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股票发行价是多少(中兴通讯股来自票近期为什么大涨)

中兴通讯股来自票近期为什么大涨

前期超跌,贸易问题结束。公司正常发展。个人愚见,供您参考。

中兴股票发行价多少钱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中兴在大陆上市了吗?

中兴已经在大陆深圳上市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G/3G/4G/5G无线基站与核心网、IMS、固网接入与承载、光网络、芯片、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换机、政企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手机及家庭终端、智慧城市、ICT业务,以及航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传输设备。

中兴通讯股票2016最高最低多少

中兴通讯,a股000063,最高股价人民币79.8元;h股00763,最高股价港币53.2元。

600569和601808的发行价是多少?谢谢

二线钢铁好票,,坚决持股,,前期进入钢铁的资金还在进,耐心持股如果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那么希望你点击“采纳”,举手之劳,将鼓励我们继续解答其他朋友的问题.国泰君安_大智慧www.tborange.com

又被减持!中兴通讯遭大股东9折甩卖18亿,31万股民有点懵,5G元年为何还在卖卖卖?

4月7日,中兴通讯出现了8笔共计2.4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37.69元,较收盘价折价9.6%。而就在一周前,中兴通讯成交了31笔大宗交易,金额高达15.6亿元,较收盘价折价10.6%。

随后,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于2020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4891.31万股A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06%。

即两次打折卖出中兴通讯是大股东所为,两次减持金额合计达18亿元。

与一年前相似,同样是在年报发布后抛售中兴通讯。不一样的是,今年中兴通讯却分成了两次大宗交易完成减持。

截至2月末,中兴通讯股东数接近31万户。5G元年下,大股东连续抛售,是否会给股价以及整个5G板块带来冲击呢?最新数据显示,中兴通讯盘中跌幅一度接近2%,不过,截至券商中国发稿,中兴通讯股价已经翻红。

Wind数据显示,4月7日,中兴通讯出现了8笔共计2.4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37.69元,较收盘价折价9.6%,卖方均为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买方均为机构席位。

而相似的一幕刚刚在一周前发生。

4月2日,中兴通讯当日出现31笔大宗交易,成交15.6亿元,成交价均为38.16元,较今日收盘价折价10.6%,卖方均为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买方除广发证券郑州农业路营业部、中信证券北京复外大街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北京广渠路证券营业部外,其余多为机构席位。

当时券商中国记者曾推断,可能是大股东在卖股票。详情可点击《惊诧!中兴通讯突现31笔大宗交易,折价10.63%,成交15.6亿元!一年前大股东套现戏码重演?市场人气会否再打折?》。

果然,7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于2020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4891.31万股A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06%。

本次交易后,大股东中兴新通讯的持股比例从24.91%降至23.85%,持股数量为11.49亿股。两次大宗交易的金额合计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几乎是同一时点,中兴通讯也曾出现过大规模大宗交易:

2019年3月29日,中兴通讯出现27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19.36亿元。更重要的是,彼时成交价格除一笔24.27元外,其余皆为24元,较当天29.34元的收盘价大幅折价18.2%。

此外,两次减持的时点则都是在披露年报之后,成交金额也相差不大,抛售的席位均是国泰君安深圳华强北路。不过,由于中兴通讯股价的大幅上涨,本次减持数量不到5000万股,远少于去年的8000万股。

据记者统计,大股东中兴新通讯两年减持共计拿到了37.36亿元的资金。

大股东的大手笔减持,也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忧心,是否对5G概念造成冲击呢?

根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官方预告,三大运营商将于4月8日上午10时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三大运营商将全面升级基础短信。

4月7日下午,RCS(融合通信业务)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海联金汇、梦网集团、神州泰岳、中嘉博创、彩讯股份等多只概念股涨停。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5G的加快落地,不同板块的概念股的将不断活跃起来。作为5G概念的龙头股,中兴通讯更是备受市场亲睐。

3月28日,中兴通讯公布了2019年财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907.4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14.27%。

从数据来看,中兴通讯的业绩显然相当不错。不过,作为接近2000亿元市值的企业,扣非净利润仅4.84亿元,也遭到市场的“诟病”。

不过,中兴通讯的年报出炉后,券商几乎一致看多。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19年中兴通讯整体毛利率水平达到了37.2%,同比2018年提升近4.3个百分点。同时,管理改善成效显著,费用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三大运营商总体资本开支规模约3348亿元,同比2019年的3019亿元增长约10.9%,录得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双位数增速,行业景气度将得到提升。

平安证券认为,5G网络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中兴通讯有望享受行业增长带来的红利。

东方证券也表示,新基建推动行业景气上行***多次强调发挥新基建稳投资作用,5G将是全年最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据三大运营商披露,2020年5G投资规划约1803亿,共建设55万站。预计下半年5G终端价格即下降至4G价格,规模应用有望开启,并反向推动5G基站建设。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全年5G建设有望持续超预期。公司作为5G建设先锋,受益程度高,确定性强。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中兴通讯股票

主力做多意愿较强,筹码较集中,后市看好。

中兴通讯股票行情,趋势,目标价,止损价,财报分析预测-2023.6.27

中兴通讯股票交易策略:2023.6.27从技术面分析,上一期我预测,从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继续向上突破,打开新的上涨趋势,建议上移止损价至37元,短线交易仅在37元以上高抛低吸,不推荐长期持有,预计日内波动幅度太大,不提供参考目标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从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继续向上突破,重点关注上方压力位48元和50元,建议上移止损价至42元,短线交易仅在42元以上高抛低吸,不推荐长期持有,预计日内波动幅度太大,不提供参考目标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从中兴通讯基本面分析,2023年Q1净利润26.42亿元,同比增长19.20%,扣非后净利润24.55亿元,同比增加25.71%,EPS0.56元,市盈率TTM为17倍以上,以当前的销售收入进行估值,合理市盈率维持10倍-13倍之间,合理股价为20元-26元之间。股价与公司业绩相关性不高,同时股息低,要赚钱基本上依靠股价炒作预期,所以不推荐中长线,如果买在下跌趋势中,持有的时间会相当久才能看到利润。推荐坚持短线交易并且保持右侧交易。

中兴通讯日K线图

中兴通讯历史预测记录:

2023.6.17从技术面分析,上一期我预测,从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有做双头的意图,但是否向上突破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当前市场整体环境不支持个股大幅度走强,行情分化明显,建议上移止损价至34.5元,短线交易仅在34.5元以上高抛低吸。从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继续向上突破,打开新的上涨趋势,建议上移止损价至37元,短线交易仅在37元以上高抛低吸,不推荐长期持有,预计日内波动幅度太大,不提供参考目标价,买入价和卖出价。

2023.6.6从技术面分析,上一期我预测,近期股价持续下跌,短线已经有效跌破60日均线,短线可能会有所反弹,但空间有限,即使反弹也是抛空的机会,中长线股价回落是大概率事件,建议离场观望为主。从K线图分析,短线股价有做双头的意图,但是否向上突破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当前市场整体环境不支持个股大幅度走强,行情分化明显,建议上移止损价至34.5元,短线交易仅在34.5元以上高抛低吸。基于业绩预期,不推荐中长线。

中兴通讯股票ZTC0F与ZTC0Y有什么区别?

一个普通版本和升级版本的区别,然后的话在质量和功能上都是有区别的。

去年股价的坑刚被填上,中兴通讯大股东82折大甩卖,一口气套现19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禁运、罚款,2018年这场大劫,让中兴通讯连续8个跌停,股价也从最初的30元一度探低至11.85元。

 

随着5G的推进,各路资金力捧让中兴通讯的股价又回到了事件发生前的位置,仅今年以来的涨幅就将近50%!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3月27日周三晚间,中兴通讯发布的2018年报显示,巨亏70亿元,但公司还表示,今年一季度预计盈利8亿~12亿元!

 

给力的业绩预期,让中兴通讯股价在28日涨停,成交额高达73.4亿元,盘后的龙虎榜数据中显示,中投宁波江东北路、中信杭州四季路、光大宁波解放南路等游资出现在买入前五席位,分别耗资3.16亿、2.96亿和2.35亿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可就在28日晚间,中兴通讯的公告就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下称中兴新)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套现约19亿元,减持均价为24.08元/股,较当日收盘价低了17.9%。

 

手里的股票,别人将近8折就买到,有人难免郁闷。在股吧中,点赞最高的一条网友留言就是,“大宗交易不应该低于市场价10%,否则市场不公平。”

 

而另一方面,近日发布的多篇机构研报,均表达了对中兴通讯5G业务的强烈看好。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大股东8.2折套现19亿元

 

中兴通讯3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于3月28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8053.83万股A股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92%。本次减持后,中兴新持股比例降至28.40%。

 

根据公告,中兴新当天的减持均价为24.0869元/股。照此计算,这次减持,中兴新套现金额为19.399亿元。中兴新的减持价格较中兴通讯3月28日的收盘价低了17.9%,较中兴通讯当天的开盘价低了14.95%。

 

中兴通讯公告

从此次交易的接盘方来看,基本都是机构。

 

早在3月12日,控股股东中兴新曾公告:拟以不超过1%股份参与工银瑞信沪深300ETF基金份额认购,同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中兴新当时称,源于“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的需要。

 

这也意味着,除了此次大宗交易减持,中兴新未来还将进行股票换购。

 

股票换购,是指在ETF发行阶段,投资者通过指定券商,以持有的ETF的成分股直接认购ETF份额的一种投资方式。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如果能够顺利募集,ETF将成为中兴通讯股东。等ETF完成挂牌上市,届时中兴新可作为持有人按规定进行买卖、申购和赎回。

 

去年巨亏70亿元

 

3月27日周三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2018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55.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41%;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9.8亿元,同比减少252.88%(上年同期盈利45.6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1.67元。

 

中兴通讯的年报显示,2018年全年,分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板块营收5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0.51%;政企业务营收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6.13%;消费者业务192亿元,下滑了45.43%。三大板块毛利率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对于亏损的原因,中兴通讯解释称:

 

一是向美国支付的10亿美元罚款;

 

二是美国商务部禁令导致公司一段时间内主要经营活动无法进行,由此带来的经营损失、预提损失。

年报同时公告了报告期内高管的薪酬领取情况,与2017年度高管薪酬相比,中兴通讯新一届高管的薪酬大幅下降。

 

年报显示,从2018年6月30日开始,在公司担任董事长的李自学在报告期内共领取报酬53.7万元,同期开始担任总裁的徐子阳报告期内薪酬为195.7万元,这与上一任高管的薪酬相比大幅缩水。

 

中兴通讯2018年高管薪酬(图片来源:Wind)

与去年业绩相比,中兴通讯给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公司称2019年一季度预计将扭亏为盈,盈利达到8亿-12亿元,同比增长114.49%-122.19%。

 

机构看好其5G业务

 

中兴通讯高层自18年6月遭受美国重创之后,曾经发出过一封内部信要求痛定思痛,一旦拒绝令解除将快速恢复正常经营。

 

上述内部信称,希望中兴通讯的员工坚守岗位,不受传言影响,并痛定思痛,坚守合规底线不动摇。信中表示,此次拒绝令的激活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公司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次事件的发生,从目前内外部调查的结论来看,直接原因是少数几名干部和员工的工作过失所引发,但其实质反映了公司在合规文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该内部信指出,要吸取教训,并切实问责,防止今后再有类似情况发生。同时要强化合规文化,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完善公司合规体系,始终把合规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石。而一旦拒绝令解除,中兴通讯将快速恢复正常经营。

 

由于禁令及罚款事项的影响巨大,中兴通讯转型迫在眉睫。很快,5G等技术被认为是中兴通讯接下来业务复兴的重要基础。

 

从中兴通讯公布的2018年大事记来看,公司多个重大进展都与5G相关。

 

图片来源:中兴通讯2018年报

随着5G的加速推进,年报显示出中兴通讯的业务有明显复苏景象,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元人民币,

 

近日多家机构也表达了对中兴通讯5G业务的看好。

 

申万宏源指出,随着5G建设如预期推进,中兴通讯依旧是最核心的受益标的。5G应用上,传统厂商与通信厂商跨界合作,推进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5G应用实例。全球5G商推进最快的韩国运营商LGUplus已经部署超1万个5G基站。产业链各环节均向前不断推进,中兴作为整个产业链最核心标的之一,有望持续受益。

 

天风证券指出,中兴通讯作为电信设备商龙头,持续引领全球5G发展,发布边缘计算服务器也是5G布*的又一重磅突破。同时公司现阶段BIS事件影响基本消除,经营全面恢复,未来合规性风险较低,基本解除包袱重新出发。坚定看好2020年5G大规模商用后公司长期成长前景。

(本文仅供参考,不够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李净翰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