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战投后多久借壳(借壳上市对股票有什么影响吗)

借壳上市对股票有什么影响吗

借壳上市定义  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privatecompany)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而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企业如何借壳上市?有什么利弊吗?

买壳或借壳上市需要注意什么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是目前充分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获得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资产、债务实行重组,向壳公司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业务的间接上市。  借壳上市则是指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母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改善经营业绩,推动子公司的业绩与股价上升,使子公司获取配股权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的资格,然后通过配股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扩大经营,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除此之外二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区别。  在实际操作中,借壳上市一般首先由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然后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最后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是买壳或借壳企业应慎重考虑的问题。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融资能力及发展计划,选择规模适宜的壳公司。壳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债务和不良债权,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买壳公司不仅要获得这个壳,而且要设法使其经营实现扭转,从而保住这个壳。买壳公司在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前应作充分的成本分析,即要考虑短期投入又要考虑长期投入。  其成本有三大块:取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对壳公司注入优质资本的成本、对“壳”公司进行重新运作的成本。其中重新运作的成本又包括以下内容:(1)对“壳”的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大多数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的经营不善进行整顿,要处理原来的劣质资产;(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作重大调整,包括一些制度、人事的变动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改变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投入资本进行大力地宣传和策划;(4)维持壳公司持续经营的成本;(5)控股后保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取得控股的公司,必须对壳公司进行一定的扶植所花的资金。  除了考虑上述成本外,由于我国普遍存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现象,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壳公司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存在相当的不明事项等问题,因此在买壳时,还应充分考虑壳资源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在决定买壳上市之前,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全面考虑,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应有周密的计划与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充分调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收购前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重视传统体制造成的国有公司特殊的债务及表面事项,考虑在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的难度,充分重视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评估收购后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整合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架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推行成本;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买壳方与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及买壳上市后存在的风险,包括壳公司对债务的有意隐瞒、**的干预、中介机构选择失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的高成本及资产重组中的风险等。  总之,买壳或借壳上市是企业资本市场筹集低成本资金的有效方案,买壳公司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在各方帮助下通过买壳或借壳上市跨进资本市场的门槛,同时利用买壳上市方案的运作改善企业运营模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达成企业的整体整合借壳上市的目的。

借壳公司上会后需要几个流程后上市

同问。。。

重组终止背后千亿战投为何继续力撑恒大?

出品l观点财经

作者l木森

从2016年9月停牌至今4年有余的深深房A(SZ000029)终于在11月9日复牌上市。而深深房之所以此时复盘,就在于4年前跟中国恒大(03333·HK)定下的重组之约尘埃落定,11月8日晚间,双方发布公告:终止重组。

恒大1300亿战投资金暂无赎回压力

 

2016年9月,中国恒大拟分拆旗下房地产子公司恒大地产,推动其借壳深深房A在A股上市。

 

而恒大方面也为此先后引入三轮战投,合计引入1300亿元资金,深深房A则因此于2016年9月14日开市起停牌。

 

对于重组终止的原因,根据双方公告及部分公开信息,恒大与深深房重组计划终止,主要在于客观市场环境所致。

 

近年来,出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需要,监管层不断收紧内地房企融资渠道,对房企上市较为谨慎,尤其是A股上市,更是关注重点,因此从2014年以来,很少有房企能直接或借壳间接在A股上市。在2016年,证监会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重组上市的审核条件相较于之前更加严格,也大大提高了重组上市通过审核的难度。

 

因此,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环境下,恒大和深深房宣布终止重组,算是顺势而为。

而对于此前为推进重组,先后共计引入的1300亿元战投(即战略投资者)资金,如今将何去何从,恒大方面也给出答案:这笔资金已经明确,绝大部分将继续持有恒大,恒大方面暂不会因此面临资金赎回压力。

 

据恒大最新公告披露,在目前1300亿元战投中:

 

由此来看,此次重组终止暂不会对恒大资金链造成影响,而超九成资金同意继续持有恒大,充分表明市场对恒大基本面的肯定和持续看好。

从恒大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数据及实际经营状况来看,恒大整体表现不错,可以称得上是国内优质房企。

恒大基本面稳定

 

根据恒大公布的最新未经审核营运数据,今年10月份当月,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额1819.7亿,整个1-10月份,则实现合约销售额6325.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6010.6亿销售额,完成今年6500亿销售目标的97.3%。

 

得益于销售数据良好,恒大今年前10个月实现销售回款5307.4亿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4715亿元的销售回款额,由此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现金流。

图片来源:恒大公告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大部分房企销售不及预期,而恒大却能提前完成去年全年销售额,除了恒大本身的品质吸引力,还有一点是离不开公司在营销领域的不断创新,年初率先推出的“网上卖房”颠覆性营销创新,不仅提升了市场热度,还为完成全年销售额打下良好的基础。

 

年初以来,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加大销售回款,确保公司现金流稳定。

恒大全面实施“网上购房”,提供包括网上VR看房、网上选房、网上购房等一站式服务,并随后推出“75折特大优惠“,市场反响强烈,销售情况一路向好。

 

之后,恒大又再度下达销售军令,并同步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恒大业绩在业内一骑绝尘,并创下多项纪录。仅上半年累计实现的3488亿元销售额和3120亿元销售回款,就已创新高。

 

如今,恒大超额完成全年6500亿销售目标基本上已成定*,更有望冲刺8000亿销售目标。

 

如此一来,销售情况向好,也让恒大在资金层面游刃有余。此外,恒大也在继续多边拓展现金流,在实现高增长的同时,大力降低负债规模。

降负债稳步推进

 

早在10月23日,恒大发布公告称,近10日内已三次偿还大额债务(121亿港元境外债、132.53亿港元公司债、40亿港元香港写字楼夹层贷款),共计还债约294亿港元,公司年内到期债券已全部清偿完毕。

 

之后,恒大再度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加速资金回笼,进而改善负债状况。

11月1日晚间,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将其持有的广汇集团约40.96%股权转让给申能集团,回笼资金148.5亿元。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也有助于降低负债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宽现金流,恒大还通过配股引资、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动作促使负债规模进一步下降。

 

早在10月份,恒大已在集团层面成功配股43亿港币。之后恒大物业又引入235亿港元战投,恒大汽车引入40亿港元投资等,共同推动恒大股权融资净资产显著增加合计约317亿港元。

 

同时,恒大也在通过分拆优质资产上市,进一步增加净资产,推动负债率下降。

比如恒大汽车已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在深圳证监*备案登记,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恒大物业集团则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市场预计恒大物业将募资10到20亿美元。

 

如此一来,凭借良好的基本面表现,恒大也获得德银、里昂、摩根大通、星展、银河联昌及华泰证券六大投行看多评价,由此带动股价持续反弹。

 

如今,随着恒大在销售和销售回款额方面持续攀升,以及多渠道并举拓宽现金流,负债规模持续下降,一个更加稳健和经营有序的新恒大,即将到来。

-END-

· 欢迎转发评论·

企业价值

往期热文推荐

成飞借壳用了多久

2年多。成飞键侍于2018年7月完成借壳上市,至今已经用了2年多时间。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稿返吵上市的公司世举,以达到快速上市的目的。

恒大300亿引入8家战投,投后估值2280亿,回归A股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恒大回A又迈出实质性一步。中国恒大(03333.HK)1月2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凯隆置业及恒大地产2016年12月30日与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8家战略投资者将合计出资300亿元取得恒大地产经扩大后股权的13.16%。

据此计算,恒大地产的投后估值为2279.64亿元,已经略高于万科的总市值。万科在A股股价大幅下挫后,截至去年12月30日,万科A、H股总市值约为2206.63亿元。

根据恒大地产、凯隆置业、深深房A及其控股股东深投控2016年10月3日签署的《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深深房A拟以发行A股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恒大地产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凯隆置业将取代深投控成为深深房的控股股东。各方同时约定,在正式协议签署前,恒大地产可引入总额约300亿元的战略投资者。

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共8家。其中,中信聚恒、广田投资、华建控股(华超置业附属公司)分别认购50亿元,各占增资后恒大地产2.19%股份;中融鼎兴、山东高速集团、睿灿投资、美投、广东唯美5家机构分别认购30亿元,各占增资后恒大地产股份1.32%。

此次战略投资引入完成后,凯隆置业持有恒大地产的股权比例降低至86.84%。

根据投资协议,凯隆置业及恒大地产已向投资者承诺,恒大地产2017-2019年度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这和恒大地产此前与深深房签订《重组上市协议》中的承诺业绩一致。

但除此之外,恒大地产还承诺将履约承诺期间每一年度净利润的最少60%分派予其股东。

投资协议还规定,若恒大地产与深深房的重组上市协议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之前完成,战略投资者将有权利要求凯隆置业以原有投资成本回购所持股权,或者由凯隆置业无偿向战略投资者转让部分恒大地产股份,转让比例为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的50%。

中国恒大的公告还显示,“恒大自开展引战工作以来,市场反应热烈”。而另据了解,恒大后续还有再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

根据香港上市规则,增资规模超过市值的75%,审批程序更为复杂,耗时更长。从另一方面理解,恒大引入战投的上限为市值的75%。当前,中国恒大的市值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75%上限计算,恒大的引战规模最高可以达到450亿元。也就是说,恒大还有不超过150亿元的引战空间。

战略投资者的热情或源于恒大的业绩承诺。根据此前公告的数据,恒大地产2017-2019年预期合约销售额分别约为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营业额分别为2800亿元、3480亿元、3800亿元,对应的预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

上述业绩承诺的底气源自优异的销售数据。第三方监测机构数据显示,中国恒大2016年销售额为3810亿元,较上年增长近九成,超过了万科。数据显示,中国恒大2009年在香港上市以来,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6%。若以3810亿元的基数看,中国恒大未来三年承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8%、11%及10%。

也就是说,2016年优异的销售数据是恒大作出较高业绩承诺的基础,同时300亿元战投的引入对降低负债率有重要意义。

深深房自去年9月14日筹划重大事项以来,停牌时间已经超过3个月。2016年12月12日,深深房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的议案,原因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规模较大,项目工作量大,且交易方案尚需进一步商讨、论证及完善,交易具体的细节条款需与各方进一步沟通和协商,公司预计无法自首次停牌起3个月内(即2016年12月14日前)披露重组预案。

临时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继续停牌的决议,深深房于2016年12月14日继续停牌,停牌期限自首次停牌之日累计停牌不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按照原计划,深深房需在2017年3月13日之前披露具体的重组预案。

2016年9月13日晚间:

深深房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深投控的通知,其正在筹划关于公司的重大事项,因此公司股票自9月14日开始停牌。

2016年9月28日:

证券时报·e公司独家报道《恒大再出手或接盘深深房控股权》,报道内容为,深深房A(000029)当前筹划的事项极有可能涉及到“卖壳”事项,即第三方企业通过资产置换或股权受让等方式入主深深房A,该第三方企业疑似恒大。

同日,深深房接深投控公函,由于目前该重大事项已进入立项申请阶段,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并将在下1个交易日内确定该重大事项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16年9月29日:

深投控确认上述筹划的重大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16年10月3日:

中国恒大(03333.HK)的公告证实了e公司的报道。公告称,各方于10月3日签署了《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深深房以发行A股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恒大地产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凯隆置业将成为深深房的控股股东。深投控系深深房控股股东,持有其63.55%股份;恒大地产系凯隆置业全资子公司,均隶属中国恒大(03333.HK)旗下。

各方同时约定,在正式协议签署前,恒大地产可引入总额约300亿元的战略投资者。而根据目前的土地储备和开发情况,恒大地产未来三年(2017-2019年)预期合约销售额分别约为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对应的预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凯隆置业因此做出业绩承诺,恒大地产未来三年的累计净利润约为888亿元。

2016年10月9日晚间:

深深房发出相同内容公告。

2016年11月14日:

深深房再次申请延期复牌。

2016年12月12日:

深深房累计停牌已经接近3个月,公司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的方案,原因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规模较大,项目工作量大,且交易方案尚需进一步商讨、论证及完善,交易具体的细节条款需与各方进一步沟通和协商,公司预计无法自首次停牌起3个月内(即2016年12月14日前)披露重组预案。 

临时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继续停牌的决议,深深房于12月14日继续停牌,停牌期限自首次停牌之日累计停牌不超过6个月。

(编辑:方舒雁)

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股份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不是借壳上市

应该不是吧。

老三板被借壳多久上主板

3到5年。根据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细则,基本条件是需达到连续三年累计扣非盈利3000万,且三年内主营业务不能变更,实控人和主要高管不能变更,退市股来到老三板时,一般都是身负巨额债务,必需先破产重整再资产重组,这样一个回合下来基本上都是需要3到5年时间才可以上主板。

公司要借壳上市,请问专家一般多久能实现,相对ipo是不是收益会少很多?

这个其实不太好说 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啊 收益一般和IPO差不多 看借壳的公司是什么主营业务

老三板被借壳多久上主板

三个要求。1、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2、最近一年净资产为正。3、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且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老三板被借壳要达到以上三点才能上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