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钱会亏完吗(什么是基金?买基金会不会把本金也赔光了?)
什么是基金?买基金会不会把本金也赔光了?
你好,按照投资方向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商品型基金等。每种类型的基金风险是不一样的,股票型基金风险相对是比较大的,。本金不会亏光的,详细可具体咨询,祝投资顺利!!
股票基金账户内的钱会亏到透支吗?
不会,股票基金的净值总是大于0的,而且股票基金都有清算线,低于一定净值需要强制解体的。
基金能赔光吗?
赔光应该不至于至少还有有点
基金里面的钱会亏完吗 - 叩富网
您好,基金本身是由一组投资者的资金构成,用于投资各种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基金的价值会随着其所持有资产的价值变化而波动。基金内的钱不会消失或亏完,但基金的净资产值(NetAssetValue,NAV)可能会下降,导致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减少。
基金的价值波动是由市场因素、资产表现和其他影响因素所驱动的。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市场波动: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会随着市场情况波动,从而影响基金的价值。
资产组合表现:基金内的不同资产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走势。如果基金持有的某些资产表现不佳,可能会影响整个基金的价值。
经济状况: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基金投资的各种资产。经济放缓或衰退可能导致多种资产价格下跌。
基金类型:不同类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风险水平。例如,股票基金通常风险较高,而债券基金风险相对较低。
费用和管理:基金可能会收取管理费、销售佣金等费用,这些费用会影响基金的绩效。
虽然基金的价值可能会波动,但基金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或亏完。投资者应该在投资前充分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和费用,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长期投资和分散投资可以有助于减轻单一资产表现不佳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如果你对基金投资有疑问,最好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
发布于2023-8-2313:20西安
基金投资的有关规则说明:
1、任何投资都是收益与风险性共存的,一般来说收益性越高其风险性越高,对于基金来说,当投资者的持仓成本高于当天净值时,投资者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净值越低,投资者亏损的越多,同时,投资者购买股票型基金其亏损概率最大,购买债券型基金其亏损率次之,购买货币型基金其亏损率最小。
2、投资者本金不会全亏完,当基金净值跌到一定程度时,基金公司会进行清算操作,按照清算时的净值,计算出投资者的基金市值,再返还给投资者。
需要免费办理vip账户可以联系我,我司排名前十大券商,同时支持同花顺登录!
发布于2023-7-2120:48北京
基金里面的钱是有可能会亏完的,但是这种基金也比较少
发布于2023-8-2521:42珠海
你好,一般情况下基金里面的钱不会亏完,但是如果基金规模过低,可能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发布于2023-10-1809:16福州
基金里面的钱会不会亏完说不定,开户10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成现在开户是没有条件的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指导您整个开户过程,我司针对网上开户的新客有超级优惠的政策!要想佣金贼低马上联系我!
发布于2023-10-1909:38杭州
基金里面的钱不至于会亏完,如果您年满18岁需要身份证和银行卡一套流程操作起来很快,,正规上市公司,绝低交易费率!联系我速速开户,免费获取VIP福利!
发布于2023-10-2013:44杭州
你好,是不会的,基金一般跌了40%之后就会清盘,根据剩余资产会退还你的资金
发布于2023-10-1810:21深圳
欢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客户经理、投资顾问,基金、保险顾问等金融从业人员入驻,获取下面特权:
来源:瑾雯-->叩富同城理财师咨询时间:2023-07-2120:48-->浏览:862人分享
帮助1.5万好评1009服务贴心
帮助1.4万好评611从业10年+
基金会亏完吗 - 财梯网
基金不会全亏完,因为当基金净值跌到一定程度时,基金公司将进行清算操作,根据清算时的净值,算出投资者的基金市值,再退还给投资者。任何投资都是收益与风险性共存的,一般来说收益性越高其风险性越高。以上就是基金会亏完吗相关内容。
1、合理布*基金:合理布*基金可以分散一定风险,用户可以搭建一个组合,包括5至7只基金,有配备债券的、有配备权益的、有配备香港股市的这些,这种不一样类型的基金,把它作为一个组合,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全部基金资金组合的起伏。可以把50%的钱放到中高风险的基金,50%的钱放到中低风险的产品下,也就是五五分。选择这一搭配的用户,一定要搞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因为投资时间越长,风险就会相对越小。因此,这一组合适合中长期投资限期也就是3至5年;
2、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因为基金短期内的损失和减仓,而造成比较大的心理的焦虑和负担。事实上许多市场之中的牛基,一些以往涨了十几倍的基金,它通常也会出现分阶段不太好的情况,例如市场下跌或是风格不匹配,导致它的净值短期内压力比较大,这种也是会发生的。
基金会显示赎回后2-3个交易日资产才会到账,交易日不是自然日,是沪深股市的开盘日,周日和节假日都不在内,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在周日或节假日使用资产,需要提前2-3天赎回,一般只有货币基金有快速赎回和一般赎回,其他基金都是一般赎回,一般投资者在下午3点前赎回基金,资产在T+2日24:00前到账;下午3:00后赎回基金,基金在T+3日24:00到账。本文主要写的是基金会亏完吗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其次要掌握基金的收费状况,第三要对基金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最后是不能只关注基金分红状况。第二就是要了解基金的收费情况,比如它的管理费是多少,赎回费率是多少,这和基金的收益是直接相关的。第三就是要对于选中的基金进行分析,看其往期的业绩如何,最近几年的增长情况如何。
《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审核指引》中,明确了基金管理应该在基金合同以及招募说明书中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每次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不同基金分红时间不同: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开放式基金在基金合同中约定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基金封闭期能看到收益。在封闭期内,基金每周至少公布一次基金份额净值,一般在周五公布,公布基金净值后就能知道基金的收益情况。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基金封闭期不得超过3个月。基金封闭期是指在开放式基金成立初期,基金管理人可以在基金契约和招募说明书规定的期限内不接受申购、赎回等业务的时间。
理论上,股票存在本金完全损失的风险,比如公司破产。然而,基金产品是不同的。即使是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股票型基金,在正常情况下也不存在本金全部损失的风险。首先要理解基金是一种对人们更友好的投资方式。市场波动较大时可用于短期投资,市场波动较小时可用于长期投资。在各种投资方式中,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相对适中,但基金也有亏损的风险,尤其是股票型基金。
1、商业贷款:等额本息法月均还款额为3715.09元;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还款额为4802.78元,随后每月递减,最后一个月还款额为1952.38元。2、公积金贷款:等额本息法月均还款额为3046.44元;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还款额为3840.28元,随后每月递减,最后一个月还款额为1949.71元。
ETF基金指的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种跟踪“标的指数”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ETF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基金,既吸收了封闭式基金可以当日实时交易的优点,也具备了开放式基金可自由申购赎回的优点。
因为基金赎回的T+1机制,因此在周五赎回自己的基金可以节省自己的投资成本。如果有人咨询基金赎回最佳时间是什么的话,有基金经验的人都会告诉大家基金赎回最佳时间周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基金赎回的规则去了解一下吧。
诺安成长混合属于半导体板块。在诺安成长混合的股票持仓当中,包含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卓胜微、北京君正、中科曙光、晶方科技和闻泰科技在内的前十大股票持仓都是芯片概念板块的股票。
一只基金最多能亏多少钱?会将本金亏完吗?
# 前言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疑惑:“基金亏钱能亏多少”、“会不会本金亏完了还要搭”。刷到网友提问:“我要是买一万基金,是不是最多就赔一万,不会赔更多呢?”
个人回答如下:
先说答案:如果只买入了一万基金,最多也赔不到一万,只要你不加仓,不可能亏更多。
什么基金会亏得比较多
2021✕Yijiang
根据基金投资标的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将基金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在实际上的投资过程中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因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风险极低的货币市场工具以及中低风险的债券品种,所以风险非常低,大多数情况下来说都是正收益的,只有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小规模的亏损。
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因为投资方向包含股票,在股市行情不太好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亏损。而又因为仓位的原因,股票型基金持有股票仓位不能低于80%,在长期下跌的行情中亏损可能更多。
基金最多能亏多少
2021✕Yijiang
就历史情况来看,即使在股市的最高点买入基金,也不会将本金全部亏完。以2015年的最高点5178点到2019年最低点2440点,下跌幅度为52.88%;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基金经理应对回撤能力不强亏损幅度更大,不过一般回撤个60%也真的不低了。
那么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基金会全部亏完吗?实际上也是不能的。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发生了基金清盘的风险,而基金清盘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其中一个:
1.连续20个工作日持有基金人数不足200人;
2.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
不管是哪个条件,基金总资产都没有彻底的亏完,即使清盘了也还是会有部分的钱回到投资者的账上,也就是说最多也亏不了一万。
个人建议
2021✕Yijiang
能提出这种问题的一般都是对基金了解不多,然后对风险很敏感的投资者,个人不建议这类投资者选择高风险的基金进行投资。可能有人会说,他最大都能承受本金全部亏损的损失,怎么可能承受不了风险呢?
只能说说是这么说,但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心态就会发生改变,身边就有非常现实的例子:一个同学去年看到周边的同事买基金挣钱了,明明自己对基金都不了解就买了5000元,然后给我说最多也不过就是亏5000块嘛。那波行情还没结束的情况下确实还让他挣了几百元,但是不久市场回调,盈利回吐不说,还连续多天下跌,终于在他亏了1000的时候顶不住就全部赎回了。而他赎回不久,市场又开始上行。
# 总结
就历史情况来看,基金亏损超过60%都不常见,想要将一万的本金亏完还是比较困难的,更不可能亏完了之后还让你再搭进去一笔钱。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
欢迎关注,一起学习更多财经理财知识
基金只能“延时”操作?错了,这是因为你对基金的了解不够
2022-01-20
【干货】基金知识!关于公募和私募你都有哪些
2022-01-18
怎么样才能做到长期持有基金?不妨试试这“三招”
2022-01-14
如果你喜欢短线操作基金,可以了解一下ETF基金
2022-01-09
基金下跌就补仓,何时是个头?越跌越买,真的适合所有基金吗?
2022-01-07
买基金什么情况会亏钱
买基金会亏钱,主要是因为高买低卖。比如说在净值较高的时候买进,而在净值较低的时候卖出,这样就会亏钱。所以基金最好是低买高卖,这样才可以赚钱。举例来说,某净值1元的基金,买入1万元。长期持有后,基金净值增长到2元,这时候卖出就可以获得2万元,之后再扣除一些费用,本次买基金还是盈利的。但如果是净值2元的时候买进,净值1元的时候卖出,这样基金就会亏钱。
为什么2021年90%的人玩基金都在亏钱?
先来看看我们的《一季度基民报告》,事实确实很扎心:
今年3月前,确实很多人玩基金都亏了!亏损人数超7成!
丢脸吗?有点。
但是要注意,这里指的是“新基民”。
什么是“新基民”?
报道中的定义就是,持有基金时间还不到3个月的基民。
而如果你把时间拉长,从2020年算起,其实就没那么丢脸了!
因为从以年为单位的周期来看,亏钱的基民占比较少,反而赚钱的基民高达90%!
不信?那我们再来看一组,今年3月份之后的数据对比。
这是今年3月份,支付宝推出的新功能“基金检测”,当时就是因为“大部分基民即使买了爆款基金也会亏钱”而冲上了热搜!
如今才2个多月过去,很多人惊奇地发现,基民亏损占比,已经明显减少!
比如顶流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今年3月份该只基金近一年收益是113.88%,但是亏钱的人却高达84%;
可2个月后,这个亏损占比已降到了50%左右——虽然这个占比还是很高的,但至少比两个月前少了20%以上。
比如医*女神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今年3月份该基金近一年收益是68.68%,但是亏钱的人也高达56%;
而2个月后,这个亏损占比迅速降到了18%左右,亏钱比例比3月份少了40%左右。
再比如老牌基金经理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
今年3月份该基金近一年收益是62%,而亏钱的人竟也有62%;
不过2个多月过去,这个亏损占比已经降到了30%左右,亏钱比例比3月份少了32%。
看到这里,你就会对今天的问题有了一个稍微清晰的感受: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亏钱?往往取决于你站在什么时区去看待它!
如果你站在“今年一月到三月”这个区间去看待的话,那么确实玩基金亏钱的人占了大头;
可如果你站在“今年一月到现在(五月)”去看待的话,那么玩基金亏钱的人又少了很多;
而如果你站在“去年到今年”去看待的话,那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亏钱的人真的没那么多!
毕竟,一个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现象,一个事实也并不能总结全部事实,如果我们分层次去看,或许你会对今天的问题有更丰富的理解和反思!
比如,人们更容易被短期业绩迷惑,从而忽略了长期业绩:
刚才罗列的几个数据也可以发现,从短期来看,亏钱的人确实占大多数;但从长期来看,其实赚钱的人占比更多。
虽然不排除有些人短期割肉离场,但是能够持有一年以上、三年甚至更久的基民,赚钱概率确实更大。
所以作为投资者,一定要警惕这一点,尤其是小白,不要轻易被短期波动所迷惑,白白把自己推向了韭菜的深渊。
再比如,市场最牛的时候,亏钱的人往往更多:
2015年的牛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根据《中国基金协会之投资者报告》显示,过去8年(2013-2019年)基民的亏钱占比情况是这样的:
2013年投资者亏损占比35%
2014年投资者亏损占比18%
2015年投资者亏损占比40%以上
2016年投资者亏损占比45.3%
2017年投资者亏损占比32.8%
2018年投资者亏损占比25.1%
2019年投资者亏损占比不到5%
通过这一连串数据,你可以发现,其余年份的亏损人数占比基本是逐年下降,只有2015年前后,出现了一个波动。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2015年牛市的波动,导致了很多散户也跟着“蠢蠢欲动”。
此外,清华大学还曾对2015年的牛市做过一个统计,表示牛市才是散户亏损的根源。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牛市的时候,人人都看好未来,盲目大喊“4000点是牛市起点”,很多散户也就跟着跑步入场。
结果不久后股灾降临!大户果断止盈,散户却心有不甘,选择了死扛到底,最后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人买基金会亏钱,甚至会亏大钱了。
这恰恰反映了,很多人本质上还是不懂基金。
所以,大多数时候,不是你在玩基金,而是基金在玩你!
但是,不要紧!
这篇文章就是专门写给不懂的人看的。
只要咱们沉住气,一步步来,把基金这个“鬼东西”摸熟看透后,以后你再通过基金赚钱,真的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01
(1)持有时间短,容易亏钱
还是拿《2021年一季度基民报告》来说,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民持有基金的时间很短。
换句话说,持有时间长短,会影响到你最终的基金收益。
据报告显示:当你持有不到3个月时,亏钱的概率更大;而当你持有超过3年时,亏钱的概率已经不值一提了!
说实话,长期持有这个事儿,网叔也说过N遍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听不进去?
主要就是因为,太多人太渴望赚快钱了!
但是,如果你要赚快钱,那千万别来买基金!
因为买基金是投资行为,赚快钱是投机行为。
投资有明确的目标、特定的收益需求和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凭借细水长流的积累逐渐靠近目标。
而赚快钱,是投机取巧,是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财富,收益多多益善,风险却抛在了脑后。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老是把基金当成股票一样买卖。
而根本不知道,基金和股票是两回事!
基金波动小,股票波动大。
并且基金在7天内赎回,还要收1.5%的赎回费,所以基金并不适合快进快出。
(2)高买低卖(追涨杀跌),容易亏钱
这一点网叔几乎每篇文章都要强调一遍,不要追涨杀跌不要追涨杀跌,因为你很可能会亏穿底裤!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忍不住“手贱”?
因为经不起诱惑。
看到现在大涨,就想着接下来还会不会继续涨,而当观察几天之后,发现确实还在继续大涨,于是百般思索之下,决定重仓扑进去,想着大赚一笔,结果生死难料。
因为自身认知的*限性。
往往行情大好,基金大涨时,会有基金公司出来大力宣传,让人觉得该只基金赚钱力度非常牛逼,值得马上买入——殊不知这是基金公司趁着行情大好时吸引基民进场的手段——因为一只基金是否值得买入,需要考虑的绝不是基金公司的大力宣传,而是这只基金或基金经理是不是真的很优秀、现在是不是真的是个好买点……但很多人是没意识到这个的。
因为害怕亏钱。
看到基金涨幅下跌一天,心里就开始慌张,看到基金持续下跌三五天,就恨不得马上卖出,免得当韭菜。结果很多时候,基金往往后期又涨回来了,不想当韭菜的人往往就是这么成为韭菜的。
因为经验浅,不知道基金的周期性。
刚入场几个月的小白不太清楚,基金是有周期性的,此时大跌后面会大涨,此时大涨后面会大跌……但是,没有人可以提前预判哪里是最高点和最低点。而老基民们都知道,涨跌是常态,基金买入后往往只需要卧倒躺平。
(3)选错了基金,容易亏钱
如果你以上两点都没犯错却还是亏钱,那很可能就是你选错了基金。
毕竟,基金很赚钱,但不是所有基金都很赚钱。
这里拎几个成立了5年以上、都还在亏钱的基金,给大伙瞧瞧:
工银中证传媒指数,成立6年以来,一共跌了72%;
鹏华中证高铁产业指数,成立6年以来,一共跌了64.2%;
华宝中证1000指数,成立6年以来,一共跌了58.44%……
再来看看那些成立15年以上、都还在赚钱的基金:
刘彦春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成立16以来,一共涨了2572%;
董承非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成立16以来,一共涨了2492%;
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成立16以来,一共涨了2177%……
你看,同样是买基,买了前者和买了后者的差距,简直比人和狗还大!
02
亏钱的基民能不能逆袭?
当然能!
毕竟大多数基金,还是很赚钱的!
不信?我们直接拉一下大数据。
看下过去十几年来,市场平均的赚钱水平(主要指数的涨幅情况):
2004年12月31日以来,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平均每年上涨11.34%、13.16%。
股票主动基金指数则平均每年涨了13.79%-18.96%。
也就是说,过去15年,如果你闭着眼买沪深300指数基金和中证500指数基金,只要长期持有,每年就能赚10%!
如果买了比较优秀的股票类主动基金,还能赚的更多!
不信?那我们再来具体看看主动基金的表现:
目前,收益率的(在运行中)股票型主动基金一共有4190只,其中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有2704只,占比64.53%。
也就是说,市场上有超过6成的股票主动基金,都跑赢了上面的沪深300指数,如果你买这2704只基金,每年也能躺赚10%!
如果你眼光再犀利一点,买到的是这些牛逼的主动基金的话,收益将更上一层楼。
具体来看,怎样才算牛逼的主动基金?
我们这里把标准设置为:经历过一轮牛熊(7年),且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
其中,经历过一轮牛熊的主动基金有590只。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主动基金有199只。
而满足以上条件,有超过1/3的基金,平均每年能赚15%+。
如果你觉得,这个标准还不算牛逼的话,那我们再把时间拉长!
网叔统计了,成立以来,涨幅超过1000%的主动基金,经历过2轮牛熊,最短也成立了14年,一共有41只。
其中,每年赚15%+的,有38只,占比93%。
有9只是属于“牛基中的战斗基”,每年能赚20%+!
选中“牛基中的战斗基”,到底有多爽?
今年就有这么一位基民,火爆基金圈。
因为他在12年前,用200万元,买入了明星基金经理朱少醒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最后赚了近1500万,被称为“地表最强基民”!
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很简单。
就是买入后坚定持有,12年一眨眼过去,200万就滚到了1500万!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证券报曾经报道过:
一位基民3年赚了80万,仅仅是因为长期持有一只基金3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是“幸存者偏差”。
但说实话,这类故事真的算“一夜暴富”吗?
毕竟这些投资者,可都是经过长达数年的考验,才能赚到这么多钱的。
人家光是坚持拿住这一点,就已经怒甩无数投资者了!
而网叔也总结了,这些赚钱的投资者一些共同点:
(1)闲钱投资:
闲钱就是至少三五年内甚至十年内都不会用到的钱。用闲钱投资,才不会害怕短期内亏钱,才能更平和地面对市场波动。
(2)长期持有:
长期持有的意义刚才已经说过,我们不妨再举个现实又极端的例子。
那就是,即便你在2015年牛市高点买入基金,只要你买的基金是这些顶级基金经理所管理的,然后你坚持持有几年,都能回本赚钱。
比如朱少醒血亏45.9%,花了4.5年回本了;
比如董承非和周蔚文,一个亏28.7%,一个亏33.6%,都花了2.4年回本了。
比如张坤亏了30.7%,只花了1.7年就回本了。
比如谢治宇亏了30.9%,只花了不到半年就回本了!
当然,也有17只基金至今都还没从2015年的牛市中扭亏为盈的,所以在高位买入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让你明白,就算目前亏损了,只要你的基金够优秀,只要你能长期持有,后期大概率能把钱赚回来!
甚至,如果你能做到长期+定投,还能让风险再低一点!
因为定投的意义就是拉低持仓成本 + 降低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
换句话说,定投可以分摊风险,即使买在了高位,也能通过后期定投,把收益弥补回来。
不过,光做到这些还不够,毕竟这更贴近于投资习惯的养成,而买基最核心的“三重奏”才是最关键的!
03
买基金就跟谈恋爱一样,无非就这三个步骤:挑对象,洞房,分手。
(1)“挑对象”:选只好基
一个好对象有多重要?可靠的对象会陪你平静渡过起伏的人生,而渣渣对象则会把你推向大风大浪!
那么,基金也是如此。
①有哪些靠得住的指数基金?
挑选指数基金的核心逻辑分为四点:
赌国运、看赛道、看策略、看潜力。
对此,网叔早就筛选好了,直接放名单:
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科创50,恒生指数
基本涵盖了中国A股的未来趋势。
对于看好某个行业赛道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最顶级的三个核心资产:中证白酒,中概互联50,纳斯达克100,白酒+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美国互联网,全是印钞机。
对于追求低风险、股息率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中证红利。
对于看好未来潜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新能源车指数,半导体指数。
PS:虽然这些基金相对靠谱,但是你也不能拿着名单直接就去买!最好还是要具体了解一下。
②有哪些优秀的主动基金?
挑选主动基金的核心逻辑,就是挑选其背后管理的基金经理。
而挑选基金经理的核心逻辑,就是看这三点:
业绩是否牛逼,业绩是否长期牛逼,管理规模大、业绩是否还能长期牛逼。
对此,网叔也早就筛选好了,直接放名单:
其中,被称为公募界“四大老天王”的是:
朱少醒、曹名长、董承非、周蔚文。
因为这四位都经历过两轮牛熊考验,且年化收益还能维持在15%以上,且管理规模还在百亿以上。
被称为公募界“顶流”的是:
张坤。
因为他管理规模已经高达1331亿元,是公募基金经理中掌管资金的TOP1,而能够做到这么吸金,当然也是因为业绩长期牛逼的缘故。
再说一个,这里面风险相对较低,且收益也能超过15%的“稳健派”是:
傅友兴、蔡向阳。
风险相对较低,是由于傅友兴和蔡向阳管理的基金都属于股债平衡型基金,常年配置较高仓位的债券,所以风险要比单纯配置股票的基金要小非常多。
但这两位的牛逼之处,就在于股债平衡基金想做出高收益很难,毕竟债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就4%-5%左右,所以持有大比例债会拉低整体回报——而傅友兴和蔡向阳管理的股债平衡基金年化收益率虽然没有超过20%,但也超过了15%,进入我们的30强榜单,说明含金量非常高,水平了得。
PS:虽然这些基金经理很牛逼,但是你也不能拿着名单直接就去买!最好还是要具体了解一下。
(2)“洞房”:买入时机
Ok!既然你已经有对象了,下一步就该干成年人该做的事情了!
兴奋吗?激动吗?热血沸腾吗?
千万别急!
因为时机很重要!
90%的小白买基金亏钱,就是因为买入时机不对,追涨追在了山顶上!
这张图就是典型的“时机挑不对,最后全白费”……
那么,怎么挑选一个好买点呢?
看估值!
这里的意思就跟你去淘宝网购一个道理:如果下一个月就是双十一,那你就不用急于这个月买入,完全可以等到下个月双十一买入,因为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才是精明的消费者啊!
买基金也是一样,要尽可能以一个便宜或者合理的价格买入好资产才能赚到钱,如果这个好资产目前价格太高,那么赚的可能很少,甚至还要承受一定回调的风险。
所以,基金什么时候买——也会对你的收益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①如果你要买指数基金,这样看估值!
指数基金判断买点,直接看对应指数是否低估就行。
而判断估值高低,看2个指标:绝对估值(PE),和估值百分位(PE百分位)。
比如这是主要指数的估值情况:
最好的情况就是,PE和PE百分位都处于低位。
比如,中证500指数,PE是26.67,PE百分位是23.88%——这就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比较难判断的情况是,PE处于低位,而PE百分位处于高位。
比如,沪深300指数,PE是15.43,估值不高。但PE百分位是91.96%,估值比过去10年中91.96%的时间都高。
再比如,中证银行指数,PE是7.13,PE百分位是84.64%,估值比过去10年中84.64%的时间都高。
——这种情况,通常是指数连续多年低估造成的,而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逐项分析。
PE百分位较高,说明指数短期涨幅过大,有回调的可能,买入相关指数基金,短期可能被套。但指数绝对估值并不是很高,回调的时间和幅度都很有限,所以套也套不了多深。
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等一等,等估值回落后再买。但这样做面临一个风险,如果指数就此反弹,那就买不进了。
对于激进一些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做好了短期被套的心理准备,那买就是了。
至于怎么查询指数估值?可以下载一个蛋卷APP,找到“指数估值”即可查看。
这里再多说一句:
估值一般看“近10年”的估值。
PE百分位的意思是,现在的估值比过去10年中多少时间都高。
如,沪深300指数PE百分位91.96%,意思是现在的估值比过去10年中91.96%的时间都高。
一般来说,估值百分位低于30%,指数就进入了底部区域,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位置。
②如果你要买主动基金,这样看估值!
比起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的估值判断可能要稍微“麻烦”一点点。
毕竟主动基金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你买的是,主题和类主题主动基金
什么是主题类主动基金?指的是消费、医*、科技、互联网等主题类基金,所以判断买点时,看对应指数的估值就可以了。
比如,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那你就可以直接看对应的医疗指数估值,如中证医疗、全指医*、医*100,从而判断葛兰的这只基金目前估值高不高。
那什么是类主题主动基金?指的是重仓某一行业的主动基金。
比如,张坤管理的蓝筹精选混合。白酒股仓位占比最大,其次是互联网龙头股。
这时候,要判断买点,就可以参考中证白酒指数、中概互联50的估值。
重点提醒下:判断基金是不是重仓某个行业,一定要翻翻基金前几年的十大重仓股。只有长期重仓某个行业的基金才可以看做类主题基金。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买的是,非主题类主动基金
什么是非主题类主动基金?指的是一般持有多个行业的股票,不存在明显重仓某个行业的情况。
这种时候,就要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来判断。
这是2005年以来,全A等权市盈率变化情况。
可以看到,2005年、2008年、2013年、2019年,全A等权市盈率都曾跌破40倍,之后市场触底反弹。
所以,只要全A等权市盈率处于底部,那么非主题类主动基金就可以大胆买入。
如果是结构性行情:
结构性行情,主要是某一类股票在涨。如2014年之前的创业板牛市和2020年以来的抱团股行情,或者是今年周期股出现暴涨。
换句话说,在结构性行情中,只有压中市场风格的基金才能大涨。
所以,能不能买,就要看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了。
如果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已经很高,不要买。
如果过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并不高,结构性行情还处于发酵初期,可以买。
第三种情况,如果你买的是,股债平衡基金
什么是股债平衡基金?就是持仓中有较多债券的基金。
这类基金相对比较稳健。下跌空间比起股票类基金小很多。所以如果你觉得买股票型基金风险较大,那么股债平衡基金久是一个比较好的替代品种。
而如果看估值的话,则是实际中要具体分析。
一是每只基金股票仓位不同:比如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股票仓位只有54%;蔡向阳管理的华夏回报A,股票仓位是61%;杨浩管理的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股票仓位是68%。
一般来说,股票仓位越低,下跌时跌的越少。
二是持股风格也不同: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分散持有多个行业,比较均衡;蔡向阳管理的华夏回报A,股票仓位集中在白酒等消费股上,重仓某一行业。
因为不同股债平衡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不同,所以买入时要具体分析股票仓位、持股风格。
(3)“分手”:卖出时机
分手?可我没想过分手啊?
不分手也可以!一只好基金当然值得长期持有,永远不卖出也没问题!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打算放弃它了,想要把钱拿出来了,也是人之常情嘛~
这时候你就要知道什么时候卖出更好?
如果卖在底部,或者说在它估值较低时卖出,那肯定不划算,也跟我们当初买基赚钱的初心违背了!
而判断基金的卖出时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参考方向:
目标止盈法:在你买入时就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止盈,比如收益要达到15%,而当之后你的基金收益真的已经达到这个目标了,就可以考虑卖出。
估值止盈法:当你买的基金的指数估值较高时,可以考虑卖出。至于怎么估值,刚才上文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基金经理换人:如果你买的是主动基金,最好每隔一季度查看基金经理有无出现变更情况,毕竟主动基金是否牛逼取决于基金经理是否牛逼。除非你也认同新接手的基金经理,不然就要考虑卖出了。
基金经理的风格变了:还是主动基金,如果基金经理操作风格突然大变。比如专注大白马的张坤突然买小盘股了——这意味着基金经理投资逻辑出现了大漏洞。如果发现某个基金经理风格漂移,果断卖出。
有更好的基金可以替代:市场一直在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发现市场上有更好的基金经理,能够让投资风险更小,收益更高,那么也可以考虑换人了。
总的来说,大方向上,网叔对于优质资产,是不瞎折腾,坚定长期持有。除非遇到以上这类情况,才会考虑“分手”。
04
不能。
甚至短期还可能会亏钱。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你谈恋爱结婚一样,即便选对人选对时机,即便做到面面俱到,也没有人能够保证你永远幸福。
投资也是一样的,即使理论和实践都相当成熟,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害怕了?
如果你害怕了,建议你果断放弃投资。
毕竟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的投资大神,基本全部都有过血亏惨败的时候……
比如世界公认的“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曾在股灾中试图抄底,最后负债累累:
当时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高达11.5%,但格雷厄姆以为抄底机会来了,却没想到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因为道琼斯指数的暴跌才刚刚开始!
最后,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直接被腰斩,亏损超过50%!而更糟的是,由于使用了杠杆,格雷厄姆在后面3年一直都是负债累累,狼狈不堪……
比如“股神”巴菲特,从年轻到年老,也大亏过多次:
曾经持续买入伯克希尔公司(当时还是一家纺织公司)的股票,但是没想到后来美国纺织业不景气,纺织厂最终在1985年倒闭……
年轻时如此,老了一样也会失败。
几十年后,巴菲特大手笔买入了老牌科技股IBM,却没想到在亚马逊谷歌异军突起之时,IBM的股价却是暴跌,最后只好含泪斩仓IBM,最终损失20亿美元……
比如私募大佬冯柳,曾被誉为“中国民间股市的神话”,也曾大败而归:
2018年,冯柳因为个股合兴包装大幅下挫40%以上,被套牢。到了2019年二季度,冯柳割肉减持600万股;第三季度,只剩下2000万股;到了第四季度,冯柳还是不甘心,转而增持1000万股,到3000万股……
最后,在坚守了近2年的2020年一季度时,冯柳再也无力回天,只好清零,狼狈出*!
说白了,当你踏上投资这条路时,就应该想到,鲜艳的收益永远与荆棘般的风险同行。
反而,不投资就不会亏钱!
如果想投,那就一定要认真做功课。深度了解基金的赚钱原理,基金是怎么挑的,基金什么时候买,基金又该什么时候卖。
作为普通投资者,不断学习投资知识,不是为了杜绝风险,而是尽可能降低风险,即便遭遇风险,心中也能镇定自若,能通过自己长期积累的投资经验,去巧妙化解它。
第一点,充分发挥我们的调研能力和研究能力,去避开那些容易发现的风险;
第二点,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不做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的投资行为;
第三点,有铁血的纪律:闲钱投资,不借钱投资,不懂不投。
记住,没有人能够永远赚钱,也没有人会永远亏钱,正因为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才是我们赚钱时不要狂妄自大、亏钱时也不要灰心丧气的意义!
为什么基金折算后会亏很多钱。
基金折算只是让净值变成1.0然后调整你的份额数字,折算前后的份额*单位净值还是一样的,也就是你的基金市值还是一样的。不过折算之芹蚂后的你份额变了,当然就可能带来的是以后变动的幅度不同了,也可能下次分红也不同了,因为分红是按份额来计算的,不是按金额。扩展资料:因为分级基金折算时按照信带净值折算,而分级基金的市场交易价格一般都高于净值,折算后风险较大。比如在下跌行情中,分级基金触发下折。持有B基金份额10000份,二级市场价格可能是0.45,而折嫌坦埋算基准日的净值为0.25,则折算后,净值归1,份额为2500份。所以折算可能会造成较大风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份额折算
基金赚钱,基民亏损的根本原因,看完少走5年弯路!
仓位是战略、分析是技巧、预测是概率、博弈是人性
这样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了
阻碍客户赚钱的深层原因到底在哪里?这里分三点来讲:
以下是重点内容:
1)短期要用的钱(3个月内)
匹配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短期理财、货币基金、货币增强、短债基金等
3)长期不用的钱(2-5年)
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确定权益类基金资产的比例。
客户当然希望收益越高越好(谁会跟钱过不去),但对背后的风险认知不够(你看重的是别人的“保本高收益”,别人看重的是你的本金)。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期望多少的收益,就会伴随多少的潜在风险,当产品波动(组合波动)超出客户期望,甚至超出客户承受底线时,客户就会割肉卖出,造成实质亏损。尤其是超越客户的承受极限时,那就是情绪和情绪的对决,无法理性交流,即使你把资产管理史,甚至上下5000年都说一遍,也没有任何意义。
1)风险极度厌恶,稳健理财的客户,投资收益就不用说了,长期跑不赢通胀,目前国内M2的增速在8%(印钱速度)。
2)想要跑赢通胀,追求年化收益率在3%-8%之间的客户,可以配置固收+的绝对收益类资产,债券基金,以安全性为主的股债分仓产品、打新策略等。但承受1%-4%个点左右的净值回撤,尤其要注意股债系统性风险的冲击。
3)想要保值增值,追求年化收益率在10%-25%之间的客户,那么权益类产品是必须要配置的,无非是按照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应不同等级的投资策略而已,但必须要承受权益类市场对应波动。
(想要追求翻倍的收益率,可以考虑期货、期权等高杠杆衍生品,但要承受爆仓的风险,30%-50%的波动都很正常,期货公司的统计数据:客户本金亏完平均6个月的时间。想要追求百倍万倍的收益率那就去买彩票。)
频繁交易
二、有关投资信仰
客户都是非职业投资者,对投资的理解尚浅,所以投顾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顺境中大家做投资都很容易,比如刚买的基金就一路上涨打出安全垫、远离成本区,虽然在上涨的过程中伴随着回撤,但也是进3退1或者进2退1的走势,低点不断抬高,净值屡创新高。这种情况在投顾的正确引导下,很多投资者还是能拿得住的。(当然也有人会觉得涨的不如别的基金快而换基)。
但是真正考验投资能力、持基能力的是在逆境的时候,例如:股灾期间、2018年极限下跌,市场巨幅波动的时候,或是重大突发消息时,你是坚守,还是有其他选择,该如何应对。
投资是逆人性的,这个必然会上升到投资信仰层面,因为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绝望中重拾勇气,在绝境中坚定的前行,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很多投资者没有入门就是还没有过怀疑这一关,没有找到自己的投资理念,更别说投资信仰了。
每个人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学历、工作履历、性格、认知都是不同的,投资理念也是多元化的。除了巴菲特价值投资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的动量投资,投机之王乔治索罗斯,量化投资詹姆斯西蒙斯,逆向投资邓普顿、马克斯等等等等。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最后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达到了持续稳定的盈利。投资者智力的差别都不大,差别在于坚持,关键在于你的投资信仰是什么,你是不是做到知行合一。
有一点我认为是共同的,那就是长期主义:认不认可投资是我们每个人最后一份职业,愿不愿意用一生的维度来看待投资这件事情,是否寻找到了真正与自己匹配的投资方式,愿不愿承受该投资方式的成本,愿不愿意慢慢变富。(投资就像人生,是丰富的而不是唯一的,虽然最后的目的都一样,持续稳定的盈利,但是过程和路径的选择,因人而异)
长期持有其实很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些基金经理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你怎么奢求让投资者做到。比如大家都在说价值投资,找到真正优秀的企业,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以股东的心态长期持有,分享他所创造的价值,如果从这个角度说(不是唯一标准),那国内践行价值投资的人很少。
巴菲特一个股票可以拿几十年,但是我们持有一个股票的时间很短,包括很多基金经理(与投资框架有关)。我们测算过市场过去三年和五年排名前100的基金产品,去看看基金经理持有重仓股的时间周期。最后的结果,70-80%的基金重仓股持有周期小于1年。这意味着,100个基金经理里面,有至少70个重仓股持有不到一年就卖掉了。而且这已经是市场上最顶尖的100个基金经理了(当然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他自己的投资策略)。所以,谈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很多,但能一直拿住的不多。对于长期持有来说,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持股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你怎么让客户持有基金3年以上,客户是靠什么坚持,认知到了这个层面了么?
期间大盘涨涨跌跌,行业轮动剧烈,各种政经事件消息刺激,身边大神、朋友各种推荐,别的股票涨的非常好,凭什么拿得住?纯价值投资基金经理能拿住是因为基于价值投资的信仰,和极为深刻的研究,他赚的是企业增长的钱,不做能力圈之外的事情。不赚市场波动的钱,不赚行业轮动的钱、不赚风格切换的钱,不赚市场博弈的钱,不赚风险偏好变化的钱,只要这个股票买入理由和买入逻辑没有变化,就会扛住短期波动坚定持有。拿得住是因为深度的研究能力和价值投资的信仰,让他走过了逆境,最后取得了丰厚的收益。
投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投资者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了么?
关注、设为星标后
你将会获得:
3.终生学习力: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业,不断迭代自己的投资方法,持续优化自己的交易体系
适合哪些朋友:
风险提示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代表任何机构和平台的意见,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人及所在机构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