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股份是什么汽车(风光360和东风风神是不是一个厂家)

风光360和东风风神是不是一个厂家

也许是的。

小康汽车是国企吗?

小康汽车,全称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是一家综合性的汽车制造类企业。其业务涵盖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等。小康汽车起初是与国企东风集团合资成立的东风小康,这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首个国营加民营的车企。但需要明确的是,小康汽车本身并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民营企业。2020年,小康股份与东风公司深化战略合作,东风小康成为小康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小康股份是啥企业?

小康股份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一家集汽车整车及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公司成立于 1986 年 9 月,最初以生产摩托车零部件起家。2002 年,公司进入摩托车行业。小康股份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如小康动力、淮海动力、小康部品、小康进出口等,以及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的东风小康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微客、微卡、紧凑型 MPV 等微型汽车及其发动机、零部件。此外,小康股份还专注于汽车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发展,以及双燃料、新能源、节能型动力的研发与生产。

长安汽车和小康股份有什么区别?

虽然都是车企,长安规模和发展更好更大。小康之前主要做零部件起家,到后来涉及摩托车,再到后来和东风合资成立东风小康,也仅仅是抢占面包车的市场。随着摩托车,面包车市场的萎靡,现转战新能源汽车。

小康股份为什么大涨

小康股份为什么大涨?1、小康股份与华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吸引了股票投资者的关注。在2019年,小康股份就和华为建立了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双方初步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今年4月,华为智选宣布将在其销售渠道销售小康股份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赛力斯”,双方的合作更加深入。目前赛力斯搭载的增程系统是由小康股份和华为共同开发的,是全球第一套融合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的智能_程、纯电动力系统,后续赛力斯车型中会融入更多华为的优秀技术。预计在2022款的赛力斯中将会搭载华为的鸿蒙系统、激光雷达和电控芯片,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后续将推出自动驾驶功能。正是小康股份和华为这种深入融合的合作模式,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众多股票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小康股份,从而推动了小康股份股价的上涨。2、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小康股份,买入资金的增加推高了小康股份的股价。随着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的深入,股票投资者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多项合作的落地,大量的资金开始流入小康股份,买入小康股份的投资者不断增加。华为业务的发展方向本身就受到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更加吸引资本市场的眼球。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比较热的一个行业,众多巨头都进入了这个行业,希望能够从新兴行业中分得一杯羹。小康股份是做什么的?“小康股份是一家集新能源微型汽车及其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制造企业,全称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康股份股票代码为601127,由于公司处于上升期,股票行情也一路看涨。它已经形成了微型巴士,微型卡和紧凑型MPV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整车,发动机和零件的生产和销售。”

江淮汽车会是下一个小康股份吗?

新能源战事进入下半场,行业格*已呼之欲出。增程式与纯电动、老厂家与新势力、技术商与代工厂……曾经泾渭分明的路线之争正在不断交融。旧矛盾相继弥合,新共识接连产生,一个围绕“华为”所搭建的新集体正在成为资本沸腾的关键“密钥”。眼下,这把钥匙到了江淮汽车手中。

改名“赛力斯”的第一天,小康股份大跌近8%,惨淡结束“首秀”。

同一日,A股4000只个股下跌,热门板块“华为汽车”整体跌幅2%。至于汽车整车板块,开盘跌幅达4%。普跌行情下,“华为汽车概念股”江淮汽车延续涨势,盘中涨超7%,成为大盘中少见的“牛股”。

时间线拉长,近两个月间,“领涨板块”四个字与江淮汽车被频频关联起来。Choice数据显示,从6月份至今,江淮汽车区间涨幅高达87.94%。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江淮汽车是近一周来唯一涨幅超10%的车企,比第二名小康股份多出约5个百分点。

汹汹的涨势背后,充斥着资本炒作的味道。无论是当下的营收、利润,还是短期内的业务安排,江淮汽车都与牛股“八竿子打不着”。有观点认为,江淮汽车之所以在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强悍,或与其同华为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传闻有关。

6月中旬,有业内媒体称,继小康之后,江淮汽车以及其他两家二线车企将与华为合作“智选”车型。自此,市场上有关江淮“傍上”华为的消息层出不穷,而二者也从未给出明确否认。

双方“暧昧”态度成为资本运作的“温床”,或间接推动江淮汽车成为龙虎榜常客。细数江淮汽车身上所围绕的一系列因素:“华为”“造车”“涨停”……一切似乎与两年前的小康汽车如出一辙。

市场上,一种论调逐渐流传开来:江淮汽车,会成为下一个小康股份吗?从市场表现到公司业务再到财务基本面,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区别,需一一厘清。

一把相似的“密钥”

想要对比江淮汽车与小康股份之间的差异与联系,首先要拆解小康暴涨的背后原因。复盘小康股份的两段股价上行历程,均与华为有着脱不开的关联。

首先看第一段,2021年1月,小康与华为共同发布以DriveONE为基础的智能增程/纯电动力平台,股价自此开始“蠢蠢欲动”。接着在3月,小康方面与华为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开始试水华为智选合作模式。

华为与车企合作,共有三种路线:最基础的,卖软硬零部件给汽车企业;进一步则是HuaweiInside(HI)模式,即合作开发定制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整体全栈解决方案;至于最为深度的第三种,就是“华为智选”,由华为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

对于华为、小康中的任何一方而言,华为智选都无前例可循,其带给市场的想象力和模式本身的未知数给这笔合作添加了一丝“赌性”,也为小康股份后续成为资本追逐标的埋下伏笔。

回顾起最初与华为合作的情形,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直言,“去年3月份公布合作之后,所有人都看不起我们,一个是只能造几万块钱的车,更直接一点就是3万块钱的,再多一点乘以3就上不去了,一个是没有造过车的,它们怎么能造30万元的车?”

业界人士的质疑,是真质疑;然而资本市场的买单,也是真买单。

三月底合作、四月中推车、五月底交付、六月底销量翻番……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伴随着双方合作的推进,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几乎同步将小康股份的股价从23元追至80元,硬生生把市值百亿的小康汽车抬进了“千亿阵营”。

从某种程度上讲,华为智选,就是小康股份暴涨的“密钥”。截至目前,公开采用“华为智选”的车企有且仅有小康股份一家。不过眼下,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6月14日,有业内媒体称,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除了与小康股份合作的赛力斯外,华为已经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

7月初,新媒体“搜狐汽车”再发文称,江淮已确定与华为展开合作,合作模式与小康赛力斯保持一致。为此,江淮将投入近百亿资金,打造全新工厂。双方合作的新产品定位中端市场,从生产制造到销售端需要12-16个月,首款新车将于2023年的第三、第四季度开卖。

截至目前,华为和江淮均未对上述消息予以明确否认。江淮汽车董秘仅对外回应称“目前暂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从各方消息消息来看,距离华为与江淮官宣联合造车,似乎仅差临门一脚。

其中所涉的“华为智选”,正是外界认为江淮汽车与小康股份有几分相似的核心因素之一。不同的是,前者刚刚拿到“密钥”,后者已经成长为千亿新能源“大佬”。

一场多方合谋的炒作?

小康股份的跃进与争议相伴而行。

一家年亏损几十亿的二线车企突然跻身新能源巨头,眼红的人多,质疑的人更多。“能干多久?”“代工厂”“炒股价”……疑问和谣言在舆论场中狂欢。小康方面却对外平静表示,“其实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坚持创新驱动,跨界合作的结果。”

事情果真如小康方面所描述的那般云淡风轻吗?非也。

种种蛛丝马迹指向小康首轮暴涨的外因——炒作。交易数据显示,小康股份股价暴涨的过程中,多个知名游资曾多次现身,不乏方新侠、章盟主等龙虎榜常客。

各方炒作的概念无他——“华为造车”。巧合的是,多款股市数据软件上线“华为造车”板块的时间,正是2021年3月,也就是华为与小康宣布联手造车之时。

再看江淮,传出将与华为合作智选模式当日,江淮汽车股价大涨近7%,并踏入波动上行区间。随后的两个月内,江淮汽车超过小康和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绝对明星”。

最近的8月2日,江淮汽车逆势高位上涨。从盘后龙虎榜来看,买一机构席位净买入4.07亿,而买四席位为量化基金游资,净买入额达2.14亿。将统计范围扩展到近5个交易日,江淮汽车在机构净买入的69只个股中,排名第二。

7月龙虎榜信息显示,大力买入江淮汽车的神秘人中,包括方新侠、佛山无影脚在内的多个知名游资相继现身。其中,方新侠也是爆炒小康股份的主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游资之外,在小康暴涨传言中,还有数十位华为内部人士被牵涉其中。

今年1月17日,一则关于券商首席内幕交易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快速传播。据上证报报道,网传中泰证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确已被抓,或涉嫌操纵证券及内幕交易。此后,又有消息称先是两位华为员工被抓,紧接着相关部门“顺藤摸瓜”又抓了20余名华为员工。

尽管涉事各方均对消息予以澄清,但从陈龙的离职时间点推算,其任职期间内,的确是小康股份股价大幅上行的阶段。

同样的情形是否会在江淮汽车再次上演,暂且还是未知数。截至目前,江淮汽车与华为之间并无任何公开的股权或投资层面交集。

A股市场,借概念炒作的事件屡见不鲜,不乏无疾而终者。

复盘小康股份的第二轮暴涨,单纯用“炒作”解释其上行逻辑,未免太过偏颇。对于小康股份而言,华为智选,是一把“密钥”,也是一张帮助其重塑估值逻辑的“船票”。

这张“船票”,或是决定江淮能否成为下一个小康股份的关键。

一张决定命运的“船票”

小康和华为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饱受外界期待的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版被视为二者合作的典型败*。

自2021年6月宣布销量破千后,赛力斯SF5再难掀起更大水花,次月销量便腰斩至500余辆。最终,赛力斯SF5全年仅销出8千余辆,尚不足造车新势力单月产销。

第一个故事以失败告终,资本市场重新审视这家新能源“妖股”。2021年7月开始,小康股份的市值开始大幅回撤,市值最高蒸发超4成。

总结失败原因时,外界有一个普遍共识:华为参与的太少了。换言之,想要合作项目成功,小康与华为之间的主副地位必须转换。

2021年下半年,负责华为汽车业务的余承东开始密集发声,为华为主导的问界M5“赚吆喝”。从各个方面来看,问界M5都可以被实为华为第一款深度参与的汽车产品:除了鸿蒙车机系统和HUAWEIDriveOne三电系统以及遍及全国的销售渠道外,华为还包揽了问界M5几乎所有部分的设计工作。

一般认为车机系统、三电系统以及电池系统是电车最为核心三大零部件,问界系列产品中,前两者已经被华为握在手中。

实际上,不仅仅在产品端,华为对小康股份,或者说对赛力斯的渗透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多。

据自媒体“深燃”报道,有渠道经理表示,之前的规矩是,华为负责销售和市场,赛力斯负责交付和服务,但是最近,华为慢慢开始渗透交付环节,一些门店交付的正、副组长都是华为的人了。“华为在赛力斯公司里几乎每个部门都有人,人事部门甚至也不例外。”

华为的渗透程度与合作的成功概率正相关。

仅从结果来看,“广开门户”的小康赌对了,问界系列车型一举跻身热门车款。小康股份最新产销报告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13291辆,同比增长316.78%;年度累计58913辆,累计同比增长224.21%。其中,赛力斯汽车7月销售7807辆,同比增长8873.56%,年度累计29388辆,累计同比1190.08%。单看销量,赛力斯已经可以与造车新势力有一战之力。

问界加持下,小康股份再次进入上行区间,股价探至90元每股,刷新历史最高价。

回顾小康二次暴涨的整个历程,一些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路线从“自研”转向“合作”,从“主导”变成“配合”,曾经二线边缘的新能源车企,摇身一变,成为智能驾驶技术龙头赋能造车行业的“头号标的”。

深究二者的合作模式,因营收利润以及品牌所有权均为小康所持有,用“代工厂”来形容小康并不贴切。更为准确的描述是“华为链企业”——享受着华为顶尖的智能汽车技术,并扮演着华为汽车版图的重要拼图。

曾经被视为炒作密钥的“华为智选”,成为小康股份登上新能源大船的船票。

与小康股份相比,同样渴求上船的江淮汽车与“华为智选”之间的调性更为契合。

下一个小康股份?

8月2日,小康股份正式更名“赛力斯”。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小康股份已经彻底抱紧华为“大腿”。

“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的模式就是打造生态圈,而不是过去传统企业那样推出车以后,躺下来打个盹、睡个觉。”谈到华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模式,张兴海如此说道。

从一开始多次尝试自主品牌到如今正式拥抱华为搭建的新模式,小康股份前后花了数年的时间,走了数条“弯路”。

江淮汽车则没有这种“思想包袱”。同样有着过关的造车能力,同样有着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同样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江淮汽车坦然接受成为蔚来代工厂,并累计为其代工交付了超9.3万辆产品。后者在业内以高品质著称,这也变相体现了江淮汽车的造车能力。

而且相较于小康股份,江淮汽车在业内更加“人微言轻”。这意味着,华为若要与之合作智选模式,其可渗透程度或许更深,打造出的产品,华为“浓度”也将更高。

7月底,方正证券曾在一篇研报中指出江淮汽车未来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Tier0的品牌方,其二是专注代工的代工厂。华为智选或许为江淮汽车提供一个折中的方案,既能发挥江淮的代工能力,又能为江淮留下一个自有品牌。

不过,对于江淮而言,华为智选的风险性同样明显。

产品层面,新的智选车型能否复刻问界的成功还是未知数。当智选的车型越来越多,江淮的竞争力又在哪里?与华为的合作层面,眼下,有关华为是否能坚持“不造车”,业内看法不一。距离华为2020年签署的3年不造车协定已过去将近两年,介时,华为又是否会将借着小康、江淮打磨的造车技术另起炉灶?

将传闻考虑在内,目前华为智选的四个伙伴中,极狐尚未明确表态,奇瑞还在犹豫,小康已经做出选择。

大船即将启程,留给江淮的时间,所剩无多。

责任编辑|陈斌

小康股份生产什么品牌汽车 - 有车就行

小康股份(SeresGroupCo.,Ltd.)隶属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生产的车型品牌有:

1、赛力斯(SERES)旗下代表车型有赛力斯A5、赛力斯SF5等车型。

2、瑞驰汽车(RC-EV)旗下代表车型有瑞驰新能源EC35、瑞驰新能源EC55、瑞驰新能源EK07S、瑞驰新能源EK05、瑞驰新能源EC31、瑞驰新能源EC71、瑞驰新能源EC72、瑞驰新能源ED71、瑞驰新能源EK01S、瑞驰新能源ED75、瑞驰新能源S513等车型。

3、东风风光(FENGON)旗下代表车型有蓝电E3、风光580新能源、风光500、风光E3、风光S560、风光580、风光ix5、风光ix7、风光E1、风光580Pro、德先T8、风光380、风光E380、风光360、风光370、风光MINIEV等车型。

4、东风小康,旗下代表车型有东风小康C55、东风小康C31、东风小康C32、东风小康C51、东风小康C52、东风小康C71、东风小康C72、东风小康D51、东风小康D52、东风小康C35、东风小康C36、东风小康C37、东风小康C56、东风小康EC36、东风小康EC36II等车型。

有车提示:其实,赛力斯集团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拥有完善的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体系;其整车业务方面,产品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车型,主要产品谱系包括SUV、MPV、微型商用车等,代表车型包括问界M7、问界M5、赛力斯SF5、风光MINIEV、风光580、东风小康K01和瑞驰EC35II等。

股价翻倍、债券翻两倍:小康股份,汽车股的反弹龙头?

2022年即将过半,端午节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赛道股终于回了一口老血。

今天开盘,在小长假关于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汽车股首当其冲高开,安凯汽车(000868.sz)、东风汽车(600006.sh)一字涨停开盘,小康股份(601127.sh)高开近7%,盘中多次触及涨停。

紧随汽车股之后,开盘不久,锂矿、新能源汽车、光伏、CXO、无人驾驶等赛道股突然集体崛起,全天盐湖提锂概念涨5.32%、钠离子电池概念涨5%、HIT电池概念涨4.89%、CRO概念涨4.75%……

股价翻倍,债券翻两倍

赛道股今天的突然狂飙,是新一轮大涨的开始还是本轮反弹的结束不好说,因为自4月底以来赛道股反弹幅度已经不小,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板块涨幅都已超30%,个股更是已经有翻倍的。

汽车股里面除了出现连板妖股行情的中通客车(000957.sz)、东风汽车外,涨幅最大的就是与华为合作、兼有华为概念股标签的小康股份,自4月底以来其最大涨幅已经达到113.85%,距离2021年6月高点真的只差2个涨停板了,市值重新逼近千亿关口!

(小康股份股价走势截图)

近期,在正股股价狂飙的同时,小康股份发行在外的可转债小康转债(113016)也没闲着,狂飙幅度更是远超正股涨幅。自4月底以来,小康股份正股涨幅最多不过翻倍,而小康转债涨幅已经高达195.90%,转债价格从198.90元涨到588.55元,创出转债价格历史新高。

(小康转债价格走势截图)

这不就出现了股债倒挂了吗?正股价格还没有创新高,转债价格竟然先一步创出了历史新高,难道是小康股份的可转债比正股更具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有投资者在公司互动平台就有了疑问:

贵司大股东及董监高等管理层,近期是否有买卖交易113016而未披露,并构成违反《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行为?

(小康股份互动平台截图)

其实,投资者的这种疑问也并非完全是无来由的。正常来讲,可转债表现一般是跟随正股的,在一天两天的短期内出现倒挂也很快会被市场修正,小康转债这一波飙涨很难完全解释为散户行为的结果。

汽车股利好不断

如果小康转债不存在违规交易的问题,那么或许与近期市场的一些利好消息以及A股可转债T+0的交易制度有关,从而导致转债价格涨幅远大于正股涨幅。

年内汽车行业第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就是汽车下乡。实际上,早在节前市场就已经预期国家会有相关文件发布,从而对A股汽车股产生正向预期,带动股价大幅反弹,但节前关于市场的这种预期总是被辟谣。

直到今年5月的最后一天,有关部门正式联合印发了关于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通知附件详列示了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具体参与的车型,包括红旗E-QM5、风神E70、奔奔E-Star、宏光MiniEV、风光MiniEV、哪吒V、零跑T03、威马EX5-Z等车型。

其中小康股份旗下风光MiniEV、东风小康EC36两款车型参与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这个消息在6月2日盘后公司也及时的通知了投资者。

(小康股份互动平台截图)

除了汽车下乡之外,还有一个利好消息,近日有关部门发布文件,对购置日期在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不含增值税)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两大利好消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国家鼓励大家买车!

在这样的背景下,喜欢短炒做T+0的A股散户可能就更喜欢去玩可转债,而不是正股。

绑定华为,连亏两年

不过,利好归利好,股票、债券价格涨是证券价格涨,一码归一码。去年小康股份股价因为绑定华为而暴涨近10倍,但至今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顶着超过500元一张的价格去玩可转债,真的有点刀口舔血了。

据小康股份相关公告显示,早在2019年1月的时候公司就已经与华为正式签约合作,但直到去年4月才推出首款合作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到今年3月又已经交付了超3000台的第二款合作车型问界M5。

这也意味着,小康股份已经真真正正的榜上了华为这个“大款”,并通过华为线下体验店销售相关合作车型,拓宽小康股份的销售渠道。

(小康股份公告截图)

合作车型赛力斯在华为体验店销售,这种事情消费者早已看在眼里,然而傍上华为的小康股份却没有像公司说的那么轻松,什么减少销售及广宣费用之类的。

小康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营收167.18亿、同比增长16.89%,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6.10亿、同比下滑5.51%,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营收51.31亿、同比增长56.03%,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8.39亿、同比大幅下滑57.54%,同样增收不增利。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按报告期来看,小康股份目前已经连续9个报告期实现亏损,2020年、2021年及今年一季度累计亏损已达43.92亿。

亏损的背后是,即使傍上华为,小康股份的销售费用支出不仅没减少,反而大幅上升,2021年销售费用支出12.8亿,较2020年的7.29亿增长75.69%,今年一季度更是较去年同期暴涨203.93%!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正如小康股份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说的,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小康的地位并不是代工厂,车的销售收入所有权还是属于小康的。所以对应的成本也得小康自己承担,与华为合作并不能改变公司亏损的状况。

所以,华为也不是万能的,与华为合作虽然能让小康股份股价大涨近10倍,但那是二级市场炒作的结果,终究不能让业绩大增10倍。另外,虽然小康股份强调自己“不是代工厂”,但却沦为了事实上的“被贴牌商”,车自己造、贴个“华为”的牌子在华为的渠道卖,而被贴牌这种事情只会更加弱化小康自己的品牌力度!

(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

小康股份股票怎么样,小康股份的股票代码是多少-查个信

2023-04-2511:46:22

热度:98

小康股份(002418.SZ)是一家从事汽车配件、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服务的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小康股份的股票代码是002418.SZ,也可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小康股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稳健。根据公司公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77.98万元,同比增长9.98%。

此外,小康股份于2021年3月17日公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5.94亿元,同比增长14.98%;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17.00%。

小康股份在业绩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分析师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小康股份具有投资价值。公司拥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和系统的开发能力,加上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上升,小康股份的市场空间将逐渐扩大。

此外,小康股份还在不断扩张业务范围,发力新能源板块。公司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宁波永特电气有限公司近年来业绩稳定增长。此外,公司还在2020年完成了对世纪宝利的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其产业链布*。

小康股份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管理风险等多重风险。首先,小康股份处于激烈的汽车配件市场竞争环境中,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其次,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如**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增长。再次,企业管理风险也需要考虑。如管理不善、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小康股份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配件企业,在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投资者需要谨慎看待公司面临的多重风险,特别是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谨慎投资。

温岭兴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温岭兴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陈迪华号码

怎么根据条件筛选股票,如何根据条件筛选出需要的内容

拍拍贷里的优选贷是什么意思,拍拍贷优选和拍拍贷有关系吗

去银行贷款30万需要利息多少-银行贷30万利息是多少

中国农业银行锦城支行贷款中心电话,成都农业银行锦城支行贷款中心电话

皖能电力股票股吧,皖能电力股票股吧同花顺圈子

抵押贷款抵押率-抵押贷款抵押率一般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多少

贷款的可以拿到房产证吗-贷款的可以拿到房产证吗要多久

还没交房的房子可以贷款吗-还没交房的房子可以贷款吗多少钱

小康股份:两年狂砸百亿的“新能源汽车大跃进”危*

来源于深蓝财经网(ID:shenlancaijing),已获授权。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关注。

许家印拯救贾跃亭,让命悬一线的FF电动车起死回生的这一刻,或许让小康股份(SH601127)这家同样谋划电动车布*的公司心中窃喜——至少它可能认为在回应投资者质疑时,更有信心描述一番行业美好的未来前景。

然而眼前最紧迫的是,它需要回答来自上交所的一份问询函提出的六大问题。

这六大问题,围绕小康股份用3300万美元购买美国一家资产为-39万美元的电池公司展开,部分媒体甚至提出圈钱质疑。

面对突如其来的六大疑问,小康股份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已经在6月22日发布公告表示无法按期完成回复工作。

在这一波折的事件背后,值得关注的是,曾因“东风小康”微车产品大卖而实现转型的小康股份,在登录A股之后对新能源汽车的越来越表现浓厚的兴趣。

建基地、海外并购、海外生产,俨然一副“弯道超车”的架势,但这一切都需要靠烧钱来支撑。

两年下来,小康股份累计投入达数十亿元,上市公司业绩甚至因此被拖累。至于新能源汽车的盈利,至少短期内还是个未知数。

01

为何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负资产公司?

2017年10月,小康股份旗下SFMOTORS公司收购美国电池系统商InEVit的消息传出,业界便迅速传开。

小康股份公告显示,SFMOTORS与InEVit公司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InEVit的100%股权。

令人吃惊的是,根据小康股份收购公告,InEvit净资产为-39.11万美元,评估值3430万美元,增值率8772.7%,最终确定交易价格为3300万美元。

针对上述资产收购的决策流程,上交所进行了询问,并要求小康股份解释相关资产是否存在估值过高的情形,公司管理层是否进行了审慎判断和决策。

6月13日,小康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关于公司收购InEVit公司的有关事项。

另外,问询函显示,根据公司2017年10月18日披露的收购公告,InEVit公司净资产为-39.11万美元,但6月13日小康股份发布的最新收购进展公告却显示,InEVit净资产变成了人民币1.3亿元。

也就是说,此项收购的增值率达到了8772.7%。

但这六大疑问显然回答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于是小康股份在6月22日发布公告:无法按时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理由是,“《问询函》涉及的部分事项仍需进一步补充、核实和完善,故无法在2018年6月21日之前完成回复”。

《北京商报》报道称,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净资产为负数的企业,交易价格却高达3300万美元,这显然不太正常。

虽然其中是否涉及圈钱或其他问题不得而知,但如果小康股份不能尽快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将会严重影响市场对它的信心。

02

两年狂砸百亿的“新能源大跃进”

小康股份原本以东风小康面包车起家大卖,进而为后来上市奠定的业绩基础。然而,在其上市之后,转身新能源汽车的布*之快、步子之大,让业界咋舌。

2016年7月,在上市后不久,小康股份即宣布由全资子公司瑞驰汽车投资25亿元建设东康新能源年产5万辆的纯电动乘用车项目。

一个月后,瑞驰汽车将所持有的东康新能源100%股权转让给了小康股份,东康新能源改名为“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为和瑞驰汽车平行的全资一级子公司,注册资本也由5000万元增加为3亿元,营业范围拓展至乘用车领域,变为全门类的“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

至此,在以瑞驰汽车为新能源商用车平台,以金康新能源为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小康股份初步完成了旗下新能源产业的布*。

但这只是开始,在此后一段时间,小康股份密集实施了一系列与新能源有关的收购、重组,以及融资举措。

2016年9月,公司聘请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担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顾问。

2016年10月,公司与全资二级子公司SFMotors一起,以9500万美元的价格意向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公司ACPropulsion(以下简称ACP)及其两家在华子公司,以及所有与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的资产等。

ACP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的开发。据小康股份所称,特斯拉在电机研发中曾使用该公司的核心电机专利授权。

在拥有三电技术储备及电动车设计研发团队后,小康股份开始为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做准备。

2016年10月,为了满足金康新能源当时正在申报、筹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的需要,小康股份宣布为金康新能源尚未上市的纯电动乘用车提供质量担保。

据电动公会粗略统计,小康股份自2016年6月上市以来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花费近百亿元。而在此期间,小康股份还进行了多轮融资操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军,小康股份这种内外齐发,花费百亿元大规模扩军,以“大跃进”的方式布*新能源汽车并不明智,对于现有资金、技术、人才基础以及整合能力都面临考验,其背后隐藏的危机也将很快显现出来。

03

烧钱拖累业绩,资本风险渐显

持续的投入,耗费了公司的巨额的资金库存,增加了公司的融资需求,无疑给小康股份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并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绩水平。

2017年度,小康股份的技术开发费用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03%,主要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项目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2017年,智能汽车事业群业务共计投入19.95亿元,减少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4亿元。

这样的大手笔投入,直接拖累了小康股份的业绩。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康股份流动资产143.18亿元,流动负债143.63亿元,营运资金已经出现0.45亿元的缺口。

庆幸的是,靠着汽车事业群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99亿元(同比增长48.42%),小康股份在2017年仍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造新能源车是需要大把烧钱的,但是小康股份这种“大跃进”的方式,业内仍存有一定疑问。

中信证券就曾发出提示,近年小康股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资本开支数目较大且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新车能否按预期发布需要密切跟踪关注。一旦产品销量表现不佳,将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根据小康股份2017年年报显示,其“年产5万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35.57%,而“纯电动.智能汽车开发项目”投资进度为3.07%。距离投产还有一段距离。

让投资者忧虑的是,小康股份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投入,营运资金缺口将会进一步增大,计划未来通过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加大股权融资等方式,来补充营运资金。

 

04

新能源车是风口还是赌注?

微车产品做得好好的,小康股份为何对新能源汽车如此情有独钟?

有分析人士向笔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为迅猛,各方资本都看到了这个风口,大家都在投资,不投就要落后。

资料显示,我国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是的,近年来,不管是汽车业内的还是业外的,大批大批的人士蜂拥而入,大把大把的资金洒向这个被各方面都寄予厚望的产业。人们都似乎对新能源汽车有着狂热的痴迷,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弯道超车梦想。

在行业内,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浪早已方兴未艾,包括广汽集团、江淮汽车、比亚迪等等传统汽车豪强也是纷纷掏出巨额资金布*。

恒大旗下恒大健康日前发布公告称,出资67.56亿港元收购时颖集团全部股份,持有新成立的FF全资母公司SmartKing45%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像贾跃亭这般玩转跨界的,还有格力的董小姐。董小姐此前力主格力电器投资银隆新能源,但被股东们给否了。不甘心的董小姐拉上王首富和奶茶妹妹老公,个人举债投资。

还有董小姐眼中的野蛮人姚振华也在大举进驻汽车产业。其此前耗资65亿元拿下了观致汽车51%股权。

再有华夏幸福王文学出资3.3亿元拿下合众新能源43.4%股权。这家公司推出了哪吒汽车,这款名为NO1的纯电动小型SUV预计在三季度上市。

但外界也应该看到,电动汽车的梦想并不是轻松可以完成的。贾跃亭的FF迟迟未实现量产,为了达成量产,其拉来许家印进行了一场赌博。

若贾跃亭等人无法在2019年第一季度兑现首批电动车量产交付的承诺,届时,贾跃亭将失去FF。而董小姐投资的银隆新能源则是陷入资金危*,IPO也陷入停滞状态。

推荐阅读:

差一点点就错过的重要信息(快戳图查看):

长线赚钱机会来了!看看哪些股票已到了历史最低估值!

历史数据来看,可以抄底了吗?

从地铁规划来看,未来最具潜力的六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