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

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

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两种形式或口径,它们在反映经济中的购买力和在经济中的作用上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

1. 反映购买力不同

狭义货币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广义货币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包括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总和。

2. 作用不同

广义货币的主要作用是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控。广义货币涵盖了更多的货币形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货币供给量和经济状况。狭义货币则更关注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更直观地反映实际购买力。

3. 组成部分不同

广义货币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总和,包括了更多的货币形式。狭义货币是广义货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4. 国际上的划分差异

在国际上,对于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划分也存在差异。广义货币在不同***或地区的划分标准略有差异。例如,在***,广义货币(M2)包括现钞和支票(M1)以及储蓄存款,而在***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不同形式的货币计量。

5. M1和M2的区别

在货币供给量的计量中,常用的指标是M1和M2。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支票等可以直接用于交易的货币形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了M1以及储蓄存款等稍具流动性的货币形式。两者的差额被称为准货币,代表了低流动性但具备储值功能的货币。

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在反映购买力、作用、组成部分和国际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狭义货币更关注实际的购买力,主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而广义货币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包括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对于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控,广义货币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