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老板出了什么问题(起底“宝能系”:低调凶悍的上市公司“围猎者” ——凤凰网房产杭州)

起底“宝能系”:低调凶悍的上市公司“围猎者” ——凤凰网房产杭州

12月6日晚,万科A关于大股东变动的公告,让市场再次感受到宝能系“剽悍”的作风。

万科A称,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股20.008%,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此,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共耗资300亿元。

万科A只是最新的猎物。在此之前,前海人寿的大股东宝能集团,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捕猎”多家上市公司。举牌时,宝能系往往手法凶猛,一掷千金。

目前,宝能系已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在其中,前海人寿作为保险业一匹“黑马”,已成为宝能系的核心融资平台。

宝能系声誉日隆之际,背后的操盘手姚振华,依旧保持着低调与神秘。

斥资300亿元拿下万科“谁的万科”,是12月初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谜团”。

12月6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深圳钜盛华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有万科股权比例达到20.008%,超过华润成为万科新的“大股东”。此前,华润坐拥万科大股东的“宝座”,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而深圳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均属于宝能集团旗下的公司。

“野蛮人来敲门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成为大股东,获得绝对控制权,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能获得控制权,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捣乱。”一年多以前,万科总裁郁亮说。

在争夺华润第一大股东的“战争”中,宝能系呈现出“财大气粗”的一面。

今年7月到8月间,前海人寿连续三次举牌万科,耗资逾200亿元。而此轮11月底至12月初的增持,钜盛华耗资约10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为拿下万科的大股东之位,宝能系共斥资超过300亿元。

“拿下万科”背后的宝能系,其掌门人为姚振华。目前,姚振华构筑起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宝能系”。

其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集团”),为宝能系的核心。工商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只有姚振华一个股东。

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000061,股吧)多家子公司。

长久以来,姚振华一直保持低调,以至于外界对其出身和发家史,知之甚少。由此,他也被冠以“神秘富豪”之名。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到1992年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目前,他担任着宝能集团董事长、前海人寿董事长、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股权变更信息显示,宝能集团前身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保康”),新保康的前身则是设立于1997年的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

目前,除了宝能官网列举的子公司外,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业物流”)、创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创邦集团”)、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建业”)等产业。

以深业物流为例,早前曾具有国资背景。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

公开报道显示,深业物流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公司目前所在的笋岗物流园区也由深业集团提供。

后来,深业集团逐步撤出了深业物流。当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

姚建辉出现在宝能集团的工商信息中,始于2000年。其时,姚建辉任宝能集团的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此后,姚振华与姚建辉不断对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就工商信息来看,姚建辉主要负责宝能系旗下物业投资项目。深业物流、创邦集团、丰泰格瑞、兆都投资等公司的法人代表,均为姚建辉。有报道称,目前姚振华专心负责前海人寿,姚建辉全盘接管宝能系地产业务。

由姚振华掌舵的前海人寿,是目前宝能系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

工商资料显示,前海人寿由宝能系旗下钜盛华牵头,联合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等共同筹建。

最初,钜盛华仅持有前海人寿20%股份,前海人寿无控股股东。今年9月,前海人寿三度举牌万科之后,钜盛华受让了另外三个股东的部分股份,对前海人寿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51%,实现绝对控股。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2月,成立伊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后三年之内,就经历了4次增资:2013年9月、2013年12月、2014年7月,前海人寿先后获得保监会四次批复增资,目前注册资本已达45亿元。

一位保险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保险资本金对一家保险公司意义重大,增加注册资本后,保费增长的余地就更大了。

随着注册资本的扩大,前海人寿的保费也确实处于飞速增长之中。保监会数据显示,前海人寿成立第一年,即2012年,实现保费规模为2.7亿元;而到2013年就飙升至143亿元,2014年达到348亿元。2015年上半年,前海人寿实现保费规模332.69亿元,已接近2014年全年。

同时,前海人寿的网点,也走出广东省,先后在上海、江苏、四川等地筹建分公司。

版图扩张,前海人寿随之“高薪挖人”,甚至打出“3倍同行工资”的口号。一位前海人寿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确实待遇不错,同时也很看重业绩,压力较大。

12月10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前海人寿品牌部人员要求采访。对方表示,需先询问领导。至今,其未回复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申请。

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大手笔”,使出生仅3年的前海人寿,迅速“声名鹊起”。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

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中炬高新(600872,股吧)、韶能股份(000601,股吧)、明星电力(600101,股吧)、南宁百货(600712,股吧)、合肥百货(000417,股吧)、南玻A等。

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A股5.29亿股,B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

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

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

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达到23亿元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

前海人寿在A股的凶悍,秉承了宝能系一贯的作风。在前海人寿成立以前,宝能系就曾经在A股掀起过波浪。

例如,在2011与2012两年之内,宝能系曾三次举牌深振业A。深振业A大股东深圳国资委为保护控股权,斥巨资“反击”,双方就股权展开激烈争斗。

最终,宝能系在深振业A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当前,宝能系已经清空了深振业股票。

包括万科在内,曾被宝能系“围猎”过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与房地产业务有关。

另一方面,宝能系下属的前海人寿,自成立以来,共公布了十五宗与宝能系之间的关联交易,资金几乎全部投向房地产领域,涉资近50亿元。曾有保险业人士称,前海人寿可能已成为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宝能本身的核心业务就是房地产,他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就更加熟悉,“投资地产股,肯定能对其现有的产业进行互补,方便一些项目的开展,还能取得投资收益。”

上海证券报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此前宝能集团曾很难拿下深圳某项目,后来便举牌了另外一家对拿下该项目具有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最后曲线达成目的。

新京报记者统计获悉,宝能系旗下的地产业务广泛涉足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已进驻23个核心城市,在建各类地产项目44个,这些资产都被集中在“宝能控股”旗下。目前,关于宝能控股土地储备的规模并未公开。

宝能控股还承建了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深圳宝能中心、佛山宝能金融大厦、合肥宝能金融中心、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其中,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设计高度达565米,建成后将成为东北第一高楼。

一位地产业内人士对宝能的地产开发能力发表意见称,“业内评价一般”。

“比如,宝能在合肥滨湖的项目是综合体,住宅后期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其规划的那种城市地标建筑、超高层写字楼,有可能面临技术、资金和销售问题。”该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

2015年初,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了《201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在年度销售面积排名中,宝能集团以74.4万平米排名第81,而在销售金额排名中,宝能集团未能进入前100名。

今年下半年,宝能在芜湖的地产项目,经历了“退地风波”。

今年9月初,芜湖市国土*公布了两份关于解除芜湖宝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通知函。

一份通知函介绍,该国土*于2014年1月2日与芜湖宝能签订合同,分别以1.97亿和2.09亿元,将面积10.6万平方米和11.2万平方米的两宗地出让给芜湖宝能。

然而,截至目前,芜湖宝能仍未缴纳除履约金以外的土地出让金。芜湖市国土*根据《出让合同》作出如下处理:“解除两宗地出让合同,履约定金3950万元和4180万元不予返还,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另一份通知函称,芜湖市国土*收回芜湖宝能另一块总价2.56亿元、面积16.6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没收5200万元履约金。三块土地被收回,光是履约金部分,芜湖宝能就损失了1.3亿元。

对此,芜湖宝能总经理助理李刚表示,宝能只是主动退了三块地,仅占芜湖总投资的1/6,比重很小。

宝能方面曾公开表示,2015年销售目标是力争突破200亿,支撑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宝能今年在全国有25个项目计划销售,可售货量近300万平方米。

2014年7月,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称,宝能系为了构建其地产版图,通过银行、信托、保险三类金融机构合计融资已经达到262亿元。

12月10日,对深圳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方式持有万科股份一事,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向钜盛华发去了关注函。关注函询问了9个问题,问题如下:

1深圳钜盛华及前海人寿,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具体日期和持股比例,是否遵守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

2前海人寿在官网发布《没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事宜》的声明,是否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3明确说明钜盛华是否存在持股5%以上的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简要情况。

4明确说明钜盛华作出本次收购决定,所履行相关程序的具体时间并予以补充披露。

5明确说明钜盛华在资产管理计划中与管理人的具体关系,以及钜盛华是否可实际支配万科A股4.97%股份的表决权。

6明确说明钜盛华为取得万科4.97%股份所涉及须支付的资金总额、资金来源等情况,并予以补充披露。

7说明钜盛华财务状况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有重大变动。

8钜盛华应当聘请财务顾问出具核查意见,请说明相关安排。

深交所要求,钜盛华应就上述问题,在12月14日之前函告深交所并对外披露。截至目前,钜盛华的回答尚未披露。

深圳市前海道子天地靠谱吗?我昨天刚去面试感觉气氛,老板都挺好的,有人去面试过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建议发到深圳当地贴吧上问问深圳贴吧当地人多的多了解的更多望采纳

前海红筹是什么

前海红筹是以实体店为主的股权众筹交易平台。针对的项目是身边的特色店铺为主,投资人主要是以草根投资者为主。利用此平台可以投资你身边的店铺,实现人人当老板、处处有分店的新模式。前海红筹股权众筹模式适合创业者的二次开店,只要本身具备了自主实体店铺,想要在此基础上扩大店面规模,只要有开更多分店的需求都可以在前海红筹众筹平台上发起融资需求,获得支持者的融资,支持者共同出钱为创业者众筹开店铺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前海红筹平台都能够很快的为创业者众筹到再次开实体分店资金。

万科宝能之争案例分析:万科之争万科宝能事件始末-法务百科网

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股权问题,股权改革寄希望于内部人的自觉,除了依靠市场力量别无它途,对宝万之争的回应意味是非常深长的,它肯定并揭开了未来国企改革的现代市场路径。

其二,对宝能系的坚定反对。这是因为,“你可以不同意,可以和风细雨,没必要剑拔弩张。”王石认为,在宝万之争中,宝能系的态度是剑拔弩张,是“恶意的”。从而引发了王石和其他万科高管的强烈反对。

摘要:控制权之争在现代企业中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涉及到公司各方利益。

刘源信任的姚老板即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他凭借“宝万之争”一战成名,得到“野蛮人”的称号。2017年,姚振华入主万科不成,转身扎进造车的大潮之中,成立宝能汽车。

月17日,万科召开内部会议。王石就“宝能系”提出了许多问题,并明确表示“不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宝能系”的信用不够,这会毁掉万科“。12月18日,针对王石的质疑,宝能集团则是回应会遵守法律以及相信市场的力量。

万科毒地板这一说法主要是源于2018年万科地产旗下的楼盘被曝出使用不合格的地板,这些地板存在严重的甲醛超标问题,对住户的健康造成威胁。

简单的讲就是把特色**斗争运用经济领域里来了.万科王石背后肯有大大佬的支持者,依至于华润虽身位第一大股东却参与不到万科的日常工作,所以,就暗地勾搭宝能来狂持万科股票,主要目前就想通过宝能来挤死王石。

万科王石事件是王石,万科,深圳地铁集团华润与宝能系之间的一场角逐。

在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这次事件也成为财经圈内闹腾热门。“从万科关联独董可以看出独董制度的缺憾。

我认为,这场宝万之争可以说是没有赢家,都是输家,万科输在自己轻敌多年,宝能输在姚老板急功近利,其他各方也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之前也都说过,就不再赘述了。

宝万之争结*是恒大赢了为什么说是恒大赢了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其一,王石的退出,成为了悲情英雄。尽管依然会有人出来支持王石再次东山再起,但迟暮英雄终归人生地不熟,再次获得更大的成功,相信是难上加难。

一个是以姚振华为老板的宝能系,另一个是万科创始人王石团队。万科股权之争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

回溯一下剧情,2015年末,王石直斥大举增持万科股份进行“逼宫”的宝能系为“门口的野蛮人”,2016年1月末,王石再度公开喊话,“对于民营企业,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

1、万科股权之争背后的大佬就是争执的双方,万科和宝能。一个是以姚振华为老板的宝能系,另一个是万科创始人王石团队。万科股权之争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

2、万科和宝能的股权之争的事件始末是12月17日前海人寿17日发行15亿资本补充债,12月18日证监会回应万科股权之争:合法合规便不干预。

3、万科股权非常分散,且管理层持股很少,在“宝能系”露出獠牙之时,前十大股东合计股份持有权比例仅为272%。

4、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2015年12月4日以来,隶属宝能系的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续增持万科。

5、宝能和万科最后万科赢了。历经五个月持续减持,宝能系持有万科A的九个资管计划已全部清盘。

6、月17日,万科召开董事会,投票决定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进行重组来和宝能系进行对抗,不过确没有得到大股东华润的同意。6月23日,宝能和万科发表声明反对万科重组计划。

1、万科股权之争背后的大佬就是争执的双方,万科和宝能。一个是以姚振华为老板的宝能系,另一个是万科创始人王石团队。万科股权之争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

2、市场人士分析得出结论,万科股权之争的最后结果,无外乎三种可能:第一种:王石走人(留个永远名誉董事长),郁亮接班和他的原班人马留下,这对包括广大股民在内各方都是有利的。

3、王石原名王世绩,江苏徐州人,中国著名企业家,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房地产之父”。

4、王石的股份没在十大股东里面,他不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万科A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173%)。实际控制人:中国华润总公司(持有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比例:998%)。

请来自问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待遇怎么样,我最近收到他的实历们耐习

坚决不要去,虽然前海吹的好厉害,我面试的时候,一上来问家里有没背景就能不能拉企业来这里挂牌?里面充坼了一堆什么都不懂,背景也不牛逼的小留(背景好不去大券商基金,来这屌丝企业集中营)但是领导是ZX来的,以为海龟就是比土鳖牛,呵呵,没见识。还有GX过来的某些主管,鼓励女实习生营销时,劝说企业挂牌时要勇于献身,说这些企业主没尝过top2的女生……这是人说的话吗?女生千万不要去,我是P大汇丰的,有次陪客户被下*,领导说是工作需要,你还是V?OTC市场蕴藏巨大的风险,并且新三板已经变成了北交所,是证监会的亲儿子,地域性的所谓“四版”说不定哪天政策一变,就被取消了,到时你没大券商基金的经验,校招,呵呵

梦幻西游怎么跑商最快

我通常是只跑地府和北俱的,但是速度也有点慢。

起底“宝能系”:低调凶悍的上市公司“围猎者” ——凤凰网房产杭州

12月6日晚,万科A关于大股东变动的公告,让市场再次感受到宝能系“剽悍”的作风。

万科A称,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股20.008%,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此,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共耗资300亿元。

万科A只是最新的猎物。在此之前,前海人寿的大股东宝能集团,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捕猎”多家上市公司。举牌时,宝能系往往手法凶猛,一掷千金。

目前,宝能系已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在其中,前海人寿作为保险业一匹“黑马”,已成为宝能系的核心融资平台。

宝能系声誉日隆之际,背后的操盘手姚振华,依旧保持着低调与神秘。

斥资300亿元拿下万科“谁的万科”,是12月初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谜团”。

12月6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深圳钜盛华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有万科股权比例达到20.008%,超过华润成为万科新的“大股东”。此前,华润坐拥万科大股东的“宝座”,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而深圳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均属于宝能集团旗下的公司。

“野蛮人来敲门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成为大股东,获得绝对控制权,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能获得控制权,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捣乱。”一年多以前,万科总裁郁亮说。

在争夺华润第一大股东的“战争”中,宝能系呈现出“财大气粗”的一面。

今年7月到8月间,前海人寿连续三次举牌万科,耗资逾200亿元。而此轮11月底至12月初的增持,钜盛华耗资约10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为拿下万科的大股东之位,宝能系共斥资超过300亿元。

“拿下万科”背后的宝能系,其掌门人为姚振华。目前,姚振华构筑起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宝能系”。

其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集团”),为宝能系的核心。工商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只有姚振华一个股东。

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000061,股吧)多家子公司。

长久以来,姚振华一直保持低调,以至于外界对其出身和发家史,知之甚少。由此,他也被冠以“神秘富豪”之名。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到1992年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目前,他担任着宝能集团董事长、前海人寿董事长、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股权变更信息显示,宝能集团前身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保康”),新保康的前身则是设立于1997年的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

目前,除了宝能官网列举的子公司外,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业物流”)、创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创邦集团”)、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建业”)等产业。

以深业物流为例,早前曾具有国资背景。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

公开报道显示,深业物流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公司目前所在的笋岗物流园区也由深业集团提供。

后来,深业集团逐步撤出了深业物流。当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

姚建辉出现在宝能集团的工商信息中,始于2000年。其时,姚建辉任宝能集团的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此后,姚振华与姚建辉不断对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就工商信息来看,姚建辉主要负责宝能系旗下物业投资项目。深业物流、创邦集团、丰泰格瑞、兆都投资等公司的法人代表,均为姚建辉。有报道称,目前姚振华专心负责前海人寿,姚建辉全盘接管宝能系地产业务。

由姚振华掌舵的前海人寿,是目前宝能系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

工商资料显示,前海人寿由宝能系旗下钜盛华牵头,联合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等共同筹建。

最初,钜盛华仅持有前海人寿20%股份,前海人寿无控股股东。今年9月,前海人寿三度举牌万科之后,钜盛华受让了另外三个股东的部分股份,对前海人寿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51%,实现绝对控股。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2月,成立伊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后三年之内,就经历了4次增资:2013年9月、2013年12月、2014年7月,前海人寿先后获得保监会四次批复增资,目前注册资本已达45亿元。

一位保险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保险资本金对一家保险公司意义重大,增加注册资本后,保费增长的余地就更大了。

随着注册资本的扩大,前海人寿的保费也确实处于飞速增长之中。保监会数据显示,前海人寿成立第一年,即2012年,实现保费规模为2.7亿元;而到2013年就飙升至143亿元,2014年达到348亿元。2015年上半年,前海人寿实现保费规模332.69亿元,已接近2014年全年。

同时,前海人寿的网点,也走出广东省,先后在上海、江苏、四川等地筹建分公司。

版图扩张,前海人寿随之“高薪挖人”,甚至打出“3倍同行工资”的口号。一位前海人寿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确实待遇不错,同时也很看重业绩,压力较大。

12月10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前海人寿品牌部人员要求采访。对方表示,需先询问领导。至今,其未回复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申请。

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大手笔”,使出生仅3年的前海人寿,迅速“声名鹊起”。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

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中炬高新(600872,股吧)、韶能股份(000601,股吧)、明星电力(600101,股吧)、南宁百货(600712,股吧)、合肥百货(000417,股吧)、南玻A等。

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A股5.29亿股,B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

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

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

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达到23亿元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

前海人寿在A股的凶悍,秉承了宝能系一贯的作风。在前海人寿成立以前,宝能系就曾经在A股掀起过波浪。

例如,在2011与2012两年之内,宝能系曾三次举牌深振业A。深振业A大股东深圳国资委为保护控股权,斥巨资“反击”,双方就股权展开激烈争斗。

最终,宝能系在深振业A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当前,宝能系已经清空了深振业股票。

包括万科在内,曾被宝能系“围猎”过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与房地产业务有关。

另一方面,宝能系下属的前海人寿,自成立以来,共公布了十五宗与宝能系之间的关联交易,资金几乎全部投向房地产领域,涉资近50亿元。曾有保险业人士称,前海人寿可能已成为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宝能本身的核心业务就是房地产,他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就更加熟悉,“投资地产股,肯定能对其现有的产业进行互补,方便一些项目的开展,还能取得投资收益。”

上海证券报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此前宝能集团曾很难拿下深圳某项目,后来便举牌了另外一家对拿下该项目具有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最后曲线达成目的。

新京报记者统计获悉,宝能系旗下的地产业务广泛涉足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已进驻23个核心城市,在建各类地产项目44个,这些资产都被集中在“宝能控股”旗下。目前,关于宝能控股土地储备的规模并未公开。

宝能控股还承建了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深圳宝能中心、佛山宝能金融大厦、合肥宝能金融中心、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其中,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设计高度达565米,建成后将成为东北第一高楼。

一位地产业内人士对宝能的地产开发能力发表意见称,“业内评价一般”。

“比如,宝能在合肥滨湖的项目是综合体,住宅后期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其规划的那种城市地标建筑、超高层写字楼,有可能面临技术、资金和销售问题。”该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

2015年初,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了《201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在年度销售面积排名中,宝能集团以74.4万平米排名第81,而在销售金额排名中,宝能集团未能进入前100名。

今年下半年,宝能在芜湖的地产项目,经历了“退地风波”。

今年9月初,芜湖市国土*公布了两份关于解除芜湖宝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通知函。

一份通知函介绍,该国土*于2014年1月2日与芜湖宝能签订合同,分别以1.97亿和2.09亿元,将面积10.6万平方米和11.2万平方米的两宗地出让给芜湖宝能。

然而,截至目前,芜湖宝能仍未缴纳除履约金以外的土地出让金。芜湖市国土*根据《出让合同》作出如下处理:“解除两宗地出让合同,履约定金3950万元和4180万元不予返还,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另一份通知函称,芜湖市国土*收回芜湖宝能另一块总价2.56亿元、面积16.6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没收5200万元履约金。三块土地被收回,光是履约金部分,芜湖宝能就损失了1.3亿元。

对此,芜湖宝能总经理助理李刚表示,宝能只是主动退了三块地,仅占芜湖总投资的1/6,比重很小。

宝能方面曾公开表示,2015年销售目标是力争突破200亿,支撑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宝能今年在全国有25个项目计划销售,可售货量近300万平方米。

2014年7月,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称,宝能系为了构建其地产版图,通过银行、信托、保险三类金融机构合计融资已经达到262亿元。

12月10日,对深圳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方式持有万科股份一事,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向钜盛华发去了关注函。关注函询问了9个问题,问题如下:

1深圳钜盛华及前海人寿,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具体日期和持股比例,是否遵守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

2前海人寿在官网发布《没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事宜》的声明,是否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3明确说明钜盛华是否存在持股5%以上的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简要情况。

4明确说明钜盛华作出本次收购决定,所履行相关程序的具体时间并予以补充披露。

5明确说明钜盛华在资产管理计划中与管理人的具体关系,以及钜盛华是否可实际支配万科A股4.97%股份的表决权。

6明确说明钜盛华为取得万科4.97%股份所涉及须支付的资金总额、资金来源等情况,并予以补充披露。

7说明钜盛华财务状况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有重大变动。

8钜盛华应当聘请财务顾问出具核查意见,请说明相关安排。

深交所要求,钜盛华应就上述问题,在12月14日之前函告深交所并对外披露。截至目前,钜盛华的回答尚未披露。

前海集团老板是谁?

张学军,男,汉族,中国

香港前海金融集团董事***、深圳市前海金融集团**、前海金融集团董事长、梅州市政协委员、世界华人上市公司**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市个体(私营)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张学军是一位成功的客籍商人,在加盟盛尊集团后,又创立盛尊华龙集团。

2016年1月15日,盛尊华龙控股新年上市感恩酒会暨2015深港澳超级车模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在深圳蛇口召开,香港前海金融集团董事***张学军出席并致辞。

梦幻怎么样跑商快

最好到40级再跑商。  因为第于40级的时候,在北俱会遇到古代瑞兽、白熊和天将。虽然可以逃跑,但不是每次都跑的掉的。如果跑不了,被秒死的可能性很大。我是从38级开始跑的,到40级之前,在北俱一共遇上8回(只是从北俱芦洲土地到他旁边的北俱货商这一小点路段,还不是经常去)死了2回。25%的死亡几率。在40级之前,尽量不要到北俱去做交易,除非价格诱惑很大!不怕死!任务过程中,如果战斗死亡会丢失银票,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好,只是损失了现金和经验,没有丢失银票。胆大的朋友可以试一下。归版权所属Kidが柽o,请勿复制,粘贴谢谢合作!!

姚老板的两台取款机深陷危机:前海人寿面临生死劫广金所被爆自融

有媒体爆料,4月23日,前海人寿向保监会呈送《关于请求支持前海人寿正常经营及相关事项请示的报告》,求保监会恢复万能险业务和保险新产品申报。

前天,更有5封关于前海人寿的匿名文件流出,这五份文件加上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表都想说明一个同样的问题:前海人寿经营状况堪忧,现金流风险巨大。适逢万科董事会选举,再加上万科股价持续下跌市场一度起浪姚老板质押的万科股份有被抛压的风险。前海人寿真的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在保监会暂停万能险业务、禁止新产品申报的触发下,前海人寿被掐准了生命线,正在面临退保激增、业绩骤降、同业挖角等一系列问题,这个曾经独占鳌头的保险大佬现在正经历生死劫。

2017年,前海人寿的退保金额激增。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寿总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5.33亿元,同比减少69.74%;总退保金额188.48亿元,同比增长145.97%,退保率超过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边是退保人数激增,另一边更是保费收入骤降。深圳分公司2017年的保费目标是61.64亿元,同比下降了50.62%。可就算如此,截至第一季度末,深圳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仅为8.45亿元,同比下降87.9%,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3.71%,预计全年无法完成保费目标。

前海人寿深陷危机,而另一面,姚振华的另一个提款机,宝能系旗下广金所也被爆涉嫌自融。

广金所的人事在宝能系中也算豪华配置。

广金所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张金顺。这可是在金融行业混迹许多年的老将了,现年52岁,于2016年1月加入宝能系,出任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金控平台总裁兼CEO一职,2016年5月担任前海人寿副董事长一职,前几天接替姚振华担任前海人寿的董事长。

广金所自融证据一

广金所的多款理财产品已经涉嫌为宝能系企业融资。

首先是广金所定期理财中的「广理系列」:

点击「广理系列」中被热推的「广理-供应链」的项目说明,我们能看到以下信息:

根据央行在2007年发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依据央行对应收账款权利人和义务人的定义,那么「广理系列」转让的资产其实也就是深圳市前海润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润金)对深圳前海深粤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粤供应链)所拥有的应收账款。说得再直白一点,那就是深粤供应链欠了前海润金的钱,然后前海润金把债权通过广金所的平台进行转让,也就是说,投资者通过广金所的平台对深粤供应链进行间接投资。

先来看看前海润金,工商资料显示,它是广金所的全资子公司。

再来看深粤供应链,这家公司可了不得了,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0亿,关键这还是实缴资本,法人代表是孙玲玲,母公司深圳市思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恩控股)的唯一股东也是孙玲玲。所以深粤供应链是孙玲玲一人控制的公司。看上去,这一切都与宝能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永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孙玲玲生于1982年5月。孙玲玲的社保记录显示,其2008年3月至2008年11月就职于深圳市大丰百货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就职单位为深圳市中港城购物广场有限公司,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就职单位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这三家公司都是姚振华控股的企业。

成立于2009年的思恩控股,成立之初股东为姚振华胞弟姚建辉(占股68%)和姚湘雯(占股32%),2010年年初,姚建辉退出,姚湘雯独资控股;2010年年底,姚湘雯退出,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孙玲玲。姚湘雯已被媒体证实为宝能的员工,2015年时担任宝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去年经过各家媒体的深扒,并未发现孙玲玲来自某个富豪家庭抑或是有什么独特能力,要知道她所接手的股份光是注册资本就价值好几十个亿,所以只有两个解释:孙玲玲与姚振华家族有着密切关系,或者孙玲玲只是姚振华的马甲。媒体基本上倾向于后者。

与此同时,孙玲玲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深圳市深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粤控股)同时也是前海人寿的股东,鉴于姚振华对于宝能系企业的控制手法,八阿哥也基本认为,孙玲玲就是姚振华控制思恩控股、深粤供应链、深粤控股的马甲。所以,深粤供应链属于宝能系企业,广金所为深粤供应链提供资金涉嫌自融。

广金所自融疑似证据二

打开广金所的转让专区,我们可以看到广金所曾开发的一款名为「广融-盈业」的理财产品,资产出让人为前海润金,借款人为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业工程),由深圳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业集团)提供全额本息担保。

工商资料显示,建业工程虽然挂着建业的名字,但建业集团并不是其控股股东,以下为建业工程的股权结构:

建业工程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博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腾投资),博腾投资的母公司为深圳讯安投资有限公司,而这两家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均为林德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建业工程的实际控制人应该就是林德义。

目前来看,并没有林德义也是宝能系马甲的证据,但蛛丝马迹都在透露,林德义与宝能系之间关系匪浅。林德义曾在2013年-2014年期间为上市公司大晟文化(SH:600892)的第二大股东,彼时,大晟文化的名字还是宝诚股份,是宝能系旗下企业,控股股东为钜盛华,董事长为姚建辉。

此外,林德义还是大连两家房地产公司的法人代表:宝华置业(大连)有限公司、华宝泰富置业(大连)有限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港资企业华银商置有限公司,而香港工商系统的信息显示,华银商置成立于2012年4月,曾用名为宝能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在公司层面上,建业工程也与宝能有着密切联系。建业工程目前的注册地址为深圳龙华新区龙华街道清祥路1号宝能科技园,宝能地产还专门成立子公司——宝能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宝能在合肥、**、赣州等多地工程的施工单位,都是建业工程。二者关系在财报数据上亦有反映,《宝能地产公开发行2015年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4年末,建业工程是宝能地产最大的预付款方,占预付款总额的69.25%。截至2015年6月30日,建业工程和博腾投资(也就是建业工程的控股股东)分别是宝能地产应收款金额排在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单位。此外,2014年5月-2014年10月间,宝能地产曾五次为建业工程提供担保,合计逾3.89亿元。2014年,建业工程下属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突然发生变更,全部转入宝能控股旗下。

声明:

文章转载自P2P内幕,综合于深扒P2P、环球老虎财经。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金融电讯立场。

新金融电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