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怎么形成的(澳大利亚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澳大利亚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指洪水还是什么啊?

澳大利亚由什么大陆和什么岛组成

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面积768.23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大堡碉形成过成。

大堡礁形成于中新世时期,距今已有2500万年的历史。它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它是上次冰河时期后,海面上升到现在位置之后一万年来形成的。  大堡礁堪称地球上最美的“饰品”,像一颗闪着天蓝、靛蓝、蔚蓝和纯白色光芒的明珠,即使在月球上远望也清晰可见。但是,当初首次目睹大堡礁的欧洲人未以丰富的词汇来描述它的美丽,颇令人费解这些欧洲人大部分是海员,可能他们脑子里想的是其他事情而忽略了大自然的美景。  1606年,西班牙人托雷斯在昆士兰北端受到暴风雨袭击,驶过托雷斯海峡(此海峡以他的姓氏命名)到过这里。1770年,英国船“努力”号在礁石和大陆之间搁浅,撞了个大洞,船长库克曾滞留于此。1789年布莱船长率领“邦提”号上忠于他的船员驶过激流翻滚的礁石来到了平静的水面。 “努力”号船上的植物学家班克斯看到大堡礁时惊讶不已。船修好后,他写道:“我们刚刚经过的这片礁石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是从未见过的,但在这儿见到了,这是一堵珊瑚墙,矗立在这深不可测的海洋里。”班克斯看到的大堡礁的“珊瑚墙”,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体。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但其平衡也最脆弱。如在某方面受到威胁,对整个系统将是一种灾难。大堡礁禁得住大风大浪的袭击,当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最大的危险却现代的人类,土著在此渔猎已数个世纪,但是没有对大堡礁造成破坏。二十世纪,由于开采鸟粪,大量捕鱼捕鲸进大规模的海参贸易和捕捞珠母等,已经使大堡礁伤痕累累。  现在澳大利亚已把这一地区辟为国家公园,制止了此类活动,并对旅游活动进了控制。

澳洲杉怎么样,会不会容易死掉或叶子发黄?求市前很在青?急急

澳洲杉  澳洲杉澳洲杉  别名:异叶南洋杉、异叶南洋杉、诺福克南洋杉、细叶南洋杉。  学名:Araucariaheterophylla  属:南洋杉、南洋杉属  产地与分布:大洋洲诺福克岛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各岛,我国福建、广东等省有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一般盆栽为幼树,高在2米以下。树冠尖塔形,深绿色,树冠表皮常横裂或呈条片状脱落;新表皮具古铜色光泽。茎干直立,侧枝轮生,水平伸展。小枝二列互生,水平延伸或略下垂。叶有二型:幼树或侧枝上的叶为钻形,向上弯曲,长约12厘米,排列疏松,光绿色;大树或老枝上的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6厘米,排列紧密。球果近圆形。  生长习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有一定的耐阴力,但要避免夏季强光曝晒。不耐寒冷和干旱,适合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栽培管理:盆栽时,以园土、腐叶土、泥炭苔混合配制而成的基质为好。盆栽多用小苗,并应根据苗的大小选择相宜的花盆。诺福克南洋杉喜欢漫射光,宜置于棚内明亮处。若长期放于阴暗处,应隔几周移到阳光下适当照射,可使浓绿的叶子保持美丽的色泽。生长季节长,除夏季温度超过32℃时,整年都能生长。在春到秋季间,应多浇水,但忌盆内积水。高温干燥时,要对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喷水,以降温增湿。浇水要及时,不要待土壤干燥后再浇水。自秋末以后,逐渐减少浇水,以增强其抗寒力。生长季节应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钾的复合肥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叶泛黄。生长过程中,为避免主干向一面倾斜,宜半月转盆一次,让植株均匀受光。此外,幼树树干脆弱,容易弯曲变形,宜从幼株时就立以支柱以固定主干。为防止植株长得过高,应每隔2-3年在春暖后换盆一次。平时要注意保护好侧枝,以免被损害而影响株形。在正常情况下,不必修剪枝条,让其自然生长。生长适温为10~25℃,越冬温度为5℃以上。越冬季节,可给予一定的光照,盆土也不可过干,晴朗天气还应喷水增加湿度。  繁殖方法:主要靠种子繁殖,但扦插也能繁殖子株。  1、播种培育出的苗坚挺强壮,生长旺盛,适宜作批量繁殖。一般在7~8月间,将刚刚采到的种子先破伤种皮,以促进发芽,否则留土久易使种子腐烂,然后再将处理过的种子播于沙床中,覆盖细砂约1.5~2厘米。保持25~28℃和一定湿度的条件下,约经2~3周即可发芽,发芽后立即进行栽植。  2、扦插时,若选择主轴或徒长枝作插穗,易造成植株冠形不正,只能横向生长,影响观赏价值。切取容易生根的健壮枝条先端2~3节为插穗,除去部分叶子,用清水浸泡一夜,然后插入以粗砂或蛭石为基质的沙床中。保持20~25℃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3个月左右后即可生根.  病虫害防治:其病虫害极少,在室内养护时,多见介壳虫危害,可喷施杀扑磷、毒死蜱·机乳油、国光蚧必死等防治,效果良好。

地理视频|澳大利亚的独特波浪岩是如何形成的?

澳大利亚的独特波浪岩是如何形成的?

————END————

往期回顾

地理520整理编辑

 *此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有侵犯到个人所属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澳大利亚形成山火的气候原因?

(1)干旱少雨的热带气候。澳大利亚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致使气候越来越干旱,其植被多为草原或沙漠,因此,该区域基本无人居住。恰逢夏秋季节又极易引发山火,虽四面环海,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又由于该地地广人稀,发生山火后很难有人察觉。据气候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干热,高温干旱叠加也有全球变暖的责任。(2)天然助燃剂——桉树。干旱缺水并不是澳大利亚山火的唯一真凶,其存在另一种近乎完美的纯天然可燃物——桉树,也是引发此次山火的重要原因。桉树是澳大利亚古老的树种之一,所富含的挥发性油脂是绝佳的天然助燃剂。由于桉树是澳大利亚原有树种,占澳洲树木的70%,所以,桉树给此次山火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澳大利亚-起源?

1、1606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录,并命名此地为新荷兰。

2、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国。

3、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逐步向内陆发展。

4、1900年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

5、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洲强地震,最贵街区房屋倒塌,苦找2年原因!终于发现地底竟有这东西,百万居民危险!

//前言//

2021年墨尔本突发史上最强地震,

科学家们经过近两年的调查,

地震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01:

墨尔本地震原因找到

因地壳深处未知断层线

2021年9月的一个早上,墨尔本突然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震感强烈多处房屋损毁。

 

但奇怪的是,澳洲并不在地震带,为什么会发生震感如此明显的地震呢?

 

如今原因终于找到了…

 

科学家表示,维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是由地壳深处一条此前未知的断层线引起的。

图片来源:ABCNews

 

这场于2021年9月发生的5.9级地震,震中位于墨尔本以东约130公里的小镇WoodsPoint附近。

 

虽然只造成了轻微的破坏,但比1989年Newcastle地震更大,那次地震造成13人死亡。

 

2021年的地震在上午9点15分发生,对墨尔本的建筑物造成了一些破坏,包括著名的ChapelStreet购物街。

 

新州、南州、塔州和澳大利亚首都领地的部分地区也有震感。

 

如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地震学家发表在《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ResearchLetters)》上的一项新研究已经确定。

 

地震竟是由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深层“盲断层”引起的!这个断层在地表上没有可见的存在。

 

首席研究员SimaMousavi表示:

“我们很幸运,地震没有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图片来源:earthquaketrack.com

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学校的地震传感器网络确定了地震的原因。

Mousavi博士称,学校的老师联系了研究人员,说他们在传感器屏幕上看到了“大幅度的摆动”。

隐伏断层可能特别危险,因为它们的存在可能是未知的,直到由其不稳定性引起的地震发生。

Mousavi博士解释称,

盲断层可能会造成重大威胁,因为它们会引发大地震,但我们看不到它们。这使得很难确定有地震风险的地区,这对居住在附近的社区可能是危险的。

同时,她还表示,虽然盲断层可能比地表暴露的断层更难识别和研究,但了解它们的位置、行为和潜在危害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正确评估地震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社区和基础设施。

墨尔本地震学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AdamPascale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很有趣,因为它确定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断层。

他指出,由于地表没有过去地震活动的迹象,识别地震易发地区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传感器监测地震活动。

#02:

多处建筑损毁

高层居民撤离

还记得近两年前的那一次地震,恐怕是生活在维州的居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地面摇晃,所有人都被惊到了。

墨尔本华人们的朋友圈瞬间被刷屏,大家都没有在发生地震这件事情中缓过神来…

不知道当时那种慌乱的感觉,现在大家是不是还记忆犹新。

有华人录下了地震发生瞬间的画面:

 

墙面和地面晃动得非常剧烈,整个房子快要被摇塌...

 

按震级大小来分,5.9级属于强震,破坏性非常强。

 

在第一次地震之后,还出现了震级为4.0的第二波余震,发生在9点33分左右。

 

第三波余震发生在9点54分震级只有3.1,震中Rawson。

 

不过随后的两波余震的威力没有那么强,也基本没有什么震感。

图片来源:TheGuardian

 

强烈的地震还引发了多处建筑物的损毁。

 

特别是墨尔本最贵街区SouthYarra,以及Toorak和Prahan,出现多处房屋倒塌的情况。

 

在ChapelStreet的路旁,到处都是因为地震掉落的砖块和碎石。

 

当地城区的一家酒吧二层墙面整个剥落,尘土混合着砖石堆积了整整一路...

图片来源:ABCNews

Prahran的Coles超市大门掉落一地石砖...

 

ChemistWarehouse药房货架上的商品掉落满地...

还有商店里的酒瓶,直接碎了一地...

高楼居民全体撤离。

这样可怕的经历,维州人民恐怕都不想再一次感受了…

#03:

古老陆地边缘断层线

让位时间难以预测

其实当时地震发生后不久,阳光海岸大学岩土工程的教授DrAdrianMcCullum就曾初步判断过形成这场地震的原因。

 

他表示,澳洲会发生地震是因为所在的大陆板块以每年约7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这会在澳大利亚板块内形成压应力。

 

这种应力通常会沿着预先存在的断层线释放并导致地震,地质图显示震中Mansfield有大量断层。

 

这场地震发生在澳洲大陆的一个正好位于古老的、有几十亿年历史的陆地的边界,在那里,它与较新的区域相接,”增生“到东部海岸。

 

从大约4亿年前开始,现在的维州东部那时处于地质动荡之中,当时属于冈瓦纳(Gondwana)超级大陆的澳大利亚陆地被推到邻近的海洋板块上,形成了大分水岭。

图片来源:TheAustralian

大部分板块被压在下面,但也有部分板块被刮走并与澳大利亚大陆连在一起。

当冈瓦纳大陆在大约1亿年前解体时,澳大利亚开始向北移动,活动停止了。

但留下的是深深的裂缝,或断层线,这些碰撞的残留物,现在是这块大陆板块的弱点。

这并不是断层线第一次在这个地区移动。

2012年,一场较弱的5.2级地震曾震撼了Gippsland的Moe小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位地球物理学家CarolineEakin表示,

“相对于澳大利亚的其他地区,这是一个地震活动增加的地区。”

不过好在,这场地震的震中没有那么靠近墨尔本中心,不然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墨尔本的地震学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AdamPascale指出,如果震中离墨尔本更近的话,损失会更大,就像1989年Newcastle的5.6级地震一样,地震摧毁了建筑物,造成13人死亡,按如今的货币计算,损失价值为83亿。

图片来源:TheAustralian

如今时隔近两年的时间,未知的断层被找到,墨尔本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原因也真相大白。

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地震的原因已被充分了解,但人们不知道它们何时会发生,因为断层线的让位时间很难预测。

但在经历了一次严重地震之后,再加上找到了地震的根本原因,未来对于地震的准确评估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最后

没想到在维州的地底下

竟然有一条从前未被发现的断层!

不过好在在经过了近两年的调查之后,

地震根本的原因终于被找到,

这对于以后的地震预测和预警,

以及对建筑和生命安全的都有着重大意义。

Ref:

https://www.abc.net.au/news/2023-03-20/earthquake-victoria-2021-research-blind-fault/102119584

移民

要闻

☆澳配偶移民签证或新增英语要求!审理时间更长,花费更多!

☆史上最全!澳投资移民最新变革细节出炉:配额大增,审理时间缩短!

☆新州491大赦!无需本地工作即可获邀,会计等职业起死回生

☆疫情之下这个签证开绿灯!独占一半配额,海外也下签,入境不受限

更多好文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澳大利亚形成原因?

澳大利亚历史是从距今4万年前开始的(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这段时间被定义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澳大利亚历史开始于欧洲探险家第一次达到这片土地。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01年成为大英帝国领地前后为分界点。

1770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远航太平洋,在澳大利亚东南岸的植物学湾登陆,并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占有这块土地,命名该地为新南威尔士。19世纪初曾经远航澳大利亚的英国海军官员马修·弗林德斯建立英**,这一大陆的名称应以澳大利亚取代新荷兰。1786年,英国**决定殖民于此。1788年开始正式殖民。后又多次探测整个大陆,1817年定名为澳大利亚。

若美国这么做,澳大利亚将“付出沉重代价”

美考虑为澳建造首批核潜艇?我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是对国际防扩散体系赤裸裸地蔑视和践踏

《华尔街日报》24日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和讨论一项计划,即在美国建造澳大利亚的首批核潜艇,从而加快后者获得核潜艇的进程,以应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对此,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发言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国核潜艇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披着“海军动力堆”外衣的核扩散行径。

报道称,西方国家官员日前透露,拜登**正在探讨通过在美国生产首批核动力潜艇来加快澳大利亚依照“奥库斯”协议获得核潜艇的进程,此举旨在应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该计划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澳大利亚提供首批核动力舰队,同时使澳大利亚有能力在自己国内生产核动力潜艇。

据称,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高级官员已经讨论了这一“临时计划”,但报道提到该计划是为使澳大利亚能够更快地组建一支核动力舰队而考虑过的几个想法之一,尚未得到正式批准。《华尔街日报》称,为了实施上述计划,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来扩大美国的潜艇生产能力,而澳大利亚将为这一扩张作出贡献。预计各方将在明年3月就如何开展工作作出最终决定。

澳英美三国领导人在23日发表的有关“奥库斯”协议的联合声明中没有提及关于他们希望如何实施该协议或澳方希望获得的8至12艘核动力潜艇中的第一艘潜艇何时可能生产的细节。声明称:“在过去12个月,我们在澳大利亚获得常规武器、核动力潜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使澳大利亚尽早获得这一能力。”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发言人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美方无视国际社会对三国核潜艇合作问题的严重关切,一意孤行甚至妄言加速推进,是对国际防扩散体系赤裸裸地蔑视和践踏。中方已多次明确指出,三国核潜艇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违反机构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及附加议定书,是披着“海军动力堆”外衣的核扩散行径。

2021年9月15日,美英澳三国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美英将支持澳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澳将与美英合作在澳建造核潜艇。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4日报道称,尽管根据“奥库斯”协议,澳大利亚应在2036年之前有建造核潜艇的能力,但近来越来越多人“担忧”这一设想可能要到2040年之后才能实现。路透社此前报道称,澳大利亚核潜艇的设计尚未确定,它可能类似于英国的“机敏”级核潜艇、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也可能是给澳大利亚专门设计的新型核潜艇。

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两名专家认为,美国为澳大利亚建造首批核潜艇,对美澳来说是可能性和可行性都较大的一种方案选择。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卓华表示,首先,澳大利亚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生产线;其次,美为澳大利亚制造核潜艇,可以在漫长的生产周期内暂时缓解关于核技术和核原料转移的核不扩散国际压力;第三,美国拉拢英澳搞“奥库斯”小团体,除了对华军事围堵的战略目的,还有提振本国制造业的经济目的,把庞大的供应链留在美国本土,无疑可以帮助美国军工复合体实现利益最大化。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澳大利亚自身不具备自行建造核潜艇的能力,但澳大利亚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信任的军事伙伴,是“副警长”,美国希望澳大利亚发挥遏制中国的作用,同时美国也可以通过向澳大利亚军售为军工集团捞取更大利益。于镭表示:“从目前美澳两国军事合作的密切程度来看,澳大利亚肯定会获得核潜艇,此外,该国可能还会被部署高超音速导弹等。”

于镭同时认为,如果美国为澳大利亚建造首批核潜艇,澳大利亚将付出沉重代价。卓华也表示,若采取上述方案,澳大利亚必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成本和**代价,“一旦在美国生产,澳防务工业或只能参与部分供应链,这完全是花自己的钱去帮助美国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即便澳大利亚真的获得了核潜艇,美国所谓的‘核共享’也会使澳大利亚彻底形成对美军事安全依附关系,而且还会助长澳大利亚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将澳完全推进军备竞赛的陷阱。”

此外,美国为澳大利亚生产核潜艇也面临现实困难。卓华表示,当前美国自身正在扩张海军舰艇建造目标,但是产能还存在很大缺口,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潜艇生产已经出现延误。因此,澳大利亚能否顺利获得第一艘核潜艇,还有很大变数。

本报记者郭媛丹 胡雨薇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