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的股票行情(史丹利股价怎一下降那么多)

史丹利股价怎一下降那么多

你说呢...

史丹利会不会是下一个云天化?

云家里有矿呀!史是做复合肥!

史丹利股票什么时候可以买

看庄家的意思了。

史丹利股票有希望涨吗?

任何非退市股票,都会有一涨一跌的节奏,从传统文化来分析就是阴阳转换,从股市技术来说就是超买超卖。

我认为史丹利下周一会涨,短线目标位也就是止盈位5.72-5.8左右。

此个股长线底部5.2-5.3左右。

个人不推荐短线介入,哪怕是下一周反弹到了6元钱的技术重要压力位就是只有6%的利润。短线建议调仓换股,选择沿着5日线10日线上涨的个股。

002588这只股票今天能买入吗?

都什么年代了,炒股票有赚头吗

史丹利股票是垃圾股吗?

个股基本面不算垃圾股,业绩方面还算不错,市盈率也相对较低,但是唯一的就是股价扶不起来,今年以来都是一路下跌为主,目前都还没有企稳,短线7元成为压力位,目前还不能参与,如果后续站稳7元的同时MACD回到0轴了就可以参与了,祝投资愉快。

员工4400万资金“打水漂”,史丹利员工持股计划亏损超50%

作者丨周伟来源丨新财金观察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越来越多。员工持股本来是个能够实现公司和员工双赢的激励机制,对A股投资者来说选择“员工持股”的上市公司好像是多加了一层安全垫。可残酷的现实却是,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持股员工都被套了。

近日,上市公司史丹利发布了一份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的公告,这份公告显示,这次持续近三年的员工持股计划亏损超50%,近4400万元资金“打水漂”。

“公司于2018年6月21日委托兴证资管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大宗交易方式卖出本员工持股计划全部股票7,742,672股,成交价格为5.20元/股,后续将根据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相关规定进行财产的清算和分配工作。”史丹利公告表示。

按照持股数量和成交价格计算,此次出售员工持股,共收回4026万元。而当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史丹利员工的投入近亿元。

“2015年9月21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对公司股票的购买,合计购买公司股票3,871,336股,成交均价约为21.79元/股。”史丹利的公告显示,当时员工为此次持股计划投入的资金为8435万元。

史丹利当时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1个亿,其中员工自有资金不超过3334万元,公司大股东以自有资金向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款支持,借款部分与员工只有资金部分的比例不超过2:1。

草案披露显示,出资参与的员工有605人,合计认购3334万元。其中职工代表监事李艳艳认购了6.5万元,科长362人认购了2356.5万元,副科长242人,认购971万元。

史丹利当时做的这次员工持股计划原本是想吸引和保留人才和业务骨干,同时促进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三年时间下来,员工不仅未能从此次持股计划中受益,反而却成了一茬被割的韭菜,亏损高达52%。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资金多数应该来自员工工资,但是如今却砸到了自家公司手里,激励作用没能实现,想必还要惹得参与认购的员工满腹怨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纯正粮食概念股票?

1、苏垦农发:股票代码601952;

2、北大荒:股票代码600598;

3、中粮工科:股票代码301058;

4、史丹利:股票代码002588;

5、厦门象屿:股票代码600057;

6、克明食品:股票代码002661;

7、京粮控股:股票代码000505;

8、农发种业:股票代码600313;

9、金健米业:股票代码600127;

10、荃银高科:股票代码300087等。

以上就是粮食股票有哪些相关内容。

粮食受灾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1、粮食受灾的类型为虫灾,虫灾则利好农*企业以及生产受灾品种企业。因为虫灾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此时对农*需求就会增加,所以就会利好农*企业;

2、粮食受灾的类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导致粮食的产量下降,市场上就会供不应求,所以就会利好产粮的企业。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粮食受灾,对于市场而言,都会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因为粮食问题是根本,都会发生利好的信号,当然具体情况也需要具体分析。

影响粮食股票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会直接影响粮食的生产,所以会直接影响到粮食股票,简单来讲就是,发生自然灾害时,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就会导致供不应求,影响股票价格;

2、文化地区因素: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同的粮食类型,要结合地区对于粮食的需求以及喜好。投资者更加偏好哪类粮食股票,也是会影响股票的价格的;

3、公司因素:上市公司运营对股价的影响:上市公司是发行股票配资的运用者,也是资金使用的投资收益的实现者,因此其经营状况的好坏对股价的影响极大。其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开发能力、产业内竞争力与竞争地位、财务状况等无关,但从各方面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由于产权界限明确,公司因素一般只对本公司股票市值产生深远影响,是典型的微观影响因素;

4、市场因素: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各种股票市场操作:例如,涨价和看跌、买空和卖空、追涨和杀跌、利润平仓和解脱、割肉等行为,在不规范的股票市场分仓、计划、炒股等违法操纵股票市场的操作行为。一般来说,股票市场的多行为比空行为多的话,股上涨,相反,空行为占优势的话,股价会下跌。

史丹利怎么了?这几天股票涨得这么厉害?

高送转

重磅分析|史丹利1.5亿元收购安徽恒基35%股权!证券分析师建议增持股票!

昨日晚间,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5亿元收购安徽恒基种业有限公司35%股权。安徽恒基种业持有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55%股权,另45%股权由利马格兰控股子公司威迈香港持有。

农化企业看好种业的发展前景,开始投资并购种业。随着种子行业环境逐渐趋好,农*化肥行业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这种并购趋势将越发明显。

在一些行业人看来,世界种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农化企业兼并史,全球前三大种子公司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均有农化背景。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招商证券研报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64元、0.78元和0.94元,对应的PE分别为20倍、17倍和14倍,估值较低且未来业绩增速较快,招商证券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同时,招商证券也给出了“销量低于预期,农化服务业务进展缓慢”的风险提示。

长江证券分析师指出,此次收购事件之后,史丹利公司未来有三大看点。

①复合肥主业将继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预计定西(产能50万吨)、扶余(产能60万吨)项目今年年底投产,届时公司化肥产能将由580万吨增至690万吨。另一方面,高毛利新型复合肥“第四元素”下半年的销量有望继续增长,提升公司业绩。

②农业服务为公司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公司采用“自营+平台”模式发展农服,预计今年在东北地区的农服覆盖面积为20万亩,后期随着土地租金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公司会继续大力推进农服业务。

③国际合作及行业整合或将进一步推进。公司以自有资金10万元在美设全资子公司,以期在农服领域与美国农产合作。

长江证券也对史丹利公司给予“增持”评级。总体上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计2016、2017年EPS为0.63元、0.74元。

|转型是大势所趋

农化行业的市场容量以万亿元计,而种业市场的市场容量不足千亿元。相对于农化企业,种子企业的体量很小。农化企业为什么对种业会如此感兴趣?笔者认为首先是转型升级的需求。

从去年开始,化肥行业曾长期享受的三大优惠政策(铁路运费、优惠电价、减免增值税)逐步取消,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倍增。同时,在国家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零增长”的目标前提下,化肥落后产能退出将成为常态。农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种子具备较强的技术门槛与用户粘性,世界农资服务龙头企业在构建农资一体化平台过程中,均极为重视种业板块发展,其中孟山都通过“种子+农*”产业协同模式创建农资综合服务平台,先正达通过“种子+农*+园艺”产业协同模式打造农资一体化平台。

以此次史丹利出资1.5亿元收购安徽恒基35%股权为例,有专业人认为史丹利之所以高价购买,在于看重利马格兰的合作,实现公司转型升级。

据了解,利马格兰集团专业致力于大田作物、蔬菜种子与谷物的研发、生产、销售,是欧洲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有近20亿欧元的销售额,子公司遍布42个国家。利马格兰集团合资公司恒基利马格兰于2015年7月设立,同年9月或农业部批复。恒基利马格兰目前主要拥有华美、利合系列玉米品种。安徽恒基持有恒基利马格兰55%股权,2015年安徽恒基营业收入3493.7万元,营业利润-991.07万元。

史丹利公告称,收购恒基种业部分股权,旨在进一步实施公司战略规划,整合种植产业链资源,完善农资一体化服务平台;在业务上,开展“种肥一体化”方案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实现“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技术的应用,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2015年史丹利公司制定了向农业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从单一农资供应商向综合农业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为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包括种子、化肥、农*、农机、农技、粮食贸易、金融、信息等一体化服务,开启种植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实现转型升级。据悉,2015年2月,史丹利便出资人民币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史丹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通过提供种子、化肥、农*、农业技术与服务、农用机械等服务的综合性农业解决方案,从单一农资供应商向综合农业服务商的角色转变,开启种植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实现转型升级。

种业是农业生产产业链的源头,农化企业进军种子业务,被认为是布*产品结构多元化最好的扩张方式。无论是诸如史丹利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迫于当前国内市场环境压力,越来越多的农化企业将会看好投资种业的前景。

|利润是最大的吸引力

 

企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还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持续发展。一直以来,农化行业的毛利率并不高,农*行业一般在16%左右,化肥行业则更低。近两年随着市场的变化,化肥毛利率大大降低。而种业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其毛利率一般在30%左右。

以农发种业为例,农发种业2016年半年报显示,化肥收入17.10亿元,收入占比76.15%,但毛利率仅为0.59%。种子销售收入1.65亿元,收入占比7.35%,但毛利率达到25.21%,为所有业务中最高。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化的推进,农业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农资一体化将是顺应时代发展。农化企业和种子企业的“联姻”,可以为农民提供种子、农化产品以及农技服务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产品捆绑销售、增加用户忠诚度,提升公司产品的利润分配,有利于企业业绩持续增长。

本文为南方农村报原创稿件,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史丹利公告、招商证券、长江证券,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与报料邮箱|542687591@qq.com

小编猜你还会喜欢:

►降价600元/吨,是短期促销行为还是长远战略布*?雅苒中国官方回应降价事件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