有城商行之首,甚至超过了个别股份制银行,并且稳稳保持至今。(点击标题可跳转《总市值第一城商行:服务小微模式受到市场认可》)

不负投资人众望

市值成绩单优势扩大

Y

2019年A股上市银行股价涨幅榜

(愉见财经据Wind数据整理)

助推中国债市

债券承销位列全系银行第15名

Y

点击“好看”并转发,是您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愉记枕边伴读 听风金融江湖

煮酒唤雪 | 黑客帝国 | 对韭当割 | 僧多粥少 | 高利风云

五十度灰 | 养虎为患 | 火眼金睛 | 人艰不拆 | 知己知彼

浊泾清渭 | 仁者不忧 | 手中无剑 | 狼之图腾 | 降维打击

舍得之间 | 短兵相接 | 碧瓦朱甍 | 游刃有余 | 明日之城

真作假时 | 一夜暴富 | 暗度陈仓 | 亦能覆舟 | 变脸大戏

违约地图 | 姗姗来迟 | 那年花开 | 尽职免责 | 一念成佛

岁月缱绻 | 山重水复 | 断流成殇 | 一语成谶 | 镜花水月

大道至简 | 完美谎言 | 殃及池鱼 | 等米下炊 | 演员诞生

财女图鉴 | 需于酒食 | 至暗时刻 | 放虎归山 | 信仰碎片

宁波银行股票代码是多少?

宁波银行股票代码是002142,宁波银行股票是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股票,该股票属于深交所主板A股的证券类别,以银行业务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等内容作为核心题材。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并于2007年7月19日成为国内首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与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和代理兑付及承销**债券等项目。

数字经营提质增效,宁波银行打造高质量上市银行样本|银行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延续了高质量发展的风格,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16%,期末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7%,拨备覆盖率为520.22%,经营业绩十分稳健

《投资时报》记者 黄凤清

10月27日盘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波银行,002142.SZ)正式对外披露2022年度三季度报告。

各项经营数据透露,前三季度延续了高质量发展的风格,业绩相当稳健。

三季报显示,宁波银行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公司三季度末资产总额突破2.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7%,拨备覆盖率为520.22%,维持“低不良、高拨备”配置;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7.92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91亿元,同比增长20.16%。

据了解,面对银行业内外部经营形势的变化,宁波银行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金融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主业,专业经营,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积累差异化的比较优势,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用专业创造价值,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宁波银行践行“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经营理念,在持之以恒推进各项经营策略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不断升级客户经营逻辑,聚焦核心客户积累,坚持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纵观宁波银行过去多年的发展,自上市以来,公司资产规模稳步提高,从2007年末不足800亿元,到如今突破2.3万亿元,十五年间实现近30倍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为23156.80亿元,比年初增长14.89%;各项存款12521.72亿元,比年初增长18.93%;各项贷款10231.51亿元,比年初增长18.60%。

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宁波银行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今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92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91亿元,同比增长20.16%。

自上市以来,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一路保持正增长,且绝大多数年份达到两位数增幅。Wind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依次为25.04%、19.15%、16.10%、16.29%、19.35%、19.50%、19.85%、22.60%、9.73%、29.87%。除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外,十年间始终保持15%以上的盈利增速,据《投资时报》记者观察,A股上市银行中仅宁波银行一家达到如此水平。

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利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益于宁波银行商业模式持续升级,同时,战略转型更是增添了发展动能。

目前,宁波银行在银行板块已形成了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个人信贷、远程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12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形成了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

2022年度,各利润中心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经营逻辑,借力科技赋能,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模式,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需求,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大零售和轻型银行战略布*进一步深化,盈利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在宁波银行的盈利构成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不断提升,非息收入持续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272.43亿元,同比增长11.3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0.82%;实现非利息收入175.49亿元,同比增长21.8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9.18%,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

当前,银行资产质量管控面临一定挑战。而宁波银行始终致力于建设职能独立、风险制衡、精简高效、三道防线各司其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宁波银行持续做好宏观形势研判,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经营逻辑,强化政策前瞻性引领,深化科技赋能大数据风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将资产质量管控在较好水平。

在规模与效益稳定增长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始终保持稳健。

Wind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公司各年末不良贷款率依次为0.76%、0.89%、0.89%、0.92%、0.91%、0.82%、0.78%、、0.78%、0.79%、0.77%,是A股仅3家连续十年不良率低于1%的上市银行之一,其中2018年末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率均为A股上市银行中最低。

今年三季度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7%的低位,继续保持了业内领先的资产质量。同时,拨备覆盖率达520.22%,风险抵补能力很强。

据宁波银行介绍,未来,将持续坚守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领域,防范信用风险。一方面,努力规避大额风险事件,通过加强产业链研究,持续优化授信准入,提升大户数据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通过跟进市场变化,主动预判和防范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拐点、**融资管控等可能产生的风险,有效做好应对和防范。同时,做实资产分类,完善清收管理体系,不断强化风险化解能力。

金融科技加速赋能,

经营质效进一步向好

近年来,金融科技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新引擎。如何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服务客户,是银行转型创新的重点之一。

面对科技化浪潮,宁波银行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以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策略,全力聚焦数字化经营转型,加速构建符合自身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经营新生态,推动资本、资产、资金运行协调稳健,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宁波银行紧密围绕行业趋势和行内战略,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大金融科技资源投入,塑造金融科技发展优势,实现为业务赋能、为客户赋能的目标。持续聚焦智慧银行战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金融科技板块体系与“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体系,从组织架构到团队管理,全面加强科技业务的融合协同,推进基础研发向产品化管理转型。通过体系化的信息系统群建设,助推商业模式变革,持续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四大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在平台建设上,打造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为一体,研发平台、运维平台为两翼的五大平台架构,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科技成果的应用为宁波银行各项业务提质增效。

公司银行业务方面,借助金融科技赋能,服务客户多元化需求,实现公司银行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机构业务方面,紧贴机构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围绕客户的管理需求和服务场景,推出智慧系列金融生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数字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落地国资监管、专项债、预售房资金监管等一批智慧项目,实现多项业务资格准入和重点客户合作,为带动机构客户资金流提供了有效载体。

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宁波银行整体经营效率提升,资本充足与资本效率等综合指标表现保持在较好水平。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6.2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6%;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8%,年化总资产收益率为1.06%。

宁波银行表示,下阶段,将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用专业创造价值,脚踏实地推动银行稳健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