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增长基金净值163804(可场内交易的开放式基金都有哪些?)

可场内交易的开放式基金都有哪些?

场内基金有哪些

  场内就是股票市场,也就是大家说的二级市场。场外就理解成为股票交易市场外,就是银行、证券公司的代销,基金公司的直销方式,也就是熟悉的开放式基金销售渠道。

  封闭式基金,ETF基金只能在场内购买(对大投资者,ETF可以在“一级”市场购买),也就是只能在股票市场购买。其他开放式基金可以在场外购买,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方式,其中LOF基金可以在场内购买。

  股票帐户可在股市买封闭基金和可上市交易的开放基金;

  银行卡帐户可买银行代销的开放基金;

  也可在支持该卡的基金基金网站买开放基金;

  可上市交易的开放基金;

  ETF:

沪市:上证50ETF(510050)、 红利ETF(510880)、上证180ETF(510180)

深市:深市100ETF(159901)、中小板ETF(159902)

LOF(均在深市):

南方高增(160106)、荷银效率(162207)、万家公用(161903)、 中欧趋势(166001)、融通巨潮(161607)、广发小盘(162703)、 景顺鼎益(162605)、南方积配160105)、中银收益(163804)、 长盛同智(160805)、中银增长(163803)、鹏华价值(160607) 招商成长(161706)、天治核心(163503)、鹏华动力(160610)、 华夏蓝筹(160311)、中银中国(163801)、博时主题(160505)、 巨田资源(163302)、兴业趋势(163402)、富国天惠(161005)、 景顺资源(162607)、嘉实300(160706)、鹏华优质治理(160611)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

1、交易渠道不同。场内购买基金是在证券公司开户后,通过证券公司交易软件进行交易;而场外购买基金是通过上面说的方式交易

2、交易对象不同。场内能购买的是LOF、ETF和封闭式,场内不能做定投,不能进行转换;而场外可以购买全部开放式,包括LOF基金和部分ETF基金,场外基金大多数可以做定投和进行转换

3、交易费率不同。场内买入或卖出单向交易费率最高不超过0.3%;而场外申购费率一般为0.6%~1.5%,赎回费率一般为0.5%。

4、到帐时间不同。场内基金购买后T+1个工作日可卖出,资金T+1个工作日到账;场外基金申购后T+2个工作日可赎回,资金T+1个工作日到账

5、交易价格不同。场内购买是按股票交易方式进行,根据供求关系,以适时撮合价交易,价格在交易日的不同交易时间是不同的;场外申购是未知价,以净值为价格进行交易,每天只有一个价

6、分红方式不同。场内购买的分红方式只有现金分红;场外购买的分红方式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

布*大消费成长:新趋势,新变*

投资机构“心头好”:上半年消费成长大热

说起今年上半年最热门的“赛道”,大消费成长算得上是个中翘楚。无论是餐饮、烘焙、生鲜电商,往年这些并不受头部投资机构“待见”的项目,时下都成了“香饽饽”。上半年机构抢筹的大消费项目,其中不乏一些“网红”品牌,然而与传统的消费类项目不同,这些优秀企业的背后是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时下最“in”的“国潮风”的结合。而仅仅在6月份,大消费成长赛道总共产生了89笔投融资,A轮以前的早期融资合计47笔,占到了整体的52.80%,融资额前10名的项目里,有超过40%投向了早期项目,所涉及金额均不小于3亿元。一级市场的大消费成长领域呈现出早期化、金额高的布*特点,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们的焦虑,那么,投资机构缘何青睐大消费成长(数据来源:IT桔子、烯牛数据,截至2021/6/30)。

(数据来源:IT桔子、烯牛数据,截至2021/6/30)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超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0%,其中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0%,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而若将居民消费支出拆分来看,食品烟酒占比最高,达到了30.80%,充分印证了“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截至2021/6/30)。而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红”文化和“国货”风潮的兴起更是将消费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已不再满足原有的消费模式,于是一些新兴、独具特色且快速成长的消费品牌就此诞生,并迅速攻占街头巷尾,成为时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银黄珺:我眼中消费成长应有的样子

受疫情冲击,我国消费市场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但在**以及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目前已稳步回暖,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率达4.4%,而扩内需或将继续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鼓励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也有望加速出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截至2021/6/30)。

面对消费成长的大好*面,有一位直觉敏锐的女中豪杰早已嗅到了机会,她就是中银基金副总裁、基金经理黄珺。在加入中银之前,黄珺在保险系资管担任研究职务10年,覆盖消费和周期行业,对相关领域具有深刻的见地、专业基础扎实,2018年正式入职中银基金,并先后担任中银主题策略(163822)、中银收益(A类:163804,H类:960012)基金经理,至今已有2年零5个月的时间。

鉴于过往的从业经验,黄珺在行业配置上尤其重视均衡性和持续性,而她的专注也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以黄珺管理的中银主题策略(163822)为例,该基金自2019年3月13日(黄珺上任之日)以来,累计收益138.81%,不仅超越业绩基准(33.51%),也显著跑赢同类平均(69.91%)和大盘(39.11%)(基金业绩数据来源:中银基金,业绩基准、市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6/30)。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6/30)

另一只由黄珺管理的中银收益A(163804)同样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高达896.31%,超额收益达到了651.59%,即便是在震荡曲折的近一年,该基金依然收获了33.93%的净值增长,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仅上涨13.7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6/30)。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6/30)

黄珺均衡的行业配置风格,从定期报告披露的重仓股的持仓情况中便可初见端倪。中银主题策略(163822)近8个季度的季度报告所披露的前10大重仓股行业较为分散且主要覆盖食品饮料、传媒、汽车、电子等,这四大行业的重仓股数量分别占总体的20%、9%、7%、7%(重仓股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行业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9/6/30-2021/6/30)。

黄珺不仅关注消费,更关注成长。她的重仓股中不仅有传统的消费品龙头(如食品饮料、家电等),更有科技属性浓厚、成长空间巨大的战略新兴企业(如来自互联网、高端制造等)。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时间区间为2019/9/30-2021/6/30)

风险提示:以上个股仅为举例说明,不作为个股推荐,更不构成投资建议。股票的买卖周期来自定期报告中的仓位变化,不确定股票买卖的具体日期,不可作为股票买卖依据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9/6/30-2021/6/30;计算公式:中银主题策略近8个季度报告的数据中先后披露54只个股,按照各行业重仓股数量占整体(54只)来计算,比如食品饮料行业共有11只重仓股,占比即为11/54≈20%,以此类推)

研究员出身的背景,使得黄珺对消费行业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也因此形成了股票选择、组合管理、交易策略三重投资体系,具体包括:

选股上:从行业逻辑和公司财务两个层面出发;优选行业景气度高、成长趋势好、竞争优势突出、公司估值合理且财务健全的公司。

组合上: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兼顾,以期实现组合的持续稳健增值。

策略上:坚守价值投资,通过市场博弈抓住趋势性和结构性的机会。

成功源于专注,而优异的历史业绩,来自严谨科学的投资体系的构建。黄珺始终看好大消费赛道的投资前景,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深厚的投资经验提前捕捉市场机遇,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切切实实的回报。

中银鑫新消费成长:懂你的消费成长基金

拟由黄珺掌舵的中银鑫新消费成长(A类:010965,C类:010962)于8月16日-9月1日正式发行,该基金顺应时代新趋势,深度挖掘大消费成长领域的细分投资机会,,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比例占股票资产的0-20%),投资于消费成长主题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中银鑫新消费成长(A类:010965,C类:010962)主要布*食品饮料(大众消费品与可选消费品)、医*生物(C端与B端生物*公司)、碳中和(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及后5G相关行业(VR与物联网)四大行业板块,在日常消费、科技创新和制造升级的涓涓细流中积极寻找优质且成长属性突出的公司。

人类的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的科技文明,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类的需求也不止停留在单纯的物质层面,然而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消费和成长终将伴随你我。

就让我们与中银鑫新消费成长(A类:010965,C类:010962)一起,逐浪前行,寻找新变*之下的投资新趋势。

业绩回顾:黄珺管理的产品有:中银主题策略、中银收益(A/H)。其中中银主题策略于2012年7月25日成立,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2年7月25日至2012年12月31日6.20%/5.34%;2013年度11.96%/-5.30%,2014年度29.69%/41.16%,2015年度78.21%/6.98%,2016年度-31.12%/-8.16%,2017年度15.68%/17.32%,2018年度-39.10%/-19.66%,2019年度59.07%/29.43%,2020年度64.33%/22.61%,2021年上半年12.12%/0.69%;中银收益A于2006年10月11日成立,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06年10月11日至2006年12月31日15.77%/15.92%,2007年度105.80%/103.40%,2008年度-43.17%/-40.99%,2009年度52.97%/60.85%,2010年度12.37%/-0.81%,2011年度-22.06%/-12.40%,2012年度16.02%/0.29%,2013年度28.22%/-0.04%,2014年度13.45%/34.13%,2015年度46.44%/10.28%,2016年度-9.37%/-5.52%,2017年度8.63%/7.68%,2018年度-7.71%/-9.42%,2019年度35.64%/11.53%,2020年度66.04%/15.48%,2021年上半年8.61%/1.50%;中银收益H于2016年2月2日成立,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2月2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10%/7.48%,2017年度8.61%/7.68%,2018年度-7.63%/-9.42%,2019年度35.59%/11.53%,2020年度65.99%/15.48%,2021年上半年8.60%/1.50%(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有可能出现亏损,在少数极端情况下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详细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具体产品情况,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险等级匹配的产品。

中银增长基金最近状况

近期大盘一直在下跌所以该只基金也一直在跌短期不乐观

中银增长基金分红情况

中银增长是中银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为成长型,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3月17日,基金经理:张琦、俞岱。2010年9月27日该基金净值是0.8136元/份。按27日该基金净值估算的话,净亏损0.3264元/份。

中银增长基金分红情况

中银增长是中银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为成长型,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3月17日,基金经理:张琦、俞岱。2010年9月27日该基金净值是0.8136元/份。按27日该基金净值估算的话,净亏损0.3264元/份。

6124点以来的牛基样本(二)

继续昨天的话题,为大家接着盘点6124点以来A股的牛人牛基。

老司基在上篇文章中已经帮大家分析了前面3只牛基,分别为嘉实增长混合、华夏大盘精选和银华富裕主题,今天我们接着盘点排名第4-13名的10只牛基。

04,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161005)

成立于2005年11月的富国天惠,6124点以来的收益率高达327.88%,为13年来表现最好的牛基之一。

朱少醒公募任职15年,年化回报高居十年以上老将的第1名,不愧为基金业内的“马拉松健将”。老司基看了一下,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目前共诞生了40只十倍牛基,而富国天惠成为了唯一一只从来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的产品。

15年,只管1只基金,也不新发产品,放眼全市场,也是独一份。朱少醒用他的专情和专注,为广大基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朱少醒喜欢投资成长股,“淡化择时,精选个股”理论极具个人特色。他认为,挑选高质量公司的主要方法的核心是,通过长时间的跟踪和分析,关注所投资公司的关键素质,进而找到最可能成为好公司的对象进行投资。投资有时不仅考验眼光,还考验勇气。朱少醒选择长期持有,最大限度地获得优秀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收益。

05,富国天合稳健混合(100026)

富国天合从6124点至今的回报达到321.34%,也是涨幅超300%的5只超级牛基之一。

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11月,在最初的4年多时间,是由现在中欧基金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周蔚文管理的。周蔚文管理富国天合的时间区间为2006年11月至2011年1月,任职总回报达到140.94%,年化回报达23.51%。老司基注意到,这也是周蔚文担任基金经理以来管理的第一只产品,一上来就有如此亮眼的表现,着实厉害。

富国天合成立14年来,共经历了5位基金经理管理,其实周蔚文还不是最牛的那一位。该基金第二任基金经理为尚鹏岳,任职期限为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任职总回报高达193.33%,任职年化达27.63%,收益比周蔚文还要高。

富国天合现任基金经理为张啸伟,从2015年11月管理至今,任职总回报为97.91%。张啸伟最大的特色在于能攻善守,在业内有“低波哥”之称。在获取收益的同时,能有效控制组合波动。我们惊奇的发现,富国天合从2016年2月至今的净值走势,几乎和朱少醒的富国天惠高度拟合,甚至在控制回撤上要更加优秀。

06,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519068)

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自6124点以来的收益率为288.07%,排在第6名。

该基金成立于2007年3月,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为601.98%,年化收益为15.39%。该基金现由雷鸣管理。他自2014年3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385.82%,任职年化回报高达27.17%。

雷鸣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管理学硕士,一毕业就加入了汇添富基金。2007年至今,已在汇添富工作13年之久,是汇添富内部培养的最早一批基金经理。雷鸣的投资策略,有这样几个关键词:自下而上、集中持股、长期持有、右侧交易。

07,富国天瑞强势混合(100022)

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4月,也是一只十倍牛基,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为1579.92%,年化收益为19.89%。

该基金现由厉叶淼管理,他自2016年2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191.95%,任职年化回报达25.48%。

08,国泰金牛创新混合(020010)

该基金成立于2007年5月,现由国泰基金旗下投资名将程洲担任基金经理。程洲自2015年1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155.7%,任职年化回报达17.77%。

09,中银收益混合A(163804)

该基金成立于2006年10月,成立至今的总回报为730.5%,年化收益为16.28%。

成立以来,共有4位基金经理管理,其中陈军的业绩贡献最大。陈军于2006年10月至2020年2月管理该基金近14年,任职总回报为555.08%,任职年化回报为15.08%。现任基金经理为黄珺。

10,华安宝利配置混合(040004)

该基金成立于2004年8月,成立16年的总收益高达1652.77%,年化收益为19.38%,又是妥妥一枚长跑牛基。

该基金先后经历了10位基金经理管理,其中不乏沈雪峰、翁启森等明星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为陈媛,陈媛自2018年11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114.28%,任职年化回报达48.05%。

11,兴全趋势(163402)

兴全趋势是兴全基金旗下最为闪耀的权益王牌产品,也是一只累计回报超20倍的超级大牛基。

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11月,成立15年的总收益高达2252.90%,年化收益为23.49%,业绩亮瞎眼哈。该基金先后经历了9位基金经理管理,其中包括王晓明、董承非等明星基金经理。首任基金经理为王晓明,他于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管理该基金,任职总回报为492.23%,任职年化回报达24.93%。

董承非自2013年10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296.54%,任职年化回报达21.8%。童兰为行业新兵,今年7月才开始和董承非共管。

董承非是公募圈里封神级的人物,之前有人把他和兴全曾经的大佬傅鹏博相提并论。他2003年毕业就进入兴全,至今已17年,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已经斩获9座金牛奖杯。

他的投资理念,概括来说就是重视投资性价比,即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首先会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进行比较,不断在市场上选出性价比高的大类资产进行配置,他的资产配置不限于股票,他还很擅长债券、股指期货、大宗商品等品种,并灵活采用定增、套利、择时等方法。这样大大拓宽了他的收益来源,同时通过不同资产的配置,平滑了产品的波动,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12,银河稳健混合(151001)

该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成立至今的总回报为1724.31%,年化收益为18.37%,又是一枚业绩不俗的十倍牛基。

该基金先后经历了5位基金经理管理,现任基金经理为钱睿南,他自2008年2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288.84%,超越业绩基准291.26%。

13,景顺长城鼎益混合(162605)

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3月,成立至今的总回报高达1923.58%,年化收益为21.25%,业绩也是吊炸天。

该基金先后经历了4位基金经理管理,现任基金经理为景顺旗下的权益王牌基金经理刘彦春,他自2015年7月管理该基金至今,任职总回报为277.18%,年化回报高达28.54%。

刘彦春的投资风格是,不博弈、不追风,选择一门好“生意”。作为景顺长城的研究总监,他除了管理自己的基金产品外,还负责统筹整个投研团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产业经济衍生出众多细分领域,且发展阶段差异化较为明显。刘彦春需要带领各行业研究员在研究上更加精耕细作,这也使得刘彦春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视野。

限于篇幅,这次我们先聊这些。

更多牛基,下篇分解。

 

延伸阅读:

6124点以来的牛基样本(一)

指数估值、投资机会、发车信息,这里都有,欢迎来聊

查询2015年9月21号中银增基金净值是多少?

中银持续增长混合(基金代码163803,中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积极的投资者)2015年9月21日单位净值为0.9395元。

我是08年1来自月10号买的中银增长基金,可不记得当时的净值,请高人指教

上天天基金网,查你的基金号,然后查询所有净值,就可以看以前的价格了,

中银增长基金净值

基金净值不是衡量买入与否的主要标准,总体来说还是要看大势,但是定投的话其实风险不大,5000点以上开始定投的人坚持下来的貌似10月份很多都解套了。建议可以多选几只同类型基金进行比较,跟踪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现在可以进行基金走势跟踪的软件很多,天天基金网、基金豆、蚂蚁聚宝、数米等等。我自己是用天天选基金、蚂蚁下单、基金豆管理持仓,三者配合使用,简直完美啊!

翻倍!上半年北向资金爆买1833亿!机器人、传媒、通信和?带你火线梳理买什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0630 

北向资金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在2023年上半年净买入规模的飙升,不仅为A股市场注入了吸引力和活力,这样庞大的资金涌入也推升了A股市场一些板块的上涨。

有机构认为这一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为市场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30630

当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行情呈向上走势时,踩对节奏的公募基金,其投资的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涨,往往可以带动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再加上有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例如推出经济刺激计划、降低利率等,这些政策措施都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使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长。

当然,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也离不开专业投资团队的支持。公募基金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和团队管理,他们具备深厚的行业研究和投资经验,力求能够做出精准的投资决策,选择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如果一只基金业绩表现较为不错,能够超越市场平均水平,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而推动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也从侧面带动整个公募基金市场的规模增长。

我们先从行业上来看,黄珺不惧市场风格切换、逆势投资思维清晰,不跟风不盲从的同时,擅抓市场主线,精准布*各年涨幅靠前的行业,挖掘出一些具有潜力的优质公司。此外,她还较为注重性价比,认为投资并不仅仅是购买好的公司,而是要购买合适的公司。因此,她也非常注重投资组合的均衡性,尽可能在行业配置上进行分散,以降低风险。

我们通过其近3年来的持仓变化也可以看到,中银收益混合的持仓较为分散。

不过其中也会有侧重点,比如在当下的行情中,中银收益混合会关注科技成长方向的机器人(千亿级市场空间)、传媒(AI赋能,抢占低位布*时机)和通信(高算力需求下,硬件设备迎来发展机遇),在消费复苏方向关注医美(发展潜力巨大,行业渗透率仅3%)、交运(疫后复苏,出行需求回暖)和白酒(线下场景需求复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0930-20230331)

再从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中银收益混合的重仓股留存率较高,较少出现单季度大幅换股。而且多数股票为业内行业知名上市公司,在所属大类行业踩中风口时,这类股票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

自基金经理黄珺掌舵以来,中银收益混合A净值增长率达66.5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63%。

曲线图收益及业绩比较基准数据来自恒生聚源数据,经托管复核。本产品成立于20061011,上述数据截至20230630,图片整理自排排网财富;其中,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40%;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20180101-20221231)A类基金收益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7.71%/-9.42%,35.64%/11.53%,66.04%/15.48%,22.26%/0.55%,-15.55%/-12.81%,数据来源于基金管理人披露的2018-2022年定期报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现任基金经理:黄珺自20200224任职至今,资料来源于基金管理人宣传推介材料。历任基金经理:20061011-20070822:孙庆瑞、陈军;20070822-20080403:孙庆瑞、陈军、甘霖;20080403-20140127:陈军、甘霖;20140127-20200224:陈军;资料来源于基金历年年度报告。

公募基金在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两个业绩大年后,在2021年、2022年的行情结构市场分化明显,公募基金头尾收益率分化巨大,不少“明星基金”全年业绩也开始黯然失色,更是让不少基民仍心有余悸。

而管理中银收益混合的黄珺依然严格贯彻着自己的投资框架,始终坚持投资是“买得好”而不只是“买好的”,自下而上地去挖掘上市公司,注重性价比和安全边际。

风险提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及笔者的观点(如有),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