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实业为什么不涨(太极实业为何收购后不涨?(不要跟我说k线))
太极实业为何收购后不涨?(不要跟我说k线)
因为你没有买!
【前景】国内封测市场行情走低,太极实业为何前景“渐明”;紫光国微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24%;沪电股份5G/汽车应用带动业绩增长
1.国内封测市场行情走低,太极实业为何前景“渐明”;
2.紫光国微2018年度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4%;
3.沪电股份:5G/汽车新应用带动业绩增长净利润涨幅高达180.88%;
4.飞凯材料2018年度净利同比增长239%,电子化学材料成新利润增长点;
5.受竞争加剧影响,聚灿光电2018年净利同比下降81%;
1.国内封测市场行情走低,太极实业为何前景“渐明”;
据摩根士丹利指出,去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实际生产增加22%,但市场仅消化15%的增加量,目前还有7%的过剩产能待消化,供过于求将是2019年半导体产业最大的挑战,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性低潮还未见底,对产业产值从负成长1%下修到负成长5%。
景气度下降,国内封测厂首当其冲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作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最好的一环,国内封测厂商首当其冲。公告显示,国内封测龙头长电科技预计2018年业绩将大幅亏***7.6至8.9亿元;华天科技预计2018年净利润3.47至4.95亿元,同比下降0.00%至30.00%;晶方科技2018年净利7112万元,同比下滑26%;通富微电预计2018年净利润1.22亿元至1.59亿元,同比增长0%至30%。
以上述数据来看,通富微电业绩似乎并未受到冲击;不过,据笔者观察,通富微电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因为通富微电自2018年1月起,合并了通富超威苏州、通富超威槟城各85%的利润所致。
不过,在国内封测厂商中,业绩有望实现逆势增长的或为太极实业。太极实业是无锡产业发展集团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有太极半导体、太极微电子、十一科技、太极国际贸易、控股海太半导体。
在芯片封装的细分领域中,日月光、安靠、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厂商都专注于逻辑芯片封装业务,而欠缺存储芯片封装业务;太极实业却是专注于存储芯片封装,除存储芯片大厂自己的封装部门外,仅***的力成、南茂、华东科技、深科技的沛顿、紫光宏茂以及太极实业旗下的海太/太极半导体等厂商深耕存储器封测市场。
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封装技术、生存模式以及设备配置的不同,逻辑封测厂商想要跨入存储器封测市场是不具备技术及成本竞争力的。此外,目前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纷纷宣布了在***大陆的扩产计划,这也意味着国内存储芯片封装市场即将爆发。
模式受限,海太半导体毛利低
目前,太极实业在封测业务的收益主来自于海太半导体(太极实业持有海太55%股权),而SK海力士一个客户就贡献了其近30%的营收,客户集中度过高可能带来公司的经营风险。此外,受限于合作模式,太极实业封测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3%,且并不容易提升。
据透露,海太半导体是以“全部成本+固定收益(总投资额的10%)”的模式作为 SK海力士提供半导体后工序服务的价格。合同同时约定了海太半导体开发Memory领域客户时,需得到 SK海力士的事先同意。
这种合作模式限制了海太半导体享受DRAM上涨的额外利润,且阻止海太将SK海力士后工序技术来服务其他存储器客户,但也给了海太半导体在未来DRAM产业下行趋势中,提供固定收益的保障。
此外,太极半导体是太极实业在封测领域的另一个平台(太极实业持有其95%股份),自2012年底收购新义半导体(太极半导体的前身)以来,由于其失去第一大客户南亚科技立刻就陷入长达4年亏***期,现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且有望享受国内存储芯片封装市场的红利期。
目前,太极半导体靠着自行研发封测专利技术向其他NAND和DRAM存储芯片及模组大厂如西部数据 WesternDigital,SpecTek(美光次品牌),ISSI提供后工序封测服务,通过与ISSI合作,成功开发了德尔福( Delphi),大陆( Continental),松下(Panasonic),日立(Hitachi)等车规存储器产品客户,而与西部数据的合作逐步提升太极半导体的封测产品从中低到中高端。
另外,2018上半年,太极半导体成功中标合肥睿力存储器业务,作为入围合格供应商被选定后续封装与测试业务。
除存储芯片领域外,太极实业在2018年中报显示,其微机电系统芯片(MEMS)封装项目结合倒装芯片(Flip-Chip)技术在今年上半年已经立项,研发线基本完成,目前正在与客户进行产品的可行性验证和量产准备。
十一科技或后劲不足,折价出售账款
现阶段,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整个产业掀起了新一波的投资热潮,大量的新项目开工建设带来了充足的订单,太极实业旗下的十一科技正是受益于此。
十一科技目前在握的项目有华力、长鑫、武汉***存储器基地项目、重庆万国等集成电路项目以及上海和辉、中电熊猫显示器、华虹无锡项目等重大项目。
据国金证券指出,半导体产业项目投资数额巨大,产能更新周期较长,当初期动工的项目完成之后可能很长时间里不会有太多的新项目继续投建。虽然十一科技目前在手订单丰富,但是一旦公司在集成电路晶圆厂订单完工以后,高科技总包工程业务量很有可能出现下滑。未来新项目订单乏力可能导致公司在未来的业绩承压。
笔者了解到,太极实业子公司海太半导体连续三年出售应收账款。据最新一次公告披露,海太半导体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拟将业务经营中形成的不超过1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工行新吴支行,该应收账款为海太半导体2018年11月、12月预计形成的对SK海力士的部分应收业务款项,工行新吴支行支付海太半导体应收账款对价不超过1亿美元,海太半导体按照应收账款转让价款一次性向工行新吴支行支付买断费,本次应收账款出售成本总额预计 32万美元左右。
虽然出售应收账款可以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同时增加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过,售让方一般只付应收账款金额的80-90%,这样的折价出售使海太半导体平白失去了上千万的资金,此举实在是耐人寻味。
整体来说,在此次半导体产业的下行周期,海太半导体有固定收益的保障,而十一科技手握大量订单,太极半导体更是有望享受国内存储芯片封装市场的红利期,太极实业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不过,随着半导体产业项目订单完成,十一科技未来新项目订单乏力,封测业务客户集中度过高带来经营风险都是太极实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紫光国微2018年度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4%;
集微网消息2月26日,紫光国微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45,963.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94.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1%;实现每股收益0.57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3%。
紫光国微表示,2018年,公司聚焦核心业务领域,持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新应用市场开拓,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利润的持续提高,整体经营更加健康稳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紫光国微还表示,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资产570,510.3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79,435.14万元,资产负债率33.38%。(校对/Candy)
3.沪电股份:5G/汽车新应用带动业绩增长净利润涨幅高达180.88%;
集微网消息2月26日,在发布业绩快报之际,沪电股份同时也发布了关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公告指出,公司2018年度需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7,127.44万元,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后,将减少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91.61万元,并相应减少公司2018年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091.61万元,但并不影响公司此前对2018年度经营业绩的预计范围。
数据显示,沪电股份报告期内营收54.97亿元,同比上涨18.81%;营业利润为6.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1.88%。此外,该公司在2018年全年所获利润总额达约6.70亿元,同比增131.3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5.72亿元,同比增180.88%。
据沪电股份在公告中指出,由于2018年度公司在企业通讯,5G基站,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云端计算等核心产品应用领域中不断深耕,以技术、品质和服务作为核心价值,持续发展核心产品应用领域的客户以及客户所重点关注的对其市场竞争力和战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领域和产品。
另外,公司在人工智慧,虚拟货币和高速运算中心等新应用领域业务开展顺利,新客户和产品需求稳步上升,公司在PCB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以及整体产能利用率也得到提升;同时公司自动化和智慧生产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公司产品品质和管理效率得到持续提升,并带动成本循环改善。2018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69个百分点。
鉴于以上主要因素,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利润指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校对/Candy)
4.飞凯材料2018年度净利同比增长239%,电子化学材料成新利润增长点;
集微网消息2月26日,飞凯材料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4,571.98万元,同比增长76.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43.68万元,同比增长239.37%。
此外,飞凯材料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2.15-9544.80万元,同比上升0%-30%。
据悉,飞凯材料主营业务为高科技制造领域适用的紫外固化材料及电子化学材料等材料的研究、生产和销售。飞凯材料及重要子公司安庆飞凯是国内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主要供应商。飞凯材料重要子公司长兴昆电是中高端器件及IC封装所需的材料领域主要供货商之一;大瑞科技系全球BGA、CSP等高端IC封装用锡球的领导厂商;和成显示是中高端TN/STN领域主要供应商,并且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TFT类液晶材料的供应商之一。
在紫外固化材料方面,飞凯材料实现销售收入44,245.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3%。
在电子化学材料方面,飞凯材料实现销售收入93,827.46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64.90%,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公告披露,飞凯材料新建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在2018年的产能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基地建设项目也通过立项并开始动工。
飞凯材料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已借助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深度切入半导体材料和屏幕显示材料等电子化学材料领域。此外,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态,挖掘市场上有技术潜力新兴公司,先后参股投资了LaptoCo.,Ltd与PibondOy,为公司布*前瞻性新材料技术打下基础。
2018年12月,飞凯材料控股股东飞凯控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装备基金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9,871,84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00%。装备基金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设备和材料领域,拟借助装备基金的资源优势,加快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拓展,夯实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校对/Candy)
5.受竞争加剧影响,聚灿光电2018年净利同比下降81%;
集微网消息2月26日,聚灿光电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93,402,537.8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4%;营业利润-129,113,376.8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3.58%;利润总额8,618,854.6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72,947.8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48%。
聚灿光电表示,上述指标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系:(1)受竞争加剧影响,产品价格出现调整,毛利率下滑;受子公司建设影响,管理人员等增加,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因子公司建设带动融资需求增加,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为挖掘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进行产能整合,苏州厂区产能较上年大幅下降,所以本年度整体业绩较上年同比下降。
(2)在上述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加快了宿迁子公司产能释放,促使第四季度产量大幅提升;加大了产品市场开发力度,推动产量得到有效消化;同时,规模扩大带来成本摊薄效益明显,流程优化促使效率不断提高,持续改善推动品质逐步提升,毛利率趋稳回升;另外,公司高效推进资产整合,配合完成土地回购,优化了资产结构,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率。综上所述,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大幅提升,全年业绩取得盈利。
关于聚灿光电的财务状况,报告期末,聚灿光电总资产2,741,857,320.32元,较期初增长8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30,493,688.50元,较期初增长2.41%;股本259,385,000.00元,较期初增长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2.82元,较期初增长1.81%。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公司股本由257,330,000.00股增加至259,385,000.00股。(校对/Candy)
更多重磅新闻:
1.鬼才华为,以广告攻势对抗***的胡搅蛮缠;
3.说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家乡——益阳,据说是华为的福地;
4.高管调侃:“除了高通855外,小米9与红米Note7没有本质区别”;
6.赵明问网友:荣耀V20与三星S10谁的孔挖的好?
7.小米计划年底前将其在欧洲的门店数量增加3倍;
9.天安门广场进入5G时代,联通实现广场5G信号全面覆盖;
10.联发科打造日不落研发帝国;
11.展锐首款5G通信技术平台发布!马卡鲁及其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来了!
12.又一项重要第三代半导体课题通过验收,电力电子器件标准出炉;
14.三星Galaxy新机S10+最受欢迎;
15.“再跌就加码”,巴菲特对苹果有信心;
16.***首家车用存储器厂商!华邦电获得车用安全最高认证;
17.Alphabet投资光芯片初创公司打造下一代超快AI芯片;
18.智原去年营销调结构今年业绩拼双位数成长;
19.发改委:深入挖掘四大领域投资增长空间;
20.友达冲智慧车载面板今年营收续成长2位数;
21.第二届IC创新奖:华润微、华天科技、晶方半导体等上榜;
22.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海类脑智能功能型平台建成启动;
请下载爱集微APP阅读
太极实业目前看来,短期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少?
短期该股还有一定上涨空间!今日继续持股待涨!
太极实业是不是国企改革股票?
1 是国企改革股票2 因为太极实业是***石化集团旗下的企业,而***石化是***国有的石油化工企业,太极实业作为其旗下企业,经历了国企改革的历程,股权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可以被视为国企改革股票。3 与其他国企改革股票相比,太极实业的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石化、化肥、环保、金融等,具有较高的产业多元化程度,在当前资本市场中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太极实业可以长期持有吗?
可以。
根据太极集团的股票风险分析,该股票的风险小,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是***企业500强之一,在国内的医*产业链完整性高,可以选择长期持有,亏***程度小。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西*为主业,以天然*物开发为根本,同时涉及化学制*,生物制*、干细胞工程、纳米技术等尖端领域,并且以保健食品为辅业,以包装、运输、服务为配套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创立于1987年。通过几年的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和经济实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前途的技术先进型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出花色差别化长丝、丙纤烟用过滤丝束、涤沦帘子线等三大主体产品。1991年被评为***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之一,***化学纤维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一名。1998年7 月经***证券监督管理***会证监发字(1998)199号和证监发字(1998)200号文件批准,向社会公众增发8000万股A股。现股本总额为368,817,381元。
太极实业和深科技哪个好?
1 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评判。2 太极实业是一个以健康养生产品为主打的公司,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深科技则是一个科技公司,专注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两家公司的业务和优势存在差异,根据个人需求和意向来选择更为合适。3 如果更关注健康养生产品,可以选择太极实业;如果更注重技术,可以选择深科技。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更全面的比较评估来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600129太极集团咋咋会跌呢?啥时能涨到十块钱啊?
这种情况,股市司空见惯,头天强势上涨,第二天就低开低走,没有必要焦虑,股价走势不会跌了不涨,阳春三月股价会上攻到10元上方。
TNN的股市怎么回事?我的太极实业还能上去不
600667太极实业。该股前期大幅回调之后,近日在其短线底部做震荡徘徊了多日,今天放量大涨,尾盘的卖盘被一扫而光,现价6.57。由于KDJ处于中段向上的位置,预计短线后市,还将会有小幅的走高,在这其中,暂可看高到7.50的短线高位。建议继续持有,短线小幅看多,适时逢高派发。祝你投资顺利---【短线低点反弹以来,震荡上行到了半程;后市还将小幅走高,底部抬高震荡加剧】经过昨天的主动回压之后,今日大盘再度向上展开反弹,盘中先后收复了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并一度向3000点整数关发起冲击,今日全天最高指数上摸2995点,已经再度***近3000点整数关。随着指数的逐步走强,场内热点表现活跃,汽车、农林渔牧、新能源、航天军工等主题板块轮番亮相,由于这些热点在近几日显现出较强的持续性,有效激发了市场做多人气,进而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普涨。与此同时,银行、钢铁、煤炭等权重板块整体表现较弱,对指数上涨形成了一定的拖累。从当天的盘面看,经过昨日的二次探底,短线获利盘得以快速消化,为今日市场的强势扫清了障碍。不过,如果仅仅依靠非权重股的拉抬,后市指数继续上行的力度是比较有限的。并且由于***石油(601857)、***石化(600028)也已临近短期的阻力位,因此,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在重要支撑区域能否企稳走强值得后市重点关注。一旦这些权重股在该区域展开整体性反攻,将对市场以及投资者信心产生进一步提振作用。技术上,今日上证指数成功收于短期均线上方,且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即将形成金叉,短线将对指数形成一定的助涨作用。但是由于短线阻力在3000点区域汇集,大盘将会顺势突破3000点,然后在此点位上下做些震荡整固,然后再次震荡上行,短线暂可看高到3180点的短线反弹高位。尤其是当前市场的环境较上半年已有所不同,不会再有那种单边上扬的走势,操作上仍宜谨慎。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是为资金推动型,而年内高点出现之后的市场行情,将会是业绩支持型的,这不能不说是在炒作特点上的战略性的转移。另外,盘中个股也已经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比例,先后有了年内高点,后市就将难有新高。即使做多,也要回避正在回调的、短线反弹到位的品种。回补和做多,或者继续持有,在底部抬高而又震荡上行的市道中,当下应该如何,相信你会做出对你来说的、一种正确的选择。
sk海力士与太极实业各占多少股权?
据公开信息,SK海力士与太极实业是两家***的公司,SK海力士是韩国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商,而太极实业则是***的一家电子制造企业。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信息中没有提及SK海力士与太极实业之间存在股权关系或者彼此持有对方公司的股份。
如有最新消息,还请您查阅相关渠道获得准确的信息。
大基金背书,太极实业为何还巨亏?
2023年,AI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与资本的收割机。
伴随AI产业的不断发展,资本正在重新洗牌。多模态大模型的不断迭代,催生了对算力的大量需求。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中的核心硬件,AI芯片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切关注。
四月以来,A股市场整个半导体板块节节攀升,喜迎新“春”。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聊的太极实业(600667)。最近四个交易日,太极实业喜迎三个涨停。截至4月7日收盘,股价涨幅高达34%。
来源:东方财富网(截至2023年4月7日)
难道,大家忘了,2022年太极实业可是巨亏7.2亿?业绩巨亏,股价接连涨停,太极实业的基本面撑得住吗?
01
头顶科技光环,实为建筑公司
1987年,江苏无锡诞生了一家化纤厂,主要生产涤纶、锦纶和丙纶三类产品,这便是后来的太极实业。而后,太极实业一直走在“政策”的前沿。***扶持纺织,它便搞化纤;***扶持光伏,它便搞光伏;***扶持半导体,它就搞半导体。以至人称墙头草,哪里补贴哪里倒。
时至今日,虽有50多家子公司,但大部分为项目公司,核心只有两家。一家搞半导体封测的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简称:无锡海太),一家搞光伏及建筑承包的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十一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十一科技营收贡献占比约84%,是营收的主力军。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主力的实力。
十一科技,名为科技公司,但从经营方式看,其实就是一家建筑承包商。唯一与科技沾边的点,大概就是承接的大多为高科技工程项目吧。
来源:公司财报
2022年上半年,十一科技建筑总包及设计和咨询业务,营收分别为110.27亿和12.62亿,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4%和8%,约为九倍之差。
来源:财报数据整理
营收差距虽大,但从毛利上看,建筑总包业务,却是量大虚胖。因建筑承包,大多为“固定总价”合同,因此毛利率较低。数据显示,近年总包业务毛利率维持3%左右,2021年毛利率仅为2.77%。按此推算(2022年上半年未披露),2022年上半年,工程总包贡献毛利仅3.05亿,不及设计咨询业务(2021年毛利率为52.72%)一半。
来源:同花顺iFinD
02
光伏产业,巨亏元凶
十一科技的另一布*,便是热门赛道之光伏发电。虽然,2022年光伏营收占比仅为2%,但却是2022年巨亏的元凶。
具体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投资模式。十一科技投资建电站,他方收购,赚取利润。第二种,运营模式。十一科技投资建电站,下游为各地电力公司,这也是太极实业项目公司众多的原因所在。
运营模式下,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电力公司的购电收入;
满足当地**条件,获得的补贴收入。近年以来,虽各地补贴力度逐渐减小,但整体营收还算平稳。
来源:同花顺iFinD
但是,一纸通知,打破平静。
2022年3月,发改委、财政部和能源*综合印发通知,要求全国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严厉打击骗补行为。具体核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合规性、项目规模、项目电量、项目电价、补贴资金和环境保护等。
2022年7月,内蒙古发改委发布通知,废止审计发现的7个擅自变更投资主体的项目上网电价批复文件,太极实业五个项目榜上有名。怎样一个故事呢?对于光伏项目,获批的投资主体和具体实施主体应该一致。但是,太极实业以上五个项目,获批的投资主体为A,但实施主体却为十一科技。因违规擅自变更投资主体,以上五个项目将不再享受电费补贴。
公司业绩预告显示,不仅未来无法享受补贴,之前领取的4.13亿还需缴回。不仅钱没了,账面收益要冲减,应收未收还要减值,利润遭受致命一击。
来源: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
当然,还没完。对于重资产的光伏业务,没了补贴,直接面临的便是资产减值。业绩公告显示,资产减值***失高达3.6亿元。巨额减值,实为雪上加霜。
来源: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
03
风口半导体,却有躺平之态
说完主力,再来看看风口上的无锡海太。
无锡海太,由太极实业和韩国海力士(世界第三大DRAM制造商)合资成立。股权结构来看,确实太极实业持股55%,韩国海力士持股45%,似乎太极实业具有控制权。
但从业务模式看,无锡海太按订单生产,全部销往海力士。控制权花落谁家,显而易见。
来源:公司财报
那么,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无锡海太主要做什么呢?
公司财报显示,无锡海太主要是为DRAM和NANDFlash等集成电路产品提供封装、封装测试、模组装配和模组测试等后工序服务。相较而言,技术壁垒较低。
来源:公司财报披露
虽说背靠海力士这棵大树,业务稳了,但也缺少了些冲劲。数据显示,无论是封测还是模组,营收同比增速都在10%甚至5%以下震荡。可见,虽然双方约定,无锡海太可***挖掘市场化客户,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来源:同花顺iFinD
再来看盈利能力。根据协议,无锡海太盈利模式为:全部成本+约定收益(总投资额的10%+超额收益)。由此来看,首先,超额收益并不明确;
来源:公司财报
其次,财务数据显示,无论是封测还是模组业务,毛利率均仅14%左右,相较于长电科技(600584)封测业务2022年16.9%的毛利率,也是没啥吸引力。
来源:同花顺iFinD
综上分析,太极实业的半导体业务,虽处浪尖,但从业绩看,富不了,饿不死,有种躺平之态。
AI爆火确实带火了整个硬件行业,除了GPU显卡受益,存储芯片也获得了足够的流量。
消息显示,2023年以来,三星和SK海力士两家存储大厂的HBM(基于3D堆叠工艺的DRAM内存芯片技术)订单快速增加,价格上涨高达5倍。
不知,SK海力士吃肉,留给无锡海太的汤有多少?
相关阅读:
昔日首富被带走?光伏巨头,黯然落幕!
芯片年底大爆发!封测三剑客谁主沉浮?
国际巨头主动减产!存储芯片,凛冬将至?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