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跌了还能涨起来吗(基金最近跌的厉害还会不会有回涨)
基金最近跌的厉害还会不会有回涨
国家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目的就是抑制经济膨胀,我觉得是下跌趋势.
“你这基金跌的是少,但涨起来也不多啊”
过去的一年,权益市场大幅动荡,对于做稳健策略的同行们,应该是展现回撤控制力的好时机。
不过随着多次交流,发现大家普遍会面临一类尴尬的客户质疑,那就是“你这基金跌的是少,但涨起来也不多啊!”
当然客户通常还会举例子,比如在2022年6-7月,你看某某重仓新能源的基金涨了百分之几十,或者11-12月,某某重仓港股的基金又涨了多少。
投资经理会觉得委屈,我好不容易抵御了熊市的冲击,帮客户保住了大部分本金,跑赢了那么多基金,结果在客户这儿还不讨好。
而客户们常见的想法,听起来也挺质朴,“我钱放你这里快两年了,还没跑赢货基,净值曲线一直横着,万一大牛市来了,你还这么横着,我岂不是要踏空了?”
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仔细分析一下的话,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并非不可弥合。今天我们来聊聊,这里有哪些认知的误区。
01
哪个收益率才是自己能拿到手的收益率?
设想有两只基金,基金1在第一年跌了5%,第二年涨了10%,基金2在第一年跌了35%,第二年涨了50%。
客户会怎么比较这两只基金呢?直觉上可能是,基金1在首年比基金2少跌了30%,很好。然后从第二年开始,再重新比较,基金2比基金1多赚了40%,似乎完全弥补了基金1之前少跌的那部分,反而还整体跑赢了10%呢。
这里隐含着什么逻辑问题?
(1)假定无论跌多少,客户都能坚持拿住,等待反转
虽然很多投资者确实是跌多了、套牢了就躺平不动,但也有很多投资者碰到大跌是拿不住的,容易“底部割肉”,那后面哪怕反弹得再猛,跟你也是无缘的。
(2)分段计算收益,忽略了前期下跌对本金的损耗
很明显,上述想法的客户,算收益的方法是【(1-5%)+(1+10%)】。
大家先别着急从数学公式上否定,想想这种思维的本质,其实是把连续的时间硬分割成两段,每段初始本金都重置归一。更通俗的说,相当于在第一年末,大跌以后,做了一次精准的“抄底”。
那事实上,亏掉的本金有可能“归一重来”么?抑或是多少人能在底部勇敢加仓呢?所以更加现实的计算方法,应该是【(1-5%)×(1+10%)】,就这一笔钱从头算到尾。因此,基金1的收益率是4.5%,而基金2尽管反弹的猛,最后收益率仅为-2.5%,还没回本!
不要简单的看某个基金某段时间的收益率,要会计算投资者实际能拿到的收益率!
02
防守做的好,就等于是低波动基金吗?
当客户从一个基金过去跌的少,直接推断出“未来涨的也会少”的时候,可能存在这样几个误区:
(1)防守做的好=低波动?
防守做的好,有两种方式。
一是产品定位于低波动,比如一只二级债基,权益比例限定不超过5%,那么当市场反弹时,确实不能预期它大涨。
二是投资经理运用资产配置方法,灵活调整仓位,比如一只产品的权益比例可以在不超过30%的范围内波动,当市场风险较高时,投资经理决策降低仓位实现了低回撤,那么当市场好转时,投资经理完全可以提高权益仓位来参与反弹。如果是这种情况,客户无需担心会踏空。
因此,理性的投资者,应该要看清楚你的基金是用的哪种方法在做防守。
(2)拿了一年没收益=抓不住机会?
有些客户日常并不太关注净值涨跌,只是偶尔打开账户看看收益。当看到过去一年收益也就是±1%不到,就自然而然认为这基金弹性不行。
客户不知道的是,过去一年里,发生了3月的中概股退市风波、4月的无差别大甩卖、5-7月的新能源大反弹、以及11-12月的疫后复苏概念狂飙。
如果想评价一只基金是否具有进攻性,不应看累计收益,而应该去回溯5-7月涨了多少,11-12月涨了多少,年化折合多少,这期间仓位、风格在怎么变动,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3)仓位不高=弹性不足?
有些客户对过去的防守表示满意,但看到过去一年多没收益,可能距离自己三年年化8%的预期有点远,就着急想把收益赚出来。
典型表现是催着投资经理加仓,“你要增加弹性啊”。
“弹性”这个概念是两面的,向上、向下都叫弹性,但我相信客户想要的是增加“向上”的弹性、而不是增加波动率吧。
向上的弹性可以通过风格、行业的配置来加强,但贸然提升仓位,反而更容易加大波动率和风险。
要相信,投资经理的目标跟大家是一致的,有收益机会时,谁也不想错过,但具体怎么做,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03
弥合误区双向奔赴
投资者作为自己财富的第一责任人,当然要主动建立正确的认知。但对于我们投资经理来说,并不能只是埋头做投资,然后因客户的不理解和抱怨而顾影自怜。
履行信托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更准确的向客户展示自己,以便客户来匹配需求。
上述种种误区,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客户的不熟悉、不信任。因此投资经理在确保高质量的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服务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向客户提供准确的自我画像,积极帮助客户建立正确认知。
只有做好双向奔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近期热门文章:
搞懂这些基金,再也不怕错过全球科技盛宴了!(主观基金篇)
搞懂这些基金,再也不怕错过全球科技盛宴了!(指数基金篇)
也谈谈主观股票多头策略
听我说,最近可以关注一下这类基金了
想抄底医*?看看哪个基金能连续跑赢医*指数
基金经理又双叒离职了,需要焦虑吗?
2023年一季度,公募FOF们偏爱什么样的“固收+”基金?
是时候给我们的基金组合做一下检视了
2023年债券基金爬坑记——多少基金净值创新高了?
同一基金经理的不同权益基金,怎么选?
【数说基金】2022年基金年报中一些有意思的数据统计(指数基金篇)
【数说基金】2022年基金年报中一些有意思的数据统计(主动权益篇)
权益基金连续七年跑赢市场,他是怎么做到的?
最全的红利策略基金指南,这里说清楚了!
旗帜鲜明的看好红利策略!
买了个人养老基金,最近别忘了这个白捡钱的操作
干货!手把手教你阅读基金季报(二)
干货!手把手教你阅读基金季报(一)
对股市跃跃欲试的小白基民,最适合这类基金
2023开年“狂飙”的中证1000指数,你关注了吗?
心爱的基金变胖了,怎么办?
盘点那些连续七年跑赢市场的权益基金
市场的钟摆有多极端,不看不知道
行业风又起,但均衡型基金仍是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选择
买的基金终于回本了,要不要赎回?
基金大跌后会大涨吗?
会
基金大跌后,未来上涨的概率大,但并意味着会立马暴涨,后市可能会横盘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再次缓慢下跌一段时间、也可能会缓慢上涨,投资者要结合大盘行情走势和标的股走势分析。
基金连跌三礼拜了,还能涨回来吗?
截至3月5日,按周度数据统计,从2月10日以来,沪深300指数已下跌3个礼拜了,下跌幅度为9.38%。面对连跌,基民关心的是——我买的基金能涨回来吗?要多久才能涨回来?
本文将扒一扒明星基金产品在历史上遇到市场连续下跌时的收益情况,与指数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在大跌后花了多久才涨回来。
笔者选取了中美贸易战、美股剧烈波动、货币边际收紧、去杠杆、创业板重创等背景下,沪深300指数下跌3周以上的时期作比较。
易方达中小盘,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张坤的成名产品。据2020年四季报披露的持仓情况,白酒行业占其净值比超过了29.45%,春节后白酒行业遭遇暴跌,易方达中小盘出现大幅回撤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自2月10日以来,易方达中小盘已经跌去了17.09%。回顾其2017年至今的持仓情况,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一直都是其前6大持仓股,其持股相对集中,前10大股票占了其净值的70%左右。虽然这支基金名字带中小盘,但其前10大重仓股基本都是蓝筹股,鲜有属于中小盘的股票。
在数据方面,从2017年至今,易方达中小盘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收益率的整体相关性约为0.82,近3年年化波动率为23.89%,最大回撤为-29.3%。
中欧医疗健康A,“医*女神”葛兰的核心产品,从2月10日以来,已经跌去了19.38%,其持仓以大盘成长股居多,其持股的市盈率在50左右徘徊,因而其收益率波动较大,近3年年化波动率为30.59%,最大回撤达到了-39.24%。2017年至今,中欧医疗健康A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整体相关性约为0.64。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A,袁芳的核心产品,从2月10日以来,已经跌去了11.45%,其持仓以制造业居多,相对分散,前十大股票仅占其基金净值的35%左右,分散的持股导致了其收益与沪深300指数收益高度相关,2017年以来,其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相关性达到了0.876。
资产市场似乎总是像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一样充满着矛盾,本是抱着中小盘的主题建仓,却做成了大盘蓝筹股基金;基民希望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基金经理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战胜市场,逆势上涨,结果在下跌阶段,明星基金跌得比大盘还多;市场总是期待央行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但流动性总在市场最需要的时候消失。
综合来看,从2017年以来,各明星基金的收益率与沪深300的相关性逐年提高,这与基金市值变大,投资风格趋于保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明星基金经理们的持仓来看,近几年越来越趋向投资大盘蓝筹股,基金经理抱团现象在2021年年初尤为显著。
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对基金整体收益贡献不大,主要与基金的市值有关。在市场下跌的时候,那些明星重仓股往往缺少流动性,与其砸盘不如持有。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基金下跌阶段,基金难创佳绩,业绩与大盘的走势往往是正向相关的。再次证明了市场是无法战胜的,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
笔者对市场风险因子的理解是风险资产在市场下跌时的损失,将会在市场上涨时超额补回来。正如基民在年前尽情享受高估值带来的收益一样,年后也很少有基民能躲过这波回调。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下跌的时候将基金换成现金是不明智的选择。从上文的历史数据来看,那些明星基金在下跌后不久均出现了回调的情况,并很快再次创下净值新高。对于基民来说,要想赚大钱,不仅基金要选得好,还得拿得稳。
【公告】苏宁金融研究院系苏宁金融旗下大型研究智库,聚焦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长期专注行业研判、业务发展、金融科技转型等领域研究,对外提供业务转型咨询&培训、用户体验提升咨询、研究报告定制、投资理财&商业保险方案定制、商业推广、业务合作咨询等服务,相关需求请发送邮件至sncfzx@suning.com,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陈霞丁媛
基金跌了40%还能回本么?如何补仓才能回本?来自
说到基金跌的时候,都是一把辛酸泪,原本买基金是想赚点小钱,但有的基金总是跌的多,涨的少,让不少基民的心都碎了,跌了的时候,总是想赚回来,然后就导致越亏越多的*面就有点骑虎难下了,那么基金跌了40%还能回本么?如何补仓才能回本?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基金跌了40%还能回本么?基金跌了40%还能回本,只是回本的难度会比较大,如果想快速回本,那么就要在基金回撤的时候,进行加仓,但是加仓也会增加风险性,所以如果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一般建议是及时止损,保住剩下的资金。当基金跌了40%的时候要去分析基金为什么会跌,这只基金未来还有没有前景,可以从过往的历史业绩来进行分析,虽然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但还是会有一定的参考性。如何补仓才能回本?首先要知道上涨回本计算公式为:上涨回本幅度=1/(1-亏损幅度)-1,如果基金跌了40%,那么上涨回本幅度=1/(1-40%)-1=66%,所以基金是需要66%才会回本,由此可见,想赚回来还是有难度的。但是补仓的话是可以加快回本的速度,只是补仓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投资者看好的话,是可以分批进行补仓,在基金回撤的时候进行加仓来降低买入的成本,加快回本的速度。
基金大跌,还有希望涨上来吗?
你持有的要是大企业的有保障的你应该长期持有,其他的该抛即抛.只有这样才能不赔.
现在跌的基金能涨回来吗?
1. 可能会涨回来。2. 因为基金市场的涨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经济形势、政策变化、行业发展等。如果这些因素发生积极变化,基金有可能会回升。3. 此外,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策略和市场预期也会影响基金的涨跌。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并且持有长期投资的信心,那么基金有可能在未来涨回来。同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定期调整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等方式来提高基金的回报潜力。
现在基金一直跌,可以赎回吗,不赎回的话还能涨上来吗
建议持有!从我八年基金投资经验来说,基金比较适合长期定投,我通过长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么难事!选择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开放式基金有货币型、债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几种。货币型基金无申购赎回费,收益相当于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随时赎回,不会亏本。债券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比较低,收益一般大于货币型,但也有亏损的风险,亏损不会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最高,基金资产是股票,股市下跌时基金就有亏损的风险,但如果股市上涨,就有收益。通过长期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还有一点就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基金本来就是追求长期收益的上选。如果是定投的方式,还可以抹平短期波动引起的收益损失,既然是追求长线收益,可选择目标收益最高的品种,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本来就优选了标的,具有样板代表意义的大盘蓝筹股和行业优质股,由于具有一定的样板数,就避免了个股风险。并且避免了经济周期对单个行业的影响。由于是长期定投,用时间消化了高收益品种必然的高风险特征。 建议选择优质基金公司的产品。如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等,建议指数选用沪深300和小盘指数。可通过证券公司,开个基金账户,让专业投资经理为你服务,有些指数基金品种通过证券公司免手续费,更降低你的投资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时间复利为你赚钱,集中在一两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选后端收费模式,分红方式选红利再投资就可以了!
07年买了基金,当时1元钱,后来一直跌,现在还是0.6来自7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涨起来,保本都难了???
个人:基金这东西适合玩长期的持有十几年不会亏。。。。当然如果因为投资基金的话导致自己经济紧张,这做法不喜欢我是认为年轻人多余的钱拿去买保险不如找点东东投资去,虽然有风险,但是赌的就是年轻的资本。。。。。
基金跌得厉害,还会涨么?继续等还是赎回
牛市还没有结束,调整很正常,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