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建仓方法(基金加仓、补仓有哪些方法?)
基金加仓、补仓有哪些方法?
跌的比较多,就多加点仓保持差价,涨的非常大,就不加仓,跌的比较少,加仓一点就可以,反正就是反着来。
基金如何建仓?
是这样的,你知道,基金就是拿着大家的钱去统一购买股票,保险等投资产品取得收益然后按照份额分配给大家利润的一个投资产品。那么建仓就是一个基金收集到大家的钱(这个叫募集)然后拿着这些钱去购买股票保险等投资产品的过程叫建仓。打个比方啊:你新开了一个杂货店,开张前是不是要去采购货物然后布置货架等等?这个采购的过程叫建仓。开张后有顾客来,你可以根据这些顾客对商品的喜好,发现哪些货物比较畅销,哪些卖不出去或者卖的少,那么你再进货的时候就可以多进一些畅销的,少进或者不进那些卖不动的货物对吧。这个叫调仓,就是根据股市的走向,那些股票炒的高,哪些炒不上去,来调整你的舱位。股市走向就是顾客的口味,而股票就是你进的货物。这样是不是清楚一点了?
ET盐万胶F基金建仓期结束后,为方便投资者跟踪基金来自份额净值变化,以标的指数的()‰作为份额净值,对原来的基金份额及其净值进行折...
A解析:基金建仓期结束后,为方便投资者跟踪基金份额净值变化,基金管理人通常会以某一选定日期作为基金份额折算日,以标的指数的1‰(或1%)作为份额净值,对原来的基金份额及其净值进行折算。
北证50指数基金建仓在即,个股到底是否有套利机会?
近期沪深市场跌的很惨,北证对比之下好很多。9月份时游资入场带动北交所走出一波独立小行情,11月29日,8只北交所指数基金开始募集,目前部分已经完成募集进入建仓阶段,这也令一些投资者畅想,如果提前埋伏个股,基金的增量资金是否会形成给指数个股抬轿,带动指数拉升的*面。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目前北证50成分股的日均总成交额和基金预计能募集的规模。
北证50成分股成交额较低。12月15日北证50指数成分股总成交额仅为1.46亿元,考虑基金的建仓周期,以12月15日为截止日,北研君又分别统计了截止日前一月和前三月的日均总成交额,分别为2.52亿元和2.85亿元。可见,目前北证50成分股所有股票加起来一天成交额大多数时候都不超过3个亿,而北证50成分股总流通市值约为869.28亿元,日常换手率不足0.35%,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
那我们再看一下基金的募集资金到底有多少,从募集下限看,8只基金将至少为市场带来16亿元的新增资金,若看上限最高的话或能达到39.99亿元。不过从目前实际的募集情况看,想要达到上限基本是不可能了。原计划在12月15日前募集完成的6只基金,目前只有富国一家完成了最低限额,达到2.66亿元,其他5家纷纷延期。
鉴于这种现状,参考2018年公募基金发行的状况,当年共发行成功254只新基金,失败33只,失败率约为11.5%。假设北交所8只指数基金中有一家失败,其余6家的募集额接近富国,对应总规模约为18.62亿元。公募基金建仓期一般在3个月内完成,参考北证50成分股前三月日均总成交额为2.85亿元,那么这个规模约为成分股日均总成交额的6.53倍。
听起来不少,但到底对个股甚至指数能够形成拉涨效应,还是未知数。这里我们可以拿历史上的科创50指数发行时的数据作为参考。
第一批科创50指数基金是在2020年9月22日正式发行的。那我们还是首先看在这个时间点前成分股的日均成交额。发行日当日成交额为64.47亿元,以发行日为截止日,前一月日均总成交总额为69.44亿元,前三月日均成交总额为97.45亿元。
最终首批科创50ETF指数基金共募集了209.71亿元,从发行日期和基金成立日的间隔可见,仅用一周,四只基金就全部完成募集,几百亿的资金比北交所现在的十几亿资金募集都快的多。
在完成科创50ETF的募集之后,虽然在2021年2月份四家基金公司又分别发行了对应场外的联接基金,所谓联接基金,是一种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跟踪同一指数ETF的基金,以实现间接跟踪指数的目的,简单理解联接基金就是专门买目标ETF的。但我们看两批次基金的成立日节点。ETF基金是在2020年9月28日成立的,而ETF联接基金是在2021年3月初成立的。
根据4只ETF基金2020年基金年报披露的资产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底,基金资产中95%都是股票类资产,也就意味着2020年底ETF基金已经完成了建仓。对比这两批次基金成立节点主要想说明的是在2020年9月28到2021年3月这段时间基金净值有且仅有受到第一批次基金的影响,而由于2020年底建仓已经完成,受到第一批次基金影响的时间段仅仅是成立日到2020年底这一段时间。至此,我们才能给出一个首批科创50ETF基金和科创50成分股日均成交额的比例,科创50发行日前三个月日均总成交额为97.45亿元,第一批次ETF募资额为209.71亿元,基金募集规模是成交额的2.15倍。
那我们看这个比例对基金成立后的净值变动有什么影响。从2020年12月28的单位净值数据来看,建仓的3个月时间,基金单位净值较最初成立日涨幅接近40%,但在阶段性的每月基金净值变动上,却显示出异常状况,基金的净值提升只发生在10月28日到11月28日之间。由于指数基金跟踪指数的,追求与指数偏离度越小越小,在发行日到2020年底这段时间,科创50指数涨幅仅为2.13%,若与指数相对标的基金涨40%,是完全不符合常识的。
这种异常在基金年报中找到了答案,基金净值的上涨并非来自于股价的上涨推动,而是基金公司为了与上证科创50成分指数进行对比,在2020年11月9日进行了基金份额折算,折算前基金份额净值为1.0405元,折算后基金份额净值为1.4852元,基金份额实际净值增长率仅为-0.32%。
再对比在同一时间区间内其他主要指数的表现,沪深300上涨14.03%,中证500上涨2.09%,创业板指上涨16.76%,上证50上涨12.72%。由此可见,在基金建仓阶段,科创50指数基金在绝对净值增长上和相对其他指数的净值涨幅上均未显示出亮眼的表现。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告,这和公募基金的建仓手法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单只股票ETF日均买入体量不超过个股日均成交额的10%。而且基金也会紧密跟踪市场流动性变化,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尽可能避免对价格造成冲击。
再看对个股的影响,在基金建仓的三个月时间内50只成分股只有17只上涨,而从涨跌上也并非看到流通市值、成交额大小与涨跌幅的相关性关系,涨幅第一的是当时成分股中流通市值最大的金山办公。
综上可见,科创50指数当初建仓并未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影响,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北证50,北证50基金募集资金总额预期是成分股日均成交额的6.53倍,远高于科创50当时的情况。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所提供的的数据,若我们按照日均成交额的10%进行配比买入建仓周期,理论建仓时间大于90天的有22家。而这其中特别要提醒的是该数据是中证官网比较旧的数据,就最近调入的凯德石英和苏轴股份也是北研君个人主观上调整进去的,因此只具有参考意义。
而从建仓周期大于90天的个股质地上看,大部分质地都比较差。如果仅仅是抱着流动性套利的想法入手,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并不很划算的买卖。我上面统计用的是10%的比例,实际交易过程中,可能8只基金一共买入日均成交额的20%也不会造成盘面发生很大的波动。失败的结果是手持一把“烂股”,这还是让人挺难受的。因此北研君认为借指数基金的“东风”配置北交所个股,还是应该以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为先,指数基金配置这个要素只是锦上添花,完全不应该作为买入股票的主要考量依据。
虽然套利逻辑并不那么美妙,但从基金的发行情况看,如果是抱着中期(1-3年)的态度,现在并不是一个差的位置,公募基金行业长期以来就有这么一个规律“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这次的北证50指数募集底线只有区区2个亿,好几家大牌基金公司都延期募集,可见市场的冷淡,越是在这样的时间,我们认为中期越需要保持乐观。
怎样建仓才是正确的建仓方法
上涨下跌盘整趋势的建仓方法都不同不同主力类型股票的建仓方法也不同没法一概而论
指数基金怎么快速建仓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我的基金建仓方法
有粉丝朋友问我的建仓心得
我今天用两个例子来简单讲下我是怎样对基金建仓的:
首先,我要确定好选基金的方向。比如,我个人比较看好消费行业,我就要尽量寻找消费行业的指数基金。看好光伏我就要寻找光伏行业的指数基金。为什么我一般要选择被动型指数基金而非主动型基金呢?主要是因为指数基金不会受基金经理个人的水平影响。投资指数基金更能贯彻我个人的投资想法。
我投资的这只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是一个特例,它不是一只指数基金。因为,我更重视的是基金的持仓。我看了下它的持仓,其中的重仓股绝大多数是我认可的股票。
所以,我决定投资这只非指数基金。这只基金的特点是以一线白酒为主,并有一定比例的其它传统消费行业白马股。这很符合我以白酒板块投资为主的,对消费行业的选股策略。为了防止,这只主动型基金发生风格漂移,我又投资了一只白酒指数基金,以确保自己白酒的持仓份额足够。
其次,对基金投资要进行时机选择。我在去年就非常看好消费行业,但同时也认为消费板块的估值较高。因此,在去年的12月份先少量建仓了一点消费板块的基金。这样一旦消费板块大涨,我手中有股票就不会踏空。一旦消费板块大跌,我手中还有资金就可以补仓。
对于光伏板块的基金,我也是这样的建仓原则,先少量建仓看看。这就像到超市买葡萄时,先问老板让不让尝一颗。如果可以品尝,就先尝一粒。然后再决定买多少。
由于,我对消费基金在当时的投资策略是只低吸不追涨。所以对消费基金建了少量仓位后,就没有再建仓。而且我的低吸也是有原则的,不像普通股民、基民那样,跌了5个点、10个点就补仓。我一般是跌15个点甚至20个点以后,我才会考虑补仓的。所以易方达消费行业建完少量仓位后,虽然不久这只基金就开始下跌,但是我一直没有补仓。我需要达到15个点以上的跌幅再补仓。
所以,我一直等消费行业基金跌到3月份,跌幅够大了,我才开始建仓。
对光伏这只基金我之所以没有用消费行业基金的这种耐心等待的方法。是因为光伏板块的个股在当时跌得非常急,无需长时间等待。光伏板块的估值我当时瞄准的标尺是隆基和上机。上机跌到30倍市盈率时,我就开始对光伏基金进行第一次补仓。上机跌到20多倍时,我当然更要补仓。后来上机居然跌到20倍和十几倍市盈率。我当然更要补仓。30倍市盈率时都补仓了,十几倍市盈率时当然更要补仓。这时隆基已跌到30倍市盈率。当时我从隆基的估值看,光伏板块的风险也基本释放。所以,我在上机跌到十几倍市盈率时,加了三倍的基金仓位。
消费行业基金的建仓,我当时的参照物是茅台和五粮液。3月16日以后五粮液已跌到市盈率仅有20倍(印象中是这样,现在有点记不清了),这样的估值显然是风险极小的。于是我对消费行业基金进行了连续的加仓。
当经过几次加仓以后,就停止加仓。因为我担心它们会再创新低,我必须要留一点后备资金。结果,这两只基金都没有再创新低,反倒开始上行。由于我当时的投资原则是低吸,不追涨。所以,这两只基金在反弹以后,我都没有进行加仓。在行情反弹中不追涨,是担心反弹会很突然结束,追涨的这部分资金就容易被套,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持仓成本。
有的朋友会问:这样建仓是不是会容易出现行情涨上去了,手里还有一部分钱没有全部买入?
当然有这种可能。投资就是一个有遗憾的艺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我们必须要进行权衡。牺牲一部分潜在收益以保证风险可控,这在投资中绝对是必要的。
ETF建仓阶段是指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管理人逐火汉苏轻甚头期继而步调整实际组合直至达到跟踪古载校红毫面食跟武指数要求的过程。ETF建仓期不超过()个月。
B解析:B申购和赎回的开始时间。在基金份额折算日之后可开始办理申购ETF基金。自基金合同生效日后不超过3个月的时间起开始办理赎回。[考点]基金的交易、申购和赎回
指数基金是如何运作的?
指数基金的投资运作实际上就是购买指数的成分股票(或其他证券)来跟踪指数的一个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建仓、再投资和跟踪调整等。具体的运作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跟踪标的指数的选择。不同的指数基金具有不同的收益与风险预期,因此也要选择不同的标的指数来满足基金投资的需求,既可以选择反映全市场的指数作为跟踪目标,以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也可以选择某一特定类型的指数(如大盘股指数、成长型指数等)作为跟踪目标,在承担相应风险的前提下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第二、投资组合的构建。在确定了标的指数之后,就可以构建相应的投资组合,按照一定的比例买入构成相应指数的各种证券。考虑到建仓成本与效率等因素,可以采取完全复制、分层抽样、行业配比等方法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完全复制是一种完全按照构成指数的各种证券以及相应的比例来构建投资组合的方法;而分层抽样和行业配比都是利用统计原理选择构成指数的证券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证券而不是全部证券来构建基金的投资组合。第三、组合权重的调整。通常情况下标的指数的成分股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整,而新股的加入和原有股票的增发、配股等因素都会引起标的指数中的各成分股票的权重发生改变,因此指数基金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基金组合与指数的一致性。第四、跟踪误差的监控和调整。跟踪误差是指数基金的收益与对应标的指数收益之间的差异。由于交易成本和交易制度的限制,任何一个指数基金的收益都不可能与标的指数的收益保持完全一致,基金管理人需要及时度量、监测这种差异,确保这种差异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偏差,基金管理人应在充分分析原因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方案。(中国证券业协会供稿))
如果用20万资金买入沪深300、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三只指数基金,仓位应该怎样分配?
沪深300指数相对于其它两个指数基金会更好,因为沪深300的成分股,高质量的股票好过中小板指数基金与创业板指数基金的成分股。
创业板虽然跌了将近四年,但是估值还是明显偏高,而且整个板块好公司太少,质量普通或者差的公司占大多数,这类公司盈利能力太弱,市场对这些公司的预期严重过高。
中小板的股票,2015年开始发行的,与创业板中的股票并无本质差别,2015年开始,创业板扩容,扩容上市的公司,高质量的同样极少。,同样盈利能力弱,这些质量不好的公司,每年只有很少的盈利甚至亏损,投资这类公司,公司对股东不会有实质的回报,所以不值得投。
而沪深300则是经过一定的筛选,其中优质公司的比例高,远比另外两个指数高。从长远看投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中的高质量股票越多,指数的回报率越高。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其30个成分股全部都是美国最优秀的工业公司,所以回报率很高。
所以,如果从长远看,投沪深300指数更可靠。当然,投A股的指数基金,也要学会逃顶抄底。持有时间太长,收益率可能会变成负的,比如行情特别好的时候高位买入指数持有十年,可能没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