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价50卖70元毛利是多少(如何算毛利率?我知道我的进价折扣?)
如何算毛利率?我知道我的进价折扣?
看多少钱的东西了,毛利率=(销售价-进价-运费)/销售价。
比如你要进500元的货,那么进价为500*0.35=175,销售价=500*0.5=250,运费=10,毛利率=(250-175-10)/250=26%毛利率公式怎么去算?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举例来说,某商品的销售成本是50元,销售价格是100元,那么该商品的毛利率=(100-50)/50×100%=100%。
水果店圈子:水果店毛利如何计算
文|水果店圈子,第587次内容更新分享。
水果的定价比较灵活,如果生意比较稳定,那么定价会相对稳定,如果生意不稳定,那么定价就要不稳定,需要调整水果盒价格去适应市场变化。比如葡萄一筐带皮重34斤,进价4元,则花费成本34x4=136元,但是除了皮重4斤,净重却只有30斤,这样实际进价是136÷30约等于4.6元,所以,为了保持40%的毛利,就要把销售价定在7.5到8元之间,这样除去销售过程中的15%左右的损耗后,还能保持25%左右的利润。加入水果店老板同行圈子,朋友圈下搜一搜功能,搜水果店圈子。
热带或进口水果如荔枝、龙眼、榴莲、百香果、美国红提等,因成本高、不易储存、风险大,毛利也很高,可达50%以上,纯利由于不易储存损耗有大有小不好说。水果店的利润进货渠道、地理位置、消费水平、客流量等因素影响,利润水平也不相同。
一般来讲,客流、出货量大的地方,竞争激烈,薄利多销,毛利水平低。反之就会以高毛利弥补出货量的不足,保持正常的盈利水平。更多开水果店经验分享,朋友圈下搜一搜功能,搜水果店圈子。
水果店水果毛利一般在30%~50%,高的甚至70~100%,但是损耗大了,纯利就没有多少了。做水果说实话比较辛苦的,因为每天要早起到市场进货。水果批发市场一般早上三点就有人进货了,去的早可以多家水果比较挑选,夏天还好点,冬天就非常冷。
损耗一定要控制好,少损耗一点就是自己的利润,哪怕把水果平价卖出去也比扔掉好,水果的价格设定你要看看你周围水果店价格以及你的客户消费水平。水果这行有人进来也有人不干了,但是水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需求的。
如果开水果店要选好地址,水果进货品质把控,销售价格的合理制定等。
如果是在市场做批发水果,要选好哪种水果能在市场上卖跑的起量的,客户维护好。
学习后对开水果店有整体的认识,对开水果店有很好的指导参考作用。
百例水果店常用的营销活动方案,非常适合没有思路,不会做方案的新手学习借鉴。
(点击图片可放大)
相互交流开水果店的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有一群可以商量的人。
(点击图片可放大)
什么叫毛利的三成例:50元的货买150元是毛利的几成
毛利,一般是指售价减去进价的利润(房租、人员等费用都不算入内了)。所以进价50,卖150;毛利就是100;毛利的三成就是100X0.3=30块
100元进货卖450毛利多少
毛利润是百分之三百五100进的货卖450是350毛利率的毛利润是百分之三百五。根据题意,商品成本=50元,售价=100元,根据公式,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100%。代入题中数据,列式可得:利润率=(100-50)/50*100%=100%。扩展资料:毛利率(GrossProfit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计算公式:1.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综合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最后再次祝您身体健康,
销售毛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商品销售额 相当于售价100元商品成本 进价 50元毛利 100-50=50元毛利率 (100-50)/ 100=50%运费 30元净利 毛利一运费=20元
一样商品进货价为50元销售价为100元,这样的话毛利及毛利率是多少?
毛利=销售额-进货成本(100-50=50)毛利率=毛利÷销售额(50÷100)=50%
接手这个店,一天毛利231块,这样算对不对?|开店笔记
社群里一位老板打算接手一个奶品站。我建议他首先好好算算账,看看现在盈利情况,也算算未来增长的空间。
不过,算着算着就有点问题了,卡在毛利的算法上。很多人对毛利如何算都有疑问,我就借这个案例讲透着这个概念:
请教老陈和各位老板!奶品这种算利润和餐饮毛利算法一样吗?
这边有三种价格的牛奶我的算法是:
售价5元-进价3.4=1.6/5=0.32售价6元-进价3.7=2.3/6=0.38售价7.5元-进价5=2.5/7.5=0.33
平均毛利率:(0.33+0.38+0.32)/3=0.34
所以平均毛利率是34%
例如,昨天的售价*销量*毛利:5*40=200*32%=646*30=180*38%=68.47.5*40=300*33%=99
64+68+99=231就是毛利。再减掉其他成本开支,就是净利润。
还有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将收入总和乘以平均毛利200+180+300=680*34%=231.2这两种算下来差不多,不过根据不同价格销量比不同,平均毛利可能有所不同,我这样的算法对吗?有没有什么简单通俗的算法?
以上是老板的算法和疑问。
老板的第一种算法是对的。第二种算法是错的,或者说误差会比较大。问题出在平均毛利上,平均毛利这种算法不对,因为不同产品的销售占比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的简单的除以3。如果要算出平均毛利率,要加上销售占比。
比如:
产品A毛利是32%,销售占比是36%;产品B38%,销售占比27%;产品C33%,销售占比36%。
正确的算法就是:
32%*36%+28%*27%+33%*36%=0.1152+0.1026+0.1188=0.3366
也就是说,毛利是33.66%。
这个数据为什么跟直接除以3的数据很接近呢,纯属巧合,因为这个案例里三种产品的销售占比相差不大,毛利也相差不大,所以很相近。
假如销售占比分别是20%,50%,30%,算出来就是:
32%*20%+38%*50%+33%*30%=0.064+0.19+0.099=0.353
毛利是35.5%,你看,同样毛利的产品,销售占比不一样,平均毛利就不一样了,相差将近两个点。
实际上,我们开店过程中,老板的两种算法我都不会用,而是有更简便的方法。
店铺毛利=(营业额-原材料成本)/营业额
比如今天做了1000块营业额,原材料成本花了300块,那当天的毛利就是:(1000-300)/1000=70%
这是一天的毛利,依然不是很准确,时间跨度至少一个月就比较准确了,年度毛利就更加可靠了。平时算账都是算总账,不会算某一天或者某一个月的毛利。因为店里的食材都是连续着用的,很多食材会用在多种产品上,平日里也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折扣,所以算总账比较好。
单个产品的毛利要不要掌握?当然也要掌握,有两个主要作用:
一是定价。比如你希望毛利至少50%以上,一个5块钱成本的产品,定价就必须10块以上。或者说你希望一个产品的定价不超过10块,毛利又不能低于50%,那原材料成本就不能超过5块钱。你行动上就有方向了。
二是销售指导。产品1毛利50%,产品2毛利80%,你愿意卖哪个,当然愿意多卖毛利高的产品2。
我们平时在运营店铺的过程中,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在想方设法提高整体毛利水平,毛利提高了,即使营业额不增加,即使固定成本不降低,你赚的钱还是增加了。
现实中,很多时候,营业额就是增加不了,固定成本也想不下来了。这个时候,就看你如何提高毛利了。
拜师学艺即将推出新项目:瓦香鸡
瓦香鸡老板是老社群成员了,店开了4家,生意都很好。老板也很乐于分享,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他的外卖也做得很好,一整套方法和策略。下个星期我将实地走访。
感兴趣的老板可以进入交流群:
如果一件衣服进价50元,卖价是75元,这75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是50%的利润,进价乘以百分之五十……50乘以50%
6招提升商品毛利,京东是这样解决的
我们做生意呢,无非是为了赚钱,但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却让好多商家犯了难。你说涨价吧,顾客不买账,销售量就得下滑;降价吧,顾客倒是很欢迎,可毛利率又没法儿保证了。销量和利润注定是对儿冤家吗?“欧电云电商研习社”的讲师李彬写了篇文章,说到京东是怎么解决这个事的,总结了这么几个招数,我们来听听看:第一招,品类角色重构。
对不同品类的商品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按照优先级优化。这个优化呢,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冠军品类,也就是卖的最好的那一类,和客流驱动品类,就是那些在客流最密集的地方摆放出售的产品,这两个种类的价格应该最先被优化。第二招,展价技巧。
现在市面上常用的定价技巧,好多都是大尾数策略。这种策略有个原则就是,简化展示位数,一般不超过4位;尽量用大数结尾,比如8或者9,用尽量少的毛利损失换取高位数的价格优势。比如说,天猫上的三只松鼠,它的产品在定价上就常用这种方法,都是9.9啊、19.9啊、29.8这种定价。第三招,促销选品精简。
这招和刚才提到的找“僚机”的办法有点类似,不过僚机法主推的是低价,升级套餐法主要推的是高价。比如说,去过星巴克的人都知道,一杯小杯咖啡差不多都在30块钱左右,但星巴克有一个升杯的策略,升级到中杯只需要加3块钱,升级到大杯的话,也只需要加6块钱。当顾客看到大中小杯容量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杯。在这个定价过程中,小杯只是个锚点,星巴克真正想推广的其实是中杯和大杯。第五招,损益变化预估。
意思是,在现在销售数据的基础上,需要达到多少销量才能保证调价前后的毛利额一致。比如说,某产品的进价是50元,售价定为70元的时候,可以卖出去10个。在保证同样利润额的情况下,降价15%需要卖20个,涨价15%只需要卖7个就行了。通过这样的计算,就可以避免不合理的调价。第六招,促销产品轮转。
促销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价格刺激顾客,如果某个商品长期低价,那肯定就给不了顾客长期的刺激。所以,对于特价商品,需要进行轮换,不断挖掘新的刺激点,不能总是固定一个商品永远低价。最后,还有一点要提醒你的,就是使用这六招有两个大前提:第一,你是市场的跟进者;第二,这些都是在销售额提升的前提下,保障毛利的办法。所以,如果你前两个功课都还没做好,那就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