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还有救么(泛海控股怎么样)
泛海控股怎么样
泛海集团应该不错,但是物业听扣的,加班都不给加班费,只给调休,福利也不怎么样
泛海控股今天怎么回事
不明白啊==!
泛海就融创“18海控01”债券交易纠纷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_判决_诉讼_公司
原标题:泛海就融创“18海控01”债券交易纠纷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
11月10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诉讼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融创集团此前以“18海控01”债券交易纠纷为由,将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卢志强诉至北京金融法院,涉及本金约15.67亿元,后北京金融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
泛海就一审判决中部分内容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3年11月9日,收到北京高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泛海表示,本次诉讼对公司的影响有待于诉讼执行情况而定,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判决执行情况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最终会计处理及影响金额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澎湃新闻记者李晓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91亿元股权过户生变?泛海控股所持民生证券股权遭法院冻结,影响多大?
说难听的话,改制巧取豪夺来的,成了什么企业家,倒闭正常,该还人民的资产时候了,
泛海控股能挺过去吗
能的,泛海控股属于房地产行业,国家下半年开始实施保交楼方案,又允许房地产公司发债,一系列措施出台,是保证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发展。
泛海卢志强最新消息(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 - 资讯 - 临沂骏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泛海卢志强最新消息,以及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此次泛海控股的七笔股权集团遭遇法院冻结,仅仅揭开了“泛海系”债务困*的冰山一角。4月12日,中国泛海所持的泛海控股284亿股股份被北京金融法院司法冻结。该部门股份占中国泛海所持股份的6741%,占总股本的4032%。
近年来,民生银行与“泛海系”纠葛不断。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去年以来,“泛海系”所持民生银行部分股权四次遭到轮候冻结,所持该行股权质押比例接近100%。
年,卢志强成立美国泛海国际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由美国泛海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权30%、青岛泛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占股权70%,合资成立青岛泛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泛海控股不涨是因为受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利空影响。
公告显示,泛海控股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公司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个人认为,反弹到90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这几天煤炭股主力需要出货,主力很可能会利用房地产板块护盘,然后煤炭那边出货,泛海三江建议可以在多拿几天,到90附近出手。
增持70万股,才几百万资金。泛海控股本身处于空头走势,补跌。再说停牌出来也没什么利好。复牌出来,大盘正跌的欢,它还能不跌?它是房地产板块,最近房地产也没涨,房地产涨的时候它也不涨。
不确定,不能预测泛海会不会st。消息面,自蚂蚁金服停止上市以来,市场资金对金融科技和多元化金融一直守口如瓶。看下图中多元化金融板块的走势,我看不出它在哪里。技术面,建议不要抄底。
1、作为一家国有科技企业,联想的负债率目前远高于恒大房地产爆雷时期。
2、不过现在谎言被戳穿了,司马南明确表示,在联想创业初期所贷的3000万美元与柳传志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没有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支持,银行是不会给联想贷这笔款的。不仅如此,对于联想成立的启动资金,柳传志说是自己自筹的20万。
3、联想暴雷是必然的,因为柳传志、杨元庆们走的就是一条暴雷之路!干的就是富了和尚穷了庙的勾当,骇人听闻的高薪加速了暴雷的时间。联想暴雷,伤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民营企业都存在暴雷的可能,只是时间而已。
4、但由于经营理念不同,两人所处立场也不同,导致倪光南被扫地出门。根据现在联想的状态看来,柳传志应该会后悔当初的决定。柳传志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倪光南追求“技术第一”,最终柳传志赢得了这场“斗争”。
5、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超凡魅力领导风格柳传志:“各个阶段都不太一样。1996~1997年公司经营面临困难时,我往返于北京和香港,忙得不可开交。那时,书桌上方写着‘勿躁’两字。
民生证券与民生银行有关系吗打个比喻,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都属于招商*的就是同大股东的,而民生银行和民生证券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相同大股东,但民生的股权比较分散。
民生银行、民生证券,民生保险他们不是一家的,要说有联系,是其股东里面都有泛海控股的身影。
民生证券不是国企。民生证券的股东结构民生证券的最大股东是中国民生银行,持有公司219%的股份。中国民生银行是一颤世家以个人金融为主要业务方向的商业银行,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之一。
民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泛海集团曾是民生银行三大股东之一,泛海的董事长卢志强是也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也正是卢志强在02年联合部分民生银行的股东收购黄河证券,改名民生证券的。
1、近年来,民生银行与“泛海系”纠葛不断。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去年以来,“泛海系”所持民生银行部分股权四次遭到轮候冻结,所持该行股权质押比例接近100%。
2、年,卢志强成立美国泛海国际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由美国泛海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权30%、青岛泛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占股权70%,合资成立青岛泛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3、在北京,卢志强的泛海系开发量超过240万平方米。这几年,卢志强在金融和房地产两个领域可谓左右逢源。但去年底,卢志强突然大举套现民生银行25亿元,令业内认识猜测,其房地产的资金链有可能出现问题。
1、摩羯座:卢志强、巩俐摩羯座的卢志强可以说是勤勤恳恳的典范,藉由泛海集团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演绎,卢志强的“光彩”事业做得如日中天。
2、年在董事会选举中,刘永好意外落马,无缘董事会。而泛海控股集团的卢志强一举取代刘永好的位置,成为副董事长。高处不胜寒。对功成名就后的刘永好来说,他面对的人是鲁冠球、王石、卢志强、张宏伟,亦对手,亦朋友。
3、中国十大富豪排行榜:卢志强850亿元上升1位到第九,财富比去年增长2%。泛海正全力向金融板块转型。今年7月,卢志强耗资75亿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6%。同时开始涉足文化传媒领域,今年3月战略入股万达影视及青岛万达影视。
泛海卢志强最新消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泛海卢志强最新消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泛海控股和阳光来自城有没有关系
泛海控股和阳光城没有关系。1、泛海控股:中御誉睁国泛海控股集团创立于1988年,集团创始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卢志强先生。集团核心企业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0亿元人民币,公司以房地产、金融、能源、综合投资、资本经营为核心业务。2、阳光城:阳光城,是由福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上市的中国A股。所属板块三通概念板块,股权激励板块,深成500板块,海峡西岸板镇岁块,中证500板块,证金持股板块,福州新区板块虚如,智能家居板块,福建板块,房地产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泛海控股有多少个金融牌照?
泛海控股直接或间接持有10张金融牌照,包括民生信托、民生证券、民生典当、民生银行、亚太财险等。这些牌照以及公司所持有的土地、房地产业务的资产,正在被公司被动或主动的处置中。
泛海控股是央企吗?
根据官网介绍,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核心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亿元。公司成立1988年,经过30年的成长发展,现在已经是一家以金融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产融结合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的跨国企业集团。公司控股资本为民营资本,并不是国企。
泛海控股“被动让位”,民生证券或“花落”上海国资…失去民生证券控制权,卢志强能否拯救泛海?
深陷债务危机的“泛海系”,与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破裂,相继走向对立。京东拍卖近期挂出一宗与“泛海系”有关的司法拍卖预告。该预告显示,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对泛海控股持有民生证券的34.71亿股进行公开拍卖,时间定于2023年3月14日10时至3月15日10时,起拍价约58.65亿元。
来源: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财新网、野马财经
日前,京东拍卖平台挂出了一则拍卖预告,标的为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的30.3%),将于3月14日上午10点起进行一拍拍卖。据悉,该股权起拍价为58.65亿元,折合每股约1.69元,目前该拍卖预告已引来超2200次围观。
若成功拍卖,民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将易主,多年来“泛海系”的不利影响将出清,泛海对该公司IPO的不利影响也有望消除。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该笔股权的买家大概率是上海地区国资,自2020年“引战增资”迁址上海后,民生证券股东方已有上海市国资、浦东新区国资、山东省国资的身影。
01
58.65亿元起拍
京东拍卖显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3年3月14日10时至2023年3月15日10时止(延时除外)进行公开拍卖活动。
拍卖标的为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347066.67万股股权。根据评估报告,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股权市场价值为59.25亿元,折合每股单价1.69元;评估基准日为2022年6月30日,有效期为一年。
此次拍卖中,起拍价为58.65亿元,意向竞买人须提前支付5亿元保证金,增价幅度为2000万元。对于意向竞买人,除了支付保证金外,还有其他各项要求,比如:最近3年持续盈利,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不存在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50%、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50%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不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等等。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泛海控股所持的该部分35.55亿股全部被冻结,其中35.36亿股存在质押情况。评估报告另外列出了16起民生证券涉及的法律纠纷情况,涉及大量营业部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需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泛海控股于2月3日披露了与烟台山高的诉讼进展情况,并透露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即将面临司法拍卖的*面。据悉,烟台山高因与泛海控股旗下子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分别诉至武汉市中院和济南市中院。最终,济南中院维持原判,烟台山高胜诉并申请强制执行。由于前期济南中院已对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股权进行了冻结,因此计划于3月份公开拍卖该股权。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评估基准日,民生证券共有46名股东。其中,泛海控股持有35.55亿股,持股比例31.03%,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沣泉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49%;其余股东持股均在5%以下。
若该次司法拍卖顺利成交,买家就将成为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0.3%。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该笔股权的买家大概率是上海地区国资,而泛海控股持股比例将降至1%以下。
02
谁将接手?
值得关注的是,进行此次拍卖的济南中院对竞买人作了严格要求。
其中,一些“硬性”指标包括:自身及所控制的机构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或重大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3年的情形;没有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正在被调查或处于整改期间;不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无法逐层穿透至最终权益持有人的情形;不存在对所投资企业经营失败负有重大责任且经营失败未逾3年的情形。
此外,对于竞买人的财务状况也有不低的门槛要求:包括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和杠杆水平适度,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不存在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50%、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50%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最近3年持续盈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最近3年长期信用均保持在高水平,最近3年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居于行业前列等。
除此之外,对于竞买人以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有细致要求。
例如,其要求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符合《股权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证券公司股东以及股东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竞买人为非金融企业的,还应当符合单个非金融企业实际控制证券公司股权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50%等规定等。
在机构人士看来,能符合竞买人要求的,目前大概也只有国资企业了。而从民生证券近年的布*来看,接盘方或大概率是上海国资机构。
2020年,民生证券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将注册地挪到了上海,原来在北京的总部,亦迁入上海;二是泛海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转让后,民生证券获得了上海国资加持。
2020年8月31日,民生证券正式签约,落户上海浦东新区。同时,张江高科、浦东投控等多家上海市属、区属国企与泛海控股、民生证券签订了战略入股民生证券的协议。
2020年10月20日,泛海控股公告,公司以42.29亿元的总价格,向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等22家投资者,转让控股子公司民生证券共31.07亿股股份,约占民生证券总股本的27.12%,其中多家机构有上海国资背景。
2021年1月21日,泛海控股与上海沣泉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合同》,公司向上海沣泉峪转让其所持民生证券约13.49%的股份。2021年7月,上海沣泉峪的证券公司股东资格获得证监会审批通过,股份交割按约完成,泛海对民生证券的持股比例由约44.52%降至约31.03%。
2021年7月,泛海控股与武汉金控(集团)签署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意向协议》,拟向后者出售民生证券不低于总股数20%的股份。不过,这一交易意向在当年9月被终止。2021年9月10日,武汉金控对泛海控股发邮件称,决定正式终止对民生证券的收购工作。
2021年8月,由于对民生证券持股比例下降,且公司在其董事会中的席位低于半数,泛海控股决定不再将民生证券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目前,上海市区两级国资已经持有民生证券10%的股权,而民生证券业已宣布“植根浦东、立足上海,深耕长三角、放眼全国”的战略规划。
因此,市场普遍猜测本次拍卖的买家或将是上海国资。
03
迁“沪”效应
尽管控股股东泛海控股的处境不容乐观,但民生证券在券商同行中的表现却算得上“不错”。
Wind资料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民生证券营收分别实现26.88亿元、36.32亿元、47.26亿元,同比增长84.28%、35.13%、30.12%。归母净利润方面,分别实现5.32亿元、9.19亿元、12.23亿元,同比增长461.08%、72.74%、33.17%。
从具体业务来看,民生证券IPO过会量位居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度,民生投行过会IPO项目27家,行业排名第4名,过会率达100%。2021年度股票主承销家数与主承销收入均位于行业第7名,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位居全行业第8名。
迁址上海后,民生证券“投资+投行+投研”的业务发展战略,使其在投行和投研方面都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就2022年表现来看,民生证券当年过会IPO项目26家,IPO项目过会数量排名行业第六;发行上市16家,行业排名第八位;在股转系统挂牌21家,排名主办券商第一。
其在2022年的投研成绩也有提升,根据wind数据,民生证券2022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80万元,同比增幅达331%,在31家“亿元俱乐部”成员中的增幅排名第一位,市场排名也从去年的第43名提升至第29名。
而此次股权拍卖之后,民生银行将脱离泛海系影响,未来的接盘方能否继续提振其业务发展,也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04
卢志强能否拯救泛海?
在资本江湖中,“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被视为“大佬中的大佬”,“泛海系”曾控制着超过2600亿元市值的商业帝国,涉及地产、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
“泛海系”核心上市公司有A股的泛海控股、民生控股,港股还有中泛控股和中国泛海金融。另外,其还参股了民生银行、联想、腾讯、阿里巴巴等近40家上市公司。
2014年年初,靠地产起家的卢志强决定向金融行业进军,公司开始由单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战略转型。
经过三年扩张,泛海控股拥有了保险、信托、券商牌照,公司业绩达到巅峰。数据显示,2016年实现营收为246.71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超31亿元,同比增长37.9%。
不过,随着泛海集团出现资金问题,泛海控股金融业务持续下滑。其中,信托业务营收从2019年的23.4亿元降至2021年的-28.13亿元;证券业务营收同比增速放缓,2019年-2021年增幅分别为91.82%、44.95%、-20.11%;保险业务营收也在连续两年大增后,2021年仅同比增长9.07%。
来源:Wind
与此同时,其地产业务自2019年以来营收不断下滑,从28.06亿元降至2020年的21.4亿元。不过,2021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大增291.8%至83.6亿元。
在此背景下,泛海控股连续两年大幅亏损。数据显示,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6.22亿元、-112.5亿元。
2022年,泛海控股经营情况仍未好转。今年前三季度净亏22.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5%;扣非净亏损15.96亿元,同比扩大117.66%;经营现金流为-6618.39万元,同比减少100.9%。
曾经的“泛海系”地产、金融两手抓,也导致其负债高企。截至2022年9月30日,泛海控股总负债达9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02%,其中流动负债为864.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27.07亿。
在困境之中,卢志强并没有选择“躺平”,“泛海系”也一直在积极自救,其中就包括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为解决债务问题,泛海已陆续出售包括北京东四环朝阳公园附近泛海国际地块、武汉泛海创业中心、浙江民生金融中心和泛海钓鱼台酒店等在内的固定资产,以及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累计套现超过300亿元。
此外,民生证券、民生信托、亚太财险等“泛海系”的核心金融资产,近年来也被频频转让,还有部分股权被送上拍卖场。
在陷入危机后,卢志强曾给投资者写了一封公开致歉信,表示对给企业的市场形象和信誉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深感内疚,并就此向每一位投资人诚表歉意。
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泛海控股称,公司要推动金融子公司巩固核心优势,加快风险化解与业务转型进程,同时全力保障地产业务的开发销售运营,争取确保按时交房,并为公司贡献现金流,改善公司经营*面。
- END -
新财富2023年2月号·电子版
《第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评选:
净值化时代,赚钱效应挑战
2022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报告》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点个在看天天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