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草之姿何其有幸什么意思(终其一生何其有幸是什么意思?)
终其一生何其有幸是什么意思?
终其一生,意思是用尽他的一生去做某一件事,或完成某一个目标。
“何其有幸”这个词汇是古汉语,出自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著作《喻世明言》中。其字面意思是指“多么幸运”,表达一种感恩之情。
连起来就是说用尽一生去做某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幸运啊
这篇长文,把“诗与远方”说透了
春天来了
正是诗和远方交相辉映之时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
“说走就走”
那么
暇时读诗
任思想游走
便是极好的选择
晋北的早春,推窗而望,阳光已有些暖意,景色还未明艳起来。想起春天的诗,首先就是李白那句著名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人目送长江水把孟浩然送到广陵,也顺便把扬州这座早就活在古诗词里的城市推向了巅峰。扬州因这首诗而更加名扬天下。
滕王阁之于王勃,黄鹤楼之于崔颢,岳阳楼之于范仲淹,无不受益于诗词的点拨……
记得在福建工作时,唯一一次去武夷山就被朱熹的诗吸引了。朱先生与武夷山缘分不浅,常年在青山绿水间徜徉,诗兴大发是早晚的事。果然,朱熹写了一首长诗献给武夷山,至今仍被传唱。《九曲棹歌》开头便是“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这首280字长诗饱含浓情,写尽了武夷山之秀、奇、灵。可以说,武夷山因朱熹这位常客而文脉悠远,朱熹也因武夷山之灵秀而才思奔涌,一座山与一个人,成就了永久的诗意佳话。
老家安徽,也时常被诗意浸染着。别的不说,就那一汪“桃花潭水深千尺”,让多少游客不辞辛苦慕名而往。诗人已经远去,汪伦亦成记忆,但作为曾经的见证,桃花潭的水,至今还在人们心灵的深处荡漾着旷世友情、笑醉狂歌!
当然,诗词是时代的产物,“阳关”之外照样有“故人”的今天,这份悲凉早已消散在浩浩春风里。就像忻州雁门关外,金戈铁马早已成为历史的回响,如今更多地发生着春天的故事。
我想无论古今,触景生情,妙笔生花,恐怕是很多诗人的共同经历,人与人同样会因诗而留下佳话。在福建工作时,一好友为现代诗人,某日相邀去福州近郊鼓岭游玩,登山时下起了毛毛细雨,在得知山中经常飘雨时,我脱口而出“山飘无常雨”,朋友立马对曰:“水映有晴天”。这两句即兴吟出的诗,记载了我俩的友谊。已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关于这段回忆,我来忻州工作以后,还时常提及,友人也十分感慨。
我以为,这可能跟中国古代诗、歌不分家有关。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在当时都是可以和乐歌唱或者吟诵的。诗就是歌,歌就是诗。诗与歌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浸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那一刻,诗人更像一个空间雕刻师,运用诗歌的力量,把看似普通的一亭、一楼、一山、一水、一石、一寺用情用心浇灌,赋予了诗意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丰富,就产生出鲜明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息,成为地域特色的重要标识。
当我来到忻州,越往忻州的深处探望,越感觉到了这种亲密是令人动容而又历久弥香的。
在忻州,最先以诗之名红遍华夏大地的,非雁门关莫属。“雁门”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最初由“雁出其间”而得名。据考证,至少从汉代起,“雁门”便与雁门关紧密相连,并逐渐成为专属。“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写出了东汉张衡对雁门关的向往。“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则记录了南朝诗人庾信对雁门关的眷恋。
雁门关。白建斌摄
王昌龄在遐想“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李白在追忆“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崔颢描摹的边地生活则是“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这首《雁门胡人歌》也被称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雁门关。忻州日报资料图
在忻州,诗作数量遥遥领先的,当属五台山。五台山是世界名山,也称得上是世界诗山。历代帝王将相、名流学士、大德高僧、善男信女在这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被人赋予了诗的观想,几乎每一个景致都有几十到上百首吟咏之作。
五台山。杨国军摄
释明本的“五台山在天之北,狮子吼处乾坤窄”给我印象深刻,这气势一下子就把佛国圣地的意境写出来了。林景熙的“参透五台峰顶雪,却归大庾看梅花”、王安礼的“三伏重冰上五台”,呈现出一个高寒高远但朝圣不断的五台山。“雁门西畔是灵山,山作青螺五髻鬟。春日花开残雪里,僧房人在白云间。”成廷硅的这首则带我进入一幅诗意隽永、禅意十足的五台山春景图。
五台山。杨国军摄
我在读有关五台山的诗歌时了解到,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没有来过五台山,却写过五台山,而且写得非常棒。一位是“诗圣”杜甫,他在《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一诗中开篇落笔即写“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通篇精彩地描绘了与一位在五台山石壁学佛有成的青年士子颂诗谈禅的情景。“陶谢不枝梧,风*艺推激”,意思是说,许生诵诗才高气古,可上继风*、下凌大诗人陶渊明与谢灵运。我在思忖:这是怎么样的一位高才,竟然能博得“诗圣”如此高的评价?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另一位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没来过五台山,只能“北望清凉山”,写下《送张天觉得山字》《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等诗作,郑重推介五台山所产的*材——长松:“余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称长松为沐浴着佛光的“神草”,有使须发由白转黑的惊人功效。“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认为连神医华陀所传的养生秘方青粘和漆叶也远远不能与长松相比。这广告打得煞有介事,蛮有趣的。
五台山。龚跃贤摄
野史亭是元好问留给忻州人的珍贵遗存,如今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网红级意象。“我作野史亭,日与诸君期”,该亭原本为元好问搜集金代史料,以一己之力编撰史书而修筑。野史亭并非因建筑精巧、风景优美、佳句迭出闻名,而是以它丰富的历史内蕴和浓重的人文色彩跻身于名亭之列。元代以后,“野史亭”一词就频繁出现在文人创作中,诗作越来越多。野史亭为历代文人名士所景仰,逐渐演变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象征。野史亭的影响甚至超越国界,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野史亭。赵静 摄
举头望月,你会看到东岩夜月、朝元夜月、山城夜月、凤山秋月、天池映月,同一轮明月,却展现出不同的风情。
当我一一列举这些名重神州的诗人时,跃入眼帘的“顾炎武”三个字特别让我心生感慨。我曾在江苏工作多年,诗人的家乡昆山千灯镇我多次到访,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警句振聋发聩,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但我确实没想到,已届中年的他栉风沐雨,也曾踏入忻州大地,游历代县、五台山等地,挥笔写下用典颇深的《五台山》七言绝句:“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不仅如此,诗人还实地考察,缜密考辨,写出观点独特的《五台山记》,并在五台之北的滹沱河边垦荒,以此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使他笔下有了更加深切的家国情怀。对我这样一个刚到忻州不久的人来说,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顾先生那壮怀激烈的叮咛声。
五台山。杨国军摄
或许有读者好奇,诗人笔下这么多的忻州景致,你都去过了吗?肯定没有。我要感谢那些传诵千年的诗作和各种解读文章,让我神游忻州而犹如身临其境,品读诗文而读懂忻州。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主要的发源地,有人形容说:“一旦踏上三晋之地,落脚就会踩着文化。”这文化里自然少不了诗歌,而且诗歌绝对还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可谓浩如烟海。诗人游历山西,写下名诗佳句,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曹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柳宗元、李商隐、韩愈、刘禹锡等一颗颗璀璨的人们耳熟能详的诗星,都写过山西并有名作传世,这些诗人眺望到的诗意,把山西的一些地名也带红带火,它们记录在历史的典籍里,而又存在于游人的心中。
运城鹳雀楼
读着这些山西诗人写山西的诗,我突然想到,本地诗人写山西,因为面对的是相对熟悉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审美问题;而外地诗人写山西,距离本身产生美,也容易产生想象,需要解决的反而是置身异乡的直接观感了。
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之句,对太行山的直接观感是雄伟高峻和曲折艰险。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凭吊古战场,直接观感是“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李白两次来山西,游山玩水,寻觅英豪,写下众多诗篇,对山西的直接观感更为强烈。他写太原早秋“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他写太行山“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他形容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他写恒山“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他拜谒李牧祠“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此外,他还在众多以《古风》为题的诗中写到山西,他对诗意山西的贡献,完全可以用他亲笔书写在悬空寺道左边的“壮观”二字比拟。
游走一番,停留一番,也许我们光是站在一页繁盛的古诗面前会心一读就很美好,也许我还应该用岑参的一句诗来遥问山右的朋友们:“春来更有新诗否?”
我在翻看《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和《五台山》杂志时,时常会看到写忻州的诗,有写古城的诗、有写三关的诗、有写芦芽山的诗,有旧体诗、也有现代诗。事实上,无论是旧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我听说,忻州现在写诗的人非常多,有诗相伴,诗意人生,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芦芽山。曹建国摄
从忻州城区来说,忻州古城、秀容书院、五馆一院、遗山祠、陀螺山、云中山、禹王洞、云中河、牧马河、奇顿温泉等景观,正在次第盛开,成为忻州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和心灵深处的家乡元素,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有城、有院、有馆、有祠、有洞、有山、有水、有泉”的格*。这些都让我们对“新八景”充满憧憬,也相信这样的景观集群可以激发诗人更集中的表达和抒情,而古体诗和现代诗相得益彰的场景,一定能够让你遇见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忻州古城。忻州日报资料图
我们可否着眼于打造展示忻州历代诗歌的空间,建设忻州诗歌博物馆、五台山诗歌碑林、野史亭诗歌碑林,让驻足欣赏的人们体会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诗的浇灌,这里拂过的风都有诗的味道。
秀容书院。郝智摄
我们可否搭建一个平台,推动全民来读诗,读忻州的诗,读本地人写忻州的诗,也读外地人写忻州的诗,让每个与忻州有缘的人藉着诗歌,更加了解忻州的过去,更加热爱忻州的现在,更加期待忻州的未来。总之,为了心中的那份美好,我们能做的一定很多,而且能够做成的也一定很多。
这个早春
在推窗远眺间
我没有感到寒意
无疑
这是一个暖春
手里捧读过的诗歌也是
温热的
含情的
我分明感到了诗里诗外情正浓
你
感觉到了吗?
来源:忻州在线(ID:sxxzrbw)
作者:郭奔胜
早春日,赏百花
此生有你,何其有幸的意思?
意思是:此生有你,何其有幸的意思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时,我们真的很庆幸自己能在此生遇到这样的人。它表达了对那个重要的人充满感激和珍惜之情。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晚春出自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今译〕这些花草树木,意识到春天将要离去,纷纷以各种绚丽的色彩,竞相争奇斗艳。〔赏析〕季节屈入晚春,草长林深、鸟鸣山幽,正是群芳吐妍、一春花事将尽的时候。此际,即便仅仅是少数早开的蓓蕾委弃于地,大部分花仍然缀立枝头。对于那些情密意、多愁善感的看花人来说,他们心中的春天,已笼罩在寂灭消失的悲哀中,失了先前的喜悦。像这两句,写晚春花卉,依然是灿烂芳华,授草木以人格,抒发诗家的惜时奋发之心.
何其有幸什么意思?
汉语成语,意思是多么幸运;何等幸运。
相关例句
1.
何其有幸,我能遇见你。
2.
何其有幸,降落人间,尝遍真情实意和悲欢。
3.
人生在世,能够得一爱人,何其有幸。
何生有幸是什么意思呢?
“何生有幸”一般用于表示对某种幸运或荣誉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恩。它的意思是,“我为什么会如此幸运地拥有这个机会或荣誉?”,强调了自己对于所获得的东西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例如,当一个人被授予重要的奖项时,他可能会说:“我何生有幸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感到十分荣幸和感激。”
承蒙抬爱何其有幸是啥意思
这是一句谦卑的话语,意思是指这么的幸运能够受到大家的宽容和深厚的爱,就是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别人的关怀和关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感恩的内心,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激别人的帮助和关照。不要自私自利的只为自己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彼此的关系才能走的更加长远。
何其幸运什么意思
何其幸运的意思是:非常幸运的意思,其中“何其”的意思是“多么的”。【词性】偏正短语,“何其”和“幸运”的精异半站占粒缩数环连用。【拼音】héqíxìngyùn。【基本释义】1、何其:副词,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2、幸运:机会赶得巧而得到好处。【示例】朝小诚《黑白》:“常言道,来日为兄弟,莫生帝王家。唐劲想,遇到了唐易,于是他何其幸运,成了这句话的例外。”【反义词】何其坦辩衰也:怎么这么衰颓啊。出自《伶官传序》:“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宽行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何其幸运造句1、在人生的过程里何其幸运与你们相遇,或辗转知道你们的故事。2、我是何其幸运,遇到你这样可以进行心灵沟通的朋友。小年到了,送上我最美丽的祝愿,祝你老人是寿星,孩子是神童,自己身体永远棒,吃啥啥都香。咧开嘴笑了不是,小年快乐啊!3、这么单纯的爱情,还能拥有着何其幸运。4、有的人穷其一生寻寻觅觅,而我却是何其幸运,能在那么早的人生路上就遇见了你!田反5、我是何其幸运,今生得以遇见你,我又是何其不幸运,与人是路人。6、燕洵,你何其幸运,何其不懂珍惜。7、该如何表达何其幸运,明亮慎信哗的双眼能够在灿烂白昼中将你凝望,不能将你遗忘则生命沉入永夜,若在梦中出现永夜就将化为晴日,你愿意嫁给我。
丰子恺写的《白鹅》第2和第4段简直和竟的含义?
《粽子》,第2、3、4、自然段分别写:粽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云帆荐读】周燕婷:我的诗词创作之路
一个人的空间;所有人的世界。
点击上方蓝字“云帆诗友会”关注我们!
周燕婷:我的诗词创作之路
我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一路走来都很幸运:入门有良师指引;出道有良友交流;在家有良人挑剔。整个过程基本没走什么弯路。感恩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
一、良师指引
我自小喜欢古典诗词,高考虽然选择了理科,就读于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物理系,但并未因此放弃这一爱好。1983年大学三年级时,有幸拜入岭南名宿张采庵先生(1904—1991)门下研习诗词。其时先生已七十九岁高龄,本来绛帐已闭,因看了我送呈的习作,认为“孺子可教”,遂破例收下了我这个弟子。自此,每逢休息日,我必挟书前往先生府上聆教。风雨无阻,直到老师去世。
先师诗词联赋各方面的成就都很高,对我这个初入门的小弟子,并未全数灌输,而是因材施教。认为我的心性和笔致,更适宜于词,便建议我主攻词课。并告诫说:为词要多读前人,但不可一味模仿;女孩儿家,能写出自家个性,具有女性特有的情韵就可以了。
关于诗词读本,先师认为应先读名家选本,再读全本,再读自己喜爱的个人精选集。开列的书单有《花间集》《唐五代词钞》《唐宋名家词选》《绝妙好词笺》《清词选》等,特别推荐了《漱玉集注》和《涉江词》二书,要求精读细悟。此外,还要求我多读各种诗词理论书籍。授课时则以《绝妙好词笺》为蓝本,意在培养我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法。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擅于因势利导,深入浅出。我虽顽愚,亦每每茅塞顿开。
写作方面,先生鼓励勤习苦练,积累创作经验,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命我每周习作一题,先小令后慢词,循序渐进。我每完成一阙,先生必细加批点。见好句则喜上眉梢;见有不妥处则施以刀斧,绝不含糊。刚开始的时候,一首作品之中,约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被修改。当时的感觉,可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后来改动的越来越少,再后来,大多数习作都不用先生劳神费力了。偶有改动,也就一两个字而已。如1987年习作《摊破浣溪沙·夏夜》有“架上蔷薇数点红,天街凉渐露华浓”句,先生阅后用朱笔在“数点红”三字后批曰:“夜晚看花,颜色不明显,宜以‘倦夜红’易之”。寥寥数语,如醍醐灌顶。类似的例子颇多,恕不一一具列。
自1984年起,我陆续有作品在全国各大诗词刊物发表。尤以1986年一组《浣溪沙·以词代诗和采师江楼秋思》八首,获得师友们广泛关注和好评。兹录二首如下以供批评:
其一
黄叶凋风乱打头,薄罗冷怯几分秋。因寻芳讯强登楼。
春路已随波渺渺,秋云却共雁悠悠。极天何处是蓬洲?
其四
芳草佳人各一方,意如江水总迷茫。芙蓉昨夜又添霜。
**相思愁一种,百年心事隔重洋。碧阑干外立斜阳。
上世纪八十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在复兴传统诗词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呈献出一派生机。许多有见识、有担当的前辈,尤其注重对中青年作者的培养。1987年9月,在刘田夫、许士杰、杨应斌、黄施民、王季思、陈芦荻、张采庵、刘逸生、李汝伦、熊鉴等前辈支持下,我与周克光、苏些雩、郭伟光等,发起成立了“后浪青年诗社”,并被推举为社长。这是共和国成立以后,首个以格律诗词为主的全国性青年诗人社团。当年的社员,不少已经成为现今诗坛的中坚力量。
回想数十年来一步一步的前行,一点一点的进步,无一不是前辈们倾尽心血,浇灌培植的结果。尤其是先师“上进之心不可无,功利之心不可有”的训诫,令我终身受用不尽。诗词门户众多,道路各异,得遇良师引导,婷何其幸也!
二、良友交流
诗道如棋道,要想使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了自家刻苦训练之外,还要经常与高手过招。只有通过实战,有来有往,见招拆招,才能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提高。诗词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不行,要想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与诗友交流、唱和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高手之间的唱和,不惟能激发创作灵感,更能激励上进之心。
1987年后浪青年诗社的成立,为我们那一代人提供了一个诗艺交流的大平台。“后浪”的社员,几乎囊括了当时显露头角的中青年作手。马斗全、王玉祥、王星汉、王蛰堪、毛谷风、古求能、冯刚毅、朱志强、何永沂、刘梦芙、张智深、陈少平、郑雪峰、徐长鸿、胡迎建、黄坤尧、萧雨涵、曹长河、熊东遨、熊盛元、魏新河等,尽数在列。后浪青年诗社的社刊《后浪新声》(期刊,油印本)所展示的作品,代表着这一代中青年的创作水平。我是该刊的主编之一,编辑过程中得以细读诗友作品,获益良多。
历年来与后浪诸子的唱和,也令我大受裨益。通过唱和,可以体会和感悟到题材选取的多角度、切入途径的多方位、表现手法的多层面等。
如1995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诗词研讨会上,后浪二三子相约同赋《高阳台·媚香楼》,便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这一组作品,都被收入熊东遨、晏西征主编的《我选百家诗词漫评》一书中,不妨转来一读。
毛谷风/高阳台·秦淮媚香楼
扇底桃花,桥边柳絮,秦淮几度春风。依旧笙歌,桨声灯影摇红。摩肩继踵纷如鲫,叹浮生、过客匆匆。几人知,名*香君,名士朝宗?
南明国事何堪问,怅内存阉孽,外起边烽。庭院幽深,经年缱绻情浓。勾栏千古谁曾见,却妆奁、慷慨辞雄。黯神伤,世易时移,燕去楼空。
【熊东遨评】起三句淡远,切题得法。“依旧笙歌,桨声灯影摇红”十字,不惟炫彩生姿,旦饶寄寓,有“只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之慨。下阕叙南明国事,稍嫌直白。“勾栏”以下,惟“慷慨辞雄”四字可视作香君赞语,余者皆不可测。
王蛰堪/高阳台·秦淮河访李香君旧居
檀篆烟消,莺弦韵杳,芸窗不驻芳春。庭院愔愔,苔深犹认娇尘。珠帘翠幻屏山影,恍当年、宝雾香氛。暗归来、燕子无言,也自伤神。
吟魂小寄流连地,叹霜缣碧血,曾染花痕。故国惊秋,可怜谁似钗裙。奇情壮悔都陈迹,漫评量、有酒盈尊。恁徘徊、朱雀桥边,立尽斜曛。
【熊东遨评】吊古伤怀,感慨无限。看他“故国惊秋,可怜谁似钗裙”一叹,合教南明无数须眉汗颜。此意与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俯首,更无一个是男儿”,可谓异曲同工。然而彼乃自家申辩,此乃代人立碑,是谓同中有异。先生词多婉约,此阕则悒郁沉雄。可知高手操觚,不得以风格限也。
刘梦芙/高阳台•媚香楼
斜日熏红,暖风拂翠,画楼词客初临。十里秦淮,满堤烟柳春深。销魂一曲桃花扇,怅婵娟、绝代难寻。吊遗踪,影杳珠帘,声寂瑶琴。
凭栏莫洒兴亡泪,正歌台舞榭,依旧迷金。青史空留,当年碧血丹心。尊前只合添醇酒,任平生、英气销沉。怕无端,槛外流波,又作哀吟。
【熊东遨评】上阕不疾不徐,一路闲闲写去,只在题目上做文章。过片后忽然发力,借题生事,陡涌出无限波澜来。“歌台舞榭,依旧迷金”八字,道尽眼前现实,几分迷惘、几分沉痛、几分无奈,故只得借樽前一醉,“任平生、英气销沉”耳。此词作于南京诗会期间,当时以同调赋同题者,尚有蛰堪、谷风、燕婷诸人。谷风词前已论及,燕婷以柔婉另走一路,惟蛰堪与梦芙风格差近,俱以沉雄、悒郁出之。所异者蛰堪重在吊古,梦芙重在感今,诚如秋菊春兰,各擅一时之胜也。
上述三人之词各有特色,正如评者所言,谷风词尚淡远,蛰堪、梦芙词则以沉雄、悒郁出之。吊古感今,愤世嫉俗,被他三人占尽。正是他们的大手笔,开拓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灵感,得以从女性的角度去理解李香君,怜其身世,伤其遭遇。由于切入点不同,个人感受不同,拙作也就有了自家面目。兹录如下,供朋友们参考:
高阳台·媚香楼
草暗平桥,烟迷古渡,倦云斜倚江楼。照影寒灯,曲屏重幕深幽。一床弦索芸窗下,锁香尘,不锁春愁。向斜阳,燕子归来,絮语檐头。
秦淮自古伤心地,对无情脂水,有恨荒丘。遍岭桃花,东风扇底吟秋。月痕空作眉痕怨,奈当时,梦影分收。漫追寻,珠泪无端,弹上吟舟。
2003年12月底,诗友吴智妙自浙江瑞安来访,我在欢迎家宴上,乘兴填了一阕《鹧鸪天》,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与情感:
信道随缘即是缘,初逢恰值腊梅天。云多芳意成新雨,酒趁闲情试小寒。
花有序,梦无边,人潮法海两相关。红尘莫问真耶幻,自有心灯照百年。
因客人是在家修行居士,故拙词中用了一些佛家语以示敬重。词成即用短信群发就教于诗友。时在西安驻防的空军词人魏新河兄首先有评论到:“字字精妙,禅意、诗理俱胜,‘花’之序,‘梦’之边,新颖至极。”随后寄来和作:
解道无缘是有缘,回头恨海与情天。于无法处知行止,当悟空时识暖寒。
星色外,月灯边,大千万相总相关。不知参透浮生日,知是他生第几年。
不久天津的曹长河先生亦有和作颁示:
求在辛勤悟在缘,邪门正果不由天。怜花惜月通禅境,问道参诗抵夜寒。
生有限,苦无边,追根忘我两相关。慈航法慧皆难度,彼岸遥遥已暮年。
同调步韵,虽不限题,但曹魏二公俱从拙作中提取到了信息,和作都扣住了一个“禅”字;“禅味”而外,又能于各抒己怀中别寓“情味”。于“禅”于“情”,各见妙趣。尔后各地吟友陆续有和作过来,浙江钱明锵、天山星汉、南宁萧瑶、河北王玉祥、海南周济夫、南京钟振振、沪上杨逸明、山右马斗全、香江黄坤尧、马来黄玉奎、纽约周荣……不旬日间,计得“鹧鸪”近百只。当时盛况,熊东遨在《春前一片“鹧鸪”声》一文中有详细记载,在此不复赘述。
众诗友的群起赐和,激励了我的“斗志”,随后又叠出数阕来,选录一首如下,权当是对四方一片“鹧鸪声”的回应。
收拾来缘与去缘,岂凭心史怨人天。时花百万红谁见?弱水三千饮自寒。
山有尽,海无边,情山恨海枉交关。水中花月何寻处?况复人生有限年。
三、良人挑剔
在我的创作道路上,还有一个许多人都不具备优势,那就是我家先生熊东遨也是此道高手。拙作出来以后,他总是第一个读者,而且是最挑剔的读者。许多时候,我自以为无懈可击的作品,到了他眼里,总能给你挑出一星半点的毛病来;我当然不肯轻易认同,总是先分辩,争回面子,然后才躲到一边去暗自思索,参考他的意见,逐一推敲修改。
记得2012年,我写了一组西安纪游作品,其中一首《高阳台·过都城南庄》,自感甚为满意。内容如下:
曲径苔侵,闲池萍倦,凭谁认取名园。记得桃花,曾经一段因缘。如尘往事都消散,甚零愁、又到吟边?更何堪、柳影依依,鸟语关关。
相思不共流波去,剩斜阳古巷,细草平川。莫闭重门,天涯恐误归船。蓬山或有重逢日,到而今、应悔当年。对桃蹊、梦也无由,泪也无端。
我满心欢喜地拿给他看,他沉吟了半晌,赞美说:“悱恻缠绵,一波三折,令人不胜,惟过片稍觉熟耳。”
半口甜糕还未来得及细品,立马就被他一勺苦*咽住了。“熟、熟、熟”,不带这样损人的吧?我口里虽然不服,但心里头还是认可了他的批评。“相思不共流光去”?“流波不带相思去”?几经琢磨之后,忽然开了窍:何不作“流光不带相思去”呢?见此,他也不禁拍手叫起好来,还认真为整首词写了如下一段评语:“一路闲行漫拾,风物渐描渐淡,情怀愈转愈深。意有多层,笔有多转:于苔侵、萍倦中‘认取名园’,荒芜久也,是一层;由‘桃花’引出崔护故事,因缘深也,又是一层;而‘往事都消’之后,‘零愁’偏偏‘又到吟边’,‘柳影依依’、‘鸟语关关’都成映照,则是层层叠加矣!过片后以‘流光不带相思去’一句领起,复引发万千感慨。‘莫闭重门,天涯恐误归船’、‘蓬山或有重逢日’诸语,朦胧中似有希冀在焉。然则‘梦也无由’、“泪也无端”,古人之事,毕竟今人管他不着。悱恻缠绵,一波三折,令人不胜。”
去年旅行路过襄阳,我于客邸速成一律,颇为自得。诗云:
夜宿襄阳古城
金波浩淼岸如浮,睹面风凉乍觉秋。
冷淡烟中荷影瘦,晶莹露下菊香柔。
蝶怀何怨频窥梦,人有所思空倚楼。
长夜商声听已惯,一星如月正当头。
此诗照例由东遨作第一读者,我暗自寻思:这回你总挑不出毛病了吧?谁知他吟诵再三,还是挑了一根刺出来,说第五句的“怨”字太着形迹,主观性评判过强了。建议改“怨”为“愿”,淡化主观情绪。其实,这正是我心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一时间未找到“真身”而已。经他一提,我俩都笑了。
我家这位“良人”,除了擅长“挑剔”之外,也是一位善于合作的好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有唱和、分韵、限题、联句之类的交流。无论谁得好句,都会欢喜半天。人生若此,复何憾哉!
周燕婷 己亥小雪前一日于小梅窗下
作者简介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周燕婷先生更多作品:
【小梅窗说诗】第六辑
【小梅窗说诗】第七辑
【小梅窗说诗】第八辑
【小梅窗说诗】第九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一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二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三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四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五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六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七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八辑
【小梅窗说诗】第十九辑
【小梅窗说诗】第二十期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熊盛元杨逸明李树喜钟振振周啸天邓世广张海鸥周燕婷星汉江岚方伟丁欣段维林峰(香港) 胡迎建魏新河陈仁德刘能英卢象贤南广勋马建勋周达杨子怡王玉明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罗琦扈超峰李军何其三李静韦树定邢涛涛韩保汇
诗教
阿朱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静如何芳黄友富左启顺袁晓宏陈兴孙文曹江宁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崔德煌半隐庐抱朴书生萧雨涵郎晓梅崔杏花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王婷婷
收稿
土土小乙凌平吴巧
执行主编
璐雨诗
总编
曹初阳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刘征 熊盛元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高昌 段维 方伟
钟振振 胡迎建 刘庆霖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丁欣
郑欣淼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屈杰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徐晋如
王蛰堪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周啸天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孟依依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苏俊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吴瑾 凌泽欣
冉长春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王旭 何永沂 曹阳
萧雨涵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冯仲平
王玉明 闫震 杨子怡 何革 扈超峰 观棋不语 曾真 张银华
金锐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孔祥庚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郭七 郑杰
陈思明 崔德煌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鉴水 陈楚明
半隐庐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唐颢宇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胡晓明
梦烟霏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楚凌岚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深南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黄莽 小雨
染清尘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南广勋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杨景乔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孙才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 张奕
周学锋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刘太品
巴晓芳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刘燕 陶永德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刘红霞 陈越 孙临清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傅筱萍 桃熟流丹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孔祥金 武建东 燕雁无心
王悦笛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杨名忠 熊天锡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高寒 刘秦文 郑毅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詹三霞 李晓明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樊令 大凡
潜斋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张岩山 张伯晋
李清安 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玲珑 吴楠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洪君默 李兵 宋晓光 梁风
康永恒 吴汉林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苏燕 文森
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刘军 梁风 周晶
马建勋 李瑞河 黄小遐 苏声 秋宝 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静如 周秦 梁二白 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秦凤 叶兆辉 蒋永桢 唐龙 胥奇 方跃明 天放 静云、微灯
黄海涛 刘清天 王海燕 土土 小乙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云帆荐读】
周燕婷:我的诗词创作之路
《步入诗词殿堂之门径——忆雪堂讲诗录》熊东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