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是券商吗(突发!光大证券,被严重警告!这两家银行,也“栽了”)
突发!光大证券,被严重警告!这两家银行,也“栽了”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超11万股民难眠!刚刚宣布:退市!
又是光大证券!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武怡,被查!
光大证券手机开户工行卡激活显示券商未签到或退订是什么意思
今天开的户的吗?要等下周一才能激活账号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什么企业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2009年8月4日公司成功发行a股股票,共计募集资金109.62亿元,并于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34.18亿元,净资本176.47亿元,净资产227.16亿元,总资产595.79亿元。
中国的四大证券公司是哪四大?
第一家中信证券,第二家是海通证券,第三家是招商证券,第四家是光大证券。
上海浦东光大证券股票投资有跟成脸技操后限公司是合法公司吗?
光大证券,这么有名的券商,楼主不晓得哇?光大证券肯定是合法的,而且是国家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问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个信息,是不是有人打着光大证券的名义在骗人哦!
又是光大证券!为了钱无底线?投行业务滑铁卢,分析师面临淘汰赛!
本文系信号研究室出品,作者:至诚
两天拿到两份警告,600多亿市值的光大证券投行业务不香了,不仅业绩遭遇滑铁卢,而且违规发行、证监*点名,深陷多处违规。为了钱无底线,有财经大V灵魂发问,“光大证券投行真的不需要好好反思下吗?”
保荐、承销多处违规,两天拿到两纸警告
3月24日,四平城投债融资项目违规发行浮出水面,31日光大证券作为相关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遭自律调查,6月5日,光大证券收严重警告、责令改正。这边警告声音尚在绕梁,6月6日光大证券就因为违规保荐再领警示函。两天两次警告,光大被爆多处违规,牵扯出光大投行业务惨淡的业绩表现。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光大证券被指出存在四处违规,一是:明确知悉并具体参与两家投资人向四平城投收取大额财务资助的操作,推动相关债务融资工具的违规发行;二是自律问询阶段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三是发行定价工作未遵循公正原则;四是发行方案关于承销方式的披露不准确。
本来,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有明确的利率呈现,但是吉林银行、亿联银行两家投资人暗箱操作,在票面利率之外收取其他费用。其中,亿联银行收取四平城投提供的收益补差款,以达到预期投资收益;吉林银行则以“资金监管账户费”的名目收取四平城投提供的其他费用。作为主承销商,本应保证发行的公平、公正、公开,但光大证券明确知悉上述行为,不仅纵容而且自身也参与了违规发行。
6月6日,江苏证监*对光大证券出具警示函,因光大证券作为纳芯微和帝科股份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过程中存在多种违规情形。
具体违规如下:一是光大证券称帝科股份披露的公告和实际情况一致,但帝科股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中股票激励授予对象的公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二是光大称帝科股份内部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存在问题,但帝科则自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三是称纳芯微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与纳芯微对子公司合规性管理存在缺陷的事实不符等。
信号财经发现,光大证券保荐的纳芯微已经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243亿元,公司上市之初股价上演翻倍行情,但自去年8月份以来股价近乎腰斩,9月份公司将迎来解禁,不知又要套牢多少股民!虽然,帝科股份并不如纳芯微大涨后大跌,但帝科股份波动较大,目前股价较高点也跌超40%。
业绩全面下滑,投行业务遭遇滑铁卢
大家都知道,券商的投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业务、证券保荐业务和投资顾问业务,而一般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又是券商投行业务的大头。反观本次光大证券马失前蹄,既踩雷承销业务,又踩雷保荐业务。统计数据发现,最近三年光大证券无论保荐业务还是承销业务都遭遇大幅下滑。
由于年报和wind数据有所出入,信号财经按wind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光大证券近三年保荐股票持续减少,从2020年的19家减少至2021年的14家进一步减少至2022年的7家;募资规模来看,2021年募资有所增加,但2022年大幅缩水13.6%。
在IPO募资榜单上来看,光大证券募资规模从2020年的前十名一路滑至目前的14名;保荐撤否率从2020年2.5%飙升至目前的18.75%。
根据wind数据,光大证券股权承销规模从2020年的8亿降低至目前的6亿,债券承销规模则从4132亿大幅下滑至目前的3520亿,如今2023年半年即将过去光大承销规模只有1505亿,承销规模有望进一步缩水。
投行核心业务全面下滑,带来的后果就是光大证券投行业务极度缩水。根据公司年报,光大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从2020年19.87亿缩水至2022年的12.82亿,两年时间缩水35%。
光大证券业务全面缩水,分析师被传淘汰升级
根据2022年财报,光大证券业务全面缩水,营收下滑35%,净利下滑8.47%,但扣非净利下滑幅度高达27.65%。
各项业务收入来看,利息净收入下滑16.48%,应该主要是股市行情转差,融资融券和债券息差减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21%,收入减少17亿之巨,主要是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手续费大幅减少,既和市场行情有关,也和公司保荐、承销数量大幅缩水有关。此外,资管业务和投资收益也有不同程度缩水。
该券商经纪业务及手续费净收入下滑幅度仅次于投行手续费,从去年43.54亿下滑至32.98亿,一年时间缩水10.56亿。其中,光大证券分仓佣金缩水了32%,从2021年的6.3亿大幅缩水至4.27亿,目前分仓比率依然高达万分之7.7。
在“公募佣金率从万分之八直接降至万分之三”的传闻之下,未来光大证券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真的从万八砍半,光大证券分仓佣金大约还要缩水50%左右,未来研究所又将何去何从?
国盛证券近日发布了《研究团队人员配置方案试用管理条例》,其中要求,各研究团队严格按照派点占比水平定岗,信号财经从券商人士证实了该消息。
不止国盛,光大证券也在探讨派点和岗位挂钩,传闻分析师派点占比不到1%时可能面临调岗或淘汰。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传言并不准确,而是派点占比不到1%连续两个季度的分析师会被要求答辩,答辩两次不通过才会面临淘汰。
无论是一次不达标还是两次,光大证券对分析师的考核要求越来越严格。而这背后和光大证券业务全面下滑,分仓业务收入缩水30%密不可分。随着未来分仓佣金再度缩水,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们将可能面临残酷淘汰赛!
哪些证券公司是央企?
证券公司是不是央企,要看控股股东是谁,在国外大部分是私企,但我国证券公司一般为国资委控股,所以称之为央企,以下证券公司排名市场份额前十分别是华泰,国泰君安,中信,中国银河,海通,申万宏源,广发,招商,国信,中信建设。他们都是国有控股,服务跟得上。因为我国证券市场没有对民营开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目前只有9家合资证券公司,但与我国一百多家国企相比,明显少的可怜
光大证券在国内券商排名如何?适
你可以参考一下以下内容。2014年中国证券公司的实力排名。1、中信证券(上市公司,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海通证券(于1988年,中国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国内行业资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广发证券(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证券公司之一,上市公司,国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证券公司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招商证券(百年招商*旗下的金融证券领域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十大证券公司品牌,拥有国内首个多媒体客户服务中心,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国泰君安(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宽、网点分布最广的证券公司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国信证券(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十大证券公司品牌,源起于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三家营业部之一的深圳国投证券业务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华泰证券(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银河证券(联合4家国内投资者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十大证券公司品牌,国内金融政权行业领先地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中信建投(证监会批准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第一批取得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之一,十大证券公司品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光大证券(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公司,十大证券公司品牌,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券商能够经营银行吗,就比如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
按现行法律和政策,券商不能经营银行业务,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虽然控股权都在光大集团手中,但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彼此是独立的法人,业务上的合作也是建立在两家独立公司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